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关于“日拱一卒”,

我们理解错了

请你来做一道题:

假如你每天能赚200万,并且可以活上一千年,你将拥有多少财富?

答案如下: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是因为每天赚208万太少?还是因为一千年太短?

聪明如你知道,盖茨以及别的首富们,是靠非线性的指数式增长,实现了财富的惊人积累。

每天赚208万当然很多,可还是靠出租时间赚钱,属于常规的“日拱一卒”

普通人靠这种“日拱一卒”的线性方式,更是难以改变命运。

价值投资的道理大家都懂,定投指数基金的方法都会,可是假如每个月定投个几千几百,什么时候才能“财富自由”呢?

难怪大家想要去赌,看着炒币的人两千块变两千万,人人向往。结果,一次次地沦为韭菜。

既然如此,“日拱一卒”还有什么意义呢?

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个词颇有误读。

本文想要讨论的是:

到底什么是“日拱一卒”的正确姿势?

 

真正的高手,

是这样“日拱一卒”的

“日拱一卒”,出自“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 “日拱一卒无有尽”:是指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坚持不懈终会有所成就。

  • “功不唐捐终入海”:意思是努力地在某件事上所下的功夫不会白白地浪费。

可是,有多少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鞠躬尽瘁,却只是原地踏步,甚至被时代抛弃。

“日拱一卒无有尽”,会不会只是对小兵的安慰?

“功不唐捐终入海”,讲的是付出就有回报,果真如此吗?

开淘宝店的,运营公众号或抖音号的,哪个不是亏多赚少?那些血本无归的创业者该找谁去要回报?

问题出在哪儿?

原来,我们对“日拱一卒”理解得太浅了。

真正的高手,对“日拱一卒”,有如下正确姿势:

1、“日拱一卒”是做乘法,而不是做加法;

2、关键在于大规模重复,进而形成网络效应;

3、“拱”是行动,更是决策,以应对不确定性;

4、“日拱一卒”需要凸性的守护;

5、在资产和资源的大局观下“日拱一卒”

 

姿势之一

“日拱一卒”是做乘法,

而不是做加法

让我们回到开头的段子。

假如你每天赚208万,你的财富变化是这样的:

第一天:208万;

第二天:416万;

第三天:624万;

第四天:832万;

……

第n天:208✖️n万。

看起来,似乎是很好的“日拱一卒”,而且拱得相当大。

但是,用加法来计算,并不能精确反映财富的变化。

我们应该用乘法。

第一天的财富V1=208万;

第二天的财富V2=V1✖️(1+G2);(G2代表当日财富增速,为100%)

第三天的财富V3=V2✖️(1+G3);(G3代表当日财富增速,为50%)

第四天的财富V4=V3✖️(1+Gg4);(G4代表当日财富增速,为33.33%)

……

第n天的财富Vn=208万✖️(1+G2)✖️(1+G3)✖️(1+G4)……✖️(1+Gn)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到,Gn越来越接近于零。

所以,即使假设你每天能赚200万,并且可以活上一千年,但是你的财富的增幅越来越小,很难超过盖茨夫妇。

重点在于几何平均值的计算。

上面的简单推理,还蕴藏着两个深刻的概念:

1、独立事件;

2、整体资产。

 

独立事件

所谓独立事件,是指假如我们以天为单位,那么每一天的“日拱一卒”是一个独立事件。

如此一来,我们就更容易理解,日拱一卒,彼此之间是乘积关系。

我忍住不就此去探讨洛克的“位格同一性”,而是用一个比方来表达这一点:

  • 假如你是一个机器人,每一天都会在半夜12点做一个软件升级。

  • 所以理论上,第一天的你,是1.0的你,第二天是2.0……

  • 于是,每天会有一个新版本的你上岗,对这个“你”而言,前一天的“你”其实是另外一个人。

  •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会审视地去看全新的一天。

  • 你意识到,作为继任者,有义务看清手上的牌,做好当日的决策,日拱一卒。

这么去想的好处,是跳出意识的连续性对我们的禁锢。

的确,人的自我意识如何形成,以及为什么会有一个连续的“我”存在,是宇宙间最深的谜团之一。

我们受益于之,也受困于之。

我,成为“我”的奴隶。

进而,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不仅是“我”的奴隶,还是系统的数据奴隶:

绝大多数人说的是网络流行语,想的是KOL嚼过的观念,做的是大数据预测之中的事情。

有一天,我看《西部世界3》,想出一句话:

所谓自我,是“你自己的选择”超越出可被系统预测的那部分。

这才是日拱一卒的本义。

日拱一卒,是指要摆脱自我的惯性,摆脱系统操控下的随波逐流,意识到自己可以对命运做出真正的选择。

在围棋里,高手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敢于“脱先”。

脱先,是指:在对局双方的接触战中,对对方的招法暂时置之不理,争得先手投于它处。

表面上看起来,脱先是为了争取主动。更深层次看,是指你的每一手棋,每一次下注,其实与上一手“无关”,是独立事件,所以你可以下在任何可以下的地方。

新手下棋,步步跟着别人走。为什么他们不懂脱先呢?

  • 一是水平不够,视野狭窄,算不出别处有更好的一手;

  • 二是勇气不够。“脱先”会导致在局部遭到损失,新手的“损失厌恶”更强烈。

理解了哲学和鸡汤的部分,才能明白我要表达的:

日拱一卒,是独立事件,是乘法,而非加法。

 

整体资产

日拱一卒,需要以整体资产,作为乘法的基数。

本文开头的段子里,尽管每天赚206万,但是过去积累下来的钱,却没有变成继续赚钱的资产。

“日拱一卒”是独立事件,而很多个“日拱一卒”串在一起,则需要全局观,发挥每一个子效,如同整体足球的打法。

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原则:

1、用目标作为“连续性”的评判标准;

坚持作为一种美德,应该是指一个人对目标保持连续性,而不是对动作保持连续性。

假如昨天的“日拱一卒”看起来与目标不符了,就立即换个拱法,而不必去维护自己行为上的一致性。

坚持未必正确,而放弃也不可耻。

既然是围绕目标展开,目标的“正确”就很重要了。但谁能保证目标不变呢?

所以,对于个人或者机构而言,应该有愿景、使命、价值观,这类看起来似乎很虚的东西,适合作为北极星一般的目标。

大一点儿,模糊一点儿,正确一点儿,会更长久,更适合引领我们穿越快速变化的不确定年代。

2、用全局利益来评估当下的“日拱一卒”的价值。

在前面,我模拟了一个场景:每天的“日拱一卒”,相当于有个新版本的你独立来做一次决策。

这种模拟的好处,一方面是切断没必要的连续性,二是赋予了新版本的你一次重新审视全局的“决策点”。

在这个决策点上,决策行为的独立性,与价值评估的全局性,得到了统一。

俗话说: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

这句话完整的表达,还要加上:

不想将军的卒,不是一个好卒

 

姿势之二

“日拱一卒”关键在于大规模重复,

进而形成网络效应

还是开头的段子:

你每天赚208万,连续赚上一千年,有错吗?

有。

错在两点:

1、出租自己的时间,不会让你太富有;

2、金钱不是财富,能帮你赚钱的金钱才是财富。

“日拱一卒”很慢,很笨,但是如果能够规模化,能够大规模复制,就很快,很聪明。

这种大规模复制如果能够形成网络效应,则为指数式增长又增加了一个乘积。

著名的梅特卡夫法则,描述了网络的价值以网络节点数平方的速度增长的经济现象。

许多个“日拱一卒”,彼此之间能够形成网络效应,会更加厉害。

假如做到这一点,“功不唐捐终入海”这个鸡汤,从技术上就变得可以实现了。

网络和平台,就是这个“海”。

我经常和公司的小伙伴们说,要把平常做的事情,变成涮火锅,要有一个锅把各种付出和可重复的笨功夫聚合起来。

否则,“日拱一卒”就成了猴子掰苞米。

许多公司试图用烧钱来构建网络效应,有些可行,大多数不行。

例如有些在线教育,不是完全节点的网络,甚至连双边网络都算不上。

这类“海”,最多算个后海。

数字化时代,科技公司厉害的地方就是,整个网络成为增长内核,增长内核越大,公司反而更强大,更灵活,边际效用递增,这和工业时代完全不同。

  • “海”,能够聚合“日拱一卒”;

  • “海”,还能放大“日拱一卒”;

  • “海”,也能抵御对手的“日拱一卒”。

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亚马逊这类公司。

亚马逊不断地将收益变成滚雪球式的增长内核,还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嵌套在一起的“海”。

贝佐斯总说“Day One”,其实就是“日拱一卒”,而又日日如新。

 

姿势之三

“拱”是行动,更是决策,

以应对不确定性

“日拱一卒”,与其说是行动,不如说是决策。

很多时候,痛苦的不是去做艰难的事情,而是在艰难的时刻作出主动的选择。

绝大多数人会用勤奋来逃避真正的苦难,放弃自己的决策权。

“日拱一卒”转化为决策,有助于我们运用概率思维。

而前面说“独立事件”,也是在为此做准备。

假如我们正在做的某件期望值为正的事情,成功概率是60%,那么意味着40%的时候,会经受失败的煎熬。

将上面的概率简化为100天的“日拱一卒”,其中就有40天的“日拱一卒”是失败的。

更何况,现实的分布更不均匀,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九败一胜,甚至是九十九败一胜。

人们无法忍受的不是“日拱一卒”的艰难,而是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煎熬。

投资,创业,都有点儿像带兵打仗,需要经历战火与牺牲。

在高手眼中,“日拱一卒”不仅需要系统,需要“海”,还是概率化的连续决策过程:

重要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在行动中不断优化概率,并借助大数定律实现正期望值的回报。

 

姿势之四

“日拱一卒”需要凸性的守护

“日拱一卒”的增长率,连续性,胜负的概率,都会面临“阻力”。

财富的滚雪球,是西西弗斯那样的向山顶推石头,而非从上而下坐滑梯。

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熵增的宇宙。

个体的努力和坚持,自不必说,但这只占整体的一小部分。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设计自己的运气,以及运气的运气。

所以,“日拱一卒”需要一个好的基础概率。

也就是所谓的入对行,撞上好的赛道。

这样,能让你相对大概率地做正确的事情。

你还需要大概率地将事情做对,快速学习,不断更新。

更难的是,“日拱一卒”伴随着分配资源,而下注的比例并不是均匀的。

关于上述框架,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关键概念,我想应该是:

凸性。

“日拱一卒”,容易给人造成“付出就有回报”的错觉。

可事实并非如此。

创业和投资的成功遵循幂律分布,极少部分人大胜,大部分人劳而无获,不仅没功劳,连苦劳也没有。

《硅谷创业课》一书,反复提及三个概念:

1、凸性;2、大满贯;3、反向思维。

那么,到底什么是凸性机会呢?

凸性(convexity):在风险投资中,潜在的(大)收益和(小或无害)的损失之间非常不对称的情况。

最优秀的投资者明白,风险投资业务的成功在于购买错误定价的凸性

不确定性是明智的投资者的朋友,因为不确定性导致了错误定价的凸性的存在。

所以,凸性机会有时候看起来有点儿疯狂。

投资人山姆·泽尔这样描述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听着,商业并非什么难事。

如果你看到某行业风险低,有良好的上涨趋势,你就去做。

如果风险很高,前景惨淡,你就放弃。

唯一需要做很多工作的情况是,有明显上涨的趋势,并且风险也很大。”

我们需要很有耐心地“日拱一卒”,但是要意识到,机会并不是一块均匀切成8块的蛋糕。

现实世界是不均匀、非线性的。

数学通过凸函数,让我们更精确地理解凸性。

例如,指数增长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凸函数模型: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在上面的公式里,时间t的对应值是Vt,其初始值为V0,且以速率R增长。

凸函数的斜率是递增的:函数值随度量值的增加而增加。

(上述来自《模型思维》一书。)

最近以及未来数十年,数字化产业突飞猛进,造富无数,底层原因之一是摩尔定律惊人的凸性。

让我们再回到开始的段子:

假如你每天能赚200万,并且可以活上一千年,你的财富图形是下面这样的: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凸函数的图形是这样的,例如摩尔定律,又或是亚马逊的股价: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凹函数的图形是这样的: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被平均的风险》一书,用房地产市场的抵押贷款投资组合,来描述了凹函数。

假如市场的房价有涨有跌,而平均房价维持不变,那么,你认为该投资组合的利润图会是什么样的呢?

在下面的例子里,一半的房价上涨8%,带来不足5%的利润增长;另一半的房价下跌8%,带来的利润下降高达40%。如下图: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上述图片来自《被平均的风险》一书。)

结果会如何呢?风险远比表面上看起来大得多。

上图的凹函数,正是2008年次贷危机时发生的故事。

而在做空者的计算公式里,上面的凹函数正好颠倒过来,结果变成了他们投资的凸函数。

以上一堆图形,无非说明了一点:

“日拱一卒”,绝非埋头苦干。

即使懂了凸函数,未必就能捕获凸性机会。

投资人会告诉你自己是如何投中腾讯的,但无法告诉你下一家腾讯是谁。

然而,凸性能够帮助我们从更高阶来理解不确定性。

“日拱一卒”,不是陆地上的稳步推进,而是大海波涛起伏中的冲浪。

我们需要为自己探寻凸性的守护。

 

姿势之五

资源和资产的大局观

日拱一卒,既需要士兵式的突击,又需要将军式的决策。

在王兴看来,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

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着如何实现目标,不管自己现在拥有什么,哪怕手上什么都没有。

在我看来,“日拱一卒”就是以资源有限为前提去实现目标。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日拱一卒”,是一个增厚资产、配置资产的过程。

  • 有些公司烧钱,烧出来的是资产;

  • 有些公司烧钱,烧出去的是费用。

在如今这个时代,最大的变革和机遇,就是资产向数字化世界的转移。

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对于个人而言,你的核心资产是你自己。

将自己视为可以不断优化升值的资产,是“日拱一卒”的灵魂。

自我更新,正如芒格所言:

每天结束时,努力使自己比早上起床时更加睿智一些。忠诚且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如果足够长寿,大多数人都会获取应得的回报。

在过去的任何一年,如果你一次都没有推翻过自己最中意的想法,那么这一年就算浪费了。

最后

人生在世,谁又不是一只无法回头的过河卒?

我们都是日拱一卒的小兵。

或者说,更像《兄弟连》里的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这部系列剧,在我看来是最好的商学院教材之一,其中有段台词至今难忘:

你唯一的希望,就是接受你已经死了这个事实。

你越早接受这个事实,就越早能够表现得像个真正的战士一样,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没有自责。

所有战争靠的就是这个。

我们幸而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必如此悲壮。

然而,这段加缪式的话语,残酷地揭示出:

真正的高手,只有放下一切,才能做到“日拱一卒”,勇往直前。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dnXDolWF_CG7SLqFhSBNg

如何自学一个领域?

作者 l Lachel   编辑 l 易小飒 

来源 l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以前分享过不少跟学习相关的文章,但大都是集中于某个点,欠缺系统性。
今天这篇文章,想把「学习」这个问题,系统性地梳理一下。尤其适合新接触某个领域的同学,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帮助你快速入门。
超详细!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篇文章讲透了
01
  框架:
初步了解一个领域
解决what、why、how三个问题
 
 
不少朋友问过我“刚刚入门一个领域,什么都不懂,怎么学?”,我的回答永远都是一样的:
 
一定要先从搭框架开始。
 
什么叫搭框架呢?
 
简而言之,就是给你的大脑一个铺垫,让它准备好,告诉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大量吸收这个领域的知识,请做好理解和储存它们的准备。
 
举个例子:
 
当你撰写一份策划方案、报告时,你第一步是不是先有一个整体构思,列一个大纲:我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接下去才开始动手?
 
学习也是一样的。
 
如果缺少了框架,你所有获取的知识,就只是碎片信息而已。它们会孤零零地漂浮在记忆里,难以稳固存在,也难以被你所调用、组织、整合。
 
那么,如何搭建框架,令我们的学习更加体系化呢?
 
我建议的方法,是去搜寻这个领域相关的经典教材,大约3-5本,整体读一遍。无需一字不漏地精读,这太花时间了。大致翻一遍、通读一遍,就可以。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思考和回答这三个问题:
 
What:这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流派和分支?有哪些常用的术语?
 
Why:这个领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现在进展到哪里?
 
How:这个领域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有哪些被广泛承认和应用的基本成果?
 
举个例子。

很多读者问「如何入门心理学」,我总会推荐几本大部头,像《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很多人看到就会开始打退堂鼓:“好几百页,什么时候才能看完,至少得看一年吧……”
 
其实你需要一页页把它们读完吗?当然不需要,也没有必要。
 
你先读一下前两章,对它们的起源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大致翻一下其他章节,了解心理学有哪些分支、分别研究什么、目前有了哪些主要成果;再着重看里面加粗的、或是章末拎出来的术语,大致理解它们的意思。就可以了。
 
再比如学习哲学,你没有必要一页页去翻完《大问题》《西方哲学导论》,你要做的是:
 
整体通读一遍,了解哲学的起源是人对自然的怀疑,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比如近代哲学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思辨的核心从宗教转变为人文,开始引入成熟的逻辑学、科学,开始变得多元化等等,就可以了。
 
这个阶段,你要做的是什么呢?
 
是博观约取,在心里建立起一幅图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作者的脉络」里面,而是要以你心里的图景为主,缺什么就补什么。
 
这在心理学上面,就叫做「图式」。是我们认知和理解事物的基础。
 
比如:
你翻完了一本书,知道哲学研究的一个问题是认识论,但你不清楚什么叫认识论。
 
那就再翻到相关的部分多看几遍,或是把书里所有提到认识论的内容整合起来。不必细究每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每个结论是怎么推出来的,知道它大概指什么即可。
 
这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把这幅图景补全。一旦成功建立图景,它在你未来的学习里,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02
  概念:
快速定位存在疑惑的点
搜索信息逐个击破
 
 
搭建完框架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去把它精细化、补充完善。
 
在搭框架的过程里,你一定会碰到许多术语和概念,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程度,很有可能存在偏差。到这个阶段,是时候把它们攻克掉了。
这个阶段,你要采取的方法,就不仅仅局限在经典教材里面了,而是广泛地搜索。
 
比如,学习哲学,你看到一个术语,叫「质料」,翻了一下,发现来自亚里士多德,但书里因为篇幅原因没有详述。那么,你就要自己去搜索这个术语,想办法把它弄通、弄透。
 
你可以去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导论、解读,翻到相关的部分,尝试着理解它准确的内涵;可以找书,可以在网上搜索,可以看公开课……不拘泥于一切形式。
 
你要做的是:快速定位到你存在疑惑的概念,用尽可能多的信息去攻克它。
 
在这个过程中,你多半又会碰到新的概念,那么,不妨继续顺藤摸瓜,循着「质料」出发,把相关的概念都纳入进来,一起理解清楚。
 
很多朋友常见的困惑是:我怎么控制这个「度」呢?怎么避免自己不断延伸、跳转,陷入新的「概念海洋」里面?
 
我的建议就是:
 
时时刻刻在心里自问一遍:“我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如果可以,并且不涉及新的概念,那就说明是时候停下来了。
 
要时刻记住,自己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以目的为导向,给自己划定「边界」。
 
一旦你认为自己足够理解了一个概念,就将它放回到框架里,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解释它,看是否通顺、合理。如果是,那很好,继续寻找下一个概念,以此类推。
 
慢慢的,当这些概念都弄通透了,你的整个框架,也就更加准确了。
 
03
  网络:
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形成自己的体系
 
 
到了这一步,你就算是正式开始入门了。
 
经过框架搭建和概念澄清,你会发现,之前看不懂的东西,似乎能够大致理解了;之前想当然的地方,原来是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之前觉得模糊的问题,也似乎有了一些思路了。
 
那么,这个阶段,就可以带着下面这个问题,去阅读、听课、学习了。
 
什么问题呢?
 
始终带着「联系」的思想,时时刻刻思考:我学到了一个什么知识点?它可以跟别的什么知识点联系起来?如何构建这种联系?
 
这才是学习的核心:知识的本质永远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之间的联系。
 
正是这种联系,涌现出了超越单个信息点总和的「系统性」。
 
如何思考「联系」呢?
 
我自己常用的方式,是把每个知识点看作一个「知识元」,它有三个突触,分别是what、why和how。
 
  • What:话题,结构,类别
  • Why:原理,原因,起源
  • How:应用,解释,结果
举个例子。
 
你读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你发现,他是在解释「自我」—— 那么,就可以把它跟「自我」联系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你也许会读到丹尼尔·丹内特的「多重草稿模型」,你会发现,他从脑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自我」观念。那么,同样把它跟「自我」联系起来。
 
这时,你会发现,围绕着「自我」,「我思故我在」和「多重草稿模型」产生了某种联系。
 
什么联系呢?显然,后者是在反驳前者,提出了一种非实体的、分布式的「自我」。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两者,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
 
进一步,你还可以去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观点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如果你把笛卡尔放回之前建立的「框架」里,不难从宗教和本体论去找到他思想的根基:他的身心二元论,本质上是一种对宗教和科学的调和——那么,你又可以从why出发,去延伸下去。
 
同样,关于丹尼尔·丹内特的理论,从why出发,又可以延伸到脑科学、认知科学……
 
像这样,把浩瀚、繁多的概念节点组合起来,就能够组成一张网络。一张覆盖了种种学科、领域,从底层和表层,巨细靡遗的庞大网络。
 
这就是你的知识体系。
 
04
主题:
聚焦单个“局部网络”
加深认知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自我」这个概念上,会怎么样呢?
 
你也许会想到「我思故我在」,想到「多重草稿」,想到休谟的「自我不过是一连串印象的集合」……
 
这些被你嵌入知识网络中的节点,会全部显现出来,映入你的视野。
 
那么,你不妨去思考一下:
围绕着这个主题,这些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能够如何整合起来?他们的发展脉络是什么样的?彼此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点和共同点?
 
这就是「主题」——聚焦到我们庞大知识网络中的某个细节,去拎出一个「局部网络」
比如,「证实偏差」和「信息茧房」,是同一个领域的知识吗?其实不是。前者属于心理学,后者属于传播学。但没有关系。在「偏见」这个主题下面,它们就是互相补充的。
 
这就是「主题」的力量。
 
围绕一个主题,你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抽象的过程提炼出来,变成一个新的节点;你同样可以把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放到一起,按照它们内在的相似点和共性,去总结出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结论。
 
举个例子。
 
如果说知识网络就像一栋房子,那么「主题」,就是你在这栋房子里面,可以进行的种种活动:聚会,工作,吃饭,看电影,等等。
 
这些种种主题,就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05
  迁移:
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
要学会应用
 
终于说到了迁移。
 
如果说前四点,都属于「知识的积累」;那么到这里,就正式进入了「知识的应用」
 
什么叫迁移?
 
它的意思其实就是:把旧的、已知的规律、模式,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上面。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理解和拆解外部情境的能力。
 
比如这个问题:博物馆着火了,你应该救一幅名画还是救一只猫?
 
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就应该透过表象去思考它的实质: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一个两难选择。
 
两难之处在哪里?一端是价值(名画),一端是道德(生命)。
 
那么,你或许就会发现: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被说滥的「电车难题」的变体而已。
 
再进一步,当我们面临道德和价值的两难抉择时,应该如何思考呢?我们不妨求助于伦理学。
 
伦理学有两个观点,分别是目的论和义务论。前者着眼于事物的「效用」和「价值」,后者着眼于行为的动机和行为本身,只要出发点是善的,行为就是善的。
 
那么很显然,把伦理学的知识迁移过来,我们就会知道:这类两难问题并不存在答案。但透过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反思自己的立场和观念。
 
比如,你是一位功利主义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真的能接受一条生命在你面前消失吗?你是一位义务论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的行为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是否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预?
 
当然,如果你用别的知识去迁移,那得出的可能又会是别的结论。
 
这就是一种迁移。具体来说,就是三步:
 
1.在前四步积累知识时,为知识预留出「接口」;
 
2.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通过对问题进行拆解,找出它背后的核心;
 
3.把问题核心跟「接口」做对比,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应用到新问题上面。
 
同样,假如你在学习编程,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
 
就是对你想实现的效果去「拆解」,把它们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流程、模式,描述出来,再对应到自己积累的编程知识,去「调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假如我想在一群人里做一个「一对一匹配」的小活动,可以如何来拆解这个问题呢?
 
不妨思考,它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到相似的人尽可能地匹配上。那如何让电脑理解「相似」呢?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不理解语言的,它只能理解数字。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数字,来实现「相似」。
 
那么,一个简单的思路就是:
我们事先定义出若干个分类,再让参与活动的人做一个问卷,依据问卷结果,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分类里面(给每个人贴上一个1、2、3……的标签),再在同一个分类里随机选取。
 
进一步你会发现,这其实跟推荐系统的算法也是相似的。只不过推荐算法的输入,换成了各种各样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算法复杂了很多。
 
简而言之,结合这几个例子,我们有哪些进行「迁移」的方法呢?
 
第一,类比。
 
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跟哪些旧的问题、我们已知的问题相似,可以进行模仿和类推。
 
第二,黑箱。
 
不妨把这个问题视为一个黑箱,去思考:它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
 
第三,抽象。
 
不妨去掉具体情境,试着把它泛化、抽象化,提炼出它的结构和骨架,思考,它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06
  模型:
真正的高手
都懂得构建自己的方法论
 
 
当你进入「迁移」的阶段之后,下一步,就是不断去练习。不断去寻找和发现新的情境,练习拆解和迁移。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慢慢发现:
 
许多新问题之间,其实是存在一些共性的。它们虽然不同,但都可以用同一套知识模式去迁移解决。
 
这时,你就创造出了一个「模型」
 
这也是很多人缺乏的能力。
 
他们或许知道怎么迁移,也不缺乏练习量,但缺的是,从解决问题的经验中,进行高层次的总结归纳、抽象出「模型」的能力。
 
许多我们所说的「专家」和「聪明的人」,其实比我们厉害的,也正是这一点:他们的优势并不在于知识量的储备——那些都是静态的。他们的长处,是拥有大量的「模型」积累。
 
你会发现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总是能够很快把它进行拆解,并调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就是模型起到的作用。
 
比如,我在第5点举的例子「救画还是救猫」中,用到的措辞是「这类问题」—— 这其实就是一种「模型」。
 
再比如,我以前经常提到「动力-阻力」模型。这个模型有哪一本书提到过吗?其实没有。它完全是我原创的。
 
但是,通过这个模型,我就可以把许多相关的知识浓缩起来,去处理一系列跟决策、行为、习惯、政策……等等相关的问题,更好地思考它们和解决它们。
 
我常常说,要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方法论。模型就是自己的方法论。
 
你所有的知识,都是这个世界上已有的、已知的,唯有这些通过你的经验和实践,所得来的浓缩的「模型」,才是真正专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你会发现,模型跟主题非常像。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主题是对内的,是你围绕知识网络中某个节点,所展开的一系列「解释」;而模型是对外的,它是将主题迁移到一系列情境上面的结果。
 
简而言之,模型的本质就是主题+情境;主题聚焦于「为什么」,而模型聚焦于「怎么做」。
 
当你能够打通前五层,并且从模型的角度看待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进入「专业」的领域了。
 
07
  更新:
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
才能保持生命力
 
 
最后一层,是更新。
 
学无止境。
 
一个框架搭建起来,一个知识网络构建起来,它始终是「过去」。但人类的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你必须时刻去更新它,去更新旧的节点,更新节点间的联系,才能让你的知识网络保持生命力。
 
如何更新呢?
 
这里,就是碎片信息的作用了。我会在生活中,去看各种各样的网站、博客、杂志,看一些不长的、专注于某个点的文章,并用最新的结论和观点,去覆盖和修正我的旧观点。
 
同样在生活中,如果我的旧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我也会去想办法「寻找共识」,找到自己观点的不足和残缺点(正),把对方的观点整合起来(反),以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合」。
 
这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库、不断升级大脑操作系统的过程。
 
但很多人在这一层,也特别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封闭心态。
 
许多人会把不同的观点,当成是对自己的攻击,从而下意识地启动防卫机制,来维护自己的正确、稳定。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只有开放的心态,能够让我们保持生命力。
 
当你的内心变得封闭,当你关上了接纳和共识的大门时,你才是真正地变「老」了。
 

08
不追求绝对正确
只追求比过去的自己更好
最后,简单提几个大家常见的问题。
 
1)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好像没有框架」。实际上,框架是一定存在的。你之所以觉得「没有框架」,只不过是因为它没有被你意识到而已。
 
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什么结果呢?框架不完整,不准确,支离破碎。从而导致,你对新知识的接收和储存,也是破碎的。
 
所以,把自己的框架「显式化」,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2)这套理论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学习。只不过对不同领域的学习而言,每一层次的比重会有所不同。
 
比如,偏理论型的知识领域(比如哲学、历史、艺术),框架-概念-网络-主题的占比可能会重一些;而偏实践、技能型的知识领域(比如编程),框架-概念、迁移-模型的比重就会大一些。
 
3)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什么呢?被动学习。
 
什么意思呢?打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忙着去思考「作者讲了什么」「书的结构是什么」,全盘照收;听一门课,忙着把课程结构、脉络梳理出来,然后去记忆和背诵……
 
这样有用吗?也许有,但不大。你只是在复制别人的思想而已。学再多,你也只是在复述,很难真正能够「运用」。
 
不要觉得跟着别人走就是捷径。学习没有捷径。
 
4)很多人在前几层的时候会有困惑:可是,我怎么知道我搭的框架、理解的概念是否正确?万一错了呢?
 
其实不必过分担心。一方面,框架的搭建、概念的理解并非源于臆测——你是要查阅资料来攻克它们的。这一点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稳健的系统。框架和概念共同组合,彼此作用,如果偏差过大,那么这个框架一定是有内在矛盾的,也很容易被我们所发现。
 
最后,无需追求100%的正确,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关键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后面的学习中,时刻去检查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就可以了。
 
我们要追求的,永远不是「绝对正确」,而是「比过去的自己更好」。
 
最后,再回顾一下这张图。
超详细!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篇文章讲透了
 
2021年已经过去一半了。希望能为你接下来的半年,注入一些动力。一起加油。
 

作者简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本文配图来源自《律政俏佳人》。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j-MGJOpS1XNk6UHAdIdPg

悬搁宁静

有些奋死一搏,可能是悄无声息的。
公元1939年,二战爆发。随后的六年,将有近一亿人死于这场有史以来最残酷的世界大战。
同年九月,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静静拉开了帷幕。
这场战争,像是一次武林高手的围殴事件:
江湖排名前十的日本顶尖围棋高手,轮番上阵,欲置一名弱不禁风的华裔青年于死地。
那是吴清源孤身一人来到日本的第十一个年头,他大病初愈,在家国恩仇的缝隙间苦苦求活。
决斗规则,是残酷的“擂争十番棋”,好比武士之间真刀真枪的生死对决。
这绝非打比方,历史上的十番棋,败者真的会家破人亡。
  • 正保年间,为争夺名人棋所之位,二世本因坊算悦与二世安井算知赌上生死,呕心沥血,耗时九年而只下了六局;

  • 宽文年间,为了挑战当时的名人棋所,三世本因坊道悦做好输了就受流放远岛之刑的准备;

  • 元文年间,本因坊七世秀伯与井上因硕决斗,秀伯中途吐血倒下;

  • 天保年间,赤星因彻挑战十二世本因坊丈和,吐血,死于26岁;

  • 十四世本因坊秀和战幻庵因硕,第一局耗时九天,因硕两度吐血;

  • 水谷缝治和高桥杵三郎擂争较量,水谷折寿而亡;

面对“悬崖上的决斗”,背后万丈深渊的吴清源别无选择。
昭和十四年九月,第一场十番棋决斗拉开帷幕,由木谷实对吴清源,史称“镰仓十番棋”。
第一局。木谷实执黑,不贴目。
50年后,初三暑假自学围棋的我,在凉席上摆下这盘棋,仿佛凭吊了一场古老的战役。

悬搁宁静

面对黑棋的两个小目,吴清源起手两个(白4和白6)二间高挂,相当罕见。
黑9挺起时,白4相当于开局肩冲无忧角,亦不寻常。
当黑13三路拐时,白14居然置之不理,在左下大飞守角。
当时我对此开局颇感疑惑。因为白棋的招法与我学的完全不一样:按理说,挂完角要拆边呀。
如果说这是因为棋谱来自50年前,那么,为什么我又会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来自未来的气息?
又过了27年,时间来到2016年,围棋AI阿尔法狗横空出世,碾压人类,彻底重新定义了围棋。
有人用AI研究了这盘古老的对局。
强大的人工智能如何评判近80年前的招法呢?
结果令人震撼:上图中奇怪的“白14”脱先守角,是AI的第一推荐!
其后的关键几手,也与AI的招法吻合。而最耀眼的,当属如下一手。

悬搁宁静

如上图,白棋又在下方肩冲,在右侧觑,快速展开,步调飘逸,是浓浓的AI风格。
这时,吴清源走下了白16。
少年的我摆下这一手时,愣了好一会儿。
这一手棋,你很难说它是虚还是实,是厚还是薄,是攻还是守,是连还是围。
总之,白16就像宇宙间的一颗行星,悬搁于宁静的夜空,轻盈却刺痛,缥缈而夺目。
这一手,又是AI的第一推荐!
就这样,开局不过五十余手,吴清源执白棋,在黑棋不用贴目的巨大劣势下(现在比赛中黑棋需要贴六目半),没有吃对方一个子(甚至木谷实也没走错什么棋),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反超了强大的敌手。
孤独探索棋艺的吴清源,仿佛是AI穿越回100年前,下出了天才般的妙局。
围棋,被视为人类完美博弈游戏的巅峰,其早期发明或是为了研究宇宙(占星术),或是为了演练排兵布阵。
围棋既有传统意义上“东方思维”的“感觉”,又有所谓西方思维的“计算”。
在东亚以外,作为最聪明的智力游戏,围棋是著名大学教授们的最爱,例如电影《美丽心灵》里的纳什。
西方人更感兴趣的,是围棋“难以计算的计算”之魅力。
如何教会计算机下围棋,成为科学家们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超级目标。
《未来终章》将围棋AI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黎明时代(1969-1984)
人们开始设计最基本的围棋软件,棋力只有三十八级(“级”是越大水平越低,“段”是越大水平越高)。
第二阶段:手工业时代(1985-2005)
这时的围棋软件,有点儿像填鸭式教育,既要靠开发者对围棋的理解,又要输入大量内容。
关键的算法,与国际象棋程序的原理接近。
1、极小化极大算法
意思是一步“最大化自身利益”,下一步“最小化对手利益”,如此循环。
2、评估函数
计算机评估局面,判断优劣,需要一个量化的评估函数,来代替人类感觉的“输赢”。
上述方法对于国际象棋非常管用,对于围棋却很难,因为围棋的“评估函数”非常复杂。
人们甚至认为,围棋里无法感觉的部分,是很难被量化的。
所以,计算机下围棋,不靠谱。
第三阶段:蒙特卡洛时代(2006-2015)
蒙特卡洛法也称统计模拟法、统计试验法,把概率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数值模拟方法,是按抽样调查法求取统计值来推定未知特性量的计算方法。
最常见的例子是测圆周率。
悬搁宁静
如上图。在这个正方形内部,随机产生10000个点(即10000个坐标对 (x, y))。
什么叫随机产生?简单化的说法就是,胡乱在该正方形的上方扔10000粒沙子,任其随机地落在正方形上。
听起来像赌徒扔骰子?没错,这就是其名字的来由:蒙特卡洛赌场。
随后,计算它们与中心点的距离,从而判断是否落在圆的内部。
如果这些点均匀分布,那么沙子的数量应该与面积成正比。
因为:图中圆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比例是π/4;
所以:圆内的点应该占到所有点的 π/4。
于是,我们数一下沙子的数量,就能得出π的数值。
我喜欢把蒙特卡洛法,称为“聪明的笨方法”。
厉害的人或者机构,很多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聪明的笨方法”。
计算机如何用蒙特卡洛法下围棋?
听起来非常不靠谱:
1、在当前局面,让计算机“随机”地“试下模拟”到终局,得到一个胜败的数据;
2、重复以上模拟很多次;
3、根据统计数据,选择获胜概率最大的那一手棋。
是不是像上面的赌徒扔沙子?
这就怪了,明明是地球上最聪明的智力游戏,怎么能用随机模拟出来的概率去“蒙”呢?
看似是用“近似解”替代了“最优解”,蒙特卡洛法透露了这样一种智慧:
模糊的精确,好过精确的模糊。
然而,蒙特卡洛法也有如下致命弱点:
1、看不清复杂死活和对杀;
2、后盘容易出错;
3、胜率低于50%时易“自暴自弃”。
第四阶段:阿尔法狗时代(2016以后)
围棋AI战胜人类,靠的是模仿人类的直觉。
阿尔法狗是深度学习的杰作。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个隐藏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
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表示。
研究深度学习的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等。

阿尔法狗起初的版本,还使用了数百万人类围棋专家的棋谱,并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自我训练。

而到了AlphaGo Zero这个版本,它已经不再需要人类的数据了。

有种说法是:深度学习是”小孩子的AI“,因为其看上去像小孩子学习,看起来漫不经心乱七八糟,效率却相当惊人。
想想看,孩子学说话,或者玩儿玩具,是不是像学习天才?
阿尔法狗将深度学习和蒙特卡洛树搜索做了巧妙的结合,从而夺下了人类最后一个(完美博弈)智力游戏高地。
2016年,阿尔法狗以碾压优势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
这一时刻,此前人们预测还需要20-50年才能到来。
回到六十年前。
时光如白马过隙,转眼之间,从吴清源大战木谷实开始,擂争十番棋已经持续了16年。
全日本顶尖棋手,轮番上阵,欲置吴清源于死地。
谁都不曾想过,吴清源可以在悬崖边挺这么久。
“当时被认为最强的雁金、木谷、桥本、岩本、藤泽、坂田,这些耆宿或新锐们在吴清源面前一一败北。”
不仅如此,当时所有和吴清源对局的一流棋士,都已被降为差一段的先相先或是差两段的定先。
这相当于,全世界十个最厉害的足球队,巴西国家队、皇马、巴塞罗那、曼联等等,轮番上阵,挑战某个神秘球队,并且这个球队每次只上10个人!
昭和三十年七月,最后的擂争十番棋拉开帷幕。
由高川本因坊秀格大战吴清源。
围棋的宁静,掩盖了其竞技的残酷。
棋盘上的巨人吴清源,现实中格外瘦弱,体重仅40多公斤。
即使如此,每下一盘棋,他会瘦一公斤以上。
这16年间,川端康成笔下“缥缈、清冽”的吴清源,生活中却过得像一只狗。
一只丧家之狗。
棋盘外一无是处的吴清源,陷入国籍风波,在中日战争中命如飘萍。
一只迷途“走狗”。
战后的吴清源,误入近乎邪教的玺宇。一代围棋天才,在教主面前连狗都不如。有次他没完成拉人头的任务,竟然打算投湖自尽。
一只落水狗。
由于吴清源连续获胜,日本棋士们在“打倒吴清源”的口号下,成立了“吴清源研究会”,共同研究如何痛打落水狗。
托尔金的小说里,有一段类似的画面:
最后只剩胡林一人依然挺立。那一刻他抛下了盾牌,双手抡动一柄大斧。歌谣中说,斧头沾了勾斯魔格食人妖护卫的黑血,冒起烟来,竟至熔掉。胡林每砍倒一个敌人,就高喊道:“Aure entuluva!光明必要再临!”如此他一共喊了七十次。
不同的是,胡林最后仍然被敌人生擒了。
而吴清源,则横扫所有轮番上阵的对手,屹立不倒。
他用的也不是大斧,而是一把轻柔之剑。
高川压轴最后的十番棋,被寄予厚望,他当时破纪录地达成本因坊四期连胜伟业。
读卖新闻社这样写道:
在残酷的胜负之道上拼杀至今,成也罢、败也罢,棋盘上的生死较量本就是棋士的宿命。这场投入全副心魂、舍生忘死我的十番争斗必将成为名谱而流传后世,亦必然不负众棋迷之望。
1955年,最后一战。
吴清源击败高川本因坊,并将其降级,从此再无敌手。
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翻看棋谱,会有一种“神奇”的疑惑:
你看到的不是悲壮,而是华丽。
如读卖新闻社当时的描述:
清新绚烂一如既往。
为什么那一局局生死之战,竟然看不见孤注一掷和挣扎?
为什么居无定所的吴清源如落水狗般坐到棋盘边,只要稍稍抖抖身上的水,挺身而坐,就会瞬间变成一头雄狮?
都说“争棋无名局”,为什么吴清源可以在残酷的擂争十番棋中留下不朽的传世之作?
为什么在近100年前,一个在命运中挣扎的棋手,可以下出最强大的AI推荐的“第一手”?
棋手王铭琬在写到围棋AI的发展历程时,有如下切身感慨:
1、围棋AI使用蒙特卡洛法,看似”不追求正解“,其实是以”没有什么正解“为前提来思考围棋,这种精神是稀缺的。
有趣的是王铭琬自己下棋,就是用概率来建立直觉,而不是靠精算。
王铭琬称之为“空压法”。使用这貌似不靠谱的方法,他居然拿到了“本因坊”的头衔。
2、阿尔法狗的深度学习,就像是“童心”的力量。
他认为,下围棋,是大人重返孩童的时刻。
童心不仅带来围棋的乐趣,更是强大的围棋“原力”。
赵治勋说,吴清源的棋似乎总在侦察,机会一来就逼迫对手进行不容分说的转换,完全是随机应变的好棋。除了吴清源,没人能够驾驭天马行空的布局。
这是不是很像蒙特卡洛法的鸟瞰?
吴清源的围棋世界里,似乎没有什么常理,无拘无束,自由驰骋。
“他此前已经弃掉的棋子,随着局势的变化不知怎么的又枯木逢春了,之前看似随意的布子也能呼应上了。”
吴清源喜欢一句话:暗然而日章
这句话出自《中庸》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意思是说,君子之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
有人认为吴清源用这句话自勉,讲的是君子的为人处世。
可我觉得,这句话代表了吴清源对未知世界的理解。
暗然,是指灰度,模糊不清,用概率思维来洞察未知局面。
这正是王铭琬写到的:
以”没有什么正解“为前提来思考围棋。
在我看来,吴清源的围棋世界观是道家的。
回忆起当年史诗般的十番棋擂争,吴清源说:
“胜负对我来说无关紧要。不是想胜就能胜,这就是围棋。因此十局战从一开始我想的就是让自己委身于围棋的流势,任其漂流,不管止于何处。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情。”
这正是道家哲学最有趣的地方,在一场寸土必胜、以胜负为目的的决斗里,吴清源用一种“不争”的态度,成为不败战神。
《东西之道》作者梅勒认为,对“人的能动性”的质疑,是《道德经》最有意思的部分。
  • 现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的发现开始,一直关注自我和自我的力量;

  • 《道德经》“无为”的准则,通向了对世界的整体观察–把世界看作一个机制,以“自然”或自发的运作为基础。

梅勒称之为:自创生
“和谐相依、方成棋局”,这就是吴清源对围棋的观点。
围棋是古代文化中罕见的与“量化”有关的事物,因此,当其与不太在意“数目化”的东方哲学关联在一起时,分外有趣。
吴清源的哲学,像是剑客生死决斗时的超然。这种超然没有脱离战斗的使命与严酷,反而令其战斗值更高。
尽管吴清源的胜率极高,但却没人视之为“胜负师”。
小林光一、曹薰铉等人也极有天赋,他们下棋赢了,会被视为“真能打”。
而吴清源赢了,却会被赞为“旷世奇侠”。这是其他超一流棋手无法企及的。
围棋像是一个呈现《道德经》哲学的桌游。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词汇,例如:气、场、势、利、虚、实,经由围棋的计算,以及终局精确的胜负评判,而变得量化而具体。
围棋AI战胜人类冠军,一方面嘲讽了人类在围棋上的许多幼稚假设,以及无知的夹层解释,许多定式和布局,甚至棋理,都被扫入了垃圾桶。而另一方面,AI与人类高手似乎呈现出了某些“英雄所见略同”之处。
例如本文开头吴清源那一手凌波微步的白16。
显然,AI和吴清源是经由不同的计算路径实现巧合的。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AI是人类设计出来的,但AI下围棋完全靠的是自学。
AI通过数百万、数千万盘的强化学习,从零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感觉,进而还能在实战中通过仿真推理来评估不同选项的终局获胜概率。
而人终其一生也下不了十万局,于是不得不依赖天赋、直觉,以及哲学。
而这两条貌似截然不同的路径,一虚一实,一东一西,竟能相逢于华山之巅。
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冒出来了:
如果AI可以用算法揭示出人类直觉(或哲学)中原本可以计算的那部分,那么人类的直觉(或哲学)反过来,是否能通向那些AI无法计算的深处?
如果道家思维能够帮助吴清源赢棋,其能否帮助现代人在“无法计算”的金融领域赚钱呢?
有个叫马克.施皮茨纳格尔的人,写过一本书,叫《资本之道》。
该书封面推荐语之一,来自《黑天鹅》作者塔勒布。
当马克.施皮茨纳格尔的基金在2020年前四个月狂赚40倍时,人们在文章中称他为“黑天鹅之父的大弟子”。
封面有个大大的“DAO”,正是来自中国道家的“道”。

悬搁宁静

国外研究者起初想用“Way”来说“道”,发现词不能及,后来干脆直接造了个新词“DAO”。
书的副标题是“扭曲世界的奥派投资”。
看上去,作者在古老的东方之“DAO”与西方之“奥地利学派”之间,建立了某种关联。
(写到这里时,我才发现这本书的中文版《资本的秩序》已经推出了。)
马克.施皮茨纳格尔是交易场上真刀真枪的剑客,16岁开始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当学徒,95%的时间都在亏损。他从中学到:
  • “学会承受损失,以及在损失扩大成灾难之前及时抽身”。

  • “我必须愿意长期看起来像个傻瓜,靠承受微弱的损失来等待大赢家。”

《资本之道》中,作者如此开篇:
一开始,我们必须用一种新方式考量资本,将其看作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
资本不是一个无生命的资产或者财产,它由行动和达到目的的手段组成,最终目的是打造、推进和利用不断发展的经济的各项工具。
事实上,资本是一个过程,或者一个方法、途径——即古代中国人所说的“道”。
金融投资是残酷的竞技场。看起来无比张狂的塔勒布,在与马克.施皮茨纳格尔合伙做对冲基金时,经常紧张到要被后者安抚。
马克.施皮茨纳格尔在书中提到了《道德经》,提到了围棋,并且相当内行地对比了“外势”和“实利”。
如果他遇到吴清源,一定会有很多话想说。例如势和利的平衡,过去、现在、未来的关联,时间贴现,等等。
马克.施皮茨纳格尔写道:
资本具有跨期特征:它的定位和在未来不同时点的优势是核心。时间是资本的生存环境——定义它、塑造它、帮助它、阻碍它。当用一种新方式思考资本时,我们也必须从新的角度考量时间,当我们这么做时,这就是我们的路径,我们的资本之道。
该书的关键词之一是“迂回”:为了在后期获得优势,而愿意在前期处于劣势。
这正是围棋里“势”与“利”的关系,其中交织着计算以及对未来的预测。
吴清源在棋盘上如行云流水,得益于他对“势”与“利”的超常洞察。
马克.施皮茨纳格尔认为“迂回”这种做法几乎不可能会有人愿意遵循。
正如老子所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器晚成。”

有人认为马克.施皮茨纳格尔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

弄懂如何处于胜利位置的过程,要比确定赢利目标更重要。

好玩儿的是,王铭琬在研究围棋AI何以碾压人类时,得出了超乎常人设想的结论:

  • 我们以为AI算法是靠计算力击败人类,就像汽车是靠机械的“蛮力”而比人跑得快。

  • 但事实是,比起堆积意义的“算棋”,无从捉摸的“形势判断”重要太多了。

  • 从棋盘整体直接判断形势,正好成了AI的最强项。

以上与投资之道的相通之处,妙不可言。

吴清源在对局中忘却胜负,反倒能够常胜。

当马克.施皮茨纳格尔刚开始下场成为当时债券市场上最年轻的交易员,被导师告知要明白自己为何要待在芝加哥交易所:

不是要学习如何赚钱。

“如果是想赚钱,你根本就不该待在这里。你将会在进军拉萨尔大街(LaSalle Street)的路上遇到各种困难,找不到进入的门径。”

马克.施皮茨纳格尔比绝大多数交易者活得更久、更舒服。

投资之余,他在密西西比湖边买了个农场放山羊,做奶酪,并被评为世界上最好吃的手工山羊奶酪。

这是道家的作派。也许他想起了庄子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道家哲学最具现代性的一面,也许是其对“未知”的理解。
道家勇于承认无知,其对知识的冷淡,与对情感的冷淡如出一辙。
这并非是说道家避世,或是不愿学习已知,探索未知,而是道家哲学认为:
在一个广漠无垠的未知世界,已知的知识微不足道,更可能是临时和错误的。
梅勒觉得,情感的宁静与知识欲求的最小化,让道家的圣人可以确定什么是转瞬即逝的,无须对它产生情感。
如此一来,厄运的坏处被最小化了。
同样,道家的圣人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样,他们就比那些误以为自己知道(或是假装聪明)的人更有智慧。
就像尤瓦尔·赫拉利的总结:
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
吴清源和阿尔法狗的强大之处,亦是始于“一无所知”。
笛卡尔有一个著名的“苹果”比喻:
如果一个人有一篮子苹果,他担心其中有一些是烂苹果,想把它们挑选出来,以免使其他苹果也烂掉。那么,他该如何着手呢?
这是一个简单而好玩儿的问题。笛卡尔给出的答案是:
难道他不是应该先将篮子倒空,然后把苹果一个一个地检查一遍,再将那些没有腐烂的苹果挑出来,重新装回篮子里,并将那些腐烂的苹果扔掉吗?
进而,我们的许多“已知”,也许根本就是错的。
如果要把错误的观念和正确的分开,以防那些错误的观念污染了所有的观念,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所有观念都当成错误的,一次性全部抛弃,然后逐个检查,只采纳那些不再存疑的正确的观念。
看起来似乎有点儿极端,对此我给出的解释是:
  • 我们应该用第一性原理,从“我一无所知”出发,从头思考某一事物的“DAO”;

  • 就局部而言,我们又没有必要重新发明轮子。

这是两种很难整合在一起的对立力量。
吴清源之“无为”,也离不开他扎实的基本功和大量实战锤炼。
否则,他的卓越大局观与概率化思维就没有了计算的根基。
十番棋擂争期间,全体日本最强棋手们罕见地聚在一起,集体研究。
而吴清源却始终孤身一人,他甚至不会刻意去研究对手。
列子可以御风而行,众人艳羡,说他得道了。而庄子不以为然,认为列子并不算是得道,因为他依然依靠起风。
而风,并不是宇宙间的那个“常”,非恒有之物。
假如列子习惯于御风高高在上,要是有一天风停了呢?
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不是双翅,更不是风。
吴清源在棋盘上像是《黑客帝国》里“得道”后的尼奥,会飞,轻盈舒展,难以捕获。
那是因为,他自己就是“风”。
怀疑论创始人皮罗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幸福,为此要回答三个问题:
  • 什么是万物的本性?

  • 我们对它应采取什么态度?

  • 这态度将给我们带来什么结果?

皮罗自己的答案是:
1、我们无法判定感觉与意见是否与客体一致,无法认识事物的终极本性,没有公认的标准可以裁决人们的意见分歧。
2、所以,我们不能相信自己的认识,应当“悬而不断”:对任何事物都说“既存在又不存在”,或“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
3、这一“不断定”的结果就是“不动心”状态,又称“平静安宁”,或“无动于衷”,或摆脱烦恼。
对于既存在又不存在,或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我愿意将其理解为一种概率化思维。
承认自己无知的“近似解”,比过于自信的“最优解”要好。
在围棋棋盘上,“悬搁判断”并非不判断,而是如同阿尔法狗般,面对遥远的终局,以及模糊的当下,用概率计算来判断。
以及,对随机性控制下的各种结局坦然接受。
由此而得的“不动心”,正是吴清源反复强调的“平常心”。
此乃他的另一个秘密武器。吴清源说:
胜负只有神明才知晓。在棋盘上尽全力作战,之后坦然接受结果,遵从“尽人事听天命”的原则,才能够保持平常心。
当他的弟子林海峰参加自己人生的第一场冠军争夺赛时,正是靠这三个字战胜了内心的忐忑。
怀疑论的理论活动,服务于“心灵的宁静”。
我无法判定,心灵的宁静,到底是目的,还是结果,抑或就是“道”本身。
我也不打算展开对比斯多亚派与道家在“接受命运”这一理念上的异同。
吴清源在围棋上的天赋毋庸置疑,但在世俗世界里他格外愚蠢。
谁又不是凡人呢?
他幸运地出生于大户人家,却正好赶上家道败落。
年仅11岁时,吴清源便开始靠下棋养家。
他“不懂规矩”地赢了段祺瑞,又不得不站在门外大喊:请给我学费。
千辛万苦东渡日本,吴清源每天都生活在“下不好就被赶回去”的阴影之下,连他的哥哥与母亲都总在担心:“万一输了怎么办?”
16岁时,刚刚立稳一只脚,吴清源就将三个妹妹接来东京,安顿好全家。
什么围棋,什么艺术,压根儿就是混口饭吃。
职业棋手,兼具了街头卖艺人的羞辱,与地下拳击手的残酷。
如罗大佑所唱:
每一步都和命运比执着
每个人都是时代因果
谁有勇气活成一段传说  在惊涛面前就敢说洒脱
不想在浪花的悬崖坠落  就只有朝着彼岸颠簸
谁不甘心像蚂蚁苟活  就有天大理由赴汤蹈火
迈向漩涡  还有什么  舍不得放手一搏
所以,宁静,或许是乱世少年唯一的求生之道。
  • 悬搁判断,又勇往直前;

  • 既接受命运,又翩翩起舞。

如果没有乱世颠簸,没有不确定性背后无法承受的命运可能性,宁静会独立存在吗?
在吴清源战斗的一生,吸引我的,不止是他最终用棋艺和不自知的哲学境界征服了对手,还有关于他命运的样本实验。
围棋的一盘棋,像是浓缩模拟了一个人一生之生死。
这倒是棋手的幸运之处,可以经历很多个“生死”,仿佛树的四季轮回,如同道家对“时间以连续的链环联结起来”之理解。
回忆起自己波澜壮阔的十番棋擂争,吴清源这样回忆:
能够在擂争十番棋中一路获胜,乃是因为我诚实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拼尽全力地奋斗,于是掌管胜负的神明认可了我的努力。这是我最大的骄傲。
吴清源在儿时曾被母亲带去看相,被说:
“这孩子进入三十岁后会在水中殒命。”
31岁那年,吴清源被“教主”玺光尊支使,准备搭乘军用飞机前往“满洲”。
出发前,因为偶然事件,未能成行。
之后,吴清源原本要乘坐的那架军用机在途中坠入了日本海,机上全员葬身海底。
20多岁时,吴清源染上肺病,差点儿死掉。
二战期间遭遇大轰炸,险些葬身火海。
47岁那年,吴清源被摩托车撞飞,又掉在摩托车上,被拖行了几米才滚落到路边。
从此,一代棋圣仿佛突然失去了神秘力量。当他面对棋盘,意识到这一点,彻底崩溃,以致于精神失常。
比赛前一天,吴清源不断向妻子请求说:“你替我去参加明天的棋赛吧!”
……
这以后,他再也没能回到刀光剑影的棋战中。
晚年的吴清源,仍然执着于围棋的研究。
他认为围棋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进而提出:
20世纪的围棋以争胜为主,21世纪的围棋的核心是调和、均衡、和谐。
然而,竞技的围棋,只在乎输赢,谁还会理会一个老人家的过时理论呢?
人们尊敬他,传颂他,漠视他。
2014年11月30日,吴清源于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内去世,享年一百岁。
“人类数千年的围棋下法是错的!“
人们用这个标题来提及阿尔法狗之父哈萨比斯的一段讲话:
所以在过去的3000多年里,人们认为在第三根线上落子和第四根线上落子有着相同的重要性。
但是在这场游戏中,大家看到在这第37步中,阿尔法狗落子在了第五条线,进军棋局的中部区域。与第四根线相比,这根线离中部区域更近。
这可能意味着,在几千年里,人们低估了棋局中部区域的重要性。
哈萨比斯年少时是国际象棋高手,对围棋只是勉强入门。
他如果看过吴清源的“六合之棋”,就会知道人类对围棋中腹的天才洞见。
所谓“六合”,指的是四方(东南西北)和天地(上下)。
吴清源认为:棋的一子一子必须和所有的方面相和谐,追求的是恰到好处地处于当时的位置。
不止是重视中腹,六合之棋的“天地”之维度,超出了棋盘平面的二维世界。
他解释说:子是有厚度和重量的。
所谓棋的厚与薄,外势与实力,实质上与时间有关。
围棋很有趣–由于棋子并不具备可移动性(除非被吃),围棋的过去和现在是被平铺在一个坐标化的棋盘上的。而对未来的计算和决策,基于已知,同样将被平铺于此。
我在人生算法里,说人生像是很多个切片串起来的。
围棋则像是将这些切片层层叠放在一起。

施皮茨纳格尔在谈及自己的“迂回投资战略”时,强调“对时间进行深入思考”:

改变认知维度,从当下改为中期,从即期改为跨期。

他用“景深”来比喻这个新的视角,是时间的景深,而非空间的景深。

在施皮茨纳格尔看来,“长线思维”是陈词滥调。

长线是远视,短线是近视;景深介于二者之间。

就像吴清源之“六合”,又或是道家之“时间以连续的链环联结起来”,施皮茨纳格尔投资理论中的跨期,包含了一系列的“当下”时刻,环环相扣,像一支伟大的乐曲,或者一串珠子。

又或者,像吴清源那远远超越时代的生死对局。

最后

就像他下的棋,吴清源的一生,看起来是柔弱的,却又是反脆弱的。

马克.施皮茨纳格尔在他的书里,特别提及了“以柔克刚”。
这位神秘的基金经理还是个太极拳爱好者,深深迷恋其中的“以退为进”。
吴清源在棋盘上的控制力,与人生中的失控,形成了某种反差,背后似乎又是相通的。
他以棋为剑,与生求善。
谁的一生,不是暂时“悬搁”于时空之网上的短暂瞬间?
而不曾战斗的一生,又如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宁静”?
纳斯鲍姆在《善的脆弱性》中写道:
尽管人类生活的种种可变性、偶然性使得赞美人性变得大为可疑,但在另一方面,从一种尚不明朗的角度上说,又正是这种偶然性才值得赞美。
在一个访谈中,她说过:
成为一个好的人,就是要有一种对世界的开放性,一种信任自己难以控制的无常事物的能力。
什么是好的人?
我似乎可以在综合了棋圣与凡人的吴清源身上,发现纳斯鲍姆给出的定义:
好的人,是一个勇敢地面对自己作为人类存在者的真实处境,不断地追求人所特有的价值的个体。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0IgbVQIucAUNf15w0jq0Q

他走了很远的路……

他走了很远的路……
投胎是门技术活。
 
 01 
 
2011年,成都的谭sir拦下了一辆满载树枝、人货混装的三轮车。
 
原来是一位大爷正在运送木材。
 
一人在前,一人一狗坐在后边的木材堆上,晃晃悠悠行进在烈日下。
 
当时谭sir为了拍摄交通警示片,对大爷进行了采访。
 
他走了很远的路……
弹指十年,大爷的悲惨和豁达又被挖掘出来,仿佛现实版的《活着》。

 

谭sir:你看这个多危险啊,拉着这么多东西,还带着人带着狗,万一再出个什么事,对你有很大的伤害,家里人难道不担心你吗?你爸爸不管你?

 

大爷:我爸爸死了,十一年了。

 

谭sir:妈妈呢?

 

大爷:妈妈死了二十多年了。

 

谭sir:那你老婆不管你?

 

大爷:老婆也死了,十一年。

 

谭sir:那你的子女呢。

 

大爷:也死了。

 

谭sir:真的假的,怎么可能子女也死了。

 

大爷:生娃娃难产,老婆孩子一起死了。

谭sir一脸震惊,仿佛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奇事。
 
大爷平静如初,仿佛生来就会遇到这样的坏事。
 
谭sir:难道你没有什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没有吗?
 
大爷:哥哥死了十八年。
 
谭sir:弟弟呢?
 
大爷指了指还坐在后斗木材堆上晒太阳的人:弟弟在这。
 
谭sir本想采访大爷的弟弟,用亲情攻势教育大爷,没想到大爷的弟弟根本不搭话。
 
大爷:他说不来的,他是傻的。
 
大爷说他今年69岁,一家八口死了六个。
 
家徒四壁,只剩下一个傻弟弟,一条快老死的狗。
 
谭sir问他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痛苦,看起来还是很开心,大爷说往前看。
 
他走了很远的路……
谭sir:啊?
 
大爷:往前看。
 
 02 
 
大爷生得早,没赶上义务教育。
 
没有知识和机遇,再怎么往前看,也只能是看看。
 
上世纪80年代,为了将巨大的人口从包袱转变为优势,国家开始普及小学教育。
 
1984年,13岁的李劲被选为代表,在上海举办的十年科技成果展上演示计算机程序。
一位老人看后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两年后,中国正式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同在四川的黄国平就幸运得多,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他1987年出生。
 
时代给了他向上攀登的绳索,天空却下起了刀子。
 
十二岁母亲离家出走,十七岁父亲遭遇交通事故离世,相依为命的婆婆也在同年病故。
 
同样的家徒四壁,同样的勉力维持,同样的穷人和老狗。
 
他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却要先承受十余年苦痛和挫败。
 
夜捉黄鳝,周末钓鱼,卖钱读书。
 
不买鞋子衣服,夏天烫脚冬天打颤,还是交不起学费。
 
当老师催他交学费时可能察觉不到他正在经历胃溃疡、胃出血,每一个寒心的瞬间都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这些苦难被他埋在心底,誓要一朝雪耻天下知。
 
 03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难。
 
这是最好的时代,人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城市繁华、乡镇和谐,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也是压力巨大的年代,高学历的精英群体疯狂加班,燃烧头发为财务自由的梦想加速。
 
低学历人群辗转于流水线、服务岗、销售岗,奔波于送人送餐送货的路上,一边憧憬未来,一边自我安慰。
 
今年20岁的云南姑娘小刘选择了跳河自杀。
 
他走了很远的路……
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为了养活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十几岁就外出打工。
 
天地广阔,对她来说只分薪水高低。
 
家庭重担,让她无力追梦。
 
即使从云南老家来到浙江杭州,也没能让她轻松多少。
 
她不止一次想过自杀,也不止一次付诸行动。
 
幸福还没来,她的两只手腕已留下数十道割痕。
 
她很善良,放弃了梦想,全力抚养三个弟弟妹妹。
 
她很坚强,一直默默承受生活的压力。
 
可她只是一个小女孩。
 
高收入群体尚且顾忌生育成本晚婚晚育,出生率和出生人口不断下滑,一个打工妹又怎么能承担得起三个孩子的未来呢?
 
3月23日上午九点半,本该上班的时间,她跳下了河堤。
 
被称为现实版《我的姐姐》。
 
 04 
 
最近谭sir找到了现实版“福贵”大爷。
 
那次遭遇后的第二年,大爷又结了婚,如今有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女儿。
 
他说之前为了逃避罚款,谎报了年龄,今年是真的60岁了。
 

我不把我说大20岁,你们能放过我吗?

他说自己是村里最困难的人,但是不混低保,而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靠捡废品捡垃圾养活一家人。
 
有生的勇气,也有混的智慧。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寒窗苦读22年后,黄国平在而立之年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当初为了实现梦想,他放弃工作选择读研,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成为小时候偶像那样的人。
 
他走了很远的路……
本是出头之日,不常在家的父亲、相依为命的婆婆、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对他照顾有加的师母都没能看到这一天。
 
这些生命中曾温暖过他的人,都被命运强行分开,天人永隔。
 

每每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在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灰尘很多,但只盯着灰尘,就看不到光。
 
大爷和黄国平这两个不同时代的男人在经历漫长的苦难后,都从眼里有光走到了有光的地方。
 
现实版《我的姐姐》获救后回了云南,不知道她的眼里是否多了一束光芒。

 

 

IDlsjyeshi韭菜斯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BxezCyCI6-Tzw2LzfR2Tg

现在鸡娃的隐患, 将在30年后集中爆发……

最近“鸡娃”这个词很火,但这个词并不是一时火起来的,早在很多年前就有鸡娃这个行为了,只是当时还没有出现这个词,现在被鸡娃的这代人长大了,他们过得如何呢?你知道鸡娃吗?你对鸡娃有怎样的看法?
本文来源:公众号“孙娟的书房”(ID:SJDSFSJ)。

………………………………….

 

现在焦虑的家长们,正在把娃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娃未来已经昭然若揭。
所有的事都有迹可循,今天抑郁的80后,以为遇到了”中年危机“,其实他们是三十年前被鸡的娃。
他们的今天,就是目前鸡娃的明天。
近几年,大学生频繁抑郁,40岁的中年人频繁抑郁,已经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问题了,原因在30年前,但已经很少人会把当时的情况和今天联系在一起。
如果你不鸡娃,只要娃人格完整,心理健康,很可能反而是以后的赢家。
最近和一位妈妈聊天,她很疑惑。
她觉得,给孩子压力这么大,会不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但是如果不这么高密度的培养孩子,又怕孩子跟不上同龄人的步伐。
尤其看到其他母亲全部都急吼吼的鸡娃,自己不由自主也得跟上去。
大家都在说,上不了好幼儿园就上不了好小学,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最后一定上不了好大学。可问题是,上了好大学就是人生成功了吗?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光明吗?
18岁就上大学了,人一生要活80年,你对娃的人生期待只看到18岁?18岁之后他活的好不好就不管了?
有的父母会说,父母也只能送到这里了,18岁之后就看他自己了。
问题是,你在他人生最关键的阶段,把他弄的残缺不全,剪了翅膀,损了精神,他成年后真正开始活了,却发现自己飞不起来,还深陷精神痛苦,你真的没责任吗?
 
现在鸡娃的隐患, 将在30年后集中爆发……
 
思考这个问题不能只看个体,要先看看概率。
 
国内第一批大规模上大学是80后。
目前80后已经步入中年,人生状态,个人精神状态已经完全显山露水了。他们的物质水平,事业发展高度,个人精神状态,快乐程度,真的和当年高考时的大学排名成正比吗?
如果你能留意一下,恐怕大多数人都在摇头。当年步入名校的学生,其中不乏有好的,但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状态。
有的人抑郁跳楼;有的人精神萎靡,毫无上进心;有的人在混吃等死,没有理想;有的人麻木,有的人痛苦。
80后人生的真实状态和当年的高考成绩似乎毫无关系,你希望你的孩子是这样吗?
也许有人会怀着侥幸心理,认为那些都是个人原因,是偶然出现的,你家孩子不会的。
错,所有事都有迹可循,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当年的因必然引发今日的果。
好大学,对人生影响没那么大

90年代县城中学的重点班是个很典型的研究样本。由于教学资源落后,生源不好选拔,即使重点班,学生结构也很全面。
高考时,顶尖的学生考到同济,浙大这类名校,最差的学生在本地专科院校,处于中间各个成绩段的都有。
如今这群人全部进入四十岁,现状却令人唏嘘。
当年的高考成绩能够让人进入好的大学,也仅此而已。后期无论是否继续深造,是否在工作中一直上升,都和当初的学历没关系了。
 
当年高考出类拔萃的尖子生,如今已到中年,大多都在体制内当大学老师,在医院当医师,在企业当工程师。
这些工作只是光环,实际情况,完全泯于众人,没几个人有高于生活的理想,也没人创造有价值的事业。
四十岁时,尖子生的生活和事业状态已经和上普通大学的同学拉平了。每天都在被还房贷,评职称烦恼着。并没过上当初想象的出人头地的辉煌生活。
 
还有一种进名校的,是官二代。从小被父母送夏令营,送培训班,送重点中学,送重点大学。小时候学会了背唐诗,弹钢琴,长大后全忘记了,也没获得更多的艺术灵感。
每次考学通不过,都有父亲直接通过关系送上去,前期太顺利,没吃过苦,形成了习得性无助,不敢迎接挑战,害怕暴露自己真实能力。
所以一般不思进取,毕业后没有相应的能力匹配名校光环,在后期的个人发展中连名校同学的圈子都进不去,只能退回当初家乡中小学同学的原生圈层。

高考状元们后来怎么样了?

请看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见《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
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说: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
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由教师负责填满,学生在家时间比如双休日,则基本由家长负责填满。
这个原因不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社会造成的。
所以,本科时上了名校,真的就鲤鱼跃了龙门,跨越了阶层吗?
不一定,人一生发展是动态的,人们就像在河水里不断逆流而上的鱼群,一生都在河水里游动,直到死亡。
刚开始游在前面的鱼不一定一直在前,游在后面的也不一定一直在后。能够完整游完全程才是真正的成功。
这需要保持一定节奏,足够的体力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哪个阶段的过度用力,有可能都是对自己的损伤。
 
能否走到高层次

和起步不完全相关

人一生的发展绝不是四年大学就能决定的,也不是18岁上的那所学校的高度决定的。人生就像登山,坚持不懈的一直往前走,才能看到更开阔的风景。
一次,我去国防科技大学看望同学,遇到了他的博士同学。
这位仁兄高中时家庭贫困,就辍学当兵了,在部队拿到专科文凭,又通过了专升本,接着读了硕士。最终和我这位高考就考到国防科大的学霸同学,在同一个博导名下学习核物理专业。
两人年龄差不多,据说现在留在某研究所工作了。
 
我们都很惊讶,他身上有种不断进取的精神,18岁时,在别人一步进入名校深造时,他在艰难地从学习的底层慢慢攀登上来。
读完博士才30岁,这样不断进取的精神,也会促使他在以后的人生中脚步不停。
反观很多高考就进入名校的学生,却在进入大学之后,变的没有人生目标,也不懂自我约束,人生基本停滞了。
 
再比如80后音乐家苗三川,别人上重点高中时,他上的是师范中专,中专毕业后考了很普通的本科。
但他的人生理想非常明确,就是在行业中一直往上走,也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他非常在意和不同人的交流学习,十几年来一直不断吸取他人的优点,同时反思自己。
 
所以,这几年,随着水平的提高,他开始逐渐为热榜电影,电视剧,知名音乐人,纪录片编曲。
包括《三十而已》,《九州缥缈录》,抗疫大剧《在一起》,栾树的音乐会等配乐编曲,人们都以为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
 
决定社会圈层的

不是教育背景,而是综合品质

社会一直在不断的筛选,中年之后的的状态不由高考学校决定。
看看身边人们的例子就知道了,考上名校的,如果后期自己不继续努力,也会沦为行业中的底层,连当初校友的圈层都进不去。
有些人虽然考了普通院校却一直进取的,反而能够脱离自己学校的圈层,更进一步。
毕竟,大学的学习只有四年,四年的经历怎么可能决定后期五十年的人生层次?
努力的,不到十年,就能实现圈层跃迁。不努力的,不出五年就跌落了圈层,名校的影响已经在他的生活中踪影全无。
 
人的一生是动态变化的,好的人生必然是开阔的。来自充沛精彩的生命体验,这样的体验需要精神世界的丰富,足够的物质条件,个人的社会网络关系。
如果一个人只是坐拥几套房,没有事业追求,精神追求,也没有良好的社会网络关系。这样的人生是苍白而匮乏的,是失败的。
一个人拥有的最主要的财富不是手里的财产,而是可以予取予求的社会网络中的资源。
所以,人们才如此强调圈层的重要性。
社会有其看不见的筛选机制,会在岁月的长河里,逐渐的把有相同认知水平的人筛选到一个圈层。
 

现在鸡娃的隐患, 将在30年后集中爆发……

在笔者所处的圈层里,人们的教育背景区别很大,有16岁进入工厂打工的,有17岁就进入北大读书的,也有海归,一部分是二本学校毕业的,北大清华的也有。
目前,基本是在四十岁到六十岁之间,职业基本是企业家,艺术家,大学教授等,在行业中处于中上游。人们之间共同共事,交流,分享资源。
 
这些教育背景如此悬殊的人是如何走在一起的?
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不断进取的渴望,强烈的成就动机,开放的思维,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坚持不懈的耐力。
这些品质,导致当初处在山脚的人,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不断缩小和名校毕业生的距离,最终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也看到了一些人,二十年前进入了名校,现在却没有自我开拓的任何圈子,反而只能在老乡,亲戚,初中同学这样的原生圈子里。
 
以下要照顾到杠精:我并不是说名校毕业的人一定不行,没考上好大学的一定就优秀。
我的意思是,大学毕业十几年后,人到中年,人生开始开花结果,进入什么圈层,当初毕业院校的影响已经微乎及微了。
这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实力,认知能力,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进取的精神,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等,这些综合个人品质。
过度鸡娃,可能导致抑郁症

近年来,我身边当初优秀的人,抑郁的,跳楼的,放弃努力的比比皆是。
没有社会学和心理学基础的人,只能就当前现象讨论当前现象。早就忘记了,这是过去的长期的经历积累的恶果。
 
前几年,一位大学教授的女儿正在上高一,一次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8分,回家后什么都没说,就跳楼了。
人们的结论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一次考试不完美就跳楼。
其实根本原因不在这里,人和动物都有求生的本能,更何况聪慧的人类。能决定放弃生命的,一定是因为长期压力导致。
问其父母,父母说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因为每天只是强调成绩。
 
20年前考入重点大学的一位朋友,前半生一直跟着世俗的规则奋斗,攒钱买房,在单位里争取更高的职位。
40岁时,却陷入了重度抑郁。由于资源有限和个人性格内向,发现自己再也上不去了。
这条路堵死了,却没有其他的路和方向可走。
 

现在鸡娃的隐患, 将在30年后集中爆发……

前半生一直在追求物质和社会地位,早就把自己丢了,因性格所限,个人精神世界进入了死胡同。这就是所谓“中年危机”。
 
我有一位小朋友,美国留学,海归博士,回国工作后却发现自己陷入极度焦虑中,无法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
他说找不到目标了,之前都是被事情推着走,该考学就考学,该写论文就写论文。现在在单位里,没有人推着自己,心里充满莫名的恐慌。
焦虑的父母,从没把孩子当人

再看一下这张图,焦虑的父母们,从小对孩子的培养都集中在各科具体知识这些细枝末节的内容上。
 

 现在鸡娃的隐患, 将在30年后集中爆发……

▲ 以上图片来自网易数读

家长们都把娃当鸡,当牛,唯独没有当人。
这几年,家长们大规模的鸡娃,不出所料,20年30年后,这群被鸡的娃会集体出现精神问题——抑郁症,空心病,对人生无欲,会大规模爆发。
看看现在这些即将步入中年的,当年被鸡的80后就知道了。他们的今天就是鸡娃们的明天,而且会更加严重。
 
所以,看着可怜的娃们,诚恳的建议爱自己孩子的家长,别再鸡了。随大流和从众,只会把你和你的娃带进痛苦的深渊里。
付出精神抑郁,人格缺失的代价,后半生沉沦的代价,去换取对人生影响微乎及微的好大学,得不偿失。
 

 现在鸡娃的隐患, 将在30年后集中爆发……

▲ 以上图片来自网易数读

 
内驱力才是成功者的必需

决定一个人一生走的远不远,飞得高不高,是英雄主义的唤醒,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进取的渴望,强烈的成就动机,开放的思维,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坚持不懈的耐力。
如果你去研究一下后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的人,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爱读书的兴趣。读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也就对世界的丰富而好奇,就越有求知欲。
了解的越多,越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越有探索精神,越能启发智慧,明白自己要做点什么。
爱默生说:
“一个人如果懂得如何去做,那么他将永远不会失业。一个人如果懂得为什么去做,那么他将永远是自己的主宰。”
教育的目的不是填充杂七杂八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唤醒一个灵魂。
让他自发自愿的在人生之路上奔跑,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永远敞开心灵,不断自我革命,思维迭代,一直成长。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才能给大脑发出最清晰的指令,让我们在此起彼伏的多巴胺刺激中,能够做出符合长期利益的决策。
只有拥有综合的个人品质,明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像大江大河,遇到阻挡,也会绕路,但却始终奔向大海的方向。现在鸡娃的隐患, 将在30年后集中爆发……
 
孙娟,与您分享孙娟老师有关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视角的生活观点,公众号:孙娟的书房(ID:SJDSFSJ)。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HGdjV4RUfN7vg0SHXFv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