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公安,在三亚开了警务站

海南三亚有很多东北人,这个你应该知道,但你绝对无法知道三亚的东北人多到什么程度。

因为三亚的东北人太多,东北警方甚至专门在三亚开设了警务站!

这不是段子,而是真的。

东北公安,在三亚开了警务站
 你要知道,中国的公安系统,是属地管辖制,越界管理是不被允许的。
放眼全中国,只有三亚这里是个例外。
东北警方敢开,三亚警方居然也能忍。
因为三亚的东北人实在是太多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户籍放在了海南,还有很多依然保留东北籍,但平时生活在三亚。
平时一旦有什么事,就得千里迢迢跑回东北办手续。
为了便民,哈尔滨市公安局自掏腰包在三亚开了警务站,专门负责户政、出入境和车驾管相关事宜。
东北警方没有这个义务去做这种事,东北人在东北的土地上找东北警方办手续,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今自己主动去这么干,完全是出于便民,服务群众的思维,此事是应该表扬的。
因为东北警方的所作所为只涉及服务,而不涉及执法,且是自掏腰包,所以三亚警方并没有提出异议。
于是,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异地警务站,就这么成立了。
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公安厅,还在海南三亚开办了一个出入境管理服务站。
东北公安,在三亚开了警务站
黑龙江省三亚市的梗,就是这么来的。
东三省和海南省的联动,非常的密切,比如说,很多持有东北医保卡的东北人,如今已经可以在三亚直接刷卡买药,并且在三亚的医院刷卡就医。
因为海南和东北的联系太过紧密,所以又被人戏称为东四省。
为什么三亚会有这么多东北人?
因为这些年,东北人大量流出到外省。 
根据公开资料,整个东北只有少数城市实现了人口正增长,绝大多数城市的户籍人口都在减少。
东北公安,在三亚开了警务站
而东三省的小学生数量,降幅则更为惊人,2009年到2019年的这十年里,小学生入学数量,有些城市甚至直接减半。 
东北公安,在三亚开了警务站
计划生育的原因有,但没那么大,更多的原因是这些孩子跟着爸妈一起外出打工了,但户籍依然留在本地。
东北人口流出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为什么外出的东北人这么喜欢去三亚?
三亚究竟有多少东北人?
你在三亚本地的街头随便找一个人问这个问题,他都会告诉你,到处都是。
三亚有很多个“东北宾馆”,数量非常的多,其中上了年头的也比比皆是。
东北公安,在三亚开了警务站
东北人喜欢去三亚,那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当年解放海南岛的部队,就是来自东北的四野。
因为海南岛意义重大,所以很多四野的部队,就地驻扎于海南,组建农垦兵团,在这里生根发芽。
这些四野人,和整个四野部队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而整个四野部队,又和东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很多东北人,在海南是有亲戚的,这就给后面的大规模迁移做好了基础。
任何人外出打工,都会首选自己有亲戚或者说自己人的地方,然后一带十,十带百。
东北人当年留在海南的种子太多,所以前往三亚的速度也最快。
第二个原因,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掀起了国企改革下岗潮。
东北,曾经是共和国长子,重工业和国企最发达的地方,受到的冲击自然也最大。
东北公安,在三亚开了警务站
1997年,东北的下岗人数,达到了全国总下岗人数的22%,等于说是全国每5个下岗工人,就有一个是在东北失业的。
《钢的琴》,反应的就是下岗潮之后的东北现状,经济凋敝,生活困苦。 
东北公安,在三亚开了警务站
很多东北人拿到了工龄买断金后,需要自谋生路。
但当时的东北,没有办法,也做不到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来安置如此之多的下岗工人。
恰好,当时的海南房产大促销。
1988年,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准备打造成第二个深圳。
海南面积更大,地理环境更优越,无论怎么看都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经济明珠。
所以海南的房价立刻开始疯涨了。
工厂的地基还没挖好,房价已经翻好几倍了。
搞工厂来钱太慢了,我们还是一起去炒房地产吧。
于是到了1993年,海南的最高房价已经飙升到了一万多元一平米。
在普通工人工资只有两三百元一个月的时代,一万元一平米那是个什么概念!
很快,海南的房价泡沫破裂了,价格暴跌。
到了1997年,海南的豪宅已经跌到了1000元/平米,300元/平米的房子也随处可见。
全中国最贵的房子,如今跌成了这么低的白菜价,恰逢东北国企改革,大批人拿了工龄买断尽下岗,而且这批人恰好又有不少亲友在海南。
这批人购买了海南房产后没几年,海南的房价就开始起飞了,年年上涨,一直涨到了今天。
先暴涨,再暴跌,然后又暴涨。
但绝大多数东北人,都是暴跌之后的阶段买入的,巨大的致富效应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东北人跟着亲朋好友的脚步在海南购房。
对于常年冰天雪地的东北来说,常年夏季,一年到头都可以穿裤衩背心的海南岛简直就是圣地。
你生活的地方,有大海,有海鲜,永远温暖。
仅仅这么一段简单的文字描述,就能把东北人的魂都给勾走。
生活在海南岛是享福的,有钱的东北人哪怕不去海南工作,也一定要在海南买套度假房,这是很多东北人的朴素认知。
他们真的是这么想的。
根据海南省住建厅的数据,2014年海南省的购房者里,外地购房者占比达到了87%。
而在三亚,东北客户占到了79.6%,相对其他省份的人来说构成了碾压式的优势。
中国最北边的人,对于最南边的的气候,就是这么的极度向往。
三亚副市长李柏青说:
“如果北方的几十万外来人口撤出三亚的话,这个城市可能一夜之间变为一座空城。”
为什么李柏青如此重视北方的外来人口?
因为李柏青本人就是东北人,来自于辽宁大连。
在海南三亚的东北人太多,早已和当地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所以东北警方为了方便东北人办事,在三亚设置了警务站,在情理之中。
而三亚的官方对东北警方的便民行为鼎力支持,也在情理之中。
很多人都说东北的经济不行了。
但实际上东北的经济增速并不慢,和欧洲、日本、美国相比,经济增速简直快的离谱。
之所以说东北不行,并不是因为东北弱,而是中国其他地区太强。
哪怕在火箭班里垫底,成绩也比普通班的要强。
但不管是火箭班还是普通班,都有人是要垫底的。
不管谁垫底,总有这么一个人要垫底。
东北经济增速想超过欧美很简单,但是想超过全班的平均值,有点难,这个没办法,很难解决。
不过,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宁可自掏腰包在远在天边的三亚设置警务处,这一点非常好。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要坚持下去,未来必有所报。
东北公安,千里迢迢在三亚开了警务站,这种不合规矩但符合实际、符合群众和国家利益的突破性行为,是一个极大的政务闪光点。
东北,需要更多的突破性行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v_haSRRsl_c38vtESwkew

海南的事很多人没懂?

撤回!大信号!海南的事很多人没懂?
3月7日,海南放了一个“大招”。
当晚,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了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当日出台的《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
其中“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可谓震惊全国楼市。
意外的是,本来已经开过发布会,官网也挂了新闻通稿的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在今天(3月9日)却出现重大反转:这一政策从海南省政府官网消失了。
撤回!大信号!海南的事很多人没懂?
撤回!大信号!海南的事很多人没懂?
截止3月9日傍晚发稿,杠杆地产在官网找了好久,新的通知并未找到,但相关发布会的视频还能看。杠杆地产分析,可能已经还在发布的路上,我们拭目以待。但没有也正常,前面驻马店不是已经操作过一波。
事实上,不管有没有新的通知,海南的这次表态,信息量都很大。其影响可能不会小于曾经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利好。今天,杠杆地产就给大家聊聊这一信号。
01
海南这次做了什么?
先看看这则发布又暂时被撤回的通知,到底讲了什么?
这则通知的主要看点有三:
第一,本地居民限购第三套房。
本地居民家庭限购两套住房。对在海南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省户籍和常住居民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停止向其销售安居型商品住房和市场化商品住房。
根据官方解读,这条政策的目的是——为进一步遏制投机炒房行为,回归住房民生和居住属性,同时为防止占用过多社会公共资源,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充分的空间要素保障。
第二,试点安居型商品住房。
主要面向无房或人均住房面积未达到平均水平的居民家庭销售,限定销售对象、销售价格、套型面积和转让条件,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是具有政策保障性质的商品住房。

 

第三,实行现房销售制度。
改革商品住房预售制度,自文件印发之日起,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
敲一下黑板,杠杆地产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措辞:
各市县对本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负主体责任,避免将住房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责任落到实处。
责任下沉到了县一级,可见真的很严格。
不过,最重磅的炸弹,还是属海南全省落地现房销售。
现房销售其实不是新鲜事,此前全国其他一些城市都有过尝试,但鲜有推行下去。海南的规定可认为是全国首个省级现房销售的政策。
撤回!大信号!海南的事很多人没懂?

 

而且此次通知出台的时机非常耐人寻味。如今大环境不景气,又碰到“黑天鹅”冲击,各地纷纷救市,为楼市托底。连有的一线城市都撑不住了,想为楼市松绑。
海南为什么有当逆行者的想法?
02
海南是什么?海南在哪里?
光看小标题,可能有人会笑,这不是常识吗?
海南是个岛。很多人会觉得岛是用来旅游的,海南岛这点是合格的。
但是,岛就一定不能成为经济高地?往大了说,日本、英国是岛,往小了说,新加坡、中国台湾省也是岛。
如果做得好,岛上可以繁衍出高级文明形态,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还可以作为一些制度的试验田。
如果海南不是一个岛,而是一个半岛,那它与湛江有什么区别?不要说经济特区、自贸港、自由港,就连单独建省都没有必要。
历史一次次选择了海南,那是要海南承担使命的。不是简单搞搞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海南主要获得过三次历史机遇。第一次是1988年4月海南建省、建特区;第二次是2010年建设国际旅游岛;第三次是2018年开始,先后喜提“自贸区+自由港”。
众所周知,前两次机会,海南都浪费了。
第一次机遇被浪费后,得到的只有连片的烂尾楼。第二次机遇被浪费后,得到的是因遍地开发房地产,不少海滩被破坏。 
房地产搞得一地鸡毛。就连搞旅游,一度也是屡出负面,沦为全国笑料。
前两次利好被浪费,让海南记住了血的教训——管好房地产行业。所以从2018年以来,海南一直对房地产保持警惕。即便过去两年楼市低迷,海南也没有再动摇。
03
放松有泡沫,收紧会怎样?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慌。毕竟海南已经痛失过两次好局。
这两年大环境本来不好,现在又碰到收紧,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坦率地说,如果按照这次海南撤回前的通知,短期内确实利空,这是官网撤回的原因吗?不至于,海南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对开发商而言,这意味着资金成本将全面提升。
中国内地从1998年全面建立房地产市场以来,基本在学习香港,采取“预售制”。通过预售,开发商可以提前回笼资金,加快资金周转。
海南“现房销售”落地后,开发商想在海南开发项目,门槛将更高。这意味着,很多中小房企将被挤出市场。
何况海南还配了一条“安居型商品房”的政策。这个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推行。海南这次力度很大,想让安居房成为抢人才、抢人口的利器。
这些房子价格低于商品房,相当于打折卖给人才和当地居民。这将跟商品房形成竞争关系。
现在经济不好,还对房地产这样卡,这不是自杀吗?
非也!
虽然是利空,但杠杆地产说了是短期。其实海南看得是长远,从长期来看,绝对是看多。
海南这么沉得住气,底气源于从今年开始,自己会收获的第三波利好。
因为去年海南“自由贸易港”被纳入国家战略,跟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处于区域发展战略的最高规格。
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国人大正在立法。而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都没有在全国人大层面上立法。
有人说,这是海南这回出台政策的原因,可能有重大事情要发生。
据说,这个自由贸易港将有“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将“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殊税收制度”,海南省也因此将获得“更大的改革自主权”。 
种种利好的迹象都表明,海南将走上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为了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对调控房地产市场严防死守,就顺利成章了。
未撤回前,大致应该是如此想的。至于撤回后,会不会发新的,我们且行且看。
 
04
岛屿想腾飞,需要什么条件?
关于岛屿的腾飞,杠杆地产已经说了4个模范生:日本、英国、新加坡,还有我国中国台湾省。
但这4个岛,要么引领了工业革命,要么赶上了工业化浪潮。而且它们基本是独立经济体,现实也逼迫它们必须建立齐全的工业体系。
这个岛屿腾飞的先决条件,海南注定是失去了。
中国幅员辽阔,没必要在海南布局所有工业门类,如果海南想通过工业化实现腾飞,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不过没关系,岛屿腾飞还有第二个先决条件,一定量的人口基数。
从世界经验来看,离岛区域想成为发达经济体,一般需要足够的人口基数。日本的人口总量达到1.26亿,英国6600万,中国台湾省2358万,而海南只有945万。
而在海南建省之初,人口大约是605万。30年增量才300多万,抢人成绩虽然不差,但和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省市相比,对人才的吸引力,可以说完全不及格。
再看看同为离岛的中国台湾省。中国台湾在1949年只有600万人口,而2018年已达2358万,70年净增量约1750万。海南呢?
海南在产业定位上长期以旅游和农业为主导,虽然污染不大,但也不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导致海南人口还是呈现“候鸟“特征。很多人冬天来避寒,天暖就离开。难以沉淀为常住人口。
可见,海南迫切需要人口倍增,在人口规模上至少接近我国台湾。海南与我国台湾的面积相当,而且平地更多、物产资源也丰富。容纳与我国台湾同等规模的人口,生态环境完全允许。
很多文章都是这样建议的,但是在今天,这样体量的人口增长,现实吗?
05
海南不做深圳,目标是迪拜
工业化常被认为是一种实现人口倍增的途径,但海南没有选择这个路径。
其实,工业化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通过什么产业可以实现海南的人口倍增?这方面,可能就不必照搬我国台湾了,可能迪拜的模式更加适合。
就是继续发展服务业,寻求服务业本身的升级,即寻求从生活型(低端)服务业向生产型(高端)服务业转型。比如做高端旅游、高端会展、航运还有贸易。
这本身就非常契合“自贸区+自由港”的政策。而且民航局今年1月已经在研究在海南自贸区开放第七航权。这样的力度,在国内真的前所未有。
要知道,迪拜国际机场就是依靠航权的开放,从名不见经传的航运死角,一跃成为了世界最重要的枢纽空港。
产业最终是人承载的。大家现在都在吐槽深圳的房价,但只看到了结果。
深圳当年正是依靠对人才的重视与保障,才吸引来大量人才,然后有了产业,经济得到发展,最后才拉高了房价。
所以,第一步,得吸引人来。
海南这样压房价,不是为了弄死房地产。而是为了吸引人才、发展产业、振兴经济。只有经济好了,大家才能一起发财。
而且这次,海南绕开了工业化的路径,直接通过服务业崛起,在某种意义上更具前瞻性。
海南成不了深圳又何妨?那本来就不是海南的目标。
这一次,海南要做迪拜。
迪拜如今的经济、名望和房价,想必不用杠杆地产再渲染。
站在国家层面,海南这次不是抄作业,也没有现成答案可抄。海南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探路者。
从这个意义上看,“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如果施行)只是一个开始。
说得更直白些:今天的压价,是为了明天的灿烂前景。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0L0eC3-5B9ms8BRDYOG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