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 但是时代更有幸, 遇见这样的你们。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 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看你们, 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HfEBo61zGClrd5RAa5NpA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 但是时代更有幸, 遇见这样的你们。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 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看你们, 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HfEBo61zGClrd5RAa5NpA
最近一年,快手都在跟自己较劲。
如果安于中国Snapchat的定位,快手早已完成任务,估值只高不低,如果学instagram找个小扎式金主,拿着支票的腾讯就在门外。
但宿华和程一笑仍然坚信快速商业化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2016年12月7日宿华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提到了快手即将启动大规模的商业化,当时被看好的有信息流广告、电商、直播、游戏、增值服务等等,但真正做起来的是直播。
快手商业化每前进一小步,都是直播带货的一大步,去年快手电商完成350亿的交易额,让宿华和程一笑定下了今年1000亿的小目标,后来行情水涨船高,又从2000亿翻到2500亿,这几乎是秒杀淘宝直播的水平了。
快手终于亮出了商业化的最后底牌,无论辛有志、散打哥的封杀和出走,还是新晋一姐董明珠的强势都没有改变这一点。
格力珠海总部的那场直播,快手明星“二驴”夫妇和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李鑫全程陪护,公务缠身的董明珠反倒像是串场走秀,来去匆匆,3小时完成3.1亿销售额,其中零售价2499元的1.5匹空调卖到1799元,700元差价几乎是双11所仅见,董明珠不做亏本生意,背后补贴的还是快手。
二驴一语道破天机,“来格力专场,薅快手羊毛”,这个玩法就是抄了拼多多的作业,去年618拼多多为了让沉下来的流量再升上去,联合品牌商家掏了100亿元补贴,其中最大的爆款就是号称史上最便宜的iPhone,据说某款机型比官网低了2811元。
苹果不打价格战,这就是拼多多的自嗨。
快手的套路很清晰,先用千万补贴吸引格力入局,再送总粉丝6500万的三位红人给董老板暖场,埋单的是观众,圈粉的是场外眼红的各路大佬,这就是快手自证商业化能力的一场超级真人秀,至于董明珠,有人掏钱又贴流量,她何乐而不为。
5月15日20时董老板又会现身京东,号召大家抢空调了。
说了两年的快手商业化,实际就是在复刻拼多多。
美团王慧文曾经把中国互联网的生意归结为AB两面,A面是供给和履约都在线上,B面是供给和履约都在线下,快手正在做的就是从A到B。
线上策略一直在升级,去年10月快手的营销平台更名为磁力引擎,重新梳理了人、内容、流量和创意四大要素的流转机制,开放的快手小店和门槛极低的快接单丰富了创作者的变现手段,有粉丝护体的头部红人则能聚合更多的商业资源。
快手与拼多多的差异在于人群穿透的方式,拼多多是关系链信任,快手是老铁圈层认知,流量成本可控,逻辑不同但互通。
线下玩法就是彻底COPY了。
这两年电商都在讲to b故事,淘宝是讲给希望数字化升级的企业,拼多多讲给过剩产能,大家都在发展稳定可控的线下生产基地。
快手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划出更漂亮的微笑曲线。
第一个波峰当然是低价冲量,两个杀手锏分别是白牌和网红自建品牌。
白牌有产能,没利润,电商的坑位都货币化了,他们自知拼不过大品牌,但在品质不敏感的特定消费场景(如手纸、纸巾),却可以用低价冲量与直播契合。
数据显示,快手老铁最喜欢的产品依次是食品饮料、面部护理、居家日用、口腔护理和彩妆,80%的平均客单价低于50元,直播不仅实惠,而且效率更高。
至于个护本质上是悦己型消费,讲究口碑,也拼种草,网红主播都自带人设和圈层加持,前店后厂的自建品牌也玩得风生水起。
微笑曲线的第二个波峰是品牌升级。
快手希望把格力董明珠的案例包装成一种不断复制的模式,吸引更多品牌商家,今年3月快手更新了品牌保护名单,可以看做是对知名品牌的示好。
另一方面,快手也在学步淘宝和拼多多,努力向服装、美妆、皮草、玉石、乳胶等产业带渗透,寻求深度合作。
去年快手“源头好货”计划就网罗了辽宁佟二堡、江苏常熟、河北沧州等服装生产基地,以及云南瑞丽、广东四会、河南镇平、辽宁岫岩等珠宝玉器产业基地。
倘或两个波峰都能实现,快手的微笑曲线就划出来了。
王慧文所说的AB两面,对快手就意味更多的行业话语权,但在电商看来,这象征着快手不再是可以用钱支配的广告入口,而是变成了有利益冲突的友商。
一个对供应链和下沉市场有强烈企图心,又愿意为董小姐豪掷万金的快手,威胁的并不是抖音,而是电商平台本身。
快手会成为一个电商杀手吗?体量上有可能。
快手DAU可以叫板淘宝、拼多多和京东,而且黏性、互动性更好,去年双11阿里发布的站外红人带货排行榜Top10中快手占据5席,还有一个来自微博的白菜省钱君,淘宝直播的李佳琦、薇娅或许更有战斗力,但他们拉动的是体系内部的熟客复购,并不能阻止站外平台对用户时长的侵占。
从成本上说,直播变现也有优势。
快手有社交属性,以熟人、地域和趣缘为三个关系纽带,外加老铁身份认同,流量成本相对比较低,所以肩部和腰部主播也有带货能力,淘宝、拼多多、京东的直播主要是平台玩法的前置延伸,变现效果依赖价格要素支撑,反观快手的红人PK看似简单粗暴,刺激冲动和溢价消费的能力却是电商无法比拟的。
这些都加剧了快手与电商的关系异变。
此前快手一直玩“光荣中立”,来者不拒的接入各路电商的商品链接,但去年5月宿华和程一笑公开告别“佛系”后,就有一系列强硬举措。
从7月20日开始,快手对小店大量抽佣(技术服务费),自建电商从1%提高到5%,第三方电商抽取到手推广佣金的50%,据说是为了设立商家成长激励金,其实针对的就是淘宝联盟、拼多多和有赞,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快手要动手切蛋糕了。
但更狠的还在后边,快手10月和12月分别下架了拼多多和淘宝的商品链接。
过去淘宝把快手当成下沉市场挖掘机,又是遏制拼多多的利器,去年双11还合作了史无前例的“老铁狂欢夜”,但蜜月过后就是暗战。
淘宝对于快手引流的用户全都浮层“一键入驻”的强提示,涉嫌挖人不说,还经常不给返回路径,这么做原也无可厚非,金主是大爷嘛。
但淘宝把快手当橱窗,快手却不想为人作嫁。
作为回应,快手12月23日封禁了淘宝商品链接,然后就是长达数月的冷战,直到3月27日淘宝用一纸价格不菲的广告年框示好,关系才算缓和。
快手电商的宏图大志到此算是藏不住了。
过去电商玩命造节有三个目的,一是引导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二是给品牌商家集中走货的战场,三是创造广告营销的盛宴,现在的618和双11几乎贡献电商全年GMV的四分之一,但直播对这个玩法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以董明珠的510直播为例,假使品牌商家可以被格力的案例套路,也愿意拿出双11级别的优惠,那么快手直播的流量威力就足以随时透支电商造节的蓄客了。
这不是简单的竞争,而是动了电商的命脉。
另一方面,现在快手与电商还能相安无事,无非是各取所需,竞争未到分际,一旦快手要封闭生态,要推产业带,要拉供应链,要做线下履约,这就近乎宣战了。
以玉石为例,快手与广东四会刚达成协议,今年1月拼多多的招商会就开到了那里,淘宝在佛山平洲玉器街也建立了全国首家翡翠产业带运营中心。
下一场电商大战的策源地正在形成。
当年的阿里吃透了标品的线上玩法,后来的拼多多消化了过剩产能,现在的快手两块蛋糕都要吃,还要把高值、非标、自建品牌以及KOC安利和种草的生意全做起来。
雄心之大,已不是去佛系那么简单了。
长远来看,快手和电商的蜜月迟早崩坏,只要快手不满足于线上的流量繁荣,迈出深入线下的第一步,就是双方反目成仇的伊始。
今年的618和双11,吃瓜群众大概率有热闹可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Y0MjQzMg==&mid=2653355505&idx=1&sn=8a60b88b6169e2eb8b655b05c8447345&chksm=84ebe39eb39c6a88c28da0e8d1b3c418c1a97e4dceb057e3ae1847d11aeda958f905c74fa48e&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89533133047&sharer_shareid=628f557a82f1902a02fa5d023e5f66fd&key=8a1ab7a1aa11986da13b4f0838a18d603f72a92c650376408ebc85a16c66d4f28b606b458f75fb04ef429b76bb4956a4377d2637f9dc2d7da5a07c6f83b24932d5638605aed2e1a011cb7f76db46b6b1&ascene=1&uin=MjI1MjU3NzQwMQ%3D%3D&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80085&lang=zh_CN&exportkey=AdPF4S0P9s215BXgPTcQYGw%3D&pass_ticket=cDtLSfjDDoddtniMX5fYzpdxZ8f2hU9Xs8vxlWWarjOC49sXBorcW1X2LJgmx7p5
♪ 作者|芥末堆 梅初九
♪ 来源|芥末堆看教育
一、每一天,都有很多人在快手讲课
2020开年,教育行业的最大黑马,应属快手无疑了。
每天晚上7点到10点,打开快手,会看到各个学科、各个学段的老师,开着直播,讲课,每天一个知识点,一个直播间几十上百个老铁学生。
芥末堆自己也在3月底开了自己的快手账号,每天日更三条教育相关的资讯和新闻。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快手,芥末堆的用户占比中,12-26岁的用户比例占到了76.3%,其中,绝大部分观众都在如河北保定、山东淄博类的二三四线城市。
而我自己也参加过一次快手官方举行的教育掌门人活动,直播2个小时,直播数据是:收到黄钻320万,得到8100次点赞,直播观看人数46500人。目前,我的个人号粉丝才3000人出头。
这种情况并不是孤例,在快手上,目前已经是普遍现象。原来做线下体能的小飞教练,在快手说健康,他2020年开的号,现在26000粉丝,快手课堂里上架了5个付费视频课。他说:“我每天除了在快手收入平均800多人民币之外。还有一部分转化到线下高价课的客户。”小飞教练线下收费为2000元一小时。
垂直于教育行业的早期投资机构北塔资本,创始合伙人沈文博从2月1日开始,每天晚上十点在快手开聊天室,主题只有一个:来快手,做教育。不光是北塔资本,北塔所投的上百个初创公司,也纷纷在快手上开了自己的号。据内部消息,北塔资本已经陆陆续续投资了几个在快手运营的早期创业项目,其中一个早期项目已经成功实现在快手月收入千万。
二、进化后的快手,正成为教育的流入地
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9快手内容生态报告”,更新了快手的内容生态发展状况,涵盖平台增长、12个垂类发展、生态升级等最新变化。通过分析快手2019年在内容、用户、生态方面的进化,报告归纳了三个最重要的变化:往高处行,向深处游,自当下始。日活用户持续增长,一二线城市成“新用户池”。
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则为:教育类短视频累计高达2亿,教育短视频作者已超过99万,覆盖用户1个亿。快手官方显然注意到教育领域在快手上的指数增长,2019年9月启动“教育生态合伙人计划”,11月宣布对“快手光合·教育生态合伙人计划”进行全面升级,在春节前拿出66.6亿流量进行精准扶持,助力快手教育账号冷启动。
这是快手第一次正式向“人人皆用户”的万亿级市场教育行业,伸出的第一根橄榄枝。
2020的疫情“黑天鹅”,更是加速了快手布局教育的决心,上线快手教育生态“停课不停学”专栏,联合32家教育机构为K12学生、职场人士等用户提供免费课程。好未来、跟谁学、爱学习、网易有道、学霸君、猿辅导等40余家教育机构与快手达成合作。课程品类涵盖K12、学前教育以及职业教育,课程数量达2万门以上。业内普遍认为,这是“快手教育”进入教育行业的标志性节点。随后,快手趁热打铁,又给予教育行业50亿流量扶持,并与开封市教体局达成合作,针对开封市初三、高三年级学生推出覆盖全科、全免费的假期在线辅导课程。根据官方披露数据,人均听课时长超过30分钟,观看总人次29.8万。
至此,继腾讯、阿里、华为、字节、网易、百度之后,快手成为互联网又一大户进入教育,这个传承千年但仍旧生机勃勃的长青领域。
同时,数万家教育机构,数百万名线下教育从业者,也纷纷蜂拥至快手。
三、疫情期间没开门,但我快手用户百万了
疫情影响对无数线下店产生了巨大影响,一部分危机感极强的教育公司和创始人,敏锐地抓住快手这个机会。
悠贝早教的创始人林丹告诉芥末堆,疫情期间线下业务全部暂停,“我们发现了快手的下沉渠道,尤其是同城这一块非常强,这种属性比较适合人带人,以地域为单位去覆盖用户,和我们的教育业务天然匹配。”从3月开始,悠贝全力奔赴快手,目前在快手上已拥有500多个账号。
对于线下少儿美术品牌宝贝计画创始人杨帅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的线下店,特殊时期响应政府号召暂不开业,加上短视频红利期,所以选择了快手。”目前宝贝计画的主账号“杨帅教画画-宝贝计画”粉丝数量已达86.7万。在变现上,宝贝计画转化到小班直播课学员,已实现月均30万左右,并且还在增长中。在投入上,宝贝计画也就2个人在做,一个画画老师,一个视频剪辑,纯粹靠内容吸引,没有涨分成本,目前日新增一万以上。“我自己现在每天晚上八点还在快手直播讲艺术大师课。我一直有一个心愿,讲艺术普世普惠更给多人。”杨帅笑着说:“马上没几天我也是百万大号了,没想到在快手这么快就现实照进理想了!”
他们的经历和思考,对于快手的原生教育号“老黄说英语”的老黄来说,在快手做教育更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我从2016年就开始做快手了。到现在300多万粉丝,我没有团队就我一个人,平均月收入在60万左右吧。”
在“新东方洪哥”还未在快手开直播之前,另外一个教烹饪的新东方教育,已在快手耕耘多年成大户:做视频,开直播,招生获客,品牌宣传。
粉丝数量仅仅是第一步,新入驻的教育公司或是老师们还要同步解决变现问题。林丹告诉芥末堆,目前测试下来,快手上有三个比较合适的变现方式,卖书、卖付费课程,以及接入供应链之后的带货分销。“五月时我们预期是百万量级的收入。”
林丹等并非是在快手第一波吃螃蟹的人,但的确是享受到第一波快手教育红利的人。在最近一次悠贝在快手上的比赛活动中,累计14天,悠贝快手矩阵带动老铁们共同参与,#牛娃养成记#标签中上传作品5573个,累计播放量8312万次。悠贝矩阵整体涨粉4万多,平均每个账号精准涨粉在120上下。涨粉成本略等于无。
四、用户有需求,供给端还是蓝海
林丹告诉芥末堆,“我们很清晰,上快手并不是为了品牌宣传,而是直接作为一个新的生态业务布局来投入。教育在快手这个板块上肯定会越来越好,因为用户上来之后,他的各种需求肯定都有,走过第一轮野蛮生长之后,后面的用户需求也会分门别类和找到更好的产品满足。比起担心快手教育的市场,我们现在更为专注于内部中台能力的构建,以期届时能承接住快手用户的需求满足。”
这就好像沈文博在“场长教育主播圈”聊天室时,总会接到很多从业者咨询时的隐忧:“快手适合做教育吗?”
沈文博的经典回答是:“3亿dau,要啥没有?干就完了。”沈文博认为,“快手+教育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教育是2020年教育领域创业一个最大的机会。”北塔资本已经在重仓快手上的教育创业项目,同时,北塔资本还联合快手官方一起帮助教育创业者发掘在快手上的机会。
本质上,快手目前存在两类用户:一是有进阶优秀产品需求的老铁,二是新涌入的一二线用户。两类用户的共性都是需求有,而目前快手上教育的优质供给不足。
坊间有一种戏谑总结:刷抖音,玩快手。
“玩”和“一起玩”构建出快手的社区社交属性,本质上也天然契合于教育里人和人构建信任的属性。2011年创办的快手,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区文化——老铁文化。主播和用户之间,长期通过直播互动建立起深厚信任关系,所以,快手用户,当他们喜欢一个主播的时候,他们会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后缀:某家军,这就是铁忠粉。对于教育领域而言,这便是极大的优势,教育的核心之一是信任,客户选我,认真交付,继续选我,用户生命周期就可以很长。
教育培训行业两家大公司,新东方、好未来,无一不是这样耕耘出来的。
五、认真做课,普通人也有机会和可能
正因为此,在快手上做教育,就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投放逻辑。
2014年的时候,百度来自教育的投放收入就是新东方好未来净利之和还多一些。他俩加起来30个亿不到,百度教育的广告费,30多个亿。
算起来,这都是血淋林的吃骨者,教育领域高居不下的获客之痛,基本上盘剥走了整个行业收入的40%,甚至更多。
但是目前,在快手,这笔费用投入是不存在的。所需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认真做号,认真拍视频,认真开直播。给到用户物超所值的在线付费课程和服务。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独角兽创业公司创始人告诉芥末堆,“我们内部算过一笔账,把过往的市场投放费用预算,转到快手m
1.观念转变挑战,即为开篇提到的,教育领域目前大部分感知都是快手土味、娱乐化、不适合教育等等。在撰写本文之前,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做了个小调查:票圈调查,留言你对快手教育的观点。得到的回复是:没印象类+2;不清楚类+5;快手不是只有老铁吗类+7;杂而不精类+4;少数头部玩家和手艺人的机会类+1;势不可挡类+1。
我个人微信超过5000好友,99%是来自教育各个领域的从业者。这虽然不是严谨意义上的批量市场调查,但我认为它有一定的典型代表:如何看待快手。
2.组织迭代挑战。对于中心化运作的教育机构而言,快手做号的组织形态在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更像是类mcn机构且去中心化。老师与机构的关系很大可能不再是纯粹的雇员拿课时费的关系,老师在视频和直播的同时,也完成了原本销售和市场的招生获客工作,包括售后服务和长期客群维护,也都发生了本质变化。如何以新的更适合快手生态逻辑的组织方式来调整和发展业务,也是一大挑战。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对于近几年惯于烧钱迅速获取市场的在线教育而言,在快手上做教育,未必显得太慢了。对于已经初步被工业化作业的部分教育公司而言:批量大额投放广告,巨量callcenter团队转化,老师在线服务,班主任和辅导老师跟单客户续费。这样的流水线作业和迅速起量,更为性感也更受资本青睐。快手不然,快手需要耕耘。教育的慢与教育市场的快。我想这应该是教育行业留给官方待思考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尤其对于想成为教育新基建的快手而言。
这是快手自己的挑战。并且,快手同样也需要思考自己的边界:是选择成为教育的新基建之一,生态维护者,还是像隔壁家一样,相信大力出神迹,有用户、数据、团队、充足资金,教育的什么品类看着不错有前(钱)景,自己也下海做做?
但无论怎样,正如一位在快手上做了很多年的素人老师所说,“快手挺适合做教育的。一个认认真真的教育主播,哪怕成不了百万千万大号,但是有个10万20万粉丝,每个月就算只通过打赏和卖课,也能月入1-2万。快手,是每个普通人的机会和可能。”
本文作者:梅初九
芥末堆 跑堂小二兼首席外卖官
产品讨论狂人,商业模式爱好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CUsNOT44LCMU7AC-GT4cw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61篇原创
2020年春晚,即将给观众发红包的,是快手。
过去几年间,做这件事情的,是BAT。
集齐了互联网BAT的春晚红包活动,忽然在2020年这样一个具有符号性的年份,把接力棒交到了快手这个公司手上,背后多少有些时代更迭的象征意味。
BAT都是在PC入网潮中崛起的巨头,而快手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发展起来的短视频新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运所钟,不管你接不接受,快手都已经是这个版本的互联网体系里,无法被忽视的一个产品。
或者说,快手,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被忽视的社会现象。
在快手上有超过2亿日活跃用户,每天都要产生一千五百万条以上的原创短视频,视频库存200亿条。
无论是摩登都市,还是工地田野;
无论是时尚T台,还是大山深处;
无论是少年孩童,还是耄耋老人;
无论是科技创造,还是小众文化。
在中国你能想象到的每一个角落里,每一种人群中,都有人在快手上记录正在发生的生活。
关于自己,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眼中的世界。
如果把整个快手看成一个巨大的作品,那么它会是一幅只能存放于虚拟世界的不可思议的浮世绘,创作者的署名将超过2亿条。
这个由无数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创作的作品里,藏着当下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也藏着个人与时代的命运交契。
所以,把快手说成短视频平台,不够确切。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快手是普通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积极记录和分享自己生活的一个现象。
这种现象无所谓美丑,无所谓对错,因为它已经溢出了人类大多数评价体系所及的范畴。
你无法用简单的二元对立词汇来给快手做一个价值判断,就好像你无法武断地说这个世界好还是不好,黑还是白。
在如何理解快手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
玩了两年快手以后,我发现我对这个产品越是了解,越是无法给它下一个定义。
一个不能被定义的东西,最好的对待方式,就是坐下来慢慢观看。
看久了,你或许说不出,但你懂了。
过去的很多互联网产品,在思路上过于看重运营,总是在产品成型之前就已经为它规定好一个调性,然后去引导甚至干扰用户往这个方向发展。
这些平台把内容的质量和方向进行了束缚,注重对符合调性的头部用户的留存和笼络,不符合调性的用户则会被排斥出去。
维持住了平台调性的另一面,是普通用户会有心理压力,也让“分享”这个行为面临了不必要的成本。
就像Instagram,用户在上面发布作品,不仅仅是分享,更是在“晒”。所以照片必须精致有格调,具有一定水平的审美,花很长时间去后期修饰。
不然很容易被其他人嘲笑,被拿来对比。
这种产品氛围和运营策略带来的结果就是,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出现了一条泾渭分明的鸿沟,只有少数人的声音能被听到。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只有少数人的声音才能被多数人听到。
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图片和视频,只有文字这一种记录形式的时候,就只有10%的人能分享自己的生活,而在这10%的生活里,又只有1%能留下来。
快手的理念刚好相反。
快手并不强求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只是尽量把使用的门槛降低,然后任由用户自由发展。
快手现在的生态,并不是哪个人做出的选择,而是平台对用户生活忠实的映射。
当生态丰富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自成一个世界。
快手上的每一个短视频,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像素点。200亿条短视频,就意味着快手对现实世界的复刻已经达到了极致。
在快手上创作了那200亿条短视频的用户主体,同样会使用其他社交平台,但是对很多平台来说,这些用户是“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很少和其他人互动,也很少发布动态,因为他们是“小透明”,即使创作了什么内容,也没有人能看得到。
但是只有在快手上,他们乐于表达自己,所以也只有在快手上,他们创造出了一个世界。
一方面,这是因为在快手上发布作品的门槛很低。只需要一个千元机,视频的画质不用很高,也不用讲求角度和光线。
如果这些粗糙的作品放在别的内容平台上,待遇将一目了然。
要么无人问津,要么遭受贬低甚至嘲笑。
但没有人会在快手上计较内容的形式是否精致。重要的只有晃动的手机镜头下,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快手在平台算法里,引入了用于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让即便是零粉丝的用户在快手发布的视频,也能被一定数量的人看到。
有个说法,快手70%以上的流量,是分配给普通人的。
对于一个互联网产品来说,这种策略很难说对或者不对,精英主义和平民主义,各有利弊,无关正义。
但抛开利弊收益,从更理想主义的角度来讲,快手只是做了一件“本应如此”的事情。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其价值,无论是记录还是分享,本来就不应该有门槛。
快手做的,就是给了这些人一个简单的、能在世界面前展示自己生活的机会。
到最后,这个平台就会是世界的真实反馈。
2019年7月,有个博主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个由160个快手视频剪辑出来的作品。
只有短短三分半钟,却包容人间百态。
街头卖羊肉串的小哥,在公园锻炼的大爷,商场里跳舞的小姐姐;
在景点游玩的残障人情侣,破旧瓦房前练习舞蹈的小女孩,工地的烟尘里翻跟斗的齐天大圣;
人群簇拥下伏在地上聚精会神打弹珠的老奶奶,放学后涌向食堂的中学生,在广场上表演的杂技演员。
这条微博被点赞25万次,播放两千四百万次,霸占了当天的热搜。
这个红到发紫的作品里,每一段视频的主角,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
作品用到的快手视频
他们写不出华丽的、动人的文字,即使是拍视频,他们也不专业、不精致,没有高颜值和昂贵的设备,拍出的视频总是粗粝、不完美。
然而那些粗粝的和不完美的,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
没有人有资格要求他们应该怎样去生活。
他们在快手上展现出来的,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乐队的夏天》结束后,B站有up主为新裤子的《夏日终曲》做了一支mv。
用快手素材剪辑的mv
素材全部来自快手,剪辑简单粗糙,但感染力拔群。
当最原汁原味贴近生活的快手视频和摇滚乐搭配在一起,生活终于暴露了它才是最前卫的艺术形式。
up主为朴树做的快手版mv,被朴树本人在微博转发。
为了这个野生的mv,朴树写了一句简短的配文:
“致每一个顽强的挣扎着的还没有挂掉的灵魂。”
某种意义上来说,快手上的这些用户,才是最自由的内容创作者。
他们不需要向这个世界妥协。
他们就是这个世界本身。
这个世界未必全然是美丽的,但是真实存在的。
不需要浮夸过火的情绪矫饰,也不需要学院派的戏剧化高潮冲突,在打动人心这件事情上,真实的快乐比虚假的狂欢更有价值。
不管是否被注意到,他们的每一天都在起舞。
就像那个在微博爆火的快手视频剪辑作品的配乐里,一句不断被重复强调的歌词。
“你存在即是完美。”
或许这才是快手在这个时代告诉我们的最珍贵的答案。
不一定要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不一定需要金钱和地位的认可,只要选择了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就是真正的完美。
如果完美有标准,那么完美也就不在完美。
“中国尊”,北京中信大厦,是北京第一高楼。
和其他一线大城市一样,北京有无数座高楼,每一座高楼里都生活、工作着许多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们是如何从无到有地出现在我们的城市里的。
中国尊有528米,从开工到交付历时八年。建筑工人们用快手记录自己生活的时候,这座五百多米高、耗费了八年的高楼,它的降生过程也被一同还原了出来。
快手上曾经火过一个视频,获得了超过一百万次播放。视频里,在还未竣工的中国尊上,一位建筑工人正绑着安全绳,吊在高空进行露天建筑作业。
中国尊上,建筑工人正在施工
这条视频是由一位来自河南周口的建筑工人拍摄的,惊险、晃动、粗糙的镜头下,是他们每天都在度过的日常。
对都市里的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建设是认知层面之外的盲区。
而对另一些人来说,那就是他们的生活。
无论是在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还是活在聚光灯下的明星,在快手上,他们才能最真实地知道五百米高空中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无论一个人见过多少世面,也无法逃过局限于自己生活经历和接触视野的魔咒。
但在快手上,不同人的生活融汇了。
命运的点和线在虚实之间交错,这一刻没有阶层的鸿沟,也没有身份的差别,只有生命轨迹的刹那重叠。
所有来自平凡人的生活,一旦获得了被表达出来的机会,马上就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它不但拓宽了人们生活的边界,还在弥合不同世界的人认知的割裂。
陈力宝是中央民乐团的演奏家,有一回,他偶然发现了一位民间艺人发在快手上的唢呐视频。
这个艺人来自东北瓦房店。他吹奏的唢呐,让科班出身、已经吹了20多年唢呐的陈力宝感受到了极度的震撼。
“我觉得自己吹了这么多年,都没想到世界上还有人可以把唢呐吹得这么好”,陈力宝说。
在原本的生活轨迹里,他们也许一生都不会有碰面的机会。但是通过快手,他们看见了彼此。
陈力宝的震撼不但来自于艺术,更源于认知上的突破。
“我们好多专业的演奏家,在演奏这些民间改编乐曲的时候,会把它固定化,弄得非常死板。但这些民间艺人的演奏,极为自由,而且惟妙惟肖。”
为了这位艺人他下载了快手,出乎意料的是,很快他又在快手上找到了其他值得学习的民间艺人。
两年多过去了,这位中央级的演奏家,发现自己仍能从快手上学到新的东西。
除了唢呐,快手上还有很多传承了不同非遗的民间艺人在记录自己的生活。
有人混剪了一个记录快手非遗的作品,2分半钟的时长,112个非遗,从漆线雕、油纸伞、打铁花、踩高跷到安塞腰鼓,这些都来自快手用户的日常生活。
快手非遗混剪
据说每 3 秒钟就有1条非遗视频出现在快手,那些你想不到的、以为正在消亡的艺术,正在快手的某个角落生生不息。
非遗传人们不但在快手上记录民俗,也用快手传承和传播民俗。
《圆桌派》上,窦文涛谈非遗传承
在快手上,民俗得到了被看见的机会。
而看见,有时就是力量本身。
无论是记录中国尊建造过程的农民工,还是吹奏唢呐的民俗艺人,他们都是快手用户,也都是这个真实的世界的一部分。
都市人在快手上看见了自己生活的高楼的诞生史,陈力宝在快手上看见了自己吹奏了二十多年的唢呐的新表现形式。
透过快手,我们可以看见生活的另一面,充满生命力的那一面。
陌生但真实,饱满且丰盈。
还有更多代表主流的声音,同样看到了这种生命力,并且试图贴近这种生命力背后的真实生活。
2019年8月24日,新闻联播入驻快手,第一条视频的播放量便超过1.2亿。
8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在快手同步直播,这是《新闻联播》开播41年来,第一次在短视频平台同步直播。
这场直播持续了39分11秒,共有3700多万人次涌入直播间围观新闻联播,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将近300万人。
主流媒体在入驻快手,快手网红也在出圈。
那条非遗混剪视频被共青团中央的微博转载,配文: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一直传承,一直绽放。”
共青团中央转发快手非遗混剪视频
从快手走出的手工耿被频繁邀请参加综艺节目和线下演讲,向这个世界展示他“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江西横峰县大山深处41岁的农民蒋金春,以快手网红的身份登上《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图片展,向世界讲述互联网为中国乡村带来的巨变。
在不断的“入驻”和“出圈”之外,是快手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的内容积淀。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人类幸福的本源。但对于快手而言,更重要的或许不是又创造了多少新内容,而是平台能否始终保持平凡而真实的底色。
用户热爱快手上的平凡和真实,就像他们热爱这个平凡而真实的世界。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严格来说,快手不是一个被设计出来的产品。
因为没有人能设计这样的产品。
它现在的样子,是所有快手用户集体无意识的产物。
是现实造就了快手。
一方面,快手是被现实所影响。
另一方面,快手也在反过来向现实施加影响。
在快手上教学的老师们,对此的感受肯定会非常深。
过去在线下教育机构,一个老师每天最多面临百来个学生,而在快手上,一份优质的课程可以同时惠及成千上万人,改变很多很多人的命运。
来自山东滨州的“数学物理宫老师”在快手上有八十多万粉丝,上传的十多门短视频课程均广受好评,其中最热门的两份,每份的购买人数都超过了一万五千人。
他的视频课不贵,30节课9元钱的定价,即使农村的孩子也能承受得起。比起线下辅导班,宫老师这样的视频课程,才真正拉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为所有孩子带来学习上的“普惠”。
2015年就已经是快手用户、2016年开始在快手上生产讲解数学物理知识点的短视频,宫老师成为“教育类内容创作者”以来,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是他自身从知识付费中获取了多少收益,更重要的是,他的课程确确实实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让那些人的生活因为快手而有所不同。
特地来向宫老师道谢的观众
一个几乎放弃了学业的学生,在快手上偶然刷到宫老师的视频,在他人生的关键节点,这些视频给了他一些勇气,让他顿悟了一些道理,最后考上了高中。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教学视频只是快手线上教育体系的一员,但对这个学生来说,与宫老师的相遇,却不啻于走上命运的交叉口。
而在宫老师的八十多万粉丝、几万付费课程用户中,被这样改变了人生的,或许还有很多、很多。
同样在快手上教学的,还有曾经在人民大学担任讲师的白凤艳。
为了帮乡村孩子们告别哑巴英语,她注册了一个叫橘子外语的快手账号,在快手上为零基础的孩子们免费提供30秒一小节的英语发音课程。
这些几乎没有接触过口语的孩子,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山区、甚至是一些她闻所未闻的偏远地区。在快手上,他们都是由一串字符构成的ID,没有城乡差异,没有家境不同,每个人都在平等地学习。
像宫老师和白凤艳一样,在快手上发布教育类短视频的创作者,还有很多很多。
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9快手教育生态报告》显示,快手教育短视频作者超过99万,累计生产量高达2亿个短视频,内容横跨学科教育和三农、职业教育等。
这些教育类作品的日均播放总量超过22亿,日均点赞量超过6000万,教育直播的日均观看时长达到734年。
在这些数据背后,是被互联网消除的巨大的教育鸿沟,更是无数被快手改变了命运的人。
除了用打破信息不对称改变传统教育行业,快手还在为非遗找到它们在这个时代的定位。
温饱是文化传承的物质基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失传散佚,便是因为收入少、没传人。
而在这两个问题背后,还有一个根源性的问题。
没人看。
因为没人看,所以收入少,所以找不到传人。
但是快手为这些非遗找到了观众。
作为魏氏皮影戏的第四代传人,魏宗富在用快手前,只能边种地边接些零散的皮影演出。
开始在快手直播皮影戏后,他的账号很快就火了,借着“红人效应”,他不但经常接到商演邀请,还有热爱皮影戏的徒弟来千里拜师。
快手上的魏氏皮影戏
不但解决了生计,找到了传人,快手还带给像魏宗富这样的民间艺人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通过在快手上的直播,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和价值。
在过去,他们其实是处在一种自我怀疑中的。
这些老手艺在这个时代是否还有价值,传承这些东西到底值不值得,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民间艺人。
但是快手让他们知道了自己的另一个社会身份。
非遗传人。
这让他们锚定了自己的身份,也产生了一种自我认同。
对他们来说,比起经济收益,这种自我认同或许才是更珍贵也更难得的东西。
快手带来的改变,还发生在许许多多的地方。
比如电商。
快手在电商上不缺乏惊人的数据。集中在每年的11月5日、6日,为期两天的“快手卖货王”活动,每次都能卷入数百万源头卖家、带来1亿多用户参与。
今年的“卖货王”第一名辛巴销售额达到了4亿元,第二名娃娃3秒销售了1万件加绒上衣,一天发出12万个快递。
但是比起头部账号的数据,快手为电商带来的真正的改变,是“信任”。
在快手上,算法决定的流量分配机制会给普通人更多展示机会,而不是聚焦在极少数头部用户。
主播和粉丝之间更像朋友关系,通过直播带来的互信,来完成电商转化。
在“信任经济”中,商品是否是全网最低价、主播的口才是否天花乱坠,这些都不重要,首先要有粉丝对主播的信任,然后才有交易。
在其他电商平台,往往只有最头部的主播才有转化,而在快手,即使是中小主播,也能实现直播带货。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普惠”。
尤其是对农民、手工业者乃至偏远地区的居民来说,他们很难成为平台的头部大号,但是只要能够在快手上积累一定量的粉丝,很容易就能把家乡的土特产或自己的手工艺品销售出去。
在稻城亚丁,藏族姑娘格绒卓姆对快手电商生态的这个特点感受很深。
她在快手账号“迷藏卓玛”上,记录了自己的日常。
唱藏语山歌、寻觅野生岩羊和藏马鸡足迹,在海拔4600米的牛奶湖边用雪水煮茶,晒松茸采菌子,扛木材修房子,这些就是格绒卓姆每天的生活。
这些短视频让她在快手上积累了180万粉丝,而他们也成为了格绒卓姆家乡的土特产最直接的潜在客户。
这些粉丝在她的短视频和直播里,看着她采下松茸,放牧牦牛,养殖藏香猪,对她的信任早已迁移为对商品的信任。
2018年,卓玛夫妇销售特产超过110万元,还带动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上百户贫困户增收。
2018年,格绒卓姆被评为
稻城县年度电商扶贫先进个人
从教育、民俗到电商乃至各行各业,快手已经渗透到了这个世界的每一面,并且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当它刚诞生的时候,或许还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平台将在未来承担起改变世界的责任。
但一切又是那样顺理成章。
2019年,已经有超过1900万人在快手平台获得收入,其中500多万人来自贫困地区。
快手在电商领域展现出的魔力,其实是一系列原因导致的。
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视频形式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商品的强宣传效果。
但更重要的是,快手自身的平台特性,决定了快手用户能够形成一套适合直播电商的“信任经济”。
交易的本质就是信任,当你信任的时候,你买什么,多少钱,这些就都不重要了。
我看快手的时候,就很喜欢看一个主播赶海。这个主播每天什么都不干,就是做两件事,赶海,并且直播。
这个主播喜欢在直播间唠嗑,因为他并不是什么头部大号,没有那么多回复不过来的粉丝,所以偶尔也会和我聊几句。
当然我一般也就是光看,大多数时候我什么也不发。
我看他在潮水涨落间出海,看他躬身拾取海鲜,看他笑容满面地向直播间的观众介绍自己今天的收获,听他一边数一边念那些海鲜的名字:
黄鱼、梭子蟹、对虾……
快手主播正在赶海
天天看,看得久了,我和他的世界仿佛产生了某种重合。
如果哪天没看,那么在我吃饭的时候我会想,这个主播应该已经出海了,在我睡觉前我会想,不知道他今天打了多少海鲜,有没有全部卖光,天气这么热,如果剩的多,会不会不好保存。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他不认识我,其实我也不算认识他,但是我会为他的满载而归欣喜,会为他的收入和生活担心。
我观看他每一天的生活,他也就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快手上的很多主播和粉丝,肯定都经历过类似关系的变化。
这种奇妙的融合让世界中不同的点开始交集,命运的虚实线发生模糊,通过快手,我和他的命运有了那么一丝交集。
当他想通过快手来卖海鲜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我是在面对一个商家或者销售,而是在帮一个朋友。
就像是你的街坊邻居或者发小要做什么生意,你去买的时候并不会去计较价钱,甚至根本就不关心买了什么。
因为本质上你并不是在买商品,你是在为信任买单。
整个快手平台,都在促成这种信任的产生。
快手上的创作者们发布的视频,往往不加滤镜、几乎不考虑构图,但是对用户来说,这样的视频反而更能带给他们真实感,让他们从直觉上就产生信任。
在大部分快手内容里,真实的优先度都是高于内容的精彩程度的,因为信任的前提就是真实,表演只能成为一种技术的炫耀,只有真实才能建立起共情,也才能够获得粉丝的信任。
就连很多非常微小的产品逻辑,都和信任经济有关。
在大部分短视频平台,下划这个操作的作用都是观看下一个视频,强调的是内容,是完美且精致。
但是快手的下划是展开评论区,为的就是让用户在内容之外,感受到属于人的社区属性,有争吵有分歧,但也有温暖。
在快手,你会时时刻刻感觉到“人”的存在。
而很显然的,只有活生生的人,才是能够得到用户信任的。
比起用完美的内容打造出的空无一人的世界,我们更愿意接受一个虽然不完美,但是充满人情味的世界。
我没办法用几千字描述清楚这个世界,所以我也没办法用几千字描述清楚快手。
我只能说,在很多人看不到的那些地方,在生活最真实的地方,快手正在重构一个人与生活的关系网,并且改变这个世界。
即使写了这么多,我仍然很难对快手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也很难对世界下一个定义。
如果一定要说,那么最好的答案,或许就在那个视频配乐的歌词里。
那就是,存在,即完美。
不仅是在说快手。
更是在说这个世界。
去爱这个世界吧,即使它不完美。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