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分配的逻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

正值一年一度的高考,这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提笔写下这段文字,给大家聊一聊我们这个社会资源分配的逻辑。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

如果在中国,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

原因很简单,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都是按照读书——或者说按照掌握知识的能力来分配资源,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现象。

1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早在明清时期,欧洲人来中国觉得最不可思议的现象就是——这个国家居然是根据读书考核的成绩来分配权力。

这个读书与考核就是指的是科举制度。

葡萄牙人曾德昭的《大中国志》详细地记录了科举的全过程,并且评论道:“从学生头次赴考,直到最后考取博士,是这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因为学位和职位带来的名利,都取决于这些考试。”

他的描绘背景是针对欧洲权力分配制度的不满。在欧洲,权力的获得是靠着家族的世袭或者教会神权的指定;而在中国,权力的获得则是靠着一套完整的科举制度。因此,西方人几乎无例外地认为科举是最公正、最平等的选才方式。

这里简单讲一讲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又称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

原创 | 资源分配的逻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

我们以明清为例。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首先必须是生员(秀才)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而要获得生员(秀才)也要经过三轮考试——也就是县试、府试与院试。顾名思义,要获得秀才的资格,要经过县里的考试,府里(明清一府相当于现代的地级市)的考试,最后还要通过特定的“院试”。

县里的考试由知县主持,府里考试由知府负责,院试则由省学政负责(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

这三轮考试通过之后,就能获得秀才的资格,换句话说获得官方认可的“读书人”,这个官方认可的“读书人”是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首先是见官不拜——古代一般老百姓见到官员是要下跪磕头的,但是如果是秀才就可以免掉这个礼仪,只需要拱拱手就行了。

另外,秀才还可以免税、免除徭役,相当于政府出钱补贴秀才的生活费。更为重要的是,秀才具有各府、州、县学读书的资格,而这些政府设置的学堂是全免费的,包括伙食都是由地方政府提供。

然后就是秀才可以参考正式科举的第一轮乡试,乡试地点一般都是在各省省会城市,由中央政府选派有名望的大臣担任正副考试官(这个正副考试官是个香饽饽,古代官僚系统有无数人挤破头都想干这个考试官,原因我们后面来说)。

乡试每三年一次,通过这个考试就叫举人。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中举的难度极大。

明清时期,每年获得秀才资格的人数大致是2万人,但是举人名额每年只有1100人左右——大致是每个省有50—100个名额,也就是说,你只有成绩达到全省前100名之内,才有中举的可能性。

成为举人之后不但有了做官的资格,而且举人的特权远胜秀才。

1、免除徭役,不纳税。这一条适用于举人整个家庭(秀才只是针对本人),包括其门下家奴。这一条可以说是封建王朝积累财富的不二法宝,因为农民之所以赤贫是因为他们不仅要纳税,还要服徭役,而成为举人之后就是地上长的东西和做点什么产业赚的钱都是自己的。

最为重要的是,举人免税的权利可以覆盖整个家庭,所以,就有很多自耕农会主动将田产投献到举人名下,以免除赋税,这样举人就可以轻而易举成为地主。

2、可以豢养家仆奴婢。卖身为奴的人算你的财产,他们也不用服徭役纳税。

3、见官不避。举人无论有没有当官,名义上都是地方官的同僚,所以见官不避,以礼相称。普通老百姓见官不避是重罪,杖责到流刑不等。

4、功名抵罪,犯了罪可以用功名折抵刑罚等级。这一条就是说,除非大奸巨恶,否则只要有个举人功名,基本就死不了了。

5、过堂不用刑,不下跪。除非革除功名,否则衙门是不能对举人用刑审讯的,最多就是吓唬吓唬,吓唬不住那就是真没办法了。所以古代大多数诉讼,有功名的人都比较占优势。

除了上述明面上的权利,成为举人之后还有一个巨大隐形的福利。

那么这个巨大隐形的福利是什么呢?

别急,我们先来看一段《范进中举》的精彩描写。

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进来:“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各自散了。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

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胡屠户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

张乡绅大致属于县里的土豪,他来拜访范进,势利的胡屠户“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而且聚在范进家里的邻居各自散了——这个出场就可以看出这个张乡绅在当地很有威势。

但是很有威势的张乡绅也要专门上门来巴结刚刚中举的范进,不仅送银子还要送房子,堪称很是下了血本。

为啥张乡绅要专门巴结一个举人?

我们把上述举人的权利梳理一遍就可以发现,这些权利对于当地很有影响力的乡绅而言,其实意义不大。

另外,就算是中举之后就有做官的资格,但是僧多粥少,朝廷每年也不会有上千个官职空缺满足所有举人的需要,最为重要的是,范进中举已经53岁了,未来无论是做官还是参加更上一层楼的会试可能性都不大。

那么,张乡绅巴结范进图个啥?

张乡绅图的是范进中举之后获得的人脉圈!

首先是主考官就自然成为范进的“老师”,然后是本省同届考上举人的人就成为范进的“同年”,以上是直接关系,还有间接关系也就是以“老师”为纽带,这位“老师”的“同年”与学生们。

以上三种关系在古代是十分亲密的关系,属于只要开了口,怎么也得帮忙的关系——如果不帮,差不多这个人在官场的口碑就会直接崩塌。

按:张乡绅与范进扯上个关系就是范进的老师——也就是这一轮乡试的主考官是张乡绅爷爷的门生,就因为这么拐了几道弯的关系,张乡绅也能毫不脸红声称与范进是世兄弟。

由此可见,只要中举之后,要找官场疏通路子,只要通过老师、同年几条脉络去梳理,一般都能七拐八拐扯上关系。

大家想一想,只要中举,就拥有一个至少是省部级领导的“老师”,然后就是全省考试前100名前途无量的“同年”,最后就是老师的人脉圈,这是何等强大的人脉圈子!拥有这样人脉圈子的举人甚至是一般地方官(包括知府、知县)都轻易不敢得罪。

这就是张乡绅主动贴上去给范进送钱送房子的逻辑。

古代所谓的“官官相护”说白一点就是同乡、同年、老师等三种人脉圈组成的官场网。

以上就是举人的红利。

乡试之后就是会试和殿试,这两项考试都在京城举行,正常情况也是三年一次,录取名额在三百人左右,通过考试者叫做进士。会试由朝廷最有名望的大臣担任主考官,而殿试则是皇帝亲自在皇宫里考试。

进士与举人相比差距更大,举人有做官的资格,但是一般只有部分举人能当官,而且只能做8—9品小官,非常优秀的能做到7品(正县级)。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殿试实际是进士的三个级别划分,包括一甲前三名,称为“进士及第”,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称“同进士”。而进士必然得到官位品级和授官。

进士做官就是7品起步,明清定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得为大学士——大学士在明清就是宰相,官员的顶峰。

原创 | 资源分配的逻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

清代名人左宗棠是一个奇葩的例外,左宗棠是举人出身,几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后来因为收复新疆的功绩被朝廷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差不多已经是人臣顶峰。

但是左宗棠对自己举人出身耿耿于怀(非进士不得为大学士),甚至给朝廷上书,要辞去所有官职参加会试,满清朝廷当然不可能同意,最后特旨赐左宗棠“同进士”才算是解决了这位名人的一项心结。

这里简单说一下为啥古代官员挤破头都愿意去担任科举的主考官,原因很简单,如果是乡试主考官,那么干一届就是所有举人的老师(全省成绩前100的人才),这些人未来不管取得怎样成就,这个老师名义终身不变!

会试更是抢手,干一届会试主考官,也就是成为全国这一届所有进士的老师,一届进士未来出一批地方实权官员或者中央大员是大概率事情,想象成为这票官员的老师未来可以享受多少红利。

以上就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介绍,简单总结一下,中国古代权力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是按照读书成绩来划分的。

获得官方认可的读书人(秀才)就有了分配社会资源的资格——包括见官不拜,免税、免除徭役,免费去官方学校读书;然后成绩更好就能成为举人,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分配,最后是进士成为资源分配的金字塔存在。

所以,在中国古代,读书是否可以改变命运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才产生了一句名言——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强调的是个人掌握知识之后就能在工业社会获得更多机会。

而在中国读书价值显然更高,我们的名言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超越一切的存在。

2  性价比最好的选择

到了现代中国,同样是遵循根据读书成绩来分配社会资源的逻辑。

这里有两个原因。

其一,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强大惯性,让读书人在社会中拥有超然的地位;

其二,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干掉了食利阶层,让根据读书成绩来分配社会资源没有任何既得利益阶层阻碍。

但是因为建国初期我们教育底子太薄,1949年全国毕业小学生只有67万,所以在前30年,我国主要就是普及基础教育,也就是中小学教育。

列一组数据:

1951—1956年,小学毕业生从100万增长到500万;

1957—1968年,初中毕业生从100万增长到500万;

1971—1976年,高中毕业生从100万增长到500万;

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原创 | 资源分配的逻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1980年——2020年大学生招生人数

1980年我国招生大学生才28万,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变成867.5万,增长31倍!

现在社会上但凡好一点的工作大学毕业已经是基本门槛,更好的工作则需要更好的院校(985、211)或者更优秀的学历(研究生)。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在其它国家也是这样啊,大学毕业生相对非大学毕业生就能获得更好的工作。

表面上看好像是这个道理,其实,大家不明白中外之间教育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中国教育是独一无二的普惠制。

这个普惠制包括全国统一使用同样教材,学生参加统一高考根据分数线上不同学校,对于贫困地区优秀大学还有绿色通道(降分录取),大学以公立学校为主,国家对大学生提供大量补贴,所以中国大学基本做到学费白菜价(一年几千元),住宿白菜价,对于贫困学生还提供免息助学贷款与生活补贴。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大学招生人数是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经济规模越大,招生人数就越多。

原创 | 资源分配的逻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

中国历年大学生招生人数VS中国历年GDP

(1980年——2020年)

这两个曲线是基本匹配的。

因为我们教育普惠制+根据读书成绩来分配社会资源,所以,在中国读书是性价比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读书改变命运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中国一个孩子如果老老实实读书,那么就有很大概率接受高等教育,同时高等教育的成本即使是贫困地区家庭也是可以承受的,最为重要的是,一旦接受高等教育,因为中国这几十年突飞猛进的经济高速增长,那么毕业就能获得一份相对比较好的工作!

在中国,还有比读书更容易改变命运的选择吗?

没有!

所以,在中国老老实实读书就是无风险收益最高的选择。

同样因为这个原因,在中国搞市场化很高的体育运动就是非常悲催(国家一包到底的专业体育例外),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搞专业体育风险太大,与读书相比性价比太低。这就是中国足球成绩越来越差的本质原因。

中国有一个很奇葩的现象——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越快,高校录取比例越高,青少年常年踢球人数就越少。

原创 | 资源分配的逻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

在1990年—1995年,我国常年踢足球的青少年数量达到历史最高65万人(同期大学录取人数是90万左右);1996年—2000年下降到61万人(2000年大学录取人数跃升到200万);2000年—2005年,青少年踢球人数迅速下滑到18万人(2005年大学录取人数超过500万);2007年,青少年踢球人数更是急剧下降到3万人(2007年大学录取人数为566万);

现在呢?青少年踢球人数只有5000人(同期大学录取人数达到1000万人)。

青少年踢球人数下降,直接导致我国注册足球运动员人数急剧下降,列举一组2020年亚洲各国人口与注册足球运动员的数据。

澳大利亚2568万人,注册球员195万人

日本12622万人,注册球员100万人

伊朗8399万人,注册球员45万人

韩国5178万人,注册球员35万人

泰国6980万人,注册球员20万人

越南9733万人,注册球员5万人

中国141300万人,注册球员0.8万人

所以,在90年代中国足球还算是亚洲一流,2002年还能进入世界杯,但是在此之后就一年不如一年,现在连越南都打不过了。

这也是按照读书成绩分配资源模式的一个副产品。

3  中国与西方教育的区别

但是国外不一样,以美国为例,1991年美国GDP大致是6万亿美元,当年大学生入学人数大致是1400万人,到了2020年美国GDP达到20万亿美元,但是同年招生人数是1500万人,GDP规模增长3倍半,但是大学招生人数基本不变。

光是招生人数美国就与中国有本质区别——我看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中国GDP增长3倍之后大学招生人数一定也增长3倍以上。

更何况西方发达国家是双轨制教育,公立教育免费但是水平很一般,而私立教育水平很高,但是门槛也很高(学费昂贵)。

英国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考上牛津、剑桥名校的人数相当于全英国1800所公立学校的总和,英国私立学校每年招收人数只占学生总人数的7%,但是这7%毕业生要占据英国80%精英阶层份额(包括国会议员、高级医生、官员、律师等)。

原创 | 资源分配的逻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伊顿公学

美国非教会私立学校只占美国总学校人数的1.3%,但是这些私立学校有30%学生可以进入常青藤等一流名校。但是美国公立学校进入常青藤的比例还不到0.1%。

简单的说,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精英阶层家庭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私立教育,普通家庭只能接受水平很一般的公立教育,这种教育水平差异必然导致未来资源分配的差异。

最为重要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不管经济如何增长,每年在国内录取大学生的数量基本没有变化,在精英阶层家庭的孩子垄断大部分高等教育资源之后,给平民家庭留下的高等教育份额自然就严重不足。

这也是西方贫困家庭愿意让孩子去从事体育、娱乐等工作(西方国家体育、足球明星基本都出自贫困家庭),在读书之外去搏一个万里挑一的机会。

所以,表面上看好像西方国家也是受教育越高分配资源越多,但是它们基础教育的模式与中国还是有本质区别。

但是,中国这种根据读书成绩来分配社会资源的模式也有一个问题——经济增长(做大蛋糕)的压力很大。

一旦经济增长与待分配的读书人不匹配——也就是需要分配的读书人大于可分配的社会资源,国家的压力就会非常大。

远一点的例子就是70年代的知青下乡,近一点的例子就是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而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将超过1000万,所以国家压力空前巨大。

2015年权威人士指出,未来中国经济大致是一个L型的走势——也就是经济增速会下降,后面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果然从9%左右下降到6%左右。经济增速下降带来的结果就是可分配的蛋糕变小,但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却在进一步扩大(招生人数增加)。

怎么办?

所以从2015年开始,全国兴起一股考研热,考研人数节节攀升。

原创 | 资源分配的逻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2015年—2020年考研人数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突然开始热衷于考研?

原因很简单,中国大致还是一个按照读书成绩分配资源的逻辑。考上大学大致相当于一个秀才,读研就是举人,一流大学一流研究生专业大致就相当于进士——成绩越好,获得好工作(获得更好的资源)机会就越大。

前面我们讲张乡绅为啥要巴结刚刚中举的范进?

原因就是张乡绅看中了范进中举的人脉圈,包括老师、同年等等。

考研也有相同的逻辑。

一般来说,研究生导师大都是这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或者是全国,或者是当地,根据学校档次而定),是细分领域的权威专家,其人脉资源是相当可观的——也许导师组一个饭局就能让学生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机会。

有这样的导师为后盾,自然机会比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好得多。

当然普通本科大致是通识教育,而研究生才能真实对特定专业有更深的认识,所以无论是学识还是人脉,研究生都比普通本科生更有竞争力。

很多家长比较热衷于将孩子送国外去读研,这个看上去很高大上,其实真实效果未必有国内读研好。

一方面国外读研就放弃国内读研的人脉,另一方面国外人文系专业在国内基本没啥用处,比如在英美读法律专业——英美属于海洋系法律,与中国大陆系法律基本架构就有本质的区别。你就是把英美法律吃得很透,到了国内如果要继续从事法律工作,基本要从头学过。类似的还有金融等等。

4  读书改变命运

最后再说几句。

可能有人羡慕过去秀才、举人、进士的待遇,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还不如过去。

这个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来看。

明代人口有2亿,清代人口顶峰时期达到4亿,每年秀才人数只有2万,每届举人1100人、进士300人;现在每年毕业大学生上千万,硕士研究生50万+,博士5万+,虽然工业社会GDP规模远超过农业社会,但是分配的人数也超过几百上千倍,而且现代社会是不能搞特权的。

另外最近几年各大城市搞的人才新政,只要是大学毕业生,学历越高地方政府给的待遇越好,到了985大学博士这个级别基本也是要给房子给丰厚的安家费的,这也说明,中国现代社会基本还是遵循根据读书成绩分配资源的逻辑。

原创 | 资源分配的逻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吗?

杭州人才新政

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看,如果你高考成绩能进入全省100名之内(古代举人选拔标准),能读什么学校?绝对是一流优质大学,这样大学然后又能读一个研究生毕业,基本也是社会上的精英阶层了,其社会地位绝对不会比过去举人低——比如饭桌上正处级甚至副厅级领导遇到一个985大学的博士,这些领导一般也会对这个博士非常客气。

同样,如果你在一流大学读研水平能达到全国300名之内(古代进士选拔标准),放到社会上也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其未来成就也不会比过去的进士差。

最后祝所有考生高考顺利,未来是成为秀才、举人或是进士,高考就是一个分水岭。

但是不管怎么样,请记住,在中国读书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siUui1DqLgTpB9uDuPtrg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

经常有人问:
读了那么多书,最终还不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组建一个平凡的家庭,何苦折腾。
一个人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今天,给大家分享人民日报推荐的8条理由,告诉你人为什么要多读书。

01
  •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钱锺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02
  • 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虚心,较通达,不固执,不偏执。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读书越少的人,越容易过得痛苦;读书越多,人才会越通透。

《生活的艺术》里说:

人一定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顽腐,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个人的落伍,迂腐,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

只有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修心养性,才能摆脱我们的鄙俗和顽固。

这世间,没有谁的生活没有烦恼,唯读书是最好的解药。

03
  • 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查理·芒格说:
“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

04
  • 读书让你哪怕深陷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作家赫尔岑说:
“书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
05
  • 书或许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但它会给你冲破困难的力量。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曾因心肌梗塞终日卧床。
那段时间,他白天焦虑,晚上失眠,觉得人生失败不堪,甚至一度想要自杀。
后来,他开始阅读各种书籍,从希腊哲学著作到莎士比亚戏剧,一读就是8年。
通过大量的读书,他以文字疗愈伤痛,获得内心平和,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后来,他把自己经历和见解,写成了文字,也治愈了无数个陷入焦虑的人。
无论你的人生正面临着什么,你都能在书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06
  • 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周国平说:

“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一个人读书越多,胸怀越是广阔,也就越能理解这个世界,发现世界的美好。
07
  • 当你爱上图书,独处就成为一个人的狂欢。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在一次新书分享会上,有读者向作家梁晓声提问:
“读书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
梁晓声回答说:“读书,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地抵抗孤独的能力。”
在阅读赠予的独处中,与自己面对面,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享受自己的人生。
08
  • 别抱怨读书的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莎士比亚说过: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生活的一切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多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它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让你收获更好的自己。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QRHa-BtuR_SLnx_hEkQGg

读书:詹姆斯·蒙蒂尔《价值投资的十项核心原则:成为聪明投资者的工具与技巧》


合格的价值投资对象必须满足以下标准:

  1. 往绩收益率是AAA债券收益率的两倍以上。
  2. 基于五年移动平均收益计算出的当前市盈率比历史峰值小40%以上。
  3. 股利收益率大于等于AAA债券收益率的三分之二。
  4. 价格小于有形账面价值的三分之二。
  5. 价格小于净流动资产的三分之二。
  6. 债务总额少于三分之二的有形账面价值。
  7. 流动比率大于2。
  8. 负债总额少于(或等于)净流动资产的2倍。
  9. 10年期复合收益增长率至少为7%。
  10. 最近10年,年收益率跌幅为5%或以上的年份不超过2年。

市盈率 < 16

MPT所推崇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后文简称CAPM)引导投资者尝试分离阿尔法和贝塔,而不是专注于最大化税后实际总收益(投资的真正目的)。风险可以通过价格波动来衡量——这一理念导致投资者专注于跟踪误差,并且投资过度分散化,而忽略了永久性资本损失的风险。

现金流折现估值法(discounted cash flow,后文简称DCF)模型的普遍使用导致粗心大意的人走上虚假精准的道路,并且他们对该模型的极端敏感性浑然不觉

投资者犯下的最危险的错误(也是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为增长预期(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资本预期)支付过高的价格

空头并不应该被视为市场中的邪恶势力,其所扮演的角色更接近于财务监管者

“我不是因为要做空才具有批判性,而是因为具有批判性才去做空。”

在扣除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之前,所有投资者的平均收益率在数学上都必须等于所有投资资产的平均收益率。

第二个因素——损失厌恶——强化了这种偏见。

其一,许多投资者总是倾向于去获取高额回报,却完全不计总体成本。

第二个因素——损失厌恶——强化了这种偏见。投资者也会不理性地去回避一些表面看起来欠佳、对本金有威胁性的投资——这些投资可能会导致损失,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也会带来巨额收益。

第三个因素是,基本的人类心理倾向强化了前两个因素。和其他人一样,投资者们难以应对不确定性,并且在应对时表现得非常糟糕。

无论是在实验还是在现实市场中,投资者们都会为了可确定的结果接受超乎想象的低回报(即使其他选择的不确定性几乎可以忽略)。他们甚至还以各种方式试图去压制不确定性。他们用毫无根据的自信去推断过去的趋势。他们倾向于把看似有吸引力的股票视为注定会上涨的股票,把看似没有吸引力的股票视为注定会下跌的股票。

成长型股 票是与彩票相当的投资

机构化的力量强化了这些基本的人类心理偏差。随波逐流总比特立独行要更令人感到惬意。

第一章 有效市场假说如何损害了我们的行业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后文简称EMH)

有效市场假说最糟糕的遗产是关于如何超越市场基准的可怕建议——其本质是要成为比其他人更好的预测者

马克斯·普朗克所说,“每一次葬礼过后,科学都会进步一次”

凯恩斯的格言——“以传统的方式失败要比以非传统的方式成功更有利于维护名誉”。

EMH也是风险管理、期权定价理论、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股利和资本结构不相关定理(M&M定理)以及股东价值概念的核心

EMH最阴险的一面是它提供的关于跑赢基准的方式的建议:首先是内幕信息,这当然是非法的;其次,要想跑赢基准,你要比其他人更好地预测未来。

斯坦福大学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比尔·布伦特发明了错觉预期与感知模型(DAPM)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有可信度偏见。我们倾向于依据自己是否赞成某个论点而不是它能否在逻辑上从前提推论出来,去判断一个论点的正确性。

约翰·邓普顿爵士在观察后道出了真理:“投资的目的是税后实际总收益最大化。”

EMH的拥护者们会无视能证明价值和动量等异常现象存在的证据,他们用不同的措辞反复提出,只有风险因素才能在有效市场中产生收益,所以这些因素必定是风险因素!

我们这些从事经济学工作的人则认为,行为和制度上的偏见是各种异常现象表现突出的根源。

这种对风险的刻意关注再次催生了另一个大体上来说很多余的行业——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方式和技术存在严重的缺陷。风险价值模型(VaR)18等方法的使用会使人产生安全的错觉。

“风险”的输入,比如相关性和波动性,是一个关于市场的函数,而市场的运行更像是打扑克而不是轮盘赌(也就是说,其他玩家的行为也很重要)

我认为风险的三要素,即估值风险、商业或收益风险以及资产负债表风险(见第十一章),很好地总结了投资者应该关注的各个方面

EMH也催生了主张股息和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的莫迪利安尼和米勒模型(M&M模型)

EMH还把人们的注意力分散到错误的关注点上——股东价值。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举措最初竟是为了阻止人们过分关注短期收益。在EMH下,一家企业的价值当然只是所有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之和。因此,追求最高股票价格就等同于追求未来盈利最大化。

或许, EMH最阴险的一面是,它影响了积极管理者追求增值的行为

EMH非常清楚地指出,积极管理者有两种增加价值的途径。首先是内幕信息——但我们现在要忽略这一点,因为这在大多数市场中都是非法的。其次,如果积极管理者能比其他人更准确地预见未来,那么其业绩可能会跑赢基准。

我遇到的80%到90%的投资过程都围绕预测进行。但是,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们真的可以预测未来

对基准和相对业绩的过分关注也导致“人面羊”加入了凯恩斯的选美比赛

利用自己的智慧去预测大众普遍认为的一般看法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三阶理性

让人们从0到100之间选择一个数字,并告诉他们,选出的数字最接近所有人平均数三分之二的人将获胜。

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建立了一个模型用来分析资产价格泡沫以及泡沫破裂后引发的金融危机,该模型不是用数学公式推导的,而且隐含着市场并非有效的假设。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他所著的《金融危机史》一书中,运用明斯基的理论分析了从16世纪的荷兰郁金香到2000年的美国互联网股票的历次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发现明斯基模型对此次危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进而又发现该模型对历次危机都有很好的解释力。

在我看来,泡沫的明确存在性和事先可诊断性无疑是证明“无效市场”的最有力证据。

按照我们的说法,机构会担心职业风险(失去工作)或商业风险(失去所管理的基金),与此相比,它们不太关心自己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

第二章 为什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无效的

与其着迷于阿尔法、贝塔和追踪误差,我们不如把精力集中于以可承受的风险水平获取总收益。

CAPM不成立是因为其假设与现实相悖,而其最关键的两个假设则尤其突出。第一,我们能以任何仓位(多头或空头)持有任何股票,并且此行为绝不会对价格产生任何影响。第二,每个人都使用马科维茨优化(MO)来进行投资组合配置。

CAPM严重低估了低贝塔系数股票的回报率,并且严重高估了高贝塔系数股票的回报率。从长期来看,贝塔和回报率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关系。

CAPM的另一个预测是,市值加权市场指数是有效的(用均值-方差衡量)。当每个人的收益分配都相同时,所有投资者都会看到相同的机会,所以他们最终都会持有相同的投资组合,而这必然会导致他们所构建的投资组合均为市值加权市场投资组合。

本杰明·格雷厄姆:贝塔可以衡量价格波动,是的;但它并不能被等同于风险。真正的投资风险不是用某只股票在某一给定时期相对于总体市场价格下跌的百分比来衡量,而是用经济形势变化或经营状况恶化所致的质量和盈利能力下降的危险来衡量。

CAPM的假设:

  1. 没有交易成本(没有佣金,没有买卖差价)。
  2. 投资者可以以任何规模做多或做空任何股票而不影响市场价格。
  3. 没有税收(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股息和资本利得无异)。
  4. 投资者厌恶风险。
  5. 投资者的投资期限相同。
  6. 投资者仅以均值方差角度来看股票(因此他们均使用马科维茨优化模型)。
  7. 投资者通过分散投资来控制风险。
  8. 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所有资产都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9. 投资者可以以无风险利率借贷资金。

假设2和6是最为关键的

CAPM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度量风险以及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关系的强大且直观的预测工具

每当你提到阿尔法或贝塔时,请记住,这源于CAPM。脱离了CAPM,阿尔法和贝塔就没有意义了。

对于所有基金经理来说,一种简单的检验方法是扪心自问:“如果这是我自己的钱,我会这么做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应该用客户的钱来这么做。

第三章 伪科学和金融:数字的暴政和安全的谬论

在现代金融界,对数字的热爱取代了对批判性思维的渴望。任何能与数字联系到一起的理论都会被奉为真理。

韦斯伯格等人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我们大多数人是多么容易被任何听起来貌似科学的东西愚弄。

某种东西可以被量化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合理的。没有什么能代替严谨的批判或怀疑思维。盲目信仰“因数字而数字”的投资者会走向毁灭。

鲁斯·加纳和他的同事们首次注意到,人们经常因“有趣”但“不含信息”的噪音而分心。

整个风险管理行业就是一个伪科学的例子:人们假装去测量和量化一些根本无法被测量或量化的东西。

我们必须要防范那些通过使用无意义的数字来人为制造出的安全假象。

第四章 分散化的危险和相对业绩竞争的坏处

投资者似乎忘却了风险是内生的(如扑克),而非外生的(如轮盘赌)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其所有交易实际上都是“趋同”交易。

沃伦·巴菲特曾说:“只有当投资者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时,他们才需要进行广泛分散的投资。”

总体而言,一个投资组合只要包含30—40只股票就可以从分散化中受益。

随着投资组合中股票数量的增加,非市场风险在逐渐被消除。

“当面对短期表现不佳的惩罚时,基金经理很难坚持一种长期观点,因为他们那样做可能会让自己失业。这是可以理解的。”

凯恩斯认为: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对于大量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做出正确判断的公司,我们会下一些小赌注,而对于一家我们拥有充足信息的公司,我们会下一个大的赌注。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对投资政策的嘲弄。

投资者的目标应该是“平衡的头寸,即针对具有不同风险类型的投资标的进行多元化配置,而不是大量持有面临单一风险的标的,如果可能,这些风险的方向最好截然不同”。

“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处于不同商业周期的多个公司,或者分散投资在处于不同市场价格周期的股票上”

第五章 危险的现金流折现估值法

基于DCF的估值存在以下两类问题:现金流的估值问题和折算率的估算问题。

预测是在浪费时间

从DCF的角度来看,预测是核心。大多数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都基于未来年度的相关现金流。

使用逆向工程DCF。这种方法不用试图估计未来10年的增长,而是以当前的股价为基础,对当前隐含的情况进行回溯。由此得出的隐含增长率估值可以由分析师进行评估

如果这是一场减价大甩卖,诸如无形资产之类的东西就毫无价值了。然而,如果企业被当作持续经营的企业出售,那么无形资产就存在一定价值。显然,格雷厄姆更倾向于认为流动资产才是有效资产,然后用其减去所有负债,

我使用的方法是,先在合理的时间段内(5-10年)获取平均息税前利润,然后将所得结果乘以过去5年的平均销售额。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正常化的EBIT。之后,我再通过减去利息支出并扣除税收来估计最终的盈利能力——所有计算过程都不会受到预测的干扰!

第六章 价值型股票的风险真的比成长型股票的风险更高吗?错觉而已

有效市场的狂热者认为,价值溢价一定是投资者承担基本风险的结果。行为主义者认为,价值股表现优良的原因是,投资者经常会犯错误,比如为成长股支付过高的价格。

价值型股票通常比成长型股票拥有更高的回报和更低的风险。这直接违背了古典金融的基本原则,即风险和回报应该相互关联。

根据经典金融理论,标准差是衡量风险的基本指标。但现在我总是觉得这个指标很可笑。

经济学家们从未成功预测过经济衰退

从各种各样的风险衡量指标来看,我们发现价值型股票的风险并不比成长型股票高(而且通常风险更低)

第七章 通货紧缩、萧条和价值投资

后泡沫时代的关键特征之一是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之间更为紧密的同步性。这是由收益驱动因素从多重扩张(在泡沫时期)到增长(在后泡沫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推动的。这种增长的任何失败都意味着投资者将股票作为一种资产类别下调了评级

意味着,整体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坐等周期性先行指标出现好转,从而知晓何时重返市场。

大萧条时期的图景则截然不同。在此期间,持有任何种类的股票都是极为糟糕的想法。价值股、成长股和市场指数均表现得极差。

乐观路径(“刺激计划”奏效,美联储成功制造通胀)、日本路径(低增长和低通胀的长期历练)和第二次大萧条路径。如若经济步入前两条路径,价值投资会有不俗的表现。如若不慎落入第三条路径,那么持有任何股票都可能是个糟糕的决定。在市场疲弱的情况下,缓慢而稳健地进行价值投资可谓最明智之举

股票收益有三个来源:基于估值的买入价格变化、基础业务的成长及估值倍数的变化。

本杰明·格雷厄姆认为:我们所说的择时策略是指努力去预测股市的走势——预期上涨时则买入或持有,预期下跌时则卖出或避免买入。我们所说的定价策略是指,尽量尝试在股价低于公允价值时买入,在股价高于公允价值时卖出。

第八章 学会去爱不受欢迎的股票,否则你将为增长的希冀付出过高代价

一味追捧增长的投资者却很少会得到回报。例如,明星股票(历史和预期增长率均较高的股票)的收益率比不受欢迎的股票(历史和预期增长率均较低的股票)年均低6%左右

基于风险的价值溢价解释是经不起推敲的,从行为角度进行解释的证据看起来则更为有力

如果投资者经常为增长的希冀付出过高的代价,那么我们应该看到明星股票(历史和预期增长率均较高的股票)的表现会不如不受欢迎的股票(历史和预期增长率均较低的股票)

投资者的确习惯于为成长支付过高的价格

投资者为增长的希冀支付了过高的价格,明星股票的表现令人失望,其收益率比不受欢迎的股票低6%,比市场整体低3%

分析师是不愿给出负的增长预测的。分析师常常用他们的长期增长预期来支撑其目标价格,并据此给出投资建议。

哈斯曼市盈率将当前股价与上一个盈利峰值时期的股价进行比较。这是一种衡量盈利趋势的方法

在高估值加之高增长预期的背景下,显而易见,投资者想赌“这一次是不同的”。不幸的是,迄今为止,这句话无异于在表达:投资者一直在为增长的希冀支付过高的价格

第九章 安慰剂、酒和魅力股

我们似乎总是对廉价商品心存偏见。

投资者在考虑购买股票时可能也会倾向于使用“价格=质量启发法”。人们常说,没人喜欢股市中的便宜货。

斯塔特曼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最受“倾慕”的股票往往是那些在金融市场中表现良好、价格相对较高的股票。那些最受“鄙视”的股票往往是那些历史业绩欠佳、相对便宜的股票。

人们似乎可以通过理性反思来战胜自己对高价品的痴迷。

当被告知葡萄酒很便宜(比如5美元)时,人们确实会下调对酒的评分,而当被告知酒的价格为90美元时,他们会大幅提高酒的评分

第十章 让人睡前垂泪的成长型股票投资

我们都有寻找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的习惯。因此,为了克服这种偏见,我们应该找出那些能证明我们观点错误的信息。

我们发现预期增长率最高的股票实则带来了最低的回报,而预期增长率最低的股票却带来了最高的回报!

其背后的原因是,当分析师们进行预测时,他们似乎过于看重公司过去的成长表现,并且没有考虑到在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中,超额利润会随时间推移而受到竞争的侵蚀。

学生平均建议长相丑陋的被告入狱7个月,而迷人的被告只入狱4个月

那些预期增长率较高的股票具有较高的历史增长率,而预期增长率较低的股票也具有较低的历史增长率。

分析师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据股票的历史表现来推测其未来的增长情况。

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信念是,那些获得超额利润的公司终会面临竞争压力,并且其盈利能力也会受到侵蚀

“无论实际资产回报率是高于均值还是低于均值,资产回报率偏离均值越远,均值回归率越高。当资产回报率低于均值时,均值回归率也会较高”。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根据最基本的模式来进行预测,即便我们已被告知这种模式只是随机的,但我们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我们总是习惯于去寻找能支撑我们观点的信息(确认偏误),这是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第十一章 明确而现实的危险:风险的三要素

在我看来,风险等同于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说的“永久性资本损失”。这种风险的三个主要来源(它们也是相互关联的)为:估值风险、营运/盈利风险和资产负债表/财务风险。在风险的三要素中,估值风险可能是最显著的。

投资者务必要关注当前每股收益(EPS)与10年平均每股收益的关系。如果一只股票根据当前收益(而非平均收益)来看是“便宜”的,那么投资者则需要对它格外小心,因为这类股票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即收益下降而非价格上涨会令该类股票变得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廉价。

阿特曼Z值分析法

X1 = 营运资本/总资产。用以衡量流动资产与公司规模的关系。

X2 = 留存收益/总资产。用以衡量反映公司成立年限和盈利能力的收益情况。

X3 = 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用以衡量在不考虑税收和杠杆的情况下的经营效率,它表明营业利润对企业的长期存续至关重要。

X4 = 股本市场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该比率增加了市场维度,可以作为一个提示证券价格波动危险的可行信号。

X5 = 销售额/总资产。衡量周转情况的标准指标。

若企业的Z值低于1.8,那么它在未来很有可能会破产。

第十二章 极度悲观、盈利预警和冲动时刻

约翰·邓普顿爵士曾说,“极度悲观之时即为最佳买入时机”。然而,在其他人都在绝望地抛售之时买入绝非易事。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我们在预知未来的感受方面表现得非常糟糕。

事先承诺是我们应对共情鸿沟和拖延症的有效利器。

如果你是短线投资者,那么当某只股票发出盈利预警时,你就应该将其卖出。有证据清楚地表明,在公司发出盈利预警后的大约一年里,其股票都会一直表现欠佳(通常还会伴有进一步的预警)。因此,投资者应该在收到盈利预警后立即卖出股票。事先承诺在收到盈利预警后立即卖出股票

有证据表明,在某只股票发布盈利预警一年后买入该股票通常会是个不错的主意

我们很难预测自己在压力下的表现。避免共情鸿沟的最佳方法是,以冷静、理性的头脑(在可能受到情绪影响的时点之前)去进行行为决策,然后对该决策进行事先承诺

第十三章 熊市心理学

在熊市中,情绪对人的影响尤为明显,因为恐惧、惊慌等情绪会扰乱逻辑分析。实验表明,那些感觉不到恐惧的人在遭受损失时会比那些能感觉到恐惧的人表现得更理性。

市场是被恐惧和贪婪所驱动的。

坏消息是,在我们人类的大脑中,情绪似乎总能战胜理智。

有证据表明,当人们在市场上遇到可以买到被低估股票的机会时,要是他们之前遭受过损失,那么他们会完全出于恐惧而无视这一机会。他们发现自己处于这种状态的时间越长,他们所做出的决策似乎就越糟糕。

我们是否投资的决策应当与当前情况(目前交易价格)相关,而不应取决于我们以往的经验(抑或我们对未来的期望)。

自我控制(有效地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就像肌肉一样——过度使用会导致疲惫

我们的大脑似乎总是习惯于极度关注短期,并且异常害怕遭受损失。此类心理障碍使人们无法在熊市中做出理智的投资决策。

第十四章 价值投资中行为层面的绊脚石

每个人都在追求投资的圣杯,都在寻找一种永远不会赔钱的策略!但这样的策略并不存在。投资是概率性的,所以会出现亏损。然而,鉴于我们对损失的厌恶倾向(我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要高于对收获的喜爱程度),我们会尽量避免使用短期内可能招致损失的策略。

长线投资是价值投资的基础。然而,人类的本性并不适合长线投资。

凯恩斯 :“基于真正的长期预期的投资在如今很难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

我们会在投资中表现得过度自信。我们更愿意相信,我们有选股,或者称为资产类别的才能,甚至可以比规则或模型做得更好,但现实证据并不支持这种荒谬而自大的观点。

心理学家发现,在预测我们未来的行为时,我们过分强调了当前意图的影响。

损失厌恶:我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要高于对收获的喜爱程度。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于损失的厌恶程度至少是对收获的喜爱程度的两倍。

价值投资者必须目光长远。在对价值投资者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平均持股期限是5年,而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的平均持股期限只有11个月

神经科学研究强有力地证明,社会疼痛与真正的生理疼痛源于大脑中的相同部位。

遵循逆向投资策略的投资者会经历社会疼痛。为了实施这样的策略,投资者会买入别人都在卖的股票,并且卖出别人都在买的股票。这样做会引发社会疼痛。

投资者往往更喜欢依仗自身的选股技巧(不管这些技巧多么令人生疑),而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规则

知识的幻觉令我们认为,拥有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能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实践经验表明,更多的信息似乎并不能等同于更好的信息。投资者往往会遇到信号提取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很难从大量噪音中提取出有意义的元素。

掌控力的错觉也在其中起到了作用。我们总是有一种神奇思维——我们总是坚信,我们能够影响那些我们显然不能影响的事物。

凯恩斯所言,“对那些完全没有赌博天性的人来说,专业的投资游戏是异常枯燥且艰巨的;而对那些拥有冒险本能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则需要为其这种倾向付出一定的代价”。

保罗·萨缪尔森所说:“投资本该是枯燥的,它不该是令人兴奋的。投资应该更像是看着油漆变干或凝望青草生长。如果你想要刺激,那么请带着800美元去拉斯维加斯吧。”

第十五章 投资之道:我的投资十原则

原则一:价值至上。价值投资是我遇到的唯一一种以“安全第一”为原则的方法。通过将安全边际置于投资过程的核心,价值投资方法将为增长预期付出过高代价的风险降至最低。

原则二:逆向投资。

原则三: 要有耐心。

原则四: 不受束缚。

原则五:不要预测。

原则六:注重周期。

原则七:重视历史。

原则八:保持怀疑。

原则九: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原则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你的客户。

约翰·邓普顿:“对所有长期投资者来说,目标只有一个——税后总回报最大化。”

投资的目标显然不是以公允价值买入资产,因为那样做只能获得平均收益。买入的资产应该拥有安全边际。任何对内在价值的预测都含有运气成分。因此,只有当实际价格远低于预测值时进行买入操作才能防止出错

仅因为一只股票比同类股票便宜就觉得它有吸引力将会把我们引向灾难。价格与内在价值之比才是唯一重要的衡量指标。

就股票类别而言,处于价值型股票的状态可能带来以下结果:

  1. 随着市场对低估值的纠正,股价也会随之上涨。
  2. 股票可能会保持低估值水平, 但股息会变高,从而产生收益。
  3. 股票可能永远都不会有起色(又名价值陷阱)。

我们在对长久以来都非常成功的价值型基金经理的平均持有期限进行考察时发现,他们的平均持有期限大约是5年

我们应该多花一些时间来评估那些对投资者不利的仓位。如果一种持仓行为出现“问题”,那么相应的审查机制就应该被触发。如果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只是一个价格波动比基本面波动大一个数量级的例子),那么加仓的机会就出现了(假设没有触及上限)。如果基本面和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么则要减仓

杠杆限制了投资者的持久力,因此我们必须避免使用它。

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因为价值型基金经理的诅咒就是过早(买入或卖出)

从短期来看,过早做决定和做错了决定没有区别。

“虽然选择持有现金会令人不舒服,但好过做愚蠢的投资”

在9年中,分析师有4年甚至都没能预测对价格变化的方向!平均预测误差的绝对指标为25%。

绝不能将投资策略建立在我们存在着严重缺陷的预测未来能力的基础上,这样做纯属是疯了

经济周期、信贷周期和市场情绪周期。市场情绪总是在非理性繁荣到极度绝望之间摇摆。

霍华德·马克斯写道:在我看来,投资者必须掌握两个关键概念:价值和周期。对于每一项你正在考虑要进行投资的资产,你必须对其内在价值持有一个坚定的观点。当其市场价格低于此价值,通常应该买入。当其市场价格高于此价值,则应该卖出。简言之,这就是价值投资。

价值并不固定,它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周期性因素会影响到资产的现有价值。例如,价值取决于收益,而收益是由经济周期和流动性补偿决定的。

证券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请铭记周期的重要性,因为这有助于提醒人们要高卖低买。与此同时,这也强化了缓慢建仓的必要性,因为在一个周期结束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处于该周期的顶端还是底部

“你认为我们从这次动荡中学到了什么?” 我们将在短期内学到很多,在中期内学到一些,在长期内则什么也学不到,并且历来如此。

泡沫从形成到破裂的过程的五个阶段

他们的默认策略是,在确定一项投资有价值之前,保持观望。这让他们的投资方法具有内在的怀疑性。他们在观察事物时不愿意仅浮于表面,而是想要了解潜在的下行风险,这样做能够使他们专注于避免犯错,而不是梦想成功。

基恩-马里·艾维拉德 “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不利情况发生的概率有多低,而是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了,后果会如何。”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趋势也会导致企业价值的波动。也就是说,价值投资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投资者是否应该担心企业价值可能会下降?他们可以采取三种有效的应对方式。首先,由于投资者无法预测价值何时上涨或下跌,因此估值应始终保持保守,给予最坏情况下的清算价值以及其他方法可观的权重。其次,担心通缩的投资者可以下调其需求价格,并令该价格远远低于潜在价值,以便进行新的投资或保持当前的头寸。最后,对于资产价值缩水的预期使得投资的时间框架和是否会出现能够实现潜在价值的催化剂变得异常重要。

“我宁愿失去一半的客户,也不愿让客户失去一半的钱”。

第十六章 过程重于结果:赌博、体育和投资

只有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上,才最有可能获得好的结果。

让人们关注过程(并告诉他们,我们将根据过程而不是结果来对他们进行评估)有助于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你应当在最成功的时候反思自己的投资方法,而不是在犯下了最严重的错误之后。”

投资结果不可控,但投资过程可控。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控制收益是不可能的,风险管理也很虚幻,我们唯一能够去施加影响的只有过程

让当事人对结果负责将会导致以下情况:

(1)加剧对模棱两可的厌恶(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偏向更为清晰的替代方案);

(2)增加信息(无论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的收集量和使用量;

(3)折中品需求提高, 增加了对用所有指标衡量都处于平均水平的产品的选择,而减少了用不同指标衡量差异较大的产品的选择(即四个指标都处于平均水平的产品要好于两个指标好、两个指标差的产品);

(4)对损失的厌恶程度提升。

在这些情况下,投资者都不太可能会得到好的服务。

勒纳和泰洛克提出,当每一个决策都以结果为衡量标准时,基金经理很可能会尽量避免不确定性、追逐噪音并随波逐流。

第十七章 谨防行动派

萨缪尔森的建议:“投资本应是枯燥的,它不应该是令人兴奋的。投资的过程应该更像是等着油漆变干或观察草木生长。”

在遭受损失后,产生行动偏好的冲动异常强烈

心理学和实验证据有力地表明,投资者有行动偏好的倾向。毕竟,他们从事的是“积极”管理,但如果他们记住不行动其实也是一种决定的话,有可能做得更好。

1984年,传奇人物鲍勃·柯比曾提出“咖啡罐式投资组合”,即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后便将其束之高阁——他将这一策略描述为“被动的主动”。完全依赖于最初被放入咖啡罐的物品是什么,而对这些物品的选择则取决于投资者的智慧和远见

第十八章 乐观偏好和怀疑主义的必要性——我是否被诊断为抑郁症

自利性偏差和动机性推理加强了我们本性中的乐观主义。

我们似乎很善于接纳那些我们想听到的信息,并且会忽略甚至强烈抵制那些我们不想听到的信息。

如果你相信某件事是真的,那么请用大量的实证数据对其进行检验。

91%的建议要么是买入要么是持有,只有9%的建议是卖出。

怀疑主义可能是应对动机性推理的一个有效工具。

“还没拿到数据就急于建立理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人们会开始不知不觉地扭曲事实以适应理论,而不是让理论符合事实。”

第十九章 保持简单,保持愚蠢

人们在知晓6项信息时的预测准确率和他们知晓30项信息时一样高!然而,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信心却大幅增加。在达到最低界限之后,更多的信息会转化为过度的自信和静止的准确性。

处理大量信息能力的缺失反映了我们大脑中存在的认知局限。我们不应该总是忙于收集无穷无尽的信息,而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去找出真正重要的因素,并专注于此。

第二十章 逆向投资者的迷茫困惑及深度价值的艰难岁月

约翰·邓普顿 :“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狂热中死亡。”

雷亚的一个深度的价值投资机会必须满足以下标准:

  1. 动态收益率大于AAA级债券平均收益率的两倍;
  2. 按5年移动平均收益计算,市盈率不高于峰值市盈率的40%;
  3. 股息收益率不低于AAA级债券收益率的三分之二;
  4. 价格不高于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三分之二;
  5. 价格不高于流动资产净值的三分之二;
  6. 债务总额小于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三分之二;
  7. 流动比率大于2;
  8. 债务总额小于(或等于)净流动资产的两倍;
  9. 10年复合收益增长率至少达到7%;
  10. 在过去10年,年化收益率下降幅度大于等于5%的年份不超过两年。

投资者应该始终寻求购买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差异很大的证券。

短期业绩不佳是明智投资过程的副产品

自1960年以来,就美国市场的两年期业绩而言,价值股(高现金流/价格)的表现明显不如成长股(低现金流/价格)。

熊市/衰退环境可能为投资者提供了及时囤积那些不受欢迎、备受忽略的深度价值股的机会。

第二十一章 全球化:价值投资无界限

第一个理念是,投资者应该不受限制地在任何地方及任何行业去寻找投资机会。还有一个理念是,风险不应由标准差等数字来衡量

价值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毕竟,我们永远不知道价格和内在价值何时才会重合。耐心能让投资者获得的超额收益令人印象深刻

我认为任何一个单一的要素都不足以用来定义“廉价”,所以我采用了由5个指标组成的多重价值因素——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现率(价格/现金流)、市销率(价格/销售额)和息税前利润/市值(EBIT/EV) ——来定义“廉价”。

任何价值头寸都可以被归为以下三类:

  1. 随着市场对错误定价的逐渐觉醒而发生估值变化。
  2. 因分红而产生较高收益,但不会立即发生估值变化。
  3. 根本无法恢复:价值陷阱。

当遇到前两种价值股时,对于价值型基金经理来说,耐心是先决条件;但当涉及第三类股票时,耐心却成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第二十二章 格雷厄姆的“纯净利”:过时还是过人

基于廉价的简单策略(以市盈率或市净率等来衡量)在长期往往会产生超额收益。

本杰明·格雷厄姆通常更喜欢基于资产负债表(资产价值)来进行估值。

格雷厄姆尤为偏爱“纯净利”,看一只普通股票市场价格在扣除所有之前的债务后是否仍低于其公司的流动资产净值。

第二十三章 投资的格林童话

“故事股”似乎不太好定义,但用高市销率(P/S,价格/销售额)这一指标去衡量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市销率(P/S)是最没有意义的

在追逐新潮热点方面,投资者总是表现得像一只善变的野兽。“故事股”似乎还是短线炒股者的最爱。根据谢和瓦尔克林的说法,“故事股”的平均持有期只有四个月。

“(我们常会在故事中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个平凡无奇、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起初常常被人们忽略,可突然有一天,他走到了舞台的中央,摇身一变成了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在投资领域,“故事股”就总是在讲此类“一夜暴富”的故事。

第二十四章 与黑暗面为伍:海盗、间谍和空头

从本质上而言,我们是在寻找那些基本面恶化、资本约束薄弱、价格昂贵的股票。这“邪恶”的三种因素导致了一篮子股票的年均收益率历史性地下跌了6%左右

“邪恶”特征的三种因素——高市销率、恶化的基本面(表现为皮氏F分数较低)和糟糕的资本约束(表现为总资产增长率较高)

为了不让新发现的财富被掠夺,荷兰颁布法令将一些“反叛者”治罪。这些“反叛者”是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某些交易员。他们的罪行是:做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都禁止做空行为。拿破仑把空头视为国家的敌人。德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指使空头去扰乱美国市场

从空头角度来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市销率(价格/销售额)

分析师们浪费掉诸多时间去做诸如收益预测那样的不可能的事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系统地识别出被低估的(被高估的)成长型公司(价值型公司)非常困难

成长型公司历史上的利好消息并不能带来超额收益,而价值型公司历史上的利好消息则会带来好的交易机会;反之亦然

库珀等人在1968年至2003年的美国样本中发现,低资产增长率的公司的年均收益率比高资产增长率的公司要高出20%。

做空条件,我个人设定的参数是:市销率>1, F分数不超过3,总资产增长率为两位数。

第二十五章 粉饰账目,抑或在黑旗下扬帆远航

在经济繁荣时期,很少有人会关心诸如盈利质量或报表脚注之类的“世俗”问题。然而,在经济不景气时,这些特征往往会重新流行起来,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遇到的最注重基本面的分析师都是空头。

我发明了“C分数”,其取值范围为0 (无操纵收益迹象)到6 (操纵收益迹象最明显)

  1. 净收入与经营现金流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净收入和现金流之间差距的拉大很可能预示着费用的过度资本化。
  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SO) 持续增加。意味着企业可能在“填塞分销渠道”(通过在季末向分销商发送多余的库存来制造高销售额的假象以粉饰季度业绩)
  3. 存货周转天数(DSI)增加。存货增加可能意味着销售放缓
  4. 其他流动资产与收入比率增加。
  5. 固定资产(厂房和设备)折旧率下降。
  6. 总资产增长率较高。一些公司频繁实施收购,并以此来扭曲收益。

同时具有较高的C分数和大于2的市销率的股票的收益率都非常低。在美国,由这样的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的绝对收益率为-4%

第二十六章 经营不利:关于基本面做空和价值陷阱的思考

完美的做空对象存在四个特征:估值过高、基本面恶化、缺乏资本约束和不良的会计行为。可以归为三类:糟糕的管理者、糟糕的公司和糟糕的战略。

“低效能经理的七个习惯”。本质上, 糟糕的管理者认为自己是行业主宰者,认为自己与公司联系非常紧密(以致分不清个人与公司利益的界限),异常武断,无法容忍异议,喜欢当公司的代言人, 拒绝承认任何问题都不仅仅是暂时的,而且总是毫不迟疑地照搬过去的成功战略。

保罗·卡罗尔和梅振家在他们有趣的著作《亿万美元的教训课》中指出了七个常见的战略错误,包括对协同效应的错觉、对金融工程的错用、令人泄气的行业“席卷”(接连的收购失败)、固守歧途、误断邻近市场,以及前景悲观的整合。

吉姆·查诺斯在寻找的四大类潜在的做空对象:

第一类,也是最赚钱的一类,是那些由盛及衰的公司。使我们取得最大成功的是债务融资型资产泡沫——不同于普通的资产泡沫——在这些泡沫中,未来到期要偿还的债务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并且在破产或重组的过程中,债权人会优先于股东获得清偿。“

第二类做空机会源于:技术过时。

第三类做空机会源于那些涉嫌有不良会计行为的公司。小到简单地夸大收益……大到彻头彻尾的欺诈。我们将试图找出那些经济现实与企业会计报表明显不符的公司。

最后一个大类是消费者所追逐的一时风尚。

悉尼·芬克斯坦的《聪明的高管为何会失败》 低效能经理的七个习惯

  1. 他们把自己和其公司视为周围环境的主宰者,而不是对环境的发展做出反应。
  2. 他们认为自己和公司是一体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3. 他们似乎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并且在处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往往雷厉风行,看得人头晕目眩。
  4. 他们一定要确保所有人都百分之百地拥护自己,并且会毫不留情地铲除异己。
  5. 他们是完美的公司代言人,并且常常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管理和发展公司的形象上。
  6. 他们把令人生畏的困难看作是可以被消除或克服的暂时性障碍。
  7. 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重新启用最初让他们和其公司取得成功的战略和战术。

管理不利的行为学基础,换言之:什么样的偏差会导致管理者误入歧途?

I. 过度乐观和过度自信

II. 确认偏误和偏颇吸收

III. 保守主义

IV. 选择性偏差

V. 墨守成规和群体思维

VI. 自利性偏差

我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能力非常有限。

我们有一个坏习惯——总是把自信和技巧混为一谈。

管理者无异于常人,他们也会倾向于去寻找那些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不是寻找那些表明他们错了的信息

管理者似乎经常受到保守性偏差——固执己见的习惯——的困扰。这通常在他们被沉没成本的概念驱使时出现。

管理者可能会陷入依据表象而不是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去判断事务的陷阱。这种管理思维的典型特征是过度依赖简单的故事。

独裁的管理风格通常是一场灾难。异议常常是被管理层低估的工具,但鲜有管理者会去寻求异议。更常见的情况是,管理者认为自己最了解情况,周围的人又都乐于巩固管理者的观点

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常常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问题(代理人问题)。我们都容易产生自利性偏差(把自己放在首位的愿望),而这一偏差放大了那些代理人问题

识别糟糕公司的问题清单

不必要的复杂性

  1. 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否错综复杂?
  2. 公司是否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 公司账务是否过于复杂、不透明或不规范?
  4. 公司是否使用了复杂的或非标准的术语?

增速失控

  1. 管理团队是否有足够的经验来应对增长?
  2. 管理层是否忽略了一些小但有意义的细节?
  3. 管理层现在是否忽视了可能导致日后问题的警示?
  4. 这家公司因自身极其成功,或占据了行业的统治地位而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5. 高管的意外离职是否意味着此公司存在某种深层次的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的首席执行官

  1. 关于CEO的背景和才能,我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吗?
  2. 首席执行官是否把过多的资金用在与公司利益无关的个人项目上?
  3. 公司领导层是否因沉迷于金钱和贪婪而采取了一些令人生疑或不当的行动?

过度炒作

  1. 围绕着公司新产品的大肆宣传是否只是炒作?
  2. 围绕着公司并购的大肆渲染是否仅是炒作?
  3. 围绕着公司前景的大肆渲染是否为无法兑现的炒作?
  4. 最近在现有经营模式下遭受的重大失败是否意味着此公司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

性格问题

  1. 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管是否过于激进或过于自信,以至于我并不真正信任他们?

如果没有进入壁垒,公司最终只会获得“正常利润”,即与资本成本相等的收益。

在一个没有进入壁垒的世界里,总体重点在于运营效率(成本最低的生产者)。

一个简单的三阶段框架:

(1) 确定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它究竟处于哪些市场中?它在每个市场中的竞争对手是谁?

(2) 检验公司在各市场中是否有竞争优势。现有公司是否保持着稳定的市场份额?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们的盈利能力是否很强?

(3) 识别出所有竞争优势可能存在的属性。现有企业是否拥有专利技术或专属客户?它们是否从规模经济或监管障碍中受益?

克里斯托弗森等人发现,近70%的并购未能实现预期的收入协同效应。事实上,近四分之一的合并甚至没有达到预期收入协同效应的25%

贝恩公司的数据显示,在进入所谓的“邻近市场”的行动中,有75%以失败告终。

常见的战略失误是关于成熟行业或衰退行业的。在这两种状况下,行业面临的利润池越来越小。这可能会引发一场整合浪潮,一家公司试图通过吞并整个行业中的其他公司来暂缓压力。遗憾的是,这有时会导致一场逐底竞争。

第二十七章 为增长的希冀支付过高的价格:新兴市场的泡沫

新兴市场的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发达市场。例如,新兴市场的市盈率(P/E)为22倍,而发达市场的市盈率为14倍

数据揭示了GDP增长率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的股票收益率通常最低,而最高的收益率通常是通过购买增速最慢的新兴市场的股票得以实现的。

新兴市场股票都在以高于发达市场股票的估值进行交易。

人们更愿意去相信一个简单而“引人注目”的故事: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是脱钩的;中国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足以抵消掉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的影响。

投资者对待新兴市场就像对待股票一样,于是他们总是在为增长的希冀支付过高的价格。转向提供增长希望的东西总是诱人的,但我们往往会忘记代表着转折点的滞后。当相关市场的估值倍数大幅上升时,这会变得愈加危险

当心股权稀释的风险

新兴市场的价格走势和经周期调整的估值初步证明了泡沫的存在。

第二十八章 金融股:天赐良机还是价值陷阱

对我们来说,考虑到经济长期低迷的风险,金融股的安全边际看上去还不够大

一个人对金融股的看法往往取决于他对房地产/信贷泡沫破裂影响的看法。

基恩-马里·艾维拉德所言:“有时候,重要的不是情况变得相当糟糕的概率有多低,而是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后果会怎样。”

建议投资者在投资金融股时寻求较大的安全边际

我从不相信基于预测去确定投资头寸的方法,因为预测充其量是个愚蠢的游戏而已。

我倾向于用股票市值与存款的比率这一指标(相当于无杠杆的资产负债表)来对银行进行估值。历史告诉我们,这一比率的触底水平往往在3%至4%之间(

自1927年以来,美国金融股的平均市净率约为1.38倍。如今,金融股的平均市净率为1.32倍——大致与市场平均水平持平,但并不廉价。一般估值是账面价值的0.5至0.75倍时可以称之为廉价。

正如塞斯·卡拉曼在其精彩的文章中所写的那样,“安全边际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到人为失误、运气不佳或剧烈的市场波动,所以证券的买入价格要设定得比其潜在价值低很多”。他还警示人们:“资产在未来的缩水会对投资的时间框架以及实现潜在价值的催化剂产生巨大影响。”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下,如果你不知道是否或何时能实现潜在价值,那么你可能根本不想参与其中。

第二十九章 债券:投机而非投资

作为一个长期价值导向型投资者,债券根本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美国政府债券的价格已经反映出美国经济正在滑向日本式的长期通缩这一信息。然而,如果美联储能够成功地重新引入通胀(凯恩斯将其描述为“食利者的安乐死”),那么债券根本就不具备避险功能。

债券的价值由以下这三种成分之和组成:实际收益率、预期通胀和通胀风险溢价。

本杰明·格雷厄姆说:“投资操作需要满足三个要求:经过彻底分析,能够保证本金安全以及确保获得令人满意的收益。而不满足这些要求的操作则是投机。”

我通常认为债券有三个组成部分:实际收益率、预期通胀和通胀风险溢价。

由于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一定的风险溢价来补偿这种不确定性。尽管难以估计,但目前的学术研究表明,正常范围应在25到50个基点之间。

在我看来,收益率在2%左右的政府债券是不值得进行投资的。

凯恩斯所言,“投机一词指的是预测市场心理的活动,而企业一词指的是预测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的预期收益率的活动”。

第三十章 资产甩卖、萧条和股利

我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一直围绕着三个基本理念。首先是现金(作为通缩对冲工具),其次是深度价值机会(固定收益市场和股票市场中的),最后是廉价避险工具(如TIPS和黄金)

每当市场中出现了被严重低估的价值投资机会,我们都将部署现金,慢慢建仓。

在市场的低迷期,我们不得不在配置现金时采取缓慢而稳妥的方式,以应对自身的局限。

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廉价的避险资产,以免我们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惨痛代价。尤其是,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被未来到底会经历通胀还是通缩的辩论弄得苦不堪言。

股利互换:在大陆市场貌似没有,不需要了解

第三十一章 经济周期、价值陷阱、安全边际和盈利能力

尽管安全边际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但若是能避开那些盈利状况堪忧的股票,获得良好的收益则会更有保障。

自1985年以来,基于一年期历史收益的简单市盈率投资策略的投资表现已经超过市场2%-3%。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永远不应该为任何股票支付超过16倍于平均收益的价格

这些股票仅是处于利润周期峰值,其收益即将大幅缩水(实际上这是一种价值陷阱)

由于市场对高增长的预期已经包含在股价中了,所以此类股票缺乏内在的保护。

普通股的市场价格更多地由其当前收益而非其长期平均收益决定。

可以在收益偶尔临时性走低的时候以低价购入股票,并在反常繁荣时期以高价将其卖出。

盈利能力体现在一段时期内显示出的实际收益上,对盈利能力的考量区间必须包括若干年(“不少于5年,最好是7年或10年”),其原因是:首先,持续或重复的表现总是比一次性发生的情况更具有说服力;其次,长期的平均数据往往能够吸收和抵消商业周期造成的扭曲影响。

格雷厄姆和多德市盈率筛选法(收益率至少高于AAA级债券收益率的两倍, 股息率至少为AAA级债券收益率的三分之二,并且债务总额小于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三分之二),以及格雷厄姆和多德建议的长期市盈率为16倍以内的限制

第三十二章 通往剧变之路和价值创造

合格的价值投资对象必须满足以下标准:

  1. 往绩收益率是AAA债券收益率的两倍以上。
  2. 基于五年移动平均收益计算出的当前市盈率比历史峰值小40%以上。
  3. 股利收益率大于等于AAA债券收益率的三分之二。
  4. 价格小于有形账面价值的三分之二。
  5. 价格小于净流动资产的三分之二。
  6. 债务总额少于三分之二的有形账面价值。
  7. 流动比率大于2。
  8. 负债总额少于(或等于)净流动资产的2倍。
  9. 10年期复合收益增长率至少为7%。
  10. 最近10年,年收益率跌幅为5%或以上的年份不超过2年。

若未能找到符合“纯净利”标准的股票,格雷厄姆建议采用标准1、 3和6进行进一步筛选。

我要求格雷厄姆&多德市盈率小于16倍——其目的是剔除那些受周期性高收益驱动而产生价值幻觉的股票

对于那些关注长期收益的投资者来说,股票是一种相当具有吸引力的资产类别。从微观角度而言,个股的价格真的很低廉,投资者只要能勇敢地排除外界干扰,就能够买到一些优质的公司股票。然而,我们的这种能力却被某种行为以特别令人沮丧的方式阻碍了——机构投资者总是急迫地想在任何投资期限内均获得收益投资者只关注短期收益,却对长期会出现的机会置若罔闻。

咖啡罐式投资组合——投资者要将股票放入咖啡罐式的投资组合中,然后将其束之高阁

第三十三章 剧变和估值

去泡沫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剧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资产价格极其低廉。

我的选择仍然是将资金缓慢地配置到深度价值机会上。

第三十四章 在市场被低估时买入——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从短期来看,估值并不应该成为一种约束。廉价的股票总会变得更廉价,而昂贵的股票总会变得更昂贵。然而,估值却是决定长期收益的主要因素

在市场价格较低时买入能够帮助有耐心的投资者避免市场下行风险

除非运气极佳,否则我们根本无法捕捉到触底时点。因此,我们应将估值视为一个良好的信号,它可以指示我们何时回归市场

从历史上看,当市场处于底部或回升过程中时,交易量往往很少;而当市场开始走稳、经济开始复苏时,来自其他买家的竞争会变得更为激烈。此外,价格从底部反弹的速度可能是极其迅速的。因此,投资者应该在熊市的剧痛中投入资金,并且清楚地意识到,情况终会好转,但在此之前,它很可能会变得更糟。

第三十五章 通胀路线图及廉价保险之源

罗默从大萧条中总结出的启示

启示一:小规模财政扩张收效甚微

启示二:即使利率接近于零,货币扩张也有助于治愈经济

启示三:当心过早削减刺激措施

启示四:金融复苏和实体复苏是相辅相成的

启示五:全球性扩张政策共同分忧

启示六:大萧条终于结束了

尽管我们的财富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金融市场陷入混乱,人们严重丧失信心,美国人民甚至丧失了对资本主义的基本信念,但经济还是复苏了。

霍华德·马克斯:投资决策必须注重“价值、生存能力和持久力”

“三要素策略”: 第一个要素是现金。第二个要素是债券和股票市场蕴含的巨大价值机遇。第三个要素是廉价保险的来源。

通胀/通缩保险来源是美国的通货膨胀保值债券(TIPS)

第二种通胀/通缩对冲工具是黄金。黄金是唯一不会贬值的货币。

第三十六章 价值投资者与铁杆看跌者:估值之争

一类或许该被描述为价值投资者;另一类则可能是最典型的“铁杆看跌者”。第一类人能够理解为什么随着估值的下跌,我会变得越来越乐观。第二类人则倾向于认为,我的估值方法会令估值结果显得过于慷慨。

认为自己知道的比模型多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想法。

书中提及图书

吉拉尔德·勒伯 《投资生存之战》

《行为投资学》

布鲁斯·格林威尔 《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

《当大脑遇到金钱》

乔尔·格林布拉特 《股市稳赚》

塞斯·卡拉曼 《安全边际》

拉索和休梅克的著作《制胜决策力》

莱昂内尔·泰格尔 《乐观主义:希望的生物学》

克里斯托弗·布克 《七个基本情节》

悉尼·芬克斯坦 《聪明的高管为何会失败》

布鲁斯·格林沃德和贾德·卡恩 《企业战略博弈:揭开竞争优势的面纱》

保罗·卡罗尔和梅振家《亿万美元的教训课》

E. J. 瓦格纳 《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科学》

摩根·侯塞尔 《金钱心理学》

读书:唐朝《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

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读书

1948年11月后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1950年秋,20岁的巴菲特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新生

在阅读《聪明的投资者》前,巴菲特已经有大约7年的炒股经历

烟蒂股投资,简单理解就是永远只买股价低于净有形资产三分之二的公司股票,甚至只买股价低于净营运资产三分之二的股票。其中净有形资产=总资产-总负债-无形资产-商誉;净营运资产=总资产-总负债-无形资产-商誉-固定资产。

本杰明·格雷厄姆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大清光绪二十年)5月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买卖股票在这个时期都被默认为赌博活动。所有的股票买卖人士都坦率自称“投机者”,他们将买卖股票、赌马和其他博彩活动视为同类。

当时操纵市场是习以为常的事,“三M”——内幕(Mystery)、操纵(Manipulation)和差价(Margins)——才是指导市场运行的准则。

1934年利弗莫尔人生第N次也是最后一次破产后,经历了几年穷困潦倒的挣扎,最终于1940年11月27日留下一张“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的纸条,饮弹自杀,终年63岁。

格雷厄姆尝试将自己的分析文章投稿给《华尔街杂志》。处女作发表于1917年9月,题目叫《债券价格中的怪现象》

两个认知:①市场大部分时间是对的,但也偶尔会犯错;②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而不是反过来。

1919-1920 出版《投资者必读》 “好的投资就是好的投机”,并建议投资人用“合适的价格买入具有远大前景的企业股票”。

1989年的致股东信:“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企业,要比用低廉的价格买入普通企业好得多。”

1924年就开始研究和关注烟蒂股了。文章《价廉物美却乏人问津的股票》,文内详细介绍了8只股价低于净流动资产的股票。

“格雷厄姆先生,对于输油管这门复杂而又专业的生意,你了解得很少,而我们却干了一辈子。你必须相信,什么行为对股东最有利,我们比你懂得多。如果你不认同我们的决策,你大可以卖掉你的股票。”

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证券分析课一直开设到1954年。从1929年2月6日第一堂课。学校的一位助教戴维·多德成为格雷厄姆的助手,负责将课堂讲义记录下来,

1931年又增加了欧文·卡恩做秘书,1978年创立卡恩兄弟投资集团,于2015年2月26日离世,享年109岁

1929年初,格雷厄姆管理的资金已经高达250万美元。1929年损失20%,但客户整体状态平静。1930年亏损50.5%。1931年,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52%,格雷厄姆亏损16%。1932年7月8日,道琼斯指数创下大萧条期间最低收盘指数41.22点。全年下跌23%,格雷厄姆亏损3%。1929—1932年,4年时间格雷厄姆实现近70%的亏损。

巴鲁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担任美国战时工业局局长,一生历任6届美国总统顾问。在此时的华尔街,巴鲁克是和J. P.摩根齐名的巨头

他没有意识到,只要账面上有借来的钱,命运就不由自己掌控杠杆资金才不管你的股票是低估还是严重低估,市价下跌就是要求追加保证金或斩仓的唯一依据,无论市价究竟是在哪些蠢货之间达成的。要求追加保证金导致的斩仓,又会不断地创造更加愚蠢的市价,更加愚蠢的市价导致更多斩仓,如此互为因果。这个特点在几十年后,被另一位出生于大崩溃这年的投资大鳄命名为“反身性”。大鳄名叫乔治·索罗斯。

“任何利用杠杆交易的非专业人士都应该认识到,事实上自己是在投机……或者说是在赌博。”

《美国企业破产比活下去更有价值吗?》,向广大投资者阐述背后隐藏的投资机会。文章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发表于1932年6月1日、6月15日和7月1日

格雷厄姆大胆地将基金资产配置在市值低于净营运资产甚至净现金资产的企业上,并借助合伙人纽曼在关闭工厂、解散人员和售卖资产上的凶狠作风和强硬手段,在1931年和1932年均获得了大幅超越市场的收益率。1933年格雷厄姆获得了超过50%的回报

1932年,格雷厄姆开始创作《证券分析:原理与技巧》一书,并于1934年出版。否定了华尔街一直以来流行的图表分析。书中指出,利用市场历史价格去预测未来可能的走势,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它“建立在错误逻辑基础和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上,只是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对灵丹妙药的一种渴望和依恋”。

“根据我们长达50多年的市场经验和观察,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一位依据这种‘追随市场’的方法长期获利的投资者。我们可以大胆地认为,此种方法是荒谬的,虽然它仍然十分流行。”

由于企业的内在价值和资产、收益、股息及前景息息相关,它很难被准确计算出来。所以,证券分析的目的并不是去计算出这个内在价值,而是判断在最保守的估计下,内在价值能否为债券的还本付息或买入股票的投入资金提供足够的担保。出于这样的目的,内在价值只需要进行不太精确的大致估算就够了

“股市不是一个精确的计量仪器,不会对证券的内在价值做分毫不差的记录。相反,我们说市场是一个投票机,其中包含了无数的个人选择,这些选择有些出于理性,有些则出于感性。”而聪明投资者所需要做的,就是当市场的感性投票结果距离证券的内在价值偏差足够大时,与市场发生交易。

企业价值=当期正常收益×(8.5+2G)×4.4%/RF

G为未来7到10年的预期增长率分子值。当期正常收益相当于我国目前企业财报里使用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RF 无风险收益率

“预期增长率的取值必须相对保守。事实上,根据算术,如果假设一家企业将来可以按照8%或更高的速度无限期增长的话,其价值将趋于无穷大,其股价多高都不过分。”为了防止投资者过于乐观,他建议采用最近3年的正常收益平均值与10年前的数据对比计算得出的历史年化增长率。

1934后 格雷厄姆注意力发生转移。先后创作并于百老汇上演了歌剧《似是而非》;引领组建了今天全球认可的特许金融师协会(CFA);出版了经济学专著《储备与稳定》和《世界商品与世界货币》;建立了几段出轨的婚外情,离了两次婚结了两次婚并生了一个儿子;通过巴鲁克向罗斯福总统提出了一套金融改革计划;与一群经济学家一起成立了美国经济稳定委员会并担任主席;处理了母亲的丧事

1949年,格雷厄姆完成并出版了《证券分析》的大众普及版《聪明的投资者》

巴菲特感兴趣的投资管理和证券分析课程由多德教授担任主讲,《证券分析》将是核心教材。格雷厄姆本人会在第二学期的每周四下午股市收盘后,到校讲一堂大课。

格雷厄姆自述从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交往过亲密的朋友。他说:“我适合成为所有人的朋友,却无法成为谁的密友或者老朋友。”

至少施洛斯、巴菲特加上以约翰·博格为代表的指数基金三种流派加在一起,才能算完整继承了格雷厄姆的投资智慧

1936年施洛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参加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研究院(后改名“纽约金融学院”)的夜校课程,主讲老师正是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其实传授了两套烟蒂股操作模式,这两套模式后来被巴菲特分别命名为:

①低估类投资; 低估类投资,就是分散投资多只符合格雷厄姆要求的烟蒂股,待其上涨后卖出获利,不断重复。

②控制类投资。控制类投资,则是买入烟蒂股后,如果不涨,就持续买入,直到达到可以进入董事会甚至可以控股的比例,然后利用董事权力或控股地位,推动公司实现价值,获利退出。(对于小散这似乎不是一条可行的路

施洛斯的一生都走在纯正的低估类投资道路上。施洛斯是位相对内向、性格平和的人,耐得住寂寞,遇到问题更偏向于回避而不是面对和解决。这可能也是施洛斯一生无意于从事控制类投资的性格原因吧!

施洛斯47年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辉煌战绩,完全靠的就是格雷厄姆的半部烟蒂股宝典。他深刻理解了格雷厄姆的教诲:“烟蒂必然是肮脏的,花时间去检验每一个烟蒂的成色是没有必要的。只要通过分散法则,保证这些烟蒂大多数都还能免费地吸一口就好。”

施洛斯的选择,需要面对的是寂寞、琐碎和无情。因为寻找烟蒂的技术其实很简单,只是需要大量的耐心和细心,要求投资者清楚地理解股票不是一张纸,不是一串代码,而是代表公司拥有的资产负债及经营业务的一部分所有权。它需要投资者像一个侦探,去挖掘公司账面资产负债和隐藏资产负债,去阅读各种条款细则,从中发现股东的权利和风险。

早期的施洛斯选股标准:购买市值低于有形资产净值三分之二,甚至低于净营运资产三分之二的企业。

我们寻找股价低于净资产一半的股票;如果没有,我们就找股价低于净资产三分之二的股票;到现在,我们已经在寻找股价等于净资产的股票。当然,除非特殊情况或者有经济特许权,否则我不会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购买股票

净资产和资产只是一部分,公司还有品牌、商誉,或者用沃伦的话说,叫经济特许权。

施洛斯则说自己“不管是什么股票,我绝对不会以两倍净资产的价格买入,这是原则

施洛斯选股不区分大公司小公司,只要是相比净资产折扣够大就行。不过,出于个人道德观原因,施洛斯不买烟草股。

我觉着满仓投资更踏实。我常年仓位都是接近100%,最少的时候也是90%仓位,那还是股票崩盘之前。拉长时间看,股票的表现通常优于债券。债券是属于老年人的。

我们留在市场里,但不预测市场会怎么样,这样我们会做得更好。放在现在也一样,我现在觉得市场后继乏力了,我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但我持有股票比持有现金睡得安稳

我持股少则六七十只,多则100多只,但一般规模最大的20只会占到总仓位的60%左右。这种分散程度恰恰是巴菲特所嘲笑

施洛斯每年的平均换手率在25%左右,即平均持股周期约4年。

施洛斯每年都把涨上去的股票卖了,再找便宜的买。他的卖出方法一般是在上涨时分批卖出,并坦然接受卖出后可能飙升的无情事实。

施洛斯买股票的核心考虑就是不亏钱,购买有下跌保护的股票,至于涨多少顺其自然。施洛斯选股的要点大致是:①喜欢挑选债务不高,资本结构简单,管理层持股数量比较多的公司;②喜欢选择股价创新低的时候买入;③施洛斯认为自己不善于看人,所以他选择只看财报数据,有意拒绝和人打交道。当他发现潜在目标后,会依次问自己这些问题:

股价为什么被打压?价格低于净资产吗?净资产当中包含商誉吗?过去10年股价涨幅多少?过去10年最高股价是多少?过去10年最低股价是多少?公司是否产生现金流?公司是否产生净利润?公司有息负债比例高吗?所在行业是怎样的?公司产品或服务利润率如何?竞争对手是什么状况?公司是不是不如竞争对手?股票继续下跌的风险多大?股票上涨空间可能有多大?内部人持有多少股票?每年分红多少,股息率多少?股市整体是否处在历史高位?

烟蒂股模式本身可以容纳的资金量有限

远离杠杆,不要做空

“市场先生是疯的,它的出价只能利用,无法预测”

泡沫是人类本性造成的。没有人知道泡沫何时破灭,或者在破灭前能涨多高。做空很难。你只能小额下注,不能把全部身家都投进去。所以,即便对了也只是捡点儿小钱。

陷入泥潭,不要急着挣扎,放弃历史成本干扰,按照一笔新交易重新思考。

对巴菲特而言,少有人提到的融资家身份,是其事业不可或缺的另一根支柱。

巴菲特一生的事业,如果要完整表述,应该是:找到利息低廉的长期资金,然后将其配置在能够产生现金流的高回报企业上。

“我们就像刺猬,只会一招,就是寻找成本低于3%的浮存金,然后把它投向能产生13%回报的企业。”

1951 巴菲特回到家乡

1954年夏天,格雷厄姆终于同意录用

通过观察格雷厄姆利用P&R账上现金资产收购联合内衣的过程,让巴菲特意识到日暮西山的产业可以死亡,但企业账面现金可以通过并购有前途的产业实现涅槃重生。这个思路后来被巴菲特完整复制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收购和经营上,并最终将其改造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帝国。

一是如何面对不确定性,究竟是通过简单地分散还是通过更深入地认知?

二是什么属于内幕信息,如何去界定和使用它?

彻底复制格雷厄姆。手法一共三大类:套利类、低估类和控制类

巴菲特防假的核心法宝

第一是广泛存在的宗教信仰和相对固定的社交与商业活动范围,对于企业管理者具备一定的道德约束力。

第二是美国的法治传统。

都是一些非常冷门、不被重视的小企业,属于既没有融资需求,也没打算吸引市场注意的类型,企业本身不具备造假的主观动机,也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管理层造假

买入后上涨,卖出获利;买入后不涨,就买成大股东,推动分红、回购或分拆获利;如果过程中发现财报数据有假,则提起对董事及高管的个人诉讼索赔。

格雷厄姆及其追随者长期在烟蒂股上保持优良战绩,既与大萧条后普遍存在的对股票的恐惧和厌恶心理有关,也与格雷厄姆清晰的投资体系及后手准备有关。而这个后手准备又和美国的法治环境息息相关。

要想主动推动烟蒂股实现价值,并不是只要便宜就行,同时也需要其他条件。桑伯恩公司除了具备显而易见的便宜之外,还具备至少三个辅助条件:①主业虽然在衰退,但依然具有造血功能,不仅不会消耗公司现有现金,反而可以持续创造少量现金;②主业有改善的可能;③具备买到足够数量股票的可能。这种情况下,巴菲特才决心加大投入去推动价值实现。

芒格意识到没有前景的企业,是令人多么痛苦和浪费时光。他说:“我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高科技行业,因为我尝试过并发现了有很多问题。我就像马克·吐温的猫一样,只要有一次被烫过的经历就再也不会去坐火炉,哪怕火炉是冷的。……收购一家注定破产的公司,寄希望于在它破产前清偿所有债务并拿到盈利,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好企业和差企业的区别在于,在好企业里,你会做出一个接一个的轻松决定,而差企业的决定常常是在不同的痛苦之间做选择。”

想知道人生如何得到幸福,首先研究怎么样才能变得痛苦;想知道企业如何能够做强做大,先了解企业怎么才能走向衰败;想知道如何在股市投资成功,先了解怎样会导致亏损。躲开越多导致失败的因素,获取成功的概率就越大。能躲开所有导致失败的因素,想不成功那纯属做梦。

董事长由原伯克希尔董事长马尔蒂姆·蔡斯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在同质化明显的纺织品竞争环境,投钱升级新设备即便能提升生产效率,最终也必将通过降价补贴给消费者,股东得不到什么好处。

巴菲特惯用的烟蒂估值折扣:现金及债务全额,应收账款按85%折算,预付款按25%折算,存货、工厂和设备一律按照60%折算

1984年圣诞了。巴菲特这样总结教训:“你沿着街道走,也许也会碰到一个烟蒂,它湿漉漉的让人很恶心,你避开了。可这是不要钱的,也许还剩下最后一口。1965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就这样剩下湿漉漉的烟蒂含在我嘴里。我的很多钱都套在这个烟蒂里。如果我从来都没听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可能我的情况会更好。”

巴菲特总是给不同子公司的CEO定出不同的增量资本回报率标准。增量资本回报率超标的CEO可以得到与超出幅度挂钩的高额奖金,而低于标准的CEO将遭受薪酬损失。

芒格后来总结出的烟蒂股买卖体验,“买它就像一个人买游艇,一共有两个高兴的日子,买的那天和卖的那天”

行业竞争特性决定了无论管理层怎么努力都无法挽救颓势。

“不管你相信与否,伯克希尔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我们之所以买下这个公司,就像20世纪60年代早期多数投资一样,从统计数字上看价格很便宜。在前10年,它几乎没有一点儿盈利,相反,在10年的时间里公司的净亏损却在不断增加。最终,我们仍然以远远低于营运资产的价格卖出”

所谓有“转机”的公司,最后鲜有成功的案例。所以与其把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购买廉价的烂公司上,还不如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一些优质企业。

首先,看似便宜的价格可能最终根本不便宜。一家处境艰难的公司,解决一个难题后不久,便会冒出另一个难题。就像厨房里如果有蟑螂,就不可能只有一只。

其次,你先前得到的价差优势,很快地就会被企业的低回报侵蚀。

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却是烂公司的敌人。

要恰当地衡量投资业绩,必须经历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包括一个牛市和一个熊市)。

蔡至勇:我喜欢股市。在股市,我感觉作为外国人没有竞争劣势,但在其他地方可能有。

蔡至勇敏锐地发现,目前大部分投资者注重分红,是因为他们经历过大萧条的恐怖记忆。他们不敢确定股票在未来可以高价卖出去。还有一类投资者思考略深入。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于分红,而在资产的清算价值。只要一家公司保守估算出来的清算价值远高于市值,他们就敢下手。

蔡至勇认为,这两类投资者都没有发现,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日趋繁荣。

他认为基金应该定位于选择有巨大增长潜力的股票,利用人们对新产品、新发明的憧憬和追捧,集中力量短线进出,以最大化获利吸引那些对风险要求低、对回报要求高的客户资金。

一味规避风险对于基金公司和客户都没好处。风险只有在成为事实时才会造成损失,在这之前看不见摸不着。投资者不会因为基金经理号称规避了风险而付费。相反,当基金经理帮助客户实现高回报时,客户不会看见背后承担的某些并没有实际发生的风险。新资金只会因为高回报而大量涌入,愉快而大方地支付管理费。

著有《笑傲股市》一书的威廉·欧奈尔,曾带着自己的书去求教过蔡至勇。

欧奈尔虽然以趋势投资大师闻名,但他本人并没有任何可信的投资记录。欧奈尔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向投资者售卖股市信息和资料。比较出名的是《每日股价图》和《投资者商业日报》。

1969年5月,不满39岁的巴菲特准备解散自己的基金。此时道琼斯指数970点,距离3年前的历史高点1001.11点一步之遥,他瞪大双眼也难以找到合乎标准的投资对象。

1974年5月,个人身家265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宣布解散他的基金。同样有人意图收购这个历史记录良好的合伙基金公司,巴菲特拒绝了。他将伯克希尔、多元零售和蓝筹印花三只股票留下,其他股票全部抛出。然后将上述三只股票标出合理价格,所有合伙人可以任选全现金、全股票或者都来一点。大家选剩下的,就是巴菲特的。

绝对没有任何亏钱的可能”,但前提是长期。至于短期能否战胜市场,除了上帝和骗子之外没有人敢确定,因为“市场先生的情绪无法预测”。所以,巴菲特特别在意资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伯克希尔的秘诀就是永久资本。它至关重要,我认为它就是巴菲特放弃合伙公司的原因。你需要永久资本,否则在危急关头,人们会跑掉。”

格罗斯说,他从《击败庄家》以及赌场实践里,学到了三个最重要的投资原则:第一,赌徒要懂得分散风险。纸牌时好时坏,技术再高明的赌徒也需要忍受烂牌的考验,最重要的是不能在连续烂牌出现时,输光本金。凯利公式是分散风险的重要原则。第二,赌徒要知道风险的存在,并加以量化。索普理论的核心,其实就是利用已出现的牌面,计算未来大小牌出现概率的改变,以及这改变对博弈胜率的影响。第三,赌徒在遇到胜率或赔率有利于自己时,要敢于加大赌注。

《战胜市场》。这本书是索普和金融学教授希恩·卡索夫合著的,介绍利用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打败市场的原理和方法。

格罗斯一直将巴菲特视为自己的导师之一。格罗斯心目中的另外三位导师是:利弗莫尔、巴鲁克和索普。

在格罗斯看来,他向利弗莫尔学到了透过价格感知市场微观,向巴鲁克学到了穿透价格波动看背后的人心和大局,向索普学到了发现市场的无效定价并利用它获利。

查理·芒格曾很毒舌地评论萨缪尔森:“萨缪尔森的教科书里写的是有效市场理论。说股票的价值就是它的交易价格,没有人能打败股市,对所有号称可以打败股市的投资专家都持怀疑态度,巴拉巴拉巴拉。自己却早早地把钱交给巴菲特。通过成为伯克希尔的股东,萨缪尔森对冲了他的有效市场理论,顺便还发了大财。”

夏普的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市场是有效的,获取高利润的唯一方法就是承担更多风险。希望减少风险,结果只能是获得更低利润。”

索普连续几年取得年化约25%的回报,到1968年管理资金规模达到约40万美元。索普每年从利润里提成20%,大致和做数学教授的收入差不多。此时索普没把它当作一个正事儿看待。

索普的基金从1969年11月1日开始运行到1988年底停业,年化回报率19.1%,扣费后客户收益率15.1%。这个数据看上去也不算惊人。惊人的是,20年里没有任何一年亏损,回报率低于10%的只有3年:1969年4%(只运行了两个月),1973年8.1%,1988年4%。其他年份收益率在11.3%和33.3%之间。在全部的230个月里,有227个月盈利,只有3个月净值有回撤,且3个月的回撤幅度全部小于1%。

凯利公式。公式为:f=(bp-q)/b。其中,f就是需要计算的最优下注比例,b为赔率,p为胜率,q为败率=1-p。在这个公式指导下,一个胜率51%,赔率为1∶1的赌局,每次下注比例为(1×51%-49%)/1=2%

凯利公式的使用其实存在巨大的认知风险,

1979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一篇论文,论证凯利公式及类似法则的不可行。在论文里萨缪尔森写道:“人们感觉通过这种方式一定可以赚到更多钱……但是他们错了。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当你失败时——而且你确实可能失败——你会输得很惨。”

后期的索普也吸收了萨缪尔森等人对凯利公式的批评,更侧重于使用凯利减半策略配置资金,即按照凯利公式计算结果减半执行——公式算出来应该下注20%,实际下注10%。

香农 1952—1986年,35年时间年化收益率28%。他是一名集中投资兼长期投资者,81%的仓位投在一只股票上,前三只股票占仓位比98%。自60年代后他基本上就没怎么卖出过股票,整个投资生涯的主要利润其实就来自重仓的前三大持股。

索普只读过一本爱德华兹写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后,就理解了技术分析行不通,立刻放弃。索普认为《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提供了“否定性帮助”,帮自己节约了很多时间。

经过彻底的研究,香农最终放弃了技术分析体系。他说:“我认为那些耗费很大精力研究价格图表、头肩顶、V字反转的技术人员,无非在做一种重要数据干扰重现的工作,意义不大。”

香农强调:“我们能够根据对公司管理以及市场对公司产品的未来需求的评估,推断出有关收益增长的信息……长期来看,股票价格将会跟随公司收益的增长。”

辛格尔顿有“巴菲特的孪生兄弟”的美誉,因为他管理特利丹的思路与巴菲特惊人地相似。

·他们都首先将自己视为投资者,而不是企业管理者,专注于资本配置而不是行政管理。

·他们都由自己掌控投资决策权,只拥有极少的雇员和中间层级。

·他们都集中投资且仅限于投资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辛格尔顿通常会把70%的资金集中在前五大持仓股上。

·他们都拒绝为分析师提供季度报表,拒绝与华尔街深度沟通,向全体投资者平等提供最大限度的详尽报表。

·他们都拒绝股票分拆,并对分红不感兴趣,更喜欢自己配置资本,或通过回购回馈股东。

·他们都将自己近于全部的身家投入自己管理的公司,持有自己管理的公司大量股权。如同巴菲特所说“我们吃自己做的饭”。

·他们都深知“浮存金”的价值,都将保险公司作为投资平台。两家公司下属的保险子公司都是他们最大和最重要的业务。

索普对赚钱的兴趣降低了。他开始觉得相比拥有更多的财富,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才是不可替代的至宝。他和夫人都希望有更多时间和孩子们以及孩子们的家庭在一起,共同旅行、阅读和学习。

把神奇公式的面纱去掉,其底层逻辑和以ROE(净资产收益率)和PE(市盈率)结合选股有类似效果

神奇公式操作流程分四步。(似乎不适合小散的小资金?)

· 神奇公式第一步,计算有形资本回报率和企业收益率。

有形资本回报率=EBIT÷(净营运资产+固定资产)×100%

企业收益率=EBIT÷EV×100%

其中:EBIT=净利润+所得税+利息,它代表企业支付所得税和利息之前的利润

EV=股票总市值+净有息债务

净营运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无息流动负债

· 神奇公式第二步,利用上述指标对市场所有股票进行排名,并加总得分。

先将有形资本回报率从高到低排序,排名即企业在该项目上的得分;再将企业收益率做同样处理;两项排名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比如一家企业在有形资本回报率指标排名第1,企业收益率排名第5,则总分为6分。

· 神奇公式第三步,将总分由低到高排列,选择总分最低的前25至30家企业股票平均买入。

· 神奇公式第四步,每年重排一次,卖出退出至30名开外的,买入新入选的。

从底层公式可以看出,它就是“分散买入便宜好公司”的量化版。用有形资本收益率

排序,量化企业获利能力;用企业收益率排序,寻找低估的市场弃儿;

集中投资和波动压力几乎是硬币的两面。压力要么来自自己的心理承受力不足,要么来自客户对短期回报的关注和要求。面对这样一对矛盾,资金管理人有两个选择:放弃集中投资,或者放弃短期性质的资金。

在格雷厄姆看来,“股票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明显的向上动力,或者说它们的长期趋势是看涨的”,“我怀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分析研究是否能挖掘出表现优异的股票,使其收益足以弥补研究成本。”

大部分不具备商业研究能力的普通人,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甄别,辅以分散策略,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回报,学习和研究《证券分析》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格雷厄姆为普通投资人准备了一套无须任何艺术空间、直接可以照猫画虎的操作流程。概括起来大致如下:

①首先找出所有TTM市盈率小于X倍的股票,TTM市盈率=市值/最近四个季度公司净利润。

②X=1/两倍的无风险收益率。例如,无风险收益率为4%,则X=1/8%=12.5。

③找出其中资产负债率<50%的。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④选择其中至少30只以上,每只投入不超过总资金的2.5%,即股票投入上限不超过总资金的75%。

⑤剩余25%资金,加上选股不足30家导致的剩余资金(若有),买入美国国债或其他无风险收益产品。

⑥任何一只个股上涨50%后卖出,换入新的可选对象或国债。

⑦购买后的第二年年底,涨幅不到50%的个股也卖出,换入新的可选对象或国债。若该股依然在新的可选对象名单里,放弃卖出。

⑧如此周而复始。

(相当于75% 风险分散+25%无风险)

芒格给了孩子明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尽你所能、永不撒谎、言出必行、永远不要找借口、尽快下决定、尽可能体面地做事,你在某个地方的所作所为,日后会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帮到你,等等。

巴菲特从格雷厄姆传授的“关注企业现有资产清算价值”的投资体系,转化为“关注企业未来自由现金创造能力”的投资体系

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信息传播工具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加上美国证监会成立后对企业信息披露要求的不断完善,其结果就是,烟蒂股模式必将面对可投资对象越来越少的局面。

金钱有时间价值。早一天转变就有早一天的价值,这个价值差异在长期复利规律下,会庞大得惊人。

由于这些从商经历,芒格发现:①有些生意天然就更容易赚到钱。②同样的生意,由不同的人管理可能产生巨大差异。

越是优秀的人,找律师处理麻烦的概率越低。因为优秀的思考和行为习惯,会让他们有意无意地就避开潜在的麻烦。

在芒格看来,烟蒂投资就仿佛不断寻找一些烂人,和他们做完一次生意就绝交,再重新寻找下一拨烂人

买下那些由优秀的人掌控的优秀企业则不同。优秀企业和优秀的人一样,因为优秀所以更优秀,反而经常挑战成就的上限。投资者买下优秀企业后,往往并不需要再做什么,只要坐着享受优秀者努力的成果就好。

芒格经常对巴菲特说:格雷厄姆有些思想非常愚蠢;他的盲点在于总是认为未来充满危险,而不是充满机会;他忽略企业性质,将不同企业的账面资产视为同样意义的数字比较,这绝对是荒谬的;掌管资产的人也是决定资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费雪探索出另外一条道路:投资那些具备业务和管理竞争优势的企业。他总结出一种通过对目标企业的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和离职雇员来全方位了解企业的方法,并将其命名为“闲聊法”(今天叫作“企业调研”)。在费雪看来,投资者最重要的是去了解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而不是只看报表数字上的账面资产价值。

费雪的投资理念

重视公司的产业前景、业务、管理及盈利增长能力。

把公司的管理层必须诚实且具备充分的才能作为选股的前提。

通过竞争对手去了解目标企业的优劣势。

区分企业成长究竟因为幸运,还是因为能力。

永远只用闲钱投资,这样才有能力长期持有优秀企业。

买入股票是因为公司优秀而不是因为股票便宜。

对于优秀的企业过于关注股利是不必要的。

企业利润率高于次优对手两三个百分点就是好的投资对象,过高的利润率里往往隐藏着风险。

关注一家企业的超额利润究竟来源于哪些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做法。

人的精力有限,如果太过分散,势必买入许多了解不充分的公司股票,结果可能比集中还要危险。

真正优秀的企业数量极少,发现后要长期持有,仅仅因为盈利一定幅度就卖出是愚蠢的。

持股只有在三种情形下才考虑卖出:①原始买入所犯下的错误情况越来越明显;②公司营运每况愈下;③发现另一家更好的公司。否则,卖出时机几乎永远不会到来,等等。

以合适价格购买优质企业

芒格不仅推动了巴菲特投资思想的转变,还利用广泛的人脉资源网络,给巴菲特创造了很多赚钱良机。

供伯克希尔帝国生根发芽的基础土壤就两块:国民赔偿保险公司浮存金和蓝筹印花的公司浮存金。

马歇尔着急了,他说:“你们这些家伙都疯了吧,有些不在账面的东西也很值钱的,比如人员素质、公司品质等,你们低估了品质。”这似乎是巴菲特投资体系里,经济商誉雏形的首次提出。

芒格在巴菲特的决策过程中,实际担任着发现风险和帮助巴菲特解决犹豫点的角色。

通过对华盛顿邮报的投资,巴菲特成为邮报实际控制人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导师兼密友,并从此进入美国上流社会圈子,与美国历任总统、外国元首、王室成员、参众两院议员、政府高官、大企业主席、华尔街投行CEO、大律师、大记者、大明星……一起成为“美国最有权势的女人”“华盛顿及美国新闻界挚爱的第一夫人”社交流水席上的座上宾。这个小县城的“土财主”,从此登上美国政治经济的中心舞台,也由此产生了无数的新机会。

“一年前我们觉得便宜得可笑的股票,如今变得更加便宜。无比智慧的市场,将股价调整至企业价值的2折以下。”

市场虽然偶尔会发疯,但绝对不傻。低价的出现一般都伴随着某些重大利空,犹如塑化剂于茅台,瘦肉精于双汇,三聚氰胺于伊利……投资者如果意图获取企业经营增长之外的超额收益,就必须在利空袭来时冷静、理性地思考,判断各种可能性的概率,影响情况,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承受这种选择带来的结果。

盖可保险负成本吸收浮存金的能力和辛普森具备的投资能力,使盖可成为巴菲特在福布斯排行榜登顶过程中最重要的助推器。

任何意图提高保险价格的公司,总是落下贪得无厌和存心欺诈的恶名,而实际上它们的利润时有时无,经常在盈亏平衡点上挣扎。

巴菲特为何要收购通用再保险

第一个原因,是巴菲特更多地考虑了收购后,自己掌控通用再保投资部门,可能实现的投资收益,而不是通用再保目前报表上展示的收益。投资收益率才3.94%

第二个原因,是垂涎通用再保手中的浮存金。

第三个原因,也是巴菲特从未明说的原因:他可能意图利用市场先生这个傻子,曲线减持手中持股。

在巴菲特看来,浮存金虽然在财务报表上列为企业的负债,但它的实际价值甚至比同等金额的股东权益更有价值。

账面净资产的增加当然不是经营伯克希尔的最终目标,真正重要的是每股内在价值,虽然在伯克希尔两者通常以相当接近的幅度波动

巴菲特之所以要曲线减持,而不是直接抛售,老唐推测可能至少有三个原因。

原因一,巴菲特持股数量巨大,直接抛售很容易打压公司股价。尤其是巴菲特本人的巨大影响力和可口可乐董事会成员身份,抛售甚至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导致股价抢先暴跌,预期利润无法实现。

原因二,之前大都会通信公司股票的“波段”操作阴影,使巴菲特很难下决心对被自己归为“死了也不卖”的股票直接实施抛售。

原因三,当时市场整体高估,不管是卖出伯克希尔还是伯克希尔持有的股票,面对数以百亿计的现金,如何选择投资品种,是一个相当令人头疼的问题。

“我们有四只股票死了都不卖,华盛顿邮报、大都会通信、可口可乐和盖可保险。和我们的全资子公司一样,这些股票就算得到远超内在价值的报价,我们也不会出售。”

伯克希尔在整体收购方面一直有个巨大的竞争优势——伯克希尔不会在收购后拆分出售或整体转手企业。这优势不仅会帮助伯克希尔优先拿到优质企业控股权,甚至可以在比别人出价更低的情况下达到目的。因为它对那些不想放弃公司经营权、只是因为继承或避税需要而出让股权的优质企业原股东很有吸引力。

一般认为股价大幅波动(主要指向下波动)构成投资的风险。及时止损、追随趋势、控制回撤、股债平衡、分散投资、资产配置等多种投资思想都是基于这种认识出炉的。

而在巴菲特和芒格的思想体系里,所谓风险“指一项投资在其预计的持有期内所收到的税后收入加总(包括出售股份所得),是否能够让投资者维持原有的购买力,并得到合理的利息回报”。

一项投资的回报,来源于你预计持有的时间段收到的红利,和最终以保守估计的合理市盈率出售股票所得。它是否有风险,取决于这个回报水平是否明显超过无风险利率与通货膨胀之和。因此,投资的风险大小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预计持有时间的长短,二是对公司盈利及分红估算与最终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

杰里米·西格尔教授对1871—2012年美国股票和债券数据展开的一项研究表明,股票回报优于短期债券的概率,以1年滚动计算是66.9%,以3年滚动计算是73.3%,以5年滚动计算是74.6%……以20年滚动计算是99.3%,以30年滚动计算是100%

基奥当时对妻子说:“这家伙整天不上班,像个二流子,怎么能把钱拿给他呢!”

1972年收购喜诗糖果后,巴菲特就尝到了品牌的伟大力量

正是这次新旧可乐之争让巴菲特认识到,即便替代品可以拿出可信证据,证明品质更好,它也无法替代可口可乐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无法对可口可乐公司竞争力形成伤害。此时,可口可乐公司的无敌投资价值才真正被巴菲特确认,于是启动买入。

市场教育的直接结果,就是巴菲特自1998年后,再也没有表示过对哪只上市公司的股票“死了都不卖”

两个重要的原则:①即便是类似可口可乐这样产品简单的企业,投资者要对其利润增长水平做出准确预测,依然相当困难;②在投资后企业发展顺利、市值增长喜人时(1996年已经赚了8倍),投资者做出乐观预测的可能性会更大,哪怕是芒格和巴菲特这样的智者。

凯恩斯那句名言:市场保持非理性状态的时间,可能会持续到你破产以后。

“他们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全部搭进去。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

资本市场,什么离奇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你要做的是处理好自己的事,力求在最离奇事件发生时,你仍然能够活着”。

当傻钱知道自己的缺陷时,它就不再是傻钱了。但是,如果你是稍有常识的投资人,对商业有基本了解的话,你应该能够找出5到10家股价合理且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此时分散投资理论对你就毫无意义了,它反而会损害你的投资成果并增加你的风险。我实在无法理解一名投资人为什么要把资金投向了解和熟悉程度是第20名的企业,而不是集中在前面几名最熟悉、性价比最高的投资上。

投资者真正需要的是给你选中的公司估值的能力。请特别注意“选中的”这个词,你不必成为每家公司或者许多公司的行家,你只需要将自己限定在能力范围就好。能力范围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它的边界。

“长期看,确实有部分有经验的人能超过标普500指数的表现。然而在我的一生里,我也就提前判断出10位左右的专业人士,能够如同我预期的一样完成这一壮举。当然,一定有成千上万的指数超越者是我没有见过的,毕竟跑赢指数并非不可能。不过,问题在于大多数试图跑赢指数的基金经理最终都会失败。”

无论前期的成功靠的是运气还是能力,随着基金经理被超出个人能力上限的资金池淹没,失败就在资金规模最大时来临了。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里将股票收益的来源分为两部分:实业和投机。实业指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产生的预期收入,投机则指预测市场心理变化引发的股价波动。两个因素的叠加构成投资者的长期预期。

“通过大力发展更注重实业回报,忽略投机回报的基金业,不仅可以给投资人带来更稳定的回报,同时还能矫正短期市场波动”

大崩溃之后,凯恩斯放弃了通过预测宏观经济波动进行投机的模式,转而寻找经营稳定、每年都有高额分红的公用事业股。选择高分红公用事业股,是因为凯恩斯在大崩溃中观察到,当危机来临时,不直接创造短期现金流入的资产,总是最先被抛售。

1934年,凯恩斯新的投资哲学基本成型,当年8月15日,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坚信,正确的投资之道是将大笔资金投到你了解并且对它的管理层有信心的企业当中”

凯恩斯在投资中坚持的三大原则:

①投资于经过认真挑选的对象,保证它们相对于真实和潜在的内在价值具有价格上的折扣,相对于同期的替代投资也更具性价比。

②坚定持有选定的组合,直到预期收益实现,或者有明显证据证明当初的决策是错误的。

③保持投资组合的平衡性。尽管集中投资股票会隐含一些风险,但不同的股票之间会形成风险的对冲。

以公认的理念分水岭——1972年喜诗糖果收购案为界,划分为烟蒂股体系和陪伴优质企业成长体系两个阶段

上半场从1972年初到1999年底,上半场的28年,伯克希尔账面净资产增长654倍,年化增长26.1%;公司股价从每股70美元涨到50600美元,股东持股年化收益率26.5%。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化收益率是14%。

下半场从2000年初至今。2000年初至2019年底共计20年,年化收益率为10.1%,这期间最高收益率是2017年的23%,最低收益率是2008年的-9.6%。伯克希尔55年投资史,仅有的两次亏损都出现在这个阶段:2008年-9.6%和2001年-6.2%。伯克希尔公司股价从1999年末的56100美元/股,上涨至2019年末的339590美元/股,持股股东20年年化收益率为9.4%。这期间标普500指数年化收益率6.1%。

2000年至今,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显著下降,罪魁祸首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钱太多,二是投资方式受限。

“由于我们的钱实在太多了,所以我们买了卡夫食品这样的企业。我们现在只能接受较低的回报”

“我自己最青睐的是投资于有生产力的资产,无论企业、农场还是房地产。最理想的投资资产应该是这样的,它只需要很少的资本投入,就可以保证在通胀期间维持其产出的购买力农场、房地产、可口可乐、IBM以及喜诗糖果这样的企业,都能满足这双重考验。其他公司,比如我们投的那些价格受管制的公共事业公司,不符合这两条标准。因为它们在通胀环境下需要大量资本。为了增加收益,股东必须增加投资才行。但即便如此,它们仍然会超越类现金资产和无生产力的资产。”

“有生产力的资产、类现金资产和无生产力的资产”

在巴菲特看来,投资是为了在未来更有能力消费而放弃今天的消费。因此实际购买力才是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重点,而不是对应的货币数量。

包括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债券在内的类现金资产,表面上看起来很安全,但事实上是一种极度危险的资产。因为它们是法币时代少数“购买力确定会不断减少”的资产

自身不产生任何现金流入,只是期望其他人未来会以更高的价格买走的资产,如黄金、艺术品、古董等。巴菲特将它们称为“无生产力资产”。

钱太多导致投资策略发生一种变化,即不需要再寻找优质企业,而是可以将潜在发展的行业全部或大部买下,只要确保最终赢家在买下的篮子里面即可

巴菲特的痛苦之处在于,过大的资金规模,连指数基金都无法成为合适的投资对象。自己的买入或者卖出本身就会造成指数的飙升和暴跌。

伯克希尔2000年后的投资案例对绝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几乎没有观摩和学习价值。绝大部分投资者既没有钱太多的烦恼,也没有不能秘密买入的痛点

大师们演示给我们的有复制价值的投资正道可能就四条:①低费率指数基金模式,以先锋SP500指数基金为代表;②确定机会的套利,以格雷厄姆、巴菲特及索普等人为代表;③一揽子烟蒂模式,以施洛斯为代表;④陪伴优质企业成长模式,以1972—1999年的巴菲特为代表。

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是1972—1999年的巴菲特。相比而言,它对商业理解能力要求最高,是难度最大的一条投资道路,但也是最有乐趣、最有成就感、最可能获得超额回报的一条路。走这条路的投资者,不仅可能享受到赚钱的乐趣,还能发现自己越来越懂商业,越来越能理解商业社会的运作规律,能够和不同行业的人士深入地聊下去。

估值就是在可选投资对象之间,比较真实回报率的大小,就像在两个苹果之间选择明显较大的那个一样,与此时农地价格究竟是不是底部无关。

投资和估值,不是要在某投资对象上赚一倍或赚十倍的思考方式,而是一个永续的思维模式:永远只在两个可以理解的投资对象之间,选择产出更高的那个。它是比较,是选择,不是精确计算。农地产出高,选择让财富以农地的形态存在。反之,如果农地产出还不如类现金资产高,那就让财富以类现金资产的形态存在。

永远比较,永远选择,永远让财富以收益率更高的资产形态存在。至于回报更高的资产,市值提升得更快,最终导致投资者市值高增长,那只是由于资本在逐利天性推动下,同样也在追逐盈利能力更强的资产,最终导致资产市价被推高的被动结果。

股票投资所要关心的事情:第一,企业经营收益是否持续令人满意;第二,企业留存利润再投资的预计回报率如何。

举个简化例子,如果初始资金100万元,投资两家公司各50万元。假设判断一对一错,未来10年其中一家公司的净利润每年增长20%,另一家则每年下跌20%。10年后账户是什么状况呢?账户总值315万元,年化收益率12.2%。其中对的从50万元变成超过309万元,错的从50万元跌成不足6万元。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时间拉长为20年,那么,账户终值会超过1917万元,年化收益率15.9%。这就是组合和复利的威力!

投资者要做的、也可以做到的,是通过持续学习和研究,努力让自己的判断正确率高于50%,让组合和复利规律,在超过50%正确率的前提下释放更大威力。不断重复,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书中提及图书

《笑傲股市》

爱德华·索普《击败庄家》

索普1967年出版的第二本书《战胜市场》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乔尔·格林布拉特 《股市天才》《股市稳赚》和《价值投资的秘密:小投资者战胜基金经理的长线方法》

查尔斯·埃利斯 《赢得输家的游戏:精英投资者如何击败市场》《高盛帝国》

参考书目

……

读书:梁宇峰 吴慧敏《常识的力量》

在投资中理解和坚持常识很重要

越是投机的市场,越容易发生“定价错误”,价值投资就越能取得超额收益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和全球主要经济体一样,出现了方方面面的分化趋势,分化时代会呈现强者恒强、优胜劣汰和此消彼长的格局;故做投资要保持理性,切忌受情绪的影响,一定要看到长期趋势,参与大概率事件

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总数已达1.88亿,占投资者总数的比例达99.77%,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2.8%。

什么是违背常识呢?这里,我给大家举几个常见的例子。第一,对商业模式的本质缺乏分析和认知。第二,只看需求侧逻辑(行业空间),不看供给侧逻辑(竞争格局)。第三,忘记估值和安全边际。第四,违反能力圈原则。

安全边际是重要的投资原则之一,用巴菲特的话说,安全边际就是用4毛钱的价格去购买价值1元钱的股票。

对于股票投资来说,行业高增长固然是好事,但同时我们不能不看行业的竞争格局,因为只有良好的竞争格局才能帮助企业持续稳定地获取超额利润。

把公司分为三类:可以投资的、不能投资的、太难理解的。

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缺乏系统的决策框架。第二,受短期业绩压力的影响。第二,受短期业绩压力的影响。

逻辑自洽是有效投资策略的基本前提,投资决策的逻辑要能够形成一个闭环;个例的成功不代表投资策略有效,只有通过大样本检验的投资策略才是有效的;大样本回测合格也仅仅证明投资策略在过去有效,而在未来能否继续有效,还要看这个投资策略是否符合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符合上述标准的决策框架,决策就会很随意,也不可复制。

chp 1 第一章 价值投资需要尊重常识

查理·芒格认为,伯克希尔·哈撒韦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秘诀就是追求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识。他进一步阐述道:“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我们在说某个人有常识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他具备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人们都以为具备常识很简单,其实很难。”

投资是认知变现,正确认知就是遵循常识

一个是关于股票的认知,另一个是关于风险的认知。前者决定了你对“投资股票靠什么赚钱”的基本认知,后者代表了你“如何应对投资亏损”的基本认知。

关于股票的认知——什么是股票?

第一种认知:股票就是博弈的筹码。什么叫博弈?就是我要挣的钱是从你的口袋里掏出来的。说得更直白些就是赌博

第二种认知:股票是投资上市公司的载体,投资股票就是投资这个上市公司,就是委托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替你打理生意,上市公司盈利、成长,你也会赚到钱。

巴菲特说过,买入一只股票,就必须要像和管理层合伙做生意一样,如果你不认可他的生意、不认可他的能力,那么你就不要碰这只股票。

关于风险的认知——什么是投资风险?

但是股价波动真的是风险吗?巴菲特认为,将市场波动等同于风险是完全错误的。投资的风险并不来源于波动,波动反而是机会,因为股价波动的幅度越大,好公司出现低估的机会也越大。当你利用股价下跌,选择买入并持有好公司的股票时,会给你带来丰厚的收益。

什么是本金的永久性损失?就是你所买入的公司基本面恶化,股价永远回不到你买入的价格,这才是真正的风险。所以,真正的风险并非股价的波动,而来自公司的“内在价值风险”。所以选择基本面优秀、安全边际高的股票,才是避免风险的最好投资方法。

一方面,我们需要用常识来帮助我们判断:哪些商业模式、哪些公司能够大概率获得可持续发展,其收入、利润有可观的成长空间。这些常识,来自你对行业竞争格局的理解,也来自你对企业护城河的判断。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用常识来帮助我们做好投资决策,比如要有估值和安全边际的常识、能力圈的常识等。

散户亏钱的十大原因

投资要对基本面止损,而不是对股价止损,即在基本面既定的情况下,股价应该是越跌越买;如果基本面已经恶化,此时股价涨跌都不能买。

越是无效的市场,定价错误越严重,价值投资越有机会。好公司会因为定价错误被低估,差公司会因为定价错误被高估,所以只要买入被低估的好公司的股票,就能赚到大钱。

决定未来利润或现金流的核心因素:行业空间、行业竞争格局和公司竞争力

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公司未来产生的利润或现金流的现值,而决定公司未来利润或现金流的核心因素有:行业空间、行业竞争格局和公司竞争力。

我们在评判行业空间大小的时候,可以从目前的市场容量和未来增长趋势两个角度来考虑:首先看这个行业目前的容量;其次看未来增长的趋势,是向上、稳定,还是向下。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公司未来的利润或现金流。我们主要可以从市场集中度、新进入者的挑战、上下游定价权等各个维度进行分析。

企业的护城河指的是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被模仿和替代的竞争优势,如品牌、专利、垄断性牌照、规模优势等

内在价值既定的前提下,买入价格决定投资回报率

价值投资者追求的是定价错误的机会,特别是好公司被错误定价(被低估)的机会。好公司之所以被错误定价(被低估),基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大众恐慌。第二,大众误解。第三,大众忽略。

投资回报的来源:定价错误被修复+公司内在价值增长

股票投资回报的两种来源:定价错误被修复和公司内在价值增长。

首先,市场经常出现定价错误的现象。价值投资者擅长发现市场上被低估的股票并买入,等待价值回归。

其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价值投资者赚的是公司成长所带来的利润增长,即公司内在价值增长,这是从长期的角度来考量的。

查理·芒格曾说:锚定效应危害最大。人的思维一旦锚定,就容易得出荒谬的结论。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应该锚定的是价值,而不是历史股价,也就是说,价值投资者要忽略过去的股价表现,而根据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当前股价的关系进行决策。

现象1:锚定效应

现象2:损失厌恶

现象3:羊群行为

人经常被恐惧和贪婪所左右。在华尔街有一句老话:市场是由两种力量驱动的——贪婪和恐惧。

了解人性弱点,避免草率做出违反常识的决策

成功的投资应该是建立在投资者对情绪的合理控制之上的,能够抵抗人性的弱点和所谓的直觉。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经说过:“投资的窍门不是要学会相信自己内心的感觉,而是要约束自己不去理会内心的感觉。”他认为,成功的投资应当是逆人性的。

建立自己的商业逻辑分析框架

常见的商业逻辑分析框架有波特五力模型、护城河分析等。

五种力量分别为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以及替代品的威胁。

护城河是把竞争对手挡在外面的东西,主要包括品牌、专利、垄断性牌照、规模优势等。

建立自己的投资决策框架

分为“选股—验证—决策—跟踪”四大环节

发现潜在好股票的“7种武器”。第一种武器:跟着券商研报选股。第二种武器:跟着财报选股。第三种武器:跟着聪明钱选股。第四种武器:跟着“内部人”选股。第五种武器:跟着生活经验选股。第七种武器:跟着专业投顾团队选股。

我最看重3个财务指标。第一个是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企业的赚钱能力。越高更高的估值。第二个是经营性现金流,代表企业的盈利质量。一般来说,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和净利润的比例大于1,表示盈利质量较高。第三个是市盈率,代表估值的合理性。第六种武器:跟着新闻选股。

利用大股东、高管等的大规模增持,或者上市公司回购行为等的公开信息,选出潜在的好公司。

国家政策类新闻、重要领导人调研考察类新闻、行业性新闻等,这些新闻往往意味着一些政策的出台或者调整,对特定行业和公司意味着机会和风险

验证好公司有“四大工具”。第一,用“望远镜”验证公司的赛道。第二,用“透视镜”寻找公司的护城河。第二,用“透视镜”寻找公司的护城河。第四,用“公平秤”评估股票性价比。

赛道的空间大小和赛道中的竞争状况。

坚守能力圈原则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抵挡住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而跨出能力圈的诱惑。

二层次思维简单描述为:与众不同且正确,或者说“正确的非共识”

当我们观察一只股票时,一层次思维的人会这样想:这是一家好公司,所以我们可以买这家公司的股票。二层次思维的人会这样想:这是一家好公司,市场上很多人也认为它是好公司,所以它的股价已经很高,它的股票不一定值得买

如何正确认识“常识是用来被打破的”

不能用个案来否定规律。对于整体来说,个案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具有代表性,我们不能用个案去颠覆一个道理,或者建立一个新的道理。

规律本身的前提条件发生变化。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联系,它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当规律的前提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规律本身也会发生改变。

规律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在投资中,正确≠正确能够被立即证实。”但规律迟早会被验证,股价最终会回归公司的内在价值。

关于价值投资的常识

1.股票是投资上市公司的载体,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上市公司,就是委托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替你打理生意。你盈利的来源不是其他投资者口袋里的钱,你赚的钱也不是其他投资者亏的钱,而是上市公司成长给你带来的利润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分红或者资本增值。因此,股市不是零和游戏。

2.本金的永久性损失才是真正的风险。什么是本金的永久性损失?就是你所买入的公司基本面恶化,股价永远回不到你买入的价格,这才是真正的风险。所以,真正的风险并非股价的波动,而来自公司的“内在价值风险”。

3.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由其未来利润或现金流决定的。所以,我们在给企业估值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是DCF,也就是现金流折现法,即将未来的销售收入预测转化成自由现金流,再逐年折现到现有时点并加总,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

4.企业内在价值是企业未来产生的利润或现金流的现值,而决定企业未来利润或现金流的核心因素有:行业空间、行业竞争格局和公司竞争力。

5.潜在投资回报率跟你买入的价格是紧密相关的。在基本面(内在价值)既定的情况下,买入的价格越低,风险就越低,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就越高;反之,你买入的价格越高,风险就越高,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就越低。

6.价值投资者追求的是定价错误的机会,特别是好公司被错误定价(被低估)的机会。大众恐慌、大众误解和大众忽略,会导致好公司被错误定价。

7.股票投资回报的两种来源为:定价错误被修复和公司内在价值增长。

8.能力圈原则是价值投资者坚守的重要投资原则之一。

9.股票投资本身不是“零和游戏”,但超额收益是零和游戏,要想持续获得超额收益,必须要有二层次思维。

10.规律从来只会迟到,不会缺席。但在投资中,正确≠正确能够被立即证实。

chp2 如何寻找“好赛道”——关于行业竞争的常识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判断好股票的标准可以用“好赛道+好公司+好价格(估值)”来概括,这也是价值投资的核心三要素。

在股票投资中,行业分析的目的是理解行业属性,预测行业空间,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并挖掘出具有投资潜力的行业,进而选出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

行业生命周期 四个发展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不同阶段行业所适合的投资

消费行业为什么容易出现长期牛股呢?这和消费品的特性息息相关。第一,消费行业的周期属性相对较弱,经营业绩不太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第二,消费品公司经过长期经营和资金投入,形成较强的品牌壁垒和渠道壁垒,获得了行业垄断地位,且这种垄断地位相对稳定;第三,消费品公司一旦形成品牌护城河和渠道护城河,不太需要进行持续的大规模资本支出,也不太容易被新技术、新模式所颠覆。

重资产行业是指企业经营较多依赖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物理销售网点等“有形资产”,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轻资产行业则是指企业经营较多依赖专利、品牌、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资金投入较少,周转速度较快,资本收益率较高。

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总体偏爱轻资产模式的公司,对重资产模式的公司可能会给较低的估值,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在需求波动大、技术路线不断迭代的行业,重资产属性就是企业的噩梦。

重资产 VS 轻资产

看行业的竞争格局。

第一,关注市场集中度,CR4(行业排名前4位的公司的累计市场占有率)小于40%,则该行业为竞争型;如果CR4大于等于40%,则该行业为寡头垄断型。

第二,关注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如果一个行业中,产品或者服务同质化程度高,那么价格战往往就是唯一的竞争手段。

第三,关注上下游是否强势。一家公司的上下游越集中、越强大,这家公司的定价权就越弱,就越容易受上下游的压榨,盈利能力和盈利前景也就越差。

第四,关注新进入者的挑战。即使在一个已经实现了寡头垄断的行业,也要关注新进入者的挑战。新进入者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往往会采取激烈的竞争手段,会导致行业中的现有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威胁现有企业的生存。

在股票投资中,我们要优先选择竞争格局好的行业,还要优先选择具有垄断地位或者寡头垄断地位的企业。如果是处于完全竞争或过度竞争的行业,行业竞争格局不好,就无法保障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稳定的利润,也就很难有投资价值。

法则1:竞争会使一个行业里的大多数企业获得平均利润率

法则2:良好的竞争格局和宽阔的护城河,能长时间保护优秀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要优先选择具有良好的竞争格局和宽阔护城河的公司,因为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帮助我们穿越牛熊,获取投资的超额回报率。

成长性固然重要,但对竞争格局的分析更为重要。只有竞争格局良好且稳定的行业,才有投资的确定性。

在股票投资中,我们不能只看到需求量的增长,而忽视产品价格重心的下移,否则容易过高地估计业绩与利润增速。

深耕C端用户,产品不容易被替代或颠覆的科技公司,容易成为长牛股。相反,聚焦于B端用户,技术容易被替代或商业模式容易被颠覆的公司,很难成为长牛股。

投资科技股,一定要找到具有品牌、低成本、渠道、高转换成本护城河的公司,而不能简单看其是否有领先技术,更不能只是因其带着科技股的帽子,就盲目买入。

遇到“新技术赋能”或者“新商业模式赋能”的公司或者主题,一定要问:竞争对手会不会跟进?能不能跟进?

在投资的时候,我们要选择能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公司,回避毁灭股东价值的公司。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毁灭股东价值的行业具有哪些特征呢?我们将其总结为五点:(1)高额资本支出;(2)高额固定运营成本;(3)同质化产品;(4)易受经济形势波动影响;(5)易受技术变革或商业模式变革的影响。

chp3 如何寻找“好公司”——关于公司竞争力的常识

公司利润的来源——以合理的成本规模化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企业利润=(产品价格-单位成本)×产品销量

企业要获得好的利润,有两个途径:(1)想方设法满足客户的需求,特别是客户的高层次需求,获得好的产品定价;(2)想方设法获得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

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三种形式为:以更好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以更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或者以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看任何一个行业的商业模式能否可持续地为企业创造利润,关键在于其是否以合理的成本、规模化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否真正地解决客户的痛点。

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赚钱模式。

传统制造业:获取产品和原材料的价差

消费品公司:占领消费者心智

专业产品类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

金融业:获取杠杆和资金息差

资本密集型公司:获取杠杆和资金息差

人力成本密集型公司:获取人头价差

知识产权授权型公司:依靠法律保护获取超额利润

渠道通路型公司:通过收“过路费”赚钱

流量型公司:占据用户时间和注意力

何为消费者心智?其实就是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说到某一种产品的时候,你脑海中立刻就能想到的品牌。

消费品公司通过占领消费者心智所形成的品牌护城河往往是非常深厚的,这也是很多消费品公司的毛利率很高的重要原因。

公司利润=公司资本支出×(IRR-融资利率)=公司资本金投入×财务杠杆倍数×(IRR-融资利率)

资本密集型公司的赚钱模式就是通过加杠杆和资金息差赚钱。在这种赚钱模式下,当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的时候,公司的利润可能会增加。公司经营最主要的风险在于,当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无法偿还融资资金和利息,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公司的经营活动无法产生现金流或者产生的现金流极小的时候,由于融资资金利息属于刚性支出,公司可能会面临无法偿还债务本息从而导致公司破产的风险。

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强大的护城河,那么它的超额利润(超越正常水平的ROE和ROIC)一定会因为竞争而逐步消失。

品牌、专利、成本优势、渠道优势、高客户转换成本都是很强大的护城河,网络效应(双边平台效应)则是最强大的护城河,而单一的技术领先不是很深的护城河。

消费品公司的重要护城河:品牌和渠道

制造业公司的重要护城河: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互联网公司的核心护城河:双边网络效应

科技和医药公司的核心护城河:专利

但是由专利权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往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持久。首先,专利权是有期限的,一旦到期,竞争的加剧将很快使企业的超额利润消失;其次,如果企业依靠某一个专利权获取很大的超额利润,那么就会有很多竞争者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从而对企业的专利权发起攻击;最后,在知识产权意识比较薄弱的国家,专利权很容易受到侵犯。所以,在股票投资中,我们需要警惕依靠单一或少数专利权赚钱的企业,只有拥有多种多样的专利权和能够进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才会有宽阔的护城河

技术领先是护城河吗?第一,单纯的技术公司的护城河不深。第二,技术研发能力如果能落地为产品能力、营销能力和品牌力,从而给公司创造可观的利润,并利用自己的盈利能力建立起强大的、持续的技术研发能力,那么这就是很深的护城河。

静态护城河+疯狂的企业家精神=动态护城河

高瓴资本的张磊在其《价值》一书中,提出动态护城河的概念,他认为:“在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人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护城河是否还能发挥作用。我所理解的护城河,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的,不能仅局限于所谓的专利、商标、品牌、特许经营资质,也不能仅仅依靠成本优势、转换成本或者网络效应。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传统的护城河是有生命周期的。所有的品牌、渠道、技术规模、知识产权等,都不足以成为真正的护城河。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企业家们不断创新,不断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

“当你知道你该走向何处时,你往往已经没有机会走了。”

通常的情况是,直到现有的成长曲线明显下滑时,公司的管理者才想到另辟新的成长曲线,但此时,公司能够调动的资源在明显减少,新老竞争对手很可能趁机穷追猛打,公司开始陷入泥潭

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价值创造的核心

现金流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的现金流一旦断裂,即使利润为正,企业也可能会陷入财务困难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对价值投资者来说,利润经常只是数字,现金往往才是真相。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投资中,不仅要关注利润表,还要重视现金流量表。

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的三个指标:毛利率、营业利润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在A股市场上,一般制造型企业的毛利率大多为15%~30%,营业利润率大多为5%~15%,净资产收益率大多为5%~10%。

高成本获客模式的前提:高频+用户黏性+网络效应

并购尤其是跨界并购,成功率往往非常低。企业的合理成长路径,应该是先做透规模经济,再做范围经济,而且必须是相关多元化的。

跨界并购的成功率很低

关于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的理论包括自负假说理论、整合理论、资金链理论、并购风险理论等。

自负假说理论是经济学家罗尔于1986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并购企业决策者过多地关注目标企业的未来价值,认为自己能够发现被市场低估的企业,而往往忽视或有意回避两家企业可能产生的负向协同作用,最终往往会导致并购的失败。

一般情况下,由于对标的公司所处行业不够了解,跨界并购经常出现买错的现象。

并购整合也是跨界并购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一味采取业绩对赌的方式来控制风险。对赌协议的存在是为了降低并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但对赌协议不能替代业务整合,而且对赌协议本身也是存在风险的:在对赌期间,标的公司为了完成对赌业绩,会想尽一切办法兑现业绩承诺,而在对赌期结束后,标的公司由于没有业绩压力,存在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

企业的正确成长路径:先做透规模经济,再做范围经济,而且必须是相关多元化的。

流量是有属性的,也就是说用户有什么需求,就会到能够满足他们这种需求的平台上去,比如,微信的流量是社交属性、百度的流量是搜索属性、淘宝的流量是购物属性、支付宝的流量是金融属性、滴滴的流量是出行属性

考虑某种商业模式的时候,不能“唯流量论”,流量虽是核心,但流量如何变现才是根本

chp4 如何评估“好价格”——关于公司估值的常识

为什么说现金流折现法是最本质的估值方法,因为企业的存在目的以及回报投资者的方式,就是创造现金并把将其分配给股东。如果能把企业未来的现金创造预测出来,并贴现到今天,这个结果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

绝对估值的挑战在于其假设和预测

关键的检测性指标是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在长期来看应该回归合理区间范围内,逐步趋向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经过充分竞争之后,最终超额利润会消失,公司只能获得平均利润率

相对估值法是以类似资产在市场上的定价为基础,进行比较估值。

在进行股票估值时,我们以可比公司的平均估值作为参照物。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选取可比公司,二是选取并计算比较指标,三是根据公司质地调整估值。

相对估值法的最大缺点是,其假设“市场总体估值永远是合理的”。相对估值容易受市场情绪影响;另一个缺点是,无法对公司的成长能力等进行准确估值。

任何你希望长期持有的投资标的,必须做绝对估值,无论做这个公司的绝对估值有多么困难或者多么“不可靠”,通过做绝对估值,你至少可以倒推回来,当前的股价对应了市场多么“乐观”或者多么“悲观”的假设

使用券商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并将其归纳为“三看两不看”:“三看”,就是通过券商研报,一看公司基本情况分析,二看公司推荐逻辑,三看公司财务预测。 “ 两不看”,就是不看券商研究报告的目标价和评级。

格雷厄姆衡量股票安全边际的计算方法,最早来源于债券投资。在他眼里,如果公司连续几年的税前利润能超过应付利息费用的5倍以上,便构成了安全边际

要选择“股票的市值大幅度低于净资产价值”的股票。

对于好公司来说,很难寻找到净资产折价的股票。即使在市场上能找到这种股票,也很有可能是价值陷阱,即基本面一般很差。因此,格雷厄姆投资理念的局限性在于,认为未来更多的是风险,而不是机会,所以特别注重静态的安全边际——价格低于净资产。这一投资理念很容易错过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会错过能长期成长的伟大公司。

“宁愿以合理价格买入伟大公司,也不要以低廉价格买入平庸公司”。芒格认为,价值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品牌持久性、竞争格局等基本面情况

巴菲特后来的投资理念是:只要盈利能力强、成长性好且能持续,公司股价即使在短期内不便宜,比如股价远高于净资产,甚至市盈率看上去也不低了,这样的公司股票依旧可以买。

评估公司的安全边际应该着眼于未来

良好的竞争格局和宽阔的护城河才能支撑高估值

高成长性的行业往往意味着竞争激烈,而激烈的竞争会导致行业虽然高增长但公司利润未必高增长

相比于成长性,行业竞争格局可能更为重要

投资回报率=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值/买入价格-1

高估值降低决策的容错能力:一旦判断错误,将遭遇戴维斯双杀

任何规模可观的公司都不可能保持足够的增长速度来支撑80倍或90倍的市盈率。

超额收益来源于定价错误

股票市场的“定价错误”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好公司被低估”,另一种是“差公司被高估”

如果你是以合理价格买入某一优秀公司的股票并长期持有,那么你享受的是企业未来成长所带来的投资回报,赚的是公司内在价值不断提升的钱;如果因为定价错误,你能够以大幅度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的股票,那么你赚的不仅仅是企业成长的钱,还能赚到错误定价被修复的钱。

市场是不断“消除老定价错误、产生新定价错误”的动态过程

好公司定价错误的原因:大众忽略、大众误解、大众恐慌

寻找隐形冠军呢?(1)市场很大,但里面的公司市占率都还很小;(2)市场不大,但龙头公司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重要与不重要

A股常见的估值谬误包括标签溢价、垃圾股溢价、小盘股溢价、新股溢价等,导致相关公司的估值水平经常严重偏离内在价值

2017年以后,市场开始偏好大白马,好公司的估值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垃圾股、小盘股的估值逐步下降

如何区分“价值馅饼”和“价值陷阱”呢?重要的事有:行业竞争格局好不好?公司壁垒深不深?公司抗风险能力强不强?公司是不是在为股东创造回报?公司业务是否会被替代颠覆?不重要的事有:公司是不是传统业务?公司标签是否紧追热点?资本市场喜欢不喜欢?

chp5 如何正确决策——关于投资策略的常识

投资的本质:寻找大概率正确、可复制的决策方式

有效策略的标准:逻辑自洽,回测合格,符合未来趋势

这种用基本面选股,却用技术指标进行买卖的方法,就是典型的买卖逻辑不自洽的例子

能力圈的标准——可理解、可预测、可跟踪

可理解:你能弄明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和护城河,弄清楚公司靠什么赚钱。

可预测:你能合理(不一定精准)预测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公司未来大致的盈利能力和盈利量级。

可跟踪:公司未来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你的预测也可能产生重大偏差,你能跟踪住公司基本面的变化,随时做出新的预测。

价值投资:选择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进行投资

周期性行业的预测难度相对较大,因为它和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大,经常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波动

对宏观经济依赖度较低且竞争格局良好的行业,一般来说预测难度较小,比如消费行业。

技术创新或迭代较快的行业,也较难预测

价值投资的本质是获得价值的增长,但价值的增长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也有可能在长时间内完成。

价值投资者锚定的是上市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和内在价值,根据股价和内在价值的关系做出买卖决策,而高抛低吸是基于股价本身做出的决策,锚定的是股价变化。

长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价值实现——股价从低于内在价值到高于内在价值的过程

优秀企业的内在价值增长往往是长期的

股价偏离内在价值很有可能是长期的

长期思维并不是我们偷懒的借口,在投资之后我们还要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复盘,关注公司股价和内在价值关系的变化。

投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基本面的“真实风险”,是客观的;另一种是大家心理上的“感知风险”,是主观的。当这两种风险产生偏差的时候,逆向投资就起作用了。

“守正出奇”。守正,就是说要能耐得住寂寞,坚持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如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股票要关注安全边际,买股票要坚守能力圈;出奇,就是要敢于和大众流行思维不一致,保持独立思考,寻找正确的非共识。

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方法是:选择得2.5分的股票。万一2.5分变成3分,投资者就能获得巨大的意外惊喜。

对基本面止损,就是如果你发现你对一个公司的基本面判断错误了,或者一个公司的基本面发生逆转了,这时要坚决止损,哪怕自己已经亏了很多钱

chp6 如何克服恐惧和贪婪——关于人性和市场效率的常识

第一,弱有效市场。在弱有效市场上,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股票的历史信息,此时技术分析法无效,投资者无法利用技术分析法获取超额收益,而应该采用基本面分析法。

第二,半强势有效市场。在半强势有效市场上,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股票的所有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此时技术分析法和基本面分析法均无效,投资者无法采用这两种方法获取投资的超额收益。只有拥有内幕信息的投资者,才可能在半强势有效市场获取超额收益。

第三,强势有效市场。在强势有效市场中,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均已经全部充分反映在股价中,投资者无法通过采取任何投资策略获取超额收益,只能采取被动投资策略,买指数基金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价值投资在弱有效市场中最有效

现代金融学理论认为,理性投资者追求在同等风险水平下,投资收益率的最大化;或者在同等收益率水平下,投资风险的最小化。也就是说,在一个没有摩擦的金融市场中,并不存在不需要承担风险但能获取正收益的机会,或者说投资者没有办法通过承担较小的风险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

只要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内在价值不变,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性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是机会而不是风险;当公司基本面恶化,内在价值下降,从而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本金的永久性损失时,才是真正的投资风险。

“低风险-高收益”的本质:寻找定价错误,也就是价格低于价值的好公司,等待价值回归,赚取定价错误被修复的超额收益。

第一,不要受市场情绪影响,把当下最乐观的表现线性外推到未来。指数预测如此,对行业、公司的基本面预测也是如此,这种线性外推会出现很大偏差。

第二,买股票一定要在估值低的时候买,估值便宜是王道。

人们经常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过度自信的人经常会对自己的信息赋予过高的权重,认为自己知识的准确度高于真实的准确度。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决定或下判断前,容易受到之前的信息影响

第一种锚定效应是人们经常会被历史股价锚定。

第二种锚定效应是人们经常被近期股价锚定。

第三种锚定效应是人们会被自己的买入成本锚定。

第四种锚定效应是被别人的决策锚定,被别人的决策锚定,也可以叫作“羊群行为”。

心理账户指的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

你是应该继续持有还是卖出某只股票,和你的持仓成本、盈亏没有任何关系,而只和这只股票未来的涨跌预期有关。

选择性记忆是指信息受传者对所接受信息的基本倾向,即记忆那些与自己观念最一致的内容。

选择性记忆是受传者防御和抵制于己不利或与自己观点相反的那部分信息的防卫圈。

在股票投资中,很多人只愿意吸收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强化验证自己的逻辑是对的,而忽略反向信息的影响——避免得出自己决策失误的结论。

我们应该关注公司的基本面,锚定公司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你的持仓成本。

人们在进行决策时,经常会陷入认知误区,做出非理性决策。常见的决策误区包括以下几个:(1)缺乏概率思维。(2)靠线性外推预测未来。(3)归因错误。(4)过度自信。(5)锚定效应。(6)心理账户。(7)损失厌恶。(8)选择性吸收和记忆。

正确的决策行为有:(1)善用概率思维。(2)锚定价值而非股价。(3)理解沉淀成本(忘记持仓成本)。(4)公平对待每一元钱。(5)公平对待好消息和坏消息。(6)独立思考,第二层次思维。(7)勇于承认错误并反思错误。

chp7 价值投资者的常识清单

良好的竞争格局可以帮助企业将竞争对手阻挡在外,获取持续的超额利润。越是接近垄断类型的市场结构,龙头企业在行业内的垄断优势越明显,拥有产品的定价权,更容易在竞争中获取超额利润。

最具竞争力的优秀公司同时拥有良好的行业竞争格局和宽阔的护城河这两个特点,投资者选择这样的公司能够充分享受公司内在价值增长所带来的长期回报。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后来者居上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强者恒强才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我们在投资中要选择最具竞争力的优秀公司,而不赌差公司会变好,因为好公司不容易变坏,坏公司则更难变好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应该做优秀公司的长期朋友,充分享受时间所创造的复利价值。

做优秀公司的长期朋友,就意味着我们不以短期价差为买入目的,不依赖频繁交易创造回报。频繁交易意味着投资者要做大量关于短期股价走势的准确判断,但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均很难依靠择时获取收益,择时只是一种神话。用仓位的大幅波动做时机选择和波段交易,寻找短期价差所带来的收益,很难给组合带来正贡献,同时还会消耗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你还有可能会支付高昂的交易成本。

要特别避免以过高价格买入热门股票,因为高估值将会降低投资者决策的容错能力,降低投资回报率。

价值投资者追求的是正确的非共识,从定价错误中寻找超额收益。

投资者除了需要对所投资的行业和公司研究透彻,还要能够克服人性的恐惧和贪婪。投资是逆人性的

在构建组合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组合的均衡性。

我们很难预测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们在投资时要注重组合均衡,避免押注某个行业或者某种风格。

区分“重要的事”和“能力圈内的事”。在股票投资中,有很多东西尽管非常重要,但不是你能力范围内能预测、能把控的事情,你就不应该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和预测这些东西上。

宏观经济就是“重要但是能力圈外”的事情

其一,宏观经济本身很难预测。其二,宏观经济走势和股票市场走势之间也未必是强相关的

所谓能力圈内的事,就是你能研究清楚、跟踪得住的东西,那就是股票的基本面

以下这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第一,行业竞争格局好不好?第二,公司壁垒深不深?第三,公司抗风险能力强不强?第四,公司是不是在为股东赚钱?第五,公司业务是否会被替代颠覆?

书中提及图书

《长期的力量》

《思考,快与慢》

《赢者的诅咒》

《巴菲特的护城河》

霍华德·马克斯 《投资最重要的事》

李迅雷 《趋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