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丑闻和中国医生的耻辱”,“肿瘤门”事件风云再起

随着马女士到上海的报案,这件原本已经被认为是尘埃落定的事情,又风云再起。
9月8日深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主治医师张煜以“巨大的丑闻和中国医生的耻辱”为题发表长文,矛头直指“上海的陆医生”。
“巨大的丑闻和中国医生的耻辱”,“肿瘤门”事件风云再起
“我原以为,陆医生只是想要钱罢了,所以胡乱诊治以及推荐患者去接受无效的NK治疗。但是万万想不到,陆医生推荐的NK公司:上海嘉慷公司竟然是个骗子公司。”张煜文中写道。
张煜在文中称,陆医生和该公司对患者的诊疗行为涉及诈骗。因为他们给患者输注的可以肯定不可能是NK细胞,而只是含有维生素C的盐水罢了。
张煜发文的依据来自于甘肃肿瘤患者家属马女士,9月8日上午,马女士通过其微博发布长文,细述了她在过去120天内做了什么,以及9月8日她又来到上海,“是来报案的”。
“巨大的丑闻和中国医生的耻辱”,“肿瘤门”事件风云再起
根据马女士发布的内容,她父亲的主治医生陆巍曾经在医院门诊大楼前,与提供NK细胞治疗的上海嘉慷公司的董事长徐以兵讨论CTC项目结题的事情,并向徐以兵谈到了马女士父亲和姑姑的病情,还将马女士父亲和姑姑的血样各一管交给了徐以兵。
上海嘉慷公司的总经理助理朱珍芳承认,给马氏兄妹输注的NK细胞液是其在实验室配置的,此前她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坐牢,谎称是徐以兵闪送来的。朱珍芳还具体介绍了制备NK细胞液的过程,因为此前马女士从媒体报道中看到有医生称真正的细胞液是褐黄色的,而她的父亲被注射的一直是透明色液体,因此她想知道上海嘉慷公司提供的NK细胞免疫针的真假。
上述信息,马女士是从长宁区卫健委获取的对嘉慷公司立案报告和询问笔录中得到的。马女士也向上海市卫健委和长宁区卫健委申请了关于陆巍医生的信息公开,并拿到了一些可以公开的资料。
此前长宁区卫健委对陆巍的处罚理由之一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未按照规定履行告知义务”。马女士拿到的公开资料显示,陆巍被认定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的调查内容:陆巍同意并帮助患者联系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未经批准的NK细胞治疗,并帮助商谈治疗价格,在与家属的电话沟通中未告知医疗风险等事项。
马女士拿到的公开资料中也明确指出:截止目前,相关部门未查见陆巍在马进仓治疗过程中,与上海嘉慷公司、上海艾汭得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利益输送问的违规证据。
马女士对此在微博中提出了质疑:如果没有利益输送的话,为什么陆医生偏偏要推荐我们去这个没有资质的公司打针?并透露,在7月份,她已向国家卫健委提交了行政复议,要求重新调查陆巍医生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
张煜医生根据马女士公开发布的内容,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马女士父亲的遭遇是陆医生和公司联手诈骗患者。“上海警方受理了患者家属的材料,很有可能立案调查上海嘉慷公司的诈骗行为,我希望能够成功。”
对于张煜医生和马女士的发文,陆巍医生在9日中午发文进行了侧面回应。他在微博上贴出了马女士的表哥此前写的感谢信,以及和马女士的微信对话,对话时间显示是2020年8月13日,他明确告知马女士她的父亲情况没有可能治愈,基本上就是3-6个月的生存期,如果(治疗)有效果可以延长。马女士则表示她知道,只要控制住就好。
“巨大的丑闻和中国医生的耻辱”,“肿瘤门”事件风云再起
在马女士与张煜医生先后发文之前的9月7日,陆巍医生就像是有所预感一样,在微博上发表了《关于张煜网络举报“肿瘤黑幕”涉及问题的声明》。
“巨大的丑闻和中国医生的耻辱”,“肿瘤门”事件风云再起
在“声明”中,陆巍医生称他为病人实施的是指南推荐的胃癌一线治疗方案,疾病一度受到控制,患者症状显著缓解,后于2020年9月下旬经检查确认疾病再次突发进展。在治疗过程中他与患者家属反复多次沟通,讨论病情,他所实施的治疗均详细介绍并获知情同意。
2020年10月起,因为陆巍要因工作安排要离开上海半年,不能继续为马女士父亲治疗,他称在9月底离开之前曾与家属多次讨论包括后续治疗场所的选择、治疗药物选择等相关事宜,曾推荐包括“网传治疗建议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案,供患者及后续治疗医师参考。
对于最关键的“NK细胞输注”,陆巍医生在“声明”中明确写道:并非本人推荐,更非强制要求。在对相关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当获益。与“嘉慷”及相关公司,从无经济往来,既往从未推荐患者去该公司接受“NK细胞输注”,更未获得该相关公司的任何经济利益。
对于张煜医生关于他的大量言论,他在“声明”中表示:张煜网络举报“肿瘤黑幕”与本人相关部分存在大量不实言论,且存在针对本人的大量人格侮辱和诽谤行为。本人强烈要求相关网络媒体立刻删除对本人的不实报道,相关证据已固定,如不删除,本人将对相关责任方追究法律责任。
马女士的父亲于2020年12月24日去世,基本如陆巍向马女士所预判的”3-6个月”的生存期,如果没有后来的NK细胞事件,这应该是一个温馨的医患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维权的路上,马女士孤独前行,她的表哥甚至站在了她的对立面。她的父亲与姑姑患的都是晚期胃癌,且先后来到上海找到陆巍治疗,采取的是同样的治疗方案,且都接受了NK细胞治疗,马女士的姑姑在其父亲去世几个月后,也去世了。她的表哥没有和她一起踏上维权路,而是给陆巍所在的医院送了一封感谢信。
随着马女士到上海的报案,这件原本已经被认为是尘埃落定的事情,又风云再起。而张煜医生加入战场,让这件事更显复杂。
这一次,陆巍会如他“声明”中所述,对相关责任方追究法律责任吗?
来源:医学界
责编:Amelia
校对:臧恒佳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JvlanU5Pfxd0Kdu2M8u5g

黑客消失在互联网时代

1

1995年2月14,情人节。

这天晚上,单身一人的凯文·米特尼克失眠了,不是因为床上缺一个姑娘,也不是因为缺了壮汉,而是因为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

他匆匆穿上衣服,走出门,谨慎的观察了一下公寓外。

这一切都落在了FBI特工的眼中,半小时后,FBI破门而入,将凯文·米特尼克逮捕归案。

黑客消失在互联网时代

凯文·米特尼克

FBI并不准备给凯文多余的缓冲时间,他们已经被这个年轻的男人折腾了太久,绝不愿意在这时出现岔子,仅仅在几个小时后,凯文就被扭送到了法院。

当凯文走下警车的那一瞬间,无数闪光灯猛的亮起,消息灵通的记者连夜冲到这里蹲守,只为了能第一时间曝光凯文·米特尼克落网的消息,他穿过一连串的逼问声和快门声,心中暗暗惊叹着自己的名声。

在听证会的观众席上,凯文看到了下村勉,他看过很多次下村勉的照片,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对方的真人,他对下村勉点了点头,说道:

“下村勉,我钦佩你的技术”。

他知道,废物的FBI不足为虑,自己之所以栽了,一定是栽在这个男人的手中。

真男人,敬佩旗鼓相当的人。

哪怕是对手。

1963年,凯文·米特尼克出生在洛杉矶。

那时正是嬉皮士如日中天的时代,美国的年轻人们面对腐败的美国政府感到绝望,他们厌恶越南的不义战争,厌恶媒体的自说自话,于是他们成为嬉皮士,想尽一切办法对抗体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挑战着美国政府的权威,向世界证明他们所建立起来的统治结构千疮百孔,不值一提。

这些嬉皮士中有一个名人,叫做艾比·霍夫曼,他一生都在以戏耍官方为乐。

黑客消失在互联网时代

艾比·霍夫曼

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偷走这本书》,就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他希望从书店看到这本书的人不要用买的,而是要偷走它,他不但自己不想赚钱,更不想让出版社和书店赚钱。

我们现在看起来荒诞,但他们的态度是严肃。

那时的嬉皮士认真的相信,一切信息都应该自由共享。

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白嫖资本的小窍门,而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技术,是电话飞客。

霍夫曼认为,通讯是任何革命的中枢,解放通讯将会是通向自由的第一步,因此坚定的反对为电话服务付费。

电话飞客使用一种技术控制电话的电压,让自己可以免费拨打长途电话,霍夫曼将这个技术传播了出去。

但电话飞客可以做的更多,他们能篡改电话信号,窃听别人的通话,可以获得任何人的电话号码。

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白嫖了电话,而是能从处于垄断中的美国电信业身上找到破绽,他们沉迷于从巨大系统的身上找到漏洞,然后狠狠的给那些藏在背后的上层来一巴掌的感觉。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后,这批人第一时间拥抱了电脑,而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他们能做的事越来越多,他们的名字也从“飞客”变化,有了一个更凶悍的称呼:

黑客。

2

凯文·米特尼克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飞客技术,他10岁时开始玩无线电,12岁破解了公交系统,14岁黑到了一大批明星的电话号码,没事就给詹姆斯邦德打电话玩。

而在接触了计算机后,他迅速成为了一名黑客。

15岁时,凯文潜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翻了翻美国的核弹信息,研究了一下美国空军的战略布防,然后随便抹了两把痕迹就从容退出,据说如果当时他手抖一下,全美国的核弹就会发射。

在那二十分钟里,全世界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个15岁少年的手里。

而他进行这次潜入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吹牛逼。

和一般的黑客不同,凯文不但不是宅男,还是个社交咖,他有很多朋友,而且还擅长取得别人的信任。

他的入侵历史中除了纯粹的技术进攻,同样擅长欺骗,他十分擅长先黑到相关人员的电话,再通过电话诈骗的套路诱骗相关人员透露关键信息。

他早期的很多入侵,都是为了向小伙伴们炫耀。

1981年,凯文入侵洛杉矶电话中心,顺手恶作剧的把很多人的电话号码和用户信息打乱,这激怒了电话中心,并报了警。

警察并没有查到是谁入侵了电话公司,但是和凯文一起玩入侵的好朋友刘易斯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女朋友,而他的女朋友也果断的把两人举报了,就这么送给了米特尼克第一次入狱。

17岁的凯文只在少管所蹲了三个月就出狱了,但出狱后的他死性不改,继续入侵,还去五角大楼的内网参观了一下。

这么浪到19岁,他又被抓了,本来没有证据定不了他的罪,结果他的另一个好朋友莱尼把他卖了,逼的他险些入狱三年,多亏他速成法律才得以脱罪。

技术不会背叛你。

但人会。

社会给这位技术天才上了一课。

成年后的凯文明显谨慎了很多,他虽然保持着四处入侵的习惯,摩托罗拉、诺基亚、IBM的内网都是他的后花园,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入侵过多少地方,但现在,他处理手尾处理的非常干净。

警方对这个天才少年非常恐慌,但是又定不了他的罪,只能从他身边人入手,而那个曾经出卖过他的朋友莱尼又一次把他给卖了。

1988年,凯文又又又被捕,官方甚至禁止他接触电话,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凯文对着电话吹口哨,就能将美国核弹发射井里的核弹全都发射出去。

简直是科学又靠谱。

联邦官员称他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入侵艺术家”。

一年后凯文出狱,这一次他真的学乖了,他一方面报复式的四处入侵,一方面直接入侵了FBI内部电脑,全程盯防FBI的行动,监控警方对他的动向。

1992年,当凯文发现警方已经签发了针对自己的逮捕令后,当场逃跑,他一边窃听警方内部线路,一边假扮警察和警方总台套话,把全美的警察耍得团团转。

他成了全球首位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的黑客。

在之后的几年中,凯文成功逍遥法外,警方多次踩着他的脚印赶到,但完全找不到这个神出鬼没的黑客的真身。

一直到1994年,在一个以色列黑客的拱火下,凯文决定挑战一下当时自认为自己是世界第一聪明人的下村勉

黑客消失在互联网时代

下村勉

3

凯文·米特尼克和下村勉的世纪之战以下村勉的胜利告终,1995年,下村勉成功帮FBI定位了凯文,随后凯文·米特尼克落网。

检方对凯文提出23项访问设备欺诈的罪名,如果指控成功,他将面临460年以上的刑期。

与此同时,FBI、CIA等官方机构还指控他入侵北美防空司令部、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部的机密系统,危害国家安全。

凯文·米特尼克对这些指控一概否认。

没办法的警方将他丢到了重犯监狱,进行了全面封锁,逼他承认自己的罪行,在经过漫长的监禁后,凯文不得不和官方签下了协议,以认罪为条件换取刑期的优待。

在民间,凯文成为了一个传奇的英雄。

凯文虽然经常入侵企业和政府单位,把美国政府的脸面当成鞋垫一样踩,但他既不用技术为自己牟利,也不用技术伤害他人,一切入侵完全是因为兴趣使然。

他就是兴趣使然的黑客,凯文老师。

在媒体的煽风点火下,大众对于这位少年黑客的战斗力有了过头的想象,很多人坚信凯文就是互联网上的上帝,如果他愿意他就可以毁灭世界,而他却选择了做一个旁观者。

这种道德自律使他成为了黑客界的楷模。

“黑客”本是一个中性词,专指那些技术狂人,他们热衷于探索0和1的世界的极限在哪里,疯狂的寻找各种程序的漏洞。

最初的黑客,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兴趣犯。

1988年,罗伯特·莫里斯吉克在康奈尔大学求学时编写了一段程序,它会自动入侵他人的电脑,然后自我复制去感染更多电脑。

黑客消失在互联网时代

罗伯特·莫里斯吉克

莫里斯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他低估了感染的效率,而且一台电脑可以被重复感染,每次感染都会降低电脑的速度,最后把电脑彻底干爆。

莫里斯意外的发明了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迅速攻陷了包括五角大楼和白宫在内的多个机要部门的电脑,让他们瘫痪无法使用,警方经过调查后找到了莫里斯,而面对警方的逼问,懵逼的莫里斯说出了自己大规模投毒的理由:

他只是想看看现在世界上有多少电脑联上了网。

技术的威力,有时候和发明人的想法无关。

4

这种兴趣使然的随性导致的不受控制和技术破坏力让黑客成为了一种威胁,许多知名黑客相继落网,其中就有洛伊德·布莱肯什普。

黑客消失在互联网时代

洛伊德·布莱肯什普

洛伊德在狱中写下了《黑客道德》,后来被称为《黑客宣言》,视为黑客精神的诠释:

我们利用已经存在的服务,如果不是由贪得无厌的肉食者经营的话,它们可能会非常便宜,而你称我们为罪犯。

我们探索……而你们称我们为罪犯。

我们寻求知识……而你们称我们为罪犯。

我们的存在没有肤色、没有国籍、没有宗教偏见……你们称我们为罪犯。

你制造原子弹,你发动战争,你谋杀、欺骗和控制我们,并试图让我们相信这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但我们是罪犯。

是的,我是个罪犯,我的罪行是好奇心;我的罪行是根据人们所说的和所想的来判断他们,而不是他们的长相;我的罪行是比你聪明,这是你永远不会原谅我的。

凯文的自律如同《黑客宣言》的注脚,展现了一个完美的黑客形象,一时间“释放凯文·米特尼克”变成了一项社会运动,不但黑客在闹,普通人也参与进来,更有黑客团体联名发声,说他们已经在全世界的网络里设置了逻辑炸弹,如果不释放凯文,就要让炸弹引爆。

这个只存在于吹牛中的炸弹最后没有爆,但是凯文却已经成为了黑客们的精神领袖。

1999年,凯文无法忍受被限制自由的生活,签署认罪协定,获刑68个月,外加3年监视居住,并被要求终身不能接触电脑。

但这时候,一个模仿犯出现了。

早在凯文第一次入狱的时候,就曾经有好莱坞导演看中了凯文身上的传奇性,于是拍摄了一部电影《战争游戏》,这部电影以凯文·米特尼克为原型,讲一个技术天才的少年意外连上了国防部网络,拿着美国对苏作战战略计划当成战争游戏玩,结果差点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故事。

这个电影曾经怒刷了凯文的名气,但当时谁都没想到,会有一个人觉得这行为太酷了,想学,这个人叫加里·麦金农

黑客消失在互联网时代

加里·麦金农

加里·麦金农是一个英国人,他有一段时间沉迷阴谋论 ,坚信美国之所以这么强大是因为得到了外星科技,而怎样证实这件事呢?多年前看的电影给了他启发。

在2000年和2001年,麦金农对美国五角大楼、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海陆空三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了入侵,删掉了一些机密文件,间接导致911后美国的国防系统一度瘫痪。

在英国警方逮捕麦金农,而麦金农说出自己的犯罪理由后,整个美国都破防了,他们不能接受自己被这么一个智商不太高的人打了个对穿。

这些恐怖的兴趣犯就是早期黑客的核心力量,他们用自己的兴趣搅风搅雨,操纵世界,而这一切渐渐引起了大众的反感,黑客从中性词转为贬义词,并最终分裂出了不同的版本。

例如破坏者(Cracker)。

5

很少有人意识到,在互联网刚刚出现的那三十年里,世界是掌握在这些技术狂手中的。

他们没有钱,没有世俗权力,更没有武力,但他们却能调动远远胜过权贵的资源,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无往不利。

在那个蛮荒的时代里,网络世界仿佛是一个还没有被划分好的棋盘,只要你拥有能力,只要你拥有技术,就可以在这张棋盘上任意的布下自己的子,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技术贵族。

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神权贵族、军事贵族、金融贵族,而他们仅仅依靠技术,便立于万人之上。

那些富豪在他们的技术面前脆弱如纸,代码就是他们的武器,用网线他们可以进入这个世界上防备最严密的堡垒,然后将堡垒中的东西洗劫一空。

最初这些技术贵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他们以为自己的能力只能让自己玩的更开心一些,但渐渐的这个世界的反应告诉其中一些人:你还可以得到更多。

有些人,如同凯文,如同洛伊德,将兴趣贯彻始终,将入侵限制在局部。

另一些人,则以毁灭破坏为乐,甚至开始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手中强大的权力。

渐渐的,黑客出现了分野,出现了三种黑客的分类:

那些沉迷于制作病毒,喜欢四处破坏的被称为黑帽

那些喜欢寻找漏洞,然后帮网站修补,或者直接参与安全防御建设的则被称为白帽

那些依然固执的行走在光与暗的边缘,以自己的道德准则肆意妄为的兴趣犯,则被称为灰帽

但这样的划分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网络世界很快就已经不再蛮荒,一片不再蛮荒的世界里,不再需要行走于光暗之间的人。

2000年前后,在中国刚刚进入互联网时代,无数新生代黑客为这些美国前辈的故事而热血沸腾的时候,这些大牛却正在逐渐离开。

2000年,凯文米特尼克假释出狱,通过一系列的讨价还价,成功在2002年挣回了接触电脑的权力,之后几年,出书,走穴,客串电影,成立网络安全公司,开始为各大IT企业提供互联网安全咨询服务,真正走上了人生巅峰。

他和下村勉成了朋友,而下村勉作为一贯走在太阳下的白帽黑客一直走在正道上。

莫里斯在搞砸了自己的蠕虫之后被自己老爹暴揍一顿,但是因为老爹在国防部下属机构干活,关系太硬,他没有被关起来。

2005年,莫里斯参与创立投资公司Y Combinator,大名鼎鼎的YC,投出过AirbnbDropboxReddit等一系列牛X企业,成功转型资本家,后来他进入了麻省理工做教授。

写下《黑客道德》的洛伊德出狱后果断放弃了入侵,然后加入了McAfee做产品研究和设计主管,干起了杀毒软件的生意。

在2000年到2005年,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5年,却也是黑客们分道扬镳的5年。

曾经叱咤风云的技术贵族四分五裂,有的开始使用技术敲诈互联网公司,有的被互联网公司招安成为安全人员,甚至还有人学会了左右互搏,一手做病毒,一手做杀软,依靠总能及时升级的杀毒软件赚到盆满钵满。

只有很少的人依然坚持着古老的黑客精神,试图继续做光暗之间的统治者。

但他们也已经不是贵族了,而是游侠,侠以武犯禁,黑客以技术犯禁,当世界不再需要侠的时候,便只有。

“习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以前他们的技术无处可用,而现在有大把的人愿意拿出沉甸甸的钞票购买他们的技术。

于是少年长大,不再意气风发,转而将自己的技术卖出个好价钱。

大家都认清现实了。

除了一个人——朱利安·阿桑奇。

6

朱利安·阿桑奇是嬉皮士运动的成果,他的母亲——一个老嬉皮士,一直教育他不要相信大家都相信的东西,要自己思考。

从某种程度上,阿桑奇继承了最初的黑客精神,那种热衷于信息公开,和体制对着干的精神。

阿桑奇比米特尼克小一点,但同样对技术充满天赋,在米特尼克在大洋彼岸横行无忌的时候,他也在澳洲的黑客圈风生水起。

16岁,阿桑奇和两个小伙伴一起组建了黑客组织“万国倾覆”,自己在组织中代号Mendax——高贵的虚伪。

而阿桑奇同样遭遇了米特尼克所经历的命运——他在1991年遭到了队友的背叛,被指控24项电脑入侵罪名。

好在那是一个电子入侵相关的法律很不完善的时代,阿桑奇并没有坐牢,只是被处以罚款就得以释放。

之后阿桑奇短暂退出了入侵生活,转而开始写各种开源软件,为人权主义者提供信息加密,但这些并不能让他的内心得到平静,他在生活中越发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1980年,嬉皮士运动的领导者,那位写出《偷走这本书》的艾比·霍夫曼被判入狱,当他出狱后,他发现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已经分崩离析,嬉皮士已经成为了过去,曾经的战友不是改邪归正就是死于吸毒过量。

1989年,霍夫曼自杀。

而嬉皮士的精神,却在网络世界上悄悄留了下来。

2006年,阿桑奇成立维基解密,再次向美国政府,向被欺骗的世界宣战。

7

在阿桑奇之前,仍有一些人在维护着嬉皮士时代留下来的黑客精神。

对黑客精神是什么,有一本旧时代大佬写下的书《黑客与画家》曾写到:

1.计算机以及所有有助于了解这个世界本质的工具,它们的使用都不应该受到限制,任何事情都应该亲手尝试。

2.信息应该全部免费。

3.不信任权威,提倡去中心化。

4.判断一名黑客的水平应该看他的技术能力,而不是他的年龄、学历或者其他标准。

5.你可以用计算机创造美和艺术。

6.计算机使生活更美好。

有人将这些概括为三个词:共享,开源,自由。

 

最终指向一件事,让世界更美好。

在那个时代,剩余的还保持着嬉皮士们理想主义的那批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共享。

而这,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网络盗版时代。

网络盗版和和过去的盗版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网络盗版是完全免费的,这完全符合嬉皮士们所畅想过的那个信息自由不受限制的世界。

于是三个年轻人走到一起,成立了一个分享盗版资源的网站。

海盗湾。

在海盗湾上,你可以找到数量恐怖的免费盗版资源,不管是最新的电影、电视剧、动画,还是游戏、书籍、图片,在这里只强调一件事,那就是共享。

创建海盗湾的三个年轻人技术实力并不强,但他们成功竖起了一面旗帜,一面反叛的旗帜。

无数技术大牛应声而至,海盗湾从一个瑞典本地的小网站,迅速扩张成一个世界级的盗版基地,全世界的破解大牛将资源破解后上传到海盗湾,然后传播到全世界的普通网民手中。

那些版权拥有者,美国的大公司们当然气炸了肺,这帮西半球最强法务们开始疯狂威胁海盗湾,而海盗湾则硬气的回应:瑞典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然而,瑞典能顶一时顶不了一世,2006年,维基解密成立那一年,海盗湾被瑞典警方突袭,网站被关停。

但没过多久,海盗湾就又原地复活,原来他们对瑞典政府罩不住自己的事实早有预料,已经将服务器转移到了荷兰。

为纪念这次事件,海盗湾把每年的5月31日定为“盗版独立日”。

但这场叛逆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为了应对掌控版权的跨国资本的围追堵截,海盗湾屡屡转移,在封停和复活之间反复横跳。

想要摆脱这种状况的海盗湾管理者曾经设想过很多变态的骚操作,比如把服务器发射到外太空,或者把英国旁边的真·世界最小国家西兰公国买下来,建立一个没有版权的国度。

但这些骚操作都需要一样东西:钱。

海盗湾向受过他们恩惠的无数白嫖党发出了号召:今天,我们将重举叛逆的旗帜,我们将打破垄断的限制,只要你捐出一点钱,我们将建立一个自由的国度,从此知识再无界限,人人都将得到信息自主。

然后,他们被他们的“人民”背叛了。

盛大的捐款活动最后只拿到了两万美元,不管是放卫星还是买国家都远远不够,海盗湾不得不继续狼狈退缩,不断奔逃,最后原本的管理者纷纷遭受了法律制裁。

现在的海盗湾依然存在,但却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海盗湾,他们植入木马,窃取用户的算力用来挖矿,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盗版贩子。

当年的侠盗摘下了V的面具,露出了地中海的头顶。

世界磨平了你的棱角,是从头开始的。

8

你永远可以选择两条路:

坚信自己的理想,然后为了理想而战死。

坚信世界的规则,然后为了捍卫规则而战死。

但最后的赢家,永远不是战死的人,而是中间的调和者。

胜者为王?

是剩者为王。

盗版贩子窃取了理想主义者的果实,用理想主义者们的无私去破坏了秩序主义者的规则。

那些曾经无私破解,免费分享资源的大牛渐渐被什么都问钱的世界裹挟,盗版不再是纯粹的免费,而是新式的收割。

理想主义者免费分享的资源被盗版贩子下载,加密后卖给更多小白,而无私分享的免费资源会被他们顺手举报给规则的维护者。

最后,不管是秩序还是理想,都输给了利益。

知识共享的最后一面旗帜是Sci-hub,这是一个论文的盗版网站。

2009年,亚历山德拉·埃尔巴克彦在大学期间成为了一名黑客,随后前往莫斯科从事信息安全工作,又辗转前往德国研究脑机接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精英。

黑客消失在互联网时代

亚历山德拉·埃尔巴克彦

但在一次和美国学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竟然下不起论文。

和已经被美国本土版权商压榨习惯了的美国人不一样,俄罗斯可是版权意识薄弱的盗版大本营,海盗湾上的资源,大部分都是俄罗斯黑客破解而来。

混过俄罗斯的亚历山德拉小姐姐根本就不甩版权这一套,她觉得学术期刊出版商垄断论文的做法简直就是奇葩,于是她萌生了一个想法:做一个盗版论文网站,送学术期刊去死。

2011年,这个小姐姐回到哈萨克斯坦,以一人之力建立了Sci-hub,一举打破了学术期刊版权垄断的形势。

从那天起,她就成了版权商心中的恶棍和学术界的自由女神。

学术期刊版权商咬牙切齿的追猎了她十年,她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躲了十年,支持她的也许只有学术自由的理想,和那些受过其恩惠的赞美声。

但是,就如当年歌颂海盗湾一样,这些歌颂声,在生死攸关的时候,真的能够转化为力量吗?

我很悲观。

9

时至今日,世界上黑客实力最强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东欧。

据说在暗网上购买黑客服务,普通黑客是一个价格,俄罗斯黑客是另一个价格。

在美国的报道中,“被俄罗斯黑客干爆了”甚至算不上新闻,只能算是需要的时候用来扯皮和转移矛盾的借口。

当年有一个都市传说:微软在使用Windows 95、98两代打下了Windows的地基,培养好了用户习惯后,终于决定挥起镰刀收割,于是他们开发了第一代在线激活的系统Windows XP,并牛X的对外宣布,XP是“不可能被破解的系统”。

结果俄罗斯黑客一听就不愿意了,于是想尽办法黑进了微软的主机,用每小时几K的速度偷了一个月,然后抓紧时间破解,抢在第一时间发布了XP的“俄罗斯破解版”,气到微软查内鬼。

但是俄罗斯的黑客完全谈不上黑客道德,入侵,勒索,破解,不管什么脏活累活俄罗斯人都愿意干,只要你给钱。

仅仅这几年,俄罗斯黑客组织靠攻击全世界的大企业收保护费就赚了几亿刀,连川老师都被俄罗斯黑客要过份子钱。

川老师当时非常自信,说放心,他们肯定什么都没有,结果没多久就被爆出了169封邮件。

对比一下国内的所谓黑客组织,尤其是那群整天冲着弱小的游戏工作室使劲的脚本小子,实在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但转念一想,这些黑客组织只能去勒索小工作室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说明我国的互联网产业真的很发达。

俄罗斯黑客的强,建立在俄罗斯黑客的穷上。

俄罗斯的数学教育水平很高,但是全国却没有上得了台面的互联网企业,有相当部分对计算机感兴趣,并觉醒自己天赋的技术大牛在俄罗斯找不到好工作。

在中国,只要你展露出自己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天分,一定有一个正路让你走,国内的很多曾经叱咤风云的黑客最后都被大企业求过来成了安全人员。

而在俄罗斯,你是一个天才,又觉醒了计算机的技能,那你就只能玩玩入侵做做破解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俄罗斯也不会没事帮忙美国抓人。

又因为贫穷,依靠技术来捞钱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你想捞钱,就要精进自己的黑客技能,这进一步推动了俄罗斯黑客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本来就没有互联网企业企业可以被勒索的俄罗斯政府对这种行为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俄罗斯黑客没了后顾之忧,更是肆无忌惮。

众多buff叠加,成就了俄罗斯黑客的大名。

但是,俄罗斯黑客和互联网诞生之初的那些黑客,已经完全不是同一种人了。

大家走的路,不同。

10

2019年,朱利安·阿桑奇在伦敦被捕,嬉皮士时代留下的最后一个古典黑客就此倒下。

此时的互联网世界,新的森严壁垒已经重新建立起来,互联网巨头们编织起来的国度容不下游侠们施展自我,拥有技术的人们被迫做出选择。

电子战已经变成了国家对抗的“暗部”,俄罗斯黑客在世界范围内的战绩成为了面向官方最好的投名状。

互联网大厂开出高薪,吸引着那些技术上的天才成为自己手下提供生产力的生产单元。

新时代的年轻人即使觉醒了数字世界的神力,也不再会为理想而战,对他们来说,技术就是技术,他们提升技术更多只为了一件事,那就是把自己卖出更高的价码。

单纯的兴趣犯已经越来越少了,即使有,他们也攻不破同样的天才所构建的防护网络。

大家都已经渐渐习惯了新世界的规则,好好学电脑,然后进大厂,做一个程序员,等待命运的35岁。

那些与众不同的天才也不再能得到指引,甚至开始沉迷制作病毒,用破坏来彰显自己的强大。

那个曾经制作熊猫烧香的李俊,想用一个病毒来凸显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能够顺利进入大厂,而最终,这种任性送给了他两次入狱。

理想主义在这个年代成了骂人的词。

钱,名声,利益。

一切无可抑制的走向荒诞与庸俗。

黑客跟破坏者的区别,其实是在于理想主义,在理想凋零的时代,不再有真正的黑客。

年轻人们也已经忘记了那些传奇的故事,忘记了用一台电脑就能纵横天下梦想,只在被编排好了的算法里挣扎不休。

在APP所编织的世界里,入侵、修改系统、破解软件都成了神话故事,新一代的年轻人在被技术精英们编织好的世界里成长,再无简单接触便能纵横数据海洋的传奇。

我们还在说黑客,但是黑客精神,乃至互联网精神都已经被遗忘。

某种程度上,黑客,确实是已经死了。

黑客死了是好事吗?

那是一个理想时代的死。

黑客死了是坏事吗?

一个更有秩序的时代其实并不赖。

所以,你的答案,是什么?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ZoMH523jHqCxQAxYe4oJw

聊聊 PC 端自动化最佳方案:Pywinauto

1. 前言

上一篇文章,聊到 PC 端的一种自动化方案:WinAppDriver

有小伙伴后台留言,说「 pywinauto 」作为 WinAppDriver 的替代方案,也能完美完成 PC 端的自动化

2. 介绍

Pywinauto,完全由 Python 构建的一个模块,可以用于自动化 Windows 上的 GUI 应用程序

同时,它支持鼠标、键盘操作,在元素控件树较复杂的界面,可以辅助我们完成自动化操作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pywinauto/pywinauto

支持的应用为下面 2 大类:

  • Win32 API  

    包含 MFC、VB6、VCL、simple WinForms controls and most of the old legacy apps

  • MS UI Automation

    包含 WinForms、WPF、Store apps、Qt5, browsers

其中

win32 API 的 backend 为「 win32

MS UI Automation 的 backend 为「 uia

3. 元素控件

和 WinAppDriver 类似,在编写自动化脚本之前,我们需要先获取元素控件的各类属性值

获取元素控件有 2 种方式:

  • 窗口内置方法

  • 检查工具

其中

窗口对象内置的 2 个方法都可以打印出当前页面的元素控件树

# 窗口对象中内置方法,打印窗体内所有元素控件
# 方式一:
窗体对象.print_control_identifiers()

# 方式二
窗体对象.dump_tree()

常用的检查工具也包含 2 种,分别是:Inspect.exe、Spy++

4. 实战一下

在实战之前,我们先安装依赖包 pywinauto

# 安装依赖
pip3 install pywinauto

接下来,我们还是以上篇文章中的例子来讲解完整的实现过程

4-1  打开微信客户端

首先,通过检查工具判断应用的 backend 属性值,PC 端微信的 backend 为「 uia 」

然后,实例化一个「 Application 」类

最后,使用该对象内置的函数创建一个应用对象

import pywinauto
from pywinauto.application import Application

# 获取应用对象
# 三种方式任选一种
# 方式一:应用进程pid(连接)
app = Application(backend='uia').connect(process=pid)

# 方式二:应用完整路径(连接)
app = Application(backend='uia').connect(path="D:Program Files (x86)TencentWeChatWeChat.exe")

# 方式三:打开应用(打开)
app = Application(backend='uia').start('D:Program Files (x86)TencentWeChatWeChat.exe')

需要指出的是,获取应用对象有上面 3 种方式,可以按需使用

4-2  获取窗体对象

通过检查工具获取窗体的属性列表,然后使用应用对象 + 窗体属性获取微信首页的窗体对象

聊聊 PC 端自动化最佳方案:Pywinauto

实现代码如下:

from pywinauto.win32functions import SetFocus

# 获取窗口对象
# 通过title及ClassName获取窗体对象
self.weixin_pc_window = self.app.window(title=u"微信", class_name="WeChatMainWndForPC")

self.weixin_pc_window.set_focus()

4-3  切换到聊天列

获取左侧聊天切换按钮,获取其坐标位置,模拟点击进入到聊天列表页面

from pywinauto import mouse

def __get_element_postion(self, element):
    """获取元素的中心点位置"""
    # 元素坐标
    element_position = element.rectangle()
    # 算出中心点位置
    center_position = (int((element_position.left + element_position.right) / 2),
                           int((element_position.top + element_position.bottom) / 2))
    return center_position

def start(self):
    # 1、获取左侧【聊天】切换元素
    chat_list_element = self.weixin_pc_window.child_window(title="聊天", control_type="Button")
    # 2、点击进入到聊天列表
    mouse.click(button='left',
                    coords=self.__get_element_postion(chat_list_element))

4-4  进入聊天页面,输入内容并发送

获取「 文件聊天助手 」元素,点击进入到聊天页面,找到输入框元素,使用内置方法输入内容,最后使用键盘模拟点击「 Enter 」键,发送消息

from pywinauto import mouse

# 3、点击【文件传输助手】进入到聊天页面
file_helper_element = self.weixin_pc_window.child_window(title="文件传输助手", control_type="ListItem")

mouse.click(button='left',
                    coords=self.__get_element_postion(file_helper_element))
# 4、获取输入框元素,模拟输入
        edit_element = self.weixin_pc_window.child_window(title=r"输入", control_type="Edit")

sleep(2)
# 输入内容
edit_element.type_keys("星安果")
# 使用键盘模拟回车,即:发送
send_keys('{ENTER}')

4-5  释放资源

完成操作后,可以调用应用对象的「 kill() 」函数关闭进程,释放掉资源

def teardown(self):
    """释放资源"""
    # 结束进程,释放资源
    self.app.kill()

5. 最后

上例中使用 pywinauto 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发送消息的自动化步骤

实际项目中,结合鼠标、键盘可以实现很多复杂场景的自动化

pywinauto 和 WinAppDriver 都能很好的完成 PC 端的自动化,但是由于 WinAppDriver 支持 Appium,在脚本语法简洁性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 EOF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3qE1T2YeyoAqpqQdZYmkIA

靠盘剥中国学生发财的知网税

 

一个国家大学是否具备高超的学术水平,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而一个人一生中最缺钱的时候,也正是他的大学时代。

为了消除这个矛盾,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扶持大学教育,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的雄厚的根基,工程师红利是华为和中国高铁能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

但是有一个企业,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靠盘剥中国大学生来发财,费用高昂到985大学都肉疼,这个企业就是中国知网,每年可以从中国学生头上收取10亿的知网税,毛利率高达60~70%。

知网的由来

 

中国知网全称是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这个概念由世界银行在1998年提出,由清华同方于1999年进行建设,知网有国家授权和行政垄断保护,给予了非常高的行政保护门槛,导致在高校学术领域知网一家独大,利用垄断地位谋取暴利。

为什么国家会给知网这么大的行政保护,这和建设知网的时间有关,在1999年之前,知网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但是预估的使用人数并不多,支付能力也有限,如果不给于行政保护,知网是注定亏钱的,而且会大亏特亏。

但是从1999年开始,中国大学开始启动扩招,效果良好,所以后来扩招人数逐年扩大,到了最后大学招生人数已经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从每年毕业80万人,飙升到每年毕业800万人。

靠盘剥中国学生发财的知网税

所以,在躺着不动且不计算通胀的情况下,靠这波招生红利,知网的年收入就会比建设初期的预计要增大10倍以上。

而且互联网企业有一个巨大的特性,建设初期耗费巨大,后期维护的成本却非常低,知网现在每年的研发成本低的可怜,完全是躺在功劳簿上大吃大喝,这就导致知网的毛利率大的惊人。

毛利率有多大呢,2017年知网的收入高达9.7亿,毛利率高达61%,之前的毛利率最高可达到72%,这是一个让其他行业都目瞪口呆的数字。

靠盘剥中国学生发财的知网税

别说教育公益事业了,垄断行业都罕有这么高毛利率的存在。

知网的收入来源

 

提到知网,很多大学生第一个反应的就是知网查重,知网查重是大学生毕业前梦魇一样的存在。

从2009年开始,我国高校普遍规定大学生所有毕业论文均要经过知网查重,通不过查重不允许毕业。运气好的学生一遍过,运气不好的学生反反复复修改并查重三四次也是正常的。

那么知网查重收费如何呢,足够让大学生心疼好几个月,最新报价198元/篇,明码标价概不赊欠。

靠盘剥中国学生发财的知网税

这是知网被称之为知网税的最大原因,中国的大学生每次去查重的时候心都在滴血,这个钱是必须缴纳的,而且对于大学生而言数额还真不低。

知网查重虽然暴利,但是这只是知网收入的一小部分,知网最大头的收入来源还是论文下载,在知网,论文下载那可是一个天价。

靠盘剥中国学生发财的知网税

下载一篇论文15~25元,或者5毛钱一页,要知道哪个大学生写一篇论文不需要参考个几十篇的文献,如果是高级别论文,那需要参考的资料更多。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的消耗,学生根本支付不起,为了降低学生的压力,这个钱一般是学校出的,用包年的方式获取知网的授权,然后给内部学生免费使用。

一年需要多少钱呢?为了获取这个授权,一个学校要掏出天价的费用给知网。很多高校不堪重负,云南、湖北、山东、安徽、河北等地的高校都曾出现知网停用又启用的情况。

2016年,就连财大气粗的北京大学都受不了知网的不断涨价,在官网上贴出中国知网即将停用的通知,原因是“数据库商涨价过高”。

据报道,2010-2016,知网的报价涨幅高达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年年都涨价,谁也受不了啊。

 

知网的论文作者

 

一篇硕士论文3万字起步,一篇博士论文7万字起步,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准,这样的论文知网仅仅收费15~25元,好像并不贵。至于对学校的涨价,你们学校的使用人数连年增长,涨个价不也很正常。

听起来好像没啥问题,知识是智慧的精华,你汲取了知识的力量,只是付几十块钱不很正常么?但问题在于,这些钱全部被知网拿走了,论文的作者分文未取。

你比如我硕士毕业的论文,如今就被挂在知网上,我自己去下载还要花15块钱。。。而不管多少人下载阅读我的论文,都和我毫无关系。知网每年从论文集合体中收割10亿人民币,这些论文的原作者却毫不知情。

在翟天临知网事件爆发后,媒体深扒知网,我才知道知网原来公布过一个政策,每个论文的原作者,都能象征性的给予一个电子阅读卡和几十元的现金稿酬。

靠盘剥中国学生发财的知网税

这个方案非常鸡贼,拿别人的论文版权给电子阅读卡,别人下载论文却要收现金,这是典型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按照上述规定,一篇硕士论文可以获得300元的电子阅读卡和60元的现金,但是我这里可以现身说法,就算是这么低的稿酬,我也没收到过,我同窗好友也没收到过,如果不是这次新闻曝光,我甚至都没听说过还有这玩意。。。

我是从知名985毕业的,整个学校都没人听说过,中国到底有多少硕博毕业生收到过这东西,我看很悬。

按理说,为了学术的传播和知识的扩散,学术论文不应该收取或者只象征性的收取稿酬,全世界都是这么做的,获诺贝尔奖的论文作者也拿不到几块钱稿酬费。

所以不给论文作者版权费我完全能够理解,为了知识的扩散这些都可以容忍,但是知网利用垄断地位,一手以极低的价格获取巨量的学术论文版权,一手用极高的价格反手卖出这些东西,收益已经远远超过成本,这高额的垄断利润其实是在给知识的流通制造障碍。

靠盘剥中国学生发财的知网税

知网手攥教育部三大批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日进斗金的前提下,还能年复一年的坐地涨价,贵到高校都买不起了。知网把一个本不该做成生意的事情做成了暴利生意,这其实是在愚昧自己的文明。

教育产业化,不代表教育产业可以垄断化,希望知网税可以早日消失,回归教育本质。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gMJenTmluGOVIFqSIetKw

炒股技巧

代表性问题,基本都是想抄作业抄代码、推荐书籍,想听我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选股、如何修炼心态、如何锻炼入门基本功这些问题

 

问题比较多,我想到哪就写到哪吧,可能会写成小学生流水账作文,大家还请见谅

 

首先,推荐书籍的话,我会推荐你《富爸爸穷爸爸》+《投资大白话》+《王阳明心学》这三本

《富爸爸穷爸爸》改变了我对于钱的看法,教会你理财、管理资产和负债、财务自由等词汇;

《投资大白话》是腾腾爸数十年投资经验的总结,如果想熟悉投资门派、价值、交易体系、仓位、人性等方面的问题,很值得一读

《王阳明心学》对于想要度过存心、养心、不动心这三个过程,不以涨喜、不跌悲的境界,那就不妨去读一读。

 

再就是抄作业的问题,相信不少粉丝应该也发现以前的文章被删除了很多,不好意思哈,为了配合公众号“清朗”活动,为了不被无情封号,很多东西不敢提,敏感一点的内容都删掉了;

 

大家想必都知道空空是如何接手此公众号、能有幸和大家相识的,这个号当初已经被人盯上,限制发文过几次,已经有了“历史遗留问题”,包括这次大家刚加我私信两天又被限制登录了…

如果公众号再不慎“中招”一次,就不存在机会改正,直接会“失联”,这样也对不起我的滑头兄弟。

关于抄作业这个问题,已经在想办法解决了,大家等我消息就行!

 

 再就是,问我收不收徒弟?

我不收哈,原因是我不配,我就是个以炒股为生,没有退路的人,自己都操心不过来,就不误人子弟了。

 

更多人,比较想听我聊聊我的股市心路历程

 

一个简单的自述问题,突然让我自己都不知道从何说起,算起来入市也有15年了;

15年前的秋季,我和我的同学在大爷大妈攒动的交易营业厅,开了人生的第一个股票账户,我依稀记得那时候是一个只有五位数的账户,不像现在一个股票账户搞那么长数字;

 

怀着激动而又不安心情买入了我的第一只股票:华银电力,为什么当时买它,因为便宜。。。。

 

当时就很喜欢这种在周围人中“尝鲜”的感觉,总感觉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我带来什么?可能这也是跟我痴迷于数学有关,喜欢和数字有关的一切东西

 

最开始和新韭菜一样,没有自己的交易体系,都是乱买一通,凭借着行情当时大热,赚点小钱,随着后面行情崩盘了,也没见过那种场面,压根不知道股灾的恐怖;

凭借着运气赚的钱,理所当然的吐了回去,好在那时候没负债,也就是生活质量差了一点而已,不至于崩溃。

但也我一下子从“股神”变成凡人,内心极大落差让我意识到,做人不要太嘚瑟。

 

后面还是潜心看了很多书,最起码趋势、指标全弄懂了,但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注定不是100%胜率的,那两年内,对我最大帮助的还是我大学的一个教授,教我期货课;

说到他,应该是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位,眉毛很长很粗的男人,大老远就能看到他那标志性眉毛,曾经当过县长的,后来弃政从文,虽然毕业了当时也一直与他联系,教了我很多技术;

 

09年,我买到人生中第一个翻倍股:熊猫烟花,很多新股民估计都没听过这只股,改过很多次名,现在都变成ST熊猫了;

 

基本到10年之后,心态可以算的上很冷静,不再高调,模模糊糊的有一个自己操作的框架,只做那一种类型的个股,当时发现一个规律玩法,这个规律到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11年,当时我还在高瓴上班,基本都是985财经院校和金融海归,那段时间很开心,认识了很多大佬,我也做的很开心,慢慢爬起来了,那个时候才算是把市场一些庄家手法有了系统的学习;

直到13年,我开始用杠杆了(正规的合法杠杆),去杠杆化是15年后面的事,当时杠杆还挺重的,当然我还是建议大家能不用杠杆就不用,或者说不能做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交易金额,至少你得打开自己的交易账户,看最近几个月、几年整体收益波动,经常打回撤的人不适合用杠杆;

 

因为,当时我已经很少有大回撤,最多不会超过10%回调,所以我才敢加大杠杆,坦白说,我最大的财富所得,就是13~15这三年时间,借助杠杆扩大了资产规模;

15年股灾,最后持有的一只票华丽家族,当时也是徐总舵主概念股,6月份那天吃了一个跌停,就大幅锁定利润了;

 

所以,我感谢经历了股市沉浮大起大落后,我的心态已经变得波澜不惊,不再因为赚钱而兴奋,也不再因亏损而恐慌。

 

今天没有干货,可以不看

 

可以打开自己交易软件的曲线对比,只要中间波浪没有大幅回撤,就说明你的选股思路没问题;

接下来,有些人说拿不住股的问题?

某只个股是否值得拿长线,你要先明白是否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是否符合政策未来发展方向?

否行业板块整体趋势没有走坏?

个股是否有资金做盘,打开F10十大股东都是自然人多是庄股,如果清一色基金持股就是机构票;

个股的基本面是否有“污点”,原来有“黑历史”暴过雷的票;

最后,就是关于选股的问题?

其实,前两天复盘文章也和大家聊了复盘思路,基本就是选股的思路;

对于短线选股一定要活跃度,换手率不能低(我一般换手率3%以下的很少会参与),涨停基因活跃(近一年内至少涨停过2~3次以上的),要有底部支撑,没有底部结构的票短线要慎玩;

举个最近的例子:

最近,大家都知道市场在炒作中字头个股,这个应该没人不知道吧;

那你的思维就可以扩散一下了,“中”字开头的一定要炒中国中车、中国电建、中国船舶这些吗?很多股性活跃的小盘股也有中字开头的

今天没有干货,可以不看

 

今天没有干货,可以不看

 

周五涨停的20CM票一共就五只,一只是上个月盘中号带大家做过的金现代,都熟悉,还有两只都是中字头的题材类个股;

这只中辰股份,不是吹牛哈,前两天有我的好朋友在微信问我要股,也是聊过逻辑;

这里说这些,就是要大家明白,每个阶段的风格都在变,逻辑一定要发散,就比如春节前那段时间,资金喜欢炒股票名字带“金木水火土”的,对于短线复盘一定要注重细节,寻找规律。

我认为中长线选股就是选大方向+基本面,短线就是市场风格偏好+股性+趋势+资金手法;

每天复盘最少要看几百只个股,平均一只个股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5秒钟;

这5秒钟要形成肌肉记忆,看一眼个股第一印象,先判断趋势是上升的,还是下降,不需要手动画线,看几秒钟,心里已经画好线了

今天没有干货,可以不看

 

也有粉丝问,如何看准一两只个股不断做差价?

首先,可以不断做差价的票一定是走波段箱体的,而不是下跌趋势或上涨趋势的票;下跌趋势的票底都没有何来做T,上涨趋势的票T出去也很难接回来;

今天没有干货,可以不看

 

最简单的例子,前面带大家做过的金现代,明显的底部1~2~3抬高动作,下有支撑、上有压力的票最适合反复做波段,回踩到下沿买入,大涨到上沿卖出。

 

今天没有干货,可以不看

 

包括中辰也是如此,底部完成3段回踩结构,持续缩量盘整,意味着这波段启动,这种票也是常见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vIuokCpxOslh0XVB2pv7g

每日选股

1、下午2点30分之后开始筛选,打开涨幅排行榜,把所有涨幅在3-5%的股票全部加入自选股,因为这个时间段个股的涨幅也能表现出当日的强弱,低于3%的说明当天的表现偏弱,不利于第二天的拉升,高于5%的股票走势已经出来了,不建议追高,只做稳健的操作,不然风险以及收益都会相对的降低。

2、通过以上筛选之后按照量比的排名方法,把量比小于1以下的全部剔除,量比小于1以下,代表个股都是没有成交的活性,人气不足,对于次日拉升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我们要知道,个股的拉升都是需要资金来推动的。

3、把剩下的股票在进行第二次筛选,通过换手率的高低依次剔除,把换手率低于5%高于10%的全部删除,因为换手率低于5%的个股关注度相对较低,做短线要的就是快,换手也要足够的充分,高于10%的就太活跃了,通常会有主力拉高出货的嫌疑,降低风险做到稳健。

4、通过筛选之后,剩下的股票都是相对优质的了,满足了强势的条件,再通过流通市值的排列进行三次筛选,把低于50亿高于200亿的继续剔除出去,因为低于50亿的相对来说都会是一些冷门的股票,一些白菜股,不然就是一些庄股,尽量的规避,大于200亿的是因为盘子太大了,要拉升需要比较大的资金量,不便于短期快速的获利。

5、通过三次精心筛选之后,留下的股票都是优中选优的个股了,通过成交量的方式在进行再次的筛选,依次点击自选股的K线,把成交量持续放大的个股全部留下,像台阶式的就更好了,把成交量一高一低的, 不稳定的再次进行剔除。

6、进行第五次的筛选,看个股的K线形态,短期看5/10/20日均线,搭配60日均线多头向上发散就是最好的形态,如果K线形态显示在重要的均线下方,则说明近期个股的走势是冲高回落,说明上方的套牢盘压力过高,处于成交密集区,这种的继续进行剔除,把一些K线上方没有任何压力的留下,这样冲高也会更加轻松,做大概率的事件。

7、通过第六次的筛选精确选取,用分时图来判断强势股的特征,能够跑赢大盘的都是属于逆势上涨的,强者恒强的市场,只有选取强势股才能把收益做到最大,最好能搭配当下热点题材板块,这样支撑就更加有力度,比如近期火热的锂电,小金属原材料,有色顺周期股等等,把剩下的优质股叠加上证指数的分时图,个股价格的走势,必须是全天在分时图价格的上方,这样的表示个股的涨幅较好,市场的气氛充足,在车上的人都可以吃到一波盈利,次日的冲高会更加的有力度。

8、经过6次的筛选之后,余下的个股都是非常强势的优选股,根据行情的机会,有时候可能会一只都筛选不出来,也很正常,要有耐心地持之以恒,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把剩下的个股看在下午2点30之后,股价创出当日的新高,就是目标个股,当个股开始回落到均线附近的时候,不跌破就是最好的入场时机,止盈止损的点位也需要设置好,做短线的精髓就是快准狠,快进快出,有盈利之后行情没按照预期发展,可以直接出场证转银。

最后如何避免割韭菜,我给点建议:

1、习惯重仓,甚至满仓操作,全然没有资金管理的概念。总想一夜暴富而孤注一掷,或者希望一口吃成个胖子。通常的结局是一朝失手,满盘皆输。

2、不放弃任何交易机会,什么行情都要做。你会连一个小小的回档或反弹也不愿放过,有的甚至不惜重仓参与,显示出刀口舔血的气概。从不懂得学会放弃也是一种境界。

3、经常出现过渡交易倾向,成天在市场上杀进杀出,手中一天没有头寸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从不知道休息。结果做的多,错的多,亏的也多。手续费交了一大堆,净为交易商和经纪公司打工了。

4、在交易出现亏损和连续失利的情况下,仍不愿意减少交易,或停下来调整自己,而是急于扳本,甚至变本加厉,以图捞回损失。其实,如同跳舞一样,踩错了拍子,只有索性停下来重新调整舞步,才会踏上节奏。

5、在盈利头寸上倒金字塔式的无休止加码。尽管市场风险加大,尽管潜在获利空间有限,尽管市场随时可能掉头,仍然贪心不足地穷追猛打。有的人赚了五千点,但五百点的调整就有可能将其盈利化为乌有!

6、一根甘蔗吃到头,希望将行情从头做到底,不给自己留任何余地。正如汉弗莱•尼尔所说的,华尔街赔钱最典型的10种办法之一,就是贪婪地等待最顶部那1/8美元的价格。尽管行情快到尽头,风险与报酬已不成比例,仍然贪得无厌地想连汤都喝得一点不剩,不知道打点提前量,还美其名曰”富贵险中求”,结果免不了接下最后一棒。

7、对每笔交易转败为胜的期望过高,当头寸被套需要割肉时,就是舍不得止损,而是选择死顶硬扛。因为你不愿意承受正常止损所带来的小额亏损,结果任由损失扩大,以致最后被迫断臂卸腿,甚至掉脑袋,全军覆没。这样的惨痛教训不胜枚举。

8、在盈利头寸已经获利了结后,市场还在继续朝原来方向前进,你顿时觉得心态不平衡或懊悔不已,会比平仓价位更高/低的价位再追进去,结果往往会买在天花板上,或者抛在地板价上,并让以前的所获前功尽弃。更糟糕的是,一旦重新追进去的头寸被套后,往往更难以决断如何处理,这更会搞坏心态。

9、在建立头寸后,你会寻找各种各样的、甚至是牵强附会的理由,来维持自己手中的头寸。尽管出现了各种不利的技术信号,尽管市场实际走势明显与自己的预测和判断相左,甚至背道而驰,也不愿承认错误,不愿放弃自己的头寸。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市场走势是不合理的,偏执于自己既有的观点。其实,很多人都渴望自己是对的,都希望自己做的单子能赚钱出来,所以当一个观点形成后,只有等到撞得头破血流时,才肯面对现实。

10、将盈利的单子抱得过久。因为想赚得更多,当出现明显的获利退场的信号时,也会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也不知道事先设置盈利止损,以致当市场突然反方向剧烈运行时,将辛辛苦苦获得的浮盈悉数回吐。尽管”让利润充分成长”的格言是对的,但必须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尤其是不要忘记做好盈利保护。有人说,因贪婪而停留过久的仓位,比因害怕亏损而离场的仓位,让我们输得更多。

11、过早进场,如同田径运动员抢跑一样,总希望能抄到底,能抛到顶,希望能抢在趋势的前面就布好仓位。过早行动与市场对抗,必然是逆势而为,不过是一种想证明自己先知先觉、高人一筹的不成熟行为,往往是要付出相当代价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6764159/answer/265061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