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狠打脸!举国抗击疫情的都是公立医院,那些民营私人医院去哪儿了?

这个话题可能有些敏感,但是小编不吐不快。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

让全国的白衣战士们在春节期间义无反顾的冲锋在了抗毒第一线,

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无数国人感动的泪流满面。

​最狠打脸!举国抗击疫情的都是公立医院,那些民营私人医院去哪儿了?

关键时刻,我们的医护人员顶住了压力,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没有后退,

用血肉之躯为广大老百姓搭起一道健康屏障。

 

而当病情汹涌,武汉医护人员紧缺顶不住之时。

国家一声令下,冲锋在支援武汉最前面的是解放军海陆空的医院以及各个省市的国营医院的医护人员们。

 

而在各地的援助武汉的医疗队伍当中,

竟然没有私人(民营)医院加入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的任何报道。

 

而在武汉,苦苦奋战在第一线的全部都是国营医院,

 又有几只是私营医院夹住了抗击病毒肺炎的第一线战斗?

 

席卷全国的莆田系医院,

这个时刻全部没有了任何声音,就好像他们根本不存在一样。

 

还在北京发生了更加让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在疫情爆发之际,北京有关部门公布了101家发热定点门诊医院。

其中就有一家,号称国际先进的私立医院和睦家医院。

因为北京规定医院不得拒绝发热病人,

然而却发生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

就在这个时刻,北京和睦家医院发热门诊要升级改造,暂停服务了。

 

危急时刻, 公立医院的医生们纷纷请战请愿,

到最危险的武汉前线去战斗。

​最狠打脸!举国抗击疫情的都是公立医院,那些民营私人医院去哪儿了?

而那家被定点的私立医院,不要说主动请战了,

却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却当了逃兵。

 

不要忘了,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

近年来全国的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国营医院私有化的改造,

甚至有些地方连人民医院也被私营化了。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新闻,

这是去年6月份有关部门刚刚发出来的,

在这里,要闻聚焦就不评论了。

 ​最狠打脸!举国抗击疫情的都是公立医院,那些民营私人医院去哪儿了?

为了能让私营医院能够做大做强,

甚至有的地方还出台控制公立医院的发展规模,

为私营医院让出市场份额,

为私立医院出台扶持政策,让私营医院遍地开花。

 

但是打脸的事,有些大力推行医疗私有化的地方,

在经过几年私营化之后,带来问题重重,在广大患者的强烈要求之下,

又黯然将私营化的医院再次国有化。

 

事实证明,将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医疗行业私有化、市场化,

不但损害广大老百姓的利益,更是对这个国家的健康体系带来致命隐患,

 

今天这场举国的病毒疫情就是一场最好的见证,

在国家这场大的疫情面前,最需要医护人员冲在前线的时候,武汉医护人员严重紧缺的时候。

曾经号称要占据中国医疗行业半壁江山的私立医院集体沉默了。

 

有的网友可能会说,

这次可能是国家指定国营医院参加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

没有让私营医院去参加,没有让更多的私立医院参与这次行动。

如果是这样,要闻聚焦就更难以理解了。

不要忘了,这些私人医院可是国家大力扶持政策倾斜的医院,

甚至要牺牲国营医院的份额让他们去发展的医院

 

如果只是吃肉的时候想到了民营医院,

而需要上战场拼命的时候,却只考虑国有医院,

那么,我们大力推动医院的私有化又有什么意义?

另外,这对国营医院公平吗?

​最狠打脸!举国抗击疫情的都是公立医院,那些民营私人医院去哪儿了?

 再说了,要闻聚焦前面不是说了吗?

北京已经有私立医院被定为发热医院门诊,

但是人家倒好,立马来了个关门停业了。

 

退一万步讲,对于那些民营医院来说,

在国家为难之际,即使没有让你去参加,

难道就不能组织民营医院的志愿者队伍去参加到第一线防控工作吗?

难道连捐献些医疗急需用品都不行吗?

你们在医疗行业赚得盆盈钵满,难道关键时刻这一点都做不到吗?

看到这里,很多老铁是不是和小编一样一身冷汗。

幸亏啊幸亏,幸亏我们的医院私营化进程还没有彻底,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那么多的国营医院用行动表明了,

他们在关键时刻才是靠得住的中流砥柱,

而国家对感染病人的免费治疗也再次说明了国营化的重要性。

 

这一次主动请缨上前线的都是那些国营医院的医生护士,

而被寄予厚望的民营营医院却没有出一兵一卒,

如果私立医院做大做强了,国营医院被边缘化了,

当下一场疫情无情的袭来时,是否会有人挺身而出?

 

如果我们的所有医院都私有化了,如果爆发大的疫情,

这些私有化医院会给老百姓免费治疗吗?

那些民营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会这样舍生忘死的站在抗击病毒第一线吗?

万幸的是,这场残酷的病毒疫情,

也彻底扒下了终日鼓吹医院私有化利国利民那些人的底裤。

真要是按他们说的那样,医疗都私有化了,

真的再来一次重大疫情的时候,

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只有一个残酷的结果,那就是只能等死了。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qYqKcxzHNat-xqOpAqaCXg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昨天,“在人间”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刷了屏
那篇文章来自武汉一个叫倩倩的女孩的口述,在农历新年第一天,倩倩的妈妈在隔离病房里去世,而她的爸爸、哥哥也先后感染
很多人看了这篇文章都忍不住流眼泪,因为那种无能为力和失去至亲的感觉真的太痛了,我们也从未如此真实的意识到人类的脆弱…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随着疫情的扩散与加重,这几天微博上各式各样的求助帖越来越多,很多人的亲人都被感染,甚至病危
我们知道在武汉、在湖北、乃至全国各地,有人一夜之间失去了骨肉至亲
我们也知道很多医务工作者正在不分昼夜的轮番工作、披星戴月战斗在一线,与病毒作斗争
可是实际上,这场因病毒引起的瘟疫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却不仅仅如此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包括我身边的一些朋友都只是感觉到疫情很严重,所以我们的假期延长了
可是,疫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忽略了一些与我们切身相关的东西
是的,在这场瘟疫中有人失去了父母,而同时也有很多人因此倾家荡产、食不果腹,开始为一日三餐发愁
那是关于疫情环境下的另一幅画——“众生皆苦图”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今年冬天对于养殖业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寒冬
以养鸡为例,由于疫情的扩散,饲料厂无法开工,很多小鸡都没有饲料喂
而很多人因为怕感染病毒,见活禽色变,所以也不会买鸡
除此之外大部分屠宰场、活禽市场都关闭了,导致成品活禽根本卖不出去、无处可销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鸡每天吃的饲料要花钱,当初养鸡借的贷款也要还
很多农民血本无归、走投无路之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辛辛苦苦养大的鸡饿死,或者把它们都埋了…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除了养殖业,种植业农民的日子也不好过
广东地区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举办花市,传统花市在个别地方花市会开放10几天,每天开放至凌晨2点,但今年受肺炎疫情影响,广东地区的花市提前结束了
因为花市闭市,运回家又要花钱,很多花农只能把花都砸了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不仅花农,还有不少果农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们都只能把辛苦培育的作物亲手毁掉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在这类信息下,很多人都在问“与其毁掉,免费送给大家不好吗?
这其实这是农民们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把东西运走,那就是在本来就亏本的情况下又亏一笔运费
如果贱卖或免费送人,那就会扰乱市场价格,别人的生意、明年的生意都没法做了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由于封城与封路,许多农民们一年来的辛勤耕耘与投资都付之东流,血汗钱一分都赚不到,甚至还可能要赔钱…
你看,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真的都是这些底层人民们
而除了农民与劳动者,那些本本分分过日子的底层老百姓,他们的处境也很让人心酸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昨天,我在微博上看到这个老爷爷的图片与视频,这是在河北地区的一个农村,老爷爷戴着口罩卖一块钱一根的糖葫芦
 
河北每一个村子基本都封了,街上也没有人,这个老爷爷几乎一根糖葫芦都没卖出去
视频里监督员为了村民和老爷爷的不受感染一直在催促他离开,语气也特别严厉
这个老爷爷一句话也不敢说,只把糖葫芦一个个摘下来放到箱子里,骑着小车走了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还有很多像这个老爷爷一样的小摊小饭,他们在年前进了不少货物,例如几百斤鸡蛋、几百根彩绳…
就等着春节期间趁着人流量大的时候,在集市上卖出去,好在年底赚个辛苦钱,可是一切都毁了
对于大部分底层人民与劳动者来说,春节其实是他们最有希望挣到钱的时候,可是天灾人祸毁掉了他们的希望
由于信息闭塞或知识落后,他们有的根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亿万谋生活的老百姓的缩影!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他们也没想大富大贵,只想老实本分过日子却也这么难,真的太让人难受了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那些在武汉等公交车的农民工们不知道,公交车再也不会来,他们也回不去了”
这是武汉封城后,我看到最让人心碎的一条评论
对于很大一部分像农民工一类的底层劳动力,他们靠卖苦力生活,有的年纪很大,也没有手机,不清楚疫情到底发展到何种情况
他们可能会幸运地躲过病毒,可是没人知道他们能否躲过疫情导致的连锁效应带来的伤害
 
而这种伤害,很可能是致命的
知乎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所以受委屈最大的,其实是知乎上没什么声音的工人。你跟他们讲隔离讲防疫,但你没法帮他们交房租水电、一日三餐。”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这次疫情的出现,突然让我意识到,个体的悲欢苦难在天灾人祸前真的太渺小了,太渺小了
这种深深地“无能为力”感才让人揪心
可是即便这样,我们还是会看到一些哪怕身陷泥泞、却仍然忧心天下的人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1月27日,浙江湖州一位83岁的拾荒老人林大爷来到社区,匿名捐赠了1万元
他对社区工作人员说“国家有难,我现在要回馈”
 
“你一定要写名字,就写知恩者”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林大爷的善举被媒体报道后,很多人都非常感动,之后湖州当地有一位网友牵头,号召爱心人士们众筹了一万元,送到了林大爷家
可没想到,林大爷又把这一万元送到了社区打算再次捐出
社区了解老人的家庭情况,林大爷的老伴今年84岁,瘫痪在床,林大爷平时除了拾荒,还要照顾老伴,家境并不富裕,所以社区没有接受这笔款项
随后,林大爷又去了银行,把那一万块钱汇到了湖州市吴兴区红十字会账户
 
他说,大家的好意心领了,自己只是做了一名“知恩者”该做的事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前几天,潇湘晨报报道了一则新闻——常德澧县城头山镇黄河村村民郝进一次性捐出了15000只医用防护口罩
他的口罩是哪里来的呢?
去年郝进曾在一家口罩厂打工,“后来工厂效益也不好,我就辞职了。当时工厂发不出工资,就给了我价值两万元的口罩用以抵工资”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今年春节期间,郝进从新闻上了解到疫情紧急,口罩十分紧缺,就联系村里把家里的一万五千只口罩全都捐了
“村里先给每位村民免费发放了一部分,其余的就都给县里了,自己只留了几个供家里人使用”
 
其实,按照疫情后市场上口罩的供不应求程度,如果郝进用正常的价格把口罩都卖出去,完全是可以拿回属于他的工钱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后来他又从家里翻出3000个口罩,共计一万8千个口罩,全都捐了
你看,卖炭翁捐了用炭换来的半匹红纱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昨晚临睡前,还有一条让我哭到眼睛肿起来的新闻
杭州有位退休的环卫工人,前几天把自己全部积蓄都捐给了慈善总会,10万块划出去后,他的银行卡里只剩下13块7毛8分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看到这些内容,我真的说不出什么高屋建瓴的大话空话
真的太苦了、太善良了,可是真的太苦了
我不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多少人正品味着人间疾苦,也不知道多少人在苦难中,仍然汲汲于希望与美好
每当在这个时候真的很痛恨自己无能为力,做不了什么
可回想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我想我能做的,也不过是把这些写出来
尽管我们个人没什么力量对抗时代的风浪,可是我们能做的,或许还有很多
——要坚强,要镇定,要尽可能的互帮互助,要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说也不去听信自暴自弃的话语
只有大环境是稳定向上的,个人的得失才更能被看到,才有价值和意义
只希冀这场瘟疫尽快过去,国泰民安,大家的日子不要再这么苦了

写在最后

疫情发展到今天的这种程度,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意识到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并不仅仅关乎于我们多放了几天假期
坦白来讲,它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可能会造成颠覆性的打击
单就各行各业而言,商场、景区、导游、策划、客运、旅行社、酒店、饭店基本都不能幸免
工厂里工人不能复工,机器设备停摆,干放着一天就亏一天的钱,制造业企业主的心急出火了也没用
餐饮业一夜之间也流水骤降,但食材成本和人力成本、前期投入却根本收不回,很多网友看到饭店把准备好的菜品拿到路边卖,还有一些酒家在打折卖半成品和省现存货…这些都是真实的人间疾苦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哪怕是这个灾难结束后,我们的国家的经济可能都会经历很久的“余震”,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将要面对什么
但是,这是一场事关全国的战斗,希望我们都能一起熬过去
转自公众号:不假装出版社

人间疾苦|疫情环境下,亿万底层老百姓过的有多苦?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fXSLOc40E08LTYFEq1_ZQ

中产阶级消亡史

中产阶级消亡史

作者 | 老油条
来源 | 非凡油条(ID:ffyoutiao)
01
7年前的伪中产焦虑
这两天,一篇名为《负担过重:让越来越多的中等收入者成为“伪中产”》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是我能在公开的期刊论文中,找到的最早一篇,也是唯一一篇以“伪中产”为名的文章。而且这篇文章竟然是在2012年发布的,实在是没想到,原来7年前伪中产概念就已经出现了。
 
其实这篇文章的体裁也称不上论文,只是一个记者对若干城市居民的采访汇总。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篇文章里的主人公们有深切的共情。
第一个接受采访的,是北京的一位外企女白领:
“工资是她的主要收入来源,每月扣完各种保险、所得税后,拿到手里的有9300元左右。好在去年个税起征点提高了,她每个月少交了500元左右的个税。
 
收入看起来不低,但工资跟不上物价,而且公司每年经过严格的考核评比,只有评级靠前,工资涨幅才能超过10%。
 
生完孩子后,有好几个月没有工作,收入也少了不少。而且她在2007年A股暴涨时随大流入市,投进的10万元,现在缩水了一半。”
这位女性所展现出来的伪中产焦虑,一直到今天都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
 
收入渠道单一、上升管道瓶颈、女性育儿成本、投资被割韭菜,谁看了都替她感到难过。
中产阶级消亡史
这还是2012年,4万亿大放水的余波还没有过去,互联网大厂迅速扩展成型的年代。很多现在吆五喝六的公司中层,就是在这个时候混履历的。
 
但外面的世界越是烈火烹油,没能突破瓶颈的人就越是郁闷,也在情理之中。
这对应的是收入焦虑
第二个采访对象,是哈尔滨的一位医药销售:
“08年从哈尔滨某知名大学食品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食品企业做质检,每天化验油脂、酸度、过氧化值,日子平平淡淡,待遇也平平淡淡。
 
几次跳槽对口岗位,收入一直也就是2000左右,而且学不到新知识,毕业之后没有什么成长。后来就回到了哈尔滨做医药销售,收入到了3000,感觉每天都能有成长,有积累,他盼望着早点进入中产行列。”
这位东北小伙的经历让我又一次想警告各位,千万别学生化环材,毕业以后也别干相关工作。对口工作每天做做化验,学不到新东西,变成公司基层的一个工具人,在这些行业是非常正常的。
 
他原来的焦虑放在今天也很普遍,从事事务性工作的中产,看似有高学历、稳定的工作,但你根本不知道这么无聊的工作什么时候是个头,也觉得自己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
这对应的是上升焦虑
第三个采访对象,是一个海口的按摩店老板:
“做个体生意不容易,平均算下来,一个月能赚7000多吧,生意很不稳定,到现在还只是一个人做。
 
每个月花销不小,除了房租和店里的设备更新,还有自己、父母养老、老婆孩子的生活费,每个月剩余寥寥无几。现在父母年事已高,万一有个大病小灾,找钱治疗都头疼。”
这位按摩店老板还不是海口人,是外地去“海漂”的那一路,让人有理由怀疑是个东北人。在后面的采访中,他还吐槽了海口的房价,觉得自己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根本不可能在海口买房了。
 
买房对他来说可能还只是个遥远的幻想,更现实的焦虑,源自一个顶梁柱对家庭可能遭遇的变故的无力感。
这对应的是风险焦虑
02
什么中产值得焦虑
从2012年到现在,中国人对伪中产焦虑的认识是越来越清晰了。我倒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伪中产的基本盘足够大,他们才会被社会更清晰地刻画与认识。
但关于究竟什么是中产,其实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2017年标准,年收入在32000元以上的人都算是中产,号称中产在全国居民总数中占40%。
 
但这个标准的制定,是将中国人按收入高下平均分为5组(各20%),最上两组算是中高收入。就算是中产,那占比永远都是40%,一百年不许变,没什么参考意义。
世界银行和瑞士信贷研究所的标准就要严苛不少了,将中国人的收入按汇率折入世界财富标准,分别得出了22%和28%的中国人属于中产的结论。
但我依然觉得,两家国际机构的结论,怎么看都像是在给那些准备来中国做消费升级的外企打气。
因为将他们的标准折回人民币,大致区间是家庭年收入在10~90万之间。首先这个巨大的跨度就让人挺迷惑的,其次这个下限也让人生疑。
一个年收入10万的家庭在山区,可能说的上是村霸(其实也未必),放在一线城市可能也就比低保强点。他们的焦虑主要集中在怎么让电表倒着走,要搞消费升级实在是想多了。
中产阶级消亡史
数据来源:胡润百富榜
人民群众对自己永远是最狠的。同样的新中产标准,放在15年的一份流传于坊间的报告,就变成了:月收入4.5万元以上(据考证来源似乎是一份东北亚收入报告)、一线城市有车有房(无贷款)、流动性资产150万……
这个中产标准据说看笑了很多人,但十个看笑九个哭,还有一个在狂哭,因为这时候他们才算看明白,自己连中产焦虑都不配拥有。
然而一旦达到这个标准,我愿称之为真中产。
 
别的不说,在没有房贷车贷压力的情况下,还有100多万流动资产,即使做最保守的私募理财,也能有8%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这就是一年8万,快要达到世界银行对中产的定义了。
另外,在这么好的流动性情况中,家庭即使遇到突发变故也没有那么容易一夜返贫,情况还是比较良性的。
 
据我的观察,这类人的焦虑和所谓的中产焦虑完全不同,主要集中在如何让房价不跌、如何参与投资坐庄和合理配置保险上。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甚至可以说是制造伪中产焦虑的人,尽管这些人的财富状况比起真正的有产还是差了很多。
罗丹说,雕塑是天然隐藏在大理石里的,雕刻家的任务就是把多余的部分砍掉。
同样,当我们无法定义何为焦虑中产的时候,就把不应该归进来的部分砍掉,再看看还剩下些什么,就知道了:
年收入20~30万以上、无房无车或者高杠杆购置、家庭资金流动性极差……
这种人确实值得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总会让人觉得无力、无奈,并进而胡思乱想起来。
03
现实里的朱一旦
最近我迷上了朱一旦的小视频。
在制作朱一旦这个IP之前,他们公司曾经做过一个类似的职场系列,但演绎的全是员工之间的故事,有钱人只是一个背景。然而几十集更新下去,市场反应平平,一度让导演怀疑起了自己的人生。
后来,导演把现实中的老板朱亘拖下水演了老板,还起了个响亮的艺名“朱一旦”。
同样的人马,同样的故事,只是换了个视角,视频却突然爆火了,还救活了朱亘名下的MCN公司。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观众从朱一旦这个有钱、有身份的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生活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他可以随手开除十佳员工,也可以把朋友的弟弟送去非洲,还可以让下属的职级来个对调,一切改变的原因可能只是朱一旦午觉没有睡踏实。
中产阶级消亡史
老板不经意间的举止,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你甚至连说不的资格都没有。生活的荒谬,在这一刻显得无比真实,而每个人又都生活在这无法摆脱的荒谬当中。
学生时代的我特别喜欢看加缪的小说。虽然他的哲学水平不如萨特,但他每次都能通过文学作品塑造一个荒谬环境中无力的个人,那对于一个一无所有的大学生是具有致命吸引力的。
 
而这,和朱一旦系列想要传达的哲学观点是极为类似的,我也相信这个团队是在有意传达这样的思想。
而被荒谬控制的无力感,也正是很多挣扎在中产线上的社畜们焦虑的来源。
你可能会觉得朱一旦的公司还是太小,而且又是戏剧编排,才会有十佳员工直接被他随手开除的情况。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比比皆是。
最近淘了本书,名字就叫《加班》,从社会学视角解构现在互联网公司的风气。其中有这么一个来自深圳的案例:
一家互联网公司(就不点名了),12年来稳扎稳打,做到了行业领先的位置,也培育出了一批公司的中层骨干,还能从北大清华招到应届生,证明这吸引力确实不错了。
可有一天,公司CEO像是突然受了什么刺激,提出要搞“狼性文化”(这真不是华为),并且要淘汰公司里的“小资”。
经过紧张的高层会议,他们定下了一个小资的标准: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会说流利的英语、在公司混到了中层位置、有稳定的现金流、业余生活比较丰富。
 
在员工们的一片哗然中,这批人全都被公司开除了……
人间的悲喜剧,往往比小视频的剧情更无厘头。
作为旁观者,我们乐见的是,这家公司也因为突如其来的狼性整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开除这批骨干员工后,这家公司只剩下了新来的实习生和中高层干部,整个管理系统严重脱节,短时间内无法弥合。而老板提出的加强效率、加强考评、加强淘汰的战略,也在新中层干部的柔性操作中被化于无形。
 
有的员工甚至表示,“老板要狼,我就假装狼一下。
但不管公司后来混得怎么样,那些被开除了的老中层,面对的失业焦虑可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实现得毫无预兆。
04
总有人能收获确定性
不确定性对于一切动物都是一种折磨,不光是人,连头脑相对简单的鸟类也是如此。
美国人曾做过一个不确定性实验:
 
将鸽子关在一个笼子里,每天定点喂食物,让鸽子吃出习惯。随后,他们停止了一段时间的喂食,挨饿的鸽子开始在喂食口边焦虑地转圈踱步,此时实验人员把饲料丢进了口子。鸽子以为这是自己转圈起了效果,此后只要饿了就会在原地转圈,无论饲养员是否响应它的祈祷,它也会一直保持这个习惯。
动物学家称之为巴普洛夫反射,社会学家在此找到了宗教起源的灵感,而从确定性的角度来说:鸽子的行为无非是想让自己在变化无常的世界里找到一些确定性。
在这个层面上,人类和鸽子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区别。焦虑中产经常被人批判的焦虑行为,也源于此。
就比如说教育吧。
中产鸡娃的现象,也就是东亚教育的剧场效应。
很多孩子从小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长大,后来的求学经历也算是一帆风顺,早已用事实证明了不被鸡的娃也可以学得很好。所以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家长们非要把孩子往死里磕?
中产阶级消亡史
但如果把焦虑的家长比作鸽子,情况或许就好理解了。
 
孩子的培养是长达20年的漫长过程,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结局会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喂食口到底会不会吐出美味的饲料来。
 
但是家长知道,受过更高教育的孩子能获得优质饲料的稳定性要高一些,拎着孩子穿梭在各大教育机构,也只是他们转圈祈祷的一种方式。
或许谁也没真指望这种转圈能带来饲料,但如果不转,心里总空落落的。
这还不是不确定惹的祸么?
教育机构倒是在这当中收获了确定性,已经有行业研究报告喊出了“3万亿市场”的口号,只比大水漫灌少了一万亿,不知道又能养活多少要刷履历的老师。
05
中产阶级消亡史
对焦虑中产的生活,我是充满同情和理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觉得焦虑中产的忧思合理。
 
恰恰相反,我认为中产焦虑是一种建立在虚无基础上的焦虑。
因为中产这个群体,天然不具有稳定性。别说后代了,终一个人的一世能不能保住这个名号,都很难说。
先来看两个中产阶级消解的反面案例:美国和日本
美国的中产阶级消亡是一段长达百年的历史。福特造汽车的年代,是美国最早开始提出扩大中产概念的时代。当时对中产的定义也非常简单:能买得起福特汽车的工人,就可以称得上是中产。
 
这个标准放在今天也不算不合理,在中国大城市里漂着的年轻人,确实还是买不起自己的车,也就称不上中产。
40年代以后,发了战争财的美国开始从政府层面着力培养自己的中产阶级。到了70年代,40后婴儿潮的那批人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橄榄型”的社会收入结构成型,连同“橄榄”这个词也成为了中产社会的标准定义。
然而等80后到了40岁(也就是今天),收入除去通胀因素能超过同年龄段父辈的人,已经只有不到一半了。
 
可以说,当年的中产阶级在代际传递方面全面崩溃,那颗“橄榄”的中心正在向下滑落,变成了偏心橄榄。
日本走完这段历史更快,只用了半个世纪都不到。年纪大一点的读者,可能还记得日本当年提出的“一亿总中流”(一亿中产阶级)概念。
 
这不是吹,80年代有90%的日本城市人口都觉得自己是中产阶级,幸福度也比今天的中国中产高多了。
结果一纸广场协议,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一亿总中流再也没人提了,“低欲望社会”、“下流社会”、“M型社会”成了日本的热门词。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提起制造业就让很多中国人张口就来的德国。
 
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学者、决策层)觉得,长期保持制造业优势、尊重职业教育分流、保持欧洲经济核心地位的德国,在保持中产阶级结构方面做得很好。
但现实很残酷。
 
以我在德国生活近三年的经历看,这个国家的分化正在悄然进行,随着工业4.0这个套着制造业外壳,实为信息产业战略的进行,德国的核心城市吸引力和资本要素吸引力正在压过他们宣传了一百年的传统。
 
德国中产也在消亡。
中产阶级消亡史
你看,所有公认成熟、先进的发达经济体,都曾拥有过庞大的中产群体。然而甚至不需要经历太多急转直下的变化,中产阶级就会消亡。
如果再深看一步,这些国家的中产培育都伴随着什么呢?
美国中产是沾了战争财的光,日本中产是参与了工业体系重整,德国中产是从头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没有一个国家的中产是在平稳发展期塑造的,他们享受的,都是国家快速成长的红利,并且在红利结束之后,终究没能保住自己的位置。
因为中产的利益,说到头还是朱一旦们吃肉剩下的汤。汤越续越淡,中产只能偶尔舔舔嘣出来的油花子。
中产阶级的消亡,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END-

二胎问题的本质其实是经济学问题

二胎问题的本质其实是经济学问题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67篇原创

1

最近我吃饭的时候喜欢刷刷奇葩说,主要是为了看看最新的辩题。

在我看来,奇葩说这个节目,真正有趣的并不是辩手,而是辩题。

一个好的问题的价值远大于一个好的答案。

而且观察大家对于辩题的思考,这件事情本身也非常有趣。

1月2号这期奇葩说,主题是二胎,“生二胎该不该经过老大同意”,我很喜欢这个辩题,因为足够有矛盾性和复杂性。

生不生二胎,乃至二胎与老大的关系,这些都是当下的很多人正在面对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辩题很好,但二胎这种话题的讨论也容易流于经验主义。

什么叫经验主义式的辩论呢?

就是自身感受非常多,情感表达很到位,但是逻辑推理比较少,也很难做到深度论述,去挖掘问题的本质。

有些选手们从家庭里的权利义务、兄弟姐妹之爱这些角度讲,固然也很好,但没什么意义,因为这种讨论其实是不具备普适性的,不同家庭对于同一个问题一定是有不同的答案,讲了和没讲一样,最后就是花式讨票。

作为一个对年轻人影响比较大的节目,在二胎这种介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话题上,奇葩说上的一些观点确实是有可能影响到很多人一生的命运的。

在二胎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其实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仓促下了决定,但是其实并没有相应的决心。

人在迷茫的时候,就容易诉诸权威,把生命的重要决定交给综艺节目上的,几分钟里想出来蹭票的道理,这其实很愚蠢。

综艺只是综艺,很多话他们自己说出来也未必信的。

我以前也玩辩论,辩论其实是技术活,高级别的辩手会在论述中大量使用偷换概念以及极端化的个例,更高级的辩手,你真的以为他是这么想的。

实际上,都是剧本。

他们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不知道你的家境学历,你在哪个城市生活,这些只有你自己知道。

所以生不生二胎,也只有你自己能决定,其他任何人的意见都缺乏参考性。

在这件事情上,任何精妙的劝导都属于误导。

谁承担后果,谁说了算。

2

这个辩题一开始其实就错了,或者是不完善。

因为抛开年龄谈论一胎的决定权,就是耍流氓。

一胎自己都没搞清楚这个世界,就4岁5岁,寄托于他们做决定,他们能做什么决定?那不还是由着本能来吗?人的本能就是自私。

区别只在于有的人承认,有的人不承认,有的人编理由而已。

眼巴巴等着小朋友给自己做决定,这父母得是多大的巨婴?

如果孩子还小,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讨论,生不生,父母决定就可以,过度的平权是一种愚蠢。

如果一胎已经成年,或者已经起码懂事儿了,知道家里多一个成员的真正含义,那么原则上必须是参考下一胎意见的。

因为这对大家都好,不然多个孩子搞的家庭分裂闹别扭,最终达不到阖家欢乐的目的。

所以本质上二胎这个事情应该是越早打算越好,不要给很小的小孩子决策权,真给了决策权,大多数小孩可能都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呢。

这个辩题本身其实就到这里就结束了,所有选手的发挥其实都是自己预设了一个自己是大孩子的立场在讨论,这直接就是偏颇的。

二胎问题,我们都知道,真正的痛点并不是一胎同不同意这种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父母的意愿和成本。

生不生二胎,其实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分为微观和宏观。

微观是指父母意愿,宏观是指养育成本。

先说父母意愿,很遗憾的是即将面临二胎选择的这一代人,生活并没有在他们的生育观里塑造出“二胎”这个区域。

所以我们根本没法讨论微观意愿。

很多人既不是想生二胎,也不是不想生二胎,他们是根本就不知道如果生二胎意味着什么,而不生二胎,他们又会错过什么。

二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没有选择的余地,而在于可以选择了,却发现你的选择缺乏参考系。

这就回到了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主观,爱生不生,谁也挨不着谁,谁也别道德绑架。

真正能被讨论的,其实是宏观成本。

这才是客观的东西。

3

会去研究二胎问题的人不止是备孕夫妻,还有一种人,叫“人口学家”。

在奇葩说上谈了二胎问题的梁建章,就是一个人口学家,他思考二胎问题的方式,有点意思。

二胎问题其实是一个有多重属性的问题,它同时具有属于个人的一面,和属于社会的另一面。

人口学家,就是从历史、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生育观的那些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育观,一个社会也有它主流的生育观。

甚至在时间的长河里,这种观念也是随着时间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

用人口学家的思维方式去考虑要不要生二胎,很学术,很硬核,但也很有用。

人没有活在真空中,也就不会独立于社会之外。个人的境况总是千变万化的,但历史规律和社会规律有一些价值。

后世加诸于生育这件事情上的各种思想和观念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在原始社会里,生育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利弊问题。

在原始社会,婚姻制度一开始是群婚制,具体内容我就不说了,男女关系比较复杂,大家可以自己搜索。

在群婚制下,生育是一件完全不需要考虑的事情,因为根本搞不清楚小孩的父亲是谁,所以生出的小孩是交给整个部族共同抚养的。

部族需要为所有新生儿提供照顾,生育成本其实是被所有人均摊了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对个人而言生小孩没有了任何的后顾之忧,生命繁衍后代的本能顿时开始肆无忌惮。

而对整个部族来说,这种生命本能的肆无忌惮是不可或缺的,二胎不是生不生的问题,是如果只生一胎部族马上就会灭亡的问题。

因为当时生产力和卫生条件极度落后,所以新生儿的成活率极低,只有靠走量式的生育,才能保证部族有足够的新血补充。

而原始社会的历史继续往前演进,人类在食物链的顶端站稳了脚跟,创建了文明,零零散散的族群也变成了国家。

和社会制度一起发生改变的,还有婚姻制度和生育观念——群婚制变成了对偶婚制,社会化抚养也变成了家庭抚养。

时至今日,这些生育观当然早已被淘汰了一万年,但是人口学家们从原始社会的生育体系变迁里,找到了这样一个规律:

个人的生育成本,和社会对抚养责任的让渡是呈反比的。

这个规律反过来同样成立。

只要社会愿意接过更多的责任,个人的生育成本就会降低,而生育意愿也会相应提高。

简单的说,就是只要社会为抚养二胎出钱出力,其实很多人是会变得愿意生二胎的。

梁建章在奇葩说上讲自己对二胎问题的看法,就提到社会上的人口学家们一直在呼吁出台更多的政策,来帮助那些有意愿生二胎的家庭降低生育成本,让他们抚养得起二胎。

所以是否生二胎不应该武断,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等到生育成本下降以后再做考虑,到时候很多现在对二胎问题犹豫不决的人,或许就能做出不会后悔的决定了。

当然,这是社会层面的改变趋势,对个人来说只能作为参考。

4

对整个社会来说,人口问题非常重要。

一个王朝的兴衰,乃至科技的薄发、文明的兴亡,都和人口问题有关。

为什么封建王朝的寿命总是被维系在一个有限的尺度之内,其实这个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人口问题。

在当时人口直接等于财富,平民需要后代来创造财富,贵族需要后代来继承和分配财富,所以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全都是能生就生。

古代发生过那么多天灾人祸,有过那么多次十室九空的惨烈战争,但是只要休养生息几十年,社会总人口马上就会满血复活,强烈的生育意愿,让当时的古代中国有了强大的抗打击能力。

另一方面,在科技长期停滞,生产力发展缓慢的情况下,社会的人口承载力其实是很缺乏弹性也很有限的。

一旦一个封建王朝和平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办法消耗掉过多的新增人口,就很容易超过限度,产生饥荒,直到下一场大规模饥荒或战争把多余的人口负担解决掉。

这种变化造成了王朝崩溃,而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周期律。

但是自从人类社会来到工业化时代以后,随着基础科学和生产力的爆炸式进步,社会的人口承载力实际上是在不断增长的。

尤其是以杂交水稻为首的各种生物学科技在农业领域的陆续出现和获得实用,直接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为未来留下了足够生更多二胎乃至多胎的余量。

另一方面,从恩格尔系数来看,食物占据个人消费总额的比重也是在减少的。这就侧面说明了同样的条件下,养活一个人的成本正在越来越低,而这个社会完全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

对封建社会而言,高速增长的人口会拖垮一个王朝,但是对现代社会而言,我们需要考虑的则是人口的另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社会的人口持续低速增长,甚至是逆速增长,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从社会的层面考虑,随着年龄的更迭交替,如果不开放生育,一个国家的生育率就会不断降低。

如果生育率越来越低,年轻人的迭代跟不上,就会导致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同时越来越失去创新能力。

这些影响在短时间内来看,可能都是对社会的宏观影响,但是长远来看,宏观影响必然会细分为微观,扎扎实实地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宏观和微观是对立统一的。

5

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生育观念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封建时期为什么疯狂生小孩,就是因为在小农经济中,小孩在八九岁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转化为劳动力,多生小孩是当时的普通人增长家庭财富的重要手段。

工业时代,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人口转化为财富的成本中增加了大量的教育成本,直接抑制了生育的动力和意愿,直到现代社会,大部分国家都普及了基础教育,人类的生育意愿才在整体上完成了一个回升。

从这里面还可以看出来一个细节,决定生育观念的核心,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生育成本。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对生育成本的理解其实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不确切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为生小孩预设了很多门槛,创设了各种难题,却忽视了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一个温情融洽的家庭,是来自父母的爱。

而这并不需要太高的社会地位或者经济条件。

生育,本来就是生命的根本需求之一,这是一个生物学问题。

我们是被进化赋予这个需求的,在抚养小孩的过程中,我们的生命的一部分也得到继承和延续,这是无法用其他方式取代的。

而二胎,就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让这种延续变得更为丰富的最直接方式。

6

现代社会的人口问题,肯定没有原始社会动不动就亡族灭种那么惊险,但是人口增速放缓仍然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大量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那么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很弱的,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出现失独家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失独家庭会成为越来越大的社会问题。

当然,社会问题不应该成为绑架个人自由的帮手。

所以人口学家们的呼吁,一般来说并不是建立在如何让那些不想生的人变得想生二胎上的,而是要让那些本来就希望生二胎的人,可以尽量降低生育成本。

梁建章在接受财新网的采访时,曾经表达过自己的一个观点:

这个社会原本就应该为普通人提供更多在生育方面的政策便利和基础设施,让他们在有这个生育意愿和生育能力的时候,尽量不因为现实的困境而放弃。

这些理论的确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的,但是当政策普惠到每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人口学的理论忽然又表现出了学术温情的一面。

二胎问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无论如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在做出决定之前多去了解二胎的真实情况,以及生育观念的历史变迁,这些都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前置信息。

最后,这个生活化的话题还是应该回归生活——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离生活都终究太远了一些。

二胎对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并不在意;

二胎对社会的那些好处,我们也可以不去考虑,千年以后人类是否存在都是个问题。

但是生不生二胎,受影响最直接的其实并不是社会,而是生了二胎的那一个个家庭。

此时的决定,将改变的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

二胎家庭真正的利好,在于可以来交叉轮流来陪伴老人。

除此以外,如遇到什么问题,比如家里老人生病了,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其实会非常被动,万一有什么人照顾的境地。而如果有两个孩子,那么两个人可以交叉地轮流安排,这也是老一辈人兄弟姐妹众多的一个优势所在。

总之,二胎的确需要成本,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二胎都是一个有利有弊的事情,看清楚利弊,承担后果就可以。

 

什么都要的后果,往往是什么都没有。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2019年最后20天,他选择了自杀”:贫穷比我们想象的更令人绝望

500多万人浏览,4000多个回答。知乎上这个问答火了:“火车硬座和卧铺相差仅一百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硬座?”呵,这个“仅”字用得妙!意思是,区区100块钱,为什么大家不选择更舒服的卧铺?反而要选择令人腰酸背疼的硬座呢?我看完苦笑,没体会过人间疾苦的人当然想不通。对有的人,100块可能还不够吃顿饭。对有的人,100块可是一分一分挣来的血汗钱。有此经历的人当然懂: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人,他的时间比金钱廉价,他的舒适比金钱廉价;@匿名生活很美好,有人靠花钱,有人靠省钱。用省钱的方式来换取快乐,是很多普通人的被动技能;@孙悟净因为比起舒服,钱更重要。@我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100块呢?100块多吗?在很多普通人眼里,相当多。

“48岁的人生,输给了10万块手术费”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48岁的韦先生选择了自杀。因为10万块手术费。他常年在外打工,因为身体不舒服,才回家看病。结果被医院诊断是冠心病,术前检查听说要花10万元治疗费。害怕花钱拖累家人,心里承受不了,便悄无声息地离开。家人苦寻数天后,终于找到他,但韦先生已离世。

看完这条新闻,被深深刺痛。10万块就要了一个人的性命,有种说不出的心酸。在这条新闻下面,有人说,这位爸爸太傻了,也有人说,冠心病做个心脏搭桥手术就好了啊,才48岁,为什么偏偏选择走这条路……因为你不是他,你不懂他的想法。走投无路的时候,生病何其轻。更何况对父母来说,相比一家人的生活质量,自己一个人就要一下子花掉10万,甚至以后还会花更多,根本不舍得!其中,还有一个更刺眼的评论:穷并不可怕,但穷的是思维。站在网络的背后敲下几个无关紧要的字当然很容易,哪怕人家付出了生命,在有的人看来这样的结果也归咎于他本身。谁让他们人穷心也穷呢?可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明白,有些人用尽全力,才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正如你所看见的别人的人生,并不是他们经历的所有。你只看得到人前笑,哪里知道人后哭到底是为了什么。杜拉斯曾说:
我们无法改变所有人的环境,无法保证所有人都是处在那样一个能培养出良好性格的环境,所以,请不要轻易地去评论每一个人的好坏。

知乎网友@李小喵曾说起他还是实习记者的经历:当时跟着老师暗访黑诊所。没有执照,没有医生资历就给人看病。我很气愤,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应该统统给铲除了。我很愤怒,质问每天巡逻的巡警: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一个黑诊所吗?怎么可以容忍它在这?他很平静:我知道,我自己就在这看病。没有这诊所,你给我看吗?我说:你可以去正规门诊看啊。他回:那离我们这要坐车一个多小时。我大义凛然:打个车就过去了。他嗤笑一声,没再搭理我。我后来才知道,他工资一个月才两千,打的的钱够他吃一顿了。这是我第一次明白:无知的正义感是世界上最多余的东西。
有句话说:
两人不在一个维度的三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意味着某些时候根本就没有相同的评判标准,也就没有对错高低之分,更多的时候,你可以不赞同,但请闭上嘴试着去理解。人人都有隐秘之苦,不为外人所知。
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又怎么会懂别人的难言之隐。

“不干活的时候,

不吃饭都可以”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春运火车站,那个面对镜头不知所措的42岁的农民工邢万强,为了回家,在火车上站了40多个小时没睡觉。身上背的两个大袋子里,除了被褥,就是给孩子买的吃的,还给邻居家的孩子也带了一份。列车员问起,他是这样说的:到家真温暖,我特幸福。到家比吃了肉还香。没喝水心里都是甜的。

列车员帮他打来了热水,他感激得把两个拳头抱在一起,呈作揖状地一直对列车员说感谢。列车员问他中午怎么吃的饭?他说:
“车上吃的方便面,方便面也吃完了。反正晚上不干活的时候,不吃饭都可以。”

当吃饭真的变成一种生存,我忽然有点难过。
作为家里顶梁柱,肚子饿了可以用来忍一忍,因为省下来的钱可以为家里做更重要的事。
若不是生活所迫,谁不愿意在大晚上吃顿热乎的饭,睡个舒服的觉。可有的人就是不能。郑州的某个工地,在寒冷的夜里,有这样一个男人。为了省钱,住在工地漏风的工棚。

他的父母和妻子都已去世。独自抚养孩子长大,现在他出外打工,把孩子交给哥嫂照顾。他挣的钱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把钱全寄回了家。提起儿子,他眼里泛光:我要把孩子养大,让他好好上学,不能像我这样。孩子特别懂事,这次在班里考了第二名,我回去后也不会跟他说,怕他难受。

正因为知道“穷”是什么滋味,所以身为父亲,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孩子摆脱这样的命运,不再过像我一样的生活。无奈之外还是无奈。有些人除了硬撑还是硬撑,所有坚强的背后,都是逼不得已。《月亮与六便士》里有一句话: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有人是珠宝,有人为瓦砾。后者根本没有任何与生活讨价还价的权利。
他们虽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但他们有血有肉,即使生活再苛刻,还是一如既往地拼搏。
他们才是真正给整个家托底的人。

“爱是触碰又收回的手,贫穷也是”韩寒说: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人给孙少安介绍了一份短工,拉砖。一块砖可以挣一分钱,如果有一辆架子车,一次拉400块,一天拉十趟,算下来就有几十块的收入。面对这样赚钱的好机会,当然是好事。但摆在眼前的难事是,想接这个活,得先买只骡子,价钱得上千。对于孙少安一家,这个数仿佛天文数字。
有了这个跨不过去的阻碍,孙少安一度想放弃。可又不甘心如此。
就这样赌上了一把,全家人为了接这个活,借了一屁股债,从山西买回来一只便宜的骡子,990块。这时候的孙少安浑身攒着劲儿,准备大动一番干戈,迎接他的命运之战。

他拉着架子车走了几十里路去拉活。结果,到了地方,却被工头告知,活已经给别人了。孙少安顿时束手无策,紧皱着眉头,不知该怎么办。把骡子卖了吧,这好像是目前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出门一看,骡子被人偷了。孙少安在雨中大喊:我的骡子呢,我的骡子呢,那骡子是我们家的命根子,家里的人要知道骡子没有了,这真是要了命了。

工头听说了,召集来了工地上干活的人,跟大家说明了经过。这时候,孙少安蹲在地上说:
这人要是不穷,也不可能去偷东西。
明天早晨天亮之前,你把骡子给我牵回来,我就不计较了,只当你是拿去借用一下。
到了明天早晨,我要是没有看到这个骡子牵回来,那我就是赔下这一辈子,也要把这个贼给找出来,我说到做到。对于孙少安来说,因为生来贫穷,没有选择的余地,我只能跟你拼命;
对于那个“贼”来说:为了生存,一时动了歪心思,并非我心之所想。
但人心终归没有被贫穷蒙蔽。

第二天天还未亮,骡子完好无损地出现在院子里。孙少安听见声响赶紧出门看,先摸了摸骡子,然后激动地朝着院子外大喊:
“兄弟,谢谢你把这骡子还给我了,谢谢你啊!只要是肯拼命,就能过上好光景。”

是啊,“拼命”就是底层人的常态。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许想不到一只骡子竟是一家人的命,是一家人的希望。
正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才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同身受。
小时候,有一次陪妈妈买衣服。

我妈相中一件外套,能看得出来,她很喜欢很喜欢那件衣服,试了又试,但问完价钱后,她还是放下了衣服,领着我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那家店。大家都说,爱是触碰又收回的手,其实贫穷也是。
看到衣服价格标签,看到菜单,这时候的理智是被现实狠狠拍在脸上的巴掌。
是不想吗?不是。是不行。
所以,你没吃过贫穷的亏,就不要瞧不起那些在乎几块钱的人。

再回到最初那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选择便宜的硬座?因为还有很多人在底层挣扎着生活,还有很多人没有实现“火车票自由”。

不信可以去火车站看看,去医院看看。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花50块钱去住一夜的小旅馆,而是躺在地上席地而睡。因为省钱。
人生来起跑线本就不同,跑得快的不要瞧不起跑得慢的人,因为相比之下,你们唾手可得的东西,他们需要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气才能得到。所以,请不要对他们的选择嗤之以鼻。他们在努力生活,在努力过上好生活。贾樟柯说:生命的尊贵,在人海里,在那些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人们中间。大抵就是那些在人间烟火翻滚的小人物,一遍遍受尽苦难,一遍遍试图反抗。
他们活得辛苦又炽烈;他们活得清白又勇敢。
讲一件小事:浙江宁波,白鹤派出所曾接待一名特殊来访者。一名手上拎着塑料袋,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前来捐款。“我在报纸上看到助学计划,也想捐点钱!”他小心翼翼地从塑料袋里掏出1000块钱,整整齐齐地交给了民警。“我就把这一点点小心意,交给你们这里,你们帮我转交一下给需要帮助的人。”

当在场的民警劝他留一点钱给自己过冬时。
他拒绝,并说:“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走之前为了让民警放心,他还特意说:
“钱是正规渠道来的,请放心收下。”

生活实苦,但有的人在流浪,心却在向阳。我是过得苦了一点,可我内心也有我自己的坚持,这不妨碍我继续热爱生活。
电影《大佛普拉斯》中有句台词:
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说到底,身为局外人,我们无权去过问别人是选择硬座好,还是选择卧铺好。人不同,选择也不同。各有各的活法。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如果做不到替别人减重,最起码做到不成为别人的负担。
因为人间百态,唯有热爱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