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动手机,多动手

 

本文共有 5000 字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除了上班时间之外,业余时间和周末,你接触得更多的电子产品,是手机,还是电脑?

(平板也算手机)

我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前者吧?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的。

少动手机,多动手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

 

在国内,很多人对手机和电脑的理解是这样的:电脑是用来工作的,工作之外能不碰就不碰。平时有空的时候,还是尽量使用手机,手机才是一个人身体和思维的自然延伸。

举个例子:有时候,我向读者推荐一些软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拿起手机搜索应用商店,然后问:老师,在商店里没搜到呀?

于是我告诉他们:这些是电脑软件/网页软件,暂时没有移动端,所以在手机上找不到。

随后,下一个问题往往会是:那么,手机上能用吗?

这种时候我会觉得很困惑:在手机上使用稍微复杂一点的软件,你不觉得很不方便吗……?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国内,一说到「数码产品」「电子产品」,大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手机,而不是电脑。

比如:都是数码圈,每年推出的手机,各种品牌、型号、功能,连完全不懂数码的人也能说上几句。但每年推出的电脑和配件呢?恐怕关注度还不如手机的一个零头。

同样,国内的互联网产品,首选的第一形态,一定是移动端 APP。有些产品会基于 APP,大发慈悲地开发一个电脑端、网页端,但它们的功能一定是残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你好好使用,而是「偶尔应急」。想要正常使用?请下载 APP。

反之,国外的互联网产品,大多数的首选模式,是先开发一个网页版。后续卖得好了,再基于这个网页版,套个壳,做一些适配,同步推出桌面版、移动端。

当然,这背后的原因,我们都非常清楚:一方面,中国的 PC(个人电脑)时代非常短暂,黄金窗口期只有 1999 – 2009 这十年的时间。2009 年以后,我国开始推行 3G,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创业开始在国内大量铺开。

另一方面,我国的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在农村和四五线城市铺开互联网,显然手机比电脑方便太多。

于是,2012 年中,根据 CNNIC 第 30 次报告:中国移动端网民首次超越电脑端网民。随后,这一趋势如同烈火烹油,一发不可收。

到了 2019 年,这个数据变成了什么呢?

根据中国社科院 2019 年的报告:中国的 PC 渗透率(亦即每100人中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为 20%-25%。

这是什么概念呢?世界发达国家的 PC 渗透率在 70%左右,而美国更是高达 90%-100%。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少动手机,多动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究其根本:电脑始终是一种生产力工具,而手机始终是一种消费娱乐工具。

你多用手机一分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意味着,你多消费了一分钟,而少做了一分钟有价值的事情。

关键是:手机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有限了。

想一想,你用手机,除了刷信息流和看视频之外,还能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写文章?做笔记?分析问题?做数据报表?写程序?剪视频?

就简单拿「写字」来说吧。在手机上,你想随便写点东西,首先打字就很慢,其次,修改、定位、插入文字、剪切粘贴……各种操作都非常麻烦。同样的文字量,在手机上可能要折腾半小时,电脑上可能5分钟就搞定了。

更别说其他更专业的领域了。基本上,在手机上能做的事情,除了「看」之外,其他操作都很繁琐。

所以,大体上可以说:用电脑,你可以主动去做很多事情;但是用手机,很多时候你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推送给你的东西,而无法干预跟控制它们。

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习惯于被动接受、做伸手党,慢慢失去主动探索外界、掌控信息的能力。

许多人认为「有手机,就不需要电脑了」,实际上,只是因为外在的世界给你构造了一个信息爆炸的环境,让你沉溺在「有这么多东西能看」的幻觉里面而已。这跟「喂养」没什么区别。

手机无法替代电脑,本质上在于三个原因:屏幕大小,交互方式和系统。这三者都是绕不过去的坎。因为如果一个移动设备,同时具备了这三点,那么从定义上来说,它就是一台电脑,只不过是一台非常轻薄的电脑。

所以,像苹果,虽然一直想把 iPad 打造成「生产力工具」,但只要 iPad 上面运行的是 iOS(现在叫 iPad OS 了,但本质还是一样),而不是 MacOS,哪怕它的屏幕很大,哪怕它可以外接键盘,它也只是一个消费品。

就连我开智识营,每天需要在群里答疑和互动,我也是用电脑登录微信,在电脑上操作的。无他,因为我要看信息-引用-打字-排版,这个流程用手机来做,简直是无法想象……

更何况,许多工具无法运行在手机端,只能运行在桌面系统。所以,有段时间,我家里是备着三台电脑的:台式机、笔记本和轻薄本,分别对应在家工作、长途出差和短途外出。

 

少动手机,多动手

好吧,我就不说「创造」了。问题在于:哪怕是消费娱乐、信息摄入,电脑的体验,也比手机要好上一个数量级。

举个例子:看视频。手机那么小的屏幕,几乎是看不到任何细节的,也就是看个剧情。用这么小的屏幕看大片,所有的镜头语言和表现细节都被舍弃了,其实是一种浪费。

再比如聊天。但凡稍微打字多一点的聊天,只要不是纯闲聊,我都会用电脑来操作。因为用两个手指打字实在太费劲了。手机打3分钟的字,用电脑可能只需要20秒。

再比如学习。举个例子:用电脑听课、看视频,可以拉两个窗口,左边看视频,右边做笔记,不论截图、画图,还是快速记录要点,乃至于加上自己的思考,都非常方便;用手机的话,你就得不断在 APP 之间切换,打字、定位、浏览都不方便,费时费力。

哪怕说游戏吧,就算不提氪金手游,电脑游戏的游戏性也比手机游戏高出不知道多少……

总而言之,对我来说,手机基本只剩下一个作用,就是收集。

比如:看到微信上面有一些问题要处理,我会设个任务,等坐到电脑前再处理;

刷到值得一看的文章,我会分享到待读工具里,等坐到电脑前再好好阅读;

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我会最快速度记下简略的关键词,等手头上有电脑了,再好好去构思、联想、延伸……

它只适合收集,并不适合消化,更不应该占用你太多的时间。

 

少动手机,多动手

可能有朋友会问,那阅读呢?难道你不看公众号、不读电子书、不看文章吗?

当然,也看,但这也是我想跟大家说的:阅读时,能用电脑就用电脑,尽量别用手机。

为什么呢?除去前面说的,电脑操作更方便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电脑屏幕更大,能够比手机容纳更多的信息量。

不要觉得这一点不重要,实际上,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更多的信息量,能够更好地让我们了解一段信息跟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反过来,用手机阅读的话,由于屏幕小,我们在同一时间内能够读到的内容,局限在一段非常短小的信息里(可能只有两三百字)。那么,我们的注意力也会被局限在这么一片小小的空间里面,从而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排除掉其他因素,你可以这么理解:

用电脑阅读,读完之后,你会更容易记住整篇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用手机阅读,你更容易记住的,可能是其中的一两句「金句」。

除非你习惯上下滑动屏幕,不断回看上下文。但一来这样很麻烦;二来,我想恐怕没有太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吧?

再者,阅读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一种被动接受吗?不是的。有效的阅读,一定是一种主动的加工。

你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主动地去筛选信息、理解信息、组织信息,最终把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里面,这才是有效的阅读 —— 而不是停留在「接收」和「摘录」。

所以,我一直反对一种做法,就是简单的划线高亮,或是文字摘录。如果你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只是停留在:

「这个观点很不错!我要选中它,分享,把它保存起来」

那你的阅读,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

 

你只是在囤积,并没有真正地把它吸收、内化,成为你的养分。

它只是一段被你收集起来的信息,并没有真正成为你的知识。

有效的阅读是什么呢?一定是加入自己的思考,去有意识地进行加工。比如:

  • 这个观点的逻辑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 这段信息表达了什么?我能否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述出来?

  • 这个知识点能够跟我已知的哪些知识点联系起来?把它们串连起来,我能够得到什么新的想法?

诸如此类。

退一万步,哪怕你只是简单地把一段信息逐字打一遍,也好过简单的「复制 – 粘贴」。因为前者好歹还过了一下脑子,后者是完全不过脑子。

所以,我一直说:作者讲了什么,你读到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你动脑思考了什么、动手做了什么,才是阅读能够给你的最大收获。

但这些操作,在手机上,是几乎没办法做到的。

最关键的并不是操作和手感的差异,而是长期以来建立和培养的习惯,让我们变得更不愿意主动、更不愿意动手。

少动手机,多动手

进一步,工具本身,会塑造人的行为和偏好。而人的行为和偏好,又会进一步强化工具。

什么意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公众号用「阅读量」作为一篇文章的指标,那么阅读量是如何计算的?你点进去,就算一个阅读量。

那么,久而久之,公众号的作者会倾向于什么呢?当然是在标题上下功夫,不遗余力地当「标题党」,提升你点进去的可能性。

至于内容,谁在意?反正你点进去,马上退出,也已经贡献了一个阅读量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修改一下,把阅读量改成「滑动到文章末尾,才算一个阅读」呢?当然可以。但这么一来,就会催生出另一个结果:大家都不写长文了,只写短文。因为短文「滑动到末尾」的难度,显然比长文更低。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们对手机的依赖,催生出了大量专攻移动端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出现,又会进一步地把我们捆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循环回路:

我们越来越依赖手机,而一切内容和产品的形式,也会越来越「手机化」。

举个例子:手机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产生了大量的竖屏视频。但竖屏视频适合人类吗?其实是不适合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眼睛是横着长的。人眼的视野整体是一个椭圆形,而中央成像清晰的部分是一个横向的长方形。大体上,水平范围约为200度,垂直范围约为130-140度。

所以,为什么电影的画面都是16:9?就是因为横画幅更符合人眼的自然状态。

因此,竖屏视频本质上,它能传达的信息量,能表现的细节,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先天不足」。可以说,它的质量天生就有一个上限,不可能比得上横屏视频。

再比如:前面讲过,用手机阅读文章,会导致我们的注意力被局限在极小的局部里面,失去对整体的感知。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内容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呢?

一方面,变得更加短小、简化,段落越来越精简,文字越来越浅显,用尽可能精简的文字,来减少你思考上下文的成本;

另一方面,变得更加沉浸,强化叙事和交互感,吸引你不断下滑、不断下滑,减少你「抽离出来」的可能性。

它们的本质在于:尽可能让你不用思考,无需动手,张嘴就好。

而大脑又特别吃这一套。能不费力的,就不要费力。

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至于碎片化信息的危害,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很多次,就不赘述了。简单来说就是这么几点:让你的思维变得更杂乱而不成体系;让你满足于「又学到东西」的幻觉而并没有真正内化;让你停留在咀嚼别人的观点,而难以形成自己的思考。

长此以往,不啻于让大脑经历「慢性自杀」。

少动手机,多动手

可能有朋友会问:你说了这么多,那手机难道就一无是处吗?它就没有任何优势吗?

是的,就是这样。

开个玩笑。实际上,我讲了这么多,聪明的你一定能看出来:我是在讲手机和电脑吗?是,但也不是。

手机只是一种载体而已,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我们大脑里面贪图安逸的天性,以及喜欢一切尽在掌握的掌控感。

手机瞄准的就是这两点。它满足了我们大脑贪图安逸的天性,告诉大脑「不用思考」,又给了我们虚假的掌控感,让我们把它当成自己手和脑的延伸。

但真正的生活,远比手机屏幕里的世界,来得鲜活,复杂,也来得精彩。

如果你看到这里,不妨试着,从明天开始,让自己多放下手机 ——

去陪陪身边的家人,朋友,感受一起度过的时光,做一些面对面的社交;

走出去,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让自己活动起来;

动手做一些东西,调酒,冲咖啡,做手工,烹饪,活动你的双手;

以及,做一些创造,摄影、拍视频、写作、画图、录制播客……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让自己多一些产出,去创造和感受跟这个世界的联系。

这是一种比起躲在手机屏幕后面,任由新鲜信息刺激大脑的奖赏回路,更鲜明、更丰富的快乐。

人活着,总要跟世界产生联系。

去决定它。

而不是被它决定。

少动手机,多动手

——  闲聊时刻  ——

1)这个标题是不是很有苹果文案那种「傻乎乎的双关」的感觉?少动手机,多动手

 

2)平时读公众号的文章,我的习惯是:看到好文章,先转存到待读工具(现在是 Notion。更简单一点,直接在微信里发给自己就好),再用电脑看。

推荐大家养成这个习惯。这样无论是精读,还是做笔记,都很方便。

 

当然,短小精悍的文章就不必了,这个习惯一般用于比较长、比较系统的文章。

3)聊聊电子书吧。

很多朋友问我:读书是首选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我自己是首选电子书,原因很简单,因为方便……

像我平均每个月都会买好几百块的书,如果全是纸质书的话,不敢想……

电子书的话,我一般会在 Kindle 商店、豆瓣、多看找书,然后在电脑上看;如果是出门在外,就用 iPad mini 看。

以及一些国外的书和文献,大多是 PDF 格式,也是在电脑或 iPad 上看。

我自己是不用 Kindle 阅读器的,因为翻页慢,视野小,做笔记也不方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7LVq1RrT0SKIpVQVXosdgw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 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中国有句古话叫: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

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很多人都以为这句话就应该按照从一到十的顺序去理解,依次是这10种东西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其实这样理解就完全颠倒了!

这句话真的的内涵,应该是从后往前读。

因为从前往后读是“认命”,从后往前读是“改命”!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 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如果你真正读懂了这句话,就能发现了改变命运的诀窍!

先看第十个:养生

我经常说,读多再多的道理都没用,道理是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的,要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从“改变习惯”入手,而不是“改变思维”入手。

怎么改变习惯?不妨从养生入手。

我反复说过,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一个人要想改变,必须从改变心念开始。

人,物质只是表面载体,更是一个敏感的信息场,无时无刻都在与外界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念,这就形成了你的气场。

你想什么,你相信什么,你就有什么样的气场,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将你环绕的世界。

所以世界也只不过是你内心信念在现实里的一种投射。

为什么那些我们一直担心事总会防不胜防的发生呢?就是因为我们强烈意识、默默念叨的事物总是会被吸引到这里。

一个人广做善事,他就积聚了宇宙间的爱的磁场,当他有危险时,宇宙会发出各种信息让你潜意识里有感知。

再看第九个:交贵人

当你把心念发射到宇宙中去,宇宙就会响应你的想法给你想要的。

当一个人开始养心的时候,它往往能遇到贵人。

因为当你开始修心时,你会自动散发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往往会吸引那些携带大能量的人。

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有钱就能吸引贵人,那些外表上的东西只能吸引暴发户,但吸引不了真正的贵人。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 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第八个:敬神

当你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时,或者被指点之后,你就开始做事情。

你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内心不断的鼓励自己。

你们开始敬神,敬神只是一个动作,敬神敬的其实是你们自己。

因为内心有所敬畏,才有所为有所不为。

时刻警醒自己,举头三尺有神明,才能使你立于不败之地。

第七个:

相就是相貌,是一个人的外在状态。

相貌,就是一个人长期的心态与行为在脸上的投影,

当一个人为正能量的事业而奋斗的时候,他的外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好看,不止是肤浅的漂亮,更是举止端庄,待人谦卑、谈吐优雅…… 

人生的种种际遇,性格、品行,久而久之会作用于人的容貌气质。

第六个:

名就是名声,是一个人的威望。

当一个人外在和内在统一的时候,往往就会得到“名”。

他在人群种的威望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 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第五个:读书

读书就是学习,当一个人有足够影响之后,它必须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名副其实。

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进步方式,读一流的书是人提升的最好手段。

接受熏陶和洗涤,才能使一个人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四个:积功德

积功德就是建功立业,是给社会做贡献。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当一个人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它往往开始对社会有贡献。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 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第三个:风水

风水是什么?四个字:顺风顺水。

一个堂堂正正,广积善德的人,就是一个福人。

风水是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简而言之:风水就是到你合适的地方去,到最能发挥你作用的地方去。

第二个:

运就是运气,一个有功德的人又在合适的地方,就会有好运。

所以好运不是求出来的,而是奋斗出来的。

 

 

 

最后一个:

命就是命运,当一个人完成了以上9个步骤,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这才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真正办法!

最后再强调三句话:

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

改变命运从改变”习惯“入手,你必须把度过的道理转变成习惯上的改变。

命运的改变是循序渐进的,急功近利者永远都只能在门外徘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hCxSjVZWuAWaQ1vG0aviw

如何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

国庆除了在家睡觉,大家和我一起读书吧。
 
知道很多人拿不起书,容易发困,或者买了不读,今和大家聊聊读书的一些,入门门径。
 
有人会问,读书还不简单吗?谁不认识字?其实,很多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读完一本非故事类书籍了。
 
听完我说的经验,保持每周至少五天长阅读(一个小时以上),成为一个内心更丰富的人,其实并不难做到。
 
首先,人是会被多巴胺操纵的。哪个事情带来的爽感多,就会重复做。读书的爽感在短线上较弱,一旦熬过最难的十五分钟,后面势如破竹。一旦熬过养成习惯的第一个月,后面也会上瘾。而且是可以持续存在快感的,高级爽感,不是高潮一会儿就进入贤者模式的短促刺激型。
 
所以第一件事是,隔断比读书爽感度高的事情。比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哔站,游戏,斗地主,打麻将。有人会说,我要能戒掉抖音的话,我早就看完一百本书了。就是戒不掉呀。
 
我的建议是不要方。我们先做第一件事,就是,原有的你可以保留,但新的不要再开发了。比如,你现在每天看四小时抖音,好,你能断就断,不能断就减量。减量也做不到的话,就继续刷,但不可以用微博,快手,来替代。
 
这样,至少你能挤出一点儿时间打开书。
 
书打开了,怎么让自己习惯看呢?
 
这就要会选书了。一上来,不要选热门翻译来的书,不管大家评价有多高。比如,原则,苏世民等,这种书,本来就是名声>内容,内容又>可读性。再加上翻译的很快,流畅性更低了。你一个刚开始培养阅读喜欢的人看翻译过来的书,就和让刚开始健身的大胖子直接跑马拉松一样,要不腻死,要不累死。结果肯定是半途而废。
 
一开始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写的流畅的,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书。比如,一段自己感兴趣的时代的历史书,和减肥有关的营养书,和脱口秀有关的书,你感兴趣的人物的传记。总之怎么拿起来简单看啥。
 
但是记住不看小说书。小说就是故事书。倒不是故事书太难,而是太容易。因为故事书是启动你大脑中另一种多巴胺的机制。多巴胺会让你期待下一个故事或者情节,但不会让你对看书本身感兴趣。等你再看正经书,会发现还是提不起兴致。这就和你泡面泡的不管多好,都不能代表做菜做得好。俩事儿!
 
所以,带有一些故事性的历史书,或者人物传记,或者用现代化眼光解读一些道理的书,就非常适合开头。
 
书拿起来了,看了十五分钟就分心了,脑子想别的事儿去了,或者看不动了,怎么办?
 
第三个方法来了。激励。
 
就是人为塑造一个多巴胺错觉。
 
我们知道,好书等你看完了,掌握了,你会得到巨大的多巴胺刺激。但是,前提是你读完,如果读不到妙处,你就无法获得读书的多巴胺。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候做些别的什么事儿,给大脑带来多巴胺。
 
我的经验是,吃甜食。
 
吃甜食可以给大脑充电,瞬间提升幸福感。也会提高了大脑供能。最主要是在读书时吃甜品,会让大脑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读书带来了快感,还是甜食带来的。
 
ted有一集很有趣,一个男的,说他陪家人坐云霄飞车,妻子和孩子坐一起,自己只能和一个男的坐一起。结果,他们只是在飞车过程中互视一笑,结束了握了握手,男主回来后就再也无法忘记同坐的男士。
 
 他说他当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难以言述的情感,。他回家后想明白了觉得自己爱上了那个一面之缘的男人。所以他上ted就是为了寻找那个人。
 
实验表明,在团队做极限运动时,安排一个长相普通的女子从大家面前走过,这个团队有很多人表示产生了心动的感觉。
 
其实,上面两个例子都是大脑傻傻分不清楚的案例,我们大脑无法分辨同时做的两件事,到底是哪一件带来了多巴胺。所以,读书的时候给自己奖励一些甜食,会让大脑建立多巴胺脑回路,从此以为是读书带来的巨大快感。
 
这个方法很好,就是容易让人发胖。知识越多,体重越大。所以我建议度过最初的几次后,逐步改成低糖的黑巧克力。这样,可以胖的慢一点。做什么有意义事都有代价的不是吗?
 
对了,吃甜食法,是个激励,而不是诱饵。所以,一定要在自己达到一定阅读指标后吃。比如,规定读书二十分钟,可以吃两块巧克力。但不可以吃完巧克力才开始阅读,这样会把阅读当做对吃甜食的惩罚,长期可能不爱吃甜食了。倒是减肥良方。
 
读书二十分钟,奖励自己吃两块巧克力。
 
以上三点,断更有爽感的事情。原则容易上手的书籍。利用甜食建立多巴胺脑回路。
 
用了这三个招,加上一点点自律,就可以在目力可见时间内,养成每天精精有味儿读书的习惯,一般空闲的话两周,忙碌的话不超过一个月。
 
对孩子,最怕的是给孩子一个承诺,今天爸爸陪你玩游戏,但最后以工作忙为由一拖再拖。拖一次两次,你就成了放羊的孩子,你孩子就再也不会相信你了。以后对于你提出的要求,再也提不起劲儿了。最后只剩家长抱怨孩子大了不好哄了。其实是你自己破坏了多巴胺脑回路。
 
对读书,最怕的是给大脑一个承诺,今天我一定要读会书,到最后以工作忙为由一拖再拖。拖一次两次,你就成了放羊的孩子,你大脑就再也不会相信你了。以后对于你提出的要求,再也提不起劲儿了。最后只剩你抱怨脑子老化了不好使了。其实是你自己破坏了多巴胺脑回路。
 
其实,研究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律,习惯,人性,这些事儿,90%都是和大脑结构以及内分泌的周旋。能善用大脑的结构和内分泌,你就比较容易提升。
 
古人对脑结构和内分泌不了解,提出了很多打坐,念佛,参禅,心学,道学等一系列方法工具来达到类似的目的。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现在最前沿脑科学的成果上,更容易理解我们的动机欲望和行事逻辑。
 
如果说古代的先人用超高的智慧和灵感,猜到了考题。那今天最前沿科学则直接给出了答案。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LMbjgnLG2D7Kw_V2suNnw

所有生意都将消亡,只有这一种办法能赚钱!

作者:水木然,微信公众号:smr8700

当商业繁荣到一定程度

所有的生意终将消亡

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20年前,有句话叫”让天下没有难做到生意。“从此做生意变更加简单了,只要有一根网线就可以开业了。

 

然而20年后的今天,我却越来越深刻的发现一个现象:天下似乎没有好做的生意了。做什么生意都比较费力,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

 

这是为什么呢?一阵见血:当人人都有生意可做,就意味着人人都没有生意可做;当人人都可以赚钱,就意味着人人都只能赚到辛苦钱。这非常符合哲学的辨证关系。

 

就像《国富论》里所说:利润降低是商业繁荣的必然结果。赚钱变难是非常正常的商业现象,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在互联网的催促之下,商业必定会越来越繁荣,繁荣到极致,就会出现两个结果:

 

第一个结果:所有产品的利润,都会会无限接近于0。

 

以淘宝改变实体店为例子:

 

淘宝的出现让开店不需要实体门面了,所以开店的门槛变低了,人人都可以开店,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会狂欢,网店遍地开花,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大家越来越深刻的发现一个现实,现在普通人去淘宝上开店已经很难赚到钱了,因为当竞争绝对充分的时候,一切利润都会无限接近于0。不管什么样的产品,一定会有商家卖得比你更便宜;或者一定有平台诞生,上面的东西更优惠!

 

我们都知道:淘宝上的东西够便宜了吧?已经无限拉低了各种快消品的价格,但是拼多多比淘宝更便宜,

 

淘宝上很多可以做到19.9包邮,拼多多就9.9包邮,而最近破产的淘集集就更便宜了,上面有很多“一元拼团”,“十元五件”等等的商品。

 

也就是说无论你生产的是什么产品,总有更低价格的出现,假如成本是7块,你卖9块我就卖8块,你卖8块我就卖七块五,有人甚至六块八亏本也愿意卖,因为他要利用低价抢占消费者,只要有了大量消费者,就可以靠消费数据赚钱,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

 

比如,有的商家虽然产品本身没有利润,但是以产品为链接手里掌握了10万个用户(或者会员/粉丝等等),就只依靠这10万用户,商家赚钱的途径反而更多了。这就是利润的后延,或者说是利润的”延迟效应“。

 

未来将有大量的商家出现,他们不靠产品本身赚钱,而是靠产品的后服务赚钱,比如4S店不再赚卖车的钱,但是可以靠车子的后期保养赚钱;书店不再靠赚卖书的钱,但是可以靠开读书会赚钱;美容院不再赚产品的钱,但是可以靠办会员费赚钱,等等。

 

这一点也非常符合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预判:当生产力极度发达,当商业极度繁荣之后,社会上的很多商品都是免费提供的,就是”按需分配“,只要你需要什么东西,就有商家主动站出来给你提供。商家不再靠商品赚钱,而是靠消费数据赚钱。

 

也因此未来最值钱的不再是商品,而是数据。

第二个结果:所有人赚到的钱,都会无限接近社会的平均水平。

 

以抖音改变娱乐行业为例子:

 

抖音的出现,让表演门槛越来越低,人人都拥有了自己的舞台,人人都可以制作自己的节目,文艺表演变得平民化。这必将干掉了传统影视业。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结果,很多明星已经无戏可接,就连一线明星也要靠上综艺节目维持热度和原来的收入。

 

和淘宝刚出现的情形是一样的,刚开始大家一定会乐此不彼,热闹非凡,进入全民参与的娱乐氛围里,一起拿着手机嗨。但是到一定阶段,大家也会越来越深刻的发现一个事实:人人都可以出作品的时代,也就意味着作品和创作将越来越廉价,各种模仿行为横行,为了博眼球而各种出位,创作甚至会变的一文不值。

 

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去拍,那么谁在看?更何况一个人还可以养好几个号,一个商家可以养一大批号,最后的结果就是作品数量大于眼睛数量,很多内容将无人问津。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观众,就是因为创作有门槛,表演有专业度,而当创作绝对无门槛的时候,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认真的观众,人人都是的主角,人人都在走马观花,人人都在逢场作戏。

 

因此,不要看那些内容每天有不少的的曝光量,但是也就是看起来热闹而已,最后的结果就是:创作者只能赚到辛苦钱了。

 

抖音对文艺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淘宝对商业带来冲击的逻辑是一样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永远在不断的重复和轮回。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个利润的红利期,在行业爆发的初期阶段,从业人员较少,社会需求较大,这个阶段的利润率比较高。

 

由于利润率较大,就会有很多人插足进来,随着从业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开始趋向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于是利润率就会大幅下降,降到什么时候为止呢?降到接近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止。

 

所谓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就是这个社会上一个人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比如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这个收入水平在6000——10000之间,无论你之前是从事什么暴利行业的,都会被拉到这个水平。

 

之前贴手机膜的,美甲的,开滴滴的,都曾是暴利行业,现在呢?都沦为了普通职业。

 

每个行业都会有一种自动调节机制,让该行业的利润水平回归到平均利润率,而当一个行业的利润率回归到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的时候,就不会再降低了。

 

因为从业者的脖子虽然被平台(比如淘宝/滴滴/抖音/美团等等)卡牢,但是他们不会卡死你,就只给你留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让你疲于奔命,却又只能赚到基本的利润率,维持生存。当它们看你快要死的时候,就稍微松一点手,让你喘口气,你一旦活的欢快了,就立刻卡紧你,撸你一把,让商家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比如现在淘宝和拼多多上开店,就得拼价格,完全薄利多销,平台会始终将商家的利润维持在仅仅能够解决商家温饱的边缘线上。

 

而像美团/饿了吗这种平台,虽然很多餐饮店通过这些平台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但是商家要不断的做促销才有销量,最后一算账,利润越来越薄。

 

还记得年初广东餐饮协会对美团的反抗吗?广州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餐饮行业利润大概维持在30%左右,外卖服务佣金(配送服务费)大概在20%左右,等于利润的一半要交给外卖平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给平台打工”。

 

同样的逻辑,在滴滴上开车的司机,这一两年也只能赚到辛苦钱了,之前开滴滴的司机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无事可做都去开滴滴了,叫车越来越容易,补贴越来越少,平台的抽成也越来越多。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未来老板和员工的收入也会被无限接近,一起接近一个社会的平均劳动收入。做老板很风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其实这两年日子最难过的就是各种老板,大到上市公司,小到家庭作坊,日子真的都很难熬,为什么呢?

 

因为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力成本也不断提高,而商品的利润率却越来越低,即:商品越来越便宜,而人却越来越贵。企业遭遇两头难,两头都在挤压。

 

 

我一个朋友做工厂的,年产值几个亿,辛苦一年下来才几百万利润,他一个高管都四五十万收入了。因此,未来老板的收入也会无限接近员工的收入,双方一起无限接近社会的平均劳动收入,比如一年10万——20万。

 

在”个体+平台“的时代,我们未来只能赚到辛苦钱,而且人与人的收入差距会缩小,因为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算法“,这种算法会自动调节我们的收入差距。这是商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文明发展的必然。

 

当然这里有一种阶段性情况,那就是各种综合因素把某个别人推倒了顶尖的位置,比如李家琦这种,但是这种更多的是靠运气,是偶然,而不是必然。而且很多明星都是平台包装的结果,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人进来,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平台的普惠化,平台就不需要再”造神“了,这时很多所谓的明星都会消失。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里说: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意思是:天道的逻辑是劫富济贫,是削弱强者,赋能弱者,而人道是逆天而行,越强的越去巴结,越弱的越要被踩挤,唯有天道才能劫富济贫。

 

”算法“就是那个道,”区块链“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它们会自动平衡资源的分布,未来一定是一个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时代。

 

 

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没那么大了?将会发生什么事?

 

在之前,我们没遇到一个人,首先思考的问题往往是这个人的身价,因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财富的区别。而一旦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小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一定不是这个人有多少钱,而是这个人有什么特征?是什么标签?

 

在人和人之间财富差距越来越小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特征差异会越来越大,因为未来每个人身上的标签将更加清晰。比如,唱歌,跳舞,写作,表演,科研,律师,医生等等。

 未来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再是财富的区别,而是价值标签的区别。

 我认为这个社会将越来越公平,中国的好时代也才刚刚开始,你们赞同吗?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swomOenRG51q31wwo36vQ

你以为自己做的是投资,其实,你只是在赌博

 

作者:艾菲

来源: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

股市大起大落,有人愁肠百转,哀叹怎么才入局就被套牢了。有的人偷偷欢喜,这不正是入局的大好时机吗?
表面看起来,大家做的是投资,每天忙着盯盘,买进卖出。
但从本质来说,大多数人都不过是在赌博而已。
为何这样说?
因为只有依据冷静的理性思考所作出的判断,基于足够的知识所作出的判断,才称得上是投资。而那些因为人性冲动而作出的投资决策,那些因为想要大赚一笔的欲望驱动所作出的缺乏客观依据的投资决策,都只能是赌博。
真正的投资是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是一件需要抱持长期主义的心态才能有所得的事;是一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事;是一件需要在了解了人性的基础上,不断克制自我本能的事。
而那种一夜暴富、一本万利的所谓投资,它的本质不过是一种赌徒的投机思维。
而这种赌徒的投机思维其实正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真实写照。
而最终,每个人的结局都是在为自己的判断和习惯买单。
什么是人性的冲动?
贪、嗔、痴是人性的一面,对不确定性的厌恶和恐惧也是人性的一面。
当股市大涨时,在看到周围其他人都买股赚钱时,即使丝毫不懂股票的人也会立刻冲进去,然后重仓买入。
这就是人性中的“贪”在起作用。
在股市大跌时,在看到周围人都开始割肉后,本来对自己的股票还充满信心的人也会出现恐慌,然后割肉退出。
这就是人性中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在起作用。
那什么又是直观判断?
我们人类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思维方式高度依赖于直觉思维,这就导致了判断和决策会受到很多偏见的影响。
这是人类历经几万年而发展出的简单经验法则。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法则,因为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事和超载的信息,我们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将所有事都做一遍理性慢思考。否则,正常生活中一天所需的各种决策就无法做出。
所以,直观判断能帮我们应付超载信息和计算,并及时处理风险、不确定性和无知。
但是,直观判断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它会让我们在做出一些重要选择时依然习惯于直观判断,而不是理性的慢思考,从而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和损失。
现在,几乎是一个人人投资的时代,但是究竟有多少投资者是真的在靠理性判断?
很少。
绝大多数人的所谓投资,不是出于人性冲动,就是出于直观判断。
但他们都忘了,查理芒格曾反复讲过的那句话:“理性思考和决策的能力是成功投资者最重要的素质。”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就想来说说:到底都有哪些人性冲动和直观判断阻碍了我们真正的投资之路?
1、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说的是你在判断和决策时,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所以,你常会看到某个观点出来之后,一旦得到权威支持,或者多人响应,最后就会出现所有人都跟着转发赞同的局面。
《乌合之众》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但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就会表现出情绪容易激动、做决定随大流这些表现。
或者,我们也可称之为「羊群效应」:羊群平时乱哄哄的,但一旦有一只羊窜了出来,一路狂奔,那么其他的羊都会跟着一起跑,哪怕它们根本不知道这样的奔跑到底什么为了什么。
这个就是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从众效应。
在股市中,从众效应的影响更是严重。
每一次的追涨杀跌,每一轮从杠杆增加到泡沫破裂再到股市崩盘的过山车式的周期循环,背后都有投资者的从众心理在起作用。不仅如此,主流媒体、权威专家在这时候的意见和观点,会进一步在投资者中引发更加强烈和激进的从众效应。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人类倾向于集体做蠢事,在某些情况下,就像旅鼠一样聚在一起,这可以解释聪明人的很多愚蠢的想法和行为。
从众会让你受到“市场先生”的支配,因为“市场先生”本身就代表了大众。而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曾说过,“市场先生”本就是个躁郁症患者,时而非常狂躁,时而极度抑郁。
所以,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员,你显然无法打败大众,而最终你将变得跟“市场先生”同一节奏,也是时而躁狂,时而抑郁。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从众效应呢?
巴菲特是这样说的:“他人贪婪时你要胆怯,他人胆怯时你要贪婪。”
但是,以我自己这些年的投资经验来说,这话可真是说得容易,做得难。因为当各种可能性同时出现的时候,就是最难下决断的时候,这时需要你违背众人的判断,违逆自己难以遏制的人性冲动,就不仅需要勇气、定力、智慧,同时也需要你手里还有后续的充足资金。
在这里,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故事。
2005到2007年,美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普遍相信没有风险的阶段,绝大多数人都相信,房地产能抵御通货膨胀,并能永久居住。
那时,市场上流行着一个荒诞的说法:风险已经被消除、经济周期不会再出现。至于理由,则是各种各样,比如风险被全球化分散到各个国家了,比如计算机、数学和模型的发展让市场更容易被理解等等。
于是,投资市场一片祥和。
当然,也有人不是这么看的,他就是橡树资本的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思。
他认为,在普遍相信没有风险的时候,其实正是最大的风险,在这种时候,你最好和所有人都背道而驰。
于是,2005年时,橡树资本就选择了果断离场。而直到两三年后的2007、2008年,经济才真的开始崩溃。
你能想象在这两三年里,霍华德做出的与别人都不相同的决定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让自己的公司在这两三年里少赚了很多钱。你要知道这是多大的压力,你得向客户解释为啥我们这几年都没赚钱,而外面看起来却是遍地黄金。
最后,经济危机如期而至,橡树资本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获利者。他们以极低价格收购了大量资本,并在随后的经济复苏中,获得了巨额的投资回报。
成功总是在事后说起来轻松,但实际上,霍华德在等待市场验证判断的过程中,不但非常纠结,也异常痛苦。
毕竟,这就是一种非常反人性的操作。当一个市场上的所有人都在说你是傻瓜,看不懂你的自信从何而来的时候,在日复一日的质疑和压力声中坚持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判断,无疑需要极强大的内心和定力。
正是因为从众容易,而反其道很难,所以大多数人最终都选择了从众。
2、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说的是:你在对一个未知事物做判断的时候,你的头脑常常会找一个已知事物作为参照,以这个参照为基础,再对未知事物做出评估。
股市投资者在判断股票价格的时候,就常常会陷入锚定效应。
他们心中的参照物是什么呢?
显然,就是这只股票以前的价格和走势。然而问题是,一只股票以前一路高涨,以后就一定会继续保持上涨的势头吗?
比如:这只股票之前价格很高,现在跌了10%,于是你以之前价格做参照,认为这只股票非常划算,于是重仓买入。
这就是依据锚定效应所作出的判断。
就像这段时间,我看到有人在说某只著名美股已经跌了很多,比它之前的最高点低一半还多,所以重仓买入,并写文章启发众人。
然而,这个决策真的对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留给各位读者去判断吧。
而我,就来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著名的投资机构美盛集团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基金经理,名叫比尔·米勒。他旗下管理的基金从1991年起,连续15年战胜了标普500指数。这可是一个相当厉害的投资业绩。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了,大批银行、金融机构在其中遭受重创,很短时间内它们就跌去了50%的股价。
比尔·米勒认为这正是买入的最佳时机,那些下跌只是一时的,是市场过度恐慌所带来的过度下跌。
于是,他边跌边买、大跌大买,买入的全是金融机构的股票,比如贝尔斯登、美林证券、房地美、花旗银行……
当这些股票跌到50%的时候,他依然还在大举买入,他想50%的跌幅应该差不多了。
谁知,这些股票除了在中间停了一下又涨了点外,后来一路向下,再没停过。最后,花旗银行的股价从五十几美元跌到了1美元,也就是跌去了98%。
结果,比尔米勒输得一塌糊涂。
当他以花旗银行这只股票的以往股价做参考时,跌了一半自然很是便宜。
这就是锚定效应。
但是,股票曾经的价格就是这只股票走向的唯一决定因素吗?
显然不是。
所以,如果你仅参考股票曾经的价格作为锚点,而不考虑其他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结果可想而知。尤其,对于不是巴菲特的投资者而言,你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现金可以在一只股票跌去99%后依然继续买入。就算你还有钱继续买入,但是你能这样支撑到经济危机结束后吗?
3、自视过高
很多人跟我说,今年的投资收益率要达到20%。是呀,这也是我想的,之前我也这么制定过,但最后证明我其实根本做不到。
我也有过20%收益率的时候,35%也曾有过,但这是常态吗?
显然不是。
然而,大多数人都因为对自己自视过高,从而做出了过于激进的投资策略,并最终不得不为自己的过度自信,或者说是缺乏依据的自信而买单。
曾经的投资失败,让如今的我变得谦逊谨慎,曾经的过度自信消失了,如今它被我的认真学习、深度思考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持续打磨所取代。
除我之外,其实很多投资者也都存在这种过度自信。
2012年,一家大型的基金集团发表了一项调查数据,91%的主动投资者认为:来年他们会跑赢大盘,或至少跟市场回报持平。
但其实,这在数学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你得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你得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斤两,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凭借几次投资成功就能成为巴菲特或芒格。
如果你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前方的道路不但崎岖,而且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4、可得性偏好
什么是可得性偏好?
可得性偏好说的是:假如你比较容易得知一件事,你就会认为,这件事出现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但实际上,你的判断往往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在股市的上升周期,为了迎合大众情绪,媒体就会争相报道各种有利于股价继续上涨的利好因素。所以,那时你看到的都是利好因素,于是你很容易就做出判断,股价肯定还会上涨。
但是,会导致股价下跌的因素其实并不少,只不过因为媒体报道得少,没有在你的脑子里形成印象而已。
而当你因为你容易获得的那些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你离挫败就不远了。
5、归因谬误
人们很爱归因,同时还很容易归因谬误。
这是说人类天生喜欢在看到一种现象之后找原因,仿佛只有建立了因果关系,内心才会觉得踏实。
但其实,很多时候,你找到的因果关系并不是真的因果关系。
比如:
我在我的书《直击本质》中就写到,在A事件发生后,B事件发生了。
那它们之间究竟是何关系?
  • 可能性一:A与B是因果关系,因为A发生,所以B发生。

  • 可能性二:A与B的发生都是因为C的发生而导致。

  • 可能性三:A先发生,B后发生是一场完完全全的随机现象。

  • 可能性四:是B引起了A,而不是A引起了B;只不过我们先看到了A的发生。

就像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打雷,但这二者间并非因果关系一样。
可见,我们非常容易将关联关系,或随机关系,当作因果关系,然后又因这个假的因果关系而做出投资决策。试问,这样的投资决策能不出错吗?
举个例子:
二战期间,德国人用导弹袭击英国伦敦。伦敦的报纸公布了所有受到轰炸的地点之后,人们发现,有些地区反复受到轰炸,而有些地区则毫发无损。这对英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因为这意味着德国人的导弹精度非常的高,指哪儿打哪儿,可以对准一个地方反复轰炸。然后,英国人认为,那些没有被袭击的街区,一定藏着德国人的间谍。于是,他们开始搬家。可是,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终于获知了真相。其实德国人的导弹精度非常差,他们只能把导弹投向伦敦,但却无法控制落点。也就是说,伦敦各个地区受到的轰炸完全是随机的,他们所看到的集中某些地区的打击仅仅只是巧合,其中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股市中的投资者,也很容易会陷入这种归因谬误。
某一只或者某几只股票的价格上涨,可能是出于偶然因素,但是,大家偏要深入分析。结果,这种本来偶然的上涨,成了某个理论的坚实论据。于是大家认为,经济发展的前景一片大好,某个突破性的新时代真的到来了。于是,更多的人被这种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说服,入市接盘,股价进一步抬高,理论便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吸引了更多的人。
这个过程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熟悉?
6、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
投资者在投资时大多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绪-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
这两种情绪正是“市场先生”不是躁狂就是抑郁的背后原因。
不论是过度乐观,还是过度悲观,都会蒙住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失去理性的判断。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中,一些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的投资品也出现了大跌。
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当时计算了一个结果:假如现在投入,年化收益率可以轻松达到20%以上,而且几乎没有亏损的风险。
于是,他去投资者那里募集资金,虽说他将自己的推算结果告诉了对方,但对方仍然非常怀疑,连问了6个“如果事情变得更糟会怎么样?”
霍华德·马克斯说,最坏的情况,就是美国经济重回到1929年大萧条,而这笔投资依然能够不亏钱。
尽管如此,对方仍然不敢下注。
最后,他没能劝服对方,只好自掏腰包,把钱注入了这个基金,而这竟成为了他一生中最赚钱的一笔交易。
这就是我们都难以摆脱的“过度悲观”,也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真实写照。
过度乐观会让我们忘记风险,而过度悲观则会让我们无视理性的推理。
最后的话
金融市场是一个冷酷且现实的市场,任何一个思维上的盲点以及人性中的弱点都可能会带来彻头彻尾的溃败。
当上面这些直观判断,并掺杂着人性的冲动,都早已成为了我们骨子里难以磨灭的部分时,坚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就成为了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
然而,只有克服思维上的盲点和人性上的弱点,只有抱持长期主义的心态,并不断磨练自己的思考,不断学习,你才有可能做出持续的好的投资。

否则,你就一直是在赌博。

而赌博的结局,我想你们都知道。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pSlIQb1LPSEq5sJLw6i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