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开店是很多人的梦想。

 

去大城市打工几年,每天起早贪黑,攒够二三十万,然后回老家找个老实人结婚,再开个餐馆,开个饮品店,开个烘焙店,开个花店。

 

因为上班太苦了,老板太抠,规矩太多,人太冷漠,干着没前途。大家都想创业做个生意,从此一劳永逸。

 

弄个阿里巴巴、特斯拉、拼多多,说句话都能成为全网热点,全场最靓的仔。

 

但是太遥远。大多数人都有两样不会,这样不会,那样不会。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思来想去,只有开个店合适。

 

每天提着小包,抽着华子,滴溜到店里看一眼。下午约几个朋友打打小麻将,晚上吃吃火锅,逛逛澡堂子。生活好不惬意。

 

但真当你几十万投进去,选好了门店,装修好,招好员工才发现,哪有那么容易。

 

开业大酬宾,火得一B,晚上算账哭得一B。正常经营不打折,一整天也见不到几个人。

 

本以为选了个力所能及的项目,没想到遇到了隐藏大BOSS,难,太难了。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为什么开店这么困难?

 

1、开店成本高

 

很多人开店,都是看到别人做得有多好。

 

一家餐馆人流爆满,一盘菜卖40,你一算成本,二两肉,二两菜,再加几克盐巴佐料,加起来最多十块钱的成本。

 

老板净赚30块。

 

每天又这么多人,肯定赚发了。

 

除去房租、人工、损耗等等,也还能剩下不少。

 

但是,你这只是看到别人做得好的。

 

在你把店开起来之前,你首先就得被扒层皮。

 

像什么转让费、租金、装修费、设备材料费,但凡是位置好点的,一套下来没个几十万上百万是不行的,而且很多地方租金一交都是半年。

 

这要做完了,你还得准备备用金,至少半年的。

 

因为你不可能一开店就能做得好,至少要做好坚持半年不赚钱的准备。

 

即使你开个十来平的小店,卖早餐,卖奶茶,没个十来万也下不来。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2、选址坑太多

 

谁都知道,只要位置选得好,屎都有人来。

 

但是选址就是一玄学,没人说得清楚哪里就一定好,道理讲得一堆堆的,听起来特别有理,但你去开就是没客流。

 

你以为社区人多,流量大,大门口一定是好地段吧,但是白天没什么人,住这里的都是老人,花钱少,自己做饭,买东西坐几站公交也要去超市。

 

你以为街这边流量大,但是没商铺,那我退而求其次,选到街对面应该可能吧,租金还便宜,但你没发现,人就是不愿意去街对面。

 

你以为CBD人多,都是高端白领人士,但是晚上没生意。

 

遇到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的好地段吧,租金特么高得吓死你。

 

就问你租还是不租?

 

选址的门道多到,连有经验的人都要踩坑。连知名连锁品牌选址的成功率都不是很高。

 

3、幺蛾子一大堆

 

店开起来了,后面又是一堆麻烦事。

 

消防、物业、城管、环保、工商、职业打假人、小混混,轮流找你麻烦。

 

你要生意不好,可能这些事都没有。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一旦你生意爆火,眼红的人多了去了。

 

在这三五公里范围内,说不定你就把某位局长家小舅子的生意抢了,你想想他们怎么办。

 

让你体验一下多人运动。

 

纯小白直接开店,那就是1级小号挑战通关BOSS,一巴掌拍死你。

 

游戏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情况下要么有大神带,要么开挂。

 

4、加盟坑更多

 

加盟就是花钱找大神带,小氪金一把。

 

很多人也是看到这一点,于是包装一下自己,把自己当成大神。

 

比如打造一家样板店,鬼知道他是正常状态下把样板店做火的,还是运用了金钱的力量。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总之,偶尔一次包装成功的套路给你看,说不定连他自己复制自己的套路都没有。

 

还有找一位明星来合伙,这么有名的明星都来了,我们不会骗你的。

 

去百度随便一搜就知道加盟的骗子有多少。

 

把加盟被骗经历写成文章,用A4打印出来,一张一张连起来估计能绕地球几圈。

 

找到烂加盟项目,不但大腿抱不到,还要被“大神”割韭菜,加盟费、培训费、装修费、保证金、收入分成,各个环节都割你一笔。

 

你努力只能回个本,可大神躺着就住上了小别墅,开上了法拉利。

 

当然,真的大神也有,认真教你做店的人也有。但是很少,淹没在骗子堆里,没点经验分辨不出来。

 

总之,经验丰富的人开店都觉得难,更别提新手小白,开一个坑一个坑。

 

不然三年内倒闭的店为什么高达90%。

 

很多倒闭的不是因为市场环境不好,而且经营能力不足。

 

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也许开着就能赚钱,但是过一两年竞争对手多了,就被比下去了。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除了开店,还有哪些低成本创业方法?

 

有没有其他创业的办法,不用砸锅卖铁卖老婆,也能干的呢?

 

给大家介绍几种思路,你放心,没广告,也没项目推荐,只指方向,合不合适自行判断。

 

再说了,创业高风险,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一个项目不是适合所有人,张三能干的,李四不一定干得了。

 

1、网赚

 

我对网赚这个词一直有误解,认为是在网络上搞些黑灰产,卖卖小电影什么的,只能做个副业,赚不了多少钱。

 

我还是太年轻。

 

网赚包含非常广,凡是通过网络赚钱的都可以叫网赚。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比如早年注册个网站,靠百度联盟赚广告费;后来开个自媒体账号,写写文章靠广告分成赚钱,也是网赚;还有做微商,实际上也在网赚范畴。

 

已经有无数人通过网赚实现了财务自由。

 

网赚最大的特点就是投入成本低,我可以反复调整。只要发现一个方向不通,我立马可以去尝试另一方向,完全不用担心会损失。

 

做网赚本质是做流量生意,你把流量搞过来,另一端去找货,中间赚个差价。

 

无论你是卖货还是卖广告,都是赚的这个差价。

 

所以核心就是搞流量。

 

腾讯在这方面是极大成者,全中国的流量都被他搞去了,所以他才会这么值钱。

 

只要给一家公司注入流量,一家公司可能就做大了。

 

普通人要在网上搞流量,最容易的方法是跟风口。

 

跟对风口才能最低成本获取流量,才有足够的差价让你赚到钱。

 

早些年百度竞价1块钱就能获取一个精准客户,现在100块都不一定行,这里的差价一下就出来了。

 

差价决定这件事能不能做。

 

当下流量洼地在哪里,肯定是短视频。

 

做短视频哪儿都能做,在家做,做车上做,出去旅游也能做。

 

做好一个账号,然后有了流量,就可以卖货。

 

目前这种玩法的核心是“自媒体矩阵+微商管理”。

 

通过自媒体产生内容在各平台获取流量,然后在抖音、快手、微信里卖货。

 

这样卖货和开店有很大的不同,开店你一般只能卖一个品类的货,母婴店的只能卖母婴产品。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但是做短视频卖货,什么好卖,什么有利润就卖什么,美妆、母婴、养生、减肥、培训、零食,啥都能做。

 

全世界的货都能卖。

 

有了流量,每天睁眼就是收钱;

 

有了流量,卖啥都能赚钱;

 

有了流量,半辈子至少稳了。

 

当然,现在在百度、公众号里也许也能挖掘到一些低价流量,甚至是免费获取流量,但这样的方法就是秘不可宣了,全靠自己对一个平台的熟悉,然后利用平台的规则去产生新玩法。

 

你可能会说,你不会写文章,不会拍视频,怎么办?

 

网赚其实有很多不用写文章的玩法,比如做微商,天天和人聊天,加满几个号的人,和他们打好关系,建议信任感,你也不缺订单。

 

2、低成本“开店”的两种方法

 

如果你说你不会玩网上这一套,看着网上各种套路根本看不懂,只有走开店这一条路。

 

那我推荐你低成本“开店”,这个开店得打个引号,因为不是真的去租个商铺。

 

而是先去做开店预演,用低成本的方法把将来要踩的坑,都先踩一遍。

 

推荐两种方式:

 

第一:工作室起步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很多开店的生意,在家也能搞。比如做培训班、按摩理疗,烘焙、美容美发、美甲等等。

 

你不要怕没个门头顾客不愿意来,只要你的产品好,服务好,价格公道,有的是人愿意来买。

 

也不要担心别人找不到你的店,做这种都是靠老顾客的照顾。你可以建一个微信群,没事就在这里运营好他们,发发活动信息,聊聊天。关系好了他们自然会经常光顾你,还帮你介绍其他客人。

 

做工作室正是检验你经营能力、获客能力的时候。

 

你想想,如果你直接开店,也许选对一个好的位置,每天有顾客来光临,这是自然流量。

 

你会觉得经营一切正常,人在安逸的时候就容易麻痹。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周围会多出很多竞争对手,把你的自然流量给瓜分了。这时你就可能亏本了。

 

然而你却没有培养出能力主动去获取顾客,只能干着急。

 

如果你是工作室起步,根本没有自然流量。你就不得不主动去获客,培养自己这项能力。

 

一旦你生意跑顺了,现金流起来了,再考虑搬去好点的地方开个店。你有了获客能力,即使周围很多竞争对手来瓜分自然流量,你也能主动出击,把客户抓在自己手里。

 

第二:摆地摊

 

摆地摊的目的是练级打怪。

 

地摊相当于MVP(最简可行产品),意思是把你的想法用最简单、最低成本的方式去验证,然后根据反馈,再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

 

和开店比起来,摆地摊几乎不需要成本。开局一辆三轮车,卖货全靠吆喝。

 

摆摊能磨练你哪些能力,我跟你说说。

 

01 和城管打交道的能力。

 

摆地摊都是被城管追着跑的,你都能把城管应付了,今后开店应付城管、食药监、环保、消防,那都是一样的套路。

 

02 选址的能力。

 

门店一租,你的命运就定在这里了。

 

装修、房租都给了,你总不能搬走吧。选错位置就只能选错了。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但是摆地摊不同,我可以随时换地方,这里不好卖,我换个地方去卖。

 

一两二回,就把一个区的人流点搞得一清二楚。

 

哪里每天有几只狗,有几双情侣路过都门儿清。

 

03 销售的能力。

 

门店有装修的加持,顾客的购买意愿本身就高。

 

假设顾客购买意愿达到10分才能成交。顾客在门店买的初始意愿是4分,那么在地摊上买就只有1分。

 

你在店只用花6分的销售能力就能把东西卖出去,而是地摊上要9分。

 

差9分你都能卖出去,开店差6分那不是很容易。

 

还有什么选品能力、抢摊儿能力等等,都是能通过摆地摊练出来的。

 

一旦出了问题,帆布一盖,油门一拧,溜了。

 

你想想,如果你若是连地摊都玩不转,凭什么觉得开店就行。

 

 

为什么看别人开店就爆火,自己干就血本无归?

总结

 

我不是要告诉大家怎么开店,这方面也许你比我更专业。

 

我只是想告诉你一种思维。

 

创业是个要求综合能力很强的工程,不要一上来就高投入、追求面子。

 

前期怎么简单怎么来,先做低成本、低风险的事情,把创业需要的每项能力都锻炼出来,然后有了效果再迭代优化,经过五六年,你一定能成功。

 

不是苏、龙、林、叶四大家族,没有掉落山崖捡外挂的运气,就要一级一级打怪。

 

有了这个思维,你比那些一开口就是改变世界的思想巨人,行动矮人,强了N倍。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2f7Y8hiE-NU6uoEEz95kA

2020,我不再开店了

2020,我不再开店了

作者 | 周佳丽

报道 | 投资界PEdaily

 

在粥铺被房东收走之后,王叶松了一口气。

 

“店铺转让”贴出去近一个月,依然无人问津。虽然疫情散去,但线下生意还是不见起色,与其每月承担着高昂的支出,王叶最终忍痛选择了及时止损——直接退租。在此之前,他和他的网红粥店已经苦苦撑了三个月。

 

2019下半年,带着上一回“网红煎饼店”失败的教训和经验,王叶揣着十来万的本钱来到安徽合肥。这一次,他和合伙人看中的是一家网红性质的“养生粥”加盟品牌,选址在商业社区中心,占地八九十平米,月租7500元。

 

带着年轻人的闯劲儿,以及上一段创业失败的不甘心,王叶对这个创业项目倾注了很多心血,先是按品牌标准装修店铺,再是购置必要的设备和原材料等,一套下来,20来万元已经花出去了。

 

好在店铺所处地段不错,生意渐入正轨,平均每天营业额达到了1500元左右。临近农历新年,王叶张贴好“放假通知,新春快乐”便回到了老家。原本计划正月初八启程恢复开业,没想到碰上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影响在停业一个月后渐渐显现。最棘手的是店铺房租的问题,尽管“免租”、“减租”的声音传得沸沸扬扬,但王叶的房东只回应他说,“国企都没有减免,你让我凭什么给你减免?”

 

好不容易撑到了4月,疫情已经大大好转,但愿意出来吃饭消费的人仍不多。每天几乎没有流水进账,却有大把的成本丢进去。实在撑不住了,王叶最终被迫转让店铺——一边寻找接手的下家,一边处理店内的设备、桌椅等资产。

 

2020,我不再开店了

 

但是,此时线下实体行业一片哀嚎,转让店铺谈何容易。临近五月,夏天渐渐来临,王叶打算恳请房东直接收回店铺,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王叶苦笑着说,去年花了近11万元买来的设备、桌椅等,最终以不到3000元的打包价卖给二手回收商,“我跑了6家回收商,报价没有超过3000的。”他粗略算了一下,这次开店创业以亏了24万元收场。

 

而王叶的遭遇,只是疫情后千千万万个体店老板的缩影。

 

线下实体店静悄悄

三个月,近60000家店铺注销

 

持续数月的疫情渐渐消散,但这只“黑天鹅”带来的后果仍在浮现。

 

每一个实体业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春季对实体店来说,销售额通常占到全年的10%-15%左右,疫情让店铺不能正常营业,直接导致全年收入直线下降。一旦熬不住,就只能悄悄关门了。

 

4月20日,上海巴黎春天百货虹口店在微博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该门店将于2020年4月30日正式关闭。该店在公告中表示,关店“惟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自疫情爆发以来,上海巴黎春天百货虹口店始终处在闭店状态。至此,这间经营了近17年的百货商店在疫情下悄悄倒下。

 

投资界粗略梳理,福州王府井百货将于2020年6月1日正式闭店;茂业百货秦皇岛金源店将于6月30日关闭,并开始全场清仓大甩卖;洪城大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的南昌百货、超市零售板块进行战略调整、转型,旗下位于八一广场的大型商场丽华购物广场已闭门停业;昆明百盛新西南店决定自2020年5月17日当日营业结束后正式闭店终止经营……一切消失得悄无声息。

 

“疫情对线下零售的杀伤力几乎致命。”青山资本分析,虽然线下零售逐步恢复元气,但是很难预测接下来的走势,因此品牌方对线下零售渠道的布局会更加谨慎,尤其是那些成熟的大品牌和家底薄的小品牌,会更持观望态度,加上很多品牌无法抗住这次疫情的损失,会有系统性关店,使得商业地产招商困难成为不争的事实。

 

如今已是5月份,2020年即将过半,但大量个体商户们难以为继。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的前三个月,全国注销餐饮企业数量已达到2.8万家,已注销或吊销的KTV企业有近3万家。与此同时有数据显示,不到4个月,有近600家诊所紧急转让。

 

2020,我不再开店了

 

撑了两三个月后,个体老板们开始另谋出路。如今,“店铺转让”、“旺铺出租”的张贴标语变得多了起来。即便是五一假期,在大理古城四条主要街道中(洋人街、人民路、复兴路、叶榆路),开门的店面不足三分之一,贴出清仓甩卖、低价转租广告的店面,则有110多家。

 

 

拯救实体店

背后是8000万个体工商户,涉及2.3亿人

 

庞大的个体工商户群体正如履薄冰。

 

不久前,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广大企业经营普遍受到疫情冲击,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受影响最为严重。其中,个体工商户相对受租金压力影响最大。

 

数据显示,个体工商户在我国企业总数中大约占到9成以上,有超过半数的为生存型创业,他们自我雇用、自己生存、自谋出路,他们是自食其力的自由职业者。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4日,全国登记在户的个体工商户(在业存续状态)达8427万户,涉及2.3亿人就业。

 

实际上,自疫情以来,各地方针对个体商户的扶持政策一直没有断过,通过减房租、免税费、发补贴等多种途径助力个体商户渡过难关。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等六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便利优惠政策:各区结合地方实际进行租金减免,灵活调整贷款还款安排,3-5月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为1%,线上办理业务等。

 

腾讯也推出了“百万门店成长计划”,针对线下商家和实体零售、餐饮等企业的营销难题,缓解本地商家实际困难,助推本地门店吸引客流,生意增长。据悉,这项计划以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方式,在1-5公里范围内大范围触达目标用户,推动用户到店,直接促成交易。

 

而过去两个月,多个省市地区组织发放了各种形式的消费券,激发了民众线下消费。

 

在广东佛山南海区,短短一小时当地消费者就核销40万元消费券,拉动超百万消费额;杭州仅用两天半的时间,就以2893万元消费券拉动4.53亿元消费;郑州首期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发放两日核销1152.4万元,带动消费1.28亿元,乘数效应达11倍……这是一场浩浩荡荡的行动——拯救实体商家。

 

2020年,我不打算开店创业了

 

与此同时,实体商户也纷纷开始寻找自救之路。

 

线上,是必然要去的。此前,“书店行”公众号对1000余家实体书店进行问卷调查分析,91.97%的书店在疫情期间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面对骤降的客流,直播、微店、社群……书店们开始尝试各种线上方法。

 

甚至书店开始上线外卖平台。饿了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北京、济南、沈阳、合肥在内的超100个城市的书店转战饿了么,从言几又到三联书店、大隐书局、中版书房等图书品类商家纷纷跟上。上线饿了么,是被疫情得无路可退的实体书店的新尝试。

 

互联网的另一边,还有大量的街边实体店主注册了闲鱼账号,通过直播、低价清仓等形式,寻找出路。对于他们而言,闲鱼入驻门槛较低,操作简单易上手,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自救的个体商户千千万,但也有人默默选择了放弃。店里生意一落千丈,80后颜光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苦心经营了三年半的猫咖。四月初,他开始拖着好友在互联网发布“店铺转让”的帖子,不过至今无人愿意接手。

 

2020,我不再开店了

 

而此时,王叶还在合肥处理店铺后续事宜。这几天,他碰到不少前来就餐的食客,只好掩饰尴尬,假装毫不在意地回应:“对不起啊,我们的店在转让了,不开了。”

 

采访末了,问他接下来的打算,对面停顿了几秒,“看看机会吧,总之,今年不打算开店了”。

 

(文中王叶、颜光为化名)

2020,我不再开店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tP9ov7R0GBuXR-2ZePN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