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书里的知识、片中的影像和行走的所见,相互契合,会使得孩子的求知欲更加旺盛。”不仅如此,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小培养孩子的历史观,提前为人生备好经验。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SIkyIKPmElUbmYZ1mumg6A
最近发现一档宝藏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一上线就好评如潮,网友们都纷纷力荐!
节目从青少年熟悉的中小学课本、历史书中,选取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作品,跟着专家实地去走访和探索!
几个月看下来,只有一个感慨:太有趣!太涨知识!
比如去河西走廊感受王之涣笔下的《凉州词》中“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何景象;
去甘肃武威感受“马踏飞燕”的栩栩如生和汉唐气势;
去吐鲁番火焰山感受“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的美丽传说;
去苏州感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小桥水巷多”这个“东方威尼斯”的文化底蕴;
里面涉猎的领域之深广,让人惊奇!
寻迹河西走廊、长安,山海雄关等;
探秘书本里的诗词、岳飞故里、齐国故都;
感受各地的美食、建筑、风土人情;
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所涉及的地域风光、历史名人、文化古迹、山脉河流及世界文化遗产为着眼点,让孩子们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
以全新的阅读视角,为孩子剖析经典名篇,让他们进一步理解作品以外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比起一般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短小精悍,知识密度堪称丰厚,每集只有20分钟,孩子们无需出门,就能览课本中经典的山河大川、故事名人,通感书中内涵,强烈推荐给大家。
视频欣赏
这套节目应该在主流视频网站能看到,现在已经更新到7月20号!可以在央视频道观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G9qBxyXzVac55iSyHxwi-A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20部高分地理类纪录片(豆瓣评分大多在8分以上)。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的纪录片,主要是出于这样几个考虑: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科,很多学科也都和它有着很强的关联,比如历史、政治、语文。但想要学好它,却很不容易。
所以,不妨找一些纪录片帮孩子来学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借助声音和影像等效果,孩子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容易,记忆也会更深刻。
而且,在这类纪录片的带领下,孩子足不出户也能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环球旅行,拥抱五彩斑斓的世界。
这几年不能畅快到处跑,只能靠它们解解馋了(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婆罗洲……好多朋友说好期待板牙科考营早日恢复国外路线我们也是啊,待到万事安全的那天,我们再一起出门浪)。
下面,我就按照亚洲篇、欧洲篇、美洲篇、非洲&大洋洲&两极篇这样的顺序,把这些纪录片一一介绍给大家~
亚洲篇
①《狂野日本》
评分:豆瓣9.1
推荐理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常年冰雪覆盖的山峰,到温暖的亚热带海岸;从行走在冰冻海面上的巨鹰,到喜欢泡温泉的雪猴……日本的自然景观和动物种类,非常丰富多彩。
这部BBC出品的自然纪录片,不仅记录了岛国日本的迷人风光,更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感人场景。
奈良小鹿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最佳象征
日本有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蛾——乌桕大蚕蛾
北海道的丹顶鹤
日本人酷爱赏樱
霸占着林间温泉的雪猴
②《乔安娜·林莉的印度之旅》
评分:豆瓣9.1
推荐理由:主持人奶奶太可爱了
这部纪录片由BBC推出,一共只有3集。
在片中,我们将跟随70多岁的印度裔主持人乔安娜的步伐,从印度的最南端出发,途径加尔各答和喜马拉雅山麓,一路去到最北方的克什米尔。
沿途不仅能欣赏到不同的印度风光,也会对现代印度社会,以及它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③《航拍中国》
评分:豆瓣8.4~9.2
推荐理由:了解中国、学习地理的绝佳教材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航拍纪录片。
它一共有三季、23集,以空中俯瞰视角,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的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八卦城
大美新疆
庐山西海
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孩子们学习中国地理及人文知识的绝佳“教材”,也非常适合全家一起观看,感觉就像一直行走在旅行的途中,随时都有惊喜的发现。
④《中东野生大地》
评分:暂无评分
推荐理由:解锁神秘的中东大地
说到中东,可能很多童靴都会感到陌生。
这部Discovery纪录片,将带着大家穿越茂密的森林、荒凉的沙漠、原始的山脉、滚滚的江洋,解锁土耳其、伊朗、土库曼、阿塞拜疆和阿拉伯半岛的各种奇异自然风貌。
在片中,你还会看到长着长方形瞳孔的安纳托利亚野山羊,侧影神似独角兽的阿拉伯剑羚,土耳其湖水中的尼罗河鳖,头生两角的角蛇,沙漠尽头海中的美人鱼儒艮……
阿拉伯剑羚
尼罗软壳鳖
⑤《亚洲巨大遗迹》
评分:豆瓣7.9
推荐理由:NHK出品,必属精品
这部由日本NHK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以四集(每集50分钟)的篇幅,分别讲述了柬埔寨的吴哥窟、缅甸的蒲甘遗址、中国的兵马俑,以及日本的绳纹文化等亚洲历史遗迹。
隐藏在密林之中的吴哥王朝,有多少令现代人不可思议的工程奇迹?
吴哥窟假想图
作为亚洲三大佛教遗迹之一,蒲甘古城拥有着怎样的千年历史?
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秦始皇,如何留下了那座见证时代辉煌的神秘陵墓?
秦始皇陵范围
诞生于日本旧石器时代的绳纹文化,记录了古人类怎样的生活状态?
纪录片将通过揭秘这些历史遗迹,为大家还原古老王朝千百年前的光荣与梦想,揭开亚洲文明昔日霸气恢弘的面纱~
欧洲篇
⑥《俯瞰德国》1~4季
评分:豆瓣9.2
推荐理由:三万英尺高空下的德国
这也是一部“鸟瞰式”的纪录片,通过令人震撼的航拍镜头,带领观众从三万英尺的高空,了解德国、感受德国。
片中不仅展示了德国的各种自然景观,也提到了当代科技和历史文化,而且画质唯美、构图精准、配乐激昂,是一部很不错的地理纪录片和国家形象宣传片。
繁忙的科隆火车总站
二战时期的英国轰炸机残骸
浪漫小城摩泽尔
俯瞰慕尼黑城区
而且仔细观察这部纪录片会发现,几乎每帧画面都是翠绿的,可见当地人对城市生态保护的重视。
⑦《狂野俄罗斯》
评分:豆瓣9.1
推荐理由:战斗民族版《动物世界》
这部纪录片由国家地理频道出品,兵分10路、费时三年,拍摄了近600小时的影像素材,才制作而成。
它选取了俄罗斯的北部极地、高加索、勘察加半岛、西伯利亚、乌拉尔山、乌苏里地区等六大最具代表性的野性区域,将各种动物及濒危物种奇迹般的生存故事娓娓道来。
俄罗斯是地球上最广褒、最神秘、最不为人所知的土地
俄罗斯是三类熊的避难所:俄罗斯灰熊、棕熊和亚洲黑熊
俄罗斯保存了最原始未被破坏的北国生态
摄制组拍摄到很多珍贵的画面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的荒地,横跨地球陆地面积的八分之一。
本片摄制组,获取进入这些地区的专有权,捕捉到许多稀有物种的珍贵画面,而这些画面将很难再被拍摄到。
⑧《英国铁路纪行》1~12季
评分:豆瓣9.1
推荐理由:坐着火车游英国
1840年,有位名叫乔治-布莱德萧的英国人,撰写了一本火车旅行指南。
书中告诉大家如何乘火车进行旅行,包括每一站去哪里参观,以及在哪里住宿,彻底改变了英国人的旅行方式。
170多年后的今天,这部纪录片将重新展现一段段长途旅行,看看火车指南中的英国,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
⑨《意大利风情》1~3季
评分:豆瓣9.1
推荐理由:美食家和艺术家带你游意大利
在这部纪录片中,艺术史学家Andrew Graham Dixon和大厨Giorgio Locatelli 将带着你穿行于意大利,探索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美食、艺术和风景。
片中还有意还原了意大利的一些经典旅游线路,适合准备深入旅行或是对意大利这个国家感兴趣的童靴。
壁画艺术
翁布里亚香肠烩扁豆
萨西城夜景
⑩《北欧半岛游记》
评分:豆瓣8.4
推荐理由:走近世界上最幸福的三个国家
毗邻北极圈的北欧五国(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虽然常年与冰雪为伍,却是世界上生活最富足、幸福指数最高的地区。
这是因为当地美不胜收的景色,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北欧社会的高福利制度?著名的“斯堪的纳维亚阴暗面”真的存在吗?
这部《北欧半岛游记》,聚焦了瑞典、丹麦、挪威三个北欧国家,为大家揭开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幸福密码”。
每位家长最多有16个月的产假,能获得平时薪水的80%
童话里的房子
风景如画的哈当厄峡湾
北欧美食
⑪《野性的斯堪的纳维亚》
评分:豆瓣8.0
推荐理由:北欧自然风光
崎岖的海岸线和海湾,冰川、火山和丛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天堂。
从芬兰的棕熊、瑞典的驼鹿、冰岛的北极狐、挪威的麝牛、格陵兰岛的北极熊,到丹麦的马鹿,这部纪录片以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画面,呈现出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原始和野性。
挪威的麝牛
丹麦的灰海豹
刚出生的瑞典驼鹿
⑫《欧陆苍穹下》
评分:豆瓣8.0
推荐理由:短小精悍,“鸟瞰”欧洲18个国家
这是一部2006年由法国制作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以“鸟瞰式”视角,展现了欧洲各国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
全片共10集,每集聚焦一个或多个欧洲国家,时长在20分钟左右。
相比同类作品,它并没有局限于那些闻名遐迩的大都市或地标性景观,还介绍了不少知名度不高,但历史地位同样重要的“小地方”。
正在修复中的雅典卫城遗址
波兰的格但斯克,曾是欧洲最富庶的城市,却屡遭袭击和摧毁
罗马和罗马帝国最重要的象征,罗马竞技场
距离立陶宛首都200公里的希奥利艾十字架山
但由于时长有限,片中大多是“浮光掠影”式的速览,无法满足系统的学习需要,更适合拿来打发时间。
美洲篇
⑬《坐火车游美国》1~3季
评分:豆瓣8.5
推荐理由:美国地理历史扫盲片
BBC出品旅游专题系列纪录片,跟《英国铁路纪行》很类似。
它由著名主持人迈克·波蒂略领衔,带上19世纪出版的《阿普尔顿北美综合指南》,一起乘坐火车游遍美国。
⑭《野性加拿大》
评分:豆瓣8.6
推荐理由:穿越时空,还原历史场景
加拿大拥有着世界上最独特的原始荒原地貌,还是海岸线最长、淡水面积分布最多、原始森林面积最广袤的国家。
不过,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大好风光,以及魅力无限的野生动物,都得益于人类千百年来的锤炼。
而这部《野性加拿大》就以电影般的拍摄手法,穿越北美洲北部地区的有趣历史,向我们展示了这片土地上的自然环境与野生物种是如何被人类所影响的。
⑮《狂野巴西》
评分:豆瓣8.4
推荐理由:长尾猴、巨獭和长鼻子的浣熊
巴西是南美洲的野性心脏,这里有壮丽秀美的风景,也有数量庞大的野生动物。
但这也是一片非常“极端”的土地,从雨季的大洪水到旱季的森林大火,动物们为了生存,必须学会适应环境。
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进入这个神奇的国度,领略自然的魅力,感受野性的巴西~
⑯《黄石公园》
评分:豆瓣9.3
推荐理由:走近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公园
这部BBC纪录片,呈现了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在寒冬、酷夏、金秋季节不同的美丽景象。
在片中,你可以看到泥火山、彩色峡谷、瀑布、世界最大的碳酸盐沉积温泉、钻石雪,还可以透过镜头深入险境,和野生动物一同挑战零下40度的生存极限。
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大棱镜彩泉
黄石公园超级火山
秋天的黄石公园
黄石公园里的马鹿
⑰《玻利维亚·天空之境》
评分:豆瓣8.9
推荐理由:美到窒息
这部由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将带领观众走近玻利维亚西南部的乌尤尼盐沼,踏上世界上最大的“天空之镜”。
这块原本荒芜的盐沼,由于面积大、表面光滑、反射率高,且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浅水,形成了特殊的盐沼水层,使大地看起来就像天空的倒影一般,纯净美好得令人窒息,成为许多游客的梦想之地。
非洲、大洋洲、两极篇
⑱《非洲》
评分:豆瓣9.8
推荐理由:BBC出品,必属精品
作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大陆上分布着46个国家,养育着近十亿人口,土地面积是欧洲的三倍。
但同时,它又是一块未被驯服的土地,一片真正意义上的荒原,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野生动物聚居地。
这部纪录片不仅囊括了非洲大陆上的各种自然地貌和野生物种,还将引领我们从南端的好望角到被堵的阿特拉斯山脉,重新审视这片伟大土地的广袤与神奇。
⑲《新西兰:神话之岛》
评分:豆瓣9.2
推荐理由:孤立在外的世外桃源
新西兰从恐龙时代起,就已经存在,但却一直被世界“孤立在外”。
在经历了8000万年的隔绝后,人们初次踏上新西兰大陆,才发现这里堪比世外桃源。
常年覆雪的山脉、梦幻的萤火虫洞、绚烂的极光……每一处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都让人忍不住啧啧称叹。
这部纪录片,将为大家真正揭开新西兰的神秘面纱,探索这片大陆上的各种自然奇观和丰富的野生物种。
⑳《冰冻星球》
评分:豆瓣9.7
推荐理由:“再牛的电影特技也比不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部英国BBC电视台耗时5年制作的纪录片,用镜头真实地展现了正在逐渐溶解的地球两极,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各种生物。
片中捕捉到了很多珍贵的画面,包括冰山崩塌、活火山喷发等真实的自然现象,以及动物之间相互的角逐、厮杀等大自然中的残忍一面。
整部纪录片以季节的变化为主线,记录了地球两极在一年内展现出的各种场景,从“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时都在光线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后以长夜漫漫的冬天结尾。
最后还讲述了一些有趣的冒险经历,以及一些如何在极端寒冷和无法预知的恶劣的气候下生存的技巧,非常值得一看。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3vI4I9al9vXtdKEGfekw3Q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纪录片,指向性很强,覆盖四个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每个领域有两部,共八部,B站都能免费看。
家里有8、9岁以上的孩子,请一定收藏。(部分片单由花友@爱上旧时光 提供,感谢花友推荐~)
本次科普纪录片甄选的标准有三个:
1、系统性——能为孩子讲清楚一门学科的来龙去脉
比如《托起人类文明的数学》,不光有好玩易懂的小剧场,也有贯穿学科的大叙事。见微知著,用一种“进行时”的方式,让孩子平稳地降落在数学发展的历史坐标中,知道数学为何而生、往哪里去,为学习高阶数学打下认知基础。
看看以下两个片名就知道了:化学 《门捷列夫很忙》,物理《我的牛顿教练》 … 让历史上的学界大佬化身为亲切的向导,在和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把物理化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概念,通过无比生动和具体鲜活的方式,带进孩子的眼睛和脑海当中。
数学
No.1
Math and the Rise of Civilization《托起人类文明的数学》
画风媲美BBC大作,带孩子在“旅行”中学数学
观看网址(哔哩哔哩搜索片名即可):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V411S75T?from=search&seid=13352864466303488120
花友评价:剪辑和策划也太棒了!穿插的小动画也使得整部片子更有趣味性!!
《托起人类文明的数学》是韩国最权威的教育电视台之一EBS出品的5集系列记录片。说起EBS,叫它“数学纪录片专业户”也不为过了。为了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它出过好几部专门讲数学的“大片级”纪录片,《托起人类文明的数学》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这部片子讲了啥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带孩子们了解数学的历史,以及领会数学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作用。
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最好的方式自然就是从“源头”说起。整个纪录片带孩子进行了一次充满趣味的“穿越”旅行:跟着片子里“历史的导游”,从古埃及、古希腊,来到中世纪的欧洲,再回到现代世界,探索数学发展的历史。
比如纪录片开头,“导游”带孩子从尼罗河出发,探索“数字的起源”,在解释数学和早期几何学的发展时,顺便也和孩子一起游览了埃及金字塔和冲积平原。
不管是再现数学发展的历史,还是自然地理风光,这部片子的画风和剪辑都都是一流的,孩子学知识的同时,也在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看到有花友不禁感慨“仿佛在看BBC大片”。
导演还非常用心地为小朋友进行“历史重现”,比如修建金字塔时的壮观景象,也被演员们完美演绎出来了。
还有严肃中透露着喜感的“埃及法老”和他的侍从。
为方便孩子理解数学相关知识,纪录片也用了大量的动画。比如解释古人的计数和分类方式,是这样呈现的:
墙壁上的图案比较抽象?没关系,有真人小朋友拿着实物讲解:
还有实物和动画相结合,不怕孩子看不懂!比如讲解古埃及人用石头求得圆的面积,先用实物图让小朋友产生熟悉感:
再抽象成为平面动画,配上文字讲解,一清二楚,对孩子的认知非常友好!
这部用心的片子一出,大奖自然拿到“手软”,比如韩国最权威的影视大奖:第48届百想艺术大赏(Baeksang Arts Awards)的最佳教育作品奖;韩国数学学会也为它颁发“特别成就奖”。
看有花友评价,他们和娃不仅把它当数学纪录片看,顺便也当历史、地理科普学习了。人类文明都是相通的,带娃看看这部“数学的历史”,不仅在趣味的科普中学到了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还能收获对数学和人类文明的“敬畏感”和“探索欲”!
No.2
Nature’s Mathematics《自然界的数学》
自然和数学的奇妙碰撞,让孩子惊叹“原来是这样!”
观看网址(哔哩哔哩搜索片名即可):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f4y1p7UX?from=search&seid=2437555834761836475
第二部关于数学的纪录片,是一部把数学之美和自然之美完美结合的片子,带娃领略大自然中奇妙的数学。这部纪录片总共上下两集,每集只有十几分钟,小朋友一次看一集毫无压力。
首先来看看画风,整部片子都是关于绮丽的大自然,给娃“美”的视觉享受。
作为一部数学纪录片,除了“美”,它还有两大优势:一是贴近小朋友认知和生活,二是揭示的奇妙知识,非常有吸引力。
比如,用模拟动画告诉孩子,生活中常见的雪花,蕴含着什么数学知识。
进一步拓展,雪花形状的形成,和“蝴蝶效应”又有什么关系?
再比如,向日葵籽的排列分布,又蕴含着什么自然规律…
有花友说,很多知识自己看了都会觉得“震惊”,娃学到这些奇妙小知识后,又拿去给同学科普了!
这部记录片的讲解方式是实景、实物、真人、动画的完美融合。看过美丽的大自然后,权威专家会紧接着来讲解数学原理,把小朋友的注意力拉回到数学知识本身。
真人讲解之外,动画图解自然也是少不了的,比如将大自然中的“蜂巢”进行动画处理,来讲解“为什么蜂巢是六边形”,更加符合小朋友的认知!
物理
NO.1
《我的牛顿教练》
牛顿化身体育“教练”,揭秘“运动中的十万个为什么”
观看网址(哔哩哔哩搜索片名即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7411B7sE?from=search&seid=9733794627138354151
花友评价:很赞的科普纪录片,我家11岁娃天天追着看!
说到物理,一定绕不开的就是物理学家牛顿。在这部《我的牛顿教练》里,牛顿摇身一变,成了“体育教练”,专门为孩子讲解各种运动里的物理知识。
牛顿不仅化身教练,还是一位“全能”教练。在五集纪录片里,他给孩子讲解了跑步、足球、羽毛球、标枪、游泳、花样滑冰等等几十种不同的运动里蕴藏的物理小知识。
为什么说很值得一看呢?首先,这部央视出品的纪录片口碑非常不错,是国产纪录片的佳作,被好多花友们称为“宝藏纪录片”。也有网友说:“开始还以为是译制国外的,当出现中国大学教授和中学老师时才明白是国产纪录片。”
片中很多国内权威的教授专家,或者一线的物理老师,专门给孩子讲解某项运动涉及到物理知识。
另外,这部片子不管是画风还是讲解,甚至是bgm,都透露着一股“诙谐有趣”的风格,尤其对于没接触过或者刚刚接触物理的小朋友来说,能够给他们留下“物理其实很有趣”的最初印象。
有的片段画风很像动画片,孩子在看动画的同时就把物理知识学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知识讲解非常浅显易懂,没有晦涩的表达,配上动画、图解、专家解读、真实场景演示,很符合孩子的学习思维和认知。
同一个运动,真人运动和3D建模穿插讲解,让孩子代入感更强。
举个例子,“为什么滑冰速度很快”这个小问题,是这样呈现出来的:
首先是真实场景引入,孩子会对这个问题迅速产生兴趣和熟悉感。
然后,进行动画模拟,这样可以呈现得更清楚直观,帮助孩子理解。
紧接着,就是教授、老师们给小朋友进行详细讲解和拓展,带着孩子一步一步把把问题成功解决。
这部片子不仅可以给孩子看,也推荐给对物理感兴趣的大人们看看。有不少爸爸妈妈陪娃看纪录片时候,都在感慨为啥自己小时候没遇到这样的纪录片:“学生总是一代比一代幸福,教学科普片都已经可以那么好看了!”
还有豆瓣的网友表示:“让我一个一直都不喜欢学物理的人第一次觉得物理真有趣!”
NO.2
美国探索频道高分物理纪录片,众多“小天文迷”的入坑之作
观看网址(哔哩哔哩搜索片名即可):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4293/?from=search&seid=9556193008354485016
接下来这部物理纪录片《宇宙有道理》(How the Universe Works),也很有来头。它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出品的一系列探索宇宙奥秘、天文知识的纪录片。
因为每季出来后都大受欢迎,现在这个系列已经出到第八季了!而且每一季的豆瓣评分相当高,都在9.5分左右。
这部纪录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介绍了宇宙中的各种星体、黑洞、星系,还有一些其他的天体。比如第一季就用8集分别介绍了:恒星、黑洞、大爆炸、星系、太阳系、行星、卫星、超新星。
作为一部探索“宇宙”的纪录片,不少网友大赞这部纪录片的画面“美得很震撼”,这样的震撼景观也足够吸引孩子。不管是实际拍摄还是特效制作,每一季都保持着高水平。
比如,恒星诞生的震撼场景:
带孩子进入“黑洞”的内部探索:
遇到需要详细解释的知识,动画模拟也总是及时出现,帮助孩子理解地更透彻。比如,用动画模拟太阳最终是如何演变一颗“大钻石”的:
动画不够,甚至还有实际装备“上阵”,比如,这部片子还拍摄了人工演示“核聚变反应”的过程:
每一集都会有不同的专家,来为孩子解读天文现象:
这部片子也是众多“小天文迷”的入坑之作,看了这部片子后彻底迷上了天文物理。一位豆瓣网友的评价很贴切了:特效华丽,通俗易懂,发音标准,科学家还会卖萌!
除了带娃直接看,有花友也把看纪录片跟“阅读”完美结合了:先带孩子读相关科普读物,然后再看这部片子,娃果然看得津津有味…
爱好天文或者想要了解物理知识的娃,这部片子一定不能错过!
化学
NO.1
《门捷列夫很忙》
摆脱死记硬背,这里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个性
观看网址(哔哩哔哩搜索片名即可):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77412
花友评价:诙谐幽默的语调来调侃枯燥的化学知识,孩子非常喜欢看!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你们还能背出后面的元素吗?
说起现代化学,大多数人的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元素周期表。还记得当年死记硬背的这些拗口符号的恐惧吗?!在弄清楚元素之间的规律之前,它们真的看上去就像是一堆被打乱了顺序的文言文卡牌。
我可不是在乱打比方,事实上“文言文卡牌”这个说法可是有据可依的,答案就藏在由央视重磅打造的化学科普剧《门捷列夫很忙》中。
这个剧集前袭上文提到的《我的牛顿教练》,同样属于“国家队”出品,2020年由中央广播电视台纪录频道和中国化学会联手打造。
片中也不乏自清华、北大的教授和研究员出镜,对具体概念进行讲解。权威性和专业性可见一斑!花友们可放心投喂给家里的小朋友。
理科类的科教片,最大的难点就是在抽象的世界里发掘故事性,让概念变得生动。毕竟,可看性是考量一个科教片是否优秀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孩子提不起兴趣看下去,再丰富的知识也难以吸收。
因此,影片安排了一位特别的向导——门捷列夫。这位现代化学之父,将引领小朋友们玩转整个元素之旅。
从截取的图片中也不难看出,片中所提及的化学家,都一改教科书上冰冷死板的形象,变得十分鲜活。画风上采用了拼贴的卡通形象,而在具体人物介绍上也下足了功夫。
比如,门捷列夫,他的身份可不只是“区区”化学家而已。
他好冒险,善实战。他的科学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里,而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上”能独自乘坐探空气球深入3000m的高空,收集气象数据;“下”能深入北极腹地,在海里留下自己的姓名(北冰洋一条海沟就因他而命名)。
不仅如此,他那双秉执过各类实验器具的手,还在时尚界占有一席之地,他制作箱包的工艺亦是一绝。
而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过程,也非常戏剧性地与他最大的爱好联系在了一起——玩牌。
门捷列夫非常喜爱打扑克,但除了玩牌,他还自制扑克牌。他用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自制了一幅元素扑克牌,没事就摆着玩。就在这样不断地将元素牌排列组合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从此开启了现代化学的序幕!
好吧,不得不承认,天才的成功路径真是令凡人难以想象。
片中,还涉及许多在化学史上完成跨越的科学家,但他们都不再是遥不可及偶像,而是站在观众面前,变成了有血有肉、有趣而丰富的个人。不仅如此,连化学元素们也不再是一个个生涩概念的堆砌,而是有了表情,有了性格。
比如,影片中为了区别活跃的和稳定的元素,将他们分别比作暴君和贵族。
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左侧的,普遍都是暴脾气,非常不稳定,常常是遇水就炸。
铯元素,堪称暴脾气一号,脾气火爆到在正常气压下,能炸毁玻璃试验器皿。
但有的些元素呢,可就是慢性子了,无论放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里都不为所动。大多数贵金属就是如此。比如金的稳定性简直足让它笑对沧海桑田,保持容颜不改。
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让小朋友能更容易的辨析各类元素的特性和区别。
而影片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开放性的叙述方式。它不断在强化一个概念——化学,既存在于实验室里,又存在于生活当中。
比如影片讲到钠元素时,既会展示实验室中钠的性质实验,
又会来到每个家庭都有的厨房中,发现钠元素所带来的美味密码。
影片尝试从抽象到具象,从实验到生活,打通小朋友化学认知的任督二脉。让化学从一门学科,变成一把通向更广博也是更微观世界的钥匙。
NO.2
观看网址(哔哩哔哩搜索片名即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E411872v?from=search&seid=330890292318994443
观看网址(哔哩哔哩搜索片名即可):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28504/?from=search&seid=8926232958513724939
花友评价:无论从题材的选择、拍摄手法、艺术指导和后期制作都好的没话说,绝对的良心之作,必须强推!
NO.2
观看网址(哔哩哔哩搜索片名即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z4y1Q7Gj?from=search&seid=9815742866467059957
好,今天的安利到这里就结束啦!有心动的片子就赶快带娃看起来吧!
相关阅读: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_nYNFWn44iZ-cE6BLdg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