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92篇原创

 

0

 

人人都说互联网改变世界,这话没错。

 

但我认为互联网改变的方式,是泡沫。

 

资金,资源,人才因为一堆概念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泡沫,然后泡沫破裂,大部分人失败,少数能够留下来的,会成为下一个世界的基石。

 

然后再有新的泡沫产生。

 

互联网的历史,就是泡沫浮起和破灭的历史。

 

1

 

1993年,美国白宫宣布开始提供“在线服务”,在场的记者面面相觑,不知 “在线服务”和“电话服务”有什么区别。

 

不久,联合国也宣布提供“在线服务”,后知后觉的新闻媒体猛然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热点,开始四处探听“在线”的含义,“Internet”这个词一时传遍了美国,商界和媒体界开始观望这个新兴事物的发展。

 

1995年,后来的电商界巨头Ebay和亚马逊上线,电商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五个年轻人从日本商人孙正义那里搞到了钱,养活了1994年建立的雅虎;

 

大洋对岸,马云刚刚辞职,凑了2万块,创办中国黄页,后来他也去孙正义那里搞了钱。

 

但那年的明星并不是他们,而是浏览器。

 

那一年的8月9日,网景浏览器在纳斯达克上市,定价14美元,开盘后一路飙升至71美元,两个小时内,500万股被抢购一空,收盘价58.25美元。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网景浏览器

 

这家成立16个月未曾盈利的公司震撼了华尔街的投资人,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互联网就是未来,人们纷纷惊呼互联网将改变商业的模式。

 

虽然他们大多数看不懂这个东西。

 

这其实就跟罗老师告诉你虎纹鲨鱼会改变世界一样魔幻。

 

被誉为互联网圣经的美国《连线》杂志刊登了该杂志著名编辑凯文·凯利的一篇预测性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好消息是,你将成为百万富翁;坏消息是,人人都会成为百万富翁”。

 

从那时开始25年,再没有投资者会以利润来衡量一家科技公司。

 

从此刻回头25年,原来那是互联网送给世界的第一个泡沫。

 

2

 

1996年,雅虎公司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年多之后,其股票价格翻了64倍,总市值达到了450亿美元。

 

华尔街为之疯狂,全世界都在高呼: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

 

AOL、Amazon、Craigslist、eBay、一家又一家的互联网巨头横空出世,在风口上享受着暴富的快乐。

 

对那时的美国公司来说,建立公司先建一个主页是最时髦的事。

 

1999年,在美国上市的457家公司中,有308家来自科技行业。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中,科技公司占了6个。

 

许多公司千方百计的蹭互联网热度,在自己的公司名后加上“.com”,或者在名字里加上“I”“E”。

 

一个中学生,建立一个网页,就可以成为“账面上的百万富翁”。

 

华尔街的老牌投资人拧着眉头,不明白自己的估值到底合不合理,互联网公司的运作模式远远超过了传统企业的计算模板。

 

模式或许会骗人,但飞涨的股票不会骗人,狂热的投机者享受着“打新”带来的成倍利润,鼓励着一家又一家“互联网创新企业”进入股市。

 

为了让更多的人连入网络,运营商甚至免费送电脑,只要你签署一份长期的网络服务合同。

 

这份狂热跨越大洋,传入了中国。

 

在那几年里,搜狐、网易、新浪相继成立,阿里、腾讯、陆续诞生。

 

但他们也不是那个时候的明星,他们只是初生牛犊。

 

1999年,号称中国第一的概念股“中华网”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从每股20美元攀升到67美元。

 

这巨大的成功鼓励了国内嗅觉灵敏的一批人。

 

泡沫年代,要抓住红利。

 

那一年,一个叫唐海松的海归成立了亿唐网,组建了一个由5个哈佛MBA和2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的“梦幻团队”,然后从美国著名投资商DFG和SevinRosen拿到了5000万美金的巨额投资。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当时互联网上所有已存在的业务,亿唐网全都要参一手,还高瞻远瞩的打起了用户心智的主意,把当时的70、80后定义成“明黄色的一代”,要让他们“看到黄色就想到亿唐”。

 

多年后,有另一家公司完成了这个理想,可惜这个颜色叫做 “美团黄”,黄色铺满大街的时候,早已经没有人记得亿唐。

 

亿唐意气风发的时代,花钱也大手大脚。

 

仅仅宣传费就砸出2000万,还自建代理服务器,烧着大量的带宽帮那时的国内网民浏览国外网页。

 

亿唐的团队更是生活奢华,出入高档公寓,享受特殊待遇。

 

据说亿唐公司的烤肉架,永远保持着让烤肉香喷喷的温度,那是20年前。

 

那年还有一家公司,名叫e国,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如果不是他们牛逼吹得太大,也许互联网电商的历史上会留它一笔。

 

e国的创始人张永青也是个海归,经历过美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他意识到美国的模式可以在中国复制,果断回国,建立了一个电商网站。

 

2000年的时候,e国出了一个服务,叫做“e国一小时”,宣称只要你在北京,我都在你下单后一小时给你免费送到。

 

在各种基础设施都才刚刚建立起来的时代,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壮举。

 

就是成本太贵。

 

e国这套玩法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张永青毕竟是留过洋的,他参考了美国的零售网站Kozmo.com,这家网站就像现在的美团外卖,只要你想买,我就给你免费送。

 

可惜张永青回国太早,光看到了他们的商业模式,没有看到后续数据。

 

1999年,Kozmo收入350万美元,亏损2630万美元。

 

如果你回到2000年,在北京街头看到穿着红马甲,骑自行车的快递员,不要觉得快递小哥也穿越了,那只是e国太过超前的努力。

 

时代从来不是一个脾气好的人,你来早了,或者晚了,都会被他打。

 

3

 

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巅峰,纳斯达克指数在触顶5132点。

 

在一片狂热之中,出了三大件事,直接导致了当时互联网泡沫的磨灭。

 

第一件,是微软垄断案。

 

曾经打开了互联网泡沫时代的网景浏览器在微软的围追堵截下黯然退场。在退场的同时,网景对微软发起了最后的报复。

 

1998年,司法部宣布起诉微软垄断。

 

微软被调查垄断已经是日常,所以当时没有什么人在乎,但2000年4月,联邦法官托马斯·杰克逊宣布微软垄断成立,微软必须拆分,瞬间震惊了世界。

 

人们突然发现,巨头级的互联网公司也许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牢靠,判决一下达,纳斯达克指数狂跌,人们纷纷抛售微软股票。

 

后来,微软上诉成功,躲过了垄断命运,但人们对互联网的质疑已经无法停止。

 

第二件事,是一篇报道《Burning Up》——《烧尽》。

 

烧尽什么?

 

当然是投资人的钱了。

 

2000年3月,股市正在最高点,《巴伦周刊》刊出这篇报道,通过对207家互联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将会有51家网络公司,现金流面临枯竭,所有的公司都撑不过12个月,亚马逊也不例外。

 

并且,在股价下行+高管套现+投资风险厌恶上升+市场资金缩减+再融资市场的冷却,多重效应叠加下,这些公司不可能再次融资,最终将会面临行业的大洗牌,破产加重组。

 

这一报道彻底摧垮了人们的信心,纳斯达克指数开始动摇,并在微软垄断案落锤后立刻激化为恐慌。

 

1年的时间里,纳斯达克指数跌了80%,无数“账面上的百万富翁”重新变得一文不名。

 

这一波动直接影响到了当时国内的泡沫,烧投资人钱的洋气公司们,也开始一文不名。

 

失去了外国资本的扶持,互联网公司瞬间被打回原形。

 

亿唐,无法盈利,无法继续融资,最后默默消失在了时代的海洋里。

 

e国,失去融资,无法支撑投入,只能消减业务,抬高价格,最终走向没落。

 

泡沫兴起的周期,不赚钱的公司,都要死。

 

是不是很熟悉的场景呢?

 

其实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了。

 

在一片尸山血海中,新浪、网易、搜狐这门户三巨头抢在最后关头上市,获得了活下去的资格。

 

那一年秀的是一个叫李斌的年轻人,他看着大洋彼岸的巨大泡沫,产生了万丈豪情,大吼一声“再不创业就晚了!”毅然跳进互联网世界,建立了易车网。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刚进去,泡沫就炸了,易车网的员工从2000年的80人,3年跌到了连他自己都算上只有7人。

 

整个互联网圈,比李斌更了解泡沫的人,真的不多,因为他的每一步,都是泡沫和破灭的共舞。

 

多年之后,当他看着自己扶持的摩拜被资本追逐,和对面正觉得自己是世界之王的学生会主席,不知会不会想起当年7个人在办公室苦熬的日子。

 

后来摩拜的果断卖身,是李斌早年泡沫经历带给他的红利。

 

他,知道怕。

 

第三件事,是“安然丑闻”。

 

2001年,一家投资机构质疑安然的账目问题,安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表现一向很好,但这个专业的老板经过计算,认为安然根本没办法盈利。

 

调查过后,安然不得不承认自己做假账的事实,最后宣布破产清算。

 

安然死了,但安然戳破的做假账的事让人们产生了怀疑,人们用调查安然的方法去审视互联网公司,发现互联网公司中做假账的现象简直就是常态。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安然事件

 

1999年的互联网公司们用PPT去给投资人讲故事,骗到天量的投资之后就开始疯狂的扩张,扩张,扩张,等到数字好看的时候,做一个新的PPT,去骗更多的投资。

 

天使轮A轮B轮C轮直到纳斯达克。

 

烧钱换数据,但是不赚钱。

 

一切只是华丽的泡沫。

 

这一击彻底埋葬了心怀幻想者,所有人都知道,互联网那曾经梦幻,让所有人目眩神迷的巨大泡沫,已经破碎了,也许再也不会回来。

 

不幸的是,他们想错了。

 

人类唯一收获的教训是,人类从来不会收获教训。

 

未来就是历史的一再重演。

 

4

 

2000年的泡沫破碎,留下了一些后续的余波。

 

因为大量互联网公司倒闭,留下了无数无人续费的域名,2000到03这段时间成了炒域名生意的红利期。

 

一群炒手时刻盯着自己看中的域名,一旦域名要到期续不起费,立刻24小时蹲守,第一时间抢注。

 

蔡文胜靠着炒域名换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来有了美图秀秀。

 

比他更出名的炒手,叫姚劲波。

 

2009年5月,etang.com域名由于无续费被公开竞拍,这个曾坐拥5000万投资的域名最终售价3.5万美元。

 

2010年,e国的域名被拍卖,1.74万元,无人问津。

 

后来,eguo.com的域名被58同城的CEO姚劲波注册,用来纪念十几年前就能在网上买可乐的日子。

 

网易被泡沫破碎的冲击打的流血不止,在02年惨遭停牌,丁磊一度想要卖掉网易,结果没卖掉。

 

马化腾拉不到投资,被日益高涨的成本逼疯,同样想要卖掉腾讯。唯一潜在的买家叫雷军,刚刚经历互联网泡沫的雷军觉得即时通讯软件并不能盈利,拒绝了这个送上门的好事儿。

 

实际上,泡沫破灭后,往往有机遇。

 

危险和机遇从来是一体两面。

 

个人站大爆发的时代,文字工作者们第一次走向了网络,各类型的小说网站此起彼伏,榕树下更网罗了一大批有名的人物,有号称网络文学三驾马车的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

 

1999年12月,“多来米中文网”以400万元人民币收购网易个人书站排行前20位个人书站中的16位,但不幸的是,他们很快就遇到了网络泡沫,横死街头。

 

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这些当时统治网络文坛的顶级大牛改行的改行,不改行的走向线下,都认为网络不是久留之地,只留下一群有执念的顽固分子,依然赖在论坛上不肯走。

 

唐家三少、流浪的蛤蟆、树下野狐、宝剑锋……多年后,这些赖着不走的草根作者,创造了一个庞大的网文帝国,以及无人可及的个人造富记录。

 

你看,泡沫和机遇,总是一念之间。

 

一念生,一念死。

 

5

 

时间来到2004年,互联网泡沫的余波渐渐散去,互联网创业者又想到了新的idea。

 

2004年,web2.0的概念在美国被提出,成了互联网界的新宠。

 

隔年,web2.0进入中国,成为被热炒的概念,无数博客站跟风而起,创业者声嘶力竭的和投资人阐述web2.0时代带来的“用户自主生产内容”模式是多么美妙。

 

2006年国际互联网高层峰会上,李彦宏抬了抬眼皮,问了一个问题:web2.0怎样盈利?

 

他是知道泡沫破灭威力的人,无法理解这些新人们为何如此没有敬畏之心。

 

丁磊更笑言,web2.0做的再好也没有用,门户要抄过来用,只需要几分钟。

 

几年后,当微博和公众号、播客终于让个人内容生产者能够获利的时候,最早的那批炒作web2.0的公司和创业者已经灰飞烟灭。

 

这个小泡沫并没有引起波动,因为和后面的概念比起来,web2.0实在是小孩子过家家。

 

2007年,随着乔布斯发布苹果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正式到来。

 

新一轮互联网技术出现,新的泡沫也接踵而至。

 

但是泡沫刚出现的时候并不一定叫泡沫,可能叫风口。

 

2008年,团购鼻祖Groupon成立,在美国迅速网罗了一批用户。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被次贷债危机打的屁滚尿流的美国经济界急于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家媒体在Groupon身上看到了商机,纷纷开始鼓吹Groupon的商业模式,Groupon一跃成为新时代的独角兽。

 

2010年12月,Google提出以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Groupon,惨遭拒绝。

 

我说的惨,是Groupon惨,他们失去了变现的最好机会。

 

在16个月内,Groupon把业务拓展到了45个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之后他们的业务版图覆盖了49个国家的500多个城市。

 

当然,他们也来中国试过水,中文名叫“高朋”。

 

可惜在这里,美国互联网界见到了自己从没见过的的对手——一群疯子。

 

在Groupon刚刚兴起的时候,中国的山寨大师们就果断的模仿了Groupon的商业模式,开始建立自己的“团购”世界。

 

到2011年8月,我国团购网站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家。

 

为了争夺市场,红了眼的团购网站开始了一场互联网最大规模的混战。融资、广告、地推、补贴……无所不用其极。

 

5000家团购网站中,有资格参战的就有1700家,高朋赶在这个时候跳进了中国市场,被打的当场去世。

 

这场战斗最后生存下来的是美团,但活下来并不意味着胜利。

 

O2O模式并没有带来新的增长点,仅靠团购入不敷出,胜利的美团望着一片狼藉的战场,焦急的寻找前进的方向。

 

战场上没被打死,但是可能会被饿死。

 

但更多人已经疯了。

 

无数O2O公司如同被捅了窝的小强一样汹涌而出,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门洗车、预约美容、O2O婚礼、加盟汽修、亲子咨询、预定球场……

 

真正疯了的是资本。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拿着一份不成熟的企划书,就能敲定千万的融资,已有的企业纷纷在自己的业务里加上O2O的内容,生怕过了时。

 

熟悉的场面让一些经受过疼痛的人皱起了眉头,但却远不能警示捏着十几年前相同套路,高呼新时代已经来临的投机者前仆后继。

 

这种疯狂在2014年达到了顶点,引发了中国互联网O2O时代最盛大的决斗。

 

打车大战。

 

2012年,做打车APP的公司有30多家,到2013年,最头目的只剩下两家,一家叫滴滴,一家叫快的。

 

滴滴的老大程维曾经在阿里手下做事,但老东家马云却连同东家的东家孙正义投资了快的的陈伟星,好在深圳小马哥雪中送炭,送上1500万美金稳定了程维的信心。

 

2014年2月18日,滴滴打车决定给陈伟星抽冷子来一下狠的,滴滴打车宣布:乘客使用滴滴打车并且微信支付每次能随机获得12到20元不等的高额补贴,每天3次。

 

但这次突袭并没有让陈伟星慌乱,当天快的打车发表声明: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付款每单最少给乘客减免13元,每天2次。

 

然后直接在四城放话,“后续无论什么情况,只要对手调了,我们‘永远比对手多补贴1块钱’的政策都会自动快速生效。”

 

这一年,泡沫神针李彦宏登上了历史舞台。

 

早在之前的千团大战中百度就凑过热闹,然而只是浅尝辄止。

 

到了打车大战,李老师的心里开始痒痒:大家都是BAT,凭什么我不行。

 

百度接洽当时市场上第三强者大黄蜂。 

 

结果不久,大黄蜂迫于压力被快的吞掉,百度一地鸡毛。

 

没关系,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后面的路长着呢。

 

滴滴和快的杀红了眼,补贴不断升级,从一天烧掉1500万升级到一天烧掉一亿美金。

 

打车软件真的值得这么推吗?

 

大家都怀疑这个问题,但这不重要,AT已经动了真火,不在这个战场上咬死对手就不算完。

 

不是钱的问题,是面子的问题。

 

这个面子太贵了。

 

投资人的钱像流水一样砸进去,但却一直没能砸出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式。

 

腾讯和阿里对外宣称是利用打车软件把自家的线上支付平台推广开来,打车软件本身只是附属品。

 

死要面子活受罪。

 

就在战火如荼的时候,一个新的对手出现了:优步。

 

优步背靠Uber,是一家国际性的企业,体量远胜国内,虽然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表现了一定的水土不服,但却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力。

 

为了防止被摘桃子,滴滴和快的不得不放下刀,先考虑另一条道路。

 

2015年初,滴滴和快的合并而成滴滴出行一跃成为中国打车界的龙头老大。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此时的Uber靠优步攻城略地,春风得意,一抬头,见到了刚刚经历血战后还在舔刀子的滴滴出行,Uber自认为自己是打车界的龙头老大,根本看不上滴滴快的这种区域性的地头蛇,当即就要开始下一轮大战。

 

烧钱这件事情,外国人更有经验,但国内巨头更疯狂。

 

2016年,滴滴出行宣布收购Uber中国,打车大战就此尘埃落定。

 

在打车网站生死搏斗的时候,新兴的O2O企业正在经历破产狂潮。

 

2015年初,拒宅网、找好玩儿、徒步狗旅行、果冻旅行等旅游O2O扎堆死亡,呵护网、36号教室、助考帮等教育O2O先后关闭,房屋网、程途网、亿言堂等房产O2O落寞而去。

 

O2O泡沫中粉身碎骨的投机者的墓碑,多的写不下名字。

 

但这却依然没有惊醒市场。

 

无数倒下的尸体让让生存者更加兴奋,人人都觉得自己会是挤掉泡沫剩下来的那个通吃的赢家。

 

2015年,美团和饿了么打响了外卖大战。

 

O2O业务难以盈利,外卖成为重要增长点,美团退无可退。

 

抢了先机的饿了么更不能忍受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葬送,双方战火一触即发。

 

那时的大学生和白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五块钱四菜一汤,十块钱满汉全席,为了争夺市场,双方已经杀红了眼。

 

这场外卖大战的规模超过人们想象,不知死活参战的几家无一不迅速的遭到制裁,被清扫出局。

 

哦对了,李彦宏老师又又又跳进来,百度外卖重金下场后被光速暴打,最后打包卖给了饿了么。

 

似乎人人都不觉得这样疯狂的补贴有什么问题,似乎一切价格战的终点都能靠垄断后宰割用户收回来。

 

最终,美团投靠腾讯,紧接着,阿里重启口碑并就注资饿了么,将这场战争延续了下去。

 

双方一对眼,又是熟悉的的味道,双方息兵罢战,放弃了独霸市场的野心。

 

泡沫结束后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外卖时代。

 

当看到穿着黄衣和蓝衣的外卖小哥穿街过巷,争抢着最后的送达时间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曾经有一群穿着红色马甲的外卖小哥穿街过巷,这不过是15年前已经有人做过的“创新”罢了。

 

泡沫之所以是泡沫,是因为它虚假。

 

但虚假并不仅仅是因为有人吹牛,也许是因为。

 

时候未到。

 

6

 

在O2O的战争热火朝天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没有就此停止,许多不同的产业在各自的领域纵马狂奔。

 

2012年,罗老师创办了锤子科技。

 

罗永浩老师是截止目前国内真正的行业颠覆者。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他总能在别人飞机大炮打得火热的时候,推着自行车杀进来号称要颠覆行业。

 

从英语培训,到博客网站,到手机,到电子烟,到抗菌材料,别人是干一行爱一行,他是爱一行干一行。

 

手机倒不是泡沫,不过罗老师自己本身就是泡沫。

 

那时候最大的一个泡沫,叫做互联网思维,似乎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沾上了互联网思维,就能变得无往不利。

 

这一年,25岁的唐军用213万元巨资拍下了史玉柱的“天价午餐”,一年后,他的团贷网获得史玉柱巨人创投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互联网金融的泡沫开始膨胀。

 

2012年之前,网贷平台共50家,2012年达200家,2013年800家,2014年2575家,到2015年4月达1819家。成交额从2012年之前的31亿元,翻至2528亿元。

 

地铁站里换了一张又一张巨幅海报,一个又一个大明星开始为各类名字里带着“贷”的软件代言,P2P平台成了一时新宠,大量资金流入,补贴,营销,你方唱罢我登场,又有人高歌:互金的时代到来了!

 

现在是2020年,P2P已经泯然众人。

 

2015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那一年,互联网的战场上风云滚滚,刀剑如林。

 

外卖平台的大战杀红了眼,新的概念却还在热炒之中。

 

那年最火叫做大数据。

 

在2015年,不管什么猫三狗四,都能跟你聊一聊大数据。

 

不仅是互联网公司,几乎每一个行业都被这一个概念泡沫包围:餐饮公司要搞大数据,服装公司要搞大数据,交通公司要搞大数据 ,连拍电影都要看大数据。

 

似乎大数据是一切的灵丹妙药,配合互联网思维食用,效果更佳。

 

那是流量明星最火的几年,那是一个只看数据,不问真实的年代。

 

各路创业者沉浸在大数据带来的掌控感中,以“科技”、“专业”自居,如同看着导航开车却不关心路况的新手司机。

 

机器学习领域,世界范围内最被尊敬的专家之一Michael Jordan (不是打篮球那个)教授曾经警告过世界,在他看来,大数据远远没到可靠应用的时候,那时的狂热只是一种虚假的泡沫。

 

那几年也是游戏业狂欢的时刻,2013年,国内手游用户总数达到3.1亿,较之2012年增长超过248%,2014年,手游创业团队有14000多个,《刀塔传奇》爆火之后,三个月内出现40多款山寨。

 

那时国内平均每个月上线一千多款手游。

 

当时的整个欧洲也只有1000个团队,除中国外,全世界加起来也只有6000个团队。

 

这些手游上线后却只有不到2%能够盈利,绝大部分都是一轮游,只是重复着期待土豪意外点进来,随手充几万的日子。

 

当时的手游界有一家公司,名字叫做恺英网络,创始人叫王悦。

 

但这家公司最出名的却不是他们的手游,而是他们买下的一款页游:

 

“是兄弟就一起来砍我!”

 

2012年,页游就已经悄无声息的成了中国网络游戏世界的重要力量,但那时大家还没有意识到页游能有多强,直到《贪玩蓝月》的出现,洗脑了整个中国,人们才惊奇的发现,页游竟然可以这么赚钱。

 

2015年,恺英网络借壳上市,到年底,恺英网络市值很快就突破了400亿。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34岁的王悦靠着66亿身家登上胡润排行榜,和他一起入选的人是滴滴打车的程维。

 

但页游的火爆只是昙花一现,数年后,王悦因涉嫌操作证券市场,身陷囹囵。

 

这边,游戏正在泡沫中疯狂。

 

另一边,大数据吹起来的影视泡沫正在催生新的事物。

 

因为视频网站正版化和网剧的模式的成功,视频网站对高质量电视剧集的需求达到了饥渴的程度。

 

大量的需求促使了大数据流量明星的爆发,进一步导致了天价片酬和天价电视剧的出现。

 

2012网络剧单集版权几十万已经算是高价,到2017年已经达到几百万一集,《如懿传》要900万一集,《凉生》更达到了1000万一集。

 

为了凑集数,电视剧出品方开始拼命剪辑,尽可能的拉长篇幅,甚至用0.75倍速播放剧情。

 

这样“多点繁荣”的市场最终导致了新的概念产生:IP、联动。

 

在15到18年,大量的著名IP被复活改编,并进一步出现了影游联动,每一个IP剧都会伴随着同步的IP手游一起出现,到最后,腾讯甚至提出了泛娱乐的概念,将电影、电视剧、漫画、小说、游戏众多娱乐元素组合在一起打包出售。

 

娱乐业的泡沫爆破在2018年,随着娱乐圈税务问题被踢爆,影视业受到了沉重的伤害。

 

游戏的版号黑天鹅更是降维打击。

 

当一个行业承受不了黑天鹅的时候,那么之前的一切繁荣,都是泡沫。

 

7

 

2016年末,大数据公司纷纷走到了尽头。

 

曾被寄予厚望,让所有人都相信“数据就是未来”“数据指导一切”的数据科技公司成片倒下。

 

炒概念炒的太疯狂的投机者总是在吹泡沫的美妙感觉中忘记,玩数据虽然不要钱,但数据本身是要钱的,买不起数据,算法都是垃圾。

 

高额的成本,狭窄的应用,还有最后并不准确的数据结果,压垮了大量大数据公司。

 

2017年,30多家大数据公司被调查问话,大量数据接口关停,数据产品停售,部分公司开始优化。

 

到2018年,凛冬依旧,小型的大数据公司纷纷破产,投资人开始皱起了眉头。

 

直到那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技术再好,也只是镜花水月,没有数据和应用场景,大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巨头,才养的起,用得上。

 

但技术吹是不会停止的,在大数据兴起的同时,另一个概念也尘嚣日上,甚至一度万众瞩目,它叫VR,虚拟现实。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VR技术

 

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增长开始放缓,习惯了随便做个APP就能赚钱的互联网人感觉十分不习惯,他们看看电脑,再看看手机,突然之间想通了(他们认为的)真理:

 

没钱赚是因为没风口,没风口是因为没技术!

 

因为这个判断才有了2015年的技术爆发热,像什么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比特币,基本都是在这一年吹起来的。

 

而如何说服投资人?

 

空对空有难度,不如先从硬件开始,毕竟软件的发展也要依托硬件的承载。

 

机智的创新者抓住投资人,说自己创造了全新的硬件交互设施,智能头戴设备。

 

于是一种崭新的,革命性的,必将成为未来的(互联网界都是这几个词)技术成为了一时热点。

 

只要找个程序员,开发个手机APP,转手就能卖钱的往事让大家都很激动,智能眼镜在他们看来是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崭新平台,一旦弄出来,他们就可以开发更多智能眼镜APP转手卖钱。

 

这引发了一阵智能眼镜热,HTC、谷歌、苹果相继宣布研发自己的智能眼镜,一大批创业公司紧随其后,在商场里摆满了虚拟现实体验店,各种虚拟现实论坛人员爆满。

 

国内一众虚拟现实概念股纷纷翻倍,相关产业也跟着鸡犬升天。

 

暴风靠着暴风魔镜,走上了神坛。

 

在那几年,智能眼镜被炒作成一种必将取代智能手机的全新设备,游戏、电影行业作为相关产业,起到了侦察兵的作用。

 

VR电影,VR游戏,成了被热炒的概念,甚至有人宣称“VCD是靠AV火起来的,VR也应该先做AV”!

 

但是,昂贵的设备,稀少的内容,短暂的续航,不方便的应用,还是压垮了虚拟现实行业,苹果号称要推出的智能眼镜无限跳票,HTC狼狈出逃,谷歌宣布冻结智能眼镜研发。

 

高成本,赚不到钱,不知道怎么盈利,不具备大范围普及性。

 

如同所有泡沫爆破时一样,大量中小型VR企业倒在了盈利的难题面前,甚至连扩大市场骗融资的资格都没有。

 

2018年,虚拟现实已成昨日黄花,泡沫破尽。

 

这时候,对,这时候!百度VR横空出世。

 

我觉得李老师可能只是想和罗老师争口气。

 

8

 

从2010年的千团大战开始,中国互联网已经迷信O2O太久。

 

砸钱扩张,独霸市场的美梦让每一个投资人都管不住钱包。

 

收益?会有办法的,会有办法的。

 

但O2O时代的终结者还是到来了。

 

2014年,当年在泡5玮炜的女记者找到了李斌,为一个叫陈腾蛟的汽车设计师牵线,陈腾蛟想要做一款炫酷的智能自行车,这个想法却没有打动李斌。

 

李斌顺着自行车的方向,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我们可以弄一种随处都能借,扫码就能走,骑一次一块钱,用完就能停的自行车。

 

李斌为这种单车起名为mobike。

 

陈腾蛟太过聪明,看出这就是正在成片生长又成片死去的O2O,认为这个项目没前景。

 

于是李斌看向另一边的胡玮炜,说:“他不做,那你来吧!”

 

当几年内后,胡玮炜身家过亿,成为公众号上反复刷屏的创业榜样的时候,很多人故意忽略了李斌的作用。

 

李斌那时正忙着做他的蔚来汽车,无暇关心共享单车市场即将到来的风雨。

 

戴维站到了摩拜的对面。

 

从小到大,戴威一直是胜利者,从班长一路做到北大学生会主席。

 

他在大学就提出了一个点子,校园共享单车,并予以实行,建立了OFO。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然而摩拜的横空出世打碎了他顺风顺水的天才人生,他决定要用自己的实力夺回这一切。

 

O2O世界的最后决战就这么开始了。

 

2016年10月16日,走出地铁的上班族惊讶的发现,地铁旁边已经被黄色的自行车摆满了,旁边还有大量的人,将传单塞到自己的手里。

 

OFO展现了令人震惊的侵略性,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无限制的扩大了自己的版图,甚至将手从一线城市伸向了二线城市。

 

“小黄车”之名一时之间响彻了大江南北。

 

巅峰时,ofo的估值达30亿美元,平台日订单突破1000万,成为继淘宝、滴滴、美团之后,中国第四家日订单过千万的互联网平台,市场占有率达到52%,远超对手摩拜。

 

但52%毕竟不是完全拥有。

 

刚刚打完打车大战不久的资本杀红了眼,不停的向“共享单车”投钱,支持扩张,扩大投放。

从没输过的戴威更是咬紧了牙,誓要成为共享单车市场的绝对统治者。

 

烧钱!

 

烧钱!

 

烧钱!

 

烧死摩拜,就是世界之王!

 

戴维很疯狂,但资本逐渐清醒。

 

市场的第一第二,除非拉开绝对差距,52%的占有率是永远不可能消灭对手的,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就要合并。

 

就像当年的美团点评,滴滴快的,58赶集。

 

资本推动ofo和摩拜的合并,但戴威拒绝。

 

戴威不能容忍自己不能取得一场完美的胜利。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胜利,靠的是别人的资源。

 

资本不会为个人的执念买单。

 

9

 

共享单车的影响不止如此,实际上共享单车只是共享经济的一个缩影。

 

2016年,后来这一年被称为共享经济元年,那时热衷炒概念的互联网界刚刚炒过了大数据,正在寻找下一个能够吹牛的点。

 

孙正义站在台前,宣布新的时代是共享经济的时代。

 

那时,在美国,以Uber、Wework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巨头如日中天,在中国,摩拜和ofo披上了“共享”单车的名字捉对厮杀。

 

跟风者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就是这花的画风有些不对头。

 

共享睡眠舱、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共享玩具、共享宝马、共享撸猫、共享衣橱、共享男友……

 

2017年,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投资,投资金额高达1159.56亿元。

 

但这些企业其实和真正的共享经济相差甚远,它们只是打着共享旗号的短期租赁服务而已。

 

这种租赁并不是新鲜的东西,从租录像带到租车,甚至网络游戏租帐号,模式早已有之,而仅仅把租赁变成线上租赁,就变成了所谓的共享经济。

 

换一个好听的名字一向是泡沫掩盖自己本质的方法。

 

他们还是O2O那套,只不过不再称呼自己为O2O了。

 

但是泡沫总会破的,因为它毕竟只是换了个名字。

 

2017年末,ofo资金出现问题,押金排队直到今天都还有8位数,戴威狼狈不堪。

 

埋头于蔚来汽车的李斌抬头看看他,叹了口气,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2000年时那个执意要跳进大坑创业的自己。

 

2018年4月,美团以27亿美元作价收购摩拜,那时的摩拜估值37亿,所有人都觉得李斌输了,斗不起,把摩拜贱卖了。

 

而李斌,可能看着那37亿的估值,冷笑着回想18年前那些一夜化作泡沫的巨头公司。

 

不过他自己也不太好,蔚来的现金流同样非常难看,所有人都在怀疑蔚来还有没有未来。

 

到了2018年底,一地鸡毛互联网领域终于惊醒了投资人:

 

大范围扩张,真的能回本吗?不能盈利的生意,还有什么用?

 

2019年,孙正义斥资百亿,寄予厚望的wework和Uber连年亏损,难以盈利,最终惨淡收场,一个上市当天股票跳水,一个IPO直接失败,市值蒸发一空。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人们对共享经济的最后幻想也不见了, wework为共享经济的泡沫埋上了最后一寸土。

 

很正常,原本就是个二房东,非得觉得自己是资本家。

 

该来的,终究会来。

 

10

 

泡沫带着光华破碎,转头又有新的泡沫浮现。

 

人们看着新泡沫的绚丽,又忘记了上一个泡沫破碎时的痛苦。

 

2020年初,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转眼又成了新的风口,无数大故事家在描绘着未来,无数投资人跃跃欲试。

 

那会是下一个泡沫嘛?不知道。

 

那会是下一个传奇吗?不知道。

 

就如同三十年来此起彼伏的泡沫中湮没的那些面孔一样。

 

人们期待着泡沫抽干后的那一点点黄金,全然不顾其中的风险。

 

他们的其实没错,因为泡沫和机遇从来一体两面。

 

这一次泡沫过后,是一地鸡毛,还是遍地机遇,总需要冒险家来以身犯险。

 

人们从来都没变。

 

30年泡沫,恍如一梦。

 

只是换了人间。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你将感受到一个朋克的灵魂,且每篇文章都有惊喜。

 

互联网30年,泡沫如梦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JVxNkcZdpbUBOYIejDk6Q

复工硬核安全指南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87篇原创

1

_

疫情让我们放了一个长长长的假,但复工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工作还是要做的,钱也总得要赚的。

疫情的影响,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去平息。

疫情总会过去,但生活还得继续。

我们也要为自己打算。

时间从来不等人。

现在公开的信息,是不得早于2月9号之前复工,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复工,还有地方在延迟,不过最迟也要在2月底开始做打算了。

抗疫工作必须竭尽全力,但工作生活也还是要继续。

这其实也是一个取舍问题。

总不能为了杀蛔虫,先把自己饿死。

2

_

复工以后,抗疫这件事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很多应急方案、抗疫思路都可能会有变化。

复工,就意味着工业生产能力的全面驱动,物资缺口会得到迅速的补足。

海量的工厂和流水线只要稍做改动,很多都可以直接转化为抗疫的力量。

复工硬核安全指南

不仅是物资,在人员方面也会获得一个巨大的释放,前线的很多医护工作者都可以撤换下来得到休息。

而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改变,在于抗疫从被动的隔离,变成了主动的防护。

不管什么时候,保护好自己都是最重要的。

要注意一点,待在家里其实是最简单的一种防护方法,因为这是对病原体的空间隔离。

哪怕你完全不了解新冠肺炎病毒,不知道口罩怎么戴,不知道哪里是重点疫区,这些都不要紧,因为你根本接触不到病毒。

只要呆在家里不作死,就基本不可能感染。

所以如果能一直维持这种状态,这肯定是理想情况下成本最低,也最直接遏制传播的手段。

但是我们都知道不现实,不可能无限期停工的。

从家里到公司这段路,如何继续妥善保障自身安全,就变得非常重要。

与外部环境接触越多,感染风险越会显著增加,防护工作也必须变得更主动。

抗疫,尤其是复工期间的抗疫,是每一个人和病毒之间的战争。有任何的疏忽,代价都会很大。

战争打的就是物资和信息。

怎么才能高效地获取正确信息?

这个问题很关键。

作为普通人,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也缺乏抗疫训练,其实在面对疫情、保护自身方面,是有很多误区的。

简单来说,就是容易被骗。

而在病毒面前,错误的信息比没有信息还要可怕。

因为没信息,你可能对什么都怕。

而错误的信息,会让你有迷之自信。

错误信息会让复工变得非常危险。

3

_

这段时间网上出现了非常多的和疫情有关的信息,但是大部分都没那么靠谱。

在这层信息迷雾中获取正确的抗疫信息,变成了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

朋友圈流传高度数白酒可以灭杀肺炎病毒,结果五粮液和茅台脱销了,还有人把茅台倒进空气加湿器。

网上说酒精可以消毒,2月5号就有个新闻,合肥某人往衣服上喷洒了大量的酒精,刚过两分钟就去烧菜,结果引发了爆燃。

听说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全网的双黄连都售空了,就连双黄莲蓉月饼都卖光了。

这还是复工以前,大家待在家里的时候。

复工以后,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肯定还会暴增,而且复工后的人们一旦离开家门,作妖执行力也会成倍提升。

比如说微商,一定会发挥强大的创造力,把自己的产品想方设法和疫情联系起来。

实际上微商的狂欢早就开始了,他们已经发现了几十种可以治肺炎的东西,而且刚好他们的仓库里都有卖。

从疫情爆发以来,我陆续看到了很多非常沙雕的谣言,更沙雕的是,竟然还真的有很多人相信。

乳铁蛋白可以治肺炎、燕窝可以治肺炎、安宫牛黄丸可以治肺炎、灵芝可以治肺炎、穿心莲可以治肺炎、酵素可以治肺炎。

甚至还有卖精油的微商,信誓旦旦说芳香疗法可以治肺炎的。

这些都属于无效信息,95%以上都是没有用甚至有害的。

如果一直被动获取信息,并且缺乏辨别能力,对这些谣言盲目相信,不但无法在疫情下保护自己,而且很有可能还没感染肺炎病毒,就先被这些谣言掏空身体。

双黄连对孕妇和小孩有严重的副作用。

穿心莲制剂可能造成过敏或是急性肾功能衰竭。

更硬核的是,那些说燕窝治肺炎的微商还要标榜一下自己的燕窝是野生燕窝。

野生的,那除了燕子,蝙蝠也可能住过。

4

_

信息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我们普通人对抗疫工作最大的帮助,就是不给社会添乱,保护好自己,不去占用有限的医疗资,也不让自己成为传播体。

要做好这件事情,之前只需要老实呆在家里,复工以后,就不得不主动掌握准确的疫情信息,并且做出合理的应对。

获取信息有两种方式,主动获取和被动获取。

能够主动获取信息,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能力。

这本身不算困难,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信息检索的训练。

而现在的网络平台的推送能力又非常强大,信息茧房的存在,让主动获取信息变成了一件小众的事情。

很多时候你只需要不停地刷刷刷,想看到的东西就会自己冒出来。

但是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绝大部分谣言其实都是在网上被动看到的,不管是朋友圈微商还是微博上的什么谣言,这些都属于被动获取信息的情况。

如果过于依赖被动获取信息的方式,这些谣言其实是很难过滤掉的。

即使你有足够的判断力不会去相信这些东西,也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筛选有效信息上。

所以在复工以后,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主动去获取疫情信息,并且养成习惯。

其实很多信息平台都有专门的疫情专栏,入驻的都是权威机构和官方新闻媒体。看这些专栏,比朋友圈可信。

除了官方的专栏,我们还可以主动搜索想了解的具体疫情信息。

这样不但可以避开大量的无效信息,减少筛选成本,而且有些搜索引擎还可以做到非常细致的疫情信息检索功能。

比泛泛的浏览疫情专栏更深入、更高效。

从获取信息的层面来讲,搜索引擎甚至可以用来做的更多。

比如用夸克可以搜索到同行程的火车、飞机、客车上是否有确诊病例,这个功能特殊的地方,在于你还可以预订未来的行程。

就是说,你不但可以查询之前你坐过的车次上有没有确诊患者,还可以提前订阅还没出发的行程。

复工硬核安全指南
复工硬核安全指南
复工硬核安全指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比如你过几天要回去复工了,要坐某趟高铁。到公司以后你事情非常多,可能不记得每天都去查询一次,就可以在出发前订阅好这趟车次。如果事后发现同行旅客中有确诊患者,夸克会以短信形式通知你。

复工硬核安全指南

这种信息就是无法被动得到的。

只有主动去搜索,才有可能及时获取。

而对复工期间的安全保障来说,这样的信息其实非常关键。

5

_

前几天很多代购都在到处发广告,说是有一批韩国口罩将进入大陆,疯狂开启预售,捞了大量的定金。

结果要么直接拉黑玩失踪,要么发假口罩给你。

这种无效杂音不但坑钱,而且耽误了通过正规渠道买到口罩的时间,想象一下戴着假口罩去复工,基本上相当于在病毒里裸奔。

这种感觉是不寒而栗的。

还有通过打疫情广告完成的诈骗行为。

2月3号的时候宁波一个人在朋友圈发广告,冒充医院护士,谎称有获取医用口罩的特殊渠道。

有个受害者直接和这个人买了1万个医用口罩,结果钱刚打过去就被拉黑删除了。

当然,3号刚骗到钱,这个人5号就被警察抓了,6号就被检察院起诉了,6号下午法院就判决了有期徒刑六个月。

对于发国难财的人,法律的铁拳来得迅疾如风。

所以,如果想要高效获取信息,尽可能避开这些骗局,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要主动用夸克这样的搜索引擎搜。

主要是没有广告,疫情相关还有谣言粉碎机。

复工硬核安全指南

复工硬核安全指南

6

_

获取信息以后,还要做出合理的应对。

假如真的查询到自己的历史行程上有确诊病患,也不要急着去线下医院,除了及时申报之外,建议可以先用线上问诊的形式进行自查。

确认有风险,再去正规的线下医院就诊。

不然如果只是普通的流感,冒然去医院反而更危险。

复工硬核安全指南
复工硬核安全指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回到公司以后,在办公场所的高危地带,一定要戴口罩。

最高危的就是电梯间,因为空气极其不流通,人流量也最大。

办公室里基本是固定的人员流动,但也要佩戴口罩。而且说话的时候要保持距离,能线上沟通就线上沟通。

包括开会。

即使复工了,开会的时候仍然可以每个人坐在自己工位上,然后使用视频会议。

线下会议主要是对接及时和互动方便。

但是如果先线上会议,有具体问题再一对一沟通,这样可以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大幅降低风险。

7

_

复工以后,要做的防护工作还有很多。

生活方式肯定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甚至可能刚回去的时候,都进不了小区,要先隔离十四天。

但是不管疫情怎么改变了我们,生活还是要继续。

很多人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平淡安全的生活是这么珍贵。

努力去获取信息,去做好各种准备,做这些繁琐的事情,不仅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让过去那种平凡但是珍贵的日子尽快回来。

我们用尽全力,也不过是为了可以回到普通的生活里。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85篇原创

 

1

 

 

 

1957年,日本九州的渔民孙三宪,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

 

他用“正义”这个中日韩三国通行的名字为儿子命名,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儿子会成为哪里人。

 

后来在对中国客户的宣传中,孙正义说他的姓氏来自战国时的孙武一脉,所以他是一个中国人。

 

即使他不这么说,初听他名字的人,也很难想像这家伙的身上竟然带着中日韩三国的历史进程。

 

早在很多年前,他的祖先是福建莆田人,从福建出海,到达韩国,他的曾祖父又从韩国漂流到日本。

 

漂泊的家族史为孙家的血管里注入了一种和“规则”相抵触的野性,在孙正义之后的人生中,无处不能看出这种野性的痕迹,毕竟莆田这个地方,确实是非同寻常,冒险精神刻在骨子里。

 

孙正义的父亲孙三宪,是这种野性的代表。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孙三宪

 

他出身卑微,做过渔民,养过猪,开过咖啡厅……在那个歧视移民的时代,他坚信自己能超越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做出一番大事业。

 

冒险家的骨头里都流着冒险的骨髓。

 

孙正义高中的时候,孙三宪靠经营“柏青哥”店而发迹,成为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但他留给孙正义的宝藏却不是这份家产,而是一种奇妙的自信。

 

在孙正义还小的时候,孙三宪就一直质问孙正义:你为什么要相信老师呢?你为什么要相信规则呢?你为什么要相信别人都在做的事情呢?

 

这种灵魂三问,贯穿了孙正义的一生。

 

因为父母都是韩裔,年幼的孙正义不能成为一个标准的日本人。

 

那时的日本,刚刚遭遇了二战的暴打,对滞留境内的韩国人充满歧视,哪怕孙家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三代,依然不被当成同类对待。

 

当时的留日韩裔就像没有北京户口的北漂,看遍繁华,却没有一处属于自己,只能在角落里艰难苟活。

 

在日韩裔的身份陪伴了孙正义几十年,带给了他艰难的童年,也激活了他血脉深处的叛逆。

 

1991年,已经功成名就的孙正义前往民政局入籍,官员却告诉他,他必须要改一个日本资料库里存在的姓,不然不能入籍。

 

孙正义沉默良久,转身离去,不是放弃,只是要换个姿势。

 

谁说姓孙就一定不能成为日本人呢?

 

几天后,孙正义的妻子,不折不扣的日本人大野优美突然跑到民政局,民政局的官员疑惑的看着这个女人,问她要办什么业务,大野优美腼腆的笑笑说。

 

改姓。

 

日本的姓氏系统很复杂,因为明治维新的时候强制平民拥有自己的姓氏,许多平民一拍脑门就能想出一个姓来。

 

这种文化传统让日本法律对改姓很宽容,不管是什么奇怪的姓氏都能录入。

 

面对民政官员,大野优美说:我觉得姓孙很酷,我要改成姓孙。

 

又过了几天,孙正义再次去办理入籍:我要姓孙,资料库里有,不信你查。

 

那天孙正义成了真正意义上日本人,也给日本带去了“孙”这个姓氏。

 

2

 

1971年,14岁的孙正义坐上飞机,一个人从九州来到东京,求见日本麦当劳之父藤田田。

 

1971年的日本刚从战后的萧条中爬起来,百废待兴,到处都充满了机遇。索尼刚刚开发特丽珑映像管技术还清债务,雅马哈的摩托开始进军海外,自豪的日本人签下史密森协议,意识到不到汇率浮动带来的危机。

 

藤田田就在这个时代把麦当劳引入日本,战后崇美思想严重的日本人疯狂迷恋这种米国炸鸡,生意好到爆炸,门店开遍全日本,藤田田成为商界明星。

 

功成名就的藤田田写了一本书,名字叫《犹太人的商法》,这种正宗的鸡汤味儿,源远流长。

 

建议改名为《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那时,14岁的孙正义正是中二病的晚期,成绩优异,却开始厌学。

 

他看不到日本教育描绘的未来有什么出口,只能躺在家中,一遍一遍的翻着漫画,看着坂本龙马的故事,梦想有一天化身成龙。

 

当他看过这本《犹太人的商法》,直接从床上跳了下来,左右徘徊,心潮激荡——他决定去见藤田田,把他的成功粘贴一下。

 

14岁的少年去见当时的商业巨子,不知道到底是一个中二病惊人的行动力更值得惊讶,还是藤田田接见了这个少年的胸襟更令人感叹。

 

我相信冥冥之中他们有缘分,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日本人,但名字都看来不像日本人。

 

藤田看着眼前的少年,稚嫩的脸上却有着一双充满野性的眼睛。

 

他问:“你想问我什么呢?”

 

孙正义说:“我想要创业!”

 

那时正是昭和的辉煌时代,摩天大楼在废墟上拔地而起,无数创业神话脍炙人口。

 

全日本正当红的创业明星藤田沉吟半晌,对一文不名的14岁少年孙正义说:“你不应该创业,你应该去美国看看,看看这个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和市场。”

 

孙正义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后来的事实证明,从美国搬运,确实是有道理。

 

1974年,16岁的孙正义背上背包,回看了一眼送行的家人和这片对他并不友善的土地,只身一人踏上了美国留学的道路。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在美国留学时的孙正义

 

水手登上了远航的船,投身大海。

 

藤田田随意的一句话,开启了30年后的大创业时代。

 

也不知道藤田的英文名是不是叫罗杰。

 

3

 

孙正义一开始在美国读高中,但只持续了3周,他就进入了大学。

 

他在这个期间的表现堪称龙傲天的翻版。

 

首先是他遇到了大野优美,自己的妻子。

 

但是妻子比自己大2岁,高2级,想要在一起的话,这是个不轻不重的坎。

 

一般人或许会退缩,但他是孙正义。

 

于是,他申请了跳级,要从高中1年级跳到3年级,通过了简单的评测,他直接上了三年级。

 

历史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陷入疑惑,是孙正义强,还是美国高中弱?还是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是让他人快乐?

 

这个答案,或许永远也不知道了,但我已经收获了快乐。

 

跳级完成后,孙正义觉得不过如此,他给大野优美做出了承诺,要一起上大学。

 

然后他要求直接参加高考,然后在考场上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阅读试卷很困难,精彩的地方来了。

 

孙正义却找到了考官,向考官提出了两个要求:

 

第一,我看不懂英文,但是只要看得懂我一定能答出来,所以你得让我用词典。

 

第二,用词典很耗时间,所以你得给我延长时间。

 

这两个要求惊呆了考官,考官问主考官,主考官问校长,校长问州长,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孙正义就这样拿着词典,考进了圣名学院,累计耗时3周。

 

看到这段经历的时候,我脑海中抑制不住思考,到底是孙正义强,还是美国高中弱。

 

后来看到另一个孙老师三耍巴菲特的奇迹操作时,我觉得可能还是二者都有。

 

过人的口才,与祖传的迷之自信和漠视现有规则,第一次为孙正义争到了机会。

 

孙正义进入圣名学院的那一年,正是硅谷崛起的年代,孙正义决定转学到伯克利,去学计算机,去感受世界前沿。

 

但是考出来的分数够伯克利,不够计算机,于是他转去申请了经济系,1977年,孙正义进入伯克利,他未来的妻子优美也进入了伯克利,天文物理系。

 

这通操作,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孙老师,大学从中文系转到历史系。

 

我又想到了齐天大圣也姓孙,不禁赞叹。

 

孙家,能人辈出。

 

4

 

世界很快就发掘出孙正义真正可怕的地方:只要他想做的事,他绝不会畏惧,而且套路花样百出。

 

当然规则的束缚,更不存在,他专干规则。

 

18岁的孙正义发现了一个商机。

 

那时的美国正是夜店文化兴盛的年头,年轻人在酒吧上窜下跳,用大麻和酒精发泄着过剩的精力。

 

与此同时的日本,弹子游戏机正是年轻人的新宠。孙正义不相信美国的年轻人和日本有什么不同,他认定美国人喜欢夜店,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游戏机。

 

同样的道理,美国人还在喝咖啡,是因为还没见识过小罐茶。

 

这时的孙三宪已经靠柏青哥店有了家底,孙正义根本不缺货源,他把日本游戏机运到美国贩卖,果然大受欢迎,孙正义就这样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100万美元。

 

与此同时,他又说服伯克利的语音合成领域大牛莫泽尔博士,共同开发了一款语音翻译机器,公司打着莫泽尔博士名号,靠着父亲的关系,说通了当时的夏普公司部长佐佐木,把专利卖给夏普公司,以此赚得第二个100万美元。

 

后来看到夏普在翻译器领域的表现,我觉得可能买贵了,这个翻译器的包装费有点高。

 

不过核心点在于,孙正义的父亲,有能力帮助他牵线搭桥。

 

有的人成功,自己很努力。

 

有的人成功,是父亲很努力。

 

孙正义的成功,是二者的结合,所以特别成功。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卖出翻译器的年一年,19岁的孙正义手持巨款,意气风发,自认为天下无双,于是给自己定下了“人生50年规划”:

 

20多岁时,打出旗号;

 

30岁,要赚够1000亿日元;

 

40岁,干一番大事业,来一场生死决战;

 

50岁时,营业规模达到1兆日元。

 

60岁时,把事业接力棒传给下一代,自己回归家庭,颐享天年。

 

但这个规划险些在第一步就夭折。

 

1980年,孙正义生了一场大病,医疗人员判断他“最多也只能活5年了”。孙正义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中。

 

我翻这段历史的资料,发现很多资料说孙正义在养病的两年内阅读了4000多本书籍,我想可能是孙正义先生在这段期间领悟了量子波动速读吧,天才就是不一样。

 

30多年后,另一个更年轻的孙老师,也是此中高手,他的结石,就是量子波动的巅峰之作。

 

不过有一个信息指向是,孙正义在这段时间接触到了《孙子兵法》,认为商场和战场的思路是一样的,而投资,是最契合孙子思想的优势职业。

 

从此以后,他就宣称自己是孙武后人。

 

5

 

1981年,大病初病愈的孙正义创立了软银,资金全是亲戚借的,全部员工两人。

 

早上上班,孙正义激动的跳上苹果箱子,慷慨激昂的为两个员工描绘未来的图景:我们十年后会赚到125亿美元!

 

两个员工对视一眼,觉得这个老板有点不靠谱,可能是传销,误入骗子公司怎么办?

 

不久,两个员工就辞职了,孙正义孤身一人,徘徊在公司里,不明白自己的伟大愿景为何有人不信。

 

其实这两个员工真的是菜,因为他们没有做过调查,孙正义的钱虽然是七大姑八大姨凑来的,但是凑了1亿日元,这是80年代的日本。

 

七大姑八大姨是真有钱。

 

18年后,孙正义在中国遇到了另一个喜欢站在台上谈愿景和未来,看起来特别像传销的年轻人,当即引为知己,重金投资。

 

而且那个年轻人虽然被认为是白手起家的代表,但是人家创业的地方,是湖畔花园的自己家,当时的杭州豪宅,而且无贷款。

 

孙正义在年轻人身上已经不仅仅是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么简单了,简直是看到了自己的转世。

 

然后就是,英雄惜英雄。

 

1981年的下半年,孙正义砸出800万美元,租下了一个展厅,免费给别的软件公司使用。

 

这一愿者上钩的行为竟然真的钓到了大鱼,众多软件公司纷纷上门寻求合作,最后光杆司令孙正义选择和世界最大软件公司哈德森签订了独家代理合同,在短时间内筹到3000万美元,并迅速占领了日本的软件市场。

 

3000万美元,1981年,得承认刚才低估了七大姑八大姨。

 

但传奇总是不会一帆风顺。

 

1982年,孙正义进军出版业,十分迅速的亏掉了1000万美元,到1986年,软银负债10亿日元。

 

孙正义躺在床上,又翻着《孙子兵法》,思索着破局之道。

 

1986年,孙正义跟人合作制造出一种特殊插座,又找来几家合作方生产和销售,最终获得几亿日元的专利费用,巨额债务也被一清而光。

 

另一边,他改良了自己的出版业务,一切面向用户,成功让手里的出版业扭亏为盈。

 

历史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哪里不对,怎么什么神奇的事情都给他遇到了,除了稳得不行的家世和总是关键时刻出现的七大姑八大姨,其他的一切都令人摸不到头脑。

 

当然,后面他的一系列投资,也是一样的风格,一样的味道。

 

赚的让人看不懂,赔的让人更看不懂。

 

1992年时,软银已成为日本软件行业的巨头。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也是在那一年,海的另一边,一个叫马云的老师成立一个“海博翻译社”,梦想在翻译的领域捞点外快。

 

又是翻译领域,孙正义的第一桶金,就是卖翻译机。

 

这个领域看来真的有点东西。

 

考虑到另一个孙老师,早年自称马云学徒,我不禁感觉三人的命运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刚好三人的年纪也是三个年代。

 

啧啧啧,量子力学,量子力学。

 

6

 

1992,不管是孙正义还是马云,都不知道未来的他们会拥有一个市值5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

 

1994年,日本经济正处在崩盘阶段,软银却逆势上涨,成功上市,孙正义成为10亿美元富豪,稍晚了七年达成了自己人生的阶段目标。

 

从负债10亿日元到10亿美元富豪,已经是世界的传奇,但对孙正义来说,只能算是出海的欢迎仪式,他真正的伟大航路从这时候才开始。

 

1995年,五个准备创业的学生找到孙正义,请他指点迷津。五个野心勃勃的面孔,恰如当年少年意气,只身拜访藤田的孙正义。

 

那家公司叫做雅虎。

 

30分钟后,孙正义向当时还在一个小窝里自娱自乐的雅虎投了200万美元。

 

投资结束,孙正义请几个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的年轻人吃饭,他吃着饭,敲一敲桌子,说:“雅虎是个好项目,我要再追加1个亿。”

 

雅虎的几个创始人面面相觑,觉得自己可能碰上了疯子,自己都不知道雅虎能不能活过明天,他哪来的信心砸一个亿?

 

同时怀疑自己收到的200万美元是不是假钱。

 

他们多虑了,孙正义的很多话或许是假的,但钱,是真的。

 

一年后,孙正义再次追加投资,拿到了雅虎33%的股份,成为雅虎的最大股东。

 

然后,就是1999年那次被无数互联网人引为传奇的投资。

 

孙正义打开了阿里巴巴的宝库,用2000万美元的咒语换来了450亿美元的宝藏。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阿里巴巴为孙正义带来了巨大的底气。

 

但这一次,用掉了他前半生积累的运气。

 

7

 

如果孙正义生在16世纪,一定是一个投身海洋的冒险家。

 

乘着舢板出海,夺下自己的海盗船,然后纵横七海,自由自在,每天在甲板上瞭望着洋流变幻,入夜就痛饮朗姆酒,过着干一票就发达,失手就被吊死的日子,等待着找到新大陆的一天。

 

海就是孙正义精神深处的刻印,轻生死,重直觉,靠经验穿越波涛,在冒险中争一场富贵。

 

关键,还是无与伦比的自信和对规则的漠视。

 

这个从福建出海,在九州登船的渔民,绕来绕去,还是踏上了自己的大航海时代,在投资的海洋里征战八方,甚至一度摘下海贼王的桂冠。

 

2000年,互联网泡沫,孙正义的身价在一天内超过了比尔盖茨,从此被戏称为一日首富。

 

有人问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他回答:“一切目标的实现都是来自毫无根据的相信!”

 

没错,就是那祖传的迷之自信。

 

他飘了。

 

但是自信,在大时代的潮流面前,往往显得有点滑稽。

 

2004年,日本仍然在失去的二十年中缓不过气来,互联网泡沫崩盘的余波让软银的市值缩水90%,用户信息泄露更沉重的打击了软银的威信。

 

软件业务已经难以支撑,传统出版更逐渐没落,为了起死回生,孙正义手持打火机,闯进总务省,一手文件一手火机的对总务省官员说:“如果你不让我的方案通过,我就把自己烧死在你面前”,硬是抢下了手机通讯的代理权。

 

看到这里,我已经有点颤抖了,这到底是什么展开。

 

如果孙正义手里的是那个日本官员的黑料证据,给他方案,他就把证据烧了,我多少还能理解。

 

是不是我打开世界的方式有问题。

 

但现实是,2006年,软银150亿美金收购沃达丰日本业务,成为日本第三大电信运营商。

 

这一次收购案又是孙正义的经典操作,那时的软银在规模上远远落后于沃达丰,而沃达丰连年亏损,看不到盈利的契机。

 

收购不久,日本又发布了携号转网的政策,以当时沃达丰在日本的口碑,没有人认为孙正义可以活下来。

 

但冒险家总是能在绝境中博取一线生机:孙正义赶在携号转网发布的前一天,宣布沃达丰网内打电话免费,这一杀手锏级的优惠震撼了2006年的日本,不但没有流失用户,反而吸引了大量其他网络的用户转入沃达丰。

 

其后,孙正义利用价格战成功盘活了沃达丰的业务,最后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

 

这通操作,是不是很熟悉呢?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早就被孙正义玩烂了。

 

2012年,孙正义做了自己人生中最失败的一次投资,之一。

 

也许是在日本电信界的成功让他的自信再次爆炸,他试图在美国再次复制沃达丰的成功。

 

这一年,软银收购美国第三的电信运营商Sprint,试图让它和排行第四的T-Mobile合并,一举成为美国第二大电信巨头。

 

“我是一个男人,任何一个男人都想成为第一。”孙正义站在台上这样宣布,凋零的脑壳不复少年的意气风发,却依然满怀着野性的霸气。

 

孙宇晨老师拍下巴菲特午餐的时候,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

 

莫欺少年穷。

 

但骄傲的日本人总是在买下世界的幻想中忘记美国人的习性,奥巴马在白宫冷笑着签下一份文件,以垄断为借口,禁止软银收购T-Mobile,瞬间击垮了孙正义的宏伟计划。

 

孙正义的人生,就是日本战后经济史的缩影。

 

出生于废墟中,成长在复兴时代,在起飞的时刻远征新大陆,在兴盛的时刻建起自己的基业,亲眼看着广场协议签订,一切腾飞,然后在巨大泡沫破碎的光影中身受重伤。

 

80年代的日本人曾做着买下美国的大梦,21世纪的孙正义竟又一次重蹈覆辙,试图买下美国的命脉产业,也又一次在美国的权力面前支离破碎,甚至连狼狈撤退的资格都失去。

 

日本从此一直念叨着“失去的二十年”,却在三十年后依然无力回天。

 

孙正义也从这里走上下坡路,踏进了一个难以脱身的巨大泥潭。

 

海盗王的海盗船撞上了冰山,漏了一个大洞,死撑着继续航行,却已不复当年。

 

8

 

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孙正义成为投资界的神话,瞬间扭亏为盈。6分钟投资马云的故事成为鸡汤和成功学里不朽的美谈。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以及大量微商的文案灵感来源。

 

所有人都得感谢孙正义,因为他为无数人的朋友圈,创造了无数的欢乐。

 

这次成功极大的鼓舞了孙正义,也让孙正义和自己的接班人阿罗拉产生了嫌隙。

 

因为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孙正义也没有卖掉过一丁点阿里巴巴的股票,但在Sprint的失败中,阿罗拉出售了大量阿里巴巴股票。

 

原本预定在60岁光荣引退的孙正义公开放话,要再战十年,相当于否决了阿罗拉的接班人地位。

 

2016年,阿罗拉从软银辞职。同年,连续证明过自己投资眼光的孙正义试图发挥自己的特长,复制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奇迹。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孙正义与阿罗拉

 

他断定“技术奇点”即将到来,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工智能的世界,是物联网的世界。

 

踢走自己的大副之后,他首先斥资320亿美元收购ARM公司,布局物联网领域,如同他过去所有占据主导权的投资一样,整个谈判流程只用了2周时间。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孙正义与英国财相夏文达

 

ARM,这家公司是苹果、诺基亚、VLSL、Acron等公司的合资企业,主要业务就是出售芯片设计技术的授权。

 

全世界95%的移动设备都在使用ARM的架构处理器,换句话说,从此,每一个手机的芯片,都会给孙正义交钱。

 

老船长准备好了后勤补给,张开自己梦中的藏宝图,挂起风帆,航向商海,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的宝藏。

 

2016年10月,孙正义宣布成立愿景资金,目标募资金额1000亿美元,号称要重塑全球科技业版图。

 

这一年,全球风险投资行业一共募集资金640亿美金。孙正义一开口,就要比全球风投的钱还多三分之一,大致相当美国所有风险投资公司过去两年半筹集的资金总和,明显又是自信发作。

 

但是他过往的成绩让他的自信显得非常有说服力,雅虎和阿里的成功成了他的重要背书。看重孙正义眼光的投资人纷纷投钱,孙正义甚至亲自前往沙特,在一众大佬面前发表了45分钟的演讲,让沙特王子掏出了450亿美元的巨款。

 

2017年5月,愿景基金完成募资,实际交割金额930亿美元。

 

9

 

孙正义又一次成为世界焦点,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给自己的海盗船装填了最充足的弹药,打算去干它一票大的。

 

当然,土大户的钱也没那么好拿,在这笔钱里,有一大部分并不是按照投资拿,而是贷款贷给基金的,孙正义每年要还土大户7%的利息。

 

对这时的孙正义来说,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在愿景基金的带动下,整个互联网世界都被震动,整个风投圈都被掀翻,无数基金在示范效应下开始募集天量资金。

 

运营12年资金规模只有200亿的高瓴资本,要募资100亿美金。之前80美金就霸榜的红衫也开始募集创纪录的资金量。

 

哪怕孙正义身上的负债正在逐渐增加,哪怕Sprint还在不断消耗着他的资金链,地球人还是被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投项目吸引住,并期待着老船长能找到新大陆,发现黄金国。

 

2016年,正是共享经济如火如荼的一年。

 

共享单车、共享拼车、共享工作室……全世界投资人的眼光,都被共享经济牢牢吸引。以至于当年的世界自由贸易大会上的主要论坛就是“2016世界分享经济高峰论坛”。

 

孙正义站在这些投资人前面,就像一个一切尽在掌握的将军。

 

2017年, Wework刚在新加坡开设了第200家分店,孙正义手握1000亿,找上了Wework的老大亚当·诺依曼。

 

就如同当年和马云在6分钟的对谈中敲定2000万的的投资一样,孙正义和诺依曼的对话仅仅以20分钟,就敲定了44亿美元的投资。

 

那时的孙正义,如同当年迎接雅虎的创业青年一样挥洒自如,敲着桌上的咖啡杯,问诺依曼道:“聪明和疯狂哪个重要?”诺依曼答:“是疯狂!”,孙正义回答:“没错,你还不够疯狂。”

 

在短短的两年里,疯狂的孙正义投出了八百亿的资金,美金。

 

VR、物联网、人工智能、Doordash、英伟达、Flipkart,以及通用汽车GM Cruise20%的股权……一笔又一笔的钱砸出去,一次又一次的追加。在孙正义的眼睛里,这些优质的产业中,一定藏着不止一个属于未来的豪门怪兽。

 

整个互联网创业圈都在流传,A轮B轮C轮IPO都弱爆了,孙正义轮才是真正的硬核。

 

更真实的情况是,所有人都在把孙正义当韭菜。

 

在互联网行业,有一个段子叫做,toBtoC都不如toSBVC来钱快。

 

这当然是一个嘲笑投资人傻和很多企业没有创新的笑话,SB我们都懂是什么意思。

 

但问题是,软银,SoftBank,简写恰恰也是SB。

 

恰到好处到我都怀疑这个段子的本意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怎么这么艺术源于生活,太魔幻了。

 

孙正义的软银愿景基金,几乎包揽了世界上大部分未上市科技公司的融资大头,如果有人不肯屈服,孙正义就会去投资竞争对手。

 

甚至被孙正义投过的公司之间,还会互相投资下一轮,估值一步步水涨船高,很多二手电瓶车被几轮融资包装成了独角兽,超级独角兽。

 

孙正义在渴望着超出期待的回报,但很尴尬的是,即使是IPO,是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单次募资金额,都可能不如孙正义投一次高。

 

一个把超市买空的人,渴望着把手里高价抢来的货再卖回给超市赚钱,这个思路确实诡异。

 

没有一点疯狂的自信,是做不到的。

 

10

 

孙正义疯狂,但资本市场是冷静的。

 

所以他失望了。

 

2019年,Uber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报收41.57美元,较IPO发行价45美元下跌约7.6%。去年年底,Uber市值仅为519亿美元,相对比此前1200亿美元的估值,蒸发了超过一半市值。

 

Wework更是悲惨,不但高调IPO失败,还估值腰斩,甚至需要软银自掏腰包救命。

 

曾站在苹果箱上向员工宣讲未来的孙正义,不得不低下了一向高傲的头,用日本人站着谢罪的最高规格九十度鞠躬,向董事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大肆扩张的后遗症显露出来,Slack、Lyft相继扑街,Wework和Uber疯狂吞噬资金。

 

OYO陷入困境,搞披萨机器人的Zume决定关闭核心业务,在疯狂年代撒出的钱,正化作大海中的巨浪,拍在孙正义脸上。

 

到2019年底,曾经的“一日首富”孙正义,负债超过7000亿,每天早上醒来就要背上3亿的债务。

 

过去的冒险家在大海上寻求暴富,现代的冒险家在风投中刀口舔血,但加勒比的时代终会过去,孙正义翱游商海,却再也找不到新的宝藏。

 

芝麻开门唤回的金币,逐渐消耗在修补船帆和龙骨的过程里,而这条船的前方,还有显而易见的巨浪正在涌来。

 

冒险家的豪赌,胜者就是正义。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孙正义一路凯歌的时候,被世界视为投资大师,最成功的冒险家,他的胜利史,就是冒险家的正义人生。

 

然而一旦冒险失败,跟随而来的,就是如栉比鳞的批评和嘲讽,没有胜利就没有正义。

 

很多人嘲笑孙正义早年靠运气的钱,要凭本事赔光。

 

老迈的海盗王被逼到了最后的海角,扯下眼罩,怒吼着,咆哮着,挥舞着缺口的弯刀,却只能任由海军的枪管逐渐迫近。

 

而这一年,马云功成身退,比孙正义更晚,比孙正义更早,从此江湖只留风清扬的传说。

 

无数人眼中,投中阿里巴巴,是孙正义运气好,而非马云。

 

孙正义是不甘心的,实际上,他一直忙于自救,忙于对命运发起了冲锋。 

 

冒险家的心,永远不老。

 

11

 

Sprint的亏损是孙正义手中最大的负资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达成当年的战略,收购T-Mobile,组合出全美第二大的通信公司。

 

奥巴马已经卸任,特朗普正忙着应对层出不穷的麻烦,对这种细枝末节没什么兴趣。孙正义对特朗普疯狂示好,承诺要在美国投资500亿,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后来又被迫追加到720亿。

 

合并案数次重提,数次搁置,始终吊着孙正义,让他不能称心如意。

 

T-Mobile依靠低价作战抢先占据市场,趁着Sprint混乱的时候绝地反超,合并案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原本软银做老大的计划被废弃,变成了联合控股,很快又变成了T-Mobile收购Sprint,软银和孙正义,只能在新公司的名单上挂个名。

 

但此时的孙正义已经不再有统治美国电信业的雄心壮志,他急于从这个负资产中脱身出来,补上这个不断扩大的洞,专心去探索他投资的大海。连这样屈辱的并购,他都可以接受,只要能将Sprint甩掉,他不惜割掉一块肉。

 

“这群美国人到底要什么?”

 

孙正义在绝望之中徘徊,看着推特上那位英文极其朴实枯燥的总统,突然灵光一闪。

 

软银逐步替换华为的4G基站,同时绝口不提华为参与日本5G部署。

 

效果显著,19年5月,FCC主席Ajit Pai批准了合并案。

 

消息传来,Sprint股价飙升27%,甚至冲淡了正因为Uber上市扑街而苦闷的孙正义的愁绪。

 

然而,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包括纽约州在内的数十州检察长发起诉讼,联手狙击孙正义,又一次埋葬了孙正义从亏损中逃脱的想法。

 

而他对华为的落井下石,让他在中国的名声一落千丈,声名狼藉。

 

自己在日本国内进行的5G开发更陷入瓶颈,难以继续。

 

号称要用科技颠覆世界的海盗王,突然发现在自己的老窝,即将失去下一代科技基础设施的先机。

 

这是疯狂的代价。

 

12

 

亲眼目睹了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打击的孙正义竟然会对强权怀有幻想,并梦想打入美国人的势力范围,控制美国电信业。

 

这种诡异的决策思路与其说是冒险家的狂热,不如说是海盗王的贪婪。

 

这种贪婪,不相信规则,贯穿了他的一生。

 

但讽刺的是,海盗王相信了国王的招安,被骗上岸后丢掉了他心爱的海盗船。

 

他备受期待的藏宝图也辜负了他,投资的连续失败让他的状况雪上加霜,阿里巴巴一样的宝藏还找不到踪影,新大陆的海岸线也看不分明。

 

曾经让风投圈震撼的天价基金一片狼藉,孙正义站在高台,声嘶力竭的宣布募集愿景基金二期资金,却只换来台下一片沉寂。

 

记者们冷漠的眼睛里充满了怀疑,你真的是投资之神吗?

 

还是只是运气好?

 

这时人们才发现,这个三起三落的枭雄可能真的老了。

 

他用两年就花掉了原本预计要用4年的千亿巨款。

 

他固执的投资共享经济,哪怕手下苦苦劝说。

 

他为了摆脱美国的掣肘,不惜背弃自己身边最大的市场。

 

还为了救命,卖掉了自己视如珍宝的阿里股票。

 

孙正义英明不在,沦为笑柄,跌落神坛。

 

在世人的围观下,断了腿的冒险家带着耻辱回到了港口,艰难的爬上苹果箱,对四周的水手宣讲新大陆上的黄金国。

 

水手们的猜忌,一如当年。

 

小津安二郎说:人生和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的。

 

如果那一年孙正义急流勇退,把烂摊子丢给阿罗拉,自己安享晚年,也许现在世界只会反复质问为何离了孙正义,软银就开始衰落。

 

但是老船长仍然放不下自己的海盗船。

 

这很愚蠢,但依然是骄傲。

 

真正的船长,从来与船同沉。

 

63岁的孙正义,在自己曾规划出来退休的年龄,依然撑着身子骨,扯动着残破不堪的风帆。他的传奇战舰千疮百孔,四面漏水,但还能在大洋上驰骋。

 

落日的余晖将留给世界一个悲壮的终曲,还是再一次上演绝地反击的史诗?

 

历史上孙正义比现在更惨过,但他一次次的爬回了世界的中心,这一次,还能不能,谁都不能下定论。

 

风还没有停下,船还在前行,老迈的船长还在唱着苍凉的船歌。

 

海的远方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也许在下一个海角,就有下一个基督山的宝藏岛,也许那里有什么,冒险家根本就不在乎。

 

因为海,就在那里。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1Cf4pitx4sJfBuvFsjObg

听说有人在为口罩涨价辩护?

昨天这篇《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抨击了一些发国难财的行为,以及揭露了口罩当前存在的一些坑。

居然有人用经济学来表示发国难财值得鼓励,因为要鼓励涨价才能促进更多生产。

真的是只懂理论不懂实践。

既然谈经济学,刚好我也学经济出身的,来对一波线。

如果把口罩定义为一般商品,一个涨到1W也是合理的,因为商品本身不影响整体市场,只影响个体消费者;

但现阶段,口罩属于与生命健康及集体情绪直接关联的特殊商品,其含义已非纯粹的商品,不仅仅是影响消费者,更影响的是消费者本身的信心;

对于口罩的囤积,带来的局部影响是价高者得,但整体影响是造成整体市场参与者及消费者的信心不足,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是在动摇市场存在的根基。

还有SB谈供需,更搞笑。

谈供需,你先说说,在当前,在口罩这个产品上,供需和价格有关系吗?

整体供给和价格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因为原材料和产能就这些,涨价,也是供给不足,涨价最终只影响分配,不影响生产。

当然适当补贴厂家是合理的,但打击囤货发国难财是必须的。

现在影响分配,单纯价高者得的最终结果就是没钱该死,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基本盘是谁?让基本盘没钱该死?脑子有病?

另一个结果就是,大量厂商开始囤积原材料,最终会在某个节点供大于求,崩盘,倒闭。

还天天亚当斯密挂在嘴上,怎么只谈《国富论》不谈《道德情操论》?

自以为读了网红的几个沙雕快餐经济理论就有智商快感的,建议认真读书实践。谈供需曲线的时候不考虑弹性为0的情况?

当市场基础出现问题的时候,什么理论都没意义了,这时候还在讲局部价格变化以及纯市场供需理论,属于鼠目寸光。

经济学家的名头现在都快成骂人的了就是一帮SB整天空谈理论搞的。

建议回炉重造。

听说有人在为口罩涨价辩护?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l74MU0NJqdqYCHXdKUTOyQ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这是仙人JUMP的第118篇原创

 

0

 

因为此次疫情的原因,口罩这种产品一下子从无人问津变成了香饽饽,今年过年送口罩才是最火的礼物,猪肉努力了大半年,但是到年底被口罩按在地上打。

 

这充分证明了成功要看个人努力,更要看时代的趋势。

 

口罩现在很紧俏,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大量发国难财的不法商人,而且套路五花八门,姿势多种多样,真是缺德插在牛粪里,缺德开出花了。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我真的就服气了,平时搞点坑蒙拐骗就算了,这个时候拿着这东西瞎搞,还这么多姿势,是菊花痒了已经准备好了要进去感受猛男的温暖吗?

 

已经在提前排练了?

 

这屁股是下水道做的吗?需不需要马桶搋子给您安排一波旋风冲锋龙卷风?

 

真是小赢靠智,大赢靠德,财务自由靠五行缺德。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本篇文章给大家罗列一下这次疫情中不法商人的缺德行为。

 

希望大家在阅读之余,也尽可能的转给有需要的人。

 

毕竟割韭菜靠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暴打不法商人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1

 

第一坑,随意涨价。

 

有些商家趁着这次的机会,疯狂涨价,一个N95口罩过去在1688上1块多一个,医用口罩之前几分钱一个。

 

就算是零售,N95单价也就2到3元,医用口罩都是按包卖的。

 

现在这个情况是,N95已经涨到了20多到30多一个,医用口罩价格也翻了10倍不止。

 

很多人会说这是市场调节,供需关系。

 

朋友,你搞错了一点。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如果说囤口红,囤化妆品,囤内存条,炒房,囤限量产品之类的东西,还可以说是纯粹的市场行为,虽然吃相不好看,但依然可以说得通,商业嘛,能理解。

 

但是这个时候去囤口罩,囤与人民生命安全相关的必需品,这就属于国难财了朋友,赚钱没问题,但赚钱也要有底线。

 

如果只研究供需,不考虑底线问题,黄赌毒才是核心竞争力,不就是赚钱嘛。

 

对于这种发国难财的,建议见一个举报一个,今年刚好扫黑除恶,这个完全可以算是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我自己最近就弄了个小爬虫在抓,抓到乱来的就举报,成功干掉了一大批。

 

虽然我天天文章抽奖,经济状况不错,涨价我也买得起,但我就是看不惯这些发国难财的,太狗了。

 

对不起,不是侮辱狗,狗狗是人类最可爱的朋友,那些囤货的既不是狗,也不是狗狗的朋友。

 

祝他们和病原体的友谊,天长地久无绝期。

 

我会很开心在他们坟头蹦迪的。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2

 

第二坑,口罩销售资质问题。

 

不是所有销售口罩的店铺,都有销售口罩的资质。

 

这里面涉及2个资质。

 

如果只是销售普通的口罩,需要【劳保防护用品营业资格证】,就是这个证件,各地的名称有差别,但其实是同一个东西。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当然,这个不绝对。

 

还有的地方是不用单独的劳保用品证,但是会在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明确给出营业范围,里面是有口罩和劳保器材的经营范围,同样也是合法的。

 

如果是销售医用口罩,产品标准带YY的产品,那么还需要医疗器械营业资格证。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现在的很多店家根本就是无证经营,你去各路电商找店家随意质疑,得有一半都是无证经营。

 

无证经营的后果是什么?就是违约成本低,就是作恶成本低。

 

有证经营的店多少在有关部门是有报备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无证经营的直接,随便整呗,来呀,快活呀。

 

他们快活了,消费者欲哭无泪。

 

建议大家购买前,一定要看好是否有证,没有的直接向电商平台举报。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3

 

第三坑,各路假店秽土转生。

 

如果说平时这家店就是买卖口罩等劳保用品的,只是一直无证经营,还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渣男,渣的从一而终,违法也是一路走到黑的那种,属于真小人。

 

最骚的是很多店都不是无证经营这么简单了,已经发展成假店模式了。

 

什么叫假店模式?

 

就是这个店从过去,到现在,和口罩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昨天还在卖猪肉呢,结果趁着疫情直接转型,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钱包健康添砖加堵。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来来来,我给举几个例子。

 

有的店之前是卖美瞳的,这两天改行卖口罩,啥资质都没有。

 

这是戴美瞳太久不摘眼瞎了么?脸上这两个窟窿没用建议放点樟脑丸去去味。

 

有的店之前是卖内衣的,这两天改行卖口罩,啥资质都没有。

 

您到底卖的是口罩还是胸罩?还是说胸罩是可以双人用的口罩?

 

有的店之前是卖情趣用品的,这两天改行卖口罩,啥资质都没有。

 

这到底卖的是口罩还是口塞?还是外面是口罩里面是口塞?

 

有的人表面看起来贪生怕死,实际上背后玩的很野啊。

 

而且现在大家都困在家里没事儿干,你就真的卖情趣用品,销量能差吗?你懂不懂商业?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有的店之前是卖图书的,这两天改行卖口罩,啥资质都没有。

 

这是卖书的自己不看书吗?建议先把店里的刑法读一读。

 

最骚的是有的店之前是卖野味的,这两天改行卖口罩,啥资质都没有。

 

这个操作完全超出的我的想象力,不仅涉嫌自产自销,双倍的违法,双倍的快乐。

 

很多店铺真的是自己没有家人,就嫉妒别人有家人。

 

祝公安叔叔早日找上他们,病魔早日战胜他们,收到的钱全是天地银行发行的。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4

 

第四坑,回收产品直接造假。

 

因为口罩现阶段实在太过暴利,所以出现了一众开始回收口罩的商家。

 

低端点的直接在淘宝店里就开始回收,例如这个柏普医疗销售有限公司。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一不小心在和买家的对话中透露出了收口罩这件事情,并且大方承认了,还攻击买家,虽然很快就被淘宝处理了,但这个憨憨是不小心暴露的,还有多少没有暴露的呢?

 

而且他当时口误的时候,这个原有的聊天记录到底是要发给谁呢?

 

这些电商线上回收也就算了,更恐怖的是线下回收。

 

部分不法分子直接去垃圾箱,废品回收站收回成吨的已经成为医疗垃圾的口罩,然后自己在自己的加工厂里面加工二次出售。

 

这么喜欢二手?祝你天天买到二手。

 

更恶心的二次加工都不用紫外线的,直接用大锅煮。

 

对,煮饺子那种大锅煮。

 

口罩的纤维层都给弄坏了,还不如不戴呢。

 

你怎么就不自己跳进去给你的智商和人品消消毒啊?

 

刚好以毒攻毒,废物利用。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5

 

第五坑,三无产品大量出现。

 

单靠二手回收,那还是小打小闹,真正猛的是那些三无产品。

 

口罩本身不是工序特别复杂的产品,门槛不高,这就给了很多小厂小作坊机会,他们开始把各种平时用的布料,纸料,拿来做成各种口罩,然后高价倾销。

 

口罩虽然工序不复杂,但是对于原材料的要求和消毒标准是很高的,并且还要经过严格的国家标准测试以及QC质检才能供给市场。

 

当然这些东西小厂们是统统没有的,但是非常时期,就是能打着旗号卖出去。

 

我觉得他们也别费劲了,这东西留着给自己烧纸吧。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这些商品是怎么卖出去的?

 

还记得我上面说的那些乱来的没有资质的店吗?

 

就是通过这个卖的,有的直接李鬼当李逵,更多的直接就是产品表N95或者医用口罩,但实际发货根本不是。

 

反正资金回笼了就跑,作恶成本低,使了坏就跑真刺激。

 

希望鬼们上他们家敲门的时候,他们也能跑这么快。

 

这是我真挚的祝福。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6

 

第六坑,朋友圈韩国代购遍地刷。

 

还有很多三无产品,为了不被电商事后算账,直接走微商路线,各种群里开始刷信息,号称自己有某某渠道产品,然后丢出一堆半真不假的图,直接走个人转账的方式来卖口罩。

 

朋友们,警惕这种个人转账模式,卖的东西是真的假的先放一边,很多人直接是用假号来收钱,骗了钱直接不发货。

 

这个直接属于诈骗,昨天,就昨天,1月29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已经抓获了一位搞收钱拉黑的骗子。

 

他的今天,就是骗子的明天,一个都不能少。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而且,而且,你们所有人都注意,这几天特别流行的说法是有一批韩国KF94口罩将进入大陆,然后疯狂开启预售。

 

动动脑子想一想,真的有这样的产品从海关进来,大头一定是被国家先征走的。

 

偶尔有代购拿到一批货,这么紧俏的东西,需要到处群发信息刷屏吗?

 

所以这批货,到底是什么?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好好想一想思密达,这么多年各种假货披着韩国进口的名头骗钱的还少么?

 

这一点尤其要注意,我自己接触的供应链很多,我就这么说吧,这批货,小部分没问题但是量小,大部分都是三无产品再就业,一定要小心。

 

知道为什么我都是给武汉捐钱么?

 

因为我接触到的靠谱的供应链,直接告诉我物资不用我捐,大部分生产出来都是直接送过去了,小部分的发药店,根本不需要我中间多一道。

 

我只能捐钱帮他们解决点后勤问题,我也很无奈。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7

 

第七坑,邮费到付骗局。

 

还有一些不法微商想法更多,直接卖三无产品最后给人举报抓住了要去捡肥皂。

 

为了绕过这个坑,干脆搞了一个口罩免费送,但是发邮费到付。

 

实际上你到付了几十块的邮费之后,确实也能收货一堆垃圾产品,但是你想一想,其实一回事儿呀。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这些辣鸡产品本身就是卖,也就是几十块一堆然后包邮,现在实际上收到的钱是一样的,但是从买卖的交易行为,变成了赠送的非商业行为。

 

事后找他们算账的时候,适用的法律性质都不一样。

 

真的是服气他们的法律知识了,祝他们之后成为《今日说法》的主角。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8

 

第八坑,期货模式开启。

 

还有的店家很聪明,直接开始预售,搞期货,赌的就是一个远期降价。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缺口罩只是短期疫情爆发太快,并且很多工厂和原材料厂家以及物流放假了,年后恢复生产,多少口罩都不缺。

 

这里面就有了一个获利空间,很多小店假店在用。

 

就是先用有竞争力的价格卖,然后发货改为30天后,然后赌的就是过段时间生产力上来了,价格会跌。

 

而且拿着这么大的订单量,和厂家沟通也能拿到更低的价格。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到时候时间到了,直接发低成本的货就可以,完美利用恐慌来套利。

 

假如30天之后价格还么有跌,那更简单,跑路就是了呀,关店又没什么成本。

 

而且多跑路还有利于锻炼身体,省的事后被愤怒的消费者追上。

 

只要不要脸,烂钱遍地捡。

 

衷心希望他们去参加下一届残疾人马拉松,脑残组。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说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挺难过的。

 

赚钱没问题,赚钱不丢人,商业天经地义,但也不能什么钱都赚吧。

 

平日里大家掉进钱眼子里没什么不好,但是真到了涉及人民生命安全的时候,怎么就缺这最后一颗带血的钢镚了。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天不能做生意,哪天不能赚钱。

 

就这么喜欢搞幺蛾子么。

 

小心骗钱一时爽,最终火葬场。

 

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1–KdcxulwOoWeYhKFD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