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体系第一问:你喜欢赚业绩的钱,还是估值的钱?

价值投资的路线问题

 

投资体系第一问:你喜欢赚业绩的钱,还是估值的钱?

 

1/5

甲乙辩股

假设有甲乙两个投资者,同时在3月份大跌时1000元附近买入了茅台,甲在6月份时1400元附近卖出,理由是茅台当时40倍的估值已经是历史最高水平,再往后,风险大于收益;而乙一直持有到现在,他认为拉长到五年十年,茅台是A股未来最确定的标的,没有任何理由把茅台换成别的公司。

 

现在的茅台已经到了1800元,乙嘲笑甲损失了一半的利润,甲却不慌不忙的晒起了交割单:卖掉茅台之后,他又用这笔钱买入了几个被低估的公司,累计收益已经超过了茅台从1400到1800元的利润。

 

甲反过来嘲笑乙,在50倍估值附近持有茅台,不过是“价值投机”而已。

 

乙当然不服气,指出甲交割单上的那些公司,除了超跌之外一无是处,说得好听叫“均值回归”,其实不过是大盘持续上涨导致的补涨,并断言,“凭运气赚到的钱,早晚凭实力亏掉”。

 

这是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投资类社区里的争论,永远无法分出对错,因为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体系。

 

投资体系的第一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真正稳定的盈利,都是靠投资体系赚钱的”,文章发出后,有人问:投资体系是不是解决“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买多少?什么时候卖?什么情况下继续持有”的问题?

 

没错,但正如开头的争论,这一类问题往往并没有谁对谁错,关键要买卖逻辑自洽,单纯因为估值低而买入的,就要在高估值时卖出;单纯因为长期价值而买入的,理论上就不能以估值太高为原因卖出。

 

可投资中的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又时时受到人性弱点的干扰,大部分投资者都迷失在单笔投资的成败中,从而无法建立成熟稳定的投资体系。

 

那么,建立投资体系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投资是一门实践的活动,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怎么看中理论,但理论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而建立投资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在“你赚的是什么钱”这个重大的理论路线问题上站队。

 

 

2/5

你赚的是什么钱?

既然是重大理论,我们就必须从争议中跳出来,回到价值投资各派都认同的起点——股价=每股收益*PE。

 

你赚或亏的钱,要么是“每股收益”的钱,要么是PE的钱,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我就从这里开始分析。

 

我们知道,除了PE估值法之外,还有很多的估值方法,你也可以把“每股收益*PE”替换成“每股净资产*PB”“EV/EBITDA估值法”“PS*营收”,甚至直接用DCF自由现金流估值法。

 

你会发现,革命道路千千万,归根到底,所有的估值方法都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企业经营业绩”,包括盈利、净资产、营收、EBITDA、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等等;

 

第二部分是“企业的估值倍率”,包括PE、PB、PS、EV/EBITDA、资金折现率,等等。

 

这两类数据有着根本的区别,“企业经营业绩”,要么是已经发生的客观的数据,比如当季PB、滚动EPS;要么是未来发生,但可验证的经营数据,比如2021年的预测EPS、未来自由现金流增长率。

 

“企业的估值倍率”都是主观的数据,100倍PE的爱尔,0.6倍PB的银行,是高是低,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

 

这就导致了一个更重要的区别:

 

“企业经营业绩”由企业产生,投资者只能预测,没有任何办法去干预它们的发生(能够干预董事会的大型投资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但预测都是可验证的,对了就能赚业绩的钱,错了就赚不到业绩的钱。

 

而“企业的估值倍率”是由投资者共同“用钱投票”决定的,它们反应的是当下市场的共识,也就是凯恩斯的“选美理论”中说的“大众美人”。就算你能算出企业的合理估值,如果别的投资者都不认同,你也赚不到估值的钱,所以它是无须验证的,存在即合理。

 

这两种方法,前者本质上是预测企业业绩来赚钱,要求投资者研究企业的基本面、了解管理层的经营理念、跟踪企业的经营数据,这是所有价值投资者认同的内容。

 

后者本质上是预测其他投资者的行为赚钱,基本模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逻辑预期差”:你先看到企业不影响当期业绩的基本面逻辑的某些变化,并预测这些变化早晚会被其他投资者认知,从而提升估值;第二种是“风格轮动”,预测市场风格偏好,在市场风格转变之前,提前买入。

 

当你考虑估值会不会上升时,本质上你是在猜测他人的行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博弈行为,而博弈并不是价值投资所认同的行为。所以,对于“赚估值提升的钱”,就出现了价值投资的第一个重大理论路线分歧:

 

到底要不要把“赚估值提升的钱”作为核心目标?

 

要知道,估值的变化赚或亏,其因素的权重常常超过了业绩增长,你在十年前买的银行股,盈利提升了数倍,但股价却没有变化,因为估值只降到原来的零头。

 

但有一些价值投资的理念认为,估值的变化只代表你事实上要承受的风险,并不是你要主动去预测他人的行为,不能让估值提升做为“主动追求的目标”,至少不能当成核心目标。

 

当然,实际投资中,只要能赚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多多少少要考虑估值的因素。但作为投资体系,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你必须搞清,不管是“原教旨价值投资”,还是“中国特色的价值投资”,投资体系首先要在下面的“盈利来源光谱”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也是构建投资体系的第一步:

 

投资体系第一问:你喜欢赚业绩的钱,还是估值的钱?

 

这个“盈利来源光谱”的两端,用我们常见的价值投资理念来表示就是:用便宜的价格买入好公司,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

 

 

3/5

你更看中“公司的价值”还是“估值”?

首先要做一个定义,优秀的公司是指茅台、海天、爱尔、平安、招行,以及阿里腾讯等等,这一类大家有口皆碑的一线大白马,而“好公司”更多是指确定性没有那么高的二线白马。当然,每一个人的股池都有自己认可的“优秀的公司”和“好公司”。

 

“用便宜的价格买入好公司,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看似非常完美非常简单的投资理念,可投资实践中,如果没有投资体系,不搞清这些重大理论路线问题的话,即使是这么简单清晰的理论,也是无法执行的。

 

“用便宜的价格买入好公司”,很明显,赚的是估值“从低估向合理回归”的钱,当然,既然说是“好公司”,也是要赚业绩的钱的,但业绩正常的情况下,能稳定增长20%以上,就算是好公司了,而估值的提升通常更有弹性,从20倍中枢到30倍中枢是家常便饭。如果认真执行这条,你的大部分盈利来源都是估值提升赚的钱。

 

而“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很明显就是赚长期业绩增长的钱,而“合理的价格”只是为了提供买入时一定的安全边际。

 

理清这两种投资理念的区别后,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用便宜的价格买入好公司”,那么,如果公司不再便宜了呢?

 

大家一定会遇到这个问题,20倍PE你觉得低估了,买入一周后涨到25倍合理估值,你是卖还是不卖?

 

从逻辑上说,如果你的理念是“用便宜的价格买入好公司”,那么,不再便宜就应该卖出。因为“不再便宜”就是指“合理的价格”,那就跟“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相矛盾了——既然都是“合理的价格”,为什么我不买“优秀的公司”,而要持有“好公司”呢?

 

相应的,后半句也有了一个新问题,当“优秀的公司”不再合理,而是高估了怎么办?

 

从上面的逻辑可以推出,高估就应该卖,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个茅台的案例。

 

但后一个问题又有自己的特点,好公司都是差不多的“好”;但优秀的公司“优秀”的程度可能天差地别,而且同一家公司在不同时期的“优秀”程度也不同。导致“优秀的公司”难言高估。

 

再加上“优秀的公司”通常供应不足,更是很少出现大部分投资认可的合理估值。

 

想要解决这两个理论的实际操作问题,在投资体系中,就需要引入“估值容忍度”,即你对合理估值区间定义的宽度,“好公司”窄一些,“优秀公司”宽一些,但具体的量,还是取决于你更看中“公司的价值”还是“估值的合理性”?

 

更加复杂的是,真实的投资并不是“买卖”的判断题,而是“持有哪一支”的选择题,选股实际上是不同公司之间“性价比”的比较,想要在不同公司之间进行比较,你要有一套“通用的标准”。比如我自己在投资体系中,用“确定性、景气度和风格”三个维度去区分所有的股票。

 

投资体系一定是逻辑自洽的,逻辑自洽的前提就是在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上“站好队”。所以,你是更看中“公司的价值”还是“估值的合理性”?当你在理念的分歧中站好队,一堆具体的买卖问题,就都有了统一的答案,这个投资体系的雏形就渐渐呈现。

 

为了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看一看基金的持仓。

 

 

4/5

两类基金的持仓风格

因为公募基金很少择时,故超额收益都来自选股,通过前十大持仓的变化和比例,可以看到它们的一些投资理念。

 

基金A:前十大持股几乎都是大白马,只是每一季的持股比例和品种不同。

 

这一类基金就是以“赚企业业绩的钱”为主,同时参考估值常见的投资方法,这些企业的确定性很高,所以永远在持仓中,构成“贝塔收益”;但每一季的市场偏好不同,产业发展所处的周期不同,使相关公司的合理估值出现波动,基金以此为调整持仓比例的依据,则构成“阿尔法收益”。

 

这一类体系又分为两种,一种持仓集中,其“阿尔法收益”大部分来源于前三大持仓在某一个阶段业绩的超预期增长;另一种持仓分散,其“阿尔法收益”更多来源于对市场风格微妙变化的把握——前者更偏赚业绩的“阿尔法”,后者更偏赚估值的“阿尔法”。

 

基金B:前十大持股很多都是弹性大的冷门股,少则一季,多则两三季,就会彻底消失。

 

这一类投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赚估值的钱为核心,其超额收益来自市场风格的变化或行业景气度提升导致的资金偏好加强,选择的标的需要长期价值,常常选择那些基本面一般而估值长期低于同行的公司,或者产品结构导致的业绩弹性大的公司。它在A股的资金管理中被称为“基本面投资”或“景气度投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投资方式。

 

另一种是以赚业绩反转的钱为核心,即我们常说的“困境反转”,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股和投资思路。

 

 

5/5

立场决定出路

茅台最低跌到过9倍PE,总有人喜欢假设,当时买入一路持有,现在赚了多少钱,但如果你的投资体系是低估值买入,早就在2016年初25倍看上去有点高估的时候,以250元的价格卖掉了,而且之后再也没有机会买回来。而此时高端酒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正是不太在乎估值,只在乎确定性的人买茅台的最佳时机,而且这类人往往更有可能持有到现在。

 

投资要认命,这个“命”就是投资体系,没有人能赚到投资体系之外的钱。

 

更看重估值还是业绩,类似这种重大理论的路线分歧还有几个,本文就不一一分析了,它们代表的是不同投资体系的理论根基,所以不分对错,但不能骑墙,必须站队,必须知道自己擅长赚的是什么钱。

 

所有的投资体系都要在“盈利来源光谱”上找到自己习惯的位置,更多的具体操作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如果你更看重业绩增长,那么你研究的核心就是企业未来的价值,而且必须立足长远,甚至需要放弃“估值过高或者被低估”这种主观的判断。

 

如果你更看中估值,你的研究中就必须强化对投资者行为和市场风格的理解,当然,作为价值投资者,企业的价值还是很重要的,但你的研究落脚点往往是“企业价值如何与市场风格共振后体现在股价上”。

 

而作为安全边际,考虑的因素则刚好是相反的:

 

赚业绩增长的钱的投资者,其安全边际是估值。不要因为估值过高而赚了业绩赔了估值。

 

赚估值提升的钱的投资者,其安全边际就是基本面,如果业绩无法验证逻辑,其估值也站不上去。

 

以上仅为举例,“你赚的是什么钱”的问题,将在日后的投资体系的构建中,被反复追问。

 

在这些价值观的问题上站完队后,投资体系的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到最适合你的“盈利模式”,我在之前《价值投资的四种盈利模式,掌握一种就能受益终生》一文中介绍过四个盈利模式,但它们不是全部,也不一定适合你,所以下一篇的重点将是“构建一个好的盈利模式的几个关键因素”。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yULpBN5z5w7DhEee1B28Q

没有投资体系,炒股就是撞大运

为什么散户也需要投资体系?

 

没有投资体系,炒股就是撞大运

 

1/4

没有意义的投资机会

很多人都曾懊恼于自己看好的某个股票没有买,最后大涨,就认为自己的选股眼光很好,只是运气欠佳。乐观者更是认为,运气是平等的,说明自己下次能赚一票大的。

 

这类懊恼总是让我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个故事,有一群哲学家在讨论“自由的意义”时,对自由的定义产生了分歧,其中一个哲学家举了个例子:假如一座监狱的狱卒在三更半夜趁囚犯都熟睡时打开监狱的大门,请问,犯人们此时是自由的吗?

 

看好却没有买的股票,就像打开的监狱大门对于熟睡的囚徒不代表自由一样,这种投资机会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如果你总是错过这类机会,或者二选一总会选错,因为运气长期看是平等的,所以恰恰证明你的投资体系有漏洞。

 

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常常有人看好某股,但觉得太贵,等便宜一点再买。

 

这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就算是“去估值泡沫”这么简单的机会,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投资体系,这个想法也是无法完成的。

 

为什么呢?一个股票比较贵,未来回到合理估值,并不是你想像中的,它因为估值贵而慢慢跌下来让你买。它一定是借助一些利空事件来完成下跌,可能是很短的时间急跌下来。如果没有这样的事件,它就一直跌不下来。

 

所以,你嫌贵不敢买的公司,真跌下来一定是有实质性利空或大盘发生恐慌性下跌,要不要如期实施你的计划,既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也需要投资体系的支持。

 

很多人觉得,散户无非就是买几个股票,长期持有,不需要投资体系。

 

实际上,有没有投资体系的支持,不是机构与散户的区别,而是专业与业余的区别。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就要把这个基本逻辑说清楚:为什么个人也要有投资体系?

 

 

2/4

什么是投资体系?

巴菲特第一次买苹果的时候,已经有好多年跑不赢指数了,再加上苹果一开始还是亏钱的,所以很多人嘲笑巴菲特说过不买科技股,结果还是买了科技股。而且要买也不早点买,等别人翻了几十倍再买,被套了吧。

 

结果却是,苹果再一次挽救了巴菲特的声誉。他在这只股票上赚了将近1000亿美金,弥补了他其他持仓的亏损。

 

其实他之前的业绩不佳和后来在苹果上大赚一笔。完全是一个体系的两面,一面是必须承受长期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品种之痛,另一面是长期坚持体系后重仓出击一击必中的硕果。

 

按照巴菲特的投资逻辑,以合理的估值买看得懂的、具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公司,再加上还要集中持有少数几家公司,到后期,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规模,几乎无法找到能够长期跑赢指数的投资对象,所以他到现在还拿着可口可乐,别无选择。

 

所以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不早点买苹果。因为巴菲特要的苹果是具有稳定现金流和消费粘性的苹果,而不是正在开发前景莫测的革命性产品的苹果。这仍然是一笔消费股投资,只是带有一些科技属性。

 

从宿命论的角度来看,巴菲特买苹果就是一件命中注定的事情,苹果在用自己的成熟等待巴菲特,巴菲特也在等待苹果成熟。

 

所以,我要给“投资体系”这个词下一个我自己的定义:一个稳定的,验证过的投资体系,就像一张精心设计过的渔网,可以让你不再四处出击,寻找投资对象,而是耐心等待投资对象像鱼儿一样游到你的网里。

 

这段话其实就是巴菲特的“棒球手理论”,只是这里从投资体系的角度去理解。

 

所以投资体系其实目的并不在于扩大盈利,而是增加盈利的确定性——这对一家需要持续运营的机构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那为什么个人投资者同样需要增加盈利的确定性呢?

 

 

3/4

个人投资者需要投资体系的五个原因

个人投资者同样需要投资体系,有五个原因。

 

第一,摆脱自我怀疑和毫无意义的尝试

 

投资是一个无法简单归因的复杂活动,它有无数理论流派,无法简单的证明哪一派绝对有效,很多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很难从短期得到正反馈,导致个人投资者在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中不断地失败。

 

同时,投资又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活动,个人感性经验常常会误导你。所以你需要借鉴一个相对有理论依据,又符合自己性格的体系,让自己摆脱自我怀疑,专注于研究与交易本身。 

 

第二、用体系聚集自己的研究和交易。 

 

价值投资者至少要有一套交易方法和一套研究方法,研究与交易的自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有一些方法之间的配合效果不好,还有一些研究方法与交易方法是矛盾的,比如基本面研究和做T降低成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投资理念,需要两个团队来进行,投资者如果想一个人完成,那结果大多是顾此失彼。

 

方法的自洽靠的是投资体系,通过体系化,把研究方法和交易方法都固定下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关键要知道,哪一瓢是你的菜。 

 

第三、聚焦能力圈

 

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公司,有不同的投资方法,而个人的经历、能力、见识、思考方法都是有限的,只有聚焦才能争取好结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行业,有自己喜欢的商业模式和公司类型,它们又对应着特定的投资方法,一旦你的投资体系固定下来,你就可以更好地聚焦这些领域,让自己的研究效率提高。 

 

第四、培养正确的交易习惯 

 

按理说,个人投资者买几只白马长期持有,是收益略低但胜率非常高的方法。但实际上,大量散户亏损的原因就是人性导致的错误的交易习惯,比如追涨杀跌,做T+0,这些方法难度极大,就算是短线高手也只能把胜率维持在六成。还有情绪化交易,喜欢留弱卖强,喜欢随意抄底,喜欢随意卖股票,过于相信低PE股票,盲目相信均值回归,等等。 

 

而投资体系中的交易体系,可以帮助自己以标准化的操作约束自己,杜绝高风险的交易,减少不必要的交易,聚集高胜率的交易。 

 

第五、控制风险 

 

投资中,在遇到挫折时,最常见的错误反应就是急于把损失扳回来,而这个想法的结果就是小错变大错,大错变无法挽回的错误。 

 

但在投资中,第一位的永远是控制风险。遇到反复错误,正确的应对是停止交易,检视自己的投资体系有没有致命的问题,如果没有,就只是短期的风格不对,那就等待风格转变。 

 

而投资体系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控制你的交易体系中必然会被放大的风险。

 

 

4/4

一场有意义但毫无必要的争论

年初时,一位擅长TMT投资的基金经理朋友与一位传统行业的研究员发生了争论。

 

基金经理认为,汽车是一个很糟糕的生意模式,新产品先要有巨额投资,但成功率并不高,导致这个行业非常的保守;研究员则认为,没有再比汽车行业更好的商业模式了,对上游和下游都可以欠款,这行业唯一的问题是不回报股东,管理层给员工打工。

 

到底谁的看法正确呢?其实这不重要。基金经理后来买特斯拉赚了钱,其逻辑是,这个行业规模大但商业模式不好,出现了一个颠覆者当然就是投资机会;而研究员去年在底部一直推荐我们重仓长城汽车,因为这是现有商业模式中最具成长性的标的,最终听了他的话的人也赚了钱。

 

每一天投资界都在进行无数的争论,这些争论既有意义又毫无必要。“有意义”是指,投资中的价值发现是一个用钱投票的过程,有说服力的投资逻辑会随着争论被更多投资者认可,让股价自我实现;“毫无必要”是指每一个投资逻辑只适用于对应的投资体系,赚自己该赚的钱。

 

有了投资体系,你只能赚你的投资体系内能够赚到的钱;但没有投资体系,你可能就永远无法确定自己的钱在哪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0aitTs-Cf8OYLoTNTUBoVA

风险投资不再高大上:95%不挣钱

来源:中国基金报

 

供给过剩、套利失效、无核心能力、头部集中、资金周期太短、宏观经济失速与政策变化,是PE/VC盈利能力下降的终极原因。整个中国一级市场已经有严重的超库存的情况,整个中国私募的资产管理规模13万亿,其中一级市场9万亿,意味着未来这些资金都谋求二级市场卖出,然而二级市场并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去支持这么庞大的资产变现。

 

风险投资不再高大上:95%不挣钱

一位以色列知名的LP说:“95%的VC都不赚钱。”在 LP面临着风险、管理费支出和资金锁定的情况下,95%的VC基金实际上不能给LP带来足够的回报。一只VC基金只有得到3倍的回报才能达到“风险回报率”的及格线,只有5%的VC基金做到了,其余95%正处于在收支平衡和完全亏损之间的某个点(别忘了还有通胀),其中10%的基金回报在2-3倍,35%的基金回报在1-2倍,高达50%的基金回报低于1倍。

 

平时我们一直觉得投资是个高大上的行业,认为这个行业非常赚钱。

 

但尤其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VC/PE、政府引导基金、甚至是阳光私募、定向增发的PIPE基金都普遍性出现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

 

可能有人觉得这肯定是个周期性的现象,但深入思考,你会发现投资行业中的传统投资模式正在发生趋势性的失效现象。

 

第一,很多投资机构都没钱了。

 

2018年整个一级市场募集资金量同比下降了超过30%,甚至很多中小投资机构都开始出现全员募资的情况。

 

资金是投资机构的最大弹药,很多机构没有钱投资了,募集基金出现了普遍性的难度加大。

 

第二,有大量的已投资项目无法退出。

 

不乏一些大牌的明星级的投资机构,投资了四五百个项目,但是可能只有不到十个项目成功IPO退出;

 

普遍性的IPO退出率低,导致了很多投资机构的资金被积压,甚至有些项目一投就是十年。

 

第三,有些已经上市的项目,收益率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有很多明星项目,经过几轮融资,成功上市后发现,股票价格套现退出后,扣除税费、基金管理费等成本之后,投资人的综合年化收益率比想象中的低非常多。

 

第四,投出了明星公司的明星机构,背后其实还有大量的失败项目。

 

很多明星机构常常把自己投过的明星项目挂在嘴边,但是几乎大多数的机构,其实都有很多失败案例,明星项目只是一个概率问题,甚至有些明星项目的投资成本已经非常高了,其实是赚吆喝不赚钱。

 

第五,只要一旦出现某个投资模式很赚钱的情况,就会出现一窝蜂跟进的现象。

 

2014年的时候,国内最赚钱的投资模式是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与大宗持股,然后共同参与上市公司的并购基金的设立。

 

这种模式在最开始的时候非常受市场欢迎,最开始的一批机构赚的盆满钵满,甚至我们接触过的一些投资产品年化收益甚至超过了1000%;

 

但立马市场上大量的投资机构都开始复制此模式:

 

2015年大量的投资机构参与上市公司的投资,但随后股市崩盘,后期参与的投资机构,最惨烈的亏损甚至超过80%,出现普遍性亏损,甚至之前赚钱的机构后期也不赚钱了,一窝蜂现象几乎随时都在发生。

 

其实,如果给投资机构算个帐,你就能清楚地了解这个行业的情况现在处于什么状况了。

 

如果现在创业做一个小规模的投资基金,盈利模式主要是前端是管理费和后端的收益分成,管理费大概是每年管理金额的2%,后端收益分成是基金管理收益部分的20%;

 

假设一个模型:

 

如果有一个基金A,管理规模在3个亿人民币,意味着管理费大概一年是600万人民币收入,但管理费中有50%是要给募集资金的渠道合作方的,所以真正属于投资机构的管理费用大概是300万。

 

这里要覆盖每年的房租、差旅、税费、基础费用、后台工资、投资经理的工资和奖金;

 

在北上广深稍微上档次一些的写字楼,500平米的办公面积一年租金得100万,再减去税费,基本上150万的运营资金只够3到4个投资经理的基本费用。

 

而3-4个投资经理一年的深度项目搜寻量,单人只有50个项目,4个人意味着一年看200个潜在投资项目,一般好项目的概率也只有2-3%,意味着一年可能也只有4-5个项目有可能能够做投资。

 

但3个亿的基金管理配置,可能需要配置10个项目左右,平均项目投每个3000万;

 

这意味着投资经理的项目寻找压力非常大。

 

如果假设真的2年投了10个项目,每个项目3000万;

 

4-5年后,假设2个成功IPO,2个被并购,3个回购,4个失败;

 

再假设每个IPO赚3倍,被并购赚1倍,回购的保本,失败的无法退出计提损失。

 

则意味着,3-4年的理论总体收益率只有不到50%,然后再扣除基金管理人20%的业绩提成,以及出资人的个人所得税等,最后的收益率可能非常非常低。

 

然而这个假设的成绩单已经是投资机构里中上等水平了。

 

这就是当前投资行业所处于的惨烈现状。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投资行业困顿的现状?

 

第一个原因:国内资金供给过剩导致投资机构竞争过于激烈。

 

其实投资是一个门槛非常低的行业,小到个把亿甚至几千万就可以成立一期基金,小基金成立门槛太低,导致好项目的竞争过于激烈,好项目的投资价格涨的太快。

 

可以说,但凡好一点的赛道,好一点的项目,基本上投资价格都非常贵。

 

买入成本高,利润空间自然就小了,甚至说不定还会亏损。

 

2019年,整个中国基金业协会注册私募管理人有2万4千多家,备案基金产品达到7万7千多只,管理规模达到13.3万亿,从业人员多达23万多人。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结论,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肯定是过剩的。

 

第二个原因:因为供给过剩,导致传统的投资套利模式失效。

 

优质项目价格上涨太快,投资机构的盈利就非常依赖上市后的价格空间。

 

但目前整个国内的A股流动性变化等问题,加速导致了国内投资套利空间的失效。

 

过去国内人民币基金有一个典型的套利模式,就是拿到符合上市要求的企业的股权,在企业通过证监会审核后,到了股票市场上获得一个大幅度的股权价格上涨。

 

这种价差在中国尤为明显,这是过去人民币基金的典型的盈利模式,尤其是2009年,以九鼎投资为代表的一系列Pre-IPO的案例。

 

但是,整个中国一级市场已经有严重的超库存的情况,整个中国私募的资产管理规模13万亿,其中一级市场9万亿,意味着未来这些资金都谋求二级市场卖出。

 

如此大量的一级市场资金需要在二级市场变现,然而二级市场并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去支持这么庞大的资产变现。

 

而且,现在国内一级市场投资项目数量已超过1万家,但是每年A股的上市数量只有两三百家,加上了香港和美国也不过四五百家,大量的项目都寻求IPO退出,但真正的退出率可能只有不到10%。

 

这导致这种投资模式出现普遍性的失效。

 

第三个原因:国内的投资机构普遍没有核心能力。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很多投资机构都是以抢夺项目资源为第一核心能力,核心模式是:

 

“投得进去”和“过得了证监会”,这种核心能力虽然简单粗暴,但确实是中国PE行业初始阶段跑马圈地最有效率的模式,基本上前十年都是这个主线,所以大多数投资基金都没有到精细化管理,精细化选择项目以及重视投后服务的阶段。

 

所以上一个阶段成功的投资机构,往往规模很大,资源很强,但是抗周期能力以及介入经营层面的能力,其实是比较低的。

 

所以这种模式强调投资机构要快进快出,基本上投资进去之后更多是搭“上市”的顺风车,基本不过多介入经营。

 

尤其国内又是一个典型的以“创始人驱动型”为核心主导力量的企业经营模式,在真正的经营理解方面投资机构无法真正给予足够的支持。

 

第四个原因: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头部效应。

 

截止到2018年年底,登记在册的基金管理机构中,100亿人民币管理规模以上有235家,而10亿管理规模以下的总计超过7600家。

 

由此可见,现在基金的头部聚集和规模效应已经非常明显了。

 

现在行业里基本2%的头部机构,拿到了市场上超过30%的资金,一个经验数据,基本行业排名前30名的机构依然非常强势,而30名开外的基金,目前都或多或少的碰到了困难。

 

2018年高瓴资本第四期募集资金达到106亿美金,创造了整个亚洲的募集资金规模之最,这种基金规模可以导致他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以及时间周期的选择范围都会比中小型基金要大的多得多。

 

而且,从整个投资行业过去10年看,头部效应产生的行业内差距在逐渐拉大,越是头部的公司综合收益率越高;

 

越是中下游的投资机构,收益率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就越大、亏损风险就越大。

 

第五个原因:整个国内资金周期太短,资金太急功近利。

 

现在人民币基金的基金封闭周期都是2-5年为主,在投资行业中,这个时间周期其实是非常短的。

 

在这种短周期的投资策略中,非常强调短期的利益兑现机制,但是短周期投资本身又带有比较强的不确定性。

 

所以,中国投资行业的资金不成熟,导致了整个投资环节也不成熟,才会出现一堆基金期待在短期能够实现退出套现的项目上不断扎堆竞争的情况。

 

第六个原因:国内经济节奏转型太快,导致了投资模式失效。

 

一个方面,在国内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转轨阶段,很可能前几年投的明星项目到这两年普遍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

 

当年的高增长项目,现在看来很可能已经模式失效。

 

另一个方面,金融环境政策的变化,包括:

 

资管新规对投资机构募集资金要求的变化;

 

IPO上市时间周期的变化;

 

甚至包括税费税收等细节政策变化,都直接影响最终的投资机构的收益率。

 

以上便是现在投资机构不赚钱的根本原因。

 

主要包括供给过剩、套利失效、无核心能力、头部集中、资金周期太短、宏观经济失速与政策变化六个关键原因。

 

这些情况都导致了整个国内一级投资市场的,出现普遍性、趋势性的盈利能力下降现象。

 

这种不挣钱的情况会持续很长时间,不仅仅是一个周期性的影响,而是整个中国一级市场投资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了。

 

整个中国投资行业,其实也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缩影。

 

投资行业的几个重要的趋势

 

行业里面依旧存在着少数人挣着大多数的钱的情况,也就导致这个行业外部看起来这依旧是个容易暴富的行业,引人遐想,导致从业人员心态也都比较急功近利。

 

其实,投资行业是一个典型的“白发行业”,越老越值钱,从业人员的经验、判断力、行业积累,都非常重要。

 

其实金融行业是一个非常强调“勤奋”的行业,其他都是子命题。

 

经过长期的实践后,你会发现,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多跑,多看,多经历”,见识各种各样的项目,甚至各种骗局,在积累了各种行业经验以及行业规律后,再去不断复盘形成经验和方法论;

 

不断在这个过程中迭代和循环自己的投资模式和投资逻辑,这才是做投资挣钱的唯一办法。

 

现在整个投资行业都在分化,出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第一、未来投资机构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向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我们发现很多大规模的投资机构,在注册制市场和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上,都会把大比例的投资配置在股票基金上,主要是因为二级市场股票的资金承载规模大;

 

同时,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它的持续成长性一定是比短期流动性更重要。

 

以公司成长性和产业成长性为驱动型的投资模式,一定会逐渐替代以流动性差价带来盈利的投资模式。这是一个很确定性的趋势。

 

第二、拥有长周期的钱的能力。

 

随着投资机构资金募集的规模性越来越强,我们发现除了投研能力与寻找项目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拥有“长期资金”才能去找到那些能够对冲和穿越周期风险的好项目。

 

能够募集到长周期的资金,其实是投资机构拉开差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而且我们发现,越是长周期的资金,越会配置给头部的投资机构,越是优质的投资机构,越容易拿到长周期低成本的资金,这两件事情正在相互循环。

 

第三、各种投资机构会逐渐演化出自己独特的可持续性的投资模式。

 

核心就是回答一个问题:作为投资机构,凭借什么能力挣什么钱?

 

到底是赚投资上市差价的钱,赚生意现金流的钱,还是赚企业成长的钱。

 

到底是挣基本面改善的钱,还是挣投后管理带来的增量收益的钱。

 

我们认为投资行业未来,将逐渐从周期依赖型转向能力依赖型。

 

所以,未来基金的精细化运作、聚焦化运作和垂直于某一个具体产业经营资源去做结合的运作方式,将会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第四、比抢项目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优质项目的交易机会。

 

一个好的投资机构,不仅是能够抢到最头部的优质项目,更重要的,是还要能基于产业理解、产业资源以及长周期资金的把控,重新有效组合产业资源的能力,创造新的生意机会的能力,从抢项目到创造项目。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高瓴资本私有化百丽国际的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其实高瓴既是一个投行角色,又是一个投资角色,既是一个产业角色,又是一个资本角色。

 

这个项目是基于高瓴资本对新零售的产业理解,以及对百丽未来的成长性理解,以及行业中的人脉资源与资本能力,主动创造出的一个投资机会,而不是单纯的在已经跑出来的优质投资项目上不断和其他机构竞争价格。

 

所以,未来创造项目的能力比抢夺项目的能力更为重要。

 

小结

 

最后,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应该如何做好投资呢?

 

个人资金要配置未来的理财与投资,首先是得有一个理性的心态,不能“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得有一个审慎的心态。

 

其次是得逐步积累自己的判断力,要自己去做功课,而且不能人云亦云,要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力。

 

投资这件事情,最大的经验其实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大道理,就是“春种秋收,规律大于经验,不要期待奇迹,踏踏实实、战战兢兢”,勤奋是所有收获的前提。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2FaT-QXll22qO_3Xh1huWg

财务自由,靠“投机”能实现吗?

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下:
投资、投机、赌博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看起来,这三者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企业家和投资家们,也经常喜欢说:让我们赌一把吧。
说起来,好像都是为看不见的未来下注:
赌赢了就是投资成功;
赢得惊险赚得很多就是投机成功;
失败了便被视为“赌输了”。
人生一场,谁不是赌呢?
这种想法,其实是不思进取、不动脑子的自暴自弃。
为了避免掉入毫无意义的讲大道理和文字游戏,在这里,我想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定义:
  • 期望值为正的,是投资

  • 期望值是负的,是赌博

  • 期望值未知的,是投机

有投资经验的客官可能会说了,你这不是废话吗?既然说了是不确定性,就很难分清期望值是正是负。要是知道期望值,谁不会赚钱啊?
果真如此吗?
未必。
本文的前几部分看起来很简单。不过,现实中,我们犯的绝大多数错误,都出现在简单的常识方面。
我将事件的不确定性时间的不确定性筹码的不确定性整合在一起,去探寻如何用概率思维来构建一个体系。
何妨一起重温一下?
期望值的概念虽然非常简单,但真正能搞明白的,没多少人,在人群中也许小于1%。
曾翻过一本据说卖了几十万册的畅销书,里面有一节讲概率,作者居然混淆了概率、赔率、期望值等基本概念。
让我们从头复习一下期望值:
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一个离散性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或数学期望,亦简称期望,物理学中称为期待值)是试验中每次可能的结果乘以其结果概率的总和。
换句话说,期望值像是随机试验在同样的机会下重复多次,所有那些可能状态平均的结果,便基本上等同“期望值”所期望的数。
举个例子,你一直扔一个骰子很多很多次,你得到每一个的可能性是一样的,那么你扔一个骰子的期望值就是:

财务自由,靠“投机”能实现吗?

那么,由此可以计算得出,掷一枚公平的六面骰子,其每次“点数”的期望值是3.5。
这是无限多次重复后,得到的一个平均值。
这么简单的一个框架,是几乎所有投资高手必备的第一公式。
鲁宾举过一个高盛的投资套利的案例。
有一次,在某两家公司宣布合并之后,高盛打算做一次套利。
尽管宣布了消息,但是该合并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高盛打算买入其中的W公司,当时股价是30.5美元。
如果合并事宜谈妥的话,W公司的股价上涨可能3美元;
如果合并失败,W公司的股价有可能下跌6美元左右。
这相当于是对骰子上面的数字估值,接下来还要估一下每一面出现的可能性。
把合并成功的可能性定为大约85%,失败的可能性为15%。
接下来,我们计算一下期望值:股价可能上涨的幅度是3美元乘以85%,而下跌的风险是6美元乘以15%。  
  • 3美元×85%=(可能上涨)2.55美元  

  • -6美元×15%=(可能下跌)-0.9美元

  • 二者相加,该投资的期望值是每股1.65美元 。

该投资计划三个月内完成:
  • 每股期望值是1.65美元

  • 本金是30.50美元

  • 3个月的可能回报率为5.5%,

  • 年化回报率可能为22%。

普通人看这个案例,可能会觉得满头雾水:
涨多少跌多少钱是猜的,涨跌的可能性也是猜的,这种计算有意义吗?
期望值的计算,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用于面向不确定性未来的决策和下注。
  • 对于股价可能的涨幅和跌幅,有赖于专业能力与经验。

  • 对于交易是否可能完成,有赖于专业以及情报。

以上两件事情水平再高,也需要放在期望值计算的分析框架下,才能与不确定性共舞。
不管这次交易预测得多么准,结果都可能是出乎意料的,与期望值相去甚远。
就像扔骰子,期望值是3.5,但是你扔出一个6的可能性还是有1/6。
但是,假如你扔很多次,你就会很接近期望值。
所以,期望值的计算,提供的是一种“模糊的精确”,重复次数越多,就越精确。
尽管计算这么简单,期望值让很多专业人士都犯晕。
塔勒布就曾经嘲笑索罗斯曾经的搭档罗杰斯,说对他这样一个连期望值都弄不明白的家伙,赚的钱有点儿太多了。
似乎华尔街也有很多人不懂。塔勒布在一次投资研讨会说:“我相信下个星期市场略微上涨的概率很高,上涨概率大概70%。”但他却大量卖空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赌市场会下跌。
当时很多人不明白啥意思。他的意见是:市场上涨的可能性比较高(我看好后市),但最好是卖空(我看坏结果),因为万一市场下跌,它可能跌幅很大。
假使下个星期市场有70%的概率上涨,30%的概率下跌。但是如果上涨只会涨1%,下跌则可能跌10%。未来预期结果是:70%×1%+30%×(-10%)=-2.3%,因此应该赌跌,卖空股票盈利的机会更大。
让我们在回到本文开头的观点:
  • 期望值为正的,是投资

  • 期望值是负的,是赌博

  • 期望值未知的,是投机

高盛的案例,看起来是期望值为正的投资
塔勒布的下注,看起来像期望值未知(只是“我相信”)的投机
那么赌博呢?
以美国的轮盘赌为例:
  • 常用的轮盘上有38个数字,每一个数字被选中的概率都是相等的,也就是1/38。

  • 你下注在某一个数字上,如果押中,赚相当于赌注35倍的奖金(赌注不包含在内),若没押中,你输掉赌注。

我们来算一下期望值,假如你每次押1块钱:
  • 赢的概率是38分之1,能获得35元;

  • 输的概率是38分之37,亏掉1块钱。

  • 35×1/38-1×37/38,结果约等于-0.0526元。

也许你偶然会押中,本钱变成36倍,甚至押中了好几次,但是只要你持续玩儿下去,大数定律就会发挥作用,你会稳稳地输光所有本钱。
所以,这个世界上靠“稳定”的概率来赚钱的,也许只有赌场老板。
反过来,假如你是一个想追求稳定概率的赌徒,你会输得很稳定,穷得很稳定。
何止是赌徒,在现实中,为了虚幻的确定性,人们愿意做任何事情。
好了,假设我们都知道了“期望值”这个概念,也暂时假设我们对于涨幅跌幅以及对应的发生概率估算很靠谱,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走在成为投资高手的路上了?
还是不行。
2016年,物理学家奥利.彼得斯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默里.盖尔曼写了一篇关于遍历性的论文,里面有个例子:
有个玩硬币的赌博游戏,你投入1元,50%可以得到0.6元,50%可以得到1.5元。
根据期望值计算,一半可能性损失40%,一半可能性盈利50%,算下来数学期望是5%。
用流行的话说,这是大概率赚钱的事情,你可以大胆玩这个游戏。
不过,这个游戏有两种玩儿法,确切说,是有两种不同的下注方式:
方式a:你每次都拿1块钱去玩,假设你有无限多个1块钱,你可以一直玩下去,从长期来看你肯定是赚钱的,平均每把用5%的数学期望算是0.05元。
缺点是太慢,而且你必须有足够多的时间能玩下去。
方式b:拿出自己能拿出的最大的资金,然后投入进去。
后面这种玩儿法,就是所谓的All in。看起来极端,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我自己也经历过,谁没年轻(蠢)过啊。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计算吧。
你本金一百万,第一把赢,第二把输,第三把再赢,如此持续下去。
直觉上看,100万本金,赢了是赚50万,输了是亏40万,为什么不能玩儿呢?
拿张纸,用中国当前幼儿园小班的数学能力计算一下:
100万✖️(1+50%)✖️(1-40%)✖️(1+50%)(1-40%)……
一直这么玩儿下去,你会发现,没有几把就没钱了。
这难道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做投资的现实吗?
韭菜自己被割起来更加无痛,没准儿还觉得是自己被割的时候姿势没摆好,天天继续勤学苦练,把辛辛苦苦的钱接着拿去All in下一个风口。
这里计算的关键,是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之间的差别。
假如你花100万买了一只基金,第一年涨了100%,第二年跌了50%。那么你的收益是多少?
按照算术平均值计算:
平均收益率=(第一年收益率+第二年收益率)/2=(100%-50%)/2 = 25%。
按照几何平均值计算:
年收益率假设是x,(1+x)×(1+x)=(1+100%)×(1-50%)=1,计算结果,x=0。
也就是说,按照几何平均数算,年回报率是零。实际就是如此。
这里用几何平均值计算出来的回报率,就是所谓“年化回报率”。
对比而言:
“年化回报率”(几何平均收益率)更准确地反应基金实际的历史收益情况;
算术平均收益率放大了投资的收益率。
下次买基金,记得问一下:
这只基金多久了?这个回报率是算术平均值还是几何平均值?
至此,又出现了一个与“不确定性”相关的要素,那就是:
筹码。
期望值为事件和时间的不确定性提供了一个框架,但不包括筹码。
即使你对不确定性事件有足够的洞见,假如你不能把握好下注的数量,时间就不能成为你战胜不确定性的朋友。
  • 你下注比例太小,可能赚得太慢;

  • 你下注比例太大,可能会亏光本金;

即使获胜概率更大,期望值也为正,如果你次次all in,也可能因为几何平均值而被割光了韭菜。
这时,一条投资真理冒了出来:
在成功之前,你必须活下来。
金融传奇人物索普,在试图战胜赌场的过程中发现,即使你洞察了赌场的漏洞,找到了期望值为正的机会,也要面临“如何决定赌注大小”的挑战。
另一位天才香农建议他参考约翰·凯利1956年发表的文章。
香农把它稍做修改后将其作为21点、轮盘赌、其他赌博、体育博彩和股市的下注原则。
凯利公式遵循的是几何平均值最大化的准则,使用该公式决定每次下注金额占本金的比例,能够让投资者每一个时期都最大化组合收益的几何平均值。
经济学家们对几何平均值和凯利公式有着长久的争执,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只用记住一点:
不管凯利公式多厉害,只对“期望值为正”的下注有效。
简单说,这个公式只帮助想做有价值投资的人,对于赌博(期望值为负),毫无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我用期望值来作为区分投资投机赌博
让我们再看回下凯利公式。
该公式没有强调的是:
你的本金是固定的吗?
换句话说,你用于下注的本金,会像泉水一样越来越多吗?
职业投资人和业余投资者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职业选手有源源不断的弹药。
巴菲特有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可以发债(不差钱的他今年四月在日本借了18亿美金)。
他还强调所投公司有很好的自由现金流,他有一个极小的总部,只在乎旗下公司的经理人们把赚到的钱源源不断地交上来。
据知情人士称,高瓴2020年上半年正在从投资人那里筹措可能多达130亿美元的资金,准备抓住疫情之下经济当中出现的新机会。
上一次融资是在2018年,最终募集到106亿美元,创造了纪录。
据得州大学捐赠基金的数据显示,扣除费用之后,高瓴截至2019年6月的近十年年平均回报率大约是20%。
也许有人会意外,这么牛的公司,年回报也“才”20%呀!
当然,事实是连续十年年回报20%,已经很惊人了。
重点在于,即使牛如巴菲特和高瓴,也在源源不断地获得资金,为下一次下注准备筹码。
只有如此,无限游戏才可以持续下去,英雄一直留在场上,大数定律发挥作用,财富因为遍历性中的概率优势、以及最大化的正期望值得以实现。
这才是“长期主义”背后的道理。
投资很难,为未来下注,从不确定性中赚钱,对谁都是很难的事情。
没谁是靠水晶球赚钱的。
2018年蔚来上市时,高瓴在蔚来的持股比例高至7.5%。
2019,张磊继续下注于新能源汽车赛道,增持蔚来至12%,还新买入66.83万股特斯拉的股票。
结果,因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滑坡,以及燃油车因国六标准出台甩卖,蔚来的股价最低跌至1美元。
张磊接下来清盘了蔚来和特斯拉,就在特斯拉大涨的前夜。
时至今日,蔚来的股价已经涨回到近28美元。
举蔚来和特斯拉的例子,不是说张磊不厉害,也不是想像某些文章去谈“张磊的长期主义你们学不会”,而是想说:
1、没人能够预测短期的未来,在某个时间“看错”某笔投资,太正常了;
2、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不需要维持自己的“无比正确”,只需要从概率和期望值层面获胜就好了;
3、作为一只越来越大的基金,在某些领域的投资见好就收,避免回撤,也能实现较好的几何平均回报;
4、高瓴2020年7月回头又重金了小鹏汽车。
也许你还记得开篇时我埋下的一个火种:
你凭什么估算出一笔投资的期望值?
你怎么知道买了一只股票,可能涨10块钱,发生的可能性是60%;可能跌5块钱,发生的可能性是40%。
这么多可能性,叠加在一起,不就更加不可能了吗?
期望值计算,提供了一个应对不确定的框架;
凯利公式,提供了一个根据本金比例下注的准则;
获取资金,为投资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弹药。
然而,想要取得像高瓴那样年20%的回报,你还需要做到更多。
概括而言:
  • 一个是获取更好的投资标的:

  • 一个是介入公司让价值上涨的概率变大,从而主动提升项目回报的期望值。

前者,我称之为资源
或者,则为赋能
张磊将自己在人大和耶鲁的校友圈用的淋漓尽致,他会在香港的豪华游艇上接待投资圈与企业界的牛人们,人脉在东方国度对投资而言有着更重的分量。
至于赋能,这方面的案例就多了,通过合作、技术等。
  • 因为资源,能拿到更好的项目;

  • 因为赋能,能够让项目的回报期望值更高。

在完成了以上种种,再加上时机和运气,高瓴才为客户实现了20%的年回报。
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非常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充满了奇迹的时代。
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而长时间的增长,在人类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但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就觉得习以为常,好比坐惯了高铁的人,对风驰电掣司空见惯。
另一方面,民间文化对于头部牛人的推崇,其实强化了彩票头奖效应,也让很多人认为赌场必有秘籍。
人们习惯了赌,崇拜赌场赢家。
人们为错过房地产焦虑,为错过腾讯焦虑,为错过比特币焦虑。
遍地都是十倍、百倍回报的传说,让人晚上睡不好觉。
这种对于头部赢家的拜神,对普通人最大的伤害,就是让人陷入了“小数陷阱”,误把一些极小概率的事情当作常态。
然而现实是,即使是在高速增长的时代,投资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很少有人因为回报低而贫困,但太多富人因为追求更高的回报而亏光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那些钱大多来自大时代的超级运气,几乎都无法再次重现。
最后
总结一下:
1、远离赌博,谨慎投资,尽量别投机,去做正期望值的事情;
2、投资有亏有赚,别试图靠预测赚钱,要靠概率和正期望值;
3、投资很难,我们要放低获得超额回报的预期,追求合理回报;
4、下注需要控制比例,拉长时间;
5、要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小心那些不产生现金流的固定资产投入,哪怕有些看起来可能有很大“涨幅”;
6、发财之前别挂掉;
7、对于年投资回报率,几何平均值比算术平均值更重要;
8、别去参加那些零和游戏;
9、努力创造价值,做创造价值的工作,投资于创造价值的公司;
10、关于财务自由,请记住:金钱如海水,越喝越渴。
一旦你把财务自由放在一起,其实是为自由戴上了枷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SKiXShI_q6E_hz903bZ-g

陈光明最新内部演讲:房地产之后,下一轮投资有两个方向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聪明投资者(ID: Capital-nature )

 

“市场有几点支撑因素,悲观的因素其实在估值层面已经有了充分反映。”
“目前中国经济一直还没找到L型中一横的地方,还是在一竖的地方,经济形势的压力是持续存在的。”
“拉长来看,上市公司利润率有见底回升的态势。”
“无风险收益率预期在下降,对股票市场估值是有支撑的,我们能感受到无风险利率是在下降的。”
“目前这种12、13倍估值的市场,静态回报率每年能有8个点,这是可以秒杀其他大类资产的。”
“只要出现静态的回报比较高,比如达到,20、30%以上的时候,不一定需要持续的成长。”
这是睿远基金总经理陈光明在日前一次内部会议上的最新演讲,详尽介绍了他的投资方法,对当前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看法和思考。
陈光明是原东方资管董事长,他亲自管理的东方红4号,从2009年成立到2017年,收益约9倍。而他本人约20年从业以来的业绩据公司内部测算,年化收益率早已超过30%,放在全球范围比较,也是极顶尖的投资人。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陈光明的演讲,以下为他的演讲纪录。
做投资一直是八个字
睿远是一家新公司,成立时间比较短,能得到这么多客户的认可和推崇,深感荣幸,说实话,其实是超我预期的。
这里蕴含着持有人殷切的期望,希望我们能持续创造好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压力非常之大,做投资一直是八个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永远不知道哪里会有黑天鹅。但这其间还是有一些规律的东西可以和大家交流,来理解这个市场,理解这个投资。
睿远的愿景就是,为了持有人长期利益最大化的价值投资实践者。
目前的现状,投资者中真正做价值投资的其实不多,很多是基本面趋势投资,很多是博弈的。这其中一个指标就是看他换手率。
价值投资的一个核心逻辑是,价格终将反映价值,但这个时间不确定,如果说你的换手在200%、300%,就是说一年有2、3次马上就能全部兑现的机会,这在全世界来看都是极少,它是需要时间来反映,有时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
另外,从考核周期来看,许多机构的考核期都比较短,比如可能一年期,个人投资者倒可以长期,但其理念和水平决定他的换手率可能更高。
成熟市场和A股市场最大区别
中国市场的特征,长期回报好,但短期波动特别大。
2005年到2017年,上证综指也有7.8%年化涨幅。从2007年到2019年,上证综指跌了一半,这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估值收缩。
在2007年的时候,估值达到了约70倍PE,现在12,13倍。从2007年以来,估值收缩了80%,实际上从2007年以来,上市公司利润增加了2倍多。
波动极其巨大,核心有几个原因。许多参与者都是线性思维,线性外推,仅仅根据过去经验来推测未来,涨了还会涨,跌了还会跌,跟风严重,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们做价值投资者的相信均值回归,便宜的时候买,贵的时候卖。
经济本身有周期,有波动,包括一些企业家也是线性外推的思维。
政策面一些因素,有时进一步造成了经济周期波动。
成熟市场就有慢牛特征,这些年美股的长牛,涨了3倍,估值提升因素占了1/3多,业绩增长占了2/3,大头还是业绩推动。
短期的波动,从基金的申购和赎回就能看出来,每次的市场高点,都是基金申购高峰。
2007年初,偏股基金规模大概6000亿,到年底,就有2.9万亿,而且在当年5.30之后,也就是基本在4000点之上,出现了剧烈换手。2015年也是同样情况,在4000点以上,也出现基金申赎剧烈换手,典型的追涨杀跌。
逆人性布局
股票市场长期是个高回报的地方,但是在中国又是一个高波动市场,这两者谁处理得好,谁就能在这个资本市场生存发展壮大。
当初在东方资管时就已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最终产品业绩很好,但如果把进出选择权交给老百姓,基民可能回报并不好。
有个数据,偏股基金年化回报在16%左右,这个数据我相信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基民为什么普遍感受不到,这不是基金经理出问题,因为基金经理是做阿尔法的,市场的回报只有7%多,他的超额收益有9个点之多,成绩非常好了。
持有人的实际回报较差,讲白了,就是某些阶段,高位涌入的基民成为市场的接盘侠。因为如果你从头吃到尾,回报是相当可观的。
我们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就逆潮流而动,逆人性去布局。在2010,2011年,就决定要搞封闭式基金,封三年,当时市场是希望要封转开,打开封闭。
再去发封闭式基金,市场不认可,渠道也有压力,大部分人觉得高得时候可以赎回,低的时候再买,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但正是因为这个选择,才造就了最后的结果,我们有一支30亿的封闭式基金,其盈利的绝对金额超过一支100亿的开放式的基金,因为100亿那支基金,一直有投资者退出,赚了10%卖掉了,赚了20%卖掉了,极少的人能赚到几倍。
还有一个例子,另一个我管理的基金,在我走的时候,赚了9倍,但是规模没有增长,这意味着什么?这说明有很多投资者,大部分是挣了一点就走了,特别是在1倍以内就赎回了,留下来的是极少数。
导致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人性原因,落袋为安。同时还有两点因素,一是基金公司竞争特性,市场好的时候就得发产品,你不发产品,别人把市场上钱吸走了。另一个,是渠道。渠道也是同样原因,你现在不推基金,钱就跑到别人家去了。
未来不利因素
我们做投资,看得是未来,尤其是对我们做长期投资的,如果你是一天两天的短线交易,未来可能也没那么重要。
目前中国经济一直还没找到L型中一横的地方,还是在一竖的地方,经济形势的压力是持续存在的,当然它也有短期的周期波动。
2016,2017年好的重要原因是房地产需求,现在房地产这个龙头被摁住了之后,下游压力会大起来,内需影响相对较小,不像在2008年,当时出口占比很高,现在要好很多。
整体来讲,这个经济形势可能会影响企业家的信心和投资,但我们的出口结构也在变化,对非美的出口占比在上升,而且美国制造业要顺利回流也是挺难的。
贸易磨擦对A股的冲击已经有所弱化,从这几次来看,不像2018年和今年上半年那样大的影响。
但是,投资驱动模式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这个其实就是经济模式的转变,到现在确实难以为继。高层也已明确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
部分地区的政府负债确实也比较高了,而且这些地方,说实在的,还面临人口流出,未来人口流入的就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许多三四线,四五线城市的人口流出压力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东北啊,西南,西北,只要是非省会城市,其他城市都面临流出压力,连环渤海的吸引力都不是太强。
之前房价一直在上涨,大家信心也比较强,但你反过来要看一下房价收入比,租金占你可支配收入比例。
上海的GDP之前是2.5万亿,上海的住宅套数大概在1000万套不到,面积是9亿多,10亿平方米不到,平均价格在5万左右,市价50万亿,如果按5个点贷款利率算,利息直接就高达2.5万亿。
长远来讲,上海还算是人口流入的地方。这是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最好的方式是用时间来化解,但是时间需要比较长。
而且,如果你的收入增速大幅下降的话,房价会怎么样?除非你的收入增速还能保持比如说8个点,10年就能增一倍,那就好很多。
但一个问题是,我们的经济驱动力下滑了,从2009年到现在2019年,经济的一个驱动力就是货币增长和房地产带动基建等产业。
我们的负债率在2008年时只有100%多,10年后就直接到了250%,通过加杠杆,拯救了世界经济,全球GDP的增量,大头在中国。
从各类部门来看,企业负债是上升最高的,整体社会负债率(企业,居民加上政府)在全球是最高的之一,除开那些老牌的没多少发展潜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么高的负债,按5个点的利率来算,一年利息支出得多少。对企业来说,一年利息支出大约在10万亿,大数是这样。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未来经济的约束是非常明白的,所以前两年去杠杆是对的,我也非常赞同,就是可能太快了,太猛了,企业受不了。所谓去杠杆其实是要用时间换空间,要先稳住杠杆,好的年份稍微低一点,差的年份,可以稍微浮一浮。
还有个更长期的问题,就是人口问题。需要更早的去放开生育,仅仅放开是没用的,要鼓励,人口的长期隐患对我们挑战是非常巨大的。
上述这些是核心的负面因素。
现在股市的支撑因素
但按霍华德·马克斯的思维,这是第一层,要有第二层思维,第一层思维就是经济很好,股市要涨,2007年一直涨到6000点,看到1万点,黄金十年,第二层思维是说,是很好,但是不是已经price in 了?
未来压力最大的是房地产、基建驱动这条路走不动了。
但话说回来,资本市场从长期来看,还是比较有效的。
比如现在都不看好地产股,港股房地产股PE在4倍左右,你像万科在6、7倍。海螺水泥7倍,中国建材港股市值也就600亿左右,可以说预期已经比较悲观了,形成共识。
这种悲观的共识不一定是错的,如果共识对的,那没什么。但是,如果共识是错的,那就能创造很大的超额收益。这就是所谓的第二层思维。
我们要寻找错误的共识,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银行业,有的银行相对于股价估值,他的资产质量要比大家想的好一点。还有代表传统经济的几个行业,有些这样的企业资本开支已经没有了,再赚来的钱也没地方投资,现金流很好。
悲观的因素已经在估值层面有了充分反映。
同时,目前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要想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一定要靠PE,靠二级市场,直接融资,如果靠银行是行不通的,创新企业是没有多少固定资产的,抵押物是没什么价值的,他是对未来的预期。
对投资者来说,只要投到一个Facebook,投到一个Amazon,我其他死掉99个也没关系,但对银行来说,贷款你要是死掉99个客户,只有一个赚钱,那你也完了。
很多人把股市的上涨和下跌,归结为GDP的增长,觉得GDP增长了,股市就要涨。A股过往历史,并不是经济好股市就涨,经济不好就跌,有一半是不同步的,这太正常了,股市和经济关系就是人和狗的关系,狗有时候跑在前面,有时落后。
只不过,中国这条绳子特别长。可以从10几倍涨到70倍市盈率,从70倍跌到10几倍,但是经济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涨几倍。
正常来讲,算大数,股市市值与GDP比例大致在1:1,如果比值超过了120%,可以认为过高。从美国来看,它的股市市值与GDP与房产价值大致就在1:1:1。
A股市值与GDP相比,大约在0.7左右,房产则远远超过GDP总额,可能在5倍左右。
企业的利润,这才是真正和股市涨跌正相关,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长和GDP增长相关系数在60%左右。
以前中国经济是重资产投入,回报率不是很高,ROE不高,但现在不一样了,消费,服务,品牌,知识经济各个方面,有高利润率,高资本回报率。
另外,无风险收益率预期在下降,早期房地产带动信托产品的高收益,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预期比较高。而在将这块摁住之后,对股票市场估值是有支撑的,我们能感受到无风险利率是在下降的。
而且,目前这种12、13倍的市场,静态回报率每年能有8个点,这是可以秒杀其他大类资产的。当然,你会担心这个利润,回报能不能兑现,尤其是中短期内。
目前来看,传统行业竞争结构越来越好,除非是需求下降太快了,大家都熬不过来。但大部分的传统行业已经不会怎么打价格战,没必要,你杀不死我,我也杀不死你。
如果是每年3个点,5个点的下降,它的价格不会有多大变化,它的估值在这个份上,企业本身的回报率已经足够高了,只要不是出现50%这样大幅的需求下滑。
同时还有税费调整,财税收入原来占比较高,减费降税回补实业。
拉长来看,上市公司利润率有见底回升的态势。短期,在经济向下背景下,竞争加剧时会有波动,但中长期趋势是有利于股东回报的。
价值投资方法
这里面涉及到预期收益率与实现概率,加起来就是组合方法。
一种是高概率,低收益率。
还有一种概率不高,但是盈利量级很高,预期收益率可能赚个10倍以上。
我们的组合方法,是学习巴菲特,要求胜算很高,我的组合中7、8成是胜率很高的,能赚个20%,可能有个别不赚钱或亏损,但也不是踩到大雷那种。
做价值投资,要避免永久性损失,最核心要规避人性弱点,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知行合一。
核心的逻辑是,便宜买好货,寻找最好的生意。
最好的生意定义是什么呢?
很深厚的护城河,持续的成长,优秀的管理者, 在合理低估的时候买入。当然,其实持续的成长很难,也不一定。只要出现静态的回报比较高,比如达到,20,30%以上的时候,不一定需要持续的成长。
当然以前在A股很难出现这种情况,跌到个位数市盈率就已经算是难得,现在也开始有了,比如说跌到8倍PE,没有增长,静态可能12%回报,但这个程度我们也不一定会买,香港市场这种情况比较多。
静态回报非常高了,不需要管后续还会不会增长,不去管后续这个股票还会不会跌,你只要想明白这个道理。
比如说,你现在1000亿市值,每年300亿自由现金流,没有资本支出,那我直接把你收购了,装到口袋里,30%的年回报,到哪去找?
价值投资为什么有效?
价值投资有效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均值回归与资本逐利、更多的价值实现手段、好公司的价值持续创造、价值投资符合投资本质
首先,价值投资有效的最核心原因是均值回归及背后的资本逐利。
均值回归是投资的基本常识,简单说,当涨幅过大,价格涨得太高之后,这个标的未来的回报就不够,潜在投资回报率下降,就吸引不了新的投资者,老的投资者觉得回报率不够,也会寻找新的回报更丰厚的资产。
一旦趋势投资者的力量开始衰竭的时候,走势就会反转。反之,如果价格跌幅过大,内在价值远远高于价格的时候,未来潜在回报率就会很高,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当投资者力量超越趋势投资者力量的时候,走势就开始反转了。因此,整个市场的风险溢价长期围绕一个均值波动,多数时候都在一个标准差之内。
做价值投资的人一定要相信均值回归。
市场是怎么见顶,见底的?比如2007年70倍PE,所有的回报都在指望未来每年经济10个点以上的增长,这是不可能的,GDP怎么可能一直持续10个点以上速度增长。当时我们就是一路卖,绝不会轻易再买。
比如在2015年大幅下跌时,海康威视跌到900亿时市值时,我们就一直在买,买了三个月,每天买进。这就是底部,只要有少数人买,股价就会涨。
其次,我不需要猜测谁来接棒,这个股票、这个公司很好,回报很高,我不用去想谁会来接我的棒,即使没有人接棒也没有关系,因为它可能有很高的分红,公司自己都会回购,自己股票的回报更高,干嘛不买呢?
下一轮投资方向
前一轮红利已经消化差不多了,下一轮社会发展两个方向,一是人工智能,二是生物科技。
我们这个市场未来一定是最大的内需市场,这个市场的大小非常重要,你的研发投入,设备投入都要靠大市场来分担成本,所以相对来讲,做制造业在中国市场,应该讲是有非常大的扎实基础,包括人员匹配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中国巨量总人口形成的市场,这是巨大规模效应,制造业中国一定还会有很多优秀的公司不断的崛起和成长。
加拿大,澳大利亚,成不了制造大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大的内需市场。很多产业是需要巨大市场去做支撑,中国就有这样的先天条件。
目前来看,有些技术是人家领先,但市场大头在我们这。从长远来看,市场的规模优势可能比技术的领先更加重要。
为什么?举个例子,很多时候,有的产品并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投入不够,成本太高,尤其是像半导体,规模化效应特别明显,现在是有一些瓶颈,但这些瓶颈是不是就不能打破。如果失去大市场,原本很盈利的企业可能就不盈利了。
我个人相信,只要足够开放,走正确的道路,我对中国经济未来非常有信心。

 

 

来源:聪明投资者(ID: Capital-nature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aToKqxpam2X7m3dVlql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