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道我们还要写个血书不成?



作为华为铁粉,感觉很受伤。

4年换一次,果然是用造手机的思路在造车。


华为还是良心,至少他不坑我这样的穷人。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波旁斯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4tAprgqXWdsnpcn5ZHpZg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难道我们还要写个血书不成?
作为华为铁粉,感觉很受伤。
4年换一次,果然是用造手机的思路在造车。
华为还是良心,至少他不坑我这样的穷人。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波旁斯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4tAprgqXWdsnpcn5ZHpZg
孟晚舟回家了。
新闻的内容翻译一下,就是“孟晚舟或被当庭释放,尽快返回中国”。
对于西方新闻,标题里还有“或许”这样表述的,多半是假新闻。更何况2020年5月,国外媒体就闹出过“释放孟晚舟”的乌龙,所以我开始认为多半是假消息。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5hV2e3_9EiKoh4TEamqIw
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了HarmonyOS 2.0(鸿蒙系统2.0)。余承东宣布,HarmonyOS的升级将面向华为手机、平板、智慧屏上百个机型,分阶段进行升级。
鸿蒙是什么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性系统软件,为所有开发者提供了一个软件、app的开发环境。
以世界上最大的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为例,作为微软的标志性产品,根据对外公布的数据,Windows收入占比25%,其主要来自于第三方开发人员支付的费用,而其他两大支柱office与应用软件也都依赖于windows构筑的生态。
而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鸿蒙是独立于安卓与苹果之外的纯国产操作系统,目前苹果与安卓系统占据98%的份额,鸿蒙是在这两者之外的第三大操作系统。
鸿蒙诞生的目的并非是与IOS和安卓竞争,鸿蒙有更加宏大的愿景:成为所有智能终端底层的操作系统;从这个角度而言,IOS与安卓仅仅是手机、平板端的操作系统,面向消费电子市场;而鸿蒙是万物互联的基石操作系统,面向了所有智能终端。不得不叹服,华为鸿蒙的思想,直接将竞争提升了多个维度,反而将IOS和安卓甩在身后。
鸿蒙的主要竞争对手是IOS与安卓,在技术上,安卓采用的是历史最久的宏内核技术,但是架构冗余、体验不稳定,OS及生态分裂,难以适配全场景;而iOS系统采取的是混合内核技术,尽管与安卓系统相比有一定优势,但是因为Apple的生态是封闭的,也难以适应全场景。
鸿蒙的独到技术
鸿蒙在思想上的领先,需要独到的技术来支撑,总结起来几个关键字:
1.微内核系统
2.分布式架构
3.方舟编译器
首先是微内核系统,微内核系统有两个特点,一是高安全性,因为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受攻击几率大幅降低。然后是高扩展性,鸿蒙微内核系统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可以在不同设备弹性部署,可用于智慧屏、穿戴设备、车机、音箱、手机等设备,适应华为全场景的战略布局。
然后是分布式架构,鸿蒙分布式OS拥有分布式软总线技术、虚拟外设、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四大能力,通过这软总线技术,鸿蒙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感发现和零等待传输;通过虚拟外设技术,鸿蒙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硬件能力共享,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能力优势;通过分布式数据管理,用户数据与单一物理设备不再绑定,实现跨设备的数据数据处理;通过分布式能力调度,能够根据不同设备的能力、位置、业务运行状态、资源使用情况以及用户的习惯和意图,选择合适的设备运行分布式任务。通过Huawei Share,可以实现碰一碰、多屏协同等创新体验。升级鸿蒙后将发挥更强协同作用,打通多个应用场景。
最后是方舟编译器,这是业界首个多语言联合优化编译器,可以大幅提升运行效率,作为鸿蒙OS与微内核齐名的两大利器之一,可以将Java语言直接变成机器码,省去内置VM编译器,从而实现APP在各种终端上快速安装、启动和运行。通过与微内核系统的配合,可以实现跨平台安装、操作,将安卓app无缝迁移到鸿蒙系统。
对设备厂商而言, HarmonyOS 采用了组件化的设计方案,可以根据设备的资源能力和业务特征进行灵活裁剪,满足不同形态的终端设备对于操作系统的要求,搭载HarmonyOS的IOT智能设备厂商不再需要单独开发APP。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能够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极大程度降低了开发难度和成本。
鸿蒙生态与战略规划
对于鸿蒙来说,操作系统的开发仅仅是第一步,甚至是最简单的一步,开发之后,如何形成一个包含开发者、硬件提供者、消费者的生态才是最重要的,在华为的生态中,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的生态与硬件的生态,软件生态包括HMS与第三方应用,硬件生态方面华为提出了“1+8+N”战略。
HMS(HUAWEI Mobile Service,华为移动服务)对标的是GMS(Geogle Mobile Service),是华为为其设备生态系统提供的一套应用程序和服务,包含直接面向消费者的HMS Apps(如华为应用市场、华为钱包、华为视频、华为音乐等)和面向应用开发者的HMS Core等开发测试工具。
而对于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基于HMS开发应用后,未来从安卓系统向鸿蒙系统切换时,将无需修改,兼容性问题由HMS解决、对开发者透明。
在硬件生态方面,华为提出了“1+8+N”战略,其中鸿蒙OS在整个战略中承担着纽带作用,串联起人和全部的设备。
“1”是指智能手机,它是整个设备互联网络接入口。
“8”指的是八大终端,分别是车机、音箱、耳机、手表/手环、平板、大屏、 PC 和 AR/VR;仅仅只是手机还不够,还要以手机的优势向外围扩展。
“N”是其他IOT 设备,涵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及智能出行五大板块,如打印机、耳机、投影机、扫地机等,在“8”的基础上,连接更多的设备,全面嵌入所有的生活场景。
未来,鸿蒙将作为统一的操作系统,适配1+8+N生态中的各种硬件设备,实现全场景的万物互联。
2021年,华为1+8设备将会全面升级到鸿蒙操作系统,预计到年底整体规模会超过2亿;同时,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全面适配,包括智能家居、健康仪器、出行、教育等各类终端,设备数量也会超过1亿。
目前,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已经发展了1000+个智能硬件合作伙伴,50+个模组和芯片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同时正在与全球排名前200的APP厂商沟通合作,共同开发跨终端设备的应用。
华为的野心
鸿蒙作为未来华为最重要的软件平台,折射出了华为的野心:
1.华为鸿蒙要占据用户的所有时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使用时长第一的APP就是微信,微信也由此成为了腾讯万亿帝国的基石,可以说,未来万物互联时代,谁占据最长的用户时长,谁就是最值钱的公司。
鸿蒙可以实现对用户的生活、工作、娱乐场景全部覆盖,鸿蒙如果在全场景实现操作系统级别互联,那意味着任何人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华为的底层软件了,由此催生出的巨大生态与市场,是无法想象的。
2. 华为联合所有合作伙伴真正实现自主独立。
美国政府打压中国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就是华为,不遗余力全方面封锁华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想高端硬件方面领先全球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华为选择了用软件来突围封锁,鸿蒙便是华为最重要的武器。
此外,鸿蒙生态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鸿蒙开源项目的贡献,也共同从初期同步构建软件和硬件生态,鸿蒙带领着国内的厂商在物联网真正时代实现软、硬件的自主可控。
3. 华为借助鸿蒙未来的高渗透率,将重新夺回高端硬件的设计、制造优势。
华为手机从2010年的无人问津到2019年的国内第一,源自于软件、硬件的研发设计全部一体化,而美国在硬件设计层面极力打击华为使得华为手机的竞争力无法延续,华为发力软件,也预期未来鸿蒙获得物联网时代高渗透率之后,重新夺回硬件设计方面的领先,而届时的智能硬件,可能已经不仅仅是手机的范畴了,这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曲线救国路线,但如果成功,也会是巨大的成功。
受益板块
鸿蒙OS上市后,而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代表,其影响也是方方面面,尽管其并未上市,却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受益于华为庞大的产业链。
与华为的生态与战略规划相匹配,我们将受益的方向分为技术开发类、生态应用类和硬件合作方三类。
技术开发类:随着华为持续加大对鸿蒙系统及相关中间硬件、软件配套设施的研发投入,作为其研发供应商,是最直接的收益者,市场空间打开,收入和利润都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生态应用类:鸿蒙操作系统作为华为软硬件生态中的“联接者”,鸿蒙生态的繁荣将间接使华为大生态的合作伙伴受益。
硬件合作方:华为作为国产化软硬件的先行者,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等根技术的突破将助力信息技术产业国产化,同时鸿蒙生态中的硬件合作商也将受益于鸿蒙构建的生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OwjnLst2wlwsqBklE7izg
6月2日,华为宣布鸿蒙操作系统正式问世!
鸿蒙系统问世以后,我们就打破了美国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鸿蒙系统问世以后,国内大的手机制造商,除了OPPO被迫公开声明支持鸿蒙外,其它手机制造商全部处于“装死”中——仅有魅族公开宣布和鸿蒙系统进行简单合作,其他大型手机厂商几乎都保持了沉默。
那些手机制造商为什么要“装死”?
难道是它们觉得鸿蒙系统不够好?
这个里面的原因非常的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国内手机制造商不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华为;
大家都知道,华为自己也是生产手机的,和这些手机制造商是竞争关系;相反,谷歌公司是不生产手机的,和他们没有竞争关系。
如果国内手机制造商都使用了鸿蒙系统,那么等于它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华为,而华为是它们的竞争对手——如果你用了华为的鸿蒙系统,以后华为只给自己的手机升级系统,不给你的手机升级系统,你还如何和华为竞争?
一名荣耀经销商就说道:“现在华为还在做手机,那其他的厂家就不敢用鸿蒙系统的,毕竟他们不敢把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交给别人控制,尤其还是存在竞争的对手。”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国产手机制造商更愿意使用安卓系统。
第二,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被美国政府制裁;
目前,华为还在美国制裁的名单上,如果这些手机制造商使用了华为的鸿蒙系统的话,那么就可能被美国政府制裁。
小米手机、VIVO、OPPO等国产手机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都不低,国产手机出货量已经占据世界市场的50%左右。
比如,国产手机已经占据了将近70%的印度手机市场,其中小米位于榜首,占30%的份额、VIVO占17%、真我占14%、OPPO占11%……
如果国内手机制造商都用了鸿蒙系统,被美国政府制裁的话,那么它们在国外市场必然要遭受重大打击。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使用鸿蒙系统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国内手机制造商不敢轻易的冒这个风险。
第三,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被美国企业打压;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高科技企业还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谷歌、脸书、推特等企业,这些企业开发的软件在世界上还是很受欢迎的。
比如,谷歌开发的软件有Google Play、Gmail、谷歌地图等。
如果国产手机应用了鸿蒙操作系统,这些美国企业会不会禁止这些手机使用这些软件(就像谷歌禁止它开发的软件在华为手机上使用一样)?
一旦自己生产的手机不能使用美国企业开发的那些软件,那么这些手机制造商在国外市场必然要遭受重大打击——这就好像,在中国,如果一个手机用不了微信,你还会买它吗?
当然了,说到这,或许有人会问:国产手机制造商难道不能开发两套系统,一套使用安卓系统在国外用;一套使用鸿蒙系统在国内用?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还有第四个原因!
第四,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鸿蒙难以建立有效的“生态圈”。
虽然现在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性能比较好、功能也很强大,但是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鸿蒙还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态圈。
什么叫做“生态圈”?
操作系统是最基础的,也是根本,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是“土地”。
土地上要种上各种蔬菜、粮食等,才能形成一个“生态圈”——各种APP就相当于蔬菜、粮食等。
想要鸿蒙系统活下来,还需要获得软件开发商的支持。
举个简单的例子:微信。
我们用的微信,其实是有两个版本的:一个是安卓版本,一个是苹果版本。
在苹果手机上,你是用不了安卓版本微信的;在安卓手机上,你是用不了苹果版本微信的。
所以,鸿蒙系统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要软件开发商用鸿蒙系统开发软件——就像在鸿蒙的“土地”上种植适合这块土地的蔬菜和粮食一样。
由于鸿蒙是一块新“土地”,很多软件开发商还没有到这块土地上种植“粮食”,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态圈”,所以为了加快鸿蒙生态圈的建设,鸿蒙可以兼容安卓系统——原来在安卓系统中使用的APP都可以直接在鸿蒙系统下使用。
但是,这个肯定不是鸿蒙的最终目的:鸿蒙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让更多的软件开发商在鸿蒙操作系统下开发软件,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态圈”。
正是因为这个背后的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等众多方面风险和博弈,所以国产手机制造商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支持鸿蒙,会被国人唾骂;支持鸿蒙,又面临各方面的风险。
所以,他们只能“装死”——既不说支持鸿蒙,也不说不支持鸿蒙。
那么,这些问题,华为有没有想过呢?
你说华为有没有想过?
当然想到了!
华为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把鸿蒙交给国家!
华为已经宣布把鸿蒙最核心的基础架构部分全部捐赠给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简单的说就是:华为已经把鸿蒙系统捐给国家了,鸿蒙是国家的财产了。
华为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就是针对上面的四个难题的:
第一,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操作系统被华为控制着,华为把鸿蒙交给国家后,就没有这个担忧了。
华为自己也生产手机,和国内的手机制造商是竞争关系,如果华为不把鸿蒙系统交给国家,国内手机制造商使用了鸿蒙系统,到时华为不给其它手机升级系统,那么它们不就完蛋了?
华为把鸿蒙操作系统交给国家后,那么这件事就不是华为说了算的,国家一定会从国家利益来考虑问题的——只要你遵守国家的规定,那么是不会不给你的系统升级的。
第二,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用了华为的操作系统后被美国制裁,华为把鸿蒙交给国家后,这些厂商的担忧就大大的减少了。
国内的手机制造商用了鸿蒙系统,如果美国以这些手机制造商“与中国政府有合作”而制裁它们的话,那么中国政府必然不会不管,就可以用同样的理由对美国企业进行反制裁。
比如,波音、通用电气等企业都为美国联邦政府(军方)有合作,我们就可以制裁它们,禁止它们的商品在中国出售。
有了国家力量的支持,国产手机制造商的担忧就会大大的减少了。
第三,国内手机制造商害怕用了华为的操作系统后被美国企业抵制,华为把鸿蒙交给国家后,这些企业就得考虑与中国政府对立可能要承受的代价。
由于华为的操作系统是兼容安卓系统的,很多美国企业开发的软件都可以在安卓系统下运行,自然也能在鸿蒙系统上运行了。
但是,如果美国企业为了打压华为,禁止国内手机制造商在使用鸿蒙系统上运行它们的软件,那么就得小心中国政府也禁止它们企业的任何商品在中国出售。
比如,如果小米手机使用了鸿蒙系统,谷歌公司禁止小米手机用户使用Google Play、Gmail、谷歌地图的话,那么谷歌公司所有的商品也别想在中国生存——中国政府甚至可以动用力量,让与中国关系好的国家禁止谷歌公司的商品在那些国家运营。
企业在国家力量面前,还是得掂量掂量自己的。
这样,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鸿蒙生态圈的建立。
一旦大家都使用了鸿蒙系统,那么鸿蒙不但能打破安卓和苹果系统的垄断,甚至可能会搞死它们,因为鸿蒙系统不仅仅速度比安卓快、能兼容安卓,最关键是鸿蒙能够让更多的商品互联——万物互联。
试想:如果你的手机和电脑直接连接,那么你就可以在电脑上直接用使用微信,而不必费事的下载一个电脑版的微信,你会觉得方便吗?
试想:如果你使用手机就可以直接打开电视,使用手机就能调台,你会觉得方便吗?
试想:如果你使用手机就可以直接打开会关闭屋内的电灯你会觉得方便吗?
试想:你在把衣服放进洗衣机里,在衣服洗好后,可以直接利用手机关闭洗衣机,你会觉得方便吗?
……
鸿蒙系统就是可以把这些都连接到一起的一个强大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那么简单。
试问:安卓能用的软件,鸿蒙都能用。但是,鸿蒙系统能用的软件,安卓未必能用,到时你会选择哪个?
现在网络有很多华为的竞争对手在有意识的抹黑华为,我觉得有个人说的就比较好:大家千万不要信网络上那些“水军”的胡说八道。
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鸿蒙需要大家的支持。
只有大家都支持鸿蒙,只购买装有鸿蒙系统的手机,那么国内手机制造商就不得不使用鸿蒙系统;大家都使用装有鸿蒙系统的手机,那么软件开发商就必然要到鸿蒙这块“土地”上来建立“生态圈”……
华为从2012年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用了整整8年时间,花费无数的金钱和精力,这才研制出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而且这个操作系统的功能比安卓和苹果系统更加强大。但是,华为却把它给了国家,这样的华为、这样的鸿蒙难道不值得大家支持吗?
最后,我们再次呼吁:在你更换手机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装有鸿蒙系统的手机,支持鸿蒙。
—–全文到此为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WD_V5n5sewuTy5G_N2vmA
钛媒体编辑丨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