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印度疫情,可能让全世界付出代价

失控的印度疫情,可能让全世界付出代价

印度北方邦的露天火葬场

印度疫情爆发,牵动了全世界的关注

图片来源:路透社

近期印度的新冠病例激增引起了全球关注,根据印度卫生部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连续 6 天日新增病例超过 30 万例,累计确诊超过 1763 万例。

看一下印度的曲线,有专家用「毁灭性的巨浪(devastating, monster second wave)」来形容这条曲线。

失控的印度疫情,可能让全世界付出代价

图片来源:丁香园·丁香医生疫情地图印度曲线

按照这个发展趋势,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印度的病例数量甚至有可能会在数周之后接近或者超过美国。

而这波「毁灭性的巨浪」,是给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一声警报:时间,或许不多了。

1

失控的印度,比报道的数字更可怕

根据公布的数据,印度的新冠感染人数超过每天 30 万例。

一天 30 万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但实际病例肯定不止这个数,因为印度还有很多感染者没有被检测出来。

这点可以从核酸检测阳性率看出来。

检测阳性率,就是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数 / 检测总人数。核酸检测阳性率跟很多因素有关,但通常来说,检测阳性率越低,说明检测力度越大,发现的阴性人数越多;而如果一个国家的阳性率特别高,则说明这个国家可能还有很多患者没有被检测。

这个道理,大家应该很好理解。

根据 WHO 去年发的一个标准,阳性率低于 5% 是一个国家疫情得到控制的指标之一。

而 4 月 27 日,印度的核酸检测阳性率高达 19%,比很多国家都高。

失控的印度疫情,可能让全世界付出代价

图片来源:OurWorldinData

核酸检测阳性率越高,说明检测力度越低,检测的覆盖面不够,真实的病例远远不止现在这个数字。

所以,当前印度疫情确实严重,但更糟糕的是,这个严重性还是被低估的。

2

病毒变异是影响因素

但印度疫情爆发,主要是人祸

有些人分析说,印度的疫情主要是跟印度出现双突变的变异体(B.1.617,下面简称印度变异体)有关。 

失控的印度疫情,可能让全世界付出代价

印度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中,B.1.617 逐渐占据优势

这次的印度变异体携带的两个突变(L452R 和 E484Q),都出现在关键位置,并且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可能具有免疫逃逸作用。

最终结果就是印度变异体的传播能力和致病性都有所增强,只是感染后的严重程度跟一般毒株类似。是不是会影响疫苗效果还需要试验研究验证。

但实际上,印度变异体对印度疫情的影响有一定促进作用,却并非根本原因。

免疫逃逸的变异体并不罕见,目前已有 20 多个国家发现印度变异体,甚至还有更极端的情况,比如影响疫苗效果的南非变异体也在流行。但除了印度以外,其他国家曲线平稳,都没有发现类似的疫情爆发。

印度疫情的爆发,本质上还是社会防控的失败。

很多人不知道,印度其实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这些疫苗除了一部分供印度本国使用以外,大多数都出口销往其他国家,既有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埃塞俄比亚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

过去这些年,全世界有 30% 的疫苗来自印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疫苗 60% 都是印度提供。

然而相比于强大的疫苗生产能力,印度目前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推进非常缓慢。

现在,印度每 100 人接种新冠疫苗还不到 10 剂,如此低的接种率,完全不能对病毒的传播进行有效阻挡。

检测不够,疫苗接种不够,其实反映的是印度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后。

加之印度的国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很多人仍然不相信新冠病毒的威胁。

自从 3 月 11 日印度 Kumbh Mela 朝圣开始,数以百万的印度教信徒前往恒河沐浴,导致之后印度新增病例的急剧增多。

失控的印度疫情,可能让全世界付出代价

聚集在恒河岸边参加「大壶节」的印度民众

图片来源:路透社

而直至四月中旬,印度总理莫迪才出来说,朝圣活动应当「保持象征性(symbolic)」以对抗疫情爆发,但此时印度的疫情曲线已经像火箭一样上升了。

在不靠谱的疫情防控之下,印度多地的医疗系统开始崩溃,现在印度医院的氧气严重短缺,比如德里的立法会议员巴拉德瓦伊(Bharadwaj)在医院病床上,用推特发出了求救请求,表示仅剩三个小时的氧气。

实际上,印度很多医院的氧气已经用光了。

而对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来说,得不到氧气,就意味着死亡。

3

失控的印度,让全世界付出代价?

新冠疫情在印度的爆发,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在挑战全世界的抗疫结果,甚至是刺耳的警报。

主要影响有两方面:

第一,如果印度疫情控制不好,不仅会成为病毒的超级输出者,更可能导致更多的变异病毒出现,影响到周边甚至更远的国家。

别的不说,四月初一架从印度飞往香港的航班上,188 人中有 53 人最终确诊感染。

第二,更重要的是,印度疫情的爆发可能会导致全球疫苗供应紧张。

就像上面所说的,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很多欧美的药企都在印度设厂或者委托印度企业代工疫苗。

用于向欠发达地区免费提供新冠疫苗的 WHO  COVAX 计划中,目前有超过 80% 的疫苗是在印度生产的。

失控的印度疫情,可能让全世界付出代价

富国可以自产可以花钱直接购买疫苗,而穷国只能等着分配。一旦印度陷入崩溃,新冠疫苗供应的情况可想而知。

穷国拿不到疫苗,地球村内其他人也难独善其身,可能是全球抗疫行动的失败。

为了帮助印度控制疫情,许多国家已经开始行动,中国、美国、英国等国纷纷捐助救援物资,中国的 800 台制氧机已于今天空运至印度德里,一周内还会有 10000 台运达。

甚至跟印度关系常年紧张的巴基斯坦,Edhi 基金也派出 50 辆救护车支援印度。

很多国家要向印度伸出援手,主要还是为了避免更严重的灾难。

4

中国该怎么办?

印度的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要加快疫苗接种,中国目前的接种率,还远远达不到形成群体免疫的屏障。一个人的保护再完备,也比不上群体的防御。还在觉得「国内没疫情,不用打疫苗」的人,不要再犹豫了。

第二,严格的社会防控和个人防控措施要坚持下去,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旦放松防控,疫情随时可能死灰复燃。

抗疫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覆巢之下无完卵,希望印度疫情的爆发,不会成为人类失败的序曲。

我们要做好准备,也希望印度能挺过这一关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qWLm3xdTuCpCG52_KEMWQ

内蒙古向左,外蒙古向右

首发于2019-8-27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清政府风雨飘摇,沙皇俄国趁机扶持外蒙古贵族脱离中国,宣布独立。
随后,沙俄爆发革命,苏联建立,在俄国内乱时期,中国曾短暂收回外蒙古。
但是到了1924年,苏联腾出了手,再次策动蒙古分裂,在苏联的扶持下,外蒙古贵族第二次宣布独立建国,从此,蒙古有了内外之分,独立出去的蒙古国,被称之为外蒙古。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面前强大的苏联,无力收回外蒙古,后来为了得到苏联的援助以对抗日本的侵略,更是只能默认现实。
1945年,为了换取苏联出兵东北,在美国的要求下,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被迫承认蒙古独立。
而新中国建立后,因为实行对苏联的一边倒战略来避开美国的封堵,外蒙问题只能暂时搁置。
数十年来,种种阴差阳错之下,外蒙古独立成为了事实,中国的地图从“秋海棠”变成了“大公鸡”
内蒙外蒙本一家,但是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内蒙古向左,外蒙古向右。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内蒙和外蒙,却有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1

 
蒙古国,也就是外蒙古,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土地面积第19大的国家,也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
外蒙古矿藏资源极其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就有80多种,如煤炭有1520亿吨、铁20亿吨、黄金3000吨、白银7000吨、石油15亿桶。
外蒙古官方曾给出了一个评估数据,蒙古国的矿产,可以供其国民不用劳动的生活起码288年。一位蒙古国官员表示,迪拜只有石油,而蒙古国有更多的资源,所以蒙古应该比迪拜更富裕。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建国百年后,蒙古国登上了联合国“贫困”国家的名录,成为了亚洲中东部地区最落后的国家。
2017年,蒙古国的GDP大概是111亿美元左右,差不多和中国一个地级市一样多,而其背负的国家外债居然高达230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整个国家两年的GDP。
蒙古国甚至向全体国民发出了“救国令”,要求大家卖牛卖羊给国家还钱。
整个蒙古人民总共捐了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是到了2018年,整个蒙古国的外债又增长了72.4亿美元,整体外债突破了300亿美元大关。
这个债,我看这辈子也还不清了。 
 

2

为什么外蒙古地表上跑着牛羊,地底下流淌着黄金,居然还能这么穷。
因为外蒙古的基础建设实在是太落后了,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发展较好的非洲国家,整个外蒙古,只有两条铁路联通中国和俄罗斯,不管是偏远地区还是首都,交通都非常困难和落后。
这就导致,外蒙古的资源根本运不出去,外蒙古的出口主要依靠畜牧业和采矿业。采矿业占蒙古国GDP的1/3,但是却占据出口总额的90%,剩下10%基本是皮毛制品。
之所以选择这些东西作为出口主力,唯一原因就是这些东西保质期长,能运出去。
蒙古极度落后的交通,导致其工业体系迟迟得不到发展,因为工业需要规模化。而且整个蒙古国那么大的面积,才区区300万人,放牧都不够用。 

内蒙古向左,外蒙古向右

国际徒步爱好者曾经把蒙古国评选为世界徒步天堂,知道为啥么?因为外蒙古那边啥都没有,纯天然地形,戈壁小丘陵还特别多,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只能徒步前进,可不就是徒步天堂么。
我们坐火车的时候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
这些最普通的工业品,外蒙古统统都没有,本国根本无法生产,蒙古的吃穿住行除了牛羊肉之外,基本都依靠进口。
在蒙古国,通胀是家常便饭,甚至在2006年,蒙古国政府为应对严重的通货膨胀发行了面值高达20000元的货币。 

内蒙古向左,外蒙古向右

由于蒙古国没有合格的工厂,国家钞票的印刷工作,不得不委托给德国的捷德公司来印制。
国家衰落至此,令人唏嘘。 
 

3

 
外蒙古的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但是内蒙古也不小,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
我们都知道,修铁路的投资额,和铁路的里程成正比,但是收益却未必是正比,在内蒙古、新疆、西藏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修铁路,显然是一个亏本生意。
从地理面积上看,内蒙古=3个日本=4个英国=12个韩国,从空间长度来看,从内蒙古的额济纳到满洲里要坐58个小时的火车。
横跨内蒙古的难度,和横跨欧亚大陆都差不多了,每一个在呼和浩特工作的青年,都不敢轻易谈回家,内蒙古的每一张火车票,哪怕是省内的,都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长。
按理来说,内蒙古的铁路和交通,应该不会比外蒙古强多少,但是中国是个基建狂魔,很多事情,并不是完全按照经济角度去考虑的。 

内蒙古向左,外蒙古向右

由于便利的交通,内蒙古兴建了很多大型工厂,例如在包头修建的包钢,就是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数得着的大型钢铁厂。 

内蒙古向左,外蒙古向右

发达的工业体系和内陆的粮食运输,让内蒙古的人口达到了一个单纯靠放牧业远远不可能承载的数量。
至于内蒙古的经济,自然也是一路狂飙突进,解放之初,内蒙古的经济不如外蒙古,但是如今,外蒙古还不如内蒙古的一个市。
2018年,内蒙古的人口为2470万人,外蒙古为312万人。内蒙古的GDP为17289亿人民币,外蒙古的GDP为890亿人民币。
换句话说,外蒙古的人口,仅为内蒙古的1/8,外蒙古的GDP,仅为内蒙古的5%。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内蒙古的经济,都碾压式吊打外蒙古。
内蒙古和外蒙古分道扬镳了一百年,如今的差距,大到让人难以置信。 
 

4

 
从地理上看,蒙古国被中俄两国给包围,是一个纯内陆国家,蒙古国所有的进出口物资,都必须通过中俄两国。 

内蒙古向左,外蒙古向右

而由于中国的经济体量远大于俄罗斯,工业产品的价格远低于俄罗斯,而蒙古国产的那些矿产资源俄罗斯也不需要。
所以,外蒙古的对外贸易,高度依赖于中国。
按理说,外蒙古应该紧抱中国大腿,毕竟中国需要外蒙古的矿产,外蒙古也需要中国的工业品,内蒙外蒙还同宗同源,中国不介意发展外蒙的经济。
但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内蒙外蒙同宗同源,外蒙古对中国非常警惕,每天都担心中国收回外蒙古,所以国内主流媒体经常给国民洗脑,排斥中国。
排斥中国就排斥中国吧,你去抱俄罗斯的大腿也可以理解,毕竟苏联对外蒙古殖民统治了70多年,感情还是有的。
没想到的是,外蒙古被美日给洗脑了,坚定的认为外蒙古曾经遭到了苏联的压榨和迫害,而中国则霸占了属于蒙古国的内蒙古,中俄都是外蒙古的敌人,只有美国和日本才是外蒙古的盟友。
外蒙古举行军事演习,请美国军官做顾问,还请了一大堆国家观礼,就是不请中国和俄罗斯,把国家的敌意都摆在了台面上。
而美国,在2019年7月31日,宣布与蒙古国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内蒙古向左,外蒙古向右

要知道,蒙古国是个内陆国家,领土被中俄夹在中间,这两个国家还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样的地理位置,居然选择反华反俄,亲美亲日。
简直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就算美国想扶持外蒙,货物运输除非全部走空运,否则一个箱子也别想过境。
所以,中俄在历史上都时不时的敲打下外蒙古,每一次敲打都让外蒙古损失惨重,这也是导致外蒙古至今都如此贫穷的原因。
我举几个小例子,当年非典的时候,外蒙古担心病毒入境,要求关闭中蒙通商口岸,禁止一切货物和人员进入外蒙古。
中国无所谓,关就关吧,中国也不缺那点贸易量。
结果才关闭了口岸一星期,外蒙古就崩溃了,国内物价直线飙升,物资短缺,赶紧会晤中方,要求连夜开关,放物资和人员进入外蒙古。
至于什么非典不非典的,蒙古人不怕了,病死都比饿死强。
2016年的时候,蒙古国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接待了某藏毒和尚的访问。
中国挺大度的,没有对蒙古发起特别严厉的制裁,仅仅只是将中蒙通商口岸的每辆过境汽车加收了10元人民币的过境费,每吨货物加征8元的检查费,宣布要仔细检查每一车的过境货物。
仅仅三个月不到,蒙古国崩溃了,国内物价再次大涨,人民群众抗议声非常强烈,外蒙古被迫向中方服软。
你说连这点小动作都承受不了,国民经济体系如此脆弱,外蒙古哪来的胆子反华反俄,亲美亲日。
我严重怀疑蒙古国的决策层,脑袋不太灵光。 
 

5

 
我们都知道,新疆、西藏和内蒙古是中国的三大边境省份,其中新疆和西藏都有分裂份子在不断闹事。
我们听说过“疆毒”,听说过“藏毒”,但是偏偏没有听说过“蒙毒”,整个内蒙古,简直就是民族大团结的示范区,人人都拥护中国,反对分裂。
要知道,因为有同宗同种外蒙古的独立存在和示范效应,内蒙古本应是中国分裂倾向最严重的地区,结果却成了中国最团结的地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恰恰出在外蒙古身上,外蒙古是独立了,也起到了示范效应,但是混的实在是太惨了,这个示范效应,起的是反效果。
内蒙古的人,本来没觉得自己过的多幸福,至少和美国一比,觉得自己还挺穷的。
但是和外蒙古一比,那差距就立马出来了,幸福感立刻爆棚,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内蒙古的民族大团结,贫穷的外蒙古要占头功。
你让内蒙古“独”,你让内蒙古加入外蒙古,谁愿意啊,内蒙古人民又不傻,放着小康的日子不过,勒紧裤腰带变得和外蒙古那帮人一样穷?
内蒙古下辖12个市,其中GDP超过蒙古国的有9个,排第一的鄂尔多斯,其GDP相当于整个蒙古国的6倍。
整个蒙古国的经济,只相当于鄂尔多斯市的一个区,就算内蒙外蒙要合并,那也是内蒙合并外蒙。
在内蒙古,人均GDP是外蒙古的好几倍,物价直接低一个档次,放牧有政府帮你北斗定位导航羊群,碰到雪灾死了牛羊,政府能动用保险给牧民国家赔偿。
外蒙有啥,碰个天灾人祸就要饿肚子了,典型的“抱着金山却要饭”。
内蒙古的民族团结工作做的这么好,全赖外蒙古这个同行的衬托。
内蒙古和外蒙古,同宗同源,面积差不多,资源差不多,结果如今的经济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在于当初他们选择的道路不同。
如今的外蒙古,经济只相当于内蒙古的一个零头了,这样的贫困地区,如果愿意回归,我们可以投入巨资来扶贫,如果不愿意回归,那就算了,爱来不来,不来拉倒。
中国能给的东西,美国给不了,一百年前外蒙古就选错了一次路,下次如果有机会,希望别再选错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eRbQdTDmbrHmVAbgp9eEw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做梦也没想到,一个明星的素质可以这么差。
更没想到的是,素质这么差的明星居然能红,还能赚这么多钱。

鄙视明星果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郑爽因为代孕和弃养孩子被封杀后,如今再度爆出猛料,涉嫌阴阳合同和偷税漏税,还有一大堆令人发指的道德问题。

拍摄一部电视剧,耗时77天,郑爽要价1.5~1.8亿,最终张恒给她谈到了1.6亿+游戏IP权益。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算一算,日薪高达208万。
郑爽的数学明显有问题,怎么能说是每天赚200万呢,这零头怎么能抹掉呢。
那零头可是8万啊,很多人一年都赚不到8万。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1.6个亿是个什么概念呢?
也不多,月薪5000的人工作2666年就可以赚到了。
很多打工人都在意淫自己可以年薪百万,但到了郑爽这里,是日薪208万。。。
赚这么多钱,郑爽纳税了么?
另外,国家不是出台限薪令了么,明星的片酬不得高于5000万,怎么能到1.6亿呢?
对于限薪令,郑爽的妈妈非常不满,直接声称国家在玩赖。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然后,爽妈手把手的教张恒做阴阳合同。
首先,这部戏的表面片酬定为4800万,低于国家的5000万标准。其余的1.12亿,打入爽妈开办的上海晶焰沙科技有限公司里面,作为注资使用,然后转移走。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阴阳合同的原件,都直接被贴出来了。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这一招真的是绝了,弄个空壳公司转移资产,不仅可以规避限薪令还能避税。
至于打入郑爽名下的那4800万,按照法律需要缴41%个人所得税。
但爽妈觉得41%太多了,于是爽妈决定让郑爽以新沂萃珊雯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签约艺人的身份来拿这4800万,这样可以按20%的税率纳税。
这么搞一下,就能少掉约960万的税款。
爽妈不愧是税务高手。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当然,爽妈也知道这么做是偷税漏税,属于违法,所以在聊天过程中千叮万嘱,让不留文字痕迹,敏感的东西全部撤回。
片酬和金额数,在爽妈眼里居然都算敏感词。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不止爽妈,郑爽本人也是一个偷税高手.
你做梦也想不到,一天能赚208万的大明星,居然会伪造票据来降低纳税额。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对于这么大牌的明星来说,15万的票据,需要伪造么?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为什么郑爽偷税漏税这事会被曝光,因为在张恒和郑爽关于2000万元资金归属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郑爽给了张恒2000万,让张恒去做一个只为郑爽一个人服务的APP来聚拢自己的粉丝。
感情不好要分手的时候,郑爽说这2000万是借给张恒的,要张恒还。
然后法院判决张恒败诉了,因为当初郑爽转账的时候,转账记录上备注了借款两个字,这成为了郑爽获胜的核心证据。
但是在二审判决中,郑爽方的律师为了获胜,称张恒要求郑爽使用阴阳合同,但最终郑爽没有采纳张恒的意见,从道德和法律上打击张恒。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因此,张恒遭到了郑爽粉丝的网暴,爽粉们要求张恒拿出证据,否则就是造谣污蔑。
网暴现场惨不忍睹。
于是,被网暴的张恒就拿出了证据。
真的是求锤得锤。
郑爽和张恒分手后,不仅没有好聚好散,反而要求张恒立即打掉代孕的2个孩子。
这在美国是违法的,张恒打不掉,郑爽就愤怒了。
孩子出生后,郑爽直接弃养,还利用当初的小手段,迫使张恒拿出2000万来给郑爽。
因此,这件事最终才被闹的这么大。
郑爽为啥对张恒和自己的两个孩子这么狠?
张恒这次爆出的猛料里,居然还有郑爽虐狗的情节。
郑爽在聊天中说,自己以前有条泰迪狗,患了细小病毒,濒临死亡时,郑爽嫌医药费比买狗的价格还贵,直接把狗给丢了。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在这只泰迪即将被丢弃等死的时候,郑爽的当时的男友来了,拦下了郑爽,把这只泰迪送到了宠物医院。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最终,泰迪的治疗费花了2000元,由郑爽的男友支付。
一只陪了自己那么久的小狗,就因为觉得2000元的治疗费比新买一条要贵,然后就决定要把这只小狗装鞋盒里盖上,扔到外面等死。
这是日薪208万的大明星干出来的事?普通的工薪层也不会这么干好么。
这只救下郑爽泰迪狗的“当时的男友”究竟是谁?这还真不好猜。
在张恒之前,郑爽总共谈了两任男友,每一任分手的时候都闹的天崩地裂,全部都被郑爽给批倒批臭。
郑爽永远是对的,永远是受害者,这已经成了郑爽的思维定势。
郑爽的前两任男友,分别是张翰和胡彦斌,一个是明星一个是作曲家。
这条泰迪,最初是张翰养的。
而张翰的粉丝曾经看到过张翰深夜带狗去宠物医院看病,所以救下那只泰迪的,也许是张翰。
但胡彦斌也有可能,因为胡彦斌在和郑爽分手后曾写了一首歌,叫《你要的全拿走》,里面的歌词是:“你要的全拿走,留下我们的狗,我怕它以后没人宠…” 
而胡彦斌在和郑爽分手时,曾用“爬出了粪坑”来形容自己。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所以,胡彦斌救下这条狗的可能性更大,毕竟这个男人为了他和郑爽的狗甚至专门写了首歌。
今天的胡彦斌,已经获得了一个外号,叫救狗英雄。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郑爽弃养自己的亲骨肉,是有征兆的,因为她衡量一切都是利益为先。
整个娱乐圈,情商最差的就是郑爽,哪怕没凉之前都是公认的疯疯癫癫,各种令人目瞪口呆的低情商言行让人目瞪口呆。
怎么解释郑爽说的那些低情商的话?
制作团队给包装一下,叫“爽言爽语”。
这个创意真的是够天才,也真的是够恶心。
低情商就是低情商,没脑子就是没脑子,居然都能给说成是“爽言爽语”,颠倒黑白也不过如此了。
郑爽的各种“爽言爽语”也是有来由的。
在聊天记录中,我们惊讶的发现,郑爽居然有一个爱好,是去超市吃东西不付钱。
不管自己挣了几个亿,占小便宜就是能让郑爽快乐。
当张恒提出质疑时,郑爽还说你这个屌丝身上哪里来的那么多毛病。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因为张恒破坏了郑爽在超市吃东西不付钱的乐趣,所以郑爽要求张恒给她打钱来作为赔偿。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张恒这次爆出来的料,每一个都是猛料,每一个都是能让一个当红艺人直接凉透的猛料,其中阴阳合同更是触犯法律,能引来天价罚款的重磅炸弹。
那张恒为什么要爆出这些猛料?
因为郑爽和张恒打了一年多的官司,要张恒还她2000万。
张恒当年辞职,专门给郑爽打理业务的时候,郑爽曾要求张恒做一个APP,并转给了张恒2000万,张恒为此专门注册了一家公司,自己领20元的年薪。
后来因为这个APP没有达到郑爽的预期,然后两人分手了,所以郑爽要求张恒还这2000万。
在和郑爽交往的一年多里,张恒分毫未得,全程都是在为郑爽单方面付出,最后还要倒赔2000万,这就是张恒愤怒的原因,最终爆出了自己手中的猛料。
那么这个APP究竟是干什么的?
最初,我们以为郑爽建这个APP,是为了聚拢自己的粉丝,另外搞一个发言平台。
但现在,我们发现不是,这个APP最初的设立目的,竟然是为了偷税漏税。
按郑爽的设想,以后她自己,以及其他明星的片酬,可以作为营销费用给这个APP,然后经这个APP过一手之后再给明星。
这是帮明星洗钱么?
不,郑爽说了,这是帮明星的资金“合理化”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违法乱纪,偷税漏税不说,郑爽还是一个极度恨国的人.
她觉得国家限制明星片酬,对明星收重税是不对的,所以自己偷税漏税是天经地义的。 
弃养、偷税、虐狗、恨国,郑爽这样的女明星居然日薪208万
为什么郑爽会有这么奇葩的脑回路?
因为她一直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凡事只考虑自己,那自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点。
郑爽也许从来没意识到自己这么想、这么做,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更没有想过自己的言行被曝光之后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张恒手里掌握她如此之多的黑料,能让她凉透五六次那种黑料,作为拍一次戏就能赚1.6亿的大明星,她居然会为了2000万把张恒往死里逼。
张恒不是大明星,虽然比普通人优秀的多,但家庭也就是中产财富水平,如果赔了这2000万,全部家当都得被卖光,连房子都得卖。
因为这2000万他当初就没拿,而是帮郑爽做APP了,所以自然赔不起这么多钱。
至于为什么那个APP没有达到郑爽的预期。
就郑爽这脑子,哪个明星敢找她洗钱啊。
但郑爽这个人,从小到大就没吃过亏,一直顺风顺水,从来没有过任何敬畏之心,觉得全世界都应该是围着她转的。
张恒惹了自己,那自己就要弄死他,把张恒弄的越惨越好。
按照正常的脑回路,面对掌握自己这么多黑料的前任,难道不应该付封口费么?
当年的天才程序员苏享茂,白手起家赚了千万财富,因为和翟欣欣交往了3个月,被女方得知了自己偷税漏税的证据,直接被翟欣欣勒索一千多万,超过了苏享茂的全部家产,只为了能让女方不去举报。
最终,已经拿不出钱的苏享茂被逼的跳楼自杀,翟欣欣带着已经勒索到手的大几百万逍遥自在。
如今郑爽一部戏赚了1.6亿,大额度的偷税漏税,张恒全程目睹,掌握了十足的证据。
而张恒不仅没有趁机勒索郑爽,居然还被郑爽给告的要倾家荡产。
智商稍微正常的人,都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个人生道理吧,更何况是掌握了自己大量把柄的人。
郑爽不仅和张恒打了一年多的官司,还发动粉丝网暴张恒,全方位的把张恒往死里逼,最终逼的一年多不发声的张恒,无奈之下交出了这么多重磅材料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难道郑爽不知道这么干是作死么?弃养、偷税、虐狗、恨国,哪件事不够把她直接封杀的?
也许她真的不知道,毕竟,这可是爽言爽语的创始人。。。
如果郑爽当初碰到的是男版翟欣欣,而不是张恒,我想郑爽也许一年前就完了。
死的透透的那种完蛋,跳楼之前还会被男版翟欣欣勒索到手至少一亿多。
2018年6月,崔永元举报范冰冰阴阳合同,涉嫌偷税漏税。
崔永元是举报信只涉及范冰冰3000万的片酬,其中1000万纳税,另外2000万用阴阳合同的形式偷税漏税。
2018年10月,税务总局宣布了对范冰冰的处罚,查实范冰冰少缴税款2.48亿,偷逃税款1.34亿,合计罚款8.9亿。
至于范冰冰这个人,自然是永久封杀了。
在中国女星中,范冰冰的段位要远远高于郑爽,双方甚至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范冰冰因为3000万片酬的阴阳合同就被封杀加巨额罚款了,而如今郑爽的阴阳合同直接涉及了1.6亿的片酬。
而且,郑爽的偷税漏税行为发生在2019年,刚刚处罚完范冰冰之后。
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这是何等的蔑视法律法规。
是不是所有的明星都违法违规、偷税漏税呢?
还真不是,而且有证据。
张恒和郑爽谈了一年恋爱,给郑爽当了一年的经纪人,手里就掌握了郑爽一长串的黑料,个个致命那种。
而当初王宝强的老婆马蓉,出轨王宝强的经纪人宋喆,两人联手试图掏空王宝强的财产。
马蓉和王宝强结婚7年,是王宝强的枕边人。
而宋喆,也给王宝强当了7年的经纪人,是心腹中的心腹。
可以说王宝强所有的秘密,这两个人全都知道。
在最终的舆论大战中,马蓉和宋喆竭尽全力想搞臭王宝强,马蓉甚至连给自己脸上抹血躺在地上假装被家暴的下三滥手段都使出来了。
结果,两个人楞是啥黑料都没爆出来,宋喆更是直接被王宝强的律师送去坐牢了。
王宝强当初但凡要是偷税漏税个几百万,或者有什么不当言行,整个人直接就万劫不复了。
反过来对比张恒,仅仅当了郑爽一年经纪人,就能掌握这么多把柄,个个要命的那种把柄。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好大,明星和明星之间的差距,也真的好大。
一说话就颠三倒四,一扯到钱思路就无比清晰,郑爽这种人到底是怎么当上明星的?
前一段事件,一位货车司机金德强。因为2000块钱的罚款,直接自尽。
因为2000块钱的罚款,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可承受的数字。
而如今,一个日薪208万的大明星,却容不下自己的孩子和一条狗。
一个疯疯癫癫,天性凉薄,连利害关系都分不清的戏子,为什么能红?
这样的人能红,能赚大钱,说明我们整个社会的金钱激励机制和导向有问题。
像郑爽这样无才无德,仅仅长的好看的人,能日薪208万,我觉得没人会服。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12znqzqDiIYdM6UA9dREw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1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在电视上看过神医广告的人,那么你可能没有童年。

 

你吃着火锅唱着歌,看着尔康格格,这大嘴唇子马上盖上去了,突然屏幕一换,一个黑肺或者一个长了瘤子的腿出现在屏幕上,开始灵魂拷问电视机前已经应激的孩子。

 

得了这病,该咋办。

 

孩子懵了,我TM着急看亲嘴呢,我知道咋办?

 

亲嘴也能得病?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随后顶着满脑袋羊毛卷,跟喜羊羊一样的刘老太太出现,微微一笑,表示非常理解患者的痛苦,不知道没关系,现在我带着祖宗的办法来的,一个电话的事儿,刘姐帮你办。

 

孩子看着电视上的肺,看了看锅里肺;

 

看了看锅里的羊毛卷,看了看电视里的羊毛卷,第一次感受到了美食恐怖主义竟在我身边。

 

但那个时候迷信,刘姐是真的可以。

 

这么多年过去了,刘姐因为虚假广告被封了号,年轻人才发现刘姐不那么可以。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打开B站鬼畜区,发现世界上不止有一个刘姐,还有“风湿骨痛雄凤山”,也叫三服药治咳痰的“大善人乌仁吉”,维族神医“三神定喘阿古力”,治风湿的苗医“妙手怪医铁老八”,治高血压肠胃病的藏医“神医活佛索朗次仁”。

 

大家虽然治的病不同,但是大家骗的钱都相同。

 

大家不是刘姐,大家都是刘姐。

 

这世界的奥秘突然TM一瞬间就通了,原来我们活在神医宇宙。

 

他们说着差不多的话,演技差不多的假,背叛着差不多的祖宗,接着差不多的电话,骗着差不多的顾客,掏空差不多的卡。

 

这是诈骗吗,这是骗术大和谐,是文化世界里的参差。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一个假药月带货二百万的刘姐笑了,你懂这个世界吗?二十多年前,世界就将答案放在你面前。

 

但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一点不解,这些神医们都违背了祖宗,他们的祖宗,到底是谁?

 

我经过合理推测,我怀疑他们的祖宗有且只有一个。

 

是宦官,是太监。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2

 

很多人看到这儿会笑,会笑我傻,太监怎么会有后代。

 

再说这就是一个当年典型的骗局,神医的演员们用的都是话术罢了,不用深究。

 

但我要跟大家讲,我没有在开玩笑。

 

正是从这个骗局中,我发现了这些神医只说真话,且是太监后代的真相,并且前后呈因果联系。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神医在骗局中说了真话?

 

不理解的朋友们好好琢磨一下,这个骗局为什么行得通?还行得通了好多年?

 

靠的就是精密严谨。

 

这个骗局底层逻辑是,打造神医的是利益集团,收来一批疗效不明的保健药品,想要卖给一群久病缠身又难治愈的老病友们。

 

我提的神医也不是演员,而是利益集团,及他们打造的人设。

 

怎么跑的通?靠的是让这个骗局中的多方得利,广告平台、演员、利益集团、病友。

 

如果全方得利了,是完美的商业模型;但这是一个多方得利、病人被坑的骗局。

 

那问题就在于,怎么样精密的骗病人足够久。

 

但凡设计不精密,利益不到位,早就被多方掀桌子了,怎么连续骗这么多年?

 

所以就要将曝光最多的角色塑造的足够真实,足够精密。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这个角色就是骗局的锚点,神医们。

 

所以演员演的神医一定有唬住人,一定要严谨,不然别说骗局,连广告台领导都骗不过去,还怎么轮番播出这么多年,面对这么多观众的指摘检验?

 

所以就让神医说真话,只说真话。高明的骗术不是天花乱坠的假话,而是只说真话,漏掉关键的信息进行行骗。

 

这可比说假话管用多了。

 

这时大家补全神医的后半句,就能发现骗局的真相,利益集团的心声。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说“我们专治中老年人”是实话,但漏掉的后半句是“小年轻的坑不过”。

 

“别的病我不治,专治XXXX”是实话,但漏掉的后半句是“就连这个也没治好。”

 

“XXX病是不死的癌症,是无期徒刑,是因为你XXXX引起的”,这句话更没错了,神医都说了,不信可以上网查,早就为你创建好了词条。

 

甚至神医自己都说了大实话,“就像在割韭菜一样,隔了一茬又长一茬”,真话就放在了台面上,只是你们不听罢了。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很多人会质疑我,说不对,神医们又号称,“这一副药下去,保准药到病除”,“几个疗程内给你治好”,这个一听就假。

 

错了,这还是真话。

 

神医说给你病治好,又没说给你人治好,如果一副药下去病友直接下户口,你的病还会再存在吗?

 

别说还高血压了,这回血压都没了;

 

别说血栓了,这回血管都没了。

 

而且,人家也没说给你治好是阳间还是阴间。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神医背后的利益集团向糖尿病患者卖糖麻花,中药饮片中含苏丹红,在药片中加入药效不明的成分。

 

你要是这样还能站起来犯病,别说病魔,死神都得管你叫大哥。

 

虚假的神医治人,真正的神医治病,还重仓福寿园的股票。

 

所以问题又来了,这跟神医的祖宗有什么关系?

 

神医既然只说实话,那神医们说违背了祖宗的决定,就一定有祖宗,一定违背了祖宗的决定。

 

注意,是违背祖宗的决定,不是违背祖训的决定,两者有区别。

 

这么多不同身份、不同民族的神医,在小的时候同时接受类似“秘方绝不可外传”的祖训,然后在不同的电视台同时违背,有可能吗?概率小到没可能。

 

可能性更大的是,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宗,是利益集团的祖宗。

 

祖训很难重合,但祖宗却可以重合,他们共同违背了祖宗,做了祖宗不让做的事情。

 

这距离我们的推导结果,只差一步。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3

 

问题来了,医生的起源是什么?

 

是巫。

 

在古代,巫就是医,医就是巫,后来社会发展,医才从巫中划分出来。

 

后来人民管治病救人的叫医生,管靠近权力中心亲近鬼神的叫巫觋。

 

那侍奉神庙的无垢者是谁?在宫廷内从事扶乩行动讨好君王的人是谁?在巫蛊之祸中得到最大的人是谁?得到各种祥瑞信息,第一时间谄媚君王的人是谁?

 

是太监,是宦官。

 

以治病救人为噱头,以封建迷信等巫医手段来敛财害命的人及利益集团,祖宗是太监。

 

医生要脸。但是太监烂人不要脸,为了点钱牛子都不要了,后代完美继承了这个优秀品德。

 

谋财害命,伤天害理,阴阳人挣烂钱,烂头烂屁股。

 

这时再看这群神医,是不是觉得谜底就在谜面上。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他们以藏族大喇嘛、维族大阿訇、苗族大蛊师、满族大萨满等形象出现,动不动就说自己几天内治疗顽疾,没有治不好的病,这还说这不是从事巫术的宦官后代?

 

甚至刘老太太都漏了馅儿,一不小心使出了影分身之术,化身为九个形象出现。

 

你还说你不懂巫术?你还说你不是宦官的后代?

 

他们为什么只说真话?因为出家人不打诳语,太监可不是出了家吗?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他们的身份,我们甚至可以从神医们共同的一句话中揣摩掉精髓。

 

“这么多病人,我就是累死了也看不过来。我翻来覆去思想斗争了一个月,最后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把祖传的秘方无偿捐献出去。”

 

正常人谁能翻来覆去一个月不睡觉?早死了。

 

但是巫师可以,这翻来覆去一个月是在请神,是在跟祖先沟通。

 

祖先同意了吗?没有。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为啥没有?

 

因为人家太监都知道不能打着医生的名头骗钱,毕竟每个宦官都在生死线上滚过一遭,宦官都知道瞎掺和医学领域是会出事的。

 

但是神医及背后的利益团体毅然决然的还是做出了这个背叛宦官祖宗的决定,决定装成神医坑无数病人的救命钱。

 

作出决定的这一瞬间,遥远老家的祖坟炸了,宦官祖宗捂着宝贝出了坟,怒斥自己的不肖子孙。

 

宦官把无父无母的孤儿养到大,就为了传宗接代,没想到他们还是干出这么断子绝孙的买卖。

 

挣这种下作的脏钱,坑无知的病友,道貌岸然苟活于世这么多年,还是现了王八模样。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4

 

最近除了刘老太太被封禁,张老头也被免去了鹤年堂院长的身份,神医们的身份逐渐被曝光,甚至总有某神医染病去世的消息传出,真假不可考;

 

然后医疗养生类节目只能由电台电视台策划制作,避免相关广告再次诞生。

 

神医们只能在B站鬼畜区被反复羞辱,公开处刑,相关的利益集团也被罚到头烂,跑路许久。

 

十多年过去,利益集团的头目也该到了百病缠身的年纪,当初一个个被拿来牟利的疾病,差不多总该得上一个了,不晓得他们是如何治疗,如何在病魔面前摇唇鼓舌。

 

但是该来的总会到来。

 

断子绝孙,绿帽满头的生涯总会在前招手,当初坑人命挣得烂钱,要么落得手上一堆银镯,要么落得棺前一堆银烛。

 

这是魔幻时代,最不魔幻的一个结果。

 

违背祖宗的神医,祖宗可能是太监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0CrxSFF-pV4H-4UfrXEjQ

重新认识在线教育:广告的真相

/ 信口说

来源/ 信口说(ID:xinkoushuo)

 

导语

 

在线教育的广告消失了很多。

 

曾经大规模的广告营销,给在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批判和指责。

 

我们看到在线教育的广告进入了各大综艺节目,春晚、乘风破浪的姐姐、最强大脑、王牌对王牌、欢乐喜剧人、奇葩说,多位明星成为了在线教育的代言人,邓超、孙俪、沈腾、章子怡、王源,在线教育的认知度在迅速提升。

 

于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中,在线教育行业仿佛成为了一个拙劣的暴发户,低价获客、信息轰炸、营销泛滥的批判不绝于耳。

 

但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在线教育行业大发展中,在线教育公司收获了规模用户和资本支持,三四线以下城市的学生得到了清北名师的在线课程,广告商们赚得盆满钵满,看起来每个人都得到了利益。

 

在线教育的大规模广告营销,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还有什么是我们没有看到的?

 

 

1

 

如果没有广告,市场会怎样?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如果没有广告,在线教育行业会怎样?是否会变得更好?

 

在中国这样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只要有创新产品出来,一定会有人模仿。而市场的既得利益者,凭借已经建立的品牌、流量、资本优势,很容易模仿并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压制性的竞争优势。

 

早年间腾讯游戏就因抄袭式的微创新备受批评,凭借QQ和微信两大流量阵地,腾讯游戏毫无意外地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游戏公司,并连续霸榜多年。面对腾讯的市场地位,小型游戏公司几乎没有反抗之力。

 

如果没有广告,创新公司的产品就很难有机会与市场巨头竞争,市场既得利益者有很强的动机去模仿甚至抄袭,但创新公司并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这对市场的既得利益者是有利的,但对创新是不利的。结果是创新被压制,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这种现象,在教育行业同样存在。

 

2016-2017年,VIPKID凭借“北美老师在线1对1”成为黑马,连续斩获3亿美元融资。紧接着竞争如暴风雨般降临,2018年1月,好未来1亿美元领投哒哒英语;5月,字节跳动上线GOGOKID,对标VIPKID,并开始全渠道推广。2018年在线英语1对1行业开启了惨烈的烧钱大战。随后2019年行业急转直下,VIPKID一度陷入融资困境,4月,GOGOKID开始大规模裁员,哒哒英语最终以1亿元人民币的估值被好未来收购,VIPKID成为了惨烈的幸存者。

 

同样的一幕重现于K12大班双师课,2019年暑假,猿辅导率先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广告投放。这与其说是市场行为,不如认为是猿辅导被迫的战略防御,而且,是不得不为之。之后,学而思、字节跳动、作业帮、网易有道、高途课堂的跟进,将整个行业的竞争推向高潮。面对市场巨头的品牌、流量优势,猿辅导唯一的机会就是快一步,在竞争对手行动之前,通过广告营销的方式,迅速触达市场,占领用户心智。

 

不同于技术类产品的强壁垒,在线教育行业没有秘密,任何一个被证明成功的产品,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拆解和学习。如果2019年,猿辅导没有率先做出广告投放的决策,字节跳动的大力教育、好未来的学而思网校也必然会开启大战,在竞争压力之下,猿辅导还能否推出创新性的斑马AI课,可能就是个未知数了。

 

一个有效的市场,需要鼓励竞争,同时也需要有对创新的保护机制。从商业的角度,广告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方式,让大小机构都有机会参与市场竞争。

 

所以,广告营销所带来的市场变化,实际动的是市场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当广告营销被放大成全行业的恶性竞争和获客压力,监管者适当地出来降温,也是有必要的。

 

而教培行业的问题,是行业和大环境所决定的,不是因为有了在线教育才出现的。即使没有广告,教培行业同样会存在,教培行业的问题,违规经营、制造焦虑、破产跑路也都会存在,只是这些问题分散于全国大大小小的机构,没有被广泛关注到。在任何行业,总会有机构存在这些问题。

 

 

2

 

在线教育,是否真的只有营销?

 

 

首先,从成本结构的角度来看,在线教育的广告营销其实相当于线下教育的门店开办费用。

 

所有的营销都是流量转换,传统培训选择在大街上开店,就是要转换线下的人流;在线教育机构,没有线下场景怎么获客?只能是通过广告营销的方式,这和传统线下门店的效果是一样的。线下开门店同样需要前期的投入,也会有战略性亏损的阶段,但只要是有序开店,我们也不会认为是烧钱盲目扩张。

 

其次,在线教育公司的广告营销是否过度,要看其竞争阶段和在整体成本中的占比。

 

在行业竞争的某一阶段,出于竞争的需求,营销费用占比过高,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在暑期集中投放的阶段,营销费用肯定会很突出。但如果拉长时间去看,一个正常经营的在线教育机构,其营销费用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必然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再者,如果真的只注重营销,实际最受伤的反而是大量投放广告的在线教育公司自己。

 

如果一家在线教育公司提供的产品、内容和服务不好,运营、管理和人员培训等跟不上,用户是不会买单的。低价课、免费课的推广引流固然可以带来第一批用户,但用户不会续费,而且相当于做负面广告,口碑不好,广告投出去,不好的口碑会传递更快,这对公司是巨大的负担。广告有效的基础必然是教育的质量过硬,大规模的学生进入后,在竞争中会促进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继而优胜劣汰,加速整个在线教育市场的成熟。

 

越不重视教育本身、盲目营销的公司,越容易被广告反噬,这是一个简单、又极易被忽视的逻辑。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解,是因为过去两年出现了多家教培公司的倒闭和跑路,由于涉及大量家长的学费,逐渐演变为影响巨大的社会群体性事件,而被广泛关注,大家普遍产生了对教育培训行业的不信任。

 

兄弟连、优胜教育、学霸君、巨石达阵……等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大量做广告的在线教育公司,这些出问题的公司,其实根本问题都是提前使用了学费预收款,用于日常经营或者盲目的扩张,一旦出现招生不及预期的情况,比如疫情中的停课,就会导致现金流断裂。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对预收款进行第三方监管,保障家长提前支付的学费不会被盲目使用。可以根据教培机构的规模,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管,比如头部几家大的在线教育公司,预收款100%监管,等到消课完成再将现金返还到公司账户;针对中小教培机构可以监管20%-50%,这样也能保障小机构的有序经营。最新出台的国家政策,已经在各地开始实施预收款监管。

 

这样,即使哪家在线教育公司真的撑不住要宣布破产,家长的学费一分不动退还,亏损的只是投资人的钱,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3

 

谁为自己呐喊,谁为创新护航?

 

 

市场上的声音,从来都是熙熙攘攘,但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其背后的利益,而且他们还想引导舆论,一起为自己的利益呐喊。

 

批判在线教育过度营销、商业模式不成立的人,很多是在做线下培训,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了。线下培训解决不了用户急速增长的线上教育需求,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在线教育公司正在大量蚕食他们的市场份额,他们站出来批判,也就不奇怪了。

 

跟着大书特书在线教育乱象的媒体,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和获取流量。在线教育获取资本和市场的支持、在线教育让边远地区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在线教育在疫情中让千万学生在家上课,这些价值他们也会去说,在不同的时点,他们都要挑动公众的神经。

 

其实大多数家长不关心一个在线教育公司是否过度投放广告,至少在做广告的公司说明是有钱的,一时半会不会跑路,在众多选择中反而会让家长放心。家长只关心他购买的服务是不是能满足需求,提供服务的公司是不是靠谱,低劣的营销伎俩可以影响用户一次,但也会是最后一次。

 

顶层的政策制定者,实际上看得比谁都清楚。现行的教育选拔制度,纵然有很多不完美,但已是最有效、最公平的制度,让每一个人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培训机构的规范和发展、家长的负担、社会的焦虑,还有更长远意义的教育公平和创新,这些问题无法同时解决,需要权衡和抉择。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经过三十年、四十年的努力,确实让一部分人、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了。

 

但这句话还有后半句,那就是“带动大部分地区,然后达到共同富裕”。现在先富起来的既得利益者,总希望扩大自己的利益和优势,而且,他们往往还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没有想过带动大家一起富裕。他们忘了,他们的先富,是建立在大量的国家政策支持、市场红利的基础上,再加上他们自身的努力。

 

如果他们不能主动承担“带动大家一起富裕”的责任,那就需要采取措施让他们给“一起富裕”让路。现在的反垄断,本质也是在打破既得利益者的封锁,为更多的创新护航。

 

在线教育也是一次重要的教育创新,一定会是未来教育的趋势。是在线教育,在疫情中辅助承担了“停课不停学”的责任。是在线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了享受优质资源的机会,这是人类几千年来未曾解决的教育公平问题。

 

在线教育的大规模广告很容易被看到,表面所呈现的问题也容易被看到,但不容易看到的,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背后,所面临的创新、竞争与生存。广告,实际提供了一个创新型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

 

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在线教育还是一个在持续发展的行业。既然在发展,那必然会遇到发展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部分从业者的不规范、规则不明、模式不清、监管不严等等,但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盖棺定论一味批判。

 

电灯刚被发明时有很多问题,价格高、寿命短、发电厂数量少,推广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而继续使用油灯;福特推出T型车的时候,距离汽车被发明已经过了22年,性能不稳定、故障频繁、声音大,整个马车行业的人都在反对;特斯拉创立后的多年里内忧外患不断,多次濒临破产的边缘,连马斯克本人也自嘲,创办一家电动汽车公司是一个愚蠢的行为。

 

每一次创新的力量,都会遭到无数人的抵制,但历史的大河从未停止奔流。

 

历史的发展,总是少数人的觉醒,和多数人的推动一起进行的。虽然我们是多数人,但我们选择相信什么,同样决定了历史的发展。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K6CxLIDz4bjTFgWBLm8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