兴趣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的紧张感,它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很积极的影响。
这是真的,python之父吉多·范罗苏姆对编程浓厚的兴趣,让他在无聊的圣诞节期间,选择开发新语言,而不是选择在床上躺尸。畅销书作家约翰 Z. 森梅兹,可以每天花上十几小时的时间,制作编程教程,动力来源便是兴趣。
他们隐藏了很多事实,让你对兴趣产生了偏差,认为兴趣是天生的。乔布斯从小就生活在硅谷附近,邻居都是惠普公司的职员,扎克伯格的父亲从小就开始教扎克伯格编程,并为他聘请名师,马斯克爱上编程,也都得益于父亲的启发。
兴趣是成功的基础,而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开发的。
1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小时候写寒暑假作业,我们知道早写早轻松,也知道只要作业完成了,基本上是想干什么干什么,大人不会太多的干涉。然而知易行难,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先玩后写,寒暑假时间很长,写作业并不是一件很紧急的事。
等到快开学的时候,才意识到,如果作业不做,就会得到老师的批评,甚至还有请家长的风险,写作业已经成为了一件不得不做的紧急事,我们才开始行动了。紧急or不紧急,在我们的心里是有排期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将学习编程这件事的紧急程度提高。
怎么让自己认为学编程,真的很紧急?
2
如何让自己能够持续不断的学习,并且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么就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比如我要今年学会做一个游戏,明年学会做一个app。
目标不能实现,很大程度归咎于没有对目标进行分解,长期的目标显得那么望尘莫及,而如果我们将长期的目标,分解成多个短期目标,实现的难度就会大大的降低。
首先,我们需要查看对应课程的学习路径,了解所有需要学习的内容(查看相关教程目录)。
其次,试学几个小节,方便我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确定学习目标(比如scratch的相关视频、图文教程)。
有了学习的驱动力,也有了一个可被分解的目标,还远远不足以建立“兴趣”,也许你还处于“被迫式”的学习窘境之中,没有关系,接下来的两个步骤,将会让自己爱上学习编程。
3
每按下一个按键,系统就会立即给予回应,每放出一个技能,都可以看到一个敌人倒下,还能听到独特的技能音效等等。反观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这样的反馈系统。
在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有一个天然的、稳定的反馈机制,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要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大自然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让生物的种群数量增加,并具有多样性,保证不会因为物种太过单一而失衡,这属于正反馈。
第二种是通过各种方式制约生物种群的发展,减缓系统内部的压力,这属于负反馈。
4
古语云,万事开头难,说得刚开始做某件事的时候,总会觉得特别难,后来就简单了。有人认为,万事开头难的原因,是源于我们对想做的这件事的不了解。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之所以刚开始就觉得难,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养成做这件事的习惯。

假如我们能养成学习编程的习惯,这件事就变得没那么难了。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为21天效应。
明白了这一规律,你会发现,其实学编程真的没那么难,贵在坚持罢了。
1
1、数学:编程有助于孩子们将抽象概念形象化,让他们将数学运用到现实世界中,让数学变得有趣和有创意!
2、写作:会编程的孩子能够理解简洁和规划的价值,提高写作技巧。许多孩子甚至使用游戏化编程工具作为讲故事的媒介!
3、创造力:孩子们通过实验学习,并在编程时加强他们的大脑,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2
5、关注和组织:当他们写更复杂的代码时,孩子们自然会更好地关注和组织。
6、耐心:通过编程进行调试 – 并没有比通过挑战来构建毅力和耐心更好的方法!

3
8、分享:孩子们自由创作自己所思所想,用游戏或者动画方式展现出来,并且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9、生活技能:编程是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对于孩子来说,了解并且能够创新技术是很重要的。
10、职业准备:对科技行业的员工有很高的需求; 在幼儿时期掌握编程技术,可以让孩子们在任何他们选择的领域中脱颖而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kpXp7Nd3anFCctNMt9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