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跌中活下去(一):别出局,抓住属于你的“概率权”

如果没有“遍历性”,

就会失去“概率权”。
在暴跌中活下去(一):别出局,抓住属于你的“概率权”
用通俗的大白话讲:
如果你不能活到看到所有可能性发生的那一天,那么即使概率告诉你,你有可能获胜,但你死了,你将永远赢不了。
因此——概率的数字具有欺骗性。
“遍历性”“概率权”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告诉了我们在当下这个危机时刻最该做的两件事:
1、别出局。
  • 活着比什么都强。
  • 要赚钱,你首先得活得长。
2、别旁观。
  • 不要浪费了你遭遇的危机。
  • 参与其中,为未来下注,但不是简单抄底。
本文是“看不见的遍历性——别出局、别旁观”系列的上半部分:
——《别出局》——
我来邀你玩儿一个扔硬币游戏:
  • 假如你扔到正面,我给你100块钱;

  • 假如你扔到反面,你输给我50块。

你一看,这个游戏有利可图,就接受了我的邀请。而且,你的运气很好,扔到了正面,赚到了我的100块。
请问:你参与这个游戏赚了多少钱?
慢,这不是废话吗?你心里想。你已经真金白银地拿走了100块,难道不就是赚了100块吗?
不对。
在我这种“概率主义者”看来,你只赚到了25块
为什么呢?分析如下:
a、当你扔出硬币的时候,未来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正面,一种可能是反面。
b、我们用平行宇宙来打比方,那一刻,你的未来分叉为两个宇宙:
  • 在宇宙A里,“A你”赚了100块;

  • 在宇宙B里,“B你”亏了50块。

c、我问这次交易你赚了多少钱,应该是“A你”和“B你”一共赚了多少。
d、所以,应该是100减50,然后两个你对半分,是25块。
你要对“别的平行宇宙里的你自己”负责任。
聪明如你一定会笑:
嘿,你是想教小朋友这么简单的”期望值“计算吗?
不,我要说的不是期望值,而是遍历性“。
遍历(ergodic),字面的意思,就是“各态历经”。
什么是”遍历性“?
”遍历性“是指统计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性,表现为时间均值等于空间均值。
例如要得出一个城市A、B两座公园哪一个更受欢迎,有两种办法:
  1. 第一种办法。在一定的时间段考察两个公园(在空间上考察)的人数,人数多的为更受欢迎公园;

  2. 第二种办法。随机选择一名市民,跟踪足够长的时间(在时间上考察)来统计他去两个公园的次数,去得多的为更受欢迎公园。

如果这个两个结果始终一致,则表现为遍历性
这个概念最早来自统计力学。
统计力学运用的是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原理。
一个粒子运动,可以按照牛顿力学方法,计算它的运动速度、轨迹等。
但如果是大量的粒子,就很难计算,只能用统计方法计算,即概率论的方法计算。
物理学家玻尔兹曼和吉布斯假设一个密闭容器,里面有气体分子在运动,他们不断的相互碰撞,并和容器壁碰撞,每碰撞一次,它们的运动状态就改变一次。
如果气体分子足够多,碰撞的时间足够长,那么这个密闭容器中的每一点都会被气体分子经过。
如果你是个打过桌球的男生,一定有过这样的怪念头:
假如球可以无限运动下去,一定可以进洞。
于是你就使劲地胡乱捅了一杆,结果……
你的白球进洞了。
在暴跌中活下去(一):别出局,抓住属于你的“概率权”
回到科学。一个单独的气体分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造访容器中的每一点,物理学家们就可以通过使用一群气体分子的平均特性,来预测单个气体分子的特性了。
所以,遍历性的学术性解释是统计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性,表现为时间均值等于空间均值
”遍历性“在塔勒布的哲学世界里,是个核心词汇。
对于这个很难解释的词汇,他举了个例子。
(以下摘自《非对称风险》一书)
第一种情况:100个人带着总共100万去赌场玩儿24小时。他们有的人赔钱,有的人赚钱。
我们计算一下回来的人口袋里剩下的钱,就可以计算出他们的总体收益,进而计算出赌场对赔率的定价是否合理。
假设一天玩下来,第28号赌徒爆仓(赔光)了,第29号赌徒会受到影响吗?
不会。
比方说,你根据这个样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其中大约有1%的赌徒会爆仓,如果一直重复这个过程,你会得到与之前相同的比值,即在同一时间段内,平均有1%的赌徒爆仓。
这个叫集合概率。一个人爆仓不会影响另一个人的收益,总体看来全体赌徒的输赢与赌场的赔率一致。
我们可以这么想,这100个人是并联关系,每个人的行为是并行的,挂掉一个,不影响另外99个继续前行。
在暴跌中活下去(一):别出局,抓住属于你的“概率权”
第二种情况:你表弟带着总共100万,去赌场玩儿100天。
在第28天的时候,你的表弟不幸爆仓了,那么对于他而言,还会有第29天吗?
不会有了,因为他触发了自己的“爆仓点”,在游戏中他已经永久地出局了。
这个叫时间概率
我们又可以这么想,这100个人是串联关系,每个人的行为是串在一起的,挂掉一个,整条线就断了。
在暴跌中活下去(一):别出局,抓住属于你的“概率权”
塔勒布对此解释道:
100个赌徒在1天时间里的成功概率,并不适用于你表弟在100天时间里的赌运 。
  • 第一种情形称为集合概率,第二种情形称为时间概率;

  • 第一种情形涉及的是一群人,第二种情形则涉及一个人穿越一系列时间。

由此,塔勒布给出定义:
如果有一个随机过程,其过往的历史概率不能适用于其未来的情景,那么这个随机过程就不具有遍历性。
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系统存在一个类似于“叫停”的机制。意思就是出局了。
一旦出局,你就不能回到随机过程中继续游戏了。由于不存在任何可逆性,我们称之为“爆仓”。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一旦存在“爆仓”的可能性,那么成本收益分析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好玩儿的是,这个词语的背后是概率,而概率的概念最早来自赌场。所以最好的和概率有关的例子大多和赌场有关。
更直接一点儿的例子就是俄罗斯轮盘赌游戏:
左轮手枪里只放一个子弹,大家轮流对自己开一枪,每玩儿一轮,至少挂掉一个,然后大家分掉这个倒霉鬼的钱。
1. 表面看起来是有5/6的概率赚到钱,算是大概率吧。
2. 但是如果你无法承受小概率的失败,再大概率的成功也没有意义。
3. 在俄罗斯轮盘赌游戏中,挂掉的那个人,他的爆仓对于他本人而言不是遍历性的。
4. 由于他爆仓出局,导致无法实现时间概率的遍历性。
5. 但对于系统而言是遍历性的。
6. 对于系统而言,有人爆仓出局体现了集合概率的遍历性,所有可能发生的早晚都会发生。
在暴跌中活下去(一):别出局,抓住属于你的“概率权”
有人会说,现实中谁会去参加俄罗斯轮盘赌游戏呢?
在我看来,那些有庄家控制的投机游戏,连俄罗斯轮盘都不如。
你自己想想我说的是什么吧。
以上种种告诉我们,预防系统因遍历性而产生的极端情况,应该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事物:
要防止自己成为系统遍历性的牺牲品。
我是今天才翻了一下塔勒布的《非对称风险》
假如他知道我创造的“概率权”这个词,一定会很喜欢。
塔勒布在该书语境中所说的遍历性,是指对一群人在同一时间的统计特性(尤其是期望) 和一个人在其全部时间的统计特性一致,集合概率接近于时间概率。
我所创造的“概率权”,是指概率是一个人的权利。人们对这项权利的理解和运用,决定了现实世界中财富的分配。
如果没有遍历性,那么观测到的统计特性就不能应用于某一个交易策略,如果应用的话,就会触发“爆仓”风险(系统内存在着“吸收壁”或“爆仓点”)。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遍历性,统计特性(也就是概率,以及对应的“概率权”)不可持续。
遍历性和概率权,这两个与概率相关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告诉了我们在当下这个危机时刻最该做的两件事:
1、别出局。
  • 活着比什么都强。

  • 要赚钱,你首先得活得长。

2、别旁观。
  • 不要浪费了危机。

  • 参与其中,但不是简单抄底。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从未遇见过的危机。
无人能够置身事外。
尽管“准确”预测并且“神勇”做空,达利欧的桥水还是在微信群里“被爆仓”了。
达利欧的确爆过仓。那是在1982年,他极其准确地预测到墨西哥债务违约,并买入黄金和国债期货。
但是没想到在美联储的刺激下,股市反而开始了一场大牛市,达利欧赔得精光。
原因有二:
1、他预测到了结果,但没预测到结果的结果;
2、他使用了错误的下注方式,要么全赢,要么全输。
年轻时候的达利欧意气风发,然而,那时的他不懂什么叫“遍历性”。
2016年,物理学家奥利.彼得斯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默里.盖尔曼写了一篇关于遍历性的论文,里面有个例子:
有个玩硬币的赌博游戏,你投入1元,50%可以得到0.6元,50%可以得到1.5元。
根据期望值计算,一半可能性损失40%,一半可能性盈利50%,算下来数学期望是5%。
用流行的话说,这是大概率赚钱的事情,你可以大胆玩这个游戏。
不过,这个游戏有两种玩儿法,确切说,是有两种不同的下注方式:
方式a:你每次都拿1块钱去玩,假设你有无限多个1块钱,你可以一直玩下去,从长期来看你肯定是赚钱的,平均每把用5%的数学期望算是0.05元。
缺点是太慢,而且你必须有足够多的时间能玩下去。
方式b:拿出自己能拿出的最大的资金,然后投入进去。
后面这种玩儿法,就是所谓的All in。看起来极端,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我自己也经历过,谁没年轻(蠢)过啊。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计算吧。
你本金一百万,第一把赢,第二把输,第三把再赢,如此持续下去。
直觉上看,100万本金,赢了是赚50万,输了是亏40万,为什么不能玩儿呢?
拿张纸,用中国当前幼儿园小班的数学能力计算一下:
100万✖️(1+50%)✖️(1-40%)✖️(1+50%)(1-40%)……
一直这么玩儿下去,你会发现,没有几把就没钱了。
这难道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做投资的现实吗?
对比左轮手枪的例子,这个关于“遍历性”的解释,更像一把慢刀子。
韭菜自己被割起来更加无痛,没准儿还觉得是自己被割的时候姿势没摆好,天天继续勤学苦练,把辛辛苦苦的钱接着拿去All in下一个风口。
万维钢讲过一本叫《一个数学家玩转股票市场》的书,作者约翰·保罗士是一位数学家。
估计数学好的聪明人都曾幻想过在股市里搞一搞,保罗士在股市上赔了很多钱,有切肤之痛,于是写了这本书。
书中有道和前面写到的盖尔曼的题目类似的数学题。
这类简单的题实在是太迷惑人了,所以我不厌其烦地再来一次:
假设任何一只股票 IPO 第一周,一半可能性上涨80%,一半可能性下跌60%,
现在,我们搞个投资策略,每周一买一只 IPO 的股票 ,周五把它卖了。然后不断重复。
假设我们有1万本金,请问年底能赚到多少钱?
这里有两种计算方式。
计算方式1:简单地根据期望值计算
每周的投资回报期望值是:
(80%-60%)✖️50%=10%
每周赚10%,一年下来利滚利,就是1.1的52次方。
如果我投入了1万元,到年底我会有142万元。
真是这样吗?不是。
计算方式2:残酷的现实
你实际的回报,应该是:
1万✖️(1+80%)✖️(1-60%)✖️(1+80%)(1-60%)……
52周下来,你还剩下1.95元。
尽管这个计算非常简单,但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想不明白。
142万和一块九毛五,到底哪个计算是对的?
——都对。
142万元,就是市场的平均回报。
1.95元,是你的这种策略的回报。
你的这个系统没有遍历性。
一群人做一件事取得的平均值,和一个人经历这件事很多很多次,是不一样的。
那该怎么办呢?模仿指数基金,购买所有IPO的股票,这样,你就能够实现“遍历性”,得到142倍的回报。
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说普通人应该去买指数基金的原因。
(在这里埋下一个蛋给聪明家伙:如果所有的人都按照指数法,也就是上面的计算方式1,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赚了142万,那谁亏钱了?又如果所有的人都按照上面的计算方式2来买,所有的人都亏到只剩下1块多钱,那么谁赚钱了?)
远在1982年,哈佛毕业的达利欧在赔光裤衩之后,终于意识到:
通过市场交易赚钱十分困难。
水晶球(预测)谋生的人注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
哪怕你的预测大概率正确,你也会因为没有“遍历性”,而一败涂地。
随后,达利欧重新寻找“投资的圣杯”,桥水东山再起。他的秘密是
如果拥有15-20个良好的、互不相关的回报流,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简而言之,就是既避免爆仓的风险,又尽量赚得多一些。
2008年,几乎所有人都亏得一塌糊涂,桥水还能赚14%。
2019年11月,桥水基金通过衍生品市场投入15亿美元押注全球股市在未来三个月下跌。
然而,这只占他们1500亿美元基金规模的1%。
2020年,一场病毒席卷全球。桥水建立了140亿美元空头头寸,押注欧洲公司股票因新冠疫情恶化而持续暴跌。
尽管如此,桥水的旗舰基金今年(现在是3月)已经亏了20%。
这一次,全球很难“互不相关”。
但是,可以预测,桥水一定是投资机构里比较好过的那一批。
我看到有人说,假如这次桥水真的爆仓了,那《原则》这本书就白看了。
其实多虑了,说得好像他曾经看懂了那本书似的。
遍历性告诉我们,要想着那些看起来并没有发生的平行宇宙里的“我”。
简单点儿说,我们别太羡慕那些现实中的“赢家”。
  • 比方说,某个靠炒币身价过10亿的人,在“遍历性”的平行宇宙的某个空间,某个“他”因为亏光而走投无路;
  • 又好像某个首富,名利双收风光无限,但是在某层“遍历性”的平行宇宙里,他正遭受牢狱之灾。
很多所谓的赢家,只是幸运的傻子,算上那些替他受罪的另外一个概率时空的“他”,他其实是个输家。
《随机漫步的傻瓜》建议不以结果论英雄,而是从“假如历史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发论断成败。
你也许会说,这个世界不是以成败论英雄吗?
请记住,我们的一生,最终是统计的结果。
“历史存在着多种可能,我们不能被历史的一小段过程所迷惑,而要在较大尺度的历史范围内考察一切。”
从“遍历性”去计算,正是《对赌》里所说的,不能简单从单局的结果来评估决策判断的质量。
点在于:
思考带来决策,决策产生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个人决策系统,个人决策系统决定命运。
再往前一步,“遍历性”警告我们,你的几百几千个平行宇宙中某个看起来似乎毫不起眼的“你”,一旦炸掉,有可能让你所有的平行宇宙同时坍塌,无一幸免。
要小心那些造成不可逆伤害的、系统性的风险。
这些风险,通常看起来都是极小概率的、百年不遇的。
然而,“遍历性”告诉我们,那些看起来似乎极难发生的小概率灾难,也许早晚都会发生。
也就是说,某个时间下极小概率的事件,会随着时间叠加起来。
请看题目。

幸存的青花瓷

明青花瓷非常值钱。例如,明永乐年间的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高36.5 cm),2011年曾以1.6866亿港元成交。

我们假设一只青花盘在一年内被失手打破的概率是3%。

如果明朝正德年间(距今约500年)生产了一万只青花麒麟盘,请问现在还有多大可能性见到这种盘子?

(题目来自何书元编著的《概率论》)

假如不计算,你随便估一下,现存多少正德青花麒麟盘?
记下你估算的数字,接下来看答案。
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计算一只青花盘流传至今不被打破的概率。
500年间不被打破的概率p=(1-0.03)的500次方=2.43乘以10的负七次方。
所以,被打破的概率q=1-p=0.999999756
第二步,计算一万只青花盘流传至今不被打破的概率。
一万只青花盘全被打破的概率是q的一万次方=0.99757,
那么这一万只盘子,至今仍有幸存的概率是1-0.99757=0.00243。
也就是说,在今天,有千分之2.43的概率还能见到这种青花盘。
在这个非常简单的计算中,即使是聪明的人也会有个错觉:
每年打碎的概率是3%。如果今年没打碎,那么明年开始打碎的概率还应该是3%呀,这难道不是独立事件吗?
错误在于,我们需要的是n年不打碎的概率,所以就要用(1-3%),然后不断相乘。
97%乘下去,乘不了多少次,就衰减成一个很小的概率。
时间作为惊人的变量,令青花盘被打碎的这个小概率事件,成为“岁月遍历性”里的大概率事件。
你的脑海中会不会浮现出一句话:
该碎的东西,早晚会碎。
这不就是墨菲定律吗?
墨菲定律是指: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就一定会出错”。
让墨菲定律成立的前提有两个:
1、大于零的概率;
2、时间够长(即样本够大,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
我称之为概率的时间复利”。
墨菲定律似乎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世俗版。
遍历性和墨菲定律,相会于热力学的复杂世界。
塔勒布警告我们:对于那些极小概率的致命伤害,要有杞人忧天似的偏执
警惕极小概率的肥尾风险。
我随便列个不全清单吧:
1. 赚钱时悠着点儿;
2. 别太追求所谓极致;
3. 别赌;
4. 远离烂人;
5. 别黄赌毒;
6. 系上安全带;
7. 戒烟戒酒;
8. 交几个危难时刻能够把你藏起来的朋友;
9. 住酒店时看一下逃生路线。
英国军人瑞克,退役后做安保工作,任摩根士丹利安全副总裁,在世贸中心的南塔上班。
瑞克近乎偏执地认为,世贸中心早晚会受到攻击,他一方面要求公司搬走,一方面强硬地让所有员工参加逃生训练,每年2次,哪怕是大老板,哪怕是交易时间,2人1组下楼梯,直到第44层。他用秒表计时,惩罚那些行动迟缓的员工,确保紧急状态下员工都能迅速行动。
如你所知,电影都想像不到的极小概率事件发生了,2001年,两架飞机分别撞上了世贸中心。在两次撞击间隔的15分钟里,摩根的2687名员工,连同正在摩根谈业务的250多名股票经纪人,安全地撤到了44层。
据说,指挥撤退的瑞克为了安抚骚乱的人群,唱起了一首叫《哈里克的男人》的歌:
康沃尔的男人稳稳地站着。
战斗的英雄永远不会没有准备。
站着永不屈服。
……
已经安全撤离的瑞克,像船长一样又掉头上楼,再没回来。
下图是他给妻子的遗言,和人们纪念他的雕像。
在暴跌中活下去(一):别出局,抓住属于你的“概率权”
这和塔勒布奉行生存第一的理性法则并不矛盾。瑞克最大限度地救下了最多的人,并不惜牺牲自己。
所谓理性就是首先保证自己所在的集体生存更长时间。
瑞克不仅先知般预测了风险,而且坚定地防范了风险,最终勇敢地承担了风险。
这可能是人类理性当中最不可言喻的伟大之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0tMak4Oo_2Cevlj__b4Mw

投资,从拒绝平庸的机会开始

 

文章来源 | 人类群星闪耀进行时(ID:DsstCapital)

作者丨郑华良    

 

朋友Y的故事

 

最近,我有个朋友告诉我,当初那个让他纠结很久的项目还是出了问题。一年前他投资这个项目的时候,内心非常的纠结。一个风口下的赛道,因为先发优势,项目方的业务数据很不错,但团队配置比较弱,对产品研发也不太注重。朋友说以这个数据发展过两年就可以IPO;但他内心又隐隐觉得现有的团队不一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这样的业务发展。

 

他问我意见,我也拿不定主意。只是觉得朋友被现有漂亮的数据和上市的预期所吸引住了,基于上市的预期而去投资,也许也是一种投机吧。

 

在他告诉我项目的近况之后,我就项目当时的情况咨询了几位一线机构的合伙人前辈,问他们会如何抉择。得到的回复比较统一,那就是“我不会花时间在这种平庸的投资机会上”。

 

大部分的机会都是平庸的

 

平庸的投资机会有很多特征:有的是赛道明显市场规模太小,即使公司做的很成功上限也非常明显;有的是赛道不错但所处的产业链环节很弱势,经常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压榨中苦苦挣扎;有的是业务数据发展不错但是团队平平无奇甚至是有明显弱点的;有的是行业整体快速发展公司业务数据还不错估值很便宜但已经被龙头明显拉开了一段距离的;有的是赛道很好公司很好团队也很好但估值已经远远溢价的;还有一些就是不好不坏看着也能上市但又赚不了多少钱的公司。

 

总之,它不是很好的赛道很好的团队并且价格合理的公司,不能让你激动不已、笃定万分地说就是它了。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样的项目称作可投可不投的项目。

 

平庸的机会亏损你的金钱

 

平庸机会的神奇之处在于,投资前对这些项目的顾虑,在投资完成之后几乎都会成为现实,而且还有更多你完全没预料到的问题也会冒出来;而投资时的亮点,在投资完之后也会逐渐暗淡下来。

 

最好的情形是项目顺顺利利上市了,也赚了一点钱,但这种情形总是很少的,可以更多的理解为是运气所为吧。更多的时候,平庸的投资机会无法给你带来金钱上的回报。有些即使项目表现特别好,也有可能因为你投资时估值太高了而不得不折价退出,投资就相当于赚了个名声。

 

这还算好的,大部分的项目是连退出的机会都不给你的。有的项目投资完之后就是苦苦挣扎,甚至不一定能撑到下一轮;有的项目还活着,但你已经永远都没有办法再把钱拿回来了。和二级市场不同的是,一级市场流动性极度缺乏。对于这些没有退出机会的项目,你的本金没有折价之说,最后只会是零。

 

平庸的机会消耗你的时间

 

好项目你即使不用管太多它也能很好的发展;不好的项目往往倾注了你大量的精力但仍旧毫无起色。你经常得扮演个消防队员到处救火,有时是去消解创始团队之间的矛盾,有时是帮他去银行借钱,有时是和他一起想考业务转型的方向,有时是帮他去做下一轮的融资计划书。然而这些时间精力投入下去,往往并没有什么结果,就像一个石子丢入到池塘,泛起了几圈涟漪,就没有然后了。二八法则在投资中表现的特别明显。

 

这些时间和金钱是你的机会成本。当你被这些琐碎又紧急的麻烦缠住之后,你就没有时间再去发掘优秀的项目,或者说你再找到优秀投资机会的概率就会变得更小了。依次往复,你将会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平庸的机会还会带给你平庸的方法论和行业认知

 

有些机构喜欢践行“烟蒂理论”,习惯性挑选二三梯队的便宜项目,试图通过投后管理来实现弯道超车,这样往往会让项目离龙头越来越远。二三梯队的公司之所以和龙头公司有差距,除了先发优势以外,往往是他们的行业认知就是不如头部项目的创业家的。如果投资了那些二三流的创业家,并且依照他们的行业理解去指导投资的话,往往会被带到沟里去的。

 

最怕的是投资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运气爆棚即使平庸的机会也赚了钱,就以为这是投资的真谛,于是养成了坏习惯,形成了平庸的投资方法论。好运气不会永远都陪着你的,之前靠运气赚的钱,最后会被凭实力给输掉的。

 

市场上的机会来来去去,我们总是会碰到平庸机会的

 

对于一个平庸的机会,你越早认清它越好。你越早发现这是个平庸的机会,你转身离开就越潇洒,对彼此的损失也就越小。当你刚遇到的时候,你会被一个平庸的机所困扰,往往是因为你已经付出了太多。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严格把关。

 

很多一线机构和投资大佬都会讲他们的投资方法论,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这套成熟的投资方法论和投资体系去筛选项目,如果严格执行,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大部分平庸的机会都筛掉,这样就可以防止在错误的项目上不断投入太多的沉没成本。我们无法去预测结果,只能用方法论的正确,来尽可能的提高投资成功的概率。

 

另一个方式就是把赛道的里项目先都调研一遍,好的项目会吸引你的注意的。但你如果总是指着一个项目一直看,就容易日久生情,看不到其他更好的机会。

 

还有就是找机会多聊聊那些行业里优秀的并资本市场认可了的项目,这能提高自己对项目的判断标准。你只有见过了世面,才不会被平庸的机会迷住双眼。

 

当你已经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的时候

 

人因为不了解而相爱,因为过于了解而分开。但很多问题在前期简单的交流过程中是发现不了的,有些问题是深入尽调、多次交流过程中发现的。这时候你发现它没有你想得那么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投可不投,是个平庸的机会。

 

这是最纠结的时候,如果投资了,你会觉得项目也不会赚很多钱,甚至还是会出现一些风险;如果不投,自己精力也花了不少了,项目也没有实质性的问题,它很有可能也能上市,只是没那么好。时间越久越纠结,你甚至不好意思去面对项目方了,怎么办?

 

行业前辈告诉我,如果你纠结,心存疑惑,那就不要投资。投资很难赚到你不信的那份钱。投公司一定是你做了充分的调研之后还是觉得它很好,尽管它可能现在还有这有那的问题,但你相信这是可以解决的,随着时间公司是会变的更好的,你是有信心的。当公司出现阶段性的困境时,你愿意继续给与援手;当公司发展很好出现退出窗口时,你会选择加注而不是退出。

 

当你投资了之后

 

当投资完成之后,平庸的项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牵扯着你大部分的精力。但人一旦做出决定之后,就会不断为这个决策正当化合理化,总是找各种借口去掩饰,而不愿去面对现实,其实它就是没那么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的行为决定了你的态度,然后再反过来作用于你的行为。我们都很容易出现承诺升级的现象。

 

公司现金流紧张了,融资又没什么进展,向你求救时,要不要再投一笔?公司发展没有那么好但还是拿到下一轮融资了,是保持不变还是继续投资还是趁机退出?

 

投资只有两种选择,就是忘记你已经投资了,克服自己的锚定心理,如果在那个时间点,你觉得此时也是一次不错的投资,那就继续;如果不是,那就退出。如果没有退出机会,那也不要再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明知道它没那么好,为什么还要纠结?

 

有些人纠结于平庸的投资机会,是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个平庸的机会。没有见识过参天大树时,就容易觉得门前的梧桐也挺高了。这属于投资能力还不到位,可以用时间去慢慢改变。

 

但更多的时候,这是关乎内心的。

 

快、时不我待

 

贝佐斯曾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这句话放在一级市场里更是真理。今天这个风口起来了,明天那家机构投资回报上百倍,诸如“30under30”之类的榜单,刺激着行业青年才俊的神经;同时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人员更新太快,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劲,想着抓住个独角兽,尽快的一战成名。然后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啊。

 

投资,从拒绝平庸的机会开始

 

但那些优秀的投资机会不常有,需要耐心等待,可等待是件多难熬的事情,一年不出手,便像是荒废了一年,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必须要做点什么。咦,这个项目虽然没那么亮眼,但万一跑出来了呢?

 

好的项目投不进

 

对有些人来说,之所以纠结于平庸的机会,是源自于他们内心的不自信。

 

在之前钱还没那么紧张的时候,对于很多普通基金的投资经理来说,好项目的大门经常是关闭着的。有些抢手的项目,连个交流的机会都不给;有些项目尽调到后面了,如果有更好的基金感兴趣,项目方可能也会离你而去,白忙活一场。你会对自己的基金和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在看行业的时候可能甚至会有意避开一线机构重点关注的赛道、降低一点投资标准,去选择那些还没拿到一线机构钱的公司,美名其曰是更早发现了机会。这公司还不错啊,虽然有一点点不足,但如果我放弃投资,万一之后找不到更好的呢?

 

投资时这样骗自己,结果总是会打脸。就跟考试一样,你想考到80、90分,就必须按照考满分的要求去准备,如果你只想考60分的话,估计大概率是要挂科的。

 

不甘人后

 

有些人这么做,是因为他同事已经这么做了。有些人会率先降低投资标准,来获得更多的出手机会。一级市场的反馈周期太长,往往以年计算。平庸的机会,它的表现在短时间内和好的机会差距也并不明显。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因为运气加成平庸的机会也赚钱了,那些人就会获得更多的出手机会。这时候自己如果继续坚持高标准要求,很可能自己一个项目也投不了,而同事投光了基金所有的钱。同事风生水起、而自己默默无闻。毕竟这个行业大家更关注你投出过哪些好项目,而不是你投了多少差的项目。这时候,难以拒绝平庸的机会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投资,从拒绝平庸的机会开始

 

塔勒布在《非对称风险》中提到需要风险共担,来应对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一个没有风险共担的系统会慢慢积累不平衡,最终垮掉。有一些公司的体制是风险非对称的,投资成功了有钱分,投资失败了也没有惩罚,这样的机制会加快劣币驱逐良币的进程。

 

和自己的欲望做斗争

 

大部分的纠结,其实是在和自己的欲望做斗争。

 

投资的初心是信托责任,是帮助LP赚到更多的利益。但总会有各种原因,让你的决定变得不那么纯粹。有时候是可惜沉没成本、有时候是为了保持团队的士气、有时候是即将上市的诱惑、有时候是为了和同事抢占资金、有时候是出于个人的情怀。一旦向欲望屈服了之后,找再多的理由来证明这个项目有多好,最后也只是自己骗自己。

 

做好投资,从拒绝平庸的机会开始

 

我们都有过投资平庸机会的经历,都有过和Y一样的纠结,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优秀的投资人之所以优秀,正是因为他们能克服自己内心的贪婪和怯懦。就像巴菲特说,他只打进入他自己击球区域的球。

 

投资,是要和优秀的企业站在一起。好的投资机会,是会随着时间不断放大它的收益的。投资不能勉强,虽然好的投资机会并不多,但在职业生涯中慢慢但坚定地抓住几个,也能让我们变成出色的投资人。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拒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我知道以后也还是会一次次地面临同样的选择。往后当我再次陷入纠结的时候,我会再看一遍这篇文章,冷眼旁观着我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告诉自己:只有当我不再向贪婪和怯懦妥协,只有当我开始学会拒绝平庸的机会,我才算开始追随那些优秀投资人的脚步了。

段永平罕见发声:投资的好机会已经出现!

段永平罕见发声:投资的好机会已经出现!

 

段永平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他所创办的OPPO和vivo品牌成为了中国最知名的手机品牌之一。

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独立投资人,他个人财富90%以上来自于投资。2001年,段永平以1美元左右的价格大量购买网易的股票,最高获利百倍。在苹果和茅台股价都非常低迷时,段永平也曾重仓买入,实现了惊人投资回报。

昨日,段永平在针对苹果公司的一个帖子罕见发声:

在这到处都处于各种恐慌气氛的日子里,想着10年后那些好公司的样子。

我对疫情完全不害怕,投资上和身体上都一样。事实上,投资已经出现很好的机会了。

段永平罕见发声:投资的好机会已经出现!

 

今年2月苹果股价创出历史新高327美元,至今已经回调至240美元附近,回调幅度达到26%。

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护城河」无需多言,近年的业绩也在稳步增长。2020财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918亿美元,超出此前业绩指引的上限895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222亿美元,同比增长11%。

段永平罕见发声:投资的好机会已经出现!

 

虽然受疫情影响,短期内苹果手机销量将会下滑,但苹果的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账面拥有巨额现金。这或许就是让段永平认为苹果依然是「好公司」的原因。

段永平罕有在公开场合谈论投资,但在博客上时常与「粉丝」交流。此前媒体对他的投资思想进行了梳理,现陈列如下供各位参考:

一、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

老实讲,我不知道什么人适合做投资。但我知道统计上大概80-90% 进入股市的人都是赔钱的。如果算上利息的话,赔钱的比例还要高些。许多人很想做投资的原因可能是认为投资的钱比较好赚,或来的比较快。

作为既有经营企业又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讲,我个人认为经营企业还是要比投资容易些。虽然这两者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但经营企业总是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犯错的机会小,而投资却总是需要面临很多新的东西和不确定性,而且投资人会非常容易变成投机者,从而去冒不该冒的风险,而投机者要转化为真正的投资者则可能要长得多的时间。

投资和投机其实是很不同的游戏,但看起来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门,开赌场的就是投资者,而赌客就是投机者一样。赌场之所以总有源源不断的客源的原因,是因为总有赌客能赢钱,而赢钱的总是比较大声些。作为娱乐,赌点小钱无可非议,但赌身家就不对了。可我真是能见到好多在股场上赌身家的人啊。

以我个人的观点,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做投资,只要你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投机需要的技巧可能要高很多,这是我不太懂的领域,也不打算学了,有空还是多陪陪家人或打几场高尔夫吧。

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验的本人也是在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比较好了。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作为刚出道的学生,书上的东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里还需要吃很多亏后才行。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

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投在你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地方(公司)。我对所谓赚钱的定义是:回报比长期无风险债券高。一个人是否了解一个公司能否赚钱,和他的学历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虽然学历高的人一般学习的能力会强些,但学校并不教如何投资,因为真正懂投资的都很难在学校任教,不然投资大师就该是些教授了。不过在学校里可以学到很多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如何做财务分析等等,这些对了解投资目标会很有助。

无论学历高低,一个人总会懂些什么,而你懂的东西可能有一天会让你发现机会。我自己抓住的机会也好像和学历没什么必然的联系。

比如我们能在网易上赚到100多倍是因为我在做小霸王时就有了很多对游戏的理解,这种理解学校是不会教的,书上也没有,财报里也看不出来。我也曾试图告诉别人我的理解,结果发现好难。又比如我当时敢重手买GE,是因为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跟踪GE的企业文化很多年,我从心底认为GE是家伟大的公司。

我说的「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投资」的意思是我认为并没有一个「只有‘某种人’才可以投资」的定义。但适合投资的人的比例应该是很小的。可能是因为投资的原则太简单,而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的吧。顺便说一句什么是「简单」的「投资」原则:当你在买一只股票时,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简单吗?难吗?

我想再简单地把我目前对投资的基本理解写一下: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以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了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至于应该是40% 还是50%(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则完全由投资人自己的机会成本情况来决定。

3、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方式,不要企图拿计算器去算出来。当然,拿计算器算一下也没什么。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5、「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

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

「理性」地面对市场每天的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好像我对投资的理解就是这么简单。但这个「简单」其实并不是太简单,事实上这个简单实际上非难。

在这里有很多问题是关于估值的,所以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个人觉得如果需要计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来那么一点利润的投资还是不投的好。我认为估值就是个毛估估的东西,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出来的便宜就不够便宜了。

好像芒格也说过,从来没见巴菲特按着计算器去估值一家企业,我好像也没真正用过计算器做估值。我总是认为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价值投资里最难的东西。

一般而言,赚到几十倍甚至更多的股票绝不是靠估值估出来的,不然没道理投资人一开始不全盘压上(当时我要知道网易会涨160倍,我还不把他全买下来?)。

正是由于定性分析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即使看好也不敢下大注,或就算下大注也不敢全力以赴。当然,确实也有一些按按计算器就觉得很便宜的时候,比如巴菲特买的中石油,我买的万科。但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特例。

巴菲特确实说过伟大的公司和生意是不需要卖的,可他老人家到现在为止没卖过的公司也是极少的。另外,我觉得巴菲特说这话的潜台词是,其实伟大的公司市场往往不会给一个疯狂的价钱,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有一点点高估就卖出的话,可能会失去买回来的机会。而且,在美国,投资交的是利得税,不卖不算获利,一卖就可能要交很高的税,不合算。

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不然的话,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也会在亏钱时该卖的不卖。)买的时候也一样。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

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8-9年的道理。我最早买网易大概平均价在1块左右(相当于现在0.25),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现在价)左右。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其实中间也买卖过一些,但是很小一部分。)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我会一直保留一些网易的股票的。巴菲特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当然可能只有很少人能学会。事实上,我发现只有很少人会去真正认真地学,所以能学会的人很少就很容易理解了。

巴菲特反对的和他做的衍生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自己用很多金融衍生品,和巴菲特的用法一样,所以比较理解他说得是什么。很难一句话解释清楚,但可以用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明。很多人用衍生品就好像去赌场当赌客,希望能够快点赚钱。巴菲特用衍生品就好像在澳门开赌场,长期而言是稳赚的。不是每个人开赌场都能赚钱,但会开的人就行。也许赌场的例子不一定合适,但道理确实一样。

投机,我也不是没有过,但就是为好玩,just for fun,只是玩玩而已。人家要跟我讨论股票,我都要跟人说清楚,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是for fun还是for money?如果for fun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买你喜欢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扛着钱去拉斯维加斯。我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赚了两千块钱。如果你作为投资的故事来讲,三天翻了十倍,这叫什么故事?!但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不敢。

所以投资是另外的讲法。

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二、投资GE、投资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直说有机会在这里讲几个我自己的例子,但一直不知道该讲哪个好。这些年我碰过的股票其实也不少了,有亏的有赚的,就是没有一个从一开始我就100%觉得自己一定能赚大钱的。不管买哪个,都觉得多少心里有些不踏实,想来想去,觉得GE可能比较有本人特色。

最早开始经营企业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可能是松下。后来慢慢对松下有些失望,尤其是去大阪拜访过松下总部以后,确实觉得松下有些问题,慢慢自己也就不太再提松下了。大概也就是那段时间(应该是去松下之前),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反思我们自己,希望能建立和加强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那时我好像正在中欧读EMBA,同时还把中欧的一些课引进了公司内部。

在那段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就是GE的上一个CEO韦尔奇写的自传。在那本书里我看到了企业文化对建立好公司的强大作用,同时对GE强大的企业文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又读了韦尔奇后来写的书《赢》,更进一步了解到他们是怎么建立企业文化的。

从那个时候起,我还花过不少时间去了解和思考GE。去想为什么GE会是家百年老店,为什么GE的董事会总是能选个好CEO出来,为什么世界500强里有170多个CEO来自于GE等等。当时我其实就注意过GE的股票,觉得GE当时的股价并不便宜(好像40左右),也就没再关心他的股价了。

从08年9月雷曼倒开始,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整个市场风声鹤唳。到11月时我看到整个市场的恐慌情绪越来越厉害,当时就想,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人们的「恐惧」要来了,也就是轮到我该「贪婪」的时候了。

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只是觉得市场上到处都是便宜货,就是不知道哪个安全,好像每个都有很大问题,每个公司都可能要完蛋一样。我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把手里的所有资源调动起来去抓住这一生难遇一次的机会。

到2月时,GE已经向下破了10块。那时雷曼,AIG,Citigroup等很多和次贷有关的公司都已经破产或到了破产边缘,关于GE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华尔街上很多人都在说GE将会是下一个雷曼。

我知道GE过去好的时候每股能有两块多钱利润,就算以后差一点,危机过去后怎么也会有个1.5块/股以上吧。如果我给他个12-15倍的PE,怎么着这也应该是20块以上的股票。所以,当ge到10块左右时我已经开始着手买一些了,但还没有下大决心买。直到有一天当GE跌到9块左右时,我看到JeffImmelt的一个讲话。我忘了原话是怎么说的了,大致意思是,他认为GE的形象被破坏了,这都是他的错。GE将在未来几年调整其业务结构,让财务公司在整个公司中的比例降到30%一下。他还重申GE整体是安全健康的等等。

当时有问题的所有公司当中,好像我只见到GE出来承认错误并检讨对策,这大概就是企业文化不同的地方吧?

GE是个巨大的公司,我也曾试图想看清楚GE到底都有哪些业务,也试图想分析清楚他所有的业务模式的优劣,但发现非常难。我能看到一些非常好的模式,同时也能看到一些不太好的模式。

最后让我下决心出重手的决定因素还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理解。我认为金融危机并不会摧毁GE强大的企业文化,GE的问题只是过去的一些策略错误造成的,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改正。伟大公司的错误往往就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想明白以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后面的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忙着买GE,不停地想办法调集资源,从9块左右买到6块再买到10块出头,好像到12-3块后还买了些(有些钱是后来从别的股票调过来的)。直到GE股价比Yahoo高以后才停了。当时曾经还动过用margin的念头,后来觉得不对的事不做的原则不能破,就算了。

回头来看,去年我买的股票当中GE并不是涨幅最大的,但确实是我出手最重、获利最多的且担心最少的股票,其原因只能说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了解最后帮助我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也许就是个运气?

其实当年我买万科和创维好像也有类似的感觉。创维和我们算是同行了,他们这个公司到底怎么样我们多少还是了解的。

由于体制的因素,我个人一直认为创维是中国彩电行业里最健康的企业了。虽然当时出了些事,但公司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因此改变。我们买创维时创维的市值好像还不到20亿(我不太记得了,也有说20出头的),我怎么想都觉得便宜,就买了。我们是买到差一万股到5%的时候停的,因为再买就要公告了,所以很想在公告前和黄宏生沟通一下,怕人家以为我要去抢人家那一亩三分地,呵呵。结果当时由于不太方便,最后我们就没有再买。一直到前两个礼拜才和黄老板通了个电话,道个谢,问个好啥的。

对创维而言,我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到底值多少钱的概念,对他们现在的业务情况了解的也不细,所以涨上来以后就一直在陆陆续续减持,现在可能还剩不到最高持有量的20%了。我觉得现在买的人可能比我更清楚创维的价值,后面的钱应该是他们才能赚到的。

封仓10年是个很好的思路,选股时就该这么想。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持有苹果10年或以上。实际上我买股票时还真没有想过要拿多少年。我一般会给我买的股票定个大概的价钱,比如买GE时我就认为GE至少值20块,但我确实没想过要多少年才会到。

三、投资苹果,投资优秀的商业模式

苹果所处的行业确实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虽然我认为苹果在竞争中已经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我还是会很关切哪些变化有可能会改变苹果的地位。如果非要我给苹果定个价的话,我大概认为苹果也许某天会到600块。

理由是:以我的理解,苹果的盈利在两到三年内大概就可以达到每股40-50块/年(现在的盈利能力大概在每股25-6块/年),也就是说苹果的盈利能力会在两三年内接近double一下,再加上那时每股现金100多块(现在大概每股60多),给他个600的价钱应该不算太过分吧?当然,苹果也是有可能掉回到100多块的,反正到时大家就知道了。

今年的第一个投资的大决策就是在一月二十一号买进了苹果,把去年赚的钱都放进去了。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或多或少地关心苹果,但就是没认真分析过,大概是因为自己老是满仓的缘故。1.21由于股权到期日,要释放了不少资金出来,在压力下突然想明白了。

买苹果的灵感其实是来自博友的提问。记得前段时间我在这用苹果举过一个什么股价叫便宜的例子:如果你觉得苹果值5000亿的话,那3000亿就是便宜,虽然他曾经只有50亿的市值。其实我个人认为,苹果有可能会是地球上第一家年利润过500亿美金利润的公司(过多少不敢说)。也许苹果会是第一家市值过万亿美金的公司(这个取决于市场会有多疯狂)。

说说我喜欢苹果的一些理由。这不是论文,想到就说,没有重点和先后秩序。

1.苹果的产品确实把用户体验或消费者导向做到极致了,对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超越甚至接近(对喜欢的用户而言)。

2.苹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或者说生意模式或者说护城河已经形成了(光软件一年都几十亿的收入了)。

3.苹果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见到任天堂做到过(sony的游戏产品类似)。单一产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处:

a.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将产品做得更好。比较一下iphone系列和诺基亚系列(今年要推出40个品种)。苹果产品的 单位开发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单个产品的开发费却是最高的。

b.材料成本低且质量好, 大规模带来的效益。苹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极致的,同样功能的硬件恐怕没人能达到苹果的成本。

c.渠道成本低。呵呵,不是同行的不一定能明白这话到底有什么分量(同行也未必明白),我是20年前从任天堂那里学会的。那时很多做游戏机的都喜欢做很多品种,最后下场都不太好。

4.苹果的营销也是做到极致了,连广告费都比同行低很多,卖的价钱却往往很好。

5.苹果的产品处在一个巨大并还有巨大成长的市场里。

a. 智能手机市场有多大?你懂的!

b.pad市场有多大?你也会懂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苹果现在其实还处在其成长的早期,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扣掉现金的话,苹果的今年的未来pe只有12-13倍啊,明年可能要到10以下了。当然,以上我说的这些点中的任何一点的改变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苹果,如果有苹果的股票的话,就要留心这些变化了。我想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不过,要认为苹果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自己也很遗憾为什么以前一直没花功夫去想一想。

我认为Jobs如果真请长假的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苹果的业务不会有大影响。长期而言,没有jobs的苹果可能会慢慢变成和别的同行一样的公司。但苹果的平台已经搭好,就像当年3大战役已经打完一样,jobs在不在影响都不大了。

apple还有不少特别厉害的地方,比如:品种单一,所以效率高,质量一致性好,成本低,库存好管理等等。我从做小霸王是就追求品种单一,特别知道单一的好处和难度,这个行业里明白这一点并有意识去做的不多,我们现在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比较一下诺基亚,你就马上能明白品种单一的好处和难度了。诺基亚需要用很多品种才能做到消费者导向,而苹果用一个品种就做到了,这里面功夫差很多啊。

做产品和市场,往往喜欢很多品种,好处用于不同细分市场,用于上下夹攻对手的品种。坏处搞一大堆库存,品质不好控制。单一品种需要很好的功力—把产品做到极致。难啊。因为难,大部分人喜欢多品种。就跟投资一样,价值投资简单,但很不容易。做波动,往往很吸引人。

苹果现在手里有600亿现金,去年4季度的盈利已经过60亿了。如果苹果达到500亿以上的年利润,5000亿以上的市值是非常合理的。一万亿只是一个说法,要看苹果后续的发展情况。

我决定买苹果以前主要想的是他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成长,有多大的空间可以成长,威胁都可能来自什么地方,等等。我不去想他现在的股价和过去的股价,尽量用平常心去看这家企业。以我的观点看,苹果年利润有一天达到800亿或更多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觉得我买的价钱还很便宜。

苹果的上升空间当然远不如当年的网易,可当年的网易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现在就算碰上了,对我的帮助也不大。苹果这样的公司难道还要去公司看?那能看到什么?我只是somehow突然想起来要认真看看苹果,以前老觉得Jobs个人太厉害了,是个报时人,后来突然想明白其实现在他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至少在未来几年里。毕竟我们是同行,虽然差距还比较大,但有些东西容易搞懂一些。

四、集中投资,定量分析,买便宜的公司

巴菲特说过,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达到100%。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巴菲特讲一年一个主意就够了)。有时候你感兴趣的目标会自己跳到眼前的。如果你只有一只股票,而且还是满仓的,如果你真正了解你投资的东西的话,那下跌就和你无关了。

没目标时钱在手里好过乱投亏钱。如果一有钱就乱投的话,早晚都会碰上个亏大钱的目标的。有合适的股票就买,没有就闲着。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看得更好些。

其实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可老是有一堆朋友问我索罗斯那条怎么样,还不许我说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

价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买不可。我的观点是只有价格不太合理的时候才是机会啊。有时候可能会等得很难受,尤其是大牛市的时候。Buffett说过,最难的事是什么都不做。呵呵,他都觉得难,我们觉得难也就很正常了。

买股票当然要做定量分析。比如一个公司有净资产100亿,每年能赚10亿,这个公司大概值多少钱?大概就是你存X的钱能拿到10亿的利息(长期国债利息),再把x打6折。

如果买200亿长期国债的收入有10个亿/年,我会花200亿去买个年利10亿的公司吗?国债是riskfree(无风险)的,所以买公司就要打折。越觉得没谱的打折要越厉害,和我们平时的生意没区别。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margin of safety的来源吧。长期利率会变,我一般就固定用5%。

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折现。这未来的玩意有点模糊。通俗的讲,假设先不谈折现率。假设我确切的知道这个企业的未来。企业的价值=股东权益+未来20年净利润之和。然后再进行折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毛估估算下就行.这种算法其实把成长性也算在内了,如果你能看出其成长性的话(这部分有点难)。

若买的公司PE是10,那即使退市,每年有10%的利润(没有计算公司的增长)。利润拿来分红也好,投资也好,比国债也高多了。这样分析对不对?问题是PE是历史数据。你如果相信他未来一定有10%就可以。巴菲特买的高盛以及GE的可转换债券就是10%加option,非常好的deal。

我在投资里用定性分析确实比较多,这也是我和华尔街分析家们的区别,不然我怎么有机会啊,不能简单的单纯看数字,除非账面净现金多过股价了。pe=10意味着要10年才能赚回股价,如果你想买的话,你必须认为10年内的平均年利润要达到或超过现在的年利润。在我眼里看来,盛大游戏好像有点强弩之末的感觉。

我一般的目标是买我认为价值被低估50%或以上,价值应该是现在的净值加上未来利润总和的折现。

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归根到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我有时也这么说:投资很简单,不懂不做。但要能搞懂企业就算看一吨的书也不一定行,投资简单但不容易!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的总现金流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对投资,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买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很多。

我的所谓估值都是毛估估的。我买万科时万科市值才100多个亿,我认为这无论如何也不止,所以就随便给了个500亿。呵呵,当时唯一确定的就是100多个亿有点太便宜了,如果有人把万科100多个亿卖给我,我会很乐意买,所以买一部分也是很乐意的。

巴菲特讲过:有一个300斤的胖子走进来,我不用秤就知道他很胖。我买网易时可真没认真「估值」过,计算价值只和未来总的现金流折现有关。其实净资产只是产生未来现金流的因素之一,所以我编了个「有效净资产」的名词。也就是说,不能产生现金流的净资产其实没有价值(有时还可能是负价值)。

假如这是个算术题:也就是每年都一定赚一个亿(净现金流),再假设银行利息永远不变,比如说是5%,那我认为这个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20亿。有趣的是,表面看上去和有多少净资产没关系。实际上,净资产是实现利润的条件之一。

不赚钱的净资产有时候就是个累赘。比如在渺无人烟的地方建个酒店,花了一个亿,现在每年亏500w。重置成本还是一个亿,现在5000w想卖,这里谁要?

大家要小心的东西是,一般经济学里讲的速度实际上是物理里的加速度的概念,物理里的速度在经济学里是总量的概念。所以成长速度等于0表示的是物理里的加速度对于0,但经济总量是维持不变的。

给个例子:一个有1000亿净资产的公司每年赚50亿,成长为0;另一个公司有100个亿净资产,今年赚5亿,成长8%/年,请问20年后两公司实力的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问题是20年后,可能两个公司的成长都变成0了怎么办?

未来现金流折现不是个计算公式,他只是个思维方式。没见过谁真能算出来一家公司未来是有现金流折现的。芒格说过,他从来没见过巴菲特算这个东西。其实还是一个未来现金流折现的问题。

芒格提醒了巴菲特,成长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比烟蒂好。老巴发现「便宜货」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比有把握成长的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来的还要小,这可能就是芒格提醒的作用吧。但是,看懂好的成长公司可是要比捡便宜要难得多哦。

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做投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来自马克恩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就是这家企业The Whole Life能够赚的钱折现到今天,价格就是现在市场表现出来的那个过高或者过低的玩意儿。怎么去评估一家企业是否被低估,团队我认为当然是重要的,还要看你这个公司有没有很好的文化,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

五、本分,买自己懂的东西

不懂不做。我始终没完全搞懂银行的业务的风险到底在哪儿。美国的一些大银行隔个10年8年就来一次大动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索罗斯的东西不好学,至少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很难学会。老巴的东西好学,懂的马上就懂了,不懂的看看最上面那一句话。

巴菲特有很多保险和金融的投资,我基本没有,因为我还不懂,总觉得不踏实。我投了一些和internet相关的公司,巴菲特没投过,因为他不懂。他认为可口可乐是人们必喝的,我认为游戏是人们必玩的。航空公司还是不碰为好。航空公司的产品难以做到差异化,没办法赚到钱,长期来讲没投资价值。这是巴菲特教我的,省了我好多钱。

便宜就买了。如果连老巴都不信,你还能信谁?对自己觉得真正了解的公司,很少细看报表,但了解以前会看(至少是应该看)。我一般会先了解企业文化,如果觉得不信任这家公司,就连报表都不会看的。

我只是做我认为我能懂的东西(以为自己懂也不一定就真懂了),有些可能也许正好是大家说的所谓科技股吧。我分不清什么是科技股。任何人要买的话必须自己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不然你睡不好觉的。其实当我说一只股票有投资价值时,最希望有人来挑战而不是跟进。我希望看到不同的观点。我投资不限于某个市场,主要取决于我是否有机会能搞懂。

如果A股有便宜我又了解的股票的话,我也可以买。不过现在我不太了解A股。要是那时就明白巴菲特,你就已经发达了。如果你现在还不明白,你还会失去很多机会。买一只股票往往要很多理由。不买的理由往往就一两个就够了。价值投资者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的话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有人问过芒格,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成功?他的回答是:「rationality」(理性),呵呵,有点像我们说的平常心。问题是不用闲钱对生活会造成负面影响啊。我从来都是用闲钱的。老巴其实也是。至少你要有用闲钱的态度才可能有平常心的,不然真会睡不着觉。

我觉得对所谓价值投资者而言,其实没有那么考验。他们也就是没有合适的东西就不买了,有合适的再买,就和一般人逛商场一样。我想每个人逛商场时一定不会把花光身上所有钱作为目标吧,我的建议就是慢慢来。慢就是快。

本分我的理解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所谓本分,其实主要指的是价值观和能力范围。赚多少钱不是我决定的,是市场给的。呵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呵呵,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的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六、不要去赌博,开赌场倒是可以的

关于市场:呵呵,再说一遍,我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眼睛是盯着别人的。价值投资者眼里只看投资标的,不应该看别人。不过,作为投资人,我认为对宏观经济还是要了解的好,至少要懂一般的经济现象。

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基金都很难真正做到价值投资,主要是因为基金的结构造成的。由于基金往往是用年来衡量考核,投资人也往往是根据其上一年的业绩来决定是否投进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往往在最应该买股票的时候,很多基金却会在市场上狂卖,因为股东们很恐慌,要赎回。而往往股价很高时却有很多基金在狂买,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有很多股东愿意投钱进来。基金大部分是收年费的,有钱时总想干点啥,不然股东可能会有意见。

不要想去赌场赢钱,但开个赌场赚钱还是可以的。我卖puts和他做的事情是一样投机是会上瘾的,不好改。这个是芒格说的。巴菲特早就不看图看线了。看图看线很容易错失机会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巴菲特,不过大部分人都拒绝而已,唉。

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改的。再说,这个做法也不一定就亏钱,亏的是机会成本,所以不容易明白。我见过做趋势很厉害的人,做了几十年,但依然还是「小资金」。用芒格的「逆向思维」想一下,你也许就对「趋势」没那么感兴趣了。其实投机比投资难学多了,但投机刺激,好玩,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投机。

我认为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战胜指数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失去平常心了。我觉得好的价值投资者心中是不去比的。但结果往往是好的价值投资者会最后战胜指数。在任何地方投资真的都一样的,你不认真了解你投的是什么都会很麻烦。

价值投资只管便宜与否,不管别人的想法,找自己懂的好公司,别的不要太关心。

我也不知道啥时候卖好。反正不便宜时就可以卖了,如果你的钱有更好的去处的话。顺便讲一句,我个人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没有褒贬的意思),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寻求抄底。抄底是在看别人,而价值投资者只管在足够便宜的时候出手(不管别人怎么看)。

对我而言,如果一只股我抄底了,往往利润反而少,因为反弹时往往下不了手,所以容易失去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买万科时我们就正好抄到底了,郁闷啊(其实没那么郁闷,总比亏钱好),买的量远远少于我们的原计划。

对大盘的判断很简单。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把所有股票买下来,然后赚所有上市公司赚的钱,如果你觉得合适,那这个大盘就不贵,不然就贵了。(这里还没算交易费呢)分不分红和是否有投资价值无关。如果你认为公司每股收益可以长期高过长期国债利率,这个公司当然就可能成为投资目标。投不投取决于有没有更好的目标。

实际上,我买的时候是不考虑是不是有人从我手里买的。我要假设如果这不是个上市企业这个价钱我还买不买。你如果明白这点了,价值投资的最基本的概念就有了,反之亦然。不能单靠PE去推测公司未来的收益,不然会中招的。举个例子,GM(通用汽车)的PE一直都很低(以前老在5倍左右),但债务很高,结果破产了。你如果能想想一个非上市公司是否有价值(或价值是否能体现)可能就能明白你想问的问题。

宁要模糊的精确,也不要精确的模糊,呵呵,真是老巴说的?还是老巴说得清楚啊!我觉得这就是毛估估的意思。很多人的估值就有点精确的模糊的意思。毛估估。意思就是5分钟就能算明白的东西,一定要够便宜。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自己觉得便宜才买。比方说我认为ge值20,我可能到15才开始买一点,但到10块以下就下手重很多了。重仓买到便宜股票是多少要些运气的。天天盯住股市时好像会比较难做到。

七、看财报主要用于排除公司

我不是很经常看财报(所以说没有巴菲特用功。)比较在意的数字是几个:负债、净现金、现金流、开销合理性、真实利润、扣除商誉的净资产,好像没了。

我看财报主要用于排除公司,也就是说如果看完财报就不喜欢或看不懂的话,就不看了。决定投进去的原因往往是其他的因素

无形资产也是可以折现的,所以我不建议单独考虑无形资产,因为公司的获利能力里已经包含了。不是不算,而是知道无法精算。大致一算就觉得便宜才是便宜啊。给个例子,我买GE时是怎么算的:当GE掉到10块钱以下时(最低破6块了),我想GE好的时候能赚差不多两块钱,只要经济恢复正常,他怎么还不赚个一块多?由于ge的rating长期来讲还是会非常高的,假设他能赚1.5,给他个15倍pe不就20多了吗?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的,简单吗?

其实背后有一个不太简单的东西就是我能够坚信GE是家好公司(Great company),好公司犯错后能回来的机会非常大。其实比我会算的人大把,但知道如何坚信确实不容易。(我当时给GE的目标价是20块,所以到20后就卖了一些,最近又卖掉一些)

沃伦·巴菲特曾经向股东推荐了几本书,有一本书是《杰克·韦尔奇自传》,你去看那本书,你会发现韦尔奇对企业的文化问题是很在意的,所以你可以想象巴菲特对此也很在乎。他不是像有的人说的只看财报。只看财报只会看到一个公司的历史。我看财报不读得那么细,但是我找专业人士看,别人看完以后给我一个结论,对我来讲就OK了。但是我在乎利润、成本这些数据里面到底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你要知道它真实反映的东西是什么。而且你要把数据连续几个季度甚至几年来看,你跟踪一家公司久了,你就知道他是在说谎还是说真话。

好多公司看起来赚很多钱,现金流却一直在减少。那就有危险了。其实这些巴菲特早说过,人们都知道,但是投资的时候就会糊涂。很多人管他们自己叫投资,我却说他们只是for fun,他们很在乎别人满不满意(这家公司),真正的投资者绝对是「目中无人」的,脑子里盯的就是这个企业,他不看周围有没有人买,他最好希望别人都不买。同样,如果我做一个上市公司,我也不理(华尔街)他们,我该干吗干吗,股价高低跟我没有关系的。

所以我买公司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大的鉴别因素就是,这家公司的行为跟华尔街对他的影响有多大的关联度?如果关联度越大,我买他的机会就越低。华尔街没什么错,华尔街永远是对的,它永远代表不同人的想法。但是你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如果自己没了主见,你要听华尔街的,你就乱了。

我的逻辑就是巴菲特的逻辑,原则上没有什么差异。差异是他熟悉的行业不等于是我熟悉的行业,所以他投的股票不等于是我要投的。去年他投了一家公司,我看了半天都没有看懂,果然,他投了以后,那支股票可能涨了50%、60%。人家问我是否着急,我说不着急。为什么?因为这不是我能赚到的钱。

反过来讲,比如我投网易这样的公司,这也不是他能够赚得到钱。再比如Google,巴菲特也没买。因为他对这个生意不了解,不了解没有赚到钱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如果你不了解也敢投,第一你也守不了那么久,80块买的,可能100块、120块也就卖了,其实你也赚不了钱;其次如果你四处这么做,可能早就亏光了。正因为没有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和企业身上赚到钱,说明你犯的错误少。

我的很多成功的投资,好象行业根本不搭界,但是对我来说是相关的,就是因为我能够搞懂它,知道管理层是否在胡说八道,企业是否有一个好的机制,竞争对手是否比他强很多,三五年内他会胜出对手的地方在哪里……无非就是这些东西。看懂了,你就投。

比如我也曾赚过松下股票的钱,7块钱买的,涨到20多块卖了,放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就是因为我是做这行,我做企业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松下,我也拜访过他们公司,也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再低于7块了,而20块让我觉得可买可不买、可卖可不卖。所以,你作的投资都是跟你过去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你能搞懂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你的判断跟市场主流判断没有关系,两者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我判断的是它的未来,而市场是要等企业情况好了才会把价格体现出来。

成长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投资的定义在我来讲就是拥有一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拥有」。假设某家公司去年每股赚一块,今年赚两块钱,成长率百分之百,有人说明年可能还会再涨。后年呢?后年不知道。你如果是你自己的钱,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你会买吗?你说只要后面有人买我的股票,你就会买。这就叫投机。

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我有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我没注意到是否巴菲特也这么讲过,就是以现在这样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一个上市公司你还买不买?如果你决定还买,这就叫投资;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

就像我当时买网易我为什么能够在那个价格买到(那么多量),因为NASDAQ有个规定,一块钱以下的股票超过多少时间就会下市,所以很多人害怕下市,就把股票卖出来。在一块钱以下就卖了。因为他们怕下市。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怕呢?这就是我投资的道理。我买它跟它上不上市无关,它价格低于价值我就会买。步步高就没有上过市,但我因此就把公司卖了,这没道理啊,很荒唐,你说我创立公司后只是因为它不上市就卖了,那我开公司干嘛?

我自己懂一些基本财务常识,觉得大致够用。本分即自然,道法自然。克制不了自己的人如果不玩游戏也会玩别的的。借钱是危险的,没人知道市场到底有多疯狂(向下或向上)。我记得巴菲特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果你不了解投资的话,你不应该借钱。如果你了解投资的话,你不需要借钱。反正你早晚都会有钱的。

八、不要借钱

投资不需要勇气,也就是说当你需要勇气时你就危险了。老巴的教导千万别忘了: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做空有无限风险,一次错误就可能致命。而且,长期而言,做空是肯定不对的,因为大市一定是向上的。价值投资者是会犯错误的。做空犯错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只要你做空,总会有一次犯错的,何苦呢?

其实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干过的不应该干的事情不干的话,结果的差异会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可以看看芒格讲的如何赚20000亿美金的例子。芒格也许真的心里素质好,传说曾经因为用margin两年内亏掉大部分身价(大概70年代的时候)。所以有了只需要富一次的说法。芒格大概可以算富过一次半的人了。

危机大概5-8年来一次,希望下一次来的时候你记得来这里看一眼,然后擦擦冷汗,然后把能投进去的钱全投进去。千万别借钱哦,因为没人知道市场疯狂起来到底有多疯狂。

巴菲特追求的是产品很难发生变化的公司,所以他买了后就可以长久持有。但他也说过,如果你能看懂变化,你将会赚到大钱。他说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学会付高一点的价格去买未来成长性好的公司,据说芒格帮了很大的忙。

我们也不负债。负债的好处是可以发展快些。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得长些。反正你借不借钱一生当中都会失去无穷机会的,但借钱可能会让你再也没机会了。

在理解的安全边际内,如果还有钱,当然可以再买。要注意的是,加码和想买的人多了(股价涨了)没关系,只和价值和机会成本有关。我认为Buffett花钱买BNI好过把钱放在长期国债上。BNI有很好的现金流及一定的成长和大片的地产,长期而言年回报应该能超过8%。

段永平罕见发声:投资的好机会已经出现!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3ERJLX70sHd1fHwPjkAig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

疫情阴影在逐渐散去。但有一个非常滑稽的黑色幽默片段,经久难忘:1月31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宣布,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官媒发布,且中字头的两大所提醒,焉会不信?于是神州大地所有双黄连,当夜售罄。

 

一个经典的评论是这么说的:那些买双黄连的,我已经预知你30年后的状态了:你老了要被骗买保健品的!

 

有一种商业模式经久不衰:收割智商税

 

被收割的,其实永远都是同一批人他们几乎全部的信息都被过滤、重组和屏蔽,且甘愿被屏蔽,且甘之如饴,深信不疑。他们没有善恶之分,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常识,没有逻辑。他们敏感且狭隘,玻璃心加巨婴症。他们如同木偶,所有的行动指南,仅仅是18岁之前课堂上读的书本上怎么说,上面怎么说。他们会去攻击韩红,攻击方方,攻击那些其实是在为他们抱薪的人。他们会前一刻还在惊恐万分,后一刻就感动到热泪盈眶。他们会坚持买彩票,坚持买那些扇贝游走又游回的公司股票。他们坚信病毒是美国人的阴谋,坚信中医才是真正的科学,坚信落后就要挨打……

 

如果你在朋友圈普及常识或者警示风险,他不仅不会感谢你的好意,还会认为你这是在羞辱他们的价值观与智商而仇视你!

 

印度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其名著《集体选择和社会福利》里,如是评述:“无数的可怜人,长期活在单一的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他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原谅他们吧,因为他们的确不知道真相。”

 

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就算他们侥幸逃过了P2P的收割,也一定会有老千股、双黄连、保健品守在路上等着他们。总有一款镰刀会适合他们

 

我在朋友圈写过一段话: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

这是一种必然。

 你所赚的每—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2500年前,孔子其实就已做过提醒: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人人都得为自己的愚蠢买单,这并不过分。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2IbM92I0qxjX6Fp3DaKnFg

2020最先倒下的会是那些非刚需的项目

2020最先倒下的会是那些非刚需的项目

 

以后要写一点没有任何目的流水账,以记录我疫情期间的“求生”历程。

 

——张桓

2020年3月15

 


 

刚需和非刚需的差别太大了,尤其是疫情期间,表现更为明显。

 

一个产品是否刚需,太多人有错误的理解,有个调查显示,创业失败的第一大原因就是“需求不存在或不刚需”。

 

 

ofo显然就是这方面的代表,非要把一个小众小场景点需求按照大众刚需的策略来融资来发展,注定雷声大雨点小。

 

瑞幸咖啡亦是如此,咖啡并非大众刚需,只是非常小众的一个饮品,咖啡馆的刚需程度都比咖啡强,即大家喝咖啡不是目的,找一个喝咖啡的地方才是真正的需求。

 

瑞幸咖啡在用一个非常娴熟的资本套路试图催熟中国咖啡市场,我认为可能很难如愿,教育成本太高了,咖啡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可喝可不喝,和吃饭不一样,不吃饭会饿,所以同样是舶来品但解决填报肚子问题的麦当劳肯德基才有机会做到全球餐饮连锁前几位。

 

星巴克的咖啡未必如意大利的illy好喝,但那又如何呢,一如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所言,大家不过需要的是一个第三空间。

 

真需求/伪需求,可能中间也就一层窗户纸。

 

2012年一个在上海做健身教练的粉丝要创业,让我给出主意(本人收费很高,勿扰),我就告诉他:

 

健身不是刚需,甚至减肥都未必是真正的刚需,很多人也就嘴上说说,并不迫切。

 

但产后修复是刚需,虽然小众,但刚需且利润高,效果也立竿见影。

 

于是他按照的我的建议仅仅在一个公寓楼里面低成本创业了,现在据说已经有多个工作室,比很多后来的重庆上海的产后修复连锁做得好,因为这件事还真做不到规模化,就是个小众刚需,搞连锁加盟必死无疑。

 

对了,瑞幸的加盟最后也会一地鸡毛,但一点点奶茶就是刚需,因为非常适合take away街上喝,奶茶像饮料,是十年前冰红茶的升级版,但咖啡不是,是一个要坐下来“慢慢喝”的“作品,非产品。

 

更不用说搞啥民宿的连锁了,民宿是一个需要匠心及天时地利人和,可以做成百年老店的项目,可能全世界就只能有一家,多了还有可能存活不了。

 

商务酒店就可以连锁,因为出差住商务酒店是刚需,住民宿就是小众且可住可不住的兴趣。

 

昨天有人给我发了北京工体一个酒吧的视频,我表示“正常”,大家肯定憋坏了,一旦有些放松,肯定会去蹦迪。

 

 

2020最先倒下的会是那些非刚需的项目

 

 

但蹦迪喝酒都只是表象,大家真正需要的是情绪的发泄,越是压力越大经济越不好“小酒馆”、“小酒吧”就越“刚需”,没办法,压力总要有出口,总不能和家人及同事发火吧,虽然说借酒消愁愁更愁,但至少能“今晚”不失眠,就是都市人的刚需。

 

大家不要觉得就是刚需,有音乐有氛围无拘无束的喝酒才是刚需,姐喝的不是酒,是寂寞。

 

包括,烟也不是刚需,没人买烟时很爽吧,抽烟时才快活,你看“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红了多少年,包括“一品黄山天高云淡”,都是对抽烟这个“刚需”的美化,而非说自己的烟多么好(当然,广告法也不允许)。

 

知道冈本为何做的越来越比杜蕾斯好吗?因为“屌丝才用杜蕾斯”这样的暗示让很多更多年轻人更愿意花高价“享受”日本情趣暗示,谁不想在伴侣面前表现的有情有趣有用有品呢?

 

日本AV及动漫产业或文化是冈本崛起的底层原因,当然,也不能磨灭了冈本渠道的建设以及产品的牛逼。

 

可用户真的想要一次非凡的LOVE体验,而非一个整天抖聪明的屌丝男士感。

 

延展来看:

 

蛋糕好吃也不是刚需,能给人带来过生日的逼格及氛围的切蛋糕仪式感才是刚需。

 

零食不是刚需,煲剧或下午茶时有很小很小袋各种花样可以拍照可以尝尝过把嘴瘾的东西才是刚需,好吃是主观行为,花样多、大礼包能让女生有极大的满足感。

 

户外本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刚需,在疫情的催化下更是如此,你看很多城市,最火的地方及街区基本都是有户外的地方。

 

大家在封闭的空间(家里、办公室)呆久了,肯定最喜欢出来放放风、透透气。

 

 

2020最先倒下的会是那些非刚需的项目

 

 

2020下半年,有户外的物业会走俏(烧夜24H街区欢迎有户外物业的合作方按照酒店式管理的合作模式合作)。

 

以我投资的项目为例:

 

财商教育不是刚需,但赚钱是刚需;威士忌喝小龙虾不是刚需,大叔喝酒聊天的地方是刚需;喝早茶不是刚需,但吃早餐是刚需;

学儿童舞蹈不是刚需,希望自己的女儿形体有气质是刚需;去做美容SPA不是刚需,留驻青春是刚需;上学不是刚需,给孩子力所能及最好的教育是刚需;买买买不是刚需,拆快递是刚需;看直播不是刚需,打赏或购买那一刻瞬间有老板或主人的感觉是刚需;医护人员在线学习不是刚需,通过医考是刚需;学钢琴不是刚需,能登台进行钢琴表演是刚需;吃外卖不是刚需,干净卫生快速是刚需……

 

 

记得有个大师说,顾客要的不是一个钻头,而是一个洞。

 

其实任何行业都是如此,你只有发现了你所在行业本质需求并进行满足,你才有机会把你的产品或服务变成大众高频刚需,否则就只能是小需求、伪需求,再努力也做不大。

 

众所周知,我最近在炒股,其实炒股与我而言也不是刚需,但“投资已经财务公开,相对规范的上市公司精英团队,且流动性强”是我的刚需,投资初创项目比炒股心累太多,流动性也不够,我已经过了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阶段,对我而言,炒股风险更低。

 

记得有一次,马云问李嘉诚:为何多元化这么成功?

 

李嘉诚说,无论经济好坏,你一定要有一个一直可以赚钱的产业,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产业。

 

所以你看人家有自来水、电力、港口、能源、高速公路等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经济好坏都影响不大。

 

用今天我的说法就是,这些生意都是大众高频刚需的生意,不,是不得不消费的生意。

 

你的生意,现在是刚需还是非刚需的生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aq3C0U4npHN8crtAMAT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