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VgoJghSxecyl3H38clSmw
标签: 职场
30岁后,你应该避免在大公司工作:工作越稳定,人生越脆弱
作者 l 人神共奋 编辑 l Lucky
来源 l 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
01
“35岁现象”与职业风险
最近一群35岁左右的读者,向我提了那个经典的问题:如何面对“35岁现象”?
大部分公司在招聘中层以下的职位时,大都会有“年龄在35岁以下”的要求,让人感觉年过35岁,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就突然贬值了。
有人说,那我过了30就不跳槽,乖乖地呆在原公司安分守己不就行了?
可这种想法被人看穿了,又导致职场上“90/95后只能夸,70/80后随便骂”的现象。
其实据我所知,“年龄在35岁以下”这条招聘要求,说归说,在现实中未必能有效执行,毕竟招人招人,首先得招到能用的人。倒是后面说的“35岁现象”导致的职场心态失衡,对你的影响更大。
想要解决“35岁现象”的问题,先要理解什么叫“职业风险”。
先请大家做个判断,下面两种工作状态,你觉得哪一种风险更小:
A: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十年了,公司业务很稳定,工作很顺手,同事上下级关系很融洽,薪水说不上高,但也没什么不满意;
B:自由职业,收入波动很大,有一些基本的老客户,但需要不停想办法拓展新客户
估计大部分人都觉得是A,因为B给人游手好闲的感觉,实在让人放心不下来。
比如之前我在文章中说自己现在是“职业写作和半职业投资”,就有读者觉得风险很大:
其实,大部分普通人无法真正理解“风险”的含义,这是《反脆弱》一书中的观点,可能很多人已经听说过这本书了,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以《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等书著名,而《反脆弱》是他总结前书“随机性”“黑天鹅现象”背后原因的集大成之作。
本篇,我就用《反脆弱》一书中的理念,分析一下职场“35岁现象”的应对之道。
02
反脆弱:以毒攻毒
什么叫“反脆弱”呢?
《反脆弱》一书中提出了三种状态:
脆弱状态:玻璃杯很硬,但掉到地上,很容易摔碎;
强韧状态:塑料杯容易变形,但掉在地上,一般完好无损;
反脆弱状态:想象有一种材质做成的杯子,当它掉在地上,会变成两个小杯子。
简单说,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叫“强韧结构”;从外部风险中获利的能力,作者称之为“反脆弱结构”。
为什么塑料杯比玻璃杯抗摔呢?
不是因为它更坚固,可以抵抗冲击,而是它的材质有弹性,可以用“波动性”消化外部冲击;而那些看似坚固的东西,当风险超过了它的设计承受能力,必然会被摧毁。
这个逻辑进一步延伸,作者认为,类似波动性的无序性、不确定性、混乱、不平衡性、不可预见性,这些我们平时看来不好的状态,其实往往是应对风险的最好手段。
继续展开这个逻辑,就得到了“反脆弱性”——当“波动性”经过巧妙的设计之后,反而可以让我们从风险中获利。
比如细菌,作为个体在抗生素面前是脆弱的,但大量个体的牺牲,为少数因基因突变而获得抗药性的个体腾出了生存空间,让群体得以延续,甚至更强壮,这个系统就是“反脆弱结构”。
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倒闭了资产配置过于单一的雷曼兄弟这样的巨头,但也让产品配置更平衡的高盛在危机中大赚一笔,高盛的“反脆弱结构”更胜一筹。
每个人都想通过“增强体质”的方式抵抗外部风险,但总有“黑天鹅事件”超过你的风险抵御能力,总有“随机事件”会轻易绕过你的“马奇诺防线”,就算你能够承受这种风险,硬扛也只会让你元气大伤。
而最好的应对风险的方法是“以毒攻毒”,设计一个“反脆弱结构”,让自己经常暴露在风险中,提高自己生活的“波动性”,利用“波动性”平衡风险,并伺机利用风险获利。
简单介绍了“反脆弱”的基本理念后,我们再回看前面的两个工作选项:
A: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十年了,业务很稳定,工作也很顺手,同事上下级关系也很融洽,薪水说不上高,但也没什么不满意;
B:自由职业,收入波动很大,有一些基本的老客户,但需要想办法拓展新客户
其实看似稳定的A是“脆弱结构”,而看似不靠谱的B才是“强韧状态”。
值得分析的是,为什么工作总会给人稳定性的幻觉呢?
03
反脆弱性以牺牲个体为代价
如果你工作十年以上,你应该经历了08年、18年两次大的经济衰退,至少一次的行业性萧条,以及若干次公司自身经营的危机。
而你的命运,通常有两种结果:大部分人经历了人心慌慌后,还是挺了过来,除了少了年终奖之外,没有任何直接损失;而少部分人则被以各种理由裁员,进入职业生涯的低谷。
想一想,是不是就像玻璃杯从高空摔下,要么完好无损,要么粉身碎骨或缺角裂缝而不能用了。
而另一类自由或半自由职业者,就不同了。
之前我在做广告行业时经常跟自由设计师合作,他们收入的“波动性”非常大,一旦经济不好,收入马上减少,而经济太好时,又会因为业务太多接不过来,而放弃一部分收入。
但这种工作的波动性恰恰是对抗经济周期的最好手段,经济太好时,他们会提高收费标准,放弃一些难度大、利润低的业务,还会给业务多的合作公司优惠,以增加业务的稳定性;
而经济不好时,他们又会降低业务标准,甚至临时找一份工作,以渡过难关——相反,一个失业的人,想在经济衰退期从头开始一份自由职业,就难多了。
想一想,是不是就像塑料杯从高空摔下,靠着材质本身的弹性,去避免粉碎的命运。
自由职业虽然没有完全实现“反脆弱性”,毕竟是摆脱脆弱性,走向强韧状态。
当然,有人会觉得,被裁员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一家公司上,只要自己专业傍身,总能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这不也是一种“强韧状态”吗?
没错,这正是因为人力资源市场存在“反脆弱性”,不管经济好坏,它都永远存在。
可大家想一想,市场的“反脆弱性”是从何而来的呢?
《反脆弱》一书有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系统的反脆弱性是通过牺牲个体为代价取得的”。
一个国家是如何渡过经济衰退期的呢?
是靠死掉一大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让坚持下来的公司减少竞争对手;去年到现在的经济衰退很可怕,相信已经死了一大批企业,正是这些企业的牺牲,才能让活下来的企业活得更好。
“人力资源市场”的“反脆弱性”也是如此:经济衰退期,淘汰一批没有竞争力的人,让留下来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经济过热期,淘汰掉一批给不起高薪的企业,让给得起高薪的企业更容易找人。
“反脆弱性”会牺牲一部分最脆弱的人的利益,来提高整个系统的生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才是“35岁现象”的本质,因为某些凭借年龄获得优势的行业与职业,一过35岁,脆弱性会大大增加。
不光是“35岁”,所有让你建立优势的东西,都有“变脆弱”的风险,比如很多技术可能在一夜之间被取代,让你辛辛苦苦十几年建立的优势化为乌有;为你贡献了大部分业务的大客户,一旦失去,你可能再也无法站起来;一场反腐,足以让最安全的公务员,变成最脆弱的职业。
作为一项“必然出现、但未必发生”的风险,“35岁危机”最好的应对就是为自己建立“反脆弱职业结构”。
你不光要从玻璃杯变成塑料杯,还要有从风险事件中获利的能力——摔碎后变成两个的“反脆弱杯”。
但在此之前,最难的是放弃一切关于“稳定性”的惯性思维,比如——大公司更稳定。
04
大公司是如何做到稳定的?
30岁之前,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有助于系统地建立工作方法,积累事业资源;但30岁之后,你应该避免在大公司做的时间太长。
前半部分很好理解,后半句估计又违背了大部分人的认知,一般人都觉得大公司稳定,抗风险能力强,应该是抵御“35岁现象”最好的避风港。
但你想过吗,大公司为什么稳定?
还是前面的逻辑,系统的反脆弱性是通过牺牲个体为代价取得的,大公司之所以稳定,是因为“体系至上、公司文化至上、业务至上”,任何一个员工的利益都无足轻重,随时可以被牺牲掉,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就算是CEO也可以牺牲。
翻开中国富豪榜的发家史,哪一个不是建立在“高杠杆”的基础上?
“高杠杆”本质上是一个“脆弱性”的结构,但你别忘了,高杠杆是属于公司的,这就意味着老板把“脆弱性”转嫁所有员工、供应商、投资者、社会公众、环境,而自己坐享“反脆弱性”带来的利益。
姓许的、姓王的、姓贾的,不都是这么干的吗?只不过有人成功上岸,慢慢去杠杆;有人侥幸逃生,为去杠杆脱了一层皮;有人虽然失败,留下千古骂名,但至少全身而退。
工作造成的稳定性的幻觉,就像火鸡,它们活的时间越长,就越“确信”农场主的仁慈,直到感恩节来临的那一天。
当然,更致命的是“大公司稳定幻觉”,让你陷入舒适,从而忽视了为自己建立“反脆弱结构”:
首先,大公司的职位高度细分,职位之间高度协同,一旦失业,某些能力就成了“屠龙术”;
其次,大公司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让你无法暴露在市场风险中,就像温水煮青蛙,很快让你丧失防御能力,还把自己的生活档次建立在“脆弱性”之上;
最后,越复杂,越脆弱,某些大公司的业务结构看似多元稳健,其实建立在沙雕之上。
05
我不下岗谁下岗
1999年,我还在银行工作,有一天银行被一家工厂的工人堵住了,他们怪我们抽贷,导致他们下岗。
我其实很理解这些工人,我父母一辈子都在同一家工厂上班,我也在那里上学长大,他们也永远不会相信,工厂有一天会倒闭,“工厂的主人们”会失业。
那件事,坚定了我从银行辞职的信念。
那一年春晚,黄宏在小品里一句“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足以揭示“反脆弱性”与“脆弱性”的关系。
九十年代末的“三年国企脱困”可谓危局中“壮士断腕”的明智之举,让中国经济摆脱了包袱,建立了“反脆弱性”,才有之后的十年腾飞。
但包袱不会无缘无故消失,工人“脆弱性”成为解决系统性危机的无法避免的突破口。
2017年,某通讯设备巨头的一名老员工因被裁员而跳楼身亡,事情背景是公司调整收缩亏损业务。
大企业的业务都会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后者在危机时候可以当成包袱甩掉,虽然没有任何HR会这么跟你说,但这是一种基本的“反脆弱结构”。
两年后,这家经历了“制裁风波”的公司熬过低谷, 相信在5G建设高潮来临之后,员工们还有几年好日子可过,不会暴露他们与生俱来的“脆弱性”。
“反脆弱系统”对“脆弱性”部分的牺牲,正是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过程,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内在逻辑。
虽然从道德的角度讲,任何人都不应该利用他人的“脆弱性”,来建立自己的“反脆弱性”,但至少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个人反脆弱性”,以免自己成为他人建立“反脆弱性”的牺牲品。
转自: “高杠杆”本质上是一个“脆弱性”的结构,但你别忘了,高杠杆是属于公司的,这就意味着老板把“脆弱性”转嫁所有员工、供应商、投资者、社会公众、环境,而自己坐享“反脆弱性”带来的利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KphXCDjDLqSTasAKYJzWQ
领导,你舔他有啥用?
昨天在群里看见个段子,老板催PPT,想把下周三的工作提前拿到手,到这里都是社畜常态。
没想到员工下一句,直接给老板带走了。
一句活不到,看的你牛哥哥,牛驱三震,当代年轻人真的是站起来了。
哥哥一抬手,轻易就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的事。
这里估计那些职场老油子,又开始长吁短叹: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愿意去讨好领导了?
1
年轻人彻底在职场放飞自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现在职业的流通性太强了。
私企,无非就是个吃饭的碗儿,有个一技傍身,换个工作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为什么要在你这里受这个气?
虽然好的机会仍然很稀缺,但是要吃饱饭,说实话,在哪都行,不就是换个公司吗?
活人不能叫尿憋死,好马不吃回头草,猪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垃圾桶坏了能换,备胎坏了能换,领导坏了,我为什么不能换呢?
现在的就业市场,早就是去中心化了,三条腿的男人不好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还不好找吗?
年轻人,不差你这碗饭。
而且,怼领导就得卷铺盖卷儿走人吗?
劳动法了解一下。
真要开除,N+1的工资他不香吗?
为什么非要在你这儿为了五斗米折腰呢?
2
很多年轻人初入职场,对领导什么水平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总觉得能当上领导的,大都是身经百战,做人做事,业务能力差不了。
但是朋友们,如果你这么想就太天真了。
这年头,是个SB就想创业,老板超发严重,领导通胀离谱,正常人早就不够用了。
领导这个岗位,今天的“SB含量”已经高到超乎你的想象:
你看看,全国这几年冒出来多少小微企业?
这些公司起码至少得有一个老板吧?
老板手底下得有几个副总吧?
副总怎么也得再带几个分管领导吧?
屁大个公司,员工没几个,管事儿的占一大半,水平能高到哪里去?
更离谱的是,很多人出来创业,本身就是因为自己在职场混不下去了,出来自己搞个山头。
打工都打不明白,还想出来当山大王?
不怼你怼谁?
领导层大水漫灌,林子大了,势必什么鸟都有,而且,大部分都不是啥好鸟。
这帮人出来创业,就是接受社会再教育的,就是来体验失败的。
被下属怼,被甲方怼,本就是他们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堂教育课。
所以,怼领导,这是渡人渡己啊,老特么有意义了。
早些年跟形形色色的各种公司打交道,我见识过太多残酷的底层物语了,我发现了一条职场定律:
只要你换的工作足够多,也就意味着你遇到SB领导是一个必然事件。
这个定律, 我称之为SB墨菲定律。
在职场呆的越久,跳槽越频繁,你就越容易怀疑人生:
天底下的SB领导是不是都一个妈生的?
这年头,就连SB也都同质化严重,天天就是扣钱,加班,收下当狗,搞人的姿势一点创新也没有。
这年头,创新不应该是核心竞争力吗?
3
我们总能看到很多企业家缅怀过去的荣光,以前的年轻人眼里有活儿,没有棱角,会说话,肯服从,听指挥。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连舔都懒得舔了?
想要在职场上出人头地,不舔领导,那还是人吗?
我只想说:大人,食大便了。
现在的私企,早就不玩大锅饭那一套了,实行的都是现代企业制度,大家各凭本事吃饭,用绩效说话。
最核心的是业务能力,而不是马屁能力,社交能力。
什么地方最流行拍马屁?
吃大锅饭的地方。
越是大锅饭,领导手里的权利越模糊,灰色地带就越多。
这个时候,领导乐意给谁,不给谁,就有很大差别了。
被舔,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权力寻租,是领导拿着自己手里的权利,从员工那里兑换来的好处。
但是,绝大部分的现代企业管理,这种灰色地带越来越小了。
想要寻租,你得先有东西往外租啊。
有些小领导,手里别说五斗米,三斗米都没有,还想让人折腰?
别说年轻人,连门卫大爷都不愿意多瞅你几眼啊。
从行为学上分析,人都会倾向于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
年轻人越来越刚,本质上是“舔”这件事儿的ROI越来越低了。
现代职场,凭本事说话,就算我努力去舔,能舔来豪车和豪斯吗?
能舔来升职加薪吗?
能的话看我不活活把你舔死,让你感受下什么叫超长续航型舔狗。
不是不能为了米折腰,但是,你就给我五斗米,我咋折?
我就是因为腰不利索,弯不下去,才来你这打工的,现在你让我折腰?
得加钱。
你给我五万斗,别说折腰了,我给你当弹簧都行。
4
要知道,员工讨好的从来都不是人,而是这个职位的权力。
当领导的说话管不管用,首先就取决于你能不能给他想要的东西。
给到位,那他一定是顺从的,如果你不能给到,还想骑在人家头上拉屎。
不怼你怼谁?
只想要权力却不想要义务,只顾着自己爽,又不想负责任,这就不是典型的渣男逻辑吗?
白日梦都让你一个人做了。
马老板讲过一句话:员工离职,要么钱给不到位,要么心里受委屈了,
你是既给不到钱,又让人家心里受委屈,两样都占了,不怼你怼谁?
都说跟着领导走有肉吃。
现在关键是,领导自己都没肉吃,摊上点背的,汤都不给你剩。
私企里面,涨工资谁说了算?
你小领导能说的算吗?
最后都是老板拍板好吧?
做人做事,总得图点啥吧?
又没名,又没利,年轻人凭啥要给你拍马屁呢?
我有这时间为啥不哄哄我爸我妈?
而且,按如今的职场流动性,领导可能找下家比你还快。
好家伙,我马屁刚拍出点感觉,没高兴几天,连人带屁股全没了。
马呢?
我这不白拍了吗?
更何况,职场里面还有一个万恶的:兄弟测不准定理,也被称作刘定谔的兄弟。
今天喊我做兄弟,明天就把我抛弃。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5HlUB7OZcsGdUhTYmmw2g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讨好领导
这是仙人JUMP的第213篇原创
1
很多公司的管理者都在抱怨一个问题,那就是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讨好管理者了,自己年轻时候怎么怎么样。
尤其是越年轻的人越不理会管理者。
甚至还有一些段子出来,说是不要欺负年轻人,因为他们会把你骂一顿之后辞职;
可以欺负有房有车的中年人,因为他们背了贷款不敢反抗。
真是柿子净挑软的捏,缺德装在手推车里,推缺德了。
建议想不清楚为啥年轻人不服管这个问题的老板,也别当老板了,抓紧回家哭去。
多大个人了还指着别人讨好,你是天线宝宝吗?
对不起天线宝宝,我就是打个比方。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讨好管理者?
很简单的三个原因,一点都不复杂。
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起码要面临三重判断。
这件事情做了是不是有好处?
这件事情不做是不是有坏处?
如果没有前两者,那我喜不喜欢做这件事情?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不能趋利避害,那起码也要千金难买我乐意。
不然这种操作我们可以统称为魔幻。
一般来说,三者都满足,人会积极性十足,例如我接到了甲方的广告,恰到了饭,就完美满足了三者。
接到了有钱拿,接不到没钱拿,我特别喜爱恰饭,你看这就很完美。
而现实生活没那么好,一般能满足一种,就可以勉强做了。
人生就是这样欲求不满的。
然后反过头来再看讨好管理者这件事情,就会发现讨好不讨好管理者,其实问题不是出在年轻人身上,而是管理者自己的身上。
遇事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看问题的方法。
想让别人讨好你,你得符合标准。
自己是个残次品还要求别人供着,属于心理有问题。
先看第一条,给好处。
如果你是一个能够给年轻人很多切实好处的管理者,工资开的慷慨,加薪不那么多废话,舍得给核心项目并且不争功。
那么自然会有很多人愿意讨好你,因为跟着你有肉吃。
当年大国企时代的管理者们就很吃香,因为那个年代国企包办一切,讨好主管分配的管理者当然是有切实好处的。
这都属于可以被讨好。
但想清楚,大家讨好的是你给的好处,而不是你,不要自我感觉良好。
一切潜规则的前提都是好处,好处,好处,这个好处不一定是特别大,但一定是双方都认可的价值。
你给不了好处,没人会讨好你的。
这年头阿姨包小奶狗还知道给钱呢。
再看第二个条件,不讨好管理者会有坏处。
很多管理者自己以为自己管了几个人就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就可以对付谁对付谁,最不济也可以给穿小鞋或者开除,这就太天真了。
这一代年轻人真的不一样。
人家基本都是吃过见过的主,你和人家爸妈比大概率段位还要低的多。
人家就算真要讨好,回家爸爸妈妈我爱你不香吗?
至于把人开除,真的是这年头高工资的工作不好找,但是普普通通的岗位可没这么难,能被你一个最底层小管理管的岗位能高到哪里去?
要是你这工作真的牛X到开出去找不到了,那叫有坏处。
要是你这工作真的牛X到外面没有匹配的工作,那叫有好处。
你看,如果你不被人讨好,显然你是既给不了好处,又给不了坏处。
干嘛要讨好你呀?你老几呀?
再说第三点,喜欢的问题。
确实大部分工作待遇既没有高到让人舔,也不至于市场上找不到替代品,那为什么还有很多管理者受人尊敬,被人讨好呢?
因为人格魅力。
当你是一个处理利益关系不偏不倚,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员工争取福利的管理者。
当你是一个做事都是跟我一起上而不是给我上的身先士卒的管理者。
当你是一个酷爱给自己手下的年轻人想好出路的管理者,尽可能帮助他们在下一份工作拿到更多的钱。
那人家当然愿意讨好你了,为值得自己尊敬的人做事,并且能有所收获,当然是乐意的。
要么钱多,要么事儿少,要么人好,总得有一样吧。
好好想想,自己做到了么?
是不是整天就想着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装X?扣得一比还希望别人舔你?
严肃的说,这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建议尽早就医。
希望病毒没事儿。
有时候我觉得很奇怪,这年代大家出来上班都是为了赚钱养家,大家签合同平等互利,我做我的工作拿属于我的一分钱,给钱办事儿清清爽爽的事情,非得整出讨好这种幺蛾子。
大家有合作就合作,合作不了就各自拿各自的指标,达到目标该怎样怎样,达不到目标也该怎样都怎样。
哪来这么多讨好管理者的破事儿。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不是应该只监督员工产出是否达成目标么?
其他的事情是不是想太多了,大家签的是劳动合同,又不是卖身契。
弄不好装X过度碰到心情不好又有点小钱的年轻人直接给你往上面捅,上面老板早就看你不爽顺手就给弄了。
就算没那么惨,当众给你顶几波你也顶不住。
级别越高的人,被顶了之后亏越多,而且后面越不容易找工作。
哪怕是趋利避害,也该想想自己的房贷车贷吧。
我见过真正优秀的,受员工尊敬的管理者,多数时候其实不是很在意员工的讨好与否。
因为不重要。
管理者的核心诉求是带领团队尽可能高效低成本的达成目标。
能把事情按时按量办好,员工该怎样怎样,崇不崇拜自己无所谓,反正自己的核心利益点是KPI又不是考核员工崇拜,这是商业战场不是选秀舞台。
谁产出多就给谁好好加钱,谁造成损失就处罚谁,赏罚分明,规矩清晰,大家按规矩办事儿,都简单。
员工爱讨好不讨好,下班之后谁认识谁啊,别打扰老子升职。
现在职场的问题是,太多管理者是不合格的。
一方面能力不合格,没有能力去量化员工的产出标准,那就只能看态度了。
一方面意识不合格,把员工讨好当成个人能力的体现,那就只能看谁舔了。
又或者,自己就是靠舔一路舔上去的,觉得自己上来了没人舔,就像吃屎的时候没放臭豆腐一样没内味儿。
如果公司待遇高,员工可能把你当空气。
要是公司待遇低,员工直接把你个屁。
你自己还委屈巴巴的怎么没人讨好我呀,是不是这个世界的错?
世界就不该让你坐上这个位置。
最后,我想说,职场有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很正常。
有人能力强或者底线低或者运气好或者手段脏或者长得帅当上了管理者,也很正常。
这个世界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你赢了就是赢了。
但年轻人就该讨好管理者,这不正常。
过去这种现象普遍吗?
普遍,且一直如此。
但一直如此,就是对的么?
况且现在的公司给得到过去的好处么?
人类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物质在丰满,应该向前看,而不是向后拾起那些糟粕。
从这个角度讲,不给钱,屁事儿多,水平差,人还烂的管理者,恐怕要思考的不是年轻人讨好不讨好你,而是自己会不会被这个时代给丢下。
然后踩上一脚。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f3m-959SDRuj25ZmakOKw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我们的身边是浓雾弥漫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
“模糊的正确”系列之八
不靠谱的马斯克
最近,埃隆·马斯克可谓春风得意,特斯拉因为利润创新高、上海工厂投产预订形势一片大好等诸多消息,半年前跌得好像快破产了的股价,两个月暴涨3倍,成为市值仅次于丰田的全球第二大车企。
此前,特斯拉是美股中做空力量最多的知名公司,也是华尔街分歧最大的公司。很多知名机构的分析师认为:“一家连下季度交付数量都无法确定的公司,大家却深信它能在2020年或2025年能干一番大事业,……不管特斯拉股价达到多少,都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它的价值为零。”
这也难怪,很多人都觉得马斯克不靠谱,常常乱承诺,新车型每次都是一推再推,导致企业现金流迟迟得不到改善,“忽悠”投资人。
但这些人都被自己的印象所欺骗了。
有一位粉丝统计了马斯克以前各种承诺的兑现情况,结果发现,虽然马斯克承诺的日期常常“跳票”,特别是重要的承诺,最长延迟了两年之久,但问题在于,绝大部分承诺都兑现了,特别是关于新车型、炫酷功能、产能提高的那些至关重要的承诺。
这个报道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去年写的“模糊的正确”系列文章,这是我去年一个重要的系列文章,当时答应大家找一些案例,而特斯拉刚好是一个“完美的案例”。
因为“模糊的正确 ”常常遇到挑战,但基本不会犯致命的战略错误。
选择最难考卷的“乙同学”
回顾一下我在《人生的选择: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正确的模糊》一文中提到的改编自巴菲特的“模糊的正确”理论:
想像一下你正置身于浓雾中的丛林,只依稀通过太阳辨别方向,你发现此刻正确的方向上泥泞一片,前方不知道有什么。
选择这条道路,短期内,你不一定会做对,所以是“模糊的”,但你总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在走,所以又是“模糊的正确”。
在相反的方向有一条大路,选择这条道路,短期内,你会走得很好,所以是“正确的”,但你并不知道这条路将把你带向何方,所以它是“正确的模糊”。
在“XX的XX”的表述形式中,前面的定语是表象,后面的中心词才是本质。模糊的正确,“模糊”是表象,“正确”才是本质;而正确的模糊,“正确”是表象,“模糊”才是本质。
道理很容易接受,但一遇到实际问题,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相反的方向。
比如我在这篇文章中说:选择“模糊的正确”,你就必须接受更低的成功率。
很多人留言说,你说反了吧?“模糊的正确”难道不应该是成功率更高吗?
并没有说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甲乙两个学生,入学成绩差不多,因为学校每次考试都允许学生挑选不同难度的考题,“甲同学”每次都挑容易的试卷,而“乙同学”每次都挑难的试卷,可以想像,甲的分数大部分时候都是超过乙的,但最终,一定是乙的成绩提高得更快。
原因在于,大部分人在考虑要不要做某事时,最常用的依据是成功率,当然会挑容易做的事。
对于大部分日常工作而言,准时完成工作肯定更重要,没有按时间完成工作就是一种失败,所以马斯克给大家的印象是“常常失败”,火箭发射失败也就罢了,你造个汽车常常“放嘴炮”,这才给了大家一个“不靠谱”的印象,导致华尔街一堆对冲基金做空特斯拉——这些人可不是“键盘侠”,而是用真金白银去赌特斯拉会破产。
事实上,马斯克之所以常常“跳票”,因为他就是那个每次都选最难的考卷的“乙同学”。
比如说,电动车要跑得快,就要设计更轻,材料专家告诉马斯克,最合适的材料当然是铝合金,不过这玩意儿不成熟,容易断裂,还容易出现裂纹,不好上漆。
马斯克说:OK,那就用铝合金,“至于你说的缺点,就是你们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新车型的上市又一次被延误了,但人们也因此得到了更轻更快的跑车。
“模糊的正确”的第一个特征,是足够大的目标,提供方向的指引性,所谓“正确”,就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谓“模糊的”是你现在并不知道具体如何实现它。
不过,这个例子让人感觉,只有困难的事,才是“模糊的正确”。
事实并非如此。
靠不住的用户需求
前几天,我看到有人在微博上说,现在出门开车,忽然很希望自己的车也有特斯拉X的“生化武器防御模式”。
想想第一次看到这个名词,你是不是觉得马斯克又在搞怪?当年特斯拉X宣讲时,马斯克详细描述了自己的过滤系统,一再强调这些过滤器能够使进入车厢的空气达到医学标准,并且命名为“生化武器防御模式”。
在场的人都笑了,大家都不以为意,觉得这就是个营销的噱头。
但马斯克是当真的,那些在旁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花哨功能,因为他的坚持,导致新产品上市常常一拖再拖。
然而2017年一场加州大火,大家忽然想到了这个功能的先见之明。一名美国车主发文感谢马斯克,说“生化武器防御”这个功能在加州大火中救了他们全家一命。
很多人认为这个例子体现了马斯克的眼光,擅于挖掘消费者的需求,但我不这么认为。
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汽车需要“生化武器防御模式”,直到你带着对病毒的恐惧坐进自己的爱车。
所以亨利●福特说:“如果你在汽车没被发明的年代,问人们需要什么交通工具,人们只会告诉你,他最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
消费者的需求当然是“正确的”,但却是“正确的模糊”,因为人们随时可以改变自己对生活的向往,昨天还是“就算饿死也不吃一口”,今天就变成了“真香”,昨天还是“岁月静好”,今天就变成“向死而生”。
电动汽车并不是什么新鲜发明,之前的大厂也开发过很多成功的车型,但它们的“成功”最后却被一个“门外汉”给颠覆了,因为传统汽车厂商太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了,他们知道用户根本不需要什么“生化武器防御模式”,他们更知道消费者耐心有限,新车型上市日期一旦延误,就被竞争对手抢走了,所以不敢冒险用没有把握的新技术。
想一想,我们的新产品开发模式是不是这样的:发现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痛点,率先满足,并在销售上得到回报,于是再发现“痛点”,再给予满足。可几次这么一来,你最终发现,如果客户没有需求,你就完全不知道怎么开发新产品。
到最后,用户还是无情地将你抛弃,投向从不鸟他们的马斯克的怀抱。
其实消费者最多知道现有的选择中最好的,马斯克的粉丝之所以一遍遍地听他忽悠,因为他们仍然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未来是什么。这群人需要的不是准时,而是未来。
对于马斯克而言,重要的是他要造一辆真正属于未来的车——甚至不算是车。他相信自己对于未来的理解,并引用威廉•吉布森的话:“未来已经来临,只不过分布不均而已。”
特斯拉Model S的开发从一开始就是以“加强加速性能”为核心,所以特斯拉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在仪表板上加一个“疯狂模式”。到了后来,他觉得自己应该再进一步提升加速性能的方法,于是“疯狂模式”又改成了“狂暴模式”。
“模糊的正确”不一定都是很困难的事,但一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模糊的正确”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不易变化”,因为消费者善变,所以你根本不应该care他们,你只应该专注你自己内心深处那些不变的东西。
而时间,正是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最大的考验。
解决问题的思维
宏观经济学有一个“总供给理论”:经济增长,短期看需求,长期靠供给。
短期看需求非常好理解,一下子那么多人要戴口罩,口罩的生产自然爆发式增长,只要有需求,造汽车的也可以生产口罩。
“长期靠供给”是什么意思呢?小国的经济总量永远超过不了大国,这不是需求的问题,而是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有限,所以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靠的是劳动力、资本、技术这些资源的供给。
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是无法改变,全球化的资本只往有利润的方向流动,所以,造成增速突然变化的,只有科技水平。
科技的发展跟人口不一样,是跳跃式前进的,所以长期而言,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某人创造了一样划时代的东西,于是整个世界突然改变了。
此时,并没有什么用户需求可以指引方向,只有创造者内心的渴求如塞壬的歌声,在黑暗中引诱着你前进。
时代的一粒灰
我在系列的第一篇的结尾写道:
人生的道路总是越走越窄——你没看错,不是越走越宽,因为每走一步,你未来的可能性就减少一些。所以,把模糊放在现在,就是把清晰留给未来。
有人觉得这段话比较费解。
昨天,我看了女作家方方的“武汉日记”——大年初一到昨天的这二十多天里的记录,短短几个小时里,我经历这个武汉作家从“惊慌——恐慌——绝望——一线希望——愤怒——疲惫”的过程。
正月初三时,她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现在,大的问题,大家都基本不太担心了。担心也没有什么用。没被感染,就会乐观。
正月初九:
以前我曾经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说这话时,体会还不深。这一次,才真正让我铭心刻骨。
正月十八:
更多呼救的叫骂的视频,我已不想再看。我自知,我再理性,也有承受不住的时候。而那些远不如我的人,恐怕更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抬起头来,向希望处看。
昨天:
不是人们不尽职,而是灾难来了,人们已经尽了全力,甚至超负荷,但却无法做到喷子们所说的那些。岁月在灾难中没有静好,只有病人的死不甘心,只有亲属的胆肝寸断,只有生者的向死而生。
你看,即使是“经历”过无数人的生活的小说家,也无法从一开始就看清前路的真相。
人性的弱点让人喜欢更清晰简单的东西,渴望身边可依靠的东西。但问题在于,人生就是一片迷雾,你永远不知道你脚下看似平坦的大路将你带向何方。如果你只盯着身边的目标,表面上你在前进,其实是在迷雾中绕圈子。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模糊放在现在,把清晰留给未来,接受现在的不确定,直面失败的恐惧,敢于向远方唯一清晰的目标前进。
你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你的身边是浓雾弥漫。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klQD1Cxw0pyJoXC15_O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