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靠炒股成为有钱人靠谱吗?

 

最近两个月,A股持续震荡,有一些投资者开始在后台留言,询问A股是不是没得救了,为什么总是牛短熊长,没亏完绝对不能离场,在A股,真能靠炒股成为有钱人么?

这个答案其实和我们所处资本市场的发展背景是分不开的,我们不能用三言两语就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或许能从那些从美国股市发家的大咖中寻找到启示。

 

01

 

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经济蒸蒸日上,正在崛起为一个未来的超级大国,各种资产的价格都在膨胀,炒房的、炒股的、投机倒把的,干什么都有,而且干什么都能挣到大钱。

当时的股票市场,被金融寡头、地下庄家所操纵,波动巨大,混乱无序。

这时,有个人通过这次机遇走上了人生巅峰,利弗莫尔(1877-1940)。

他是穷人家的孩子出身,早年在券商里谋得一个经纪人的职位,帮助客户交易股票。

利弗莫尔15岁就出来闯荡,并将自己的工资都投入了股市,那时候他的月薪只有20美元。

由于天赋聪慧,他对股价波动的数字极为敏感,靠着在牛市中的精准投资,加杠杆,一年时间就将本金飙升到了1万美元。

不过这样的成功未能持久,在熊市之时,利弗莫尔的股价回撤巨大,财富几乎归零。

但年轻人,一次的失败又岂会甘心,他认为那不过是运气不佳罢了。

1901年,美股迎来牛市,利弗莫尔找人借了5000美元,很快就赚到了5万美元,并且随后的几年,他的资产越滚越大,到31岁的时候,总资产已高达500万美元,不过在后面的大熊市中,千万家产尽数落空,但是他堪称打不死的小强,后期又借钱入市,并且在巅峰时期他的资产也增长到了数千万美元,成功跻身进了500富豪榜。

1923年,一位作家采访了利弗莫尔,并以他的一生传奇,三落三起的故事为蓝本,出版了超级畅销书《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利弗莫尔虽然是个投机者,但他从不追求快进快出的短线交易,认为操作越频繁、失误越多、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只有把握住关键的机会,提升准确率,然后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放手一搏,才能赚到大钱。

1929年,股市进入狂热阶段,钱从各个角落涌向华尔街,老百姓将所有的工资和退休金都投入了股市,街边的小贩、买菜的大妈都在谈论着股市。

利弗莫尔意识到危机越来越近了,对于大周期趋势极为敏感的他,决定反手做空。

他仔细搜查各种金融报刊,希望从新闻消息中找到经济放缓、产能过剩、货币政策变化的信号,以佐证他的决策。

他相信,繁荣了十年的股市一定会出现反转,只需要找到那根导火索即可,如果押对了这次赌注,他将富可敌国。

1929年9月,首次信号出现。

英国出现了一个大型金融诈骗案,为了稳定市场,英国银行准备提高利率,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很有可能跟进。

银行的利率提升,工业生产必然放缓,股市的钱也将减少,狂热的投资市场泡沫很有可能被刺破。

利弗莫尔抓住了这个机会,以全副身家押注做空。

在随后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里,美股果然出现了天崩地裂般的世纪金融风暴,数不尽的交易者在一夜之间破产。

而利弗莫尔,却在这一战中,赚得了1亿美元,迈上顶级富豪之列。

1929年的金融危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不仅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英帝国崩盘、欧洲衰落,让落后地区政治动荡,纷纷左转,也改变了整个现代金融史。

首先是政策层面,各国政府开始加强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监控,采取逆市场周期的措施,大搞基建投资、关税贸易竞争、推动产业升级。

1934年,美国证监会成立,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公布完善、可信的财务报表,严厉打击证券欺诈和坐庄操控行为。

同一年,投机之王利弗莫尔再一次在股市动荡中破产,几年后,落魄的他选择用一把枪结束了生命。

遗书中是这么写的:“我的一生,是一场失败。”

所谓财富,不过是过眼云烟。

 

02

 

在1929年的大熊市中,一些损失惨重的投资者洗心革面,幡然醒悟,不再沉迷研究江恩的K线指标。

这时候,命途多舛的格雷厄姆站了出来。

他在深刻的反思中沉淀自我,在幽暗的岁月中写下了《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等划时代的著作,奠定了自己基本面投资学派的“牛顿”地位。

晚年的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坛讲课,桃李遍天下,他学生中最知名的,毫无疑问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他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两点:

第一,注重安全边际。

第二,注重财务分析。

1950年,巴菲特刚好20岁,他意识到了技术面投机派的弊端,走上了价值投资者的科学道路,拜入格雷厄姆的门下。

初出茅庐之时,他遵循导师的理念,购买的都是具有安全效应的便宜股票,在10年的积累下轻松踏入百万富翁的门槛。

但是到1962年的时候,很多股票经过多年上涨,他发现股票已经不便宜,最终他选择押注在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公司上:伯克希尔·哈撒韦。

随着二战结束,全球化贸易时代到来,美国纺织业在东亚廉价劳动力大军的冲击下节节败退,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也就一路下跌,最终迎来了破产。

没有看清时代的大趋势,导致了巴菲特这次惨淡的收购经历,最终元气大伤。

而与当时的巴菲特相反,当时另一个人完全把握住了时代的步伐,他就是费雪。

二战以后,美国国运日隆,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是成长股投资

但优秀的成长股总是很贵的,它的投资逻辑和巴菲特遵循的“安全边际理论”“只买低价股原则”格格不入。

年轻的巴菲特,错过了一个时代。

而费雪持有最成功的两只股票,分别是德州仪器和摩托罗拉,分别给他带来了30倍和20倍的投资回报。

对于成长股投资,费雪有两条核心原则:

第一,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场都只有5%左右,所以要买就买最优秀的公司。

优秀的公司有三个特征:

a,注重研发和营销创新,拥有竞争壁垒;

b,拥有一个出色的管理层,能够帮助企业在长期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这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家公司在熊市周期过后,再创新高;

c,利润率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发股利。

 

成长型的公司,总是将大部分盈利投入到新的业务扩张中去。若大比例分红,则多数是因为公司的业务扩张有难度,所以才将盈利大部分用于分红。

第二,抱着套牢三年的原则,长期持有。

如果发现当初的判断出现了错误,坦诚面对,立即离开,转战前途更值得看好的公司。

卖出的理由,只跟企业的成长前景有关系,而跟自己的股票涨跌幅没有任何关系。

 

03

 

时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巴菲特依旧被便宜股搞的焦头烂额。

而美国遭遇苏联在太空与军事上的挑战,经济上又被日本和德国的崛起风头所盖过,国内通货膨胀高企,美元贬值,危机重重,而股市更是长达十年的低迷。

邓普顿和戴维斯两位投资大师开始锋芒毕露。

1968年,邓普顿放弃了美国国籍、移居加勒比海上的小岛巴哈马,远离了美国,他更加宏观、中立地审视全球经济。

因此他发现了德国、日本等经济体在战后复兴过程中的绝佳投资机会,也抓住了美国汽车业被日本冲击的危机,在1978年福特濒临破产时大量买入;

最终,他所管理基金的年均收益率高达18.3%,远高于同期的美股指数。

邓普顿有一句名言:“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最悲观的时刻正是买进的最佳时机,最乐观的时刻正是卖出的最佳时机。”

至于戴维斯,他专注于买保险股,那时候的保险行业,和历史悠久的银行股不同,正处于青春勃发的成长期。

他依靠五六十年代的牛市行情完成了原始积累;

待六十年代中美股泡沫泛滥的时候,他又果断的转战日本,买入日本股市中新兴的保险股,再一次复制了美股的成功业绩。

“在低市盈率时(熊市)买入潜力股票,随着市盈率的抬升和利润的增长,股票的价格会倍数增长,相反股价也会倍数下跌。”

这便是著名的戴维斯双击和双杀(复利投资法则)。

 

04

 

1978年,IBM推出了PC电脑产品,并引入了英特尔芯片和微软的BASIC软件,从此拉开了全球计算机产业的2.0纪元。

借着这股科技创新的力量,美国重拾复兴势头,在与苏联的争霸较量中形势逆转,成长股投资再次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

性格截然相反的巴菲特和芒格走到了一起,成为他们终生事业的转折点。

巴菲特问:

“我一生恪守安全边际法则,但看着安全的低估值股票里,竟也有如此大坑的价值陷阱,请问先生如何能破之?”

芒格回复道:

“我这里有三条锦囊:

第一,与其把时间与精力花在购买廉价的烂公司上,还不如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一些好企业。

第二,如果一家公司的成长性足够好,即便股价高一点,也是值得买入的。

第三,投资股票,不仅是买的这家公司的行业机会、产品与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是否是一群有抱负、善管理的人,如果是的话,即使价格再高出2-3倍,也是便宜的价格。

巴菲特闻之,醍醐灌顶。

二人联手之后,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论就升级了。

他不再纠缠于低价烟蒂股,而是选择优质的、具有稳定成长性的好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去投资。

后来的事情,大家读耳熟能详了,我们重点说说回报率最高的5只股票——

 

穆迪,1368%;

可口可乐,1312%;

美国运通,1069%;

比亚迪,745%;

高盛,343%。

 

这些股票的持有时间都足够漫长,动辄十年以上。

其中最长情,持有时间30年的两只股票,是美国运通和可口可乐。

 

 

05

 

1980年代,投资界还出了一名天才,成长股第二代大师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出生在1944年,二战即将结束的前一年,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战,胜券在握。

从资历上来说,彼得林奇只是一名晚辈;

但从投资经历来说,他有着前辈们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他没有经历过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大萧条、战争动乱,成长在战后的经济繁荣期,因此心态要轻松、乐观得多,更富于冒险精神;

其次,他一毕业就进入了当时著名的富达基金工作,从实习生做起,接受了专业的理论培训,又是在大平台上运作,起点高,少走了弯路;

最后,他的运气足够好,1977年,林奇接手富达麦哲伦基金的管理工作,随后的1980年代成长股起飞,林奇广泛布局,并在巅峰时刻急流勇退。

据统计,在彼得林奇管理富达麦哲伦基金的13年间(1977-1990),每年复合增长率为29%,是所有投资大师中平均回报率最高的,比巴菲特的业绩都更优秀。

他管理的这只基金,也从初始的2000万美元资产规模,增长至后来的140亿美元,基金持有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

在投资风格上,彼得林奇的核心理念也有两条:

第一,关注那些被人忽视的、基本面不错的小公司。

这点和费雪差异很大,费雪喜欢买主流科技股,林奇却喜欢买非主流消费股。

林奇的投资生涯史上,买过一万多只股票,大部分都是细分领域的小公司,比如玩具反斗城、美体小铺、La Quinta汽车旅馆等。

最知名的案例是沃尔玛,但这只股票在彼得林奇买入的时候,也不过刚刚上市几年,仍是一家中型公司。

沃尔玛是1972年上市的,在随后的25年中,市值增长了5000倍,从一家美国中部小城市的不起眼廉价超市起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世界500强第一名。

1980年代,正是其对外扩张的鼎盛时代,引入计算机技术,改造供应链,成长性无出其右。

这一阶段,沃尔玛的收入从1981年的16.55亿美元增至1991年的3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4.72%,净利润也增长了22倍,股价上涨了61倍。

第二,分散投资,鸡蛋不放一个篮里,并长期持有。

这点和费雪的理念同样是相反的,费雪喜欢集中持股,林奇却喜欢分散持股。

原因有两点。

首先,因为林奇的基金规模很大,尤其是后期,买的又都是小盘股,只能分散;

其次,林奇认为,集中持股很容易受股价的大起大落影响,心态不容易稳定,变成短期的投机赌博。

不管怎么说,林奇是一个足够聪明,足够勤奋,也足够幸运的人,毕竟让巴菲特栽跟头的航空股却让林奇赚了450%。

 

06

 

通过回顾美国投资界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牛市能成就一个神话,但是随着牛市的破灭,也可能让神话成为黄粱一梦,因此想成为有钱人单靠牛市还不够,即使是巴菲特,也有失败的投资经历。

但是他们投资获得十几倍甚至百倍收益的背后,逻辑都是投资中长期具有优秀成长性的公司,陪伴公司一起成长。

那中国会不会有这种机会?

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中国就处于一个遍地黄金的时间段。

A股上证指数在过去的30年中,经历过5轮大的周期波动,每一轮的底部都在逐步的抬升。

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个股也绝不是少数,在消费品中,酒类的贵州茅台已经实现10年10倍,奶制品伊利股份算上现金分红,十年前的价格甚至能达到负数。

这个时代,靠炒股成为有钱人靠谱吗?

目前,无论是通信、计算、交通,还是医药,四条赛道都有着一批优秀的公司在快速的崛起,基于技术的代际变革,他们雄心勃勃,目标瞄准了下一个科技时代的主流位置。

更重要的导火索,是政策支持。

其一是科创板的推出和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本市场的热情会重新聚焦在成长股上,演绎一番新的行情,(即使近期炒作了一波垃圾股行情,未来的投资重点也将是龙头公司了)。

其二是经济结构暗中改变。

2018年年末的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指出:基建的重心不再是房地产,而是“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以及5G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这才有了2019开年之后,市场对5G、特高压、新能源车充电桩、人工智能、物联网、氢燃料汽车等相关概念的轮番炒作,并且国家坚持房住不炒政策。

2020年,科技、医药、消费相继轮番上涨,到了7月,炒作短期内达到了高潮,进入一番修整是必然事件,这样未来才能走的更远,但是却不意味这长期的行情就此结束。

未来两年,新的科技周期将开启。

根据君临的研究,目前美股中,金融能源、消费、科技三大板块的市值,大约各占三分之一。

而在A股,目前金融地产+能源重工业的占比,超过50%;

其他消费行业的占比在25.7%左右;

科技行业呢?

市值占比仅为15.42%,这已是过去10年A股的巨大进步。

那么下一个10年,我们又将经历多少波澜壮阔,风云变幻?其中又将蕴藏着多少的黄金机会?

其实周围的投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可是无数投资者却浑然不知。

结合中国目前投资者的现状和美国大师们的理念,君临总结了一些投资A股的规律:

 

1.投资赛道、前景双好的个股。

2.挑选中长期有安全边际和优秀成长性的股票。

3.不断学习新出现的事物和概念,每次大的机遇必然产生于新事物中。

4.持股需要了解透一个好股票,才能长期持有他并且赚取不菲的收益。

5.政策在股市中具有指导意义,要想吃肉,跟着党走!

 

目前,市场处于长期看涨,短期震荡修整的行情,但是从时间来看,修整也差不多快到头了,可是就是偏偏有很多人坚持不下去这剩下的50步,不断追涨杀跌,一轮上涨下来,账户却没有收益。

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

一个普通人,要在中国靠炒股成为有钱人,靠谱吗?

我的回答是:鉴于中国目前的发展背景下,是靠谱的,但是有难度。

在发达国家,靠持有股票实现资产增值的投资者群体是很普遍的,这是一个成熟的行业。

但投资行业跟其他任何行业一样,遵循二八法则,能赚到钱的永远是20%的少数人。

你得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的投资理念,而不是在随波逐流中盲目投机;

你得通过研究,看得懂时代的主旋律,而不是拿个飞镖随便乱扔,或者道听途说;

转自:

龙头“腰斩”,买不买?

杜甫的《望岳》中有两句非常有气势的诗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我看到汇顶科技这个公司名字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过仔细一看,发现是两个不同的会(汇)字。
在过去这段时间,消费、科技、IT互联网和医药类公司都涨幅很大,但是最近不少股票出现了回调,汇顶科技的股价也曾一览众山过,不过最近回调超过了50%。
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这个回调,到底带来的是机会,还是基本面变化的真实反映。当然,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也会分享一下对汇顶科技以及对不同行业研究的思考。
现在几乎人人都用手机,用手机都涉及到一个“身份确认”的过程,无论是屏幕锁屏解锁、还是登陆账号,或者电子支付,都需要进行身份的确认,而这个步骤是非常核心的一个动作。
我们开玩笑说,最懂你的不是你的家人、不是你的朋友、甚至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手机,所以手机对于每个人来说,未来重要性只会增加不会降低。对于打开这个秘密盒子的关键一步——手机解锁,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传统常规的是密码解锁、图形解锁,这类都需要进行记忆密码和图形,现在指纹加密也非常普及,还有人脸识别也成为比较常见的加密方式,其他还有相对少用的语音识别、虹膜等等。当然更多的加密和识别技术,比如说银行卡在支付的时候还有单独的U盾,此外签名也是一种方式,还有短信验证也算是一种第三方配合进行身份确认的方法。
现在很多手机基本同时具备多种解锁机制,对于大家来说现在从密码、图形解锁到常用的指纹解锁,都已经非常熟悉。
大家都在使用手机,在我们买手机的时候,都知道手机的性能主要是看几个核心的参数,比如说CPU什么型号、多少的内存、多少的存储、摄像头多少像素等等。但是除此之外,除了研究比较多的发烧友,大部分人对手机内部的结构其实关注并不多。
其实一个手机内的芯片有非常多个,我们常常说的CPU是最核心的芯片,因为它承载了手机使用中最主要的运算量。但是除了CPU之外,很多功能都是有单独的芯片承载的,比如说信号收发的视频芯片、管理电池充电的电源管理芯片、音视频多媒体芯片等等。
今天谈的汇顶科技,它提供的是给指纹识别的芯片,也就是说当我们每次进行指纹解锁的时候,并不是常常理解的CPU在进行处理,而是有单独的芯片处理。此外,汇顶科技还提供触控芯片,当人们手指触碰屏幕时候,是有单独的触控芯片而不是CPU对其进行计算,汇顶科技也是提供这部分的产品。
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介绍汇顶科技。
一、公司提供的产品
首先,汇顶科技是一家总部在深圳的科技型公司,深圳有非常多的电子类公司,汇顶科技早期是从固定电话芯片做起,逐渐转化到触控芯片的研发,到今天的以人机交互和生物识别为核心的产品提供商。
为了快速了解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通过汇顶科技在2019年的营业收入组成来获得。

龙头“腰斩”,买不买?

注:资料来源于《汇顶科技2019年年度报告》
可以看到,公司2019年的65亿营收中,有54亿的收入来自于指纹识别芯片,10亿营收来自于触控芯片,其它的收入占比极低,所以可以理解为目前公司的营收就是指纹识别和触控芯片。
其实汇顶科技最核心的部分是芯片设计,但是公司卖给客户的芯片,中间还缺一个生产制造。汇顶科技采用的是Fabless的模式,Fabless是Fabrication(制造)和less(无、没有)的组合,是指“没有制造业务、只专注于设计”的集成电路设计的一种运作模式。
因为芯片设计是“脑力劳动”高投入的行业,而芯片的生产制造是资本高投入的行业。所以一般设计和制造是分开的,也就是说负责设计的公司专注设计,负责生产的专注生产,各自在“供应链更小的一段”上实现绝对优势。
汇顶科技作为芯片设计企业,同样采取了Fabless模式,专注于芯片的设计研发,而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则外包给专业的晶圆代工、封装及测试厂商。然后生产出来的芯片再通过直销和代理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将产品销售给模组厂、方案商和整机厂商。
为了便于理解什么是指纹识别的芯片,直接给大家看一张来自网络的图片。

龙头“腰斩”,买不买?

注:资料来源于Fixez: Huawei Nexus 6P Imprint Fingerprint Reader
上面的部分是指纹触碰的区域,下面的芯片是计算单元。
当然,现在很多的指纹识别已经放到屏幕上,即识别的模块和屏幕整合到了一起。
汇顶科技在2019年营收中大概还有15%来自于触控芯片,手机上最常见的触控就是你点击屏幕、滑动屏幕等,后面需要有一个芯片进行计算的。和指纹识别一样,汇顶科技也做了这样一块的设计。
现在公司也在积极布局超过指纹识别和触控识别之外的产品,因为指纹识别和触控芯片的本质是“人机交互”,所以现在公司拓展了诸如心率传感器、入耳检测、语音音频软件等等。这类产品和软件的本质也是人机交互,算是基于核心技术做的产品线延展。
二、财务报表分析
介绍完公司的产品,下面我们看一下公司的财务状况。
老规矩,还是那三张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的情况。
1、资产负债表
如下是汇顶科技2020年半年报的资产负债表,以绝对金额(亿元)和百分比(占总资产的百分比)两种形式呈现。

龙头“腰斩”,买不买?

注:隐藏了百分比占比<5%的科目,简单加总不等于总值或者100%。
从资产负债特别是标注黄颜色的区域,可以看到公司的资产中现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非常高,两者之和大约占总资产的47%,负债率非常低,同时权益中主要是未分配利润,呈现一个非常稳健的状态。
当然我们看到了商誉大概占5%,反应了公司最近在通过并购的方式,增强自身的能力,当然并购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大好事,用不好就是大坏事。因为指纹识别的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从市场本身来说,增量有限,对于行业内的公司,增量来源于互相抢客户和新机型采用指纹识别,所以公司除了增加研发投资外也在积极搜寻新的产品和拓展产品线。
2、利润表/财务摘要
我们还是以财务摘要的形式来分析利润情况。
龙头“腰斩”,买不买?
首先,看过去几年的情况,可以发现增长是很不错的,公司2016年上市,上市以来,营收增加了一倍,这主要是受益于智能手机大量采用指纹识别的原因。
其次,因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是芯片设计,虽然卖出的产品是芯片,但是由于采用Fabless的模式,所以销售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是非常的不错。
最后,我们看到增长率其实是不稳定的,说明了这个行业内的公司发展是跳跃式的。
3、现金流量表
以下是公司过去6年的现金流指标。
龙头“腰斩”,买不买?
对于一个芯片设计的企业来说,一般现金流量是不错的,因为它的核心是服务。当下来说,虽然指纹识别已经不是特别的“高科技”,但是芯片设计类企业在产业链上,还是有自己的的IP的(知识产权),这一点和代加工和纯粹的“硬件”供应商的地位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公司从现金流的角度的确表现还不错。
我们说,基本面的点点滴滴会在财务上反应,现金流就是其中一种。很多公司的现金流不好,可能怪罪收款能力不足,其实根本原因是你的产品和服务没有竞争力,如果你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人家争着买你的产品,那相信你的现金流不会太差,大A股里也不乏这方面的例子。
三、关于汇顶科技引发的思考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只是看了汇顶科技当下的状态,其实对于高科技行业的公司分析,行业的竞争是极其重要的,包括了横向对比、在行业里的地位、发展趋势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在上面财务分析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说这样的一个“现状”对未来有什么指导意义。
指纹识别当下最大的用处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龙头是苹果,后面几位包括了华为、三星、小米等等。苹果公司的指纹识别这块非常特殊,是由一家叫AuthenTec的公司提供,但是这家公司在2012年被苹果公司收购,所以苹果公司的指纹识别技术及其芯片的供应就是有自己提供了。
从排名的角度,当下汇顶科技是全球第一,第二名当下是神盾股份(Egis),第三名是苹果收购的Authentec,再接下来是FPC,一家瑞典的指纹识别公司。这个行业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很难预测明年的排名,因为可能由于某款或者某个品牌的手机突然销量大增,导致供应该品牌或者机型的指纹识别公司的排名直线上升,过去一年华为手机的市场排名变化就说明了这一点。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时候,我们团队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指纹识别技术,也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因为从投资人的角度,我们希望看穿迷雾,看清未来。这个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研究了很多,最后的结果是其实是不知道的。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过去几期的汇顶科技的《投资者交流会纪要》,对于未来技术的路线和产品线,即使公司的管理层不敢说100%是朝着哪个方向,但是公司努力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逐步提高研发投入额。一方面,公司希望通过加大研发的方式和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另一方面,公司也积极布局新的产品线并通过收购提高自身的能力。
作为投资人都是想知道十年后如何、五年后如何、一年后如何,但是如果一个既比你投资人懂技术又比你投资人更了解公司的管理层都不知道,那投资人更不可能知道。
研究某些公司,不会得出结论也是一种结论。(这是对自己能力认识的一种,而不是一定要去纠结一个东西。)
谁都不知道未来指纹识别还是否永久存在,天马行空一下,比如说未来的智能手机会不会像宠物狗一样,可以根据“主人”的气味来识别,或者说只要主人拿在手中,由于监测到脉搏是匹配的,所以一按就开,而别人就无法打开?这些谁都不知道(如果汇顶科技或者哪个公司真的采用了这个idea,不知道会不会给老裘颁个奖)。
总得来说,高科技行业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是非常难的,因为高科技行业的变化太快了,需要有非常强的行业跟踪能力,才能在股价反应基本面之前投资或者卖出。
大家知道公司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如果未来的业务不知道怎么变化,那么未来的现金流就无法去估计,公司的价值就更多的受到是否有个新技术、是否拿到(丢掉)一个大客户而波动,这类公司非常适合研究和跟踪能力强的机构(也有少数个人)来投资,需要非常深入地沉入行业内去挖掘最新的信息,而不是根据公司商业逻辑分析、并对公司进行估值。
而且如果这个行业如果没有大的技术进步,最终这个行业的公司不太会特别赚钱。当然很多人可能比较好奇,为什么这么高大上的高科技行业,里面的许多公司不赚钱,而那些非常传统的公司,看似没有任何科技含量,却赚得盆满钵满,这和经济学里面大家都往平均利润靠拢的概念好像不符。
这里也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的理解,主要从四个方面:
第一:产品变吗产品本身变,行业和公司就会变和轮动,普通人投资这类行业很难从长期来说获得成功。每技术突破一次,变意味着选型评估,对新供应商来说是机会,对老供应商来说是危机……,比如说芯片从10nm→7nm→5nm,每一次升级,都不知道谁跑的更快。
第二:有品牌吗?在谈论品牌时候,对象更主要是对消费者的。如果客户对像是企业的话,金额越大,决策越“理性”,品牌两个字本身的意义越来越小,除非品牌和技术的线性关系很强,如Intel和CPU的关系。
买一瓶酒和买一亿颗芯片,决策是不一样的,前者感性,后者理性。企业采购都是先技术PK“打分”+商务来决定的,比如技术上性能测试,可以直接打分的,谁家分数高就买谁。大家买酒的决策过程中,第一是很难打分,第二谁买喝酒还打分?由此,2B更注重技术价值,2C更注重品牌价值。
所以对企业采购的结果是,技术要最牛的,价格要最好的,既要搞研发,又没办法提价;但是消费品就是更加感性的决策,东西好是底层,品牌做得好是上层,这两个都做得好的,提价空间就来了。
第三:谁在维护这个价格体系?我们的理解是:消费品的“中间商体系赚钱了,而且这个中间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中间商包括整个链上的相关者,经销商、分销商只是核心的一环。
消费品往往都是通过一个长长的通路来实现流通的(而科技产品是A企业直接对B企业),长长的通路意味着它是一张“网”,包括狭义的关系,也包括物流、分销通路、人员体系。
相比较而言,芯片只需要研发的源头突破出第一个,后面一亿个复制就好了;而消费品的通路体系是很难变化的,B消费品希望把A消费品的中间商体系的这张网突破了,不是动体系中一个点就可以复制的,而是要去动每个地方。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A产品已经有优势,比如有更好的品牌、更好的价格、更好的利润,体系中的相关者已经很赚钱,为什么要转成不确定的、不赚钱的B产品呢?再加上上面第二点所说,产品本身是不变的,没有变的机会和动力,所以不是大家主动维护价格、而是大家自然地维护了体系。
第四:科技行业的客户集中度太高大部分企业连谈判权利都没有,这个在竞争过程中,是最致命的弱点,比如说很多手机的供应商,不是你自己决定自己赚多少钱,而且手机品牌商告诉你可以赚多少钱。因为做手机就那几家大厂,为了每一个单子都会拼价格到底。赚钱有多难就可想而知了,除非你有独特的技术。
所以,科技行业,看似高大上,但是真的是不容易的行业,可以跳得很高,也可以摔得很惨!还是那就话,科技行业非常适合有研究能力和跟踪能力的机构,对于普通投资人,是真的很难。
再强调一下:研究某些公司,不会得出结论也是一种结论。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先聊到这里了。这篇文章超过5000字,很多观点都是老裘团队经过长期研究和深入探讨而形成的,这个世界上有两个词我非常敬畏,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我们脚踏实地,我们也心怀希望。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z82v0T6G43c9BFzZVJWfg

macd底背离

 
行情正常,大盘和创业板都被10日线摁着向下探底,虽然下午一度很激荡,但终究只是资金在日内自娱自乐,掀不起大风浪。
讲个知识点,下午涨是因为大盘出现5分钟底背离,指数创新低,但MACD指标没创新低,形态是酱婶儿的。

硬核,有机构宣布看空中芯国际!

分析MACD底背离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首先是判断底背离,有拿指数和MACD快线(DIF)对比的,也有拿红绿柱高度对比的,也有拿红绿柱面积对比的,都行。
其次是确认底背离,当MACD的两条曲线形成金叉才算底背离构建成功。
你们再看上边的图,当底背离出现后大盘并没有马上涨,随着金叉出现,资金才开始突突突突突突。
此外底背离的级别和反弹周期是对应的,像今天5分钟级别的底背离通常对应1-2个小时的反弹,之后是涨是跌就不好说了。
这也是我们下午没买的原因,按5分钟级别推算,反弹最多坚持到尾盘,更大的可能性是涨一个来小时就开始回落,这时候即使赚钱了也卖不掉。
考虑到行情的短期走势偏弱,而且底背离之后的反弹没量,没热点,没赚钱效应,于是没跟着追。
而且当时美股盘前期货跌的跟鬼一样,不出意外的话今晚美股又要挖坑,明天一个低开拍脸上,完全能把今天的底背离吃得干干净净。
 
上边这段又有一丢丢阅读门槛,附带投资者劝退功能,如果看不懂说明你现在不适合炒股。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h434i7y53OeaYtIZBEIJw

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中国基金报 泰勒

没想到,杀猪盘又再次在A股上演。

也没想到,如今骗子太多,傻子不够用,但还是有人会上当!

流动市值只有五个亿的上市公司中源家居,这几天发生一起恶劣的黑庄家割韭菜的惨案,连续三天摁死跌停,崩了近30%,更有投资者在股吧表示有“带票老师”挖坑。

中源家居高位闪崩

三个交易日高位买顶巨亏近30%

从8月21日到8月26日,中源家居股价连拉四根阳线,股价从8月21日的开盘价27.45元一路上涨到8月26日的最高价36.98元,并且当日以次高价36.9元报收,但随后的三个交易日,中源家居在第一天宽幅震荡之后最终被封死在跌停板上,后两日更是直接“一”字跌停,庄家在高位把货出给散户之后便一路抢先卖出,想割肉的散户投资者根本无法出局,只能无奈的等待。

31日,中源家居直接以跌停价开盘,股价全天被压在一字跌停板上直至收盘,收报29.89元/股,跌幅10.00%,流通市值萎缩到仅仅不到6亿元。截至收盘,跌停板上仍然有46616手卖单,约合1.4亿元。

在27日高位买入的投资者,截至最新收盘巨亏近30%。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从资金流向看,周一中源家居的成交额仅1400万。基本为卖单主导,无任何买单进场。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这也意味着,8月27日高位进场的投资者根本没有割肉出局的机会,即使是在当日跌停板买入股票的投资者,亏损率也接近20%,而这一亏损金额大概率还会继续扩大,这些投资者在短期之内将很难解套。

而事实上,从日K线图上来看,中源家居从7月底开始展开了一波强劲的拉升,从7月28日开始股价连续拉升,8月25日、8月26日连拉两个长阳涨停,最高收于36.98元/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区间涨幅高达59%,并创出近4个月新高。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原来是“杀猪盘”上演

东方财富的股吧里,有投资者爆料,在几个名为“中银股友俱乐部”或是“银河高级分析群”的微信群或直播间中,有一位“刘老师”鼓动散户在9:25~9:35的时间段“跟随游资集体建仓”,全仓买入中源家居。结果买完之后被拉黑,微信群也被解散了!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而在跌停之后,甚至还欺骗散户说会有游资来拉抬股价。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的割韭菜方式,在中源家居这只股票上,发生了两次,上一次发生在4月份。

投资者在股吧爆料,4月29日,中源家居连续大涨近3个月,股价接近翻倍,创出近一年新高之时,也有所谓“微信股票群”中的“带票老师”和“微信朋友圈股友”鼓动股民买入中源家居。结果次日中源家居即告一字跌停,并且连收3个一字跌停后还继续下滑,从最高点起算,股价几乎腰斩,高位跟风买入的散户自然也被宰得“鲜血淋漓”。所以,有中源家居的股民表示这是“历史重演、手法凶悍”。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证监会曾发文警惕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风险警示,近日,媒体报道个别股票有“大V”配合“庄家”出货,忽悠式荐股,投资者接盘后股价暴跌损失惨重,需高度警惕。对操纵市场、非法荐股等违法行为,证监会将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发现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刚刚,又一惨案!直播间老师荐股,散户接盘闪崩近30%!股吧炸锅:杀猪盘同样套路割了两次韭菜…

以下为全文。

近日,媒体报道个别股票有“大V”配合“庄家”出货,忽悠式荐股,投资者接盘后股价暴跌损失惨重,需高度警惕。“庄家”联合所谓的股市“大V”“股神”“投顾”“专家”们,利用个别投资者偏爱内幕消息、喜欢跟庄操作赚懒钱心态,吸引关注加好友,然后创建炒股交流群、荐股直播间,分析大盘、点评个股。博取投资者信任后,再以“内幕股将有大动作”“某某游资已到位”“万人联合建仓一起赚钱”等说辞诱骗投资者限时、现价、全仓跟随买入,实际是为庄家出货接盘。股价暴跌投资者醒悟时,炒股交流群、荐股直播间已被关闭清理,“庄家”“大V”们也已不见踪影。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的“庄家”“大V”们热心荐股必有所图,请务必提高警惕,保持理性投资心态,以免上当受骗。对操纵市场、非法荐股等违法行为,证监会将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发现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科学合理地做波段?

做波段,是个大家很熟悉的操作方法,
 
它的目的是在一个标的上频繁地进行低买高卖,来不断摊低成本获利。
 
但是,做波段本身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因为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有经验的朋友应该会了解,操作不当,反而很容易把成本越做越高,被行情反复打脸。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教大家,如何摒弃个人的交易冲动,按照纪律,更加科学、合理、轻松地进行做T。
 
做T的第一步,是选一个标的,也就是股票或者场内基金。
 
股票的话,我建议大家选择一个估值不太高,经营稳健且你想长期持有的股票,
 
因为如果你想做短线,频繁做T的意义不大,而且股票质地不好可能会长期被套。
 
在此阶段,我会选择保利地产作为标的。
 
下面举例说明,
 
假如我现在有20万元,都想投入保利,我会这样分配,
 
首先拿出10万元,以现价买入。因为当前地产板块是十分低估的,保利又是一个非常好的股票,这个价位买入长期是肯定不会亏的。
 
这第一个10万,就是我的长期仓位。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虽然低估,但是它有可能很长时间都不涨,而是长期在一个区间震荡,
 
这样如何赚钱呢?这时候,就要派剩下的10万出场,我要用它利用市场波动,来做波段赚钱。
 
我的波段策略简单来说就是,下跌5%买入固定金额,上涨5%卖出固定金额。
 
(这个策略的好处是,机械地按照纪律交易,而不是靠自己主观判断,因为主观判断大概率会出错)
 
然后我们再判断,保利最低会跌倒多少?我们以最悲观的思路来预计,保利2014年PE最低曾达到4.5,而现在它的PE是6.6,(6.6-4.5)/6.6=32%。
 
也就是说,近似看的话,保利最大可能还会跌30%,
 
(预计最大跌幅的目的是,保证下跌的时候有足够的资金来买入,毕竟我们都不是有着无限现金流的)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拿出10万元的70%来作为底仓买入,也就是7万元。因为保利在当前估值的上涨概率是很大的(可以理解为70%),因此要留够做T时卖出的仓位。
 
因为我们是下跌5%就买入一笔,假设保利还要跌30%,那么我们可以近似理解,我们最差情况下需要买入6笔(30%/5%)
 
那每笔金额如何确定呢?因为我们手头还剩3万元,最多要买入6次,那么每笔交易金额我们就定为5000元即可,上涨5%卖出也定为5000元。
 
到此,我们的策略就设计好了,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一共20万元,花17万以现价买入保利地产股票;同时做T策略设置为,下跌5%买入5000元,上涨5%卖出5000元。
 
如果行情震荡,这种方式你可以不停地摊低成本;如果保利开始起飞,结果就是你的做T仓位随着股票上涨逐步地卖出,最后剩下10万元的长期仓位开始表演。
 
而这时,你的成本已经足够低了。
 
当然,这个策略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一步改良,
 
如果你想拿全部20万都来做保利的波段,那么就买入20*70%=14万的底仓,下跌5%买入10000元,上涨5%卖出10000元即可。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8ejemBxQV4ETO_Wsa5y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