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n6bvE3dKdZk9riPFFKpCg
标签: 创业
我听过最毒的鸡汤,是让人辞职去开店
别天真了,回家开店当老板还不如打工人呢。/《武林外传》
如果说每天早晨闹钟一响,打工人还能用“不想上班”为由,再赖床10分钟,等第二个闹钟响起;当小店老板的,每天一睁眼,需要面对的便是自己欠房东的钱,欠员工的钱,欠水电原料的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门纪
全面降温触发了大伙儿对冬眠的渴望,不少打工人又开始白日做梦了。
这不,周末温暖的被窝还未凉透,心里话倒是先在本周一被拱上了热搜——
紧接着,又有打工人连后路都找好了——
敢情热搜都成连续剧了,专门播报打工人日复一日,了无生趣的心路历程。
结果呢?能看见并读懂这些热搜的老板没几个,嘴上说着“要辞职”的打工人,也终是没有将创业付诸行动的勇气。
非但不敢辞职,临近迟到了,他们奔向打卡机的小碎步还不得不再快一些。
01
“开一家店”
怎么就成为打工人的备胎了?
打工的生活,确如万能青年旅店歌中所唱:
“傍晚6点下班,换掉药厂的衣裳,妻子在熬粥, 我去喝几瓶啤酒。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或许正因为这日子平静如死水,他们才更会去不自觉地美化写字楼外面的世界。“人人都在创业,你呢?”“做自己的老板!”“10万元开奶茶店,月入3万胜过上班。”……外界哪怕是有一丝没形没谱的风来撩拨,打工人心中也容易泛起涟漪。
豆瓣某小组劝说大家“别打工”的宣言。
逃避可耻,有没有用也尚未可知,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为这场“逃出办公室”的游戏,安排上几分情怀。幸福、理想、梦想,几个漂亮词将辞职开店一包装,不工作的理由都变得无比正当起来。
在豆瓣搜索开店,能得到同款关键词。
有博主就很纳闷,开店怎么就成了一些打工人口中比吃饭还简单的一件事儿?
有网友推测,他们的思想活动可能是这样的:
磕磕绊绊地成长到今天,这群打工人没有忘记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考中受到过的打击,深知自己学习能力的天花板在哪;他们也没有忘记曾在工作中遇到过的人情冷暖与事与愿违,明白自己的处事能力也就那样。
结果,在智商和情商都难以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的前提下,他们一拍大腿,顿悟,原来我擅长的是经商。
可能是台湾小清新与日本慢节奏的电影情节给了他们勇气吧。
《第36个故事》剧照
台湾影视剧中,咖啡馆、唱片店,就只是为男女主角创造邂逅场景的道具。
《第36个故事》中,桂纶镁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卖咖啡,用以物换物的模式营销,还做起了环游世界的梦。
柯佳嬿在自己舅舅的唱片行看店那会儿,听着伍佰,暂时闭上了双眼。下一秒钟,曾以为自己早已失去的男友,便会满脸阳光地推开店门。
《幸福的面包》剧照,这是从东京跑到北海道开店的日本人。
日影主人公开美食店的前情提要也是相似的,他们大多厌倦了大都会的奔波忙碌和机械化枯燥无味的生活,干脆都跑到乡村,到北海道,到赫尔辛基去了。
食物通常就地取材,加工烹饪的过程往往也不会太复杂,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主人公的面包店整日门可罗雀,却还能经营下去。
可这人一少,烦心事也少了,主人公不就幸福了嘛。如果条件允许,日本人可能还会把“深夜食堂”的类型店开到火星去。反正还有旅游宣传片般的空镜头,可以用于填充片长的,也能证明虚拟主人公和摄制组确实正在享受生活。
这种题材的影视剧,灯光一打,滤镜一蒙,男孩女孩都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剧情的真实性、可实践性,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演员浑身都要能抖落出文艺气息。一张张刻意化着淡妆的脸,也更适合背诵兼具鸡汤与哲思的台词。他们一开口,便是冲着走心去的。
《海鸥食堂》剧照,这是在赫尔辛基开店的日本人。
和这些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对比起来,国内玛丽苏剧的主人公辞职开店倒是要“轰烈”许多。
雷剧开山祖,《一起来看流星雨》中,女主角楚雨荨家便开了一间连锁奶茶店。这个奶茶品牌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一年销量能绕地球N圈的那个。可家里经营这样一间店铺,女主角不仅要借钱才能读贵族商学院,甚至连美特斯邦威也逛不起,这或许还侧面反映了实体店的难处。
开奶茶店的钱,也是富二代男主角主动出的。
张翰这头刚演完帮女主角开奶茶店的富二代,转眼又升级成为《杉杉来了》中承包鱼塘的霸道总裁。这身份之特殊,让设定仅仅为“单纯可爱的吃货小职员”的女主角,也能在辞职开珠宝店后,两个月内盈利超50万,很快还清1000万欠款。
这并非是古早傻白甜独有的桥段,今年年初播出的《下一站是幸福》亦是如此。最开始,宋茜饰演的“资深少女”,32岁,单身,在一家即将被收购的小公司里任行政主管,真实得正如屏幕前的你我。
可到了大团圆结局的时候,她又成了拿着工作10年攒的钱与一笔遣散费,一边开花店,一边等年下男友留学归来的美丽老板娘,落入了中年追梦的俗套。
《下一站是幸福》剧照
“下一站是幸福”是要被打上问号的。就当遣散费可以用来做初创基金好了,行政主管工资攒下来的钱,可以支撑一间花店付多久的铺租呢?
主人公总会用90%的时间来纠结,挣扎,剧情也总会在他们自我意识觉醒,积攒出突破现状的勇气与能量并发生转变的一刻戛然而止。
影视剧造梦从来不负责任。可又有谁能想到,还真会有“单纯可爱”的观众入戏太深,要亲自实践出一部“傻白但不一定甜”的续集来。
其实在冲动之前,他们大可再参考一下更有现实寓意的《武林外传》——
佟湘玉佟掌柜,经营有一间二层客栈。作为龙门镖局的千金与恒山派前掌门的遗孀,现任掌门监护人及名誉掌门,她可想而知有不菲的原始资本。
客栈内白展堂、郭芙蓉、吕秀才那是能文能武,皆能称得上是英雄好汉,员工得力。
再加上掌柜本人极为抠门,动不动就喊扣工钱,管理精细。
但到头来,同福客栈也没能成为一间连锁企业,佟湘玉也没真成为武林第一富婆,开店不易。
02
别说躺着赚钱了
开店跪着都不一定能盈利
在吐槽“大不了回家开个店”的话题中,放眼望去,都是忙活了老半天,钱也没挣着的惨痛案例。
有人的朋友是开花店的,店是成功开起来了,但做花艺时被树枝和花刺荼毒的双手,看起来也粗糙得和搬砖工人无异。
平时基本卖不了多少花,等客人光顾的时候,花都要谢了,想赚钱还得等赶上节日,或者别人开业、嫁娶、办丧事。一忙起来,即便是在被花香环绕的氛围中工作,他们也免不了灰头土脸,一身臭汗,和影视剧中小资又文艺的花店老板形象可以说是毫不相干。
做甜点生意的小崔,店铺是自己家的,省去了铺租压力。但她得在屁桃雪媚娘最火的时候,加班到凌晨四点赶工500多个,第二天继续早起当收银员服务员。
中秋节当天店里的营业额达到了5000元,但整个月饼季算下来,扣除员工工资和水电费,天天加班的她也就赚了3000元。
有人投资,做了美甲店老板,却发现自己赚得还没有美甲师多,每天还是在为员工打工。/图虫创意
干脆铺租、水电全减免掉,转到线上做网店呢?
“更难,”有网友戳破,“前期,要没有个几万十几万投入刷单买点击量,根本没人会看到你的店。至于选品拍摄美工、物流保障、后期维护成本,光这几点就可以让你再蜕几层皮。”
也不是没有正面案例。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我国个体经营户数量已超6200万个。《2019年中国小店经济温度图谱》亦显示,过去一年,小店经济的健康程度超出预期,年流水平均增长高达35%,跑赢GDP。
小店一角。/图虫创意
这批小店老板,是在有了清晰的产品和市场定位,在人流量与房租间进行了取舍与平衡,成功迈过了签合同及装修过程中的巨坑,还成功与食药监、卫生局、环评局、工商部门、消防部门等单位打过交道,拿到营业资质的幸运儿。
而接下来困住他们的还有找供应商、找VI设计师、采购原料、招聘培训员工、试营业推广、与开在附近的同类小店竞争出你死我活……
知乎用户@小令君回忆自己开店之前的人生,“咖啡要用自己从埃塞俄比亚带来的豆子现磨现煮,奶茶要用印度带来的红茶煮,做个饭烤个蛋糕可以在厨房呆上一天……”
可如今他已经很久没有在家吃饭,也只有趁着红灯的时候,才能在车里眯着眼睛享受一会会阳光,再也“作”不起来。
知乎用户@小令君总结的“开店十二需要”。
03
只有资本与实力,能让情怀落地
公司围墙两边,里面的人只看到了创业者改变收入和打卡时间的可能性,想要逃出去,外面的人却图一份安稳发放的工资,想要挤进来。
如图中标题。
B站Up主硬核的半佛仙人尝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点醒屏幕前的做梦人。他2014年曾与人合伙开饭店,误以为自己早已看透了餐饮行业的经营模式,还规划出了一套可行性极高的战略,结果还是在专坑外行人的装修队、合伙偷钱的收银与大堂经理、吃回扣的采购、坐地起价的房东身上学到了许多课。
“你懂不懂,和开店成不成这件事,未必有特别强的联系。”最后还被驱逐出合伙人位置的他骂道,“连吃个午饭都得纠结半小时的人,就适合老老实实上班……不要以为投点钱开家店就是做生意,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揍。”
开店了,才发现自己有这么多东西不懂。
高收益的事物往往与高压、高风险同在。
如果说每天早晨闹钟一响,打工人还能用“不想上班”为由,再赖床10分钟,等第二个闹钟响起;当小店老板的,每天一睁眼,需要面对的便是自己欠房东的钱,欠员工的钱,欠水电原料的钱。
如果打工人还能每天打卡上下班,顶多无偿加会班做慈善,当小店老板的可能永远也等不到下班的钟声响起,365日地困死在工作当中。再坚持一下,没准等日子一长,店熬成了老店,老板的苦哈哈也可以美其名曰匠人精神了。
《问题餐厅》剧照
曾看过这样一条微博:如今自诩文艺青年的人,都只是文艺的消费者,而非创造者。
是我们被日益精细的公司制度“保护”得太好,渐渐地只会处理面前13寸屏幕内的任务。自我定义的时候,我们可以准确地报出自己的年龄、性别和职业,也能说出几个兴趣爱好。
可我们都喜欢看电影,却鲜有人热爱写影评;我们都喜欢吃美食,却普遍不太爱做饭。
我们知道一家不错的小店,要有开敞的落地窗,几棵非本地物种的绿植,角落里还应有台Marshall,正在放CAS或任何网抑云用户钟爱的歌……却道不明,甚至也没有兴趣去了解,运营这样一家小店,背后需要多少道环环相扣的商业逻辑。
我们终被惯养成了停止思考,只懂消费和享受的人,这才是打工人的困境。
无法突破这一层,自由便是我们永远无法抵达的“远方”,辞职与开店从不会是打工人的“诗”。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QMVhNcqGMrjkcc6CFtFUw
年利润100%的合法生意,99%的人都能干倒闭
很多人积累了一点财富之后,都不满足于将钱放在银行,都在打听怎么投资,最好是一年能赚一倍那种。
有没有这样的好生意呢?还真有。
马克思曾经说过,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这句话已经过时了,现在的中国,年利润100%的生意,比比皆是,而且还是合法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FFACAdq_fiPT9ts8je0WQ
他创业了,他赔钱了,他亏的裤衩都没了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7t55y6DCYJ2JHMRL8BG8hA
还有比今天,更好的创业时点吗?
作者 | 老路
小商业创业学院创始人
中信出版《用得上的商学课》作者
清华大学-麻省理工(MIT)国际 MBA
历任 京东集团副总裁 聚美POP事业部总经理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年开始创业,
你会选择哪一年呢?
2015 VS 2020
2015年前后,有一个词特别火,叫做“双创”,或者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那时候,恨不得万人空巷,全民创业,就连提供办公场地的“众创空间”、“共享办公室”,都成了大风口。
今天是2020年,疫情过后,一地鸡毛。做生意坚持不下去的,前脚开店后脚出兑的,哀鸿遍野,布满了公众号和抖音。我们看到的,是“旺铺转让”,我们听到的,是“存粮过冬”。
所有“导师”,所有“专家”,都在告诉你,今年不要做任何事儿,平稳度过最重要,手上留现金保命最重要。
所以,答案很明显了,没道理选2020嘛。
你猜到了,我选2020,我说说我的理由。
成本
创业做生意最大的固定成本,无外乎房租、人员开支:
1. 房租
因为疫情,大量的线下门店出兑,办公写字楼的空置率直线攀升。
最慌的,除了租客,还有房东。
假设一个30000块钱/月的房子,迟一天租不出去,净亏1000,眼看着一天一天的生亏。关键是往后看,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租出去,“慌”,就导致“不择路”,就容易“心态崩”。
这个时点,你去谈租金,只要你敢承诺不轻易退租,恨不得打个5-7折,都有人租给你。
老路最近天使投资的创业者告诉我,他们拿到的房租价格,大概是5年前的水平,就这样,人家房东还感恩戴德。
这价格,比2015年所有的政策加起来,还实惠。
2.人员开支
咱们拿应届毕业生举例子。
疫情之前,985 & 211,好一点儿的毕业生,在北上广深,月薪已经来到7、8千打底了,你还未必能找到好的。
今年,你给个5、6千,甚至更低,简历都能收到一车一车的。
当然,这个薪水交房租都已经很费劲了,但是很多人宁愿跟家里要钱,也希望可以留在大城市,为了一个“转机”,为了一个“可能性”。
这个时候,你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会十分感恩。
应届生如此,那些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职场老兵,更是如此。
综合来看,2020年,你很可能用以往70%-80%的工资成本,就招得到你想要的人。更关键的是,这个时点,你更有可能招到“优秀的人”。
初创公司,正常情况下是很难跟大公司抢优秀人才的。
要钱给的不多,要社会地位没有,要发展不确定,要安全感朝不保夕,基本上,要啥啥没有。
但是今年,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人不行,而是点子背,就卡在这个节骨眼上了。
这就好比,牛市的时候,所有的股票,都很贵,你很难捡漏。但是熊市的时候,大家都跌,有一些非常好的股票,会被严重低估,这时候如果被你发现了,就捡到宝了。
房租和人员开支,都大幅节省,成本这一块,肯定是2020划算。
你可能会问,那更大的一块儿费用,获客的钱,买流量、打广告的钱呢?
营销费用,不属于固定成本。你的生意发展得越好,营销费用才会越高,这样你自然不怕;如果生意发展不好,营销费用可以灵活地调低,不是必须的支出。
换句话说,初期创业做生意的风险来自于,收入能不能平掉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大幅降低,风险也就小得多了。先保证活下去,我们再研究怎么发展。
市场
成本虽然降低了,但是如果市场不好,产品卖不出去,还是很难赚钱。
那我们就从2020年7月这个时点往后看,市场情况可能会如何?
什么叫市场?无外乎,供给和需求。
1. 供给
一场疫情,餐饮服务行业大约淘汰了30%-40%,线下培训行业挂掉了60%以上,旅游行业,影视行业,70%-80%都重新洗牌了。
原来一块蛋糕,一百万个人抢。一些没有门槛的行业,泥沙俱下,什么人都想进来分一杯羹。所以,恶意竞争、低价抢人、盗版抄袭、传销诈骗,大行其道,劣币驱逐良币。
现在呢,这些人,都被“导师”和“专家”劝回家里去了,都不敢出来搞事情了。
当然,还有一些本来就做得不太好的,借着疫情顺势就关门了。
这样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
供给大幅减少了。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干点儿啥,相比于疫情之前,竞争会小得多。
2. 需求
你可能会问,那后疫情时代,需求会不会也大幅度减少了?没人买了,再怎么也没用啊?
中国一季度的GDP增速,是负数(-6.7),老路有生之年,第一次见。
过去十几二十年,我们GDP的增速,常年在正的10%以上。就算到了最近几年,一直说增速变慢,增速变慢,那也是正的六点几。全世界大一点儿的国家,有一个算一个,论经济增速,都赶不上咱们。
所以,从今天往后看,还能更差么?还可能更差么?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常年考试全班第一,有一次生病了,考了个全班倒第一。往后看,他的成绩还能更差么?只会越来越好,不是么?
有人可能会说,那疫情,还没结束啊。万一死灰复燃,再来一次怎么办啊?
确实,全世界都乱七八糟的,你说中国大陆从此一个病例没有,确实是不现实。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面对疫情,我们现在整体的防御能力,上来了。
刚开始第一波,是不会防,又赶上春运,一下子大爆发了。
第一波下去之后,陆陆续续的,吉林、北京、新疆、大连等地,接连遭遇第二波疫情。
但是,几乎每一次,都不用1个月,就又恢复到0新增了。
这说明,防御体系上来了,咱们会防了。
往后看,很可能会出现,今天这个城市,明天那个城市,小范围的第二波疫情。但是,根据现在的防御水平,大概率不会再出现全国范围内的大疫情了,也大概率不会出现超过1个月控制不住的疫情了。
如果这些判断,你也相信,那还怕什么呢?怕1个月顶不住么?如果1个月都顶不住,那到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创业。
综上,整体市场的情况是,供给大幅减少,竞争大幅减弱。而需求和消费这一端,现在也许还不够好,但是往后看,只会越来越好,没有变得更差的可能性了。
政策
最后我们简单判断一下,宏观政策的走向。
后疫情时代,整个国家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尽快拉升经济,恢复就业。
上半年的高失业,如果说还可以用疫情当借口。那么到了下半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没办法持续接受如此高的失业率。
促就业,稳民生。
这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的,下个阶段我们国家的政策方向。
那么一个国家的就业,只靠大公司和事业单位,能不能撑得住呢?
答案是,不行。
真正能拉就业的大头,是SME(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也就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贡献了我们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所以,不用怀疑,2020下半年,到2021年,可以预见的是,国家一定会出台大量的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
因为中小企业,就是“就业”,就是“民生”。
风险收益比
我们分析成本、市场和政策,有什么用呢?
最关键的,是这个词,叫做“风险收益比”。
这里,我们举一个股票的例子。
如果一定挑一个时间,让你买股票,你会选哪个?
A:股市从3000点,刚跌到2000点
B:股市从3000点,刚涨到5000点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你猜到了,我会建议选A。
选A,一定可以赚钱么?不一定!
因为股市有可能从2000点继续下跌到1500,也有可能一直不温不火地维持在2000。
选B,一定赔钱么?不一定!
因为股市有可能从5000进一步涨到6000甚至更多。
只是,当我选择在2000点买入,如果涨到6000,我可以赚很多倍,万一跌了,也很难跌到哪里去了。
同样的,我如果在5000买入,涨也涨不了多少,但是一旦下跌,这个空间就太大了,就算只是跌回2000-3000,我也已经亏了一半了。
这个,就是“风险收益比”。
成功了,赚得更多,失败了,赔得更少。
回到创业,说2020年最适合创业,是说,2020是风险收益比最划算的年份。
老路劝的是什么?
说了这么多,我是在劝你今年必须创业么?
不是!
创业这个事儿,不是人干的。不自己创一回,不亲身当一回老板,都不知道睡一个踏实觉,原本是多么奢侈的一个事儿。
创业,不是别人劝的。无论是听了别人的去创,还是听了别人的不去创,都一定会失败。
创业这个事儿,千难万险,头悬梁锥刺股,一定是自己从骨子里认定了,驷马难追,八马难追,一百万匹马,都难追的那种,才有可能成功。
我唯一要劝的,是思考方式。
你一定听过巴菲特老爷爷的一句名言:
“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如果疫情期间,你像大多数人一样,畏首畏尾,顺势冬眠,心安理得地选择保守。那么疫情过后,经济复苏,春暖花开的时候,你也会像大多数人一样,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站在聚光灯中间,眼馋,失落,然后恨人有,笑人无。
最后:
创不创业,追随本心;什么时间创业,顺势而为。
最关键的是,你敢不敢,在别人恐惧的时候,选择贪婪。
你愿不愿意,在别人心安理得昏昏度日的时候,提前布局,投资自己。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rskn8ikzdMfO5ukb1HM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