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全国人民,碧桂园贴了一张爱国大字报

杨主席,绝对是一个高人。
 
他一定买了全套毛选,而且深入研究了一番,否则,2020年的他,根本说不出那样的话。
 

1

最近,碧桂园的杨主席说话了。
 
这是我第一次见他这样说。1月8日,在碧桂园2021年年度会议上,他说碧桂园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爱党、爱国家。
 
上一个说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是许家印,后来响应号召去贵州扶贫。
 
2020年,恒大又干到了第一。
 
房地产真是一个神奇的行业,好人就是有好报。
 
碧桂园,也想要这份张口就来的福报了。
 
从主席,到总裁,上上下下都在强调这个理念。我甚至发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变化,在碧桂园的年报上,开头不再是业绩,中间不再是战略,最核心的位置也不是杨主席的训话,反而在开头、核心、最显眼的位置上,落满了又红又专的话。
感恩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
 
企业党建让公司更有活力;
 
鼓励优秀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0个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288名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12345党建工作体系;
如果盖住碧桂园,所有人一定会认为,这会是一个极其标准的政治工作报告。所幸戴上了这顶帽子,碧桂园才若隐若现的掏出了公司的家底:
 
世界500强第147位,
销售额5706.6亿,
销售面积6733万方。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又是一年大丰收。

2

我以为碧桂园,真的变了。
 
毕竟,大有大的难处,高处不胜寒。
 
2018年是碧桂园战略的转折点。
 
上半年还站在了“国家品牌”巅峰,从下半年开始,一场席卷全国的“倒碧”浪潮扑面而来,直接打着碧桂园措手不及。
 
6月19日的维权潮,6月24日的奉贤坍塌,7月4日的叫停全覆盖,到7月12日的萧山坍塌,再到安徽六安事故,一连串的负面,一下子把碧桂园推向了风口浪尖。
 
五星级的家,让市场踩在了脚下,最后的狼狈,全都照在了五星期的家。这个家,碎了一地。
 
据说,最遭殃的是品牌部:
 
每周都有10万+的负面。
 
随后几个月,杨国强一直奔波于此。
8月,碧桂园道歉,
10月,向清华捐赠22个小目标,
定向扶贫甘肃东乡县,
对外不再争第一。
在此之后,碧桂园有意识的放缓了速度,不再以行业第一为最核心的指标。
 
我记得当时提出了一个口号:
 
行稳,致远。
 
这种低下身子的态度,延续到了2021年。
 
2021年不设销售额目标。
谈到了自己从建筑工走到今天,
谈到了每个县要100年做下去,
指责高层没把心思放在车库顶绿化。

3

还有一件事,我看到之后也是非常震惊的。
 
有一个数据:
 
碧桂园发了两笔融资,一共是12亿美元,融资成本分别是:
 
2.7%、3.3%。
 
此次碧桂园低成本发债,由摩根士丹利、瑞银、汇丰、巴黎银行及摩根大通发行,分别为5年期和10年期。
 
如果来总结一下:
 
利率超低、时间超长、国际投行背书。
 
要知道,在整个房地产行业,民营房企的融资利息普遍在7-12%,甚至因为这两年银行的放贷收紧,很多房企的融资利息都在15%以上,甚至郑州本地一家中型房企的短期利息将近20%。
 
20%啊!
 
对比一下,就算是很多优质的央企、国企,他们的融资利息也就在3-7%之间。
 
碧桂园才多少?
 
一个2.7,一个3.3。
 
2020上半年,碧桂园综合融资成本仅5.85%,高达26.2%的净资产收益率。过去四年,碧桂园全口径销售额由2016年3088亿,上升到2020年7888亿,增幅达150.29%;从2016年到2019年年底,碧桂园营业收入1531亿增至4859亿,增幅达217%;净利润则由约137亿增至612亿,增幅高达347%,净负债率连续12年保持在70%以下。
 
又稳健、又挣钱,这么优质的企业上哪去找?
 
2020年显示,其有息负债总额降至3420亿,较上一年年底下降7.5%,净负债率为58%、现金短债比为1.90。
 
谁说碧桂园不行了?
 
资本大佬的眼中,才没有什么道德,只有最稳健的企业、盈利最好的企业,才能获得这份信任,一份来自资本的信任。
 
资本,永远是最聪明的。

4

碧桂园,所有人都已经忽略的巨无霸,最近几年的成长速度,是极为惊人的。
 
1、体量上。
 
从以往的年中报数据看,碧桂园已进入全国31个省,288个地级市,覆盖1334个区县,项目数量达2662个。上半年碧桂园新增土储货值1857.8亿元。碧桂园目前的总体权益可售资源高达23404亿。
 
仅仅是货值一项,相当于4个碧桂园的体量。
 
2、行业上。
 
碧桂园几乎整合了全行业、跨行业的所有资源。
 
在最近几年中,投资了贝壳找房、比亚迪半导体、塞飞亚农业科技等数十个新兴技术企业,甚至在机器人项目上也卓有成效。
 
3、伸出了更多的触角。
 
碧桂园做了机器人项目
碧桂园做线下“碧优选”社区门店
碧桂园帮助13个县脱贫
碧桂园服务已经上市
博实乐教育集团已经上市
甚至在去年,碧桂园又调整了区域架构,碧桂园把原本的73个区域,拆分成94个区域,每个区域,平均货值都可以做到100亿左右。
 
这会是一个极其惊人的裂变。
 
还是伟人说得好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依旧是庞大的规模,
依旧是庞大的土储,
更加低廉的融资利息,
更加庞大的巨无霸战略,
又红又专的漂亮口号,
更加隐秘的低调风格。
 
但是在这份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我看到了更多被掩盖的数据。也正是这一个数据,让我感受到这个行业的残酷。
 
3月11日,安徽铜陵碧桂园工地,1人死亡。
3月23日,安徽阜阳市碧桂园工地,1名死亡。
4月28日,广东河源碧桂园建筑工地,1人死亡。
5月16日,广西玉林碧桂园工地 ,6人死亡。
5月19日,福建省福清碧桂园工地,1人死亡。
……

5

杨主席经常对官员说:
 
我是农民,读书少,天下最笨。
 
谦卑的话语,成为掩映底色的护身符,所有人都信了,官员信了,购房者信了,投资者信了。
 
尤其是最近几年,能够明显看出碧桂园的鸡贼:
 
更加隐忍,
但更加强大,
 
2年前的巅峰坠落,碧桂园变得越来越沉默。
 
虽然碧桂园失去了很多风头,不像恒大连上一整年的头条,但是现在回头来看,这两年的碧桂园,却反而变得更加安全了。
 
少了面子,多了里子。
 
恒大就不说了,这是比万科更为稳健的公司。
 
至于面子,喊一些又红又专的口号,就行了。
 
你看看,许老板说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哪怕亏了70多亿也要推出广州足球,王石都在考虑青史留名,只有马云说了不该说的话……
 
这个时代再次证明了:
 
1、只有时代的企业;
2、端碗吃饭,别砸锅;
3、系红领巾,就有福报。
4、伟人的话,很有用。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作者 | 傅斯特

蔡莹结束隔离的时候,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外界给了她很多荣光称号:“白衣天使”、“最美逆行者”、“援汉战士”……而她此刻只想像个普通人一样,尽情地呼吸一下没有消毒水味道的空气。

 

脱下白袍,天使亦是凡人。蔡莹,是一名在新冠疫情期间驰援武汉的抗疫医生。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抗疫归来后,有人问她:是怎样的信念,支撑她在疫情期间和丈夫孩子分离,前往武汉一线抗疫?

 

蔡莹说:“我的高中教会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即受助于社会,当以奉献社会为众生追求。

 

蔡莹的高中母校,就是碧桂园创办的全国第一所纯慈善、全免费的普通高中学校——国华纪念中学。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国华,是佛山当地的高中里的一朵“神奇之花”——这是很多人都公认的事实。

 

点击播放:国华的孩子们

教育扶贫,扶智又扶志
 

所有学生发型统一,男生发不过眉,女生发不过耳朵。所有学生用品,无论是穿的衣服鞋子、日常的生活杂物、还是教材书本、一餐一饭,都是校方提供的统一标准。

 

更特别的是,每一个学生从入读国华开始,直至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学习、生活、交通等一切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平均每人的培养费用超过20万元。

 

事实上,国华纪念中学的特殊性不止于此:它是由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在2002年拿出一半身家、捐资2.6亿元兴办的全国第一所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民办高级中学。截至2020年,在校学生494人,已毕业2582人,硕士803人,博士141人,出国深造108人。

 

国华纪念中学内一块纪念碑上,刻录着创办者所讲述的学校缘起:“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

也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一届又一届国华学子在走出校门后依旧选择全力回馈社会——国华08届毕业生蔡莹,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于2020年成为抗疫一线医生;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国华09届毕业生王永琨,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创办斯坦德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榜“2019胡润Under30s创业领袖”与“2019年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如今积极向贫困小学捐款捐物、出资出力;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国华14届毕业生杨少敏,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志愿加入“美丽中国”支教项目,成为偏远地区支教教师……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既受助于社会,当以奉献社会为终生追求——这是国华用三年时间在他们心中播下的种子,如今抽枝发芽,长成了荫蔽一方的苍天巨木。

 

放眼广东省、乃至全国,创办国华纪念中学的碧桂园,都堪称是教育扶贫路上的“先驱者”。

 

然而碧桂园在教育扶贫之路上做的不止这一点。

 

2014年,碧桂园集团创办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对贫困生全免费的大学。截至2020年,学院累计招收高中毕业生3076人,其中贫困家庭学子2269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今年,碧桂园集团又在深度贫困地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创办当地第一所纯慈善、全免费的职业技术学校——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碧桂园捐资3亿元,建成后能容纳2000名学生就读,帮助学子们“一人成才,全家脱贫”。

 

教育扶贫的企业有很多,但为了帮扶贫困学子,将真金白银砸下去、不求回报、只争朝夕的企业,大概只有碧桂园一个了吧。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一个就业机会,可以撬动整个家庭的命运

 

莘莘学子有星辰大海,茫茫众生亦有梦和远方。学生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因为贫困而错过学习黄金时期的普通人,也应该拥有选择的权利。

 

碧桂园深知这一点。因此,除了教育扶贫以外,碧桂园一直在推进就业扶贫——“家有良田万亩,不如薄技在身”,掌握一技之长,用勤劳换取财富,是世界上最朴实却有效的途径。

 

学技术,也要因地制宜。

 

2019年,广东政府提出开展“粤菜师傅”工程,碧桂园集团与政府一拍即合,利用地理位置与旗下产业优势,推出了粤菜培训班。

 

碧桂园集团发迹于广东顺德,在广东,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食在广东,厨出凤城。”凤城,指的就是顺德。民间有人调侃,十个广州大酒楼掌勺师傅,至少八个来自顺德。虽然有夸张之嫌,但顺德在粤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于是,碧桂园集团的“粤菜师傅”就业扶贫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炒煎烹炸熘,蒸烤腌卤熏,雪白的厨师服,红火的灶台,五彩斑斓的食材……培训班里学员们精心学习和准备的,不止是一道道美食,更是他们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韦春雨是一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碧桂园第二期粤菜培训学员。他在培训班内认真学习、掌握技巧,如今,韦春雨的小吃店生意兴隆,收入颇丰,成功在今年脱掉了“贫困”的帽子。

 

来自广东河源龙川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葛东清,也参加了碧桂园的“粤菜师傅”技能培训。通过为期20多天的专业培训,葛东清的烹饪技术大有提高,他的“百岁街美食坊”,收入从培训期的每月2000元,一举增加到了5000元。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从2019年至今,碧桂园开设的“粤菜师傅”培训班已开办了66期,吸引来自各省的3337人参与,110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一刀一铲,一锅一灶,学员们制作出了美食,也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不仅如此,碧桂园集团还在电工焊工、家政月嫂、养老护理、刺绣、客房服务员、残疾人“云客服”等各种实操性强的技能培训上,进行了大量的“输血”。有数据统计,从2012年至今,碧桂园就业扶贫共培训93093人,实现就业50426人。共开展了680期培训班,开展就业招聘会137场,保守估计覆盖贫困户32361人。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扶贫的路上,碧桂园集团用实打实的技术和成绩,奠定了自身就业扶贫“排头兵”的江湖地位。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首创“4+X”,让贫苦地区长出致富翅膀

 

如果说,在教育扶贫与就业扶贫方面所作的努力,都是碧桂园为了实现“一人脱贫、全家致富”的目标,那么碧桂园首创的“4+X”扶贫模式,则是为了一个地区全面脱贫致富而作出的大胆尝试。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所谓“4+X”,就是指在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集团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外,加上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拓展的自选动作,进行精准扶贫。简单来说,是一个因地制宜、进可攻、退可守的“造血”方式。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关于“4+X”中的“X”到底是什么,每个贫困地区都有不同的答案,碧桂园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正确选项。多年来,碧桂园帮助广东英德推进苗木、红茶、麻竹笋;在甘肃东乡蓄力帮扶东乡羊、东乡土豆、东乡刺绣三大产业;在江西兴国推进碧桂园智能建造产业基地落户……每一份答卷都不尽相同,却又殊途同归地谱写出了贫困地区的新篇章。

 

东乡绣娘妥梅香就是“4+X”扶贫的受益者。9年前,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外出打工的妥梅香,因父亲身染重疾而不得不回乡照顾,至此失去了个人经济来源。

 

2018年,碧桂园集团开始帮扶东乡刺绣产业。妥梅香得到了参加刺绣培训班的机会,培训结束后还可以加入绣坊工作。如今,妥梅香每个月都能有一笔固定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也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

 

点击播放:东乡刺绣亮相央视

一针一线绣出脱贫希望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推广特色农产品,碧桂园集团通过集团自有品牌“碧乡”为扶贫产品站台、打造品牌效应。如今,碧乡已推广了来自30多个帮扶县、超400款优质扶贫农产品,销售额达到了1.7亿元,帮助超11.2万名贫困户增加收入。

 

除了推广特色产品,发展旅游业也是“X”的选项之一。碧桂园集团通过挖掘9省14县的特色旅游路线,为其定制专属旅游产业发展计划。

 

目前,碧桂园集团推出广东英德、广西田东、陕西耀州、江西兴国、甘肃东乡、湖南平江、河北平山、河北崇礼、甘肃渭源、陕西宁陕、山西广灵、青海大通、河北界岭口、内蒙敖汉旗,14条扶贫旅游线路;截至2020年11月,助力帮扶当地约5535人,旅游扶贫消费约536万元,贫困地区的绿水蓝天不再因渠道的堵塞而被埋没,贫困户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借此机会脱贫致富。

 

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发展旅游业,对于环境优势不那么突出的乡村,碧桂园也有解决办法:海南省琼海市就是一个例子,为了改善贫困村县居民的生活环境,碧桂园在琼海13个县58个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居环境、改变“脏乱差”的现象。另外,还结合村县特点,扶持特色产业、化“输血”为“造血”。

 

截至2020年11月,碧桂园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共惠及120个自然村,帮助了贫困村县中5635 户、1690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36户、1800人。

 

通过“4+X”扶贫模式,碧桂园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政策号召,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已经助力49万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致富。在这条扶贫新道路上,碧桂园集团既是开创者、亦是领军人,扛起特色产业扶贫的大旗,一路高歌猛进。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一家伟大企业的格局

 

我们看一家企业伟大与否,不是看它赚了多少钱,而是看它为社会带来多大的社会价值;我们衡量一家企业的影响力,不是看它有多少粉丝,而是看它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我们观察一家企业的格局,不是看它在业务上占有多大市场份额,而是看它是否愿意慷慨地回馈社会,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从教育扶贫到就业扶贫,再到开创“4+X”特色扶贫。碧桂园的扶贫之路,自1997年开始,漫漫二十多载,扭转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轨迹。

 

一所高中背后的教育扶贫奇迹

 

二十三年来,碧桂园集团为全社会捐款累计超87亿元,并主动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已助力49万人脱贫。结对帮扶9省14县33.7万贫困人口,已助力1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桃李不言而成蹊,这就是一家成功企业的大格局。

 

高尔基曾说:“为了使周围的一切都发光,你还应该像蜡烛一样燃烧。”中国需要更多像碧桂园这样的企业,像蜡烛一样燃烧,使周围的一切都发光。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PVIBAdw3C7JA5HA8b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