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今天的文章首发自:2021.02.25

2月19日,深改委开了今年第一个会。

今年的重要会议只有两个,一个是1月的政治局,一个就是深改会。

政治局主要是听总结汇报,深改会才布置了工作。

十四五首个决策会,以务实的深改开局。

你说重不重要。

会议的通稿,首段话是纲。

摘录如下:

“…..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居于中心的,是“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理念”是老词,185全会首提,对应上一个五年,“十三五”。

新发展“格局”是新词,由讲话人在去年首提,并在大会小会上一再重申。

如果说“理念”还停留在认识层面,“格局”就是要出实践成果了。

提醒一下同志们,这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个中差别,自己细品。

所谓“新发展格局”,简而言之,就是: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话大家都很熟悉。

但有意思的是,这里面的国际循环,发生了一些趋势性的变化。

01

最近,北上广深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开始严查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

要坚决刹住楼市上涨的歪风。

而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楼市,不惧疫情肆虐,成屋销售和房价开始一路走高。

虽说都是逆风上涨,但两者画风并不一致。

2021年开年,根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数据显示。

美国1月成屋销售额较去年12月份增长0.6%。

经季节调整后,年化销量为669万套,同比涨23.7%。

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使得美国待售房屋数量创历史新低。

截至今年1月底,待售房屋数量仅为104万套。

几亿人的美国,才104万套!

要知道,这是自2006年4月以来第二高的销售速度。

回顾去年全年,美国房屋销售量增长了5.6%,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快增长。

量价齐升。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房价指数         

来源:通联数据

按理说,美国的M2在增长,美国房价上涨不稀奇。

但这一波上涨,有些不一样。

首先,从2008年次贷危机算起,美国楼市差不多去了10年杠杆。

居民的资产负债表经过了长期修复。

更重要的是。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BA)抵押贷款申请指数,差不多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这一波上涨,有金融工具的推波助澜。

也就是说。

美国人民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杠杆买房。

常言道,十次周期,九次地产。

但这个周期,并非经济周期,而是金融周期。

通常,资产价格上涨,往往伴随着信贷的扩张。

而资产价格上涨,意味着抵押品价值提高,并进一步提升信贷的创造能力。

这种正反馈,即金融的顺周期性。

信用创造的潮起潮落,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起起伏伏,构成了金融周期。

而金融周期往往不被人注意。

一是央行决策倚重通胀,不看重信用扩张;

二是金融周期包含若干个经济周期,持续时间往往比经济周期长的多。

那么。

伴随着美国楼市加杠杆强劲复苏,是否可以得出美国新一轮金融周期开始的结论?

我们认为,极有可能。

02

上周,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大幅上升,一度升至1.357%,是去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原因是市场预期,拜登1.9万亿刺激计划将引发强劲的经济增长和通胀反弹。

“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飙升”,似乎把A股抱团吓尿了。

但是。

1.357%?

这个利率很高吗?

20年前,美国不就搞过吗。

本世纪初,美国人民过的和今天一样不好,乱糟糟的。

先是2000年3月,联邦政府诉微软垄断案,微软败诉。

以此导火索,美国股市互联网泡沫破灭,码农失业,经济走弱。

然后是2001年遭受911重锤,美国社会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中。

时任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出手要快、出拳要重”。

三年内降息11次。

美国的利率水平从2000年的6.5%左右,一竿子降到了2003年的1%左右。

房贷利率,当然也要齐步走。

房价随后开始上涨。

为了多赚差价,银行发明了复杂的金融产品来包装房贷。

想要卖出更多的金融产品。

银行这边就大幅放松了信贷条件。

松到什么程度?

什么0首付,其实都是小儿科。

只要是你敢贷款买房,银行就敢借钱给你。

管你是迈阿密的舞女,还是墨西哥的黑工。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来源:《大空头》

此为故事的开端,金融顺周期的起点。

后来的故事,不再累述。

反正借钱,总是要还的嘛。

当然,历史的问题,虽说不能生搬硬套,但总有相似的音符。

当前,为了应对疫情。

中美两国刺激手段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中国主要是从供给端,刺激生产和投资。

美国则抓住需求端,给居民发钱。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一来,消费支出增长,大家都有钱赚;

二来,储蓄增长,存款飙升。

更重要的是,经过了十多年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居民部门杠杆率降低,无债一身轻。

这下腰包一鼓。

杠杆那么高的中国人都在买,美国人凭啥不买?

所以美国在这一轮疫情之后恢复最快的经济数据不是消费,而是地产。

换言之。

美国现在越来越像十年前的中国。

而中国,则更像十年前的美国。

03

2017年,一位经济学家出了一本书。

封面的信息量就非常大。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红线是中国,灰线是欧洲,黑线是美国。

中国走入顶部,欧洲还在寻底,美国则开始新一轮扩张。

这些曲线,就代表了金融周期。

这是其一。

书名叫《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这是艺术性的说法。

如果标题党一点,就是《渐行渐近的金融危机》

这是其二。

金融周期的下行,也是一个顺周期过程。

资产价格(房地产)下降,抵押物价值缩水,债务违约等因素会抑制信贷的扩张。

金融层面就体现为信用紧缩。

但如果去杠杆的过程不和谐,金融周期的下行,就可能失控,进而发展为危机。

想一想血雨腥风的2018年。

大家知道,为了应对疫情,中国央行放了不少水。

导致宏观杠杆率再次攀升。

我们仍在顶部。

那么当前的国际大循环,就出现了一个趋势性的变化,即:

中美宏观的大周期和资产的大周期,正在发生非常有意思的角色互换。

那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又走老路,做世界的“996打工人”吗?

问题暂且按下。

让我们回到10年前,看看上一轮角色互换的时候,中国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

04

2008年,金融危机前,中国加入WTO后。

那几年,建国后第一波婴儿潮人群还未老去。

海量廉价劳工对接世界市场需求。

如鱼得水,经济欣欣向荣。

当时领导考虑的事是经济过热、通胀,而不是稳增长。

但危机一来,出口断崖式下跌,火车头猛然熄火。

音乐停了,一切戛然而止。

要知道,那时的中国外贸依存度一度接近65%,大多数发达国家只有20%多一些。

后来就是4万亿的力挽狂澜,经济V型反弹。

所谓4万亿。

本质上就是财政货币双宽松。

财政,指政府多支出。

货币,指调低利率,或放松信贷条件,鼓励人们多借钱投资。

实体经济上就表现为基建和房地产。

这就弥补了出口的需求缺口。

这一弥补,就是10年。

从宏观看还有一个结果,就是在基建和房地产的带动下,中国逐步提升了城市化率。

10年间实现了“三驾马车”的再平衡。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2019年,权威人士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使用的PPT    

来源:新浪新闻

 

所以说中国人不消费是个伪命题。

人在农村,如何消费?

太阳下山就洗洗睡,太阳升起就锄大地。

城里才能快活嘛。

根据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基建和房地产带来的城市化,让中国内需逐渐起来了。

尽管当时没提“内循环为主”,但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

当然,由于政府掌握了土地资源,中国特色的基建和房地产有个特点——政策驱动。

可以观察到,过去一旦增长下滑速率加大, 马上烧这两把火——加大投资,鼓励买房。

屡试不爽。

这套模式,整整玩了10年。

注意,这甚至包括换届后的“新发展理念”时期。

这里毫无批评之意。

基建和房地产让中国经济没有“失速”。

而是一步一个台阶,从两位数增速逐渐降到6%左右。

当然,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稳增长的代价,就是杠杆率的提升,主要表现在:

1、地方政府的平台公司——国企杠杆

2、居民部门——房贷杠杆

当整个经济体的杠杆率过高,意味着走入金融周期的顶部。

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危机深渊。

所以说,一个主动“去杠杆”的政策,不是所有政府都敢玩,而且玩得起的。

很明显,决策者并不想重蹈美国的覆辙。

但怎么才能更和谐去杠杆呢?

这就和出口,构建“发展新格局”有关了。

05

按照上文的逻辑,中国2021年,乃至未来的经济环境,就不能套用过去十年的分析套路。

而是要参考2008年以前的模式,也就是更多地考虑外需。

2008年以前的国际大循环

无非是:“美国消费——中国生产——中东卖油澳洲卖矿”

那么如今,美国最大的消费领域——房地产热起来。

美国消费和中国制造的模式就可能进一步强化。

还脱什么钩?

尽扯淡。

如此的话,且不是意味着“以内循环为主”的战略方向,不就有点虚吗?

同志们,要全面、准确、辩证的“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话题回到杠杆上。

想一想,一个公司,如何才能降低杠杆?

不谈违约赖账,其实无非两条路:

1、增加收入——加厚资本金

2、重估资产——加厚资本金

来看深改委会议公报中着墨最长、最重的一段话。

“会议强调,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这段话可谓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的浓缩版。

其主要内容关键是两条:

1、要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攀科技树

2、要围绕畅通经济循环深化改革——市场经济建设

这就对上了上面两条降杠杆之路。

1、增加收入(向出口要附加值)

别净卖衬衫打火机,割洋人韭菜的思路和产品都要升级。

比如对当前对人民币升值采取更高的容忍态度。

这对应了“外循环新格局”。

2、重估资产,增加资本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解除要素资产的交易束缚,让市场给资产重新定价。

比如改革僵化的土地供应体系。

这对应了“内循环新格局”。

而这段话里,“内循环新格局”虽然位置靠后,但明显着墨更多,说明这是一项长期性的改革攻坚。

所以“以内循环为主”,其实不虚。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会议强调,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来源:公报全文

当然,政策定调子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具体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

对杠杆而言,当前的政策重点是“稳定宏观杠杆率”。

如何稳?

一是上面说的,发展和改革破题,增加收入+重估资产。

二是杠杆置换。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当前杠杆率高,高在企业和居民部门,政府杠杆并不高。

美联储是如何成为事实上的世界央行的?

国债卖的多,整个世界都在买嘛。

都是国债,凭什么你美国卖的,我中国就卖不得?

都说买美国国债安全。

但北上资金买A股踊跃,那么买中国国债咋就不安全了?

有人说,美国国债太多,迟早药丸。

可国债虽然多,但利息支出不高,谁让全世界都买美国国债呢?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世界货币的地位哪里不香了?

所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军队要“活成当初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那味儿好冲”     来源:B站

人民币当然也要“活成当初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所以,关于国债,一方面是资本流动的问题。

更多是思路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纸钞,本质上就是央行的负债嘛。

日常生活中的货币,本质上就是借贷产生的嘛。

可论抗债能力,国家和企业居民不可同日而语。

要说中国像十年前的美国,我推测到国际上卖国债,可能更像一些。

中国越来越像十年前的美国

央行数字货币的激进推进,可能代表了人民币债务国际化的新思路     来源:央视报告

人民币国际化,离不开世界人民买中国国债。

而由于基建的饱和,投资边际效用递减。

我们预计,在新发展格局中,国债的用途也会更像美国,抓住需求端。

不说直接给居民发钱,起码会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

三是财政货币政策。

如果说减税降费、发行国债是“宽财政”的组合拳。

那么对房地产定向的信用约束是“紧信用”的杀手锏。

那么在“稳定宏观杠杆率”中。

货币在一个长时间段内就易松难紧。

那么通胀,就是未来经济中一个重要变数。

尾声

人类历史,总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就像市场那个经典的钟摆比喻。

当钟摆摆向极致,总有力量将他拉向相反的方向。

不仅适用于估值,也适用于板块、大类资产。

回望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科技和互联网企业才是核心资产。

金融和大宗商品则在低谷。

当时的媒体的讨论和现在几乎一样。

都是石油药丸,新能源一统天下。

没想到,2003年的石油还不到30美元,5年后就涨到145美元。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一个再通胀的年代。

美元走软,新兴市场走强,商品跑赢其他资产,价值股跑赢成长股。

这一切,在第二个十年又反了过来……

第三个十年呢?

小到个人,大到市场,其实都无法成为时代,而只是时代的一部分。

被时代裹挟,推动,在历史的行程中浮浮沉沉。

所以说,在“发展新格局”下,投资者不能用老眼光去线性外推未来10年。

当然,我们也无法言之凿凿的预言未来就一定会调转方向。

不过,还是要多回味下钟摆的比喻。

未来,至少应对过去十年的Loser,那些所谓的“旧经济”,多一点关注。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9QVCOL6t0C8c5EZ4ZWTShQ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伟大、光荣且正确。

 

是啊,世上哪有不疼儿女的父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这句话并不是一条定理。

 

不仅有“可怜天下父母心”,还有“可恨天下父母心”。为什么有“可怜”又有“可恨”?

 

因为为人父母的也是人,是人,就逃不出一个“情”字,一个“利”字。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第一个故事很简单。

 

在小儿子刚出生的时候,谢某就和老婆的感情破裂了。离婚后大女儿归老婆,小儿子分给了自己。

 

但谢某一个人在外打工,并不愿意带孩子,所以儿子一直跟奶奶和叔叔生活。4月10日,谢某突然回家,说孩子的母亲想见一见孩子。

 

这一去,孩子就消失了。

 

10年前,谢某和前妻曾有过两个女儿,因为当时条件拮据,完全没有能力抚养两个女儿,在和妻子及其家人商量下,谢某便将两个女儿委托给了其他人抚养。

 

之前有过这样的经验,谢某有了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女儿可以送给别人抚养,那么儿子为什么不可以卖掉呢?

 

很快谢某就找到了买家,一番讨价还价后,以15.8万元成交。

 

拿着卖儿子的钱,谢某带着现任妻子到处挥霍,从贵州省一路游玩来到江苏省。旅途中,谢某的自拍照喜笑颜开。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不仅如此,他还将大笔现金的照片、视频分享给亲朋好友进行炫耀,哥们终于有钱了。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感情亲情,到底值多少钱?这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但对于谢某来说,15万人民币就足矣,因为他这辈子就没见过更多的钱。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有段著名的戏,叫《庵堂认母》。

 

主角元宰年纪轻轻中了解元,前途无量。一天,他偶然发现血书,猜出了血书中的哑谜,原来自己另有生身父母。

 

他的生母是个尼姑,当年犯戒生下了他。

 

费尽周折,到了母子见面的时刻。尼姑却迟迟不肯相认,因为若认了儿子,自己无容身之地是小事,更会断送儿子的前程。

 

而元宰早就受够了没有娘的苦——我惹得旁人常讥笑,说道“买来的孩儿能值几分文,十六两纹银当一斤”。这样的讥讽叫儿何地可容身!

 

母子亲情,千百年来总能诞生出无数的佳话。为了孩子能活命,为了孩子能有个好前程,母子总是吃尽了苦流尽了泪。

 

最近,我们就有一位轰动全国的母亲,她还留下了不少能流传后世的名言,比如:“TMD打都打不掉,我都烦死了!”

 

这位著名母亲,就是郑爽。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前男友张恒冲冠一怒为孩子,把和郑爽找代孕,后又抛弃孩子的家丑公之于众。瞬间女明星郑爽的形象分崩离析。

 

这已经是往事。

 

这两天,“互联网幽灵骑士”、“噩梦前男友”张恒再次现身,要检举郑爽一家偷税漏税的行为,并放出了相关语音文字视频称,在2018年至2019年,郑爽在拍戏时,嫌片酬1.5亿太低,要求涨价1.8亿,最后敲定为1.6亿。

 

此后,郑爽她妈还觉得因为限薪令,行业不好干,打算和张恒一起研究阴阳合同……最后,这部戏与郑爽签订了一份4800万元的“阳合同”,然后伴随一份对上海晶焰沙增资1.12亿元的“阴合同”。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而这部戏于2019年4月19日开机拍摄,同年8月杀青,仅拍摄了77天。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法算一下,郑爽的日薪是208万人民币。

 

这样一个没有演技、情商不高,连台词都说不清楚的女演员,竟然可以得到这样天文数字的收入,实在是人类一大奇观。

 

我知道,有很多经济学原理都能解释这是为什么,但是我们不想听,这样德艺双低的艺人不配得到这些。

 

不过,有人比咱们还气愤,那就是她的前男友张恒。也许这小子人品确实有问题,不过还是要谢谢他,还要继续加油。

 

张恒的一张大字报,本来只想打倒郑爽,但是枪一响,吓着了所有的鸟儿。偷税漏税,有冰冰姐翻车在前,明星们各个坐立不安,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轮到谁。

 

实在不行,破财消灾。名和利当然最重要,但是有比名利更重要的东西,一旦失去,就什么都没有了。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这两天有档节目很火。

 

在节目中,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拜师外卖小哥,体验了一天送外卖的感觉。

 

出发前,王林订下了当天要挣一百块钱的“小目标”。接单后的他,遭遇了“离送餐时间还有14分钟,但导航显示还有24分钟才能到”、送餐电动车被夹在机动车之间难以前行等种种“难题”,最终在12小时时间里竭尽全力也只完成5单送餐,赚了41元。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其中一单跑了近一个小时,还送晚了,按照迟到要扣60%的规则,最终只挣了6块6,让王林十分心酸。

 

体验完快递小哥的生活后,王林累瘫了,坐在马路边感叹:“真的太不容易了,我觉得很委屈,今天跑了那么长时间,就挣这么点钱,离我的100块钱的目标,差那么多。”

 

确实,相对于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来说,送外卖不仅身体累,心也累,两种累加在一起就更累了。

 

除了发现外卖员的累,王处长还有个“大发现”。

 

为了防止外卖员过度劳累,领导们想过强制下调订单量,以减轻外卖员的工作量。领导们还想过制定强制休息时间,让外卖员们歇一歇。

 

但深入了基层他们听到的声音却不是这样。外卖员们说,他们想要的是想多接单多挣钱的时候就能多接单挣钱,想要休息的时候就能休息。

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们有挣钱的权利,也有休息的权利,它只能遵从我们的内心,既不来自于强制,也不来自于恩赐。

 

换句话说,大家要的是自由,有奋斗的自由也要有休息的自由。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为了那么一点钱,谢某连自己的儿子都卖,实在可恶。为了一点养家糊口的钱,骑手们风里来雨里去,实在辛苦。但是用自己的双手为幸福生活奋斗,光荣。

 

而郑爽演个戏挤眉弄眼,就能挣上亿的片酬,实在令人不齿。

 

好了,我的工作到这就结束了,下边是我个人一点私事,需要热心人的帮助。

 

在座的有没有认识郑爽阿姨的,麻烦替我带个话:

 

郑阿姨,别人骂你演技烂虽然是事实,但是你千万别往心里去,这不但不是你的缺点,反而还是你的优点。

 

靠演技靠作品挣钱,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一辈子能碰上几次能挣几个钱?可是烂片是能流水线生产的,数量质量还都有保证,拍出来就有粉丝买单。

 

你演技这么烂都挣这么多钱,要是以后演技提升那还得了?

 

我这个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可就是消化不好,医生说要多吃软饭。虽然我相貌平平十分普通,但是我有一个优点你绝对喜欢。

 

我TM最讨厌聊天带录音笔的人!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宝库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郑爽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熟鸡蛋孵小鸡咋了,中国人不能会魔法?
医院里面有叛徒?

在这间澡堂里,谁都不冤

出了公海,在赌桌上转一圈,还没等“威猛先生”出手,那些钱就被轻松去污,变得干干净净。

一个人带着来路不明的1亿现金上船,之后换一张赌船开出的1亿支票,这笔钱就是从赌船上赢回来的。

 

钱一分没多,也一分没少,只是带去公海上见了一圈世面,就可以摘掉“面纱”放肆了。

在这间澡堂里,谁都不冤

漫无边际的公海深不可测,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中一口吞下,那些见不得光的交易。

这种天然优势,别人是“凡尔赛”不来的。

 

 在这间澡堂里,谁都不冤 

能跟公海赌船抢这门生意的,确实不多。

别看“这些钱”去公海只用了搓个澡的功夫,轻轻松松拿到了一张合格的出生证,但要这事办得漂亮又体面,没那么容易。

要说还有哪里是“这些钱”最理想的去处,那就是影视圈。这个圈子可塑性强,包容性更是好,容得下光怪陆离,也容得下纸醉金迷。

以前他们爱拍枪战片,现在他们爱拍裤裆藏雷,以前以为他们是为了迎合我们观众那点摆不上台面的喜好,现在才懂得这里面藏的是他们对“这些钱”无底线、无节操的、深沉的爱。

只要能博“这些钱”一笑,多大多贵的场景, Duang~的一下炸就完事了。炸完剩的是鸡毛还是狗血,不是这个圈子真正关心的,他们关心的是这一炸能不能为“这些钱”换来一个在社会上抛头露面的身份。

正因为影视行业在拍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现金支付,那些动不动就上亿的片子真实的成本长什么样,谁都没法还原出来,所以它成了“这些钱”眼中靠得住的“澡堂子”。

 

  在这间澡堂里,谁都不冤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间澡堂子是相对安全的。

只要澡堂子里的领班、搓澡工、按摩技师、浴区服务员这些工作人员,能成为长期合作的、有默契的合作伙伴,“这些钱”想在澡堂里洗个澡,坦诚相待一下,换个新身份出场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这间澡堂里,谁都不冤

但总有一环不稳定因素,会跳出来节外生枝。

所以当你赚钱觉得太难的时候,斯基建议你去花个钱。想想别人花钱那么累,自己轻轻松松、正大光明地把钱给花出去了,毕竟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是一部分有钱人梦寐以求的。

 

  在这间澡堂里,谁都不冤

有时候,不稳定因素是嫉妒。

在这间澡堂里,谁都不冤

前两天,9亿多网民都在酸一件事,就是郑爽日薪208万。斯基搞不懂为啥这种酸臭味能隔着屏幕传得这么远,跟爽子有利益关系的人也没因为这件事跟她置气。

就拿北京文化来说,亏了那么多年也没克扣过爽子的片酬。2019年,这家公司在亏损20多亿的情况下,还是大大方方地拿出1.6亿片酬给了爽子。

斯基去看了一下这家公司的财报,2019年,这家公司一年营业成本也就7个多亿,其中1.6亿给了爽子。

这一年,北京文化15位高管勤勤恳恳为上市公司效忠一年,几个人加起来的薪酬才千万出头,不到爽子一个人片酬的1/10。

这难道是去年年底,一帮子高管集体撤退的原因之一?

说句公道话,爽子这个片酬水平确实遭人嫉妒,怪不得有关方面下狠手。A股4000多家上市公司,别说盈利能力了,就拿收入规模来说,没到爽子片酬水平的还有1000家左右。

人家养着几千号员工的上市公司一年收入都赶不上你拍一部剧的片酬,大家都是过五关斩六将闯出来,凭啥差距这么大?

网友们忿忿不平,连带着北京文化的会计师事务所也看不下去了。人家事务所大概想,我又没拿1.6亿片酬,凭啥担着大风险帮你过了年报这一关。

所以人家光明正大地出具了一份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片子的导演也出来吐槽,说是爽子一人赚钱,差点把其他人累得猝死。

 在这间澡堂里,谁都不冤

现在大概是全网皆大欢喜了。

片子《倩女幽魂》演成了活生生的一部悲剧,可能因此胎死腹中,无法上映。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北京文化有点冤?冒着监管和亏损的风险,大大方方地给演员开片酬,竟然被拖死了?

北京文化是谁的?

反正上市公司资料显示,无实际控制人。

大概从2011年开始,北京文化就成了资本眼中一间明事理的澡堂子。在这间澡堂子里,湖北应城的丁明山来了,广东潮汕的张峻来了,宋歌来了,娄晓曦也来了。

这些大佬进进出出,热闹了好一阵。热闹归热闹,只是从账本上看,澡堂子的生意总是不太好,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但生意人要找一间信得过的澡堂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经干事业的澡堂子也不太会接待这一部分客人,所以即便病恹恹的,依然有人进进出出,依然有人勇敢接盘。

在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名单里,我们仍能看到这些生意人进进出出的身影。

接了盘,洗了澡,该走的终究留不住。而且这些生意人来时果敢,走时决绝,对着韭菜们丝毫没有高抬贵手的意思。

2017年,《战狼2》大火,北京文化连续走出多个涨停板。正当股民们欢呼雀跃之际,高管们密集抛出一份减持公告,股价应声下滑,两日跌去17%。

随后,股价阴跌。

直到《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大爆再次带领股价来了个小高潮,减持又接踵而来。2019年,北京文化就因股东累计减持超100次,成为A股减持王。

什么?

你问,韭菜们冤不冤?

在这间澡堂子里,一而再再而三上演的戏码,韭菜们并非不知情,但他们依旧享受澡堂子里让人酣畅淋漓的水蒸气。

哦,忘了说,这间澡堂子拍过一部片,片名是《沐浴之王》,是想暗示什么吗?

IDlsjyeshi:锅盖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bx5haQXyqflrUbNYWdzYg

谁能来帮我取个快递

1

商业竞争过于不讲武德最后只会留下一片废墟。

前一段时间义乌几家快递公司被罚,让快递价格战的话题突然被暴露在大众面前,很多人惊讶的发现已经遍布中国,几乎已经成为中国“软基建”的快递业竟然是一个不赚钱的行业,连SF这样的头部企业都在疯狂亏损,一个季度亏损超过十亿,其他几家更是亏穿底裤。

赔钱赚吆喝这事儿对我们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词,这几年互联网大战打下来,几乎每个行业都享受过银弹攻势的洗礼,价格战从饭桌上打到车上再打到共享单车上,似乎无底线的价格战砸烂战场就是商业竞争的正常形态。

但谁都该知道,这当然不是正常形态,商业又不是慈善。

现在烧钱只是为了将来百倍的收租,大家会默契的在打出真火前收手,毕竟无法消灭对手的时候,和谐种田才是最优解。

快递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服务却连年下降,以至于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快递业已经分出胜负,现在已经进入收割时段的错觉,直到这次快递战争被暴露在大众面前,大家才发现快递业并没有建立起战后秩序,反而是一片还在交火的废墟。

更为可怕的是,这片废墟上的战火已经打了十几年。

很多人不理解,快递价格战打的这么凶狠,为什么普通人没有像外卖大战和打车大战时一样吃到快递的福利,很简单,因为这个福利用户已经吃到了,那就是包邮。

电商业和快递业的补贴扩张战略打包在一起,制造了皆大欢喜的包邮景象,用户一度遗忘了邮费的存在,而当这两个行业都开始冷却,回归正常轨道之后,包邮的成本便被转嫁到了商家的头上。

用户不愿意放弃包邮福利,商家想要卖的更好,国内几家主流快递企业陆续上市,为维持股价给资本市场不断交营收增长、业务量增速的作业,为拿下更多商家客户,不断压低价格来争取更多单量。

对商家来说,没有太多差别的服务和时效下,价格低也没什么坏处,这就给价格战提供了土壤。

别人打价格战都是为了以后赚钱,快递打价格战只能勉强维持一下存在感。

卷,往死里卷。

商家在低价快递里赚钱了吗?

并没有。

只有那些发货量特别大的商家才能得到低价福利,一次发几百单的小商家根本抢不到快递资源,只能不停的计算重量和件数算性价比。

义乌的价格战已经打到了1.2元发全国的程度,甚至还可能更低。

拿到优惠的大商家也并不开心,因为凑大单,很可能又导致揽件爆仓,原本的隔日达被拖成隔周达,然后转头被客户连串差评轰炸。

中间的站点也没有赚到钱,每一个凑起来的低价单都会显著增加工作量,快递员工更累了,但是反而工钱却越来越低,以至于快递站点大量倒闭。

到了下游末端节点,需要发的快递变多了,每一单又没多少钱,只能每个人多送,多送就要无限提升效率,然后只好阉割收货体验,辛苦又要被投诉被骂。

消费者本来应该是坐着享受福利的一方,结果经过层层拔毛,拔到最后还是拔到了消费者的服务上。

消费者选不了商家寄哪一家快递,那消费端的服务肯定是链路和环节越少越好,不送上门是必然的发展。

就这个月,菜鸟驿站突然宣布淘宝天猫包裹送货上门,大家第一反应也是“这不是应该的吗?”。

对,是应该的。

但问题是,过去为什么不这样?

2

大家普遍感觉快递服务不好了,其实都是因为价格战打的太狠了。

快递这样长期持久的价格战已经不可能靠单纯的贴钱亏本来做,一定要找到节省支出的点,尽可能消减成本,比别人少亏一些,才能比别人晚死一些。

这就促使整个快递业针对流程进行反复优化,尽可能的减少中间多余的环节,把整个运送流程简单化。

交通问题已经走到了极限,不可能刨出更多钱了,那就只能尽可能减少工序,减少分类,缩减人工费用。

而配送端,作为最终的毛细血管,是消耗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最多的一个地方,货物之前是“集”,到了各城市代理点开始“散”,散到各个小区各条街道去,这就带来了庞大的人员压力。

类似菜鸟驿站和快递柜代收就是这种情况下的妥协产物。

在没有菜鸟驿站和丰巢的时候,每一个快递节点要管一大片小区,快递员的投递逻辑是按小区分批,分派不同的快递员负责不同的小区,挨家挨户送货上门,过程中还要面对客户不在,小区不让进之类的问题,一个快递员拼了命,一天也就能送几十件,一些大小区要多个快递员才能负担。

有了菜鸟驿站和丰巢之后,快递员的投递逻辑就变成了点对点,我们把每个城市的集散站视为一级集散中心,将各个快递站视为二级集散中心,代收点就是在下面建立了到各个小区的三级集散中心,通过细分达成效率的飞跃,一个快递员可以负担好几个小区,同样的时间可以派送更多件,保证了速度还缩减了成本。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策略破坏了快递业最初的规则:送货上门,因此引发了大量的诟病,但是平台会在意吗?

开玩笑,配送环节是“末梢”,用户是没法干涉商家发哪家快递这个真正“上游”的。

对快递平台来说,打价格战,用低价来争取上游商家更优,为此完全可以牺牲末梢用户的体验,这就是冷冰冰的商业选择。

每件事情都有代价。

3

一个反直觉的事情是,出现末端集散节点和不送货上门本身并没有关系。

大家自己思考下,在还没有菜鸟驿站以及丰巢的年代,难道快递们就百分百给你送上门吗?

我自己反正记得清清楚楚,以前没有菜鸟驿站和丰巢,这帮快递会变成一家一个代收点,快递员打电话叫你下来在他们的摊子里找快递。

菜鸟驿站和丰巢并没有让事情更坏,因为原本已经够坏了。

菜鸟驿站相当于在配送端增加了一个节点,这个节点的存在当然是合理的,它起到了终端输送的功能,将浪费在末端的人力解放出来,提高倒数第二环的效率,这是一种正确的解决方案,丰巢和驿站都有自己存在的场景。

我也再说句实在的,驿站和快递柜对某些人就是刚需,很多人就是没有时间收快递,在这个996的时代很多人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白天。

是先有人不能及时收快递,出现了让小哥“把快递先放超市”这种操作,才会有专门收发快递的代收点出现。

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并不喜欢自己的信息被暴露,能够知道自己家在哪的快递小哥很可怕,能够根据大数据把自己查的底朝天的购物网站也很可怕,他们更喜欢自己去快递站取包裹,以此换得“家”这个城堡的安全感。

我自己就是一个不喜欢留太多个人信息的人,我在不同平台用不同的假名,以此来排查到底是哪个小可爱把我的电话卖给了诈骗团伙。

当然后来我放弃了,因为他们都卖过了。

驿站和柜子这种临时储存点正是解决了这些人的痛点,才有存在的基础。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场景的功能是被阉割的,这个节点将最后一公里的责任转嫁给了用户,而用户付钱买的是全套服务。

揽件——集中——运送——城市节点——分区节点——小区节点,到这里都没有问题,问题在,到了小区节点,快递最后一程戛然而止。

小区节点提升了最后一公里投递效率,然后从快递员派送费里分点薄利,一个包裹三五毛钱,根本没有能力送货上门,皮球又被踢给了用户,用户被迫出家门取货,不爽,再把皮球踢给快递员,快递员被迫打断之前的送货逻辑路线,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不爽,小区节点没收到自己那份钱,不爽。

一个全员不爽的商业模型完美建立。

如果菜鸟驿站能送货上门,或者干脆就有送货无人机直接送货上门,那这整个链条就是通的,用户能自由选择快递是否上门,二级节点的配送员只负责送到各小区的三集集散点,三集集散点的菜鸟驿站在负责少量小区的配送,如果一开始就这样做,驿站和丰巢就不会被骂成现在这个样子。

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到。

4

原本合理的商业模型做不到,变成了被喷的垃圾模型,本质是因为如今价格战导致的行业内卷竞争太过于严重。

你甚至无法想象,中国快递业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可以被称为血管的行业,竟然会陷入这么低端的价格战中。

在处罚铁锤落下前,在义乌这个全国快递集散地,1块钱发一份快递,已经根本无所谓利润,完全是在贴钱砸场子,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是你说他们不做,他们可以不做吗?

快递这个行业的护城河极低,竞争激烈,利润却不高,任何玩家都不愿意被推出场,只要陷入颓势就要开始打价格战,通过低价捞回优势,而一家开始价格战,其他家也必须跟上,不然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陷入现金流不足的窘境。

战争一旦开启,最后一定会传导到末端,以牺牲用户体验作为最后的代价,到最后,连用户都会忘记自己应该拥有那些正常的服务,而不是只能选择廉价却劣质的服务。

基建一样的行业却充满了不正当竞争与混乱,这是行业的悲哀。

相关政策出台能管住明面上的崩塌,但你永远战胜不了那些绕路的方案,恶性竞争一旦开始,就只能进入无限循环的混乱局面。

现在竞争已经进入了最后关头,大家疯狂开始卷,卷到了极致,上游贴钱已经不足够拉开差距,还要在下游抓竞争力,这时候,用户才是这些平台争抢的力量。

任何内卷的局,卷到一定程度都会反弹,就像当年山寨机横行霸道的时候,价格屠夫入局直接打烂了原本一潭死水的局面,逼迫国产手机技术升级,快递也已经到了这个烂到极致需要反弹的点。

快递业内卷到动不了,但这条产业链总是要理顺的,现在用户角度最大的痛点在哪里?就是最后一公里,是送货上门,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解决,整个链条上都会一直不爽下去。

菜鸟驿站推出送货上门,决定把原本属于用户的服务还给用户,承担了快递公司本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很好,这就是反弹的起点。

上门是用户对于快递行业的刚需,确确实实有一大批用户需要这个服务,解决这个服务问题,能够极大的推动快递业从价格导向向服务导向回流的进度。

菜鸟驿站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当用户开始意识到自己理应拥有这些服务,进而倒逼快递业增加成本,用服务来决胜负,这个行业才能被盘活。

对用户来说,不需要站队。

只要坚定地用脚投票就可以了,谁给我好处我就帮谁,能白嫖多少嫖多少,要让商家习惯我们的难伺候,只有当用户的选择能够确实影响到行业,服务体验成为能左右快递平台业绩的关键因素的时候,快递公司才会习惯让更多好处给我们。

这不但对我们好,对快递公司也更好,因为只有当大家都比优的时候,这个无底线消磨大家意志的混乱泥潭才能消失。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7EWF1rdLA_jqJfIGU3uZDQ

华为造车大起底:布局3年,设9大部门,目标5000人团队

独家丨华为造车大起底:布局3年,设9大部门,目标5000人团队 华为必须造车?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 | 乔雪
4月,是华为人最忙碌的时候,财务部门要拟合新一年的财务数据,虽然作为非上市公司,但每年,华为都会对外公布过去一年的财报;对于CBG(消费者业务)来说,这个月,也本该是主力旗舰机型 P 50 上市的日子,而在地铁站、商场、街头一律是友商的机型在抢夺眼球和市场,关于华为何时上市新机型,却迟迟未有消息。

 

华为内部员工这样对Tech星球说,任总每每都讲,“过冬过冬”,这下冬天真的来了。

 

华为度过了最难的一个冬天。

 

2020年9月,伴随着一趟从海峡对岸飞回的“顺字号”货运专机落地,终于赶在禁令前,华为海思从中国台湾运回了台积电的1.2亿枚芯片,作为最后储备的高精芯片粮草。芯片落地,依靠着全球庞大供应链而高速运转的这趟华为列车,却只能暂时熄火,曾经在整个手机终端称霸的华为,销量节节败退,目前位列第5,距离Others,只有一步之遥。

 

翻阅华为近十年的财报,2020年,收入增幅最低;10年来,现金与短期投资首次负增长;7年来,经营活动现金流最低。2021Q1财报发布,收入再降。

 

Tech星球独家获悉,任正非在4月14日华为董事会上表示,“我们放弃‘农村’只要‘高铁’,ICT和CBG已经砍掉部分场景和产品,放弃部分客户,公司要从技术导向转向生存导向。”

 

天平的一端是终端业务节节败退,运营商业务停滞不前,需要有新的有力砝码加上以中止飘摇。

 

云,是华为给出的第一解,而另一触手似乎在最近被找到,伴随着华为商城开卖与合作伙伴赛力斯的车,华为终于正式迈入了新造车。根据华为内部知情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华为现在几乎是双押宝,华为云和造车,是华为内部的两个明星BU,也帮助华为在艰难日子里孕育着新的希望。

 

2天预定超3000辆,这还是在只推出一款车情况下,这个数字,超过合作伙伴以往每月的销售额,也很快要赶超“新造车三杰”蔚来、小鹏、理想的数据。

 

华为不造车,却以挑战者的姿态涌进新造车大潮中,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汽车,逐渐成为而立之年的华为重要的依仗。

 


独家丨华为造车大起底:布局3年,设9大部门,目标5000人团队

摩拳擦掌驶向新造车

 

2018年,三亚,在椰树海风中举行的年度战略会议上,华为高层做了一个重大决策: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

 

次年,华为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并在一年之后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规划到消费者业务当中,相当于整体提升了智能汽车业务的内部级别。因为在内部,消费者BG是华为的皇冠BG,从2018年起就成为最大的营收来源,归属于消费者BG,意味着会获得资源的大幅度倾斜。

 

独家丨华为造车大起底:布局3年,设9大部门,目标5000人团队

 

最近,Tech星球独家获悉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架构,这和自2020年6月后华为首次公布时的架构不同,经过了重新调整,目前来看,整个汽车业务架构已基本确立,部分负责人纷纷到岗履职。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下设9个部门,其中,架构设计与集成战略部、战略业务发展部、政策与标准专利部、Marketing部门,可以视为是前台部门;MDC产品部相当于中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车云,将会成为华为主打的三个产品线;质量与运营部为后台部门。

 

在管理层面上,除MDC产品部部长李振生与战略业务发展部部长郑刚不是BUAT决策成员外,所有部长级均为BUAT内部成员,这与华为顶层决策机构EMT颇为相似,具有较多的决策权,EMT主席每6个月轮换一次,参与华为最高策略;而BUAT,则会参与整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战略决策与发展。

 

Tech星球还了解到,从整个BU来看,各部门负责人即部长在华为内部的职级均为星级,在华为的职级评定架构里,星级意味着超过22级,是重要的高层管理者;其中以智能汽车BU总裁王军为例,曾任华为日本运营商业务负责人,在华为超过20年,其他诸如CTO蔡健永也是老华为人,拥有丰富的自动驾驶经验。

 

根据腾讯新闻《一线》报道,近日,华为已任命欧洲消费者业务总裁戢仁贵接替汪严旻,出任华为全球生态发展部总裁。汪严旻将负责新成立的生态特别项目优化组,负责汽车有关业务,针对华为智选新增的汽车品类。如此调兵遣将,也从侧面说明华为对新造车业务的重视。

 

目前来看,整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规模在千人左右,除此之外,因为大量的人员会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如HiCar、自动驾驶芯片等就不归属于BU,这样算下来,华为和造车业务有关的队伍还将更庞大。

 

Tech星球注意到,在华为自动驾驶一位主管的个人简介写着,“急招,大量招人。”根据内部信息,组建5-6000人的团队将会是最终的规模。

 

新造车业务,再次显现出华为对业务的聚焦,也是任正非多次提到的压强原则,《华为基本法》里也谈到:“我们坚持压强原则,在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虽然此前嘴上说不造车,但是华为正在对于整个汽车业务倾注全力。

 


独家丨华为造车大起底:布局3年,设9大部门,目标5000人团队

内忧外患的日子

 

“相处时难别亦难,秋风送寒杏叶黄。”这是在2020年11月,荣耀送别会上,任正非令人动容的一席告别语。

 

剥离荣耀,断臂求生是处在禁令期的华为能做的最好选择,2020年末,出售荣耀的100亿元定金已经到账,剩余款项也将于2021年6月末前付清。届时,荣耀将完全消失在华为的数据中。

 

华为内部流传一句话,叫“圣终端神无线”。翻阅华为近十年的财报,曾经的华为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三大BG,支撑华为这艘大船驶向更远的远方,而在禁令的影响下,这三大业务已没有神奇光环,都显现出颓势。

 

独家丨华为造车大起底:布局3年,设9大部门,目标5000人团队

 

2020年,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914亿元,小幅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值得注意的是,过去5年,华为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14.3%和14.9%,以此对比,2020年,收入增幅最低;是10年来,现金与短期投资的首次负增长;成为7年来,经营活动现金流最低。微增的营收和利润,对与一向勇猛的华为来说,其实就是倒退。

 

华为2020年的主题是,艰难求生。

 

拿单独业务层来说,受芯片影响,华为手机终端业务几乎是折戟,2019年,华为消费者业务保持了34.0%的高增长,但2020年,消费者业务仅增长了3.3%,为历年最低;这还是在PC、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等业务同比增长高达15.4%,合计下的结果,因此,手机的出货量,这一年华为没有作单独公布,不公布也能推理出有多惨淡。

 

根据2019的数据,华为手机出货量超过2.4亿部,也就是是说,存储的1.2亿颗芯片不仅要满足2020年下半年的,还要继续供给2021年。因此,预计2021年的终端出货量只会更低。

 

而运营商业务,营收为2967亿元,增长仅为0.2%。也就是说,让华为曾经立身的通信设备业务,已经在原地踏步,翻阅华为历年财报,从2017年以来,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就进入了一个低增长和的尴尬阶段,同比增幅在-4.03%到3.8%之间徘徊,向上的阻力非常明显。

 

这样就有了,今年3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华为内部一个全球金融业务动员会上称,“云是未来,华为不能老围着运营商做生意,这样会死掉”。

 

另一面,被寄予厚望的云业务,也正在承受着短期压力和迷茫。2017年,华为成立“云业务单元”(Cloud BU),是华为第一次以BU来定义一个项目,同年8月,Cloud BU从二级部门升级为一级部门,级别仅次于三大BG。次年,Cloud BU再改组为“Cloud&AI产品与服务”,目标是在计算和云业务上打造华为的新引擎。

 

2020年,华为云业务再次变动,成立了Cloud & AI BG,华为云的地位再升一级,成为第四大BG。为保障云业务的发展,2021年初,还调来余承东兼任Cloud & AI BG总裁,然而,不到3个月后,“Cloud & AI BG”被裁撤,又变回“Cloud BU”,同时徐直军任华为云董事长,余承东任华为云CEO。

 

不断调整和变化架构,凸显出云业务位置的尴尬,而成立4年的云计算,还从未出现在财报里,这似乎说明,亏损很大可能是云业务的现状。

 

2003年时,华为成立手机业务部,目的是给运营商做白牌手机。据任正非讲,华为终端业务是被逼上马的,而如今联手车企打造HUAWEI inside的全新“造车”商业模式,似乎也是华为在困局下迫不得已做的另一重大抉择。

 


独家丨华为造车大起底:布局3年,设9大部门,目标5000人团队

做智能汽车时代的微软?

 

距离华为上海研究所2公里,上海浦东的唐陆公路901号曼卡科技园,有一块类似像篮球场一样的场地。这曾经是大众汽车的停车场,已被改造成一块小型的试车场,伴随着一辆改造的Tesla Model X巨大的轰鸣声,这里成为了华为汽车梦的起点。

 

那辆改装过电池、电机车出自华为的“车联网业务部”,负责人是蔡健勇,也是现在的汽车BU的CTO。车联网业务部曾诞生在华为内部神秘的“2012实验室”,从2009年起,华为就开始对车载模块进行开发;2013年,成立车联网业务部,并推出车载模块ME909T,开始布局车联网领域。

 

华为造车起步,那时候还没有智能驾驶概念,慢慢地,研究焦点才从电动技术到自动驾驶。

 

关于无人驾驶,华为内部也曾存在过争议,根据内部资料,2018年,任正非表示:“无人驾驶我们不可能称霸世界,称霸世界一定要掌握数据,我们没有优势,我觉得聚焦在车联网上,可能还可以称霸。利用车联网实现无人驾驶是其他公司的事情。”

 

而最近频频在合作车上秀出无人驾驶的肌肉,就知道,曾经的方向已经在扭转。

 

华为加入新造车,不仅是时局下的不得以而为之,也是一张布局了近9年的大网,终于在2021年迎来了收网时刻。或许,现在谈收网还为时过早,但造车这件事,不是拍拍脑袋作出的,从更广阔的维度上来讲,华为只能凭造车构建出一个完整生态圈。

 

华为在2019年7月拿下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2021年,华为高精度地图启动商用,届时,北上广深、杭州、成都、天津、重庆都会覆盖数据,在高精地图加持下,自动驾驶的准确度将会如虎添翼。

 

再加上全国5000余家体验店,7.3亿存量智能手机用户,能为产品销售提供巨大的流量入口。

 

华为的野心,不是要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tier1)”,还更要做成软件和硬件一体,加上自己构建的操作系统,不仅仅是Tier1,还是Tier0(操作系统),最终形成以自己为中心,广纳朋友圈,打造出一个完整的生态,最后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微软。

 

操作系统是终极的商业竞争,pc时代是微软,移动时代是苹果和谷歌把持了智能手机的绝对主导权和绝大多数利润,而在智能汽车时代到来,无人驾驶的操作系统可能会出现“四国杀”——华为、特斯拉、苹果、谷歌。

 

而智能汽车的业务,不仅能链接华为现有大部分业务,还会成为华为未来商业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手机有百万级的应用,PC有万级,电视有千级,车只有百级。而通过华为HiCar,可以将手机中的百万级应用带到汽车中。”这才是华为最终的野望。

 

Tech星球通过曾参与过极狐项目的前BU员工了解到,“合作期间,华为的生态并没有很好的应用,传统车企对华为还有提防的心态,这导致华为很多优势发挥不出来。”

 

目前来看,能交出后背的只有长安、小康、北汽三家,而这三家在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声量还是太低。能不能号召更多的伙伴,加入这个朋友圈则成为了华为新的难题。毕竟,有人玩儿,才是party,没人来,只能独舞

独家丨华为造车大起底:布局3年,设9大部门,目标5000人团队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muNFSAyCdTnMN6o95FF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