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过去1/12,年初立下的Flag还能实现吗?

本文标签:自我认知

真的勇士,敢于将自己年初立下的Flag,一一实现。
 
1916年1月1日,一个26岁的小伙子,在年初立下Flag:今年开始,每天统计自己所花费的时间。
 
这个看似平凡的新年目标,从那天起,他坚持了56年,直到去世,即使遭遇了战事、丧子、政治迫害,都未曾间断过一天。
 
他叫柳比歇夫,前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所有的人,连他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 
 
他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内容横跨多个领域,用“著作等身”也不足以形容;他授课,还常到各地考察,跑遍了大半个俄罗斯;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惊人:他搜集了13000只地蚤标本,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还多五倍……
 
今年已过去1/12,年初立下的Flag还能实现吗?
他奇特的一生,留给世人最大的遗产,就是他自创并且贯彻一生的“时间统计法”。依靠这个,他几乎每次都实现预期的目标,对时间的估计误差在1%!
 
这位奇人,让我对时间有了新的看法。
01

  不要试图“管理时间”

去准确感知时间

 
时间管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涉猎。我们总想着做时间的主人,去驾驭它,可是千百年来,时间何曾受人类的管理?
 
在宇宙大爆炸的原点,时间诞生,138亿年后,人类才诞生。论辈分,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论资质,时间见证过无数人生,24小时童叟无欺,即使对柳比歇夫,也未曾因他的“管理有方”而多赐予1秒。所以,把时间当对手,当仆人,去管理它,不可能的。
 
唯一可能的,就是与时间成为朋友。做朋友的前提,是相互了解,想要了解它,就要精确地感知它。回想一下,你还记得昨天都做了什么?每件事花了多少时间?除了记得的几件事,其他时间都去哪儿了?前天呢?上个礼拜呢?
 
人对时间这种抽象物质的记忆,是十分不可靠的。不凭记忆,那凭何感知?柳比歇夫用了一种看似很笨,却是唯一靠谱的办法:运用“事件-时间”日志,如实记录时间。
 
下面是他某天的记录文字:

今年已过去1/12,年初立下的Flag还能实现吗?

在事情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一下时间,仅此而已。知易行难,刚开始时,你需要时刻关注时间节点,不然很容易有时间黑洞:已经X点了,刚才过去了多久,我做了什么?
 
所幸的是,养成记录习惯后,对时间的感知会愈强,形成一种内在的注意力——不用刻意看表,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柳比歇夫通过常年累月的记录,时间之于他是有形的,以至于他不看表,就能记录当下事情所花费的时间,误差不超过5分钟。
 
在如实记录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确切知道时间花在哪里,就自动实现了时间管理!每一笔的如实记录,任何人都会被自己的时间利用所触动,不自觉地加以妥当安排。
 
今年已过去1/12,年初立下的Flag还能实现吗?
时间感知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刚用了6天时间统计法的我,深有感触。
 
 
02

不要试图“节省时间”

去树立一个远大目标

 
我们不可能通过节省时间,来建立一个理想生活。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在忙碌日程中省下来的时间,最终被浪费到别的地方去了。对于省下来的时间,真的有思考过怎么用吗?
 
我们当然可以花时间来放松娱乐,但是省下来的时间,一定要用来做对目标有益的事。因为不想,整个一生,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
 
今年已过去1/12,年初立下的Flag还能实现吗?
柳比歇夫在26岁时,就已确定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他很早就意识到,达成这个目标,需耗费巨大的时间,穷尽一生可能都无法完成。所以他用时间统计法,尽可能挖掘时间,不断接近这个目标。
 
所以,时间统计法的前提,是你树立了一个远大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后,你不会再无所事事,虚抛浪掷。因为你知道,现在的你,离理想生活还很远。
 
“无所要求的人对时间没有迫切感,而希望有所作为的人总是只争朝夕。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
 
反思自己在几年前,就有读到过时间统计法,但当时不以为意。间歇性做时间管理的努力,但省下来的时间,又用在了哪里呢?深层原因是,我脑海中长远目标是模糊的,且并不清楚真的要实现,究竟需要耗费多少时间。
 
现在我27岁了,向柳比歇夫学习还不晚呐!已经有了长远目标,发现时间确实很少。但不着急,有意识地过自己的生活,时间,是我自己的选择
 
先建立一个理想生活的目标,时间就自然会被省下来。
 
 
03

做时间的朋友

它会帮你完成Flag

 
从世俗角度看,柳比歇夫其实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他还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做,还有很多没搞出成果,这点和普通人的一生一样。
 
但他想做的事,他的精神意图,却比功绩的意义更重大——那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
 
有什么比一生忠于一个目标,更幸福的呢?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时,他体验到一种解放的幸福。他从不焦虑,因为一天全部时间,都吸取着最重要和最本质的东西,如同绿叶吸收阳光一般自然。
 
今年已过去1/12,年初立下的Flag还能实现吗?
这样的生活,会不会很辛苦,很无趣?恰恰相反,他不但每天睡得多(10小时以上),不熬夜,还经常从事体育活动(1年游泳43次),娱乐也不耽误(1年65次),领略山河景色就更别提了(多地从事田野调查)。他对生活的乐趣,享受的要比我们多得多。
 
重要的是,这些在他的年度总结中,都能客观精确地统计出来。一个人一年能做多少事,远超乎想象,我们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原封未动。
 
他向我们示范,人是如何走到时间旁边,做时间的朋友:
 
1、 按照“事件-时间”,如实记录每天的时间。

 

2、睡前统计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长”,就是刨除工作中的任何间歇,纯粹工作的时间。

 

3、设定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长”。即使像他这样珍惜和擅长利用时间的人,每天有效工作时间也很难超过5小时!所以我们普通人可以设定为4小时,没达到就第二天弥补,达到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做一些开心放松的事。
 
注:若工作与人生目标不重合,建议每日统计分析2项,1项是“有效工作时长”有没有达到4小时,1项是“自身目标时长”有没有达到2小时。如果达到了,很了不起,可以心安理得睡觉啦。
 
4、此外,时间统计能发现大量时间碎片,对“时间下脚料”的利用,把一些无效但必须要做的事全部解决。
 
5、坚持得足够长,就足以超越大部分真正有天赋的牛人。
 
今年已过去1/12,年初立下的Flag还能实现吗?
年初立下的flag,需要时间这位伙伴,一起达成。不管你是谁,有什么梦想,只要看看你的时间花在哪儿,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实现目标。
 
一个人最大的痛苦,不是没能取得宝藏,而是入宝山却空手而归。至此,既然你已知道“与时间为友”的方法,不一定要全盘接受,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2020年该怎样度过。
 
最终,期待你总是有时间,可以浪费在做没什么目的的事情上,开心地享受,被自律赐予的时光。

 

Reference:《奇特的一生》,作者: [俄]格拉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04LrlVFYV07CQk9ZP-eCw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曾经,当孩子们问:“为什么要读书、学习?”
“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为了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为了……”我们的答案都显得那么苍白,而这次“武汉疫情”却给了孩子们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当各大媒体把“武汉疫情”情况公布于众的时候,我们开始慌张,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昔日喧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
孩子们巴望着窗外,渴望着早日结束寒假,早日开学,早日走出家门。
这样的时刻,电影明星、歌星、网红都显得那么的暗淡无光,电视剧、动画片、手机游戏都索然无味。
我们期盼着医术高超的救星出现——
当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道金光透过黑压压的乌云直射下来。阳光洒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给我们无限的希望,我们才深刻地认识到谁才是应该追捧的大明星。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人们在嘴里念叨着:“今年过年初一不出门,初二不出门,初三不出门,钟南山说出门,我们才出门。”可见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钟南山教授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术,20多岁名牌大学毕业,40多岁赴英国进修,60多岁带领医护工作者抗击非典,如今80多岁的他依然挂帅亲征,赶到武汉,与“冠状病毒”战斗,着实令人佩服。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当孩子再问:“妈妈,我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可以坚定地告诉他:
要做一个像钟教授那样有知识的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用自己的勇敢和担当去化解灾难,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中流砥柱!
学好科学知识,不仅对个人有利,更对我们的国家有利:力挽狂澜于国家、人民于水火之中。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是就是科研技术的较量。
要成为像钟教授那样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妙手回春,救民于水火;悬壶济世,护国于危难。成为钟南山那样的人,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和谐有温度的国家,但是要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和平。看看被美国攻打后的叙利亚,多少家庭流离失所,多少孩子无家可归,每日的炮火似乎是常态。再看看被美国刺杀了将军的伊朗,伊朗国人人痛批美国的卑劣手段,但又能耐他何?只因美国太强大啊!
再想想1840年的我们,鸦片战争的失败,我们遭受了多大的磨难和屈辱。现在好不容易繁荣昌盛了,但依然有许多双眼睛在虎视眈眈地望着我们,他们害怕我们的崛起,见不得我们好。现在的战争不仅是导弹大炮的比试,更是生化武器的较量。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我们的国家只有掌握先进的科研技术,才能更好地抵御他国对我们的各种恫吓、威胁(包括威慑力更强的生化威胁)。
虽然钟南山教授很厉害,但毕竟他已经84岁了,不可能保护我们一辈子。我们需要培养更多像钟南山教授那样的人才,未来,需要年轻一辈的崛起。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读书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用周恩来总理的话说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用儒家经典概括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还有北宋大家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读书,不是为了成为网红明星,不是为了成为富豪权贵,而是为了成为成为钟南山院士那样的人。
这是疫情面前,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的。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未来的生力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我们要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强化担当责任,塑造民族魂魄。让更多孩子成为钟南山院士式的顶天立地的人、敢于冲锋的人、无私担当的人、胸怀家国的人。
如何把孩子培养成钟南山院士那样的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这次疫 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HuZWc-pHafV5W2BNObpZA

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作者:Lachel

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以前写过不少跟学习相关的文章,但大都是集中于某个点,欠缺系统性。

今天,我想通过这篇详细的文章,把「学习」这个问题,简单梳理一下。

当然,这是一个巨大的话题,难免挂一漏万。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补充,形成一整个关于学习的系列。

希望能够帮到你。

 

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1. 框架

不少读者朋友问过我「刚刚入门一个领域,什么都不懂,怎么学?」我的回答永远都是一样的:

 

一定要先从搭框架开始。

什么叫搭框架呢?简而言之,就是给你的大脑一个铺垫,让它准备好,告诉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大量吸收这个领域的知识,请做好理解和储存它们的准备。

举个例子:当你撰写一份策划方案、报告时,你第一步是不是先有一个整体构思,列一个大纲:我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 接下去才开始动手?

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缺少了框架,你所有获取的知识,就只是碎片信息而已。它们会孤零零地漂浮在记忆里,难以稳固存在,也难以被你所调用、组织、整合。

那么,如何搭建框架,令我们的学习更加体系化呢?

我建议的方法,是去搜寻这个领域相关的经典教材,大约3-5本。然后读一遍 —— 无需一字不漏地精读,这太花时间了。大致翻一遍、通读一遍,就可以。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思考和回答这三个问题:

  • What:这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流派和分支?有哪些常用的术语?

  • Why:这个领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现在进展到哪里?

  • How:这个领域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有哪些被广泛承认和应用的基本成果?

举个例子。很多读者问「如何入门心理学」,我总会推荐几本大部头,像《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很多人看到就会开始打退堂鼓:

 

「好几百页,什么时候才能看完,至少得看一年吧……」

其实你需要一页页把它们读完吗?当然不需要,也没有必要。你先读一下前两章,对它们的起源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大致翻一下其他章节,了解心理学有哪些分支、分别研究什么、目前有了哪些主要成果;再着重看里面加粗的、或是章末拎出来的术语,大致理解它们的意思。就可以了。

再比如,学习哲学,你没有必要一页页去翻完《大问题》《西方哲学导论》,你要做的是:整体通读一遍,了解哲学的起源是人对自然的怀疑,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 比如近代哲学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思辨的核心从宗教转变为人文,开始引入成熟的逻辑学、科学,开始变得多元化,等等 —— 就可以了。

这个阶段,你要做的是什么呢?是博观约取,在心里建立起一幅图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作者的脉络」里面,而是要以你心里的图景为主,缺什么就补什么。

这在心理学上面,就叫做「图式」(Schema)。它是我们认知和理解事物的基础。

比如:你翻完了一本书,知道哲学研究的一个问题是认识论。但你不清楚什么叫认识论。那就再翻到相关的部分多看几遍,或是把书里所有提到认识论的内容整合起来。不必细究每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每个结论是怎么推出来的,知道它大概指什么即可。

这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把这幅图景补全。一旦成功建立图景,它在你未来的学习里,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概念

搭建完框架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去把它精细化、补充完善。

在搭框架的过程里,你一定会碰到许多术语和概念,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程度,很有可能存在偏差。那么,是时候把它们攻克掉了。

这个阶段,你要采取的方法,就不仅仅局限在经典教材里面了,而是广泛地搜索。

比如,学习哲学,你看到一个术语,叫「质料」,翻了一下,发现来自亚里士多德,但书里因为篇幅原因没有详述。那么,你就要自己去搜索这个术语,想办法把它弄通、弄透。

比如,你可以去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导论、解读,翻到相关的部分,去尝试着理解它准确的内涵。可以找书,可以在网上搜索,可以看公开课……不拘泥于一切形式。

你要做的是:快速定位到你存在疑惑的概念,用尽可能多的信息去攻克它。

在这个过程中,你多半又会碰到新的概念,那么,不妨继续顺藤摸瓜,循着「质料」出发,把相关的概念都纳入进来,一起理解清楚。

很多朋友常见的困惑是:我怎么控制这个「度」呢?怎么避免自己不断延伸、跳转,陷入新的「概念海洋」里面?

我的建议就是:时时刻刻在心里自问一遍:「我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如果可以,并且不涉及新的概念,那就说明是时候停下来了。

比如:循着「质料」,你可能会看到「质料-形式」,跳到「四因说」……到这里就可以了。再继续深入,就已经跟「质料」没有太大关系了。

要时刻记住,自己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以目的为导向,给自己划定「边界」。

一旦你认为自己足够理解了一个概念,就将它放回到框架里,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解释它,看是否通顺、合理。如果是,那很好,继续寻找下一个概念,以此类推。

慢慢的,当这些概念都弄通透了,你的整个框架,也就更加准确了。

3. 网络

到了这一步,你就算是正式开始入门了。

经过框架搭建和概念澄清,你会发现,之前看不懂的东西,似乎能够大致理解了;之前想当然的地方,原来是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之前觉得模糊的问题,也似乎有了一些思路了。

那么,这个阶段,就可以带着下面这个问题,去阅读、听课、学习了。

什么问题呢?始终带着「联系」的思想,时时刻刻思考:我学到了一个什么知识点?它可以跟别的什么知识点联系起来?如何构建这种联系?

这才是学习的核心:知识的本质永远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之间的联系。

正是这种联系,涌现出了超越单个信息点总和的「系统性」。

如何思考「联系」呢?我自己常用的方式,是把每个知识点看作一个「知识元」,它有三个突触,分别是 what、why 和 how。

  • What:话题,结构,类别

  • Why:原理,原因,起源

  • How:应用,解释,结果

举个例子。你读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你发现,他是在解释「自我」—— 那么,就可以把它跟「自我」联系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你也许会读到丹尼尔·丹内特的「多重草稿模型」,你会发现,他从脑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自我」观念。那么,同样把它跟「自我」联系起来。

这时,你会发现,围绕着「自我」,「我思故我在」和「多重草稿模型」产生了某种联系。什么联系呢?显然,后者是在反驳前者,提出了一种非实体的、分布式的「自我」。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两者,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

进一步,你还可以去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观点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如果你把笛卡尔放回之前建立的「框架」里,不难从宗教和本体论去找到他思想的根基:他的身心二元论,本质上是一种对宗教和科学的调和 —— 那么,你又可以从 why 出发,去延伸下去。

同样,关于丹尼尔·丹内特的理论,从 why 出发,又可以延伸到脑科学、认知科学……

像这样,把浩瀚、繁多的概念节点组合起来,就能够组成一张网络。一张覆盖了种种学科、领域,从底层和表层,巨细靡遗的庞大网络。

这就是你的知识体系。

4. 主题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自我」这个概念上,会怎么样呢?

你也许会想到「我思故我在」,想到「多重草稿」,想到休谟的「自我不过是一连串印象的集合」……这些被你嵌入知识网络中的节点,会全部显现出来,映入你的视野。

那么,你不妨去思考一下:围绕着这个主题,这些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能够如何整合起来?

他们的发展脉络是什么样的?彼此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点和共同点?

这就是「主题」—— 聚焦到我们庞大知识网络中的某个细节,去拎出一个「局部网络」。

像我在 大脑的漏洞:你是如何走向狭隘和顽固的? 中所写的内容,「事实 → 结论 → 观念 → 信念」这么一个过程,就是我知识网络中,围绕着「偏见」这个主题,所构成的局部网络。

有哪本书直接提到这个过程吗?有哪本书提出过「过度简化」「孤立记忆」这两个词汇吗?其实没有。

它们并不是心理学中的固有知识。而是我围绕着「偏见」这个核心,把所有会导致偏见的过程,进行提炼、总结、归纳,再赋予它一个名字,所得出的成果。

同样,「证实偏差」和「信息茧房」,是同一个领域的知识吗?其实不是。前者属于心理学,后者属于传播学。但没有关系。在「偏见」这个主题下面,它们就是互相补充的。

这就是「主题」的力量。围绕一个主题,你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抽象的过程提炼出来,变成一个新的节点;你同样可以把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放到一起,按照它们内在的相似点和共性,去总结出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结论。

打一个比方。如果说知识网络就像一栋房子,那么「主题」,就是你在这栋房子里面,可以进行的种种活动:聚会,工作,吃饭,看电影,等等。

这些种种主题,就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5. 迁移

终于说到了迁移。

如果说前四点,都属于「知识的积累」;那么到这里,就正式进入了「知识的应用」。

什么叫迁移?它的意思其实就是:把旧的、已知的规律、模式,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上面。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理解和拆解外部情境的能力。

比如这个问题:博物馆着火了,你应该救一幅名画还是救一只猫?—— 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就应该透过表象去思考它的实质: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一个两难选择。

两难之处在哪里?一端是价值(名画),一端是道德(生命)。

那么,你或许就会发现: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被说滥的「电车难题」的变体而已。

再进一步,当我们面临道德和价值的两难抉择时,应该如何思考呢?我们不妨求助于伦理学。

伦理学有两个观点,分别是目的论和义务论。前者着眼于事物的「效用」和「价值」,后者着眼于行为的动机和行为本身,只要出发点是善的,行为就是善的。

那么很显然,把伦理学的知识迁移过来,我们就会知道:这类两难问题并不存在答案。但透过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反思自己的立场和观念。

比如,你是一位功利主义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真的能接受一条生命在你面前消失吗?你是一位义务论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的行为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是否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预?

当然,如果你用别的知识去迁移,那得出的可能又会是别的结论。

这就是一种迁移。具体来说,就是三步:

1)在前四步积累知识时,为知识预留出「接口」(参考第四点的 how 突触)

2)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通过对问题进行拆解,找出它背后的核心。

3)把问题核心跟「接口」做对比,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应用到新问题上面。

同样,假如你在学习编程,那么,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就是对你想实现的效果去「拆解」,把它们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流程、模式,描述出来,再对应到自己积累的编程知识,去「调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假如我想在一群人里做一个「一对一匹配」的小活动,可以如何来拆解这个问题呢?

不妨思考,它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到相似的人尽可能地匹配上。那如何让电脑理解「相似」呢?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不理解语言的,它只能理解数字。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数字,来实现「相似」。

那么, 一个简单的思路就是:我们事先定义出若干个分类,再让参与活动的人做一个问卷,依据问卷结果,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分类里面(给每个人贴上一个1、2、3……的标签),再在同一个分类里随机选取。

进一步,你会发现,这其实跟推荐系统的算法也是相似的。只不过推荐算法的输入,换成了各种各样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算法复杂了很多。

简而言之,结合这几个例子,我们有哪些进行「迁移」的方法呢?

1)类比。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跟哪些旧的问题、我们已知的问题相似,可以进行模仿和类推。

2)黑箱。不妨把这个问题视为一个黑箱,去思考:它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

3)抽象。不妨去掉具体情境,试着把它泛化、抽象化,提炼出它的结构和骨架,思考,它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6. 模型

当你进入「迁移」的阶段之后,下一步,就是不断去练习。不断去寻找和发现新的情境,练习拆解和迁移。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慢慢发现:

许多新问题之间,其实是存在一些共性的。它们虽然不同,但都可以用同一套知识模式去迁移解决。

这时,你就创造出了一个「模型」。

这也是很多人缺乏的能力。他们或许知道怎么迁移,也不缺乏练习量,但缺的是,从解决问题的经验中,进行高层次的总结归纳、抽象出「模型」的能力。

许多我们所说的「专家」和「聪明的人」,其实比我们厉害的,也正是这一点:他们的优势并不在于知识量的储备 —— 那些都是静态的。他们的长处,是拥有大量的「模型」积累。

你会发现,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总是能够很快把它进行拆解,并调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 —— 这就是模型起到的作用。

比如,我在第5点举的例子「救画还是救猫」中,用到的措辞是「这类问题」 —— 这其实就是一种「模型」。

再比如,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很多次「动力-阻力」模型。这个模型有哪一本书提到过吗?其实没有。它完全是我原创的。

但是,通过这个模型,我就可以把许多相关的知识浓缩起来,去处理一系列跟决策、行为、习惯、政策……等等相关的问题,更好地思考它们和解决它们。

我常常说,要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方法论。模型就是自己的方法论。你所有的知识,都是这个世界上已有的、已知的,唯有这些通过你的经验和实践,所得来的浓缩的「模型」,才是真正专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你会发现,模型跟主题非常像。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主题是对内的,是你围绕知识网络中某个节点所展开的一系列「解释」;而模型是对外的,它是将主题迁移到一系列情境上面的结果。

简而言之,模型的本质,就是主题+情境;主题聚焦于「为什么」,而模型聚焦于「怎么做」。

当你能够打通前五层,并且从模型的角度看待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进入「专业」的领域了。

7. 更新

最后一层,是更新。

学无止境。一个框架搭建起来,一个知识网络构建起来,它始终是「过去」。但人类的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你必须时刻去更新它,去更新旧的节点,更新节点间的联系,才能让你的知识网络保持生命力。

如何更新呢?这里,就是碎片信息的作用了。我会在生活中,去看各种各样的网站、博客、杂志,看一些不长的、专注于某个点的文章,并用最新的结论和观点,去覆盖和修正我的旧观点。

同样,在生活中,如果我的旧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我也会去想办法「寻找共识」,找到自己观点的不足和残缺点(正),把对方的观点整合起来(反),以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合」。

这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库、不断升级大脑操作系统的过程。

但很多人在这一层,也特别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封闭心态。

许多人会把不同的观点,当成是对自己的攻击,从而下意识地启动防卫机制,来维护自己的正确、稳定。

(具体的机制,我在 大脑的漏洞:你是如何走向狭隘和顽固的? 写得很清楚了)

记住:只有开放的心态,能够让我们保持生命力。

当你的内心变得封闭,当你关上了接纳和共识的大门时,你才是真正地变「老」了。

最后,简单提几个大家常见的问题。

1)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好像没有框架」。实际上,框架是一定存在的。你之所以觉得「没有框架」,只不过是因为它没有被你意识到而已。

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什么结果呢?框架不完整,不准确,支离破碎。从而导致,你对新知识的接收和储存,也是破碎的。

所以,把自己的框架「显式化」,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2)这套理论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学习。只不过对不同领域的学习而言,每一层次的比重会有所不同。

比如,偏理论型的知识领域(比如哲学、历史、艺术),框架-概念-网络-主题的占比可能会重一些;而偏实践、技能型的知识领域(比如编程),框架-概念、迁移-模型的比重就会大一些。

3)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什么呢?被动学习。

什么意思呢?打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忙着去思考「作者讲了什么」「书的结构是什么」,全盘照收;听一门课,忙着把课程结构、脉络梳理出来,然后去记忆和背诵……

这样有用吗?也许有,但不大。你只是在复制别人的思想而已。学再多,你也只是在复述,很难真正能够「运用」。

不要觉得跟着别人走就是捷径。学习没有捷径。

4)很多人在前几层的时候会有困惑:可是,我怎么知道我搭的框架、理解的概念是否正确?万一错了呢?

其实不必过分担心。一方面,框架的搭建、概念的理解并非源于臆测 —— 你是要查阅资料来攻克它们的。这一点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稳健的系统。框架和概念共同组合,彼此作用,如果偏差过大,那么这个框架一定是有内在矛盾的,也很容易被我们所发现。

最后,无需追求100%的正确,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关键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后面的学习中,时刻去检查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就可以了。

我们要追求的,永远不是「绝对正确」,而是「比过去的自己更好」。

最后,再回顾一下这张图。

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新的一年,一起加油。: )

 

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