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h2Abi5HRdZLFRs5CfEUuA
标签: 大学
《交大生存手册》才是真正的 985 必读圣经

开学了,如果只能给大学新生推荐一本宝典,作为复旦学子我一定会推荐这本《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
交大官方并没有参与过手册的编写,全部是学生组织,因此内容也很开放。编者甚至在前言注明了:如果你有问题或者建议,请提 issue,外校学生也行。
在国内这种教学环境下,有学生反思本科教育,展开公共讨论,本身就足够珍贵。
更难能可贵的是,《交大生存手册》里面的建议普适性极强,以至于真的做到了穿越时空。
这本手册诞生于 08 年,还是 3G 时代的产物。12 年过去了,房价飞涨,高考制度经历了好几轮改革,学生们的就业取向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学生们担忧的问题,10 年的学生可能听都没听过。
但交大生存手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直到今天它还在被讨论。
有人说:
“如果重返大一,我一定会参阅《交大生存手册》。”
还有人说:
“第一次看到它感觉三观被毁,作者瞎几把说。结果后来这个小册子讲到的现象就像预言一样发生了。”
但我推荐它的原因是,交大生存手册直指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我们能从大学教育里获得什么?”
浑浑噩噩浪费掉四年几乎成了大学的常态,而种种现象就像交大生存手册里提到的那样:
“现实总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当中太多人已经习惯于沿着那一成不变的“典型成功道路”前进:中考,高考,考研,出国……数不清的人们在埋头赶路。走在前面的已然迷失,跟在后面的却还未开始思考。这不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
而什么理念才是我们应该一以贯之坚持的?《交大生存手册》同样给出了答案:
“我希望帮助各位读者做到的,绝不是简单的拿高分、或者顺利毕业。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读者一些新鲜的思考,让同学们能看到人生道路上不同的风景。
至少在读过本书之后,各位读者应该能够有勇气、有智慧,去发现并挑战那些比上课更为重要的追求。”
“各位同学们,在本书的开始,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 ”
狠吗?狠。
但接下来还有更狠的。它把所有的本科教育都一棒子打死了:
“我无意争论是否复旦、中科大、或者清华、北大是否比我们崩溃的更少一些——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我只是看到了无数充满求知欲、激情、与年轻梦想的同学们,将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满希望与信任地交给大学来塑造。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但我觉得,他说的对。
一个有力的证据,或许就是今年掀起广泛讨论度的“985废物小组”。

两个标签的冲突如此激烈,以至于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里每个人的痛苦都是真实存在的:
“临近毕业不知道自己应该找什么工作,各种行业都投了却杳无音讯。”
“考了 3 年的研,还是没考上满意的学校。”
“辛苦念到研究生,最后赚的还没有农民工老爸赚的多。”

确实是上了好大学也不能保证一个好人生。
但他们的困境并不是自己的错。
当一个现象非常广泛时,我们就不应该只在个人身上找原因,试图用用一句轻飘飘的“不够努力”带过。
3 。
高中一切要向考上好大学看齐:压缩课外时间,专注于训练刷题技巧。
刚上大学却又没人指导了:老师上完专业课就走,教学计划千篇一律,考试通过的标准也在不断降低。
于是刚高考完的小孩就很容易把大学看成是一种延迟满足,接着自然而然产生一种误解:
大学不就是用来放心轻松的吗?
这种缺憾不只是 985 的孩子们才有,因为绝大部分人回想起大学也会很遗憾:
最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无非就是谈了一段无疾而终的恋爱,打了一阵子当时比较流行的游戏,参与过几个看似正式的校园活动,熬了几个通宵终于没挂科。
但自己喜欢什么?
不知道。
以后要干什么?
不清楚。
总觉得自己能混一年,然后再混一年,结果一不留神就毕业了,一下不知所措。
4。
但我并不鼓励你继续像高中一样拼死拼活努力刷分。
大学的自由是可怕的,却也是宝贵的。
高考思维是大学生活里最要不得的一件事,不要以分论英雄。
在此我想继续引用《交大生存手册》的一句话:
“大学生最可怕的不是无事可做,相反,是被一大堆自以为有意义实则无意义的事情过度的消耗,自以为提升自我,实则百无一用。
最重要的不是让自己忙起来,而是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空白,然后把大块的空白真正投入到对你有意义的事情上。”
关于什么才算有意义见仁见智,我个人感觉这个定义可以很宽泛。
功利点说,抓紧多找实习,为以后找工作踩点算有意义;泡实验室发文章算有意义;拉上同学尝试搞事情,比如策划活动或者搞点创业项目也算不错。
但那些让你获得了真实快乐,让你得到成长的事也很值得一做。
在大学认真谈过恋爱的人,至少体验过深入的亲密关系;听过那些和本专业没什么太大关系,却很有意思的通识课,多少也能开拓视野;虽然大部分的社团和学生组织履历在找工作里都发挥不了什么用,但你也会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这个过程里找到点燃你热情的事是最理想的。
如果没有,那么至少你也会知道自己不合适什么。
5 。
“每年我们看到保研后都有无数人后悔,我们也能听到工作的人对读研的无不羡慕。这都是围城心态。一些工作的人怀念读书的生活,觉得读研更好,比做打工仔更有前途;但读研的人又觉得还是工作好,可以赚钱和积累经验,也不用和某个讨厌的导师在一起工作。
每到毕业季这些问题都会重新冲回知乎热榜,因为大家都会被这些问题拷问一遍,怕选了这个耽误了那个,怕一个决定就耽误了终身。
很难说哪个选择能够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但我觉得,选自己喜欢的比不喜欢的强,至少你不会后悔,你会心甘情愿为之负责。
“我时常调侃我的人生非常失败,一把年纪却一事无成。
羡慕别人本科毕业就年薪百万;
羡慕别人还没毕业就发顶会论文;
羡慕别人拿一把offer;
羡慕别人有好看的女朋友。
但是这些都只是自嘲和口嗨, 只为了给落寞的灵魂找到一丝安慰,给受尽生活折磨的心灵一个发泄的方式。
正如上文所指,我依然想找自己的目标,走自己的路。如若让我与他们交换人生,我也是决计不换的。”
真正值得思索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声音。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BxVDksW-OwxwA6e-o4zpw
权威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2020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占据主榜(即综合性大学排名)前三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位居财经类大学排名榜首,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列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大学排名榜首,中央民族大学占据民族类大学排名首位,上海体育学院领跑体育类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夺冠。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中国12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为恰当反映高校在学校性质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确保排名的公平性,软科首次将1200多所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大学、7类单科性大学、3类非公办大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分别排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源自软科自主研发的大学可视化评价分析专利技术,依托“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支持,设置了十大评价模块,细分30个评价维度,内嵌上百项评价指标,涉及数百个评价变量,是对中国大学办学水平的立体化监测评价。软科创始人程莹介绍:“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导向是反映当前中国高校的核心使命,回应外部群体对大学的价值期待,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突出强调服务国家是软科排名指标体系的两个最重要特点。”
传统名校地位稳固,85所双一流高校位列百强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共有56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占据前三,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四,南京大学凭借在人才培养模块的卓越表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复旦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华中科技大学(第八)、武汉大学(第九)、中山大学(第十)。
“双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百强高校中有85所为“双一流”高校。领先的三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33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5名)、南京理工大学(36名)。排名最高的地方高校是苏州大学(38名)和上海大学(45名)。15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百强,表现最好的三所为南方科技大学(46名)、上海科技大学(62名)、深圳大学(65名)。
回复下载 如需下载“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完整表单(Excel版),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软科”,在对话框中输入“2020中国大学排名”。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




















首次发布医药、财经、语言、政法、民族、体育六类单科性大学排名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遵循分类排名的原则,对6类单科性大学(医药类、财经类、语言类、政法类、民族类、体育类)使用差异化指标体系分别进行排名。在每一类型的排名中,参与排名计算的不仅有本类型的大学,也包括综合性大学和所有其它类型的单科性大学。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监王璐介绍:“通过使用差异化指标体系对所有大学进行排名的方法,不仅可以展示一所大学在同类型高校中的排名,还可以给出这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参考排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位列全国合作办学大学第一
社会组织独立举办或参与举办的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采用人才培养相关指标,对合作办学大学(含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进行了分别排名,其中对合作办学大学还计算了全国参考排名。
2020软科中国合作办学大学的上榜高校有6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名列三甲。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分列独立学院、民办高校榜首
2020软科中国独立学院排名上榜高校共234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居全国前三。
2020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中上榜高校共144所,排名最高的三所学校是吉林外国语大学、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榜)
下表为综合性大学排名、6个单科性大学和合作办学大学的全国参考排名总榜单。












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软科)是全球领先的专注于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专业化研究与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全球的高等学校、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提供高等学校及其内部组织和功能的绩效评价模型、优质数据和管理解决方案。软科旗下拥有众多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力和业内认可度的排行榜,2003年首次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ARWU多次被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官方报道;曼彻斯特大学、西澳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也将提升ARWU排名定为学校战略规划的明确目标。软科每年定期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原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等受到《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内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排名指标和方法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得到了国内高等教育著名专家的公开高度认可。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即“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排名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赢得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中国大学排名品牌之一。2020年,软科对中国大学排名进行了重大革新和全面升级,基于软科自主研发的高等教育评价专利技术和“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支持构造了全新的指标体系,倾力打造关于中国高校办学水平最为全面、最为系统、最为准确的排名评价,向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提供更加及时、更加细致、更加有针对性的高校可比信息。
完整的排名结果请访问软科排名官方网站:
http://www.zuihaoda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