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任何时候做个老实人

冯唐:任何时候做个老实人

任何时候做个老实人

 

 

◈ | 冯唐

 

 

冯唐:任何时候做个老实人

 

如果关于成事,只能说一点,我会说什么?
我非常坦诚地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要成事,如果只有一个原则要遵守——做个老实人,做个老实人,做个老实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老实修炼,老实做事,任何时候做个老实人,这是我能给各位提出的唯一的一点。
可能你会想,过去讲《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就是打仗就是要出奇兵,就是要尔虞我诈,就是要不讲道德,你才有可能赢。
我也看过一些所谓的商战小说,我不得不说,真的不是这样的。
其实我在地球上也活了五十年,我学商业、做商业,也超过了二十年,说到底,在商场还是要靠诚信。可靠的人,时间长了,还是比不可靠的人得的更多、更值。
在我参加工作之后的二十年,那是2000年到2020年,这二十年,曾经出现过很多猛人,第一、唯一、最,能干好多事儿,能征服世界,开疆拓土等等等等。这两三年慢慢都歇了,而且是以加速度的都歇菜了。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平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着”,就是如果平常不是很稳定、很老实的队伍,就不能涉险,不能冒险;“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就平常你不是说最笨、最正、最扎实的方式,不能用奇谋,不能用阴谋诡计。
他这句话看上去就没有说什么,只是说老实、老实、老实,但他实际上在和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在讨论用兵打仗之道,这句话他是跟胡林翼说的。兵行险招,部队一定要一直扎实可靠才可以,军出奇谋,领导者要一直光明正大,才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扎实可靠的部队,几乎不可得,一直光明正大的领导,几乎没有。所以,没逼到绝境,还是老老实实,不要心存侥幸,永远不用险招,永远不用奇谋。
其实再退一步讲,哪怕被逼到墙角,我都建议不要用奇兵,不要用阴谋诡计,还是老老实实,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能做到就是能做到。
除了不用奇兵之外,那你平时应该怎么办?平时也要老实。
除了在危急关头,平时更要老实。你真的作为一个个体,作为一个团队,作为一个公司,能够爱你的客户,能爱你的上下游,不要与人争利,老老实实这么长期去做,实际上,你会在更长的时间做得更好。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他是写给李鸿章的:“用兵之道,最重自立,不贵求人。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是什么意思啊?就是说,做事情最重要的是求自己,自己做,不求人;带团队最重要的是诚实、诚信、诚心,不要耍权术。
你不要和自己手下耍权术,也不要跟周围人耍权术,也不要跟自己的领导耍权术,也不要跟相关的合作方、相关的利益者耍权术。
做人也一样,老老实实你就去做就好:

冯唐:任何时候做个老实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一原则。不给别人添没有必要的麻烦,特别是不能陷害人家,不能耍权术,第二原则。看上去很简单的原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能做到这两条基本原则的人,无论贫贱美丑,就是一个当当正正、合格的人。
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能做到勤奋、谨慎,就是人才。如果再能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都不只是人才了,就是人杰。反之,如果这两个做人的基本原则都做不到,哪怕智商、情商再高,哪怕腰再细、胸再大、跑得再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都是人渣。
不容易的,看上去非常普通的,其实是最难做到。
所以曾国藩在另外一个地方讲:“养生与力学,皆从‘有恒’做出,故古人以‘有恒’为作圣之基。”就刚才你看那么简单的事情,但是你观察周围能做到的非常少,因为什么?他们没有恒心。
所以再往下说,是有恒,不投机取巧。无论是你养生,还是做学问,还是带兵打仗,还是成事,贵在坚持。换到现代,无论健身,还是创业,都贵在坚持,反过来也一样。
老有人问我说,哎,冯老师,你原来学医的,学到医学博士,那为什么有些病人治不好?
最大的原因你猜是什么?病人吃药没效果的最大原因,是不遵医嘱,没有恒心,不按时按量吃药,不该停药就停药。这些人里包括我妈,所有人都有一个妈,我也有一个妈,我那个妈经常说,哎,我感觉挺好,不用再吃了,我感觉我血压还挺好,不用再吃了。然后等她感觉血压不好的时候,就直接去叫救护车了。
成事人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是没耐心、没有恒心、不尊重商业规律,总认为说,我可以乘风而起,捞一把就走。不耐心营造商业模式,不孜孜以求经营现金流为正,一直醉心于讲故事,忽悠一轮融资,再忽悠一轮融资。如果总这么做,你很难长久。
最后的最后,我再引用曾国藩一段话来强调说如何做个老实人。曾国藩这么说:“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太高则近于矫,近于伪”,道理说得太飘渺、太高,那就是矫情,就是虚伪;“吾与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不撒谎二事,虽最浅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
就是别跟我整天讲那些什么情怀啊、理想啊、世界啊、宇宙啊,太矫情,甚至接近虚伪。那做什么呢?咱们就谈两点:不要晚起,不要说谎。听上去很简单,不晚起,那就早起呗,不说谎,那就是有啥说啥呗。
其实就是这么一点儿事儿,希望各位不要因为这点儿事平淡无奇,就不去身体力行。就是这点儿事儿,如果坚持时间长,就会有效果。
冯唐:任何时候做个老实人

 

冯唐:任何时候做个老实人

冯唐:任何时候做个老实人

 

排版来源:如学传媒

版权声明:图文源自网络,转载仅供思考与交流,为大家看待事件多些视角、选择和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深表敬意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cDNXzzpKAREsNfGWKQwKg

缺乏行动力,怎么办?

2020 年眼看就要过去了,你年初定下的计划,今年……放弃了多少?

 

不知道多少朋友,看到这个问题,会有扎心的感觉?

 

我理解,许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困扰:

  • 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就是一直拖着,不肯动手。

  • 总是兴冲冲定目标、做计划,但总是三分钟热度,没几天就放下了。

  • 几乎没什么事情能坚持做完,遇到一些困难,很容易就气馁、沮丧……

 

我自己就深有体会(算了,不说了,都是泪)。

 

所以,赶在年终之前,把这个话题写一写,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

最好,能给你一点点力量,让2020年最后的尾巴,过得更加充实。

 

缺乏行动力,怎么办?

 

实际上,这个问题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诗经》里面就提到过:「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见,古人跟我们一样,也有严重的拖延症。

 

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把事情善始善终呢?这背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1)缺乏动力;

2)缺乏行动力。

 

别看它们只有一字之差,但区别却非常大。前者,是缺少目标,觉得一切都无所谓,做也行、不做也行,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心病」。

 

后者呢,则是有目标、有动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在朝目标前进的路上,行动力不足,要么,难以克服自己的惰性;要么,难以攻克路上的障碍。

 

如果你属于前者,不妨读读这两篇文章:

感觉人生很艰难,怎么办?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怎么办?

我在里面,把「空心病」及对应的方法,讲解得很详细了。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会专注于后者:我知道该做什么,但却总是裹足不前,怎么办?

 

想一想,当你缺乏行动力的时候,你的表现和感受是什么?

 

  • 明明订好了计划,今天要背单词/健身/写代码,但内心里总有个声音在说:好麻烦啊,不想动,一天不做也没什么关系吧……

  • 看着预定的任务离 deadline 越来越近,心烦意乱,愈发不愿意去想它,索性等到临近 deadline,再一口气把它做完,顾不上做得好不好了。

  • 面对一些困难的事情,总是还没开始做,就产生畏难情绪,一直想着「会不会很难?」「要是我失败了怎么办?」这些念头萦绕在脑海中,让你迟迟不愿去动手。

 

……

 

这些现象,我们一般会把它们称为「懒」。

 

但是,这种简单的贴标签法并不是我们的目的。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情境,有些人总是行动力十足,有些人却一直难以寸进呢?是什么造成了「懒」?以及,如何改变它?

 

这才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缺乏行动力,怎么办?

 

我们知道:大脑总是趋利避害的,能尽量保存能量,就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和支出。

 

因此,当我们面临一些比较长期、艰巨和复杂的挑战时,大脑会对它们进行一个预判,认为它们会造成大量的能量耗用,于是产生排斥心理,阻碍我们的脚步。

 

这种排斥心理,表现在感知上,就是各种负面情绪。比如:

  • 担忧:担心未来的挑战会对我们造成损失;

  • 焦虑:对未来的可能性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难以判定;

  • 沮丧:觉得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

 

这就造成了一个「困境」。困境往往不直接来自于挑战本身,而是来源于我们对挑战的恐惧。

 

1981 年,德国心理学家 Kuhl 发现:当人面对挑战和困境时,会有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

 

第一种:这个困境好可怕啊,我要赶紧行动起来,改变它,让自己摆脱困境。

 

第二种:这个困境好可怕啊,我要调整自己的状态,等到自己状态更好时,再一口气把它解决掉。

 

Kuhl 把第一种心态称为「行动导向」(Action orientation),把第二种心态称为「状态导向」(State orientation)。

 

可以看到: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他们的信念不同。

 

前者会认为:要跳出困境,只能通过行动。因此,我要赶紧行动起来,通过我的行动,来减少不确定性,减少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降低负面情绪感受,来攻克这个挑战。

 

后者则认为:要跳出困境,只能通过「良好的表现」来实现。但良好的表现又需要良好的状态,我现在状态不好,所以不适合行动。我应该等到状态更好时,再去做出「良好的表现」。

 

前者注重的是过程:我离目标还有100步,哪怕我只迈出1步,也是一种胜利;后者注重的是结果:我要用最少的步数抵达目标,那么我每一步就必须足够长;如果做不到,宁可不要做。

 

显而易见:当我们说一个人「懒」,觉得他「缺乏行动力」时,往往属于哪一种心态呢?状态导向。

 

也就是说:这个人真的懒吗?其实不是。他很可能只是在潜意识里认同一个信念:

为了保证结果,我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因此,现在不适合行动,我要等到状态良好时再行动。

 

因此,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也不要给其他人贴标签,这些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缺乏行动力,怎么办?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呢?

 

简单来说:当你具备一个意图,想去做一件事情时,这个意图就构成了一个动力;而当你遭遇挑战,产生种种负面情绪时,这些负面情绪就形成了一个阻力。

 

动力和阻力相互角力、相互抵触,就构成了前文所说的「困境」。

 

那么,如何摆脱这个困境呢?这就需要另一个系统的参与:内隐自我系统(Implicit self)。

 

什么叫内隐自我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过往的经历中,他的种种经验、信念、反馈和知识加总在一起,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自我系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主动想到它们;但当我们面临相似的情境时,这个内隐自我系统就会被激活。

 

你可以理解为:这个内隐自我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人从过往的经历中所「学到的经验」,包括成功的经历、做法,成功后的感受,从别人处获得的反馈和肯定,等等。它相当于我们大脑的一个「工具箱」。

 

Kuhl 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的内隐自我系统被激活时,会带来积极情绪,从而冲淡负面的情绪,帮助动力在「动力-阻力」的博弈中胜出。(Kuhl, 2000 & Koole & Coenen, 2007)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Koole & Coenen, 2007)

  • 「行动导向」的人,他们的内隐自我系统,往往伴随着外界的困境和威胁同时被激活,从而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行动力,来攻克这个困境;

  • 反过来,「状态导向」的人,他们的内隐自我系统往往会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延迟之后才被激活。这就导致了,他们很容易被眼前的困境吓退,无法前进。

 

缺乏行动力,怎么办?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呢?对于状态导向的人,他们产生「延迟」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里,又涉及到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方面是生理因素。研究发现(Schlüter et al., 2018):状态导向的人,他们大脑中的杏仁核往往体积较大,较为敏感,从而,他们会更容易关注外界的刺激,更容易被外界的挑战「吓到」。

 

也就是说:比起关注「自己的经验」,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多地放在外界的刺激上。

 

你会发现,这一点跟拖延症是相统一的:状态导向的人,更容易从外界感受到恐惧,因此他们会更倾向于推迟和拖延,以避开可能的威胁。

 

心理学家 Perpetua Neo 认为:基本上,拖延症患者大脑中的恐惧中心,被激发的次数要多得多。而由于工作中充满了挑战和威胁,因此他们总是倾向于拖延,来尽可能让自己避开恐惧。

 

另一方面是心理的因素。

 

想一想:一群朋友聚餐时,你是那个说「随便」「都行」的人,还是那个自告奋勇点餐的人?

部门开会,领导问「大家有什么想法」,你是那个果断提建议的人,还是那个先看看大家怎么说的人?

 

研究发现,行动导向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自主地」作出决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外界的威胁跟自主性建立起联系,建立起一种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我是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决定,来应对这个威胁的。

 

这种自我效能感,会驱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更有底气」。

 

反过来,状态导向的人,当面临挑战和威胁时,最常产生的反应是什么呢?逃避,拖延,犹豫不决,以及,转而向他人求助,寻求外部的指示和帮助。

 

也就是说:行动导向的人,由于他们经常需要独立自主地做出决定,这种习惯会形成正向强化,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更习惯于考虑「我要什么」「我认为该怎么做」。

 

但状态导向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则更容易倾向于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别人会怎么做?」从而不断让自己停留在犹豫、徘徊之中,难以迈出一步。

 

这一步之差,往往就是巨大的差距。

 

缺乏行动力,怎么办?

 

好了,结合上面的种种,让我们暂且来总结一下。

 

我们不妨把「没有挑战 → 面对挑战 → 解决挑战」这三个阶段,按照大脑对它们的预判和感受,分别标示为:

「1舒服 → 2不舒服 → 3舒服」。

 

那么,对于行动导向的人来说,他们会更关注 2→3 的阶段。

他们会这样想:「我只要解决了2,后面就是康庄大道了」。并且,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来支撑自己跨过2的阶段。

 

反之,状态导向的人,则更容易关注 1→2 的阶段。

他们想的是:「我要尽量减少自己的能量损耗,因此我能不碰这个2,就不碰这个2」。

 

与此同时,他们往往也缺乏自我效能感,导致他们倾向于去思考「别人是怎么做的?」「我要怎么做才不会犯错?」—— 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他们在挑战面前,很容易显得犹豫不决。

 

也就是说:

 

行动导向的人:经常自主作出决定,形成正向强化,建立高度自我效能感;同时,对外界刺激有较低的敏感性,让他们更不容易被吓倒。

 

两者结合,让他们更容易调动「内隐自我」,更倾向于通过行动来跨越障碍。

 

状态导向的人:缺乏自主性,导致他们倾向于从别人处获得支持;同时,又容易把外界的威胁过度放大。

 

这就导致他们过度地关注「外界」和「他人」,导致「自我」在这些东西的面前,显得非常渺小,无力去克服困难。

 

这种心态和信念上的差异,就是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逃避和拖延的泥淖中的罪魁祸首。

 

进一步,你会发现:对于内向者和高度敏感者,这种效应会更加强烈。

 

为什么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内向者大脑中的「避错回路」会更敏锐,遇到刺激时,会更容易联想起负面经历,避免让自己重蹈覆辙 —— 这就跟状态导向的「我要如何才不会犯错」是一致的。

 

同样,高度敏感者,对外界的刺激会更敏感,更容易进入「深度反刍」。这就导致了,他们更容易「过度放大」外界的刺激和威胁,从而让自己止步不前。

 

因此,你会发现:

  • 外向的人往往比较「急性子」,行动力较强,但也容易失之冲动、草率;

  • 反之,内向和敏感的人,倾向于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未雨绸缪。但行动力普遍较弱,容易拖延和错过时机。

 

这些,在底层的逻辑上,都是彼此相通的。

 

缺乏行动力,怎么办?

 

那么,如果你是一个状态导向者,有什么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改变这种现状呢?

 

分享几个有效的锻炼方式。它们未必能立竿见影,但坚持下去,一定能有所改变。

 

 

1. 练习自己做决定

 

前面讲过:状态导向的人,大多有「从外界获取指示」的习惯,也就是遇到问题和决策时,喜欢观察和考虑「别人会怎么做」,而不是「我想怎么做」。这是一个强化的过程。

 

因此,一个有效的锻炼方式,就是多自己做决定。

 

试一试:当你下一次遇到需要做决策的情境时,不要再说「随便」「都行」,也不要问别人「你来决定吧」,果断一点,自己作出决策。

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自我效能感。

 

当然,这一点不是说你要独断,也不是不考虑别人的看法,而是:不要再把做决策的这个主动权让出去。在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让自己来做那个拍板的人。

 

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不会有负面影响的场景开始练习(比如:聚餐去哪里吃饭,有朋友来玩带他去哪里),再慢慢地往更复杂、更困难的场景提升。

 

大脑是会记录下你每一次行动,并根据它来进行自我调整的。因此,你每一次做出决策,并从结果中获得反馈,都是一种对大脑的锻炼和肯定。

 

它可以不断刺激和丰富我们的「内隐自我」,并提高我们激发它的可能性和频率。

 

久而久之,你会变得更加自信。当你面对挑战时,也会有更充足的行动力,来帮你跨越挑战。

 

 

2. 先做困难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对困难的事情产生畏惧,从而倾向于去做周边的、轻松的事情。一边做,一边告诉自己:我并没有什么都不干,我还是有在做正经事的……

 

但事实上,真正重要的任务,其实一直没有得到推进。

 

这就会导致:挑战所带给你的恐惧和压力,其实一直都没有得到缓解。它会潜伏在你的大脑中,不断占据你后台的认知资源,造成反刍和负荷,消耗你的能量和精力。

(可参见: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

 

要改变这种现象,你就得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纠正自己的习惯:先做最困难的事情,不需要一定攻克它,但至少要让自己「有进度」。

 

这可以带来两个结果:

 

1)通过去接触困难的事情,大脑可以大幅降低对它的不确定性,从而把它从大脑后台中清除出去,避免「契可尼效应」。

 

2)通过去采取行动,并从中获得反馈,可以让大脑更多地感受到「1舒服 → 2不舒服 → 3舒服」中的阶段3。从而,引导大脑的关注点,从「1→2」,转移到「2→3」。

 

所以,我很喜欢一个经典的时间管理技巧,叫做「吃青蛙」,就是:每一天,优先把那件最重要、最困难、最艰巨的事情给做了。它不一定是耗时最长的,但一定是你最排斥、最不想去触碰的。

 

做完了,哪怕只是前进了一步,你也会感到神清气爽。再去做别的事情,都会更加充满动力。

 

 

3. 锻炼积极的拖延

 

拖延有两种,一种叫积极拖延,一种叫消极拖延。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帮你理解:

  • 周五有一个重要的活要交,你一直拖着不去动、不去想,到了周五,不得已「赶鸭子上架」去做,匆匆忙忙就上交了,留下一堆漏洞和问题。这是消极拖延。

  • 周五有一个重要的活要交,你先把几个最困难的环节想通了、摸透了,然后放在那边,等到周五,再一鼓作气地去执行,减少无谓的思考和焦虑,一口气把它搞定。这是积极拖延。

 

简单来说,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积极拖延很清楚「这件事情该怎么做」,但先不现在做,而是临近截止期限再做。

 

这样,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缩短在它上面花费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可以给大脑适当的压力,让大脑在压力下「动力全开」,并且,慢慢地适应这种节奏。

 

注意:适度的压力不但不会造成损害,反而会提升大脑的弹性和耐力。当然,适度的意思就是:压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久,最好是控制在「你知道你能搞定」的范围内。

 

这相当于是一种对大脑的锻炼,锻炼它适应压力。

 

你会发现,积极拖延跟第二点「先做困难的事情」其实是共通的:先把最困难的步骤打通,然后有意识地把它留到临近截止再去做,这样,就可以把压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断强化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4. 建立外脑工具箱

 

前面讲过:当我们面临挑战和压力时,一个丰富、完善的「内隐自我」,往往可以为我们提供动力,给我们注入信心和能量。

 

但是,大多数时候,状态导向者的内隐自我都比较弱,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不妨试一试,用「第二大脑」的形式,来构建这个内隐自我。

 

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过往的经验、心得、成果,以及从别人处获得的肯定、认可和协助,都外化到笔记里面,让它成为大脑可以随取随用的「工具箱」。

 

所以,我一直非常提倡记录和复盘,就是这个原因。

 

一方面,做好记录和复盘,可以让你对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和成长更加了然于胸,帮助你构建完善的自传体记忆;另一方面,这些你所记录下来的信息,在你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成为你宝贵的动力。

 

不妨在平时多注意记录这些内容:

  • 我是如何做好这件事情的?在这个过程中,我面临了什么困难,采取了什么行动,得到了什么经验?

  • 今天的我有什么收获?我学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跟过去的自己相比,我有哪些地方得到了成长?

  • 我从别人那里获得过什么样的反馈和支持?有哪些温暖人心、给我力量的话,可以给我鼓舞和支撑?

 

也可以参考:这篇文章,讲透「复盘」

 

 

5. 采取全景思考法

 

我会把每一天的工作,大体分成两部分:全景思考,和具体执行。

 

在全景思考的时候,我会做这么几件事情:

 

1)为未来勾勒一个图景。让自己去想象:这件事情做成了会怎么样?我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它可以为我带来什么?

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提供动力和激情,帮助自己「校准目标」。

 

2)把困难的任务进行分解:要完成这件事情,需要完成哪些小的步骤?这些小的步骤又可以分解成哪些更小的步骤?

这一步,可以有效地让「困难的挑战」变得「不那么困难」,从而降低它对你的威胁性,减少阻力。

 

3)消化、处理和消除焦虑。针对每一件焦虑的事情,我会去思考:它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尽量降低这个可能性?

 

然后,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就让自己「不去动脑」,只是埋头去做就行了。需要动脑的事情,留到「全景」的时候,再去做。

 

这可以有效地帮你阻隔好负面情绪,让它们不至于影响和干扰你的行动。

 

 

6. 不断积累成就感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讲过:要让自己变得更积极,更自信,更有激情,很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

 

是要构建出一个正向的循环,让自己不断感受到「行动-正反馈」的回报,来强化自己。

 

所以,不妨试着在生活和工作中,每天多利用一些时间,做一些举手之劳、但能给自己带来正反馈的事情。

 

比如:

  • 随手帮别人一个忙,解答别人的困惑;

  • 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发出自己的声音;

  • 哪怕,最简单的,对别人怀以善意,释放一些积极、正面的信号……

 

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在平凡而慵常的生活中,不断地汲取能量。

 

当你面对挑战的时候,这些能量,就会成为你有力的后备。

 

缺乏行动力,怎么办?

 

最近几篇文章,你也许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有一个共通的主题:
作为一个个体,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很容易感到疲惫、艰难、无所适从……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包括这些文章:
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怎么办?
总是容易想太多,怎么办?
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
敏感的你,我想对你说
感觉人生很艰难,怎么办?
以及今天这篇文章。
不妨把它们合称为「英雄系列」。: )
因为,如同罗曼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其实,这几篇文章,很多内容也是我对自己的剖析、总结和提炼。
希望这些思考和心得,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一些思考,一些力量。
 
英雄从来不是丰功伟绩,而在于你我一个平凡的人,能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投入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谁是超级英雄?
是你,是我,是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i_JUhyEmKYy7C7SbCXeHw

科学家总结的四个成功定律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

科学家总结的四个成功定律

成功的背后是科学

1/4

为什么刘慈欣没有唐家三少收入高?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刘慈欣和唐家三少分别是作家富豪榜和网络作家富豪榜的第一名,但两人的收入差距却十分之大,刘慈欣2019年的版税收入为1800万,而唐家三少则为1.2亿。同为第一名,为什么两人的收入差距这么大?

高分答案是两字“勤奋”。

理由是,刘慈欣最后一本书《三体3》写于十年前,而唐家三少从2004年开始,每年几百万字,到今天也没有断更过。

听上去挺有道理的,也有下面近三年的两人百度搜索指数验证,唐家三少的搜索量远高于刘慈欣。

 

科学家总结的四个成功定律

不管是对比作家的收入还是知名度,唐家三少可能都要高于刘慈欣,按照世俗的算法,唐家三少比刘慈欣更像一个成功的作家。

这个结果,估计让很多人不服气,怎么能用人气来判断作家的成功与否呢?

这就涉及成功的标准问题。

最近我看的《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一书,书名虽恶俗,但作者艾伯特• 巴拉巴西可不是成功学大师,他是美国东北大学复杂网络研究(CCNR)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中欧大学网络科学客座教授,他只是想用一些指标去总结成功者的几条规律,并不是教你怎么成功。

书中的第一条成功规律可以告诉你,刘慈欣和唐家三少到底谁更成功。同时,这本书里的其他一些观点,也总结了几个职场上“更成功者”的规律。

 

科学家总结的四个成功定律

2/4

巴拉巴西第一条成功规律

如果用传统的标准来看,刘慈欣显然比唐家三少更像是一名成功的作家,他是首个拿到科幻雨果奖的亚洲作家,收获了奥巴马、扎克伯格等一众大V粉丝。从销量上说,《三体》是海外销量最高的当代文学作品,可以说刘慈欣是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的水平和知名度提高到了全球水平。

而前面的百度指数上的差别,也不难解释,唐家三少的作品众多,都在网上,且很多是盗版或免费阅读,读者也习惯通过搜索来找资源。

所以下面的资讯关注量(即含关键词的内容量)更能说明两人的目前影响力基本相同。

 

科学家总结的四个成功定律

 

再回头看前面的搜索量比较,反而有一个反常的现象:既然刘慈欣近十年没有任何作品,唐家三少笔耕不辍,年年几百万字,但为什么两人近三年的搜索差距却越来越少呢?

百度指数提供的搜索人群属性说明了一些问题,为了方便比较,我引入另一个更具主流意义的成功作家——莫言。

 

科学家总结的四个成功定律

 

作为浅显的口水网文的代表作家,唐家三少的读者群的低龄化是很好理解的,但都是传统作者,刘慈欣的读者明显比莫言更年轻,甚至在00后读者中,十年没有作品的刘慈欣,其影响力已经完全不亚于唐家三少。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以我为例,两个人的小说我以前也都看过,这十几年,我不知道向多少人推荐了刘慈欣的小说,包括向我儿子炫耀大刘亲笔签名的三套本,但我不可能向别人推荐三少的小说,除非别人说自己纯属无聊消遣。

唐家三少网文第一的地位,纯粹靠得是看他的文章的读者,而这些读者并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将其影响力传播到其他人包括下一代读者身上。

很多人无法想象,像唐家三少这样功成名就、年入上亿的作家,每天还要日更上千,只有妻子去世的那几天才停更,到底图个啥?

对于网文读者而言,唐家三少只是那些写网文的作家中,比较小白好读又从不断更的一个,如果他断更,可能后面有一百个类似的作家立刻填补这个空白,导致唐家三少需要不停地写,才能维持自己的江湖地位。

这种心态其实我也挺熟悉的,从2016年开了这个公众号之后,我每周雷打不动地发文章,唯一停更的就是我父亲去世的那一周。因为我很明白,如果哪一天我不更新公众号了,大家就会渐渐把我忘了。

相比之下,刘慈欣即使在《三体》之后就算什么小说都不写,名气也只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呢?成功定律的第一条说:在成绩很难测量的领域,成功是由你在网络关系中的评价与地位决定的。

作者用的是画家的例子:证明一个画家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他的画能拍多少钱,而一个人的画的拍卖价往往是靠他在“艺术品网络关系”中一点点积蓄的专业人士的口碑,再通过一次次的拍卖,一个零一个零地加上去的。最终停留的位置,决定了一个画家的成功程度。

为什么梵高是穷死的,而毕加索名利双收?别的答案都是扯蛋,唯一的原因是梵高死得太早了,没有等到他在“艺术品网络关系”中上升的那一天,而毕加索活到了93岁。

刘慈欣的成功,早期确实取决于他的天赋和努力,但在《三体》完成之后,就跟他个人的努力和才华没什么关系了,完全取决于我这样的读者在维持社交关系时,需要用刘慈欣的小说、贾樟柯的电影、孟京辉的话剧(都是指十年前),来做品味背书和话题创新。

而三体的获奖和全球热销,更将这种网络评价的传播效应发挥到“证明中国文化正在输出软实力”的高度和大众传播领域。

还记得前面搜索量图中,两个人各有一个高峰吗?唐家三少的搜索高峰是他因妻子去世而十四年来首次断更,而刘慈欣的搜索高峰是《流浪地球》的热映。一个是因为私人生活而搜索爆增,一个则是因为作品——这才是有名气的作家和成功的作家的区别。

所以大家要理解,在艺术创作这件事上,勤奋从来不是什么好形容词,真正的作家只需要一部小说就能获得持续一生的成功。

而网文作家与读者是“工业品与消费者”的关系,这个本质决定了,网文大神们可以收获金钱、收获名气、收获粉丝,但永远不会获得成功,因为他们无法获得主流读者在他们的朋友圈中的公开正面评论。

实际上,刘慈欣这十年并没有停止写作,只是自己感受不好就没有完成,这应该是很聪明的举动,他不需要另一部《三体》了,如果写,也是纯粹喜欢写作,他完全可以选择不发表。

活生生的反例是陈凯歌,如果他的导演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停留在《霸王别姬》,他将是比现在更成功的导演,才是真正的“国师”。

这就是巴拉巴西总结的第一条成功规律:成功取决于评价,而非成就本身。

书中总结的其他几个成功定律也很有启发性。

3/4

当金子和金子相比

成功定律之二,如果两个同样优秀的人,成功比的就是微不足道的细节和纯粹个人的特色。

假如公司招了一批新员工,慢慢有两个最好的员工浮出水面,两人同样优秀,怎么比呢?最后都是在一些小细节上胜出,比如谁加班更晚,谁更有耐心,谁的长相更有亲和力,甚至是谁的名字更容易被领导记住。

一旦有了一点微弱的优势,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资源,做出更多的工作,差距就一点点拉开了。更何况,人在心理上总是倾向于缩小巨大的差距,扩大微小的差距。

就像朗朗,10个人里有9个人听不懂他的钢琴好在哪,但所有人都能通过他弹钢琴时的神态和肢体语言,强烈地感受到他的情绪。

这就是作者认为的,金子和金子比,辨识度更重要。

成功定律之三:如果有两个一开始都很优秀的人,能成功到最后的,必然是“适应度”高者。

什么是适应度呢?这个也可以以刘慈欣为例。前面说了,刘慈欣早期因为科幻的小众特征获得社交推荐,这是它最初流行起来的很重要的原因,但小众也是流行的障碍,向朋友推荐太过小众的东西就显得很装13,而刘慈欣却是所有科幻作家中,可读性最强、最大众化、最接近主流文学气质的一个。

适应度就代表大众的可接受程度,好比有的流行音乐,你在大街上偶尔听到一遍,就能记得,但有些音乐,要反复听才能听出味道来。而刘慈欣的科幻,属于没看过科幻小说的人第一遍就能接受的那种。

既要有价值,也要有适应度,这个成功的规律就是建议你在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内,获得大众都能理解、便于传播的成就。

成功定律之四:你需要加入一个成功合作的团队,但到了一定时候,你必须让自己在团队中脱颖而出,否则,你的功劳将会被那个脱颖而出的同伴所攫取。

这个定律不需要我多举例子了,它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这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而是大多数情况下逃不过的普遍规律。事实上,这也是官场上必须掌握的向上爬的技能——如何在不脱离群众,不过度表现的范围内,突出自己的成绩。

中国古话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个定律。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女教授跟别人合作发表论文后,不管是不是第一作者,往往都是别人在学术上加分更多。因为学术界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会觉得女性在研究中承担的是协调沟通的角色。

这里就藏着一个有点恶毒的“成功小秘密”——找到一位靠谱的女性合作者。

4/4

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追求成功者

贴吧上的“刘慈欣吧”里有一个帖子“请问刘慈欣现在是电厂的什么职务”,有一个发于2006年的回帖说,“一个只能在想入非非的窘境中讨生活的人,他不敢牛比,也不会适应生活环境”。

那时的刘慈欣,虽然史无前例地连拿了五年的科幻世界银河奖,但也只属于小圈子内很红,一出圈子就成了路人甲的那种。

九年后的2015年8月27日,就是刘慈欣拿到雨果奖4天后,一个名为shipship的ID把这张帖子给挖了出来,shipship不无讽刺地怼道:

“他现在挣的钱,你连零头都比不上。”

再过了几年,刘慈欣已经封神后,有人挖出这个shipship的ID疑似刘慈欣本人的马甲(注:他本人从未证实或否认)。多年来,他用这个ID在刘慈欣吧里发的内容还包括:

转发新华社对刘慈欣获奖的报道

科普一下雨果奖有多么牛,是科幻界的诺贝尔奖

告诉大家,刘慈欣是李彦宏的中学校友,并吐槽阳泉一中不重视刘慈欣

宣传刘慈欣很有钱,他写作绝不是为了钱

批评某些同行的书是垃圾

说“这个人”写战争太真实了

……

老实说,这些“黑点”其实并没有损害刘慈欣本人的形象,反而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味的“耿直boy”。

一个人成名后,媒体最喜欢创造的形象就是:他天生不爱名利,他热爱这项事业,所以他成功了——千万不要相信这种鬼话。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所谓天生的淡泊名利者,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

成功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件复杂的事,决定你成功的并不是你的才华或努力,而是别人对你的评价,人的社会性往往会驱使自己不断寻找正面的评价,不管是朋友圈、贴吧,还是获奖名单、或者新华社的消息,这才是人追求向上的真实动力。

科学家总结的四个成功定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JrK2zXUkjpwb6yup5Cy9Q

复利的谎言

十年赚10倍,靠谱吗?

假如你买了茅台股票并拿几年,就有10倍。
或者买特斯拉or蔚来汽车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赚10倍。
“tenbagger” 一词出自世界级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自传《成功投资》一书,意译为“能翻10倍的股票”。
有人算了一下,假如你想在股市十年变10倍,每年“只”要26%回报即可。
于是,关于复利的传说,又多了一个美妙的数字:26%。
然而,假如你相信如上“复利法则”,也许就掉入了一个谎言的陷阱。
不止在投资领域,关于个人的“成长”和“精进”,也流传着一年抵N年的梦想。
最近,有人问我:
  • 一个人可以做到持续地每天进步百分之0.1或者说百分之0.05吗?
  • 如果可以或者说有可能达成的话,关键点在哪里呢?难点在哪里呢?
我回答:
不可能。
我小时候曾经得过一本武林秘籍,上面介绍了一种看起来很靠谱的方法,让人学会“飞檐走壁的轻功”。
具体方法是:
  1. 挖一个大坑,在里面垫很多层草席,一次垫到接近地面;
  2. 每天锻炼跳出地面,直至轻松自如;
  3. 取掉一张草席,继续锻炼……
  4. 再取掉一张……
每层草席才多厚呀,这样,你就神不知鬼不觉战胜地心引力,掌握绝世轻功了。
可惜,少年的我胸无大志,没有亲身实践。
你看,这是不是也是“复利思维”的一种简化版?
“复利思维”,这个看似有些鸡汤的话题,其实包含了“不确定性、连续性、对称性、预测、幂律分布、肥尾、下注、决策、贝叶斯、长期主义”等好多个有趣的话题。
本文的观点是:
  • 绝大多数人对于复利的理解是错误的;
  • 极少有人能够靠复利获利。
以下,是复利谎言背后的10个真相。
真相 1
世界被随机性主宰
未来是极度不确定的。
并不存在一个清晰的轨迹,让你像爬坡一样每天进步一点点。
先来看看随机游走假说
这是金融学上的一个假说,认为股票市场的价格,会形成随机游走模式,因此它是无法被预测的。
  • 1863年,法国的一名股票掮客朱利·荷纽最早提出这个概念。
  • 1900年,法国数学家路易·巴舍利耶在他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中讨论了类似观念。
  • 另一条主线是,爱因斯坦在他1905年的一篇论文中,从物理界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随机过程”,揭示了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存在。
  • 回到金融。又过了整整半个世纪,1953年,莫里斯·肯德尔提出:
  • 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是随机的主张。
  • 1964年,史隆管理学院的保罗·库特纳出版了《股票市场的随机性质》。
  • 1965年,尤金·法马发表了《股票市场价格的随机游走》,正式形成这个假说。
  • 1973年,普林斯顿大学波顿·麦基尔教授出版了《漫步华尔街》。
我很早以前看过这本书。很坦率地说,极少有人能够第一次就读懂并接受麦基尔苦口婆心的观点:别瞎折腾了,买点儿指数基金吧!
即使你读懂了,也不甘心照他说的做。
这本和我一样老的书里,许多洞见今天看起来也闪闪发光,例如谈及对基本面的专业分析未必靠谱,作者写道:
无数研究都显示了与此类似的结果。放射科专家在观察x光片时,竟然让30%具有肺病症状的光片从眼皮底下大大方方地溜走,尽管这些x光片已清清楚楚地说明了疾病的存在。
另一方面实验证明,精神病院的专业人员竟然不能把疯子从智者中分离出来。
随机性是个太大的话题。
笨人很难理解随机性这回事,而聪明人总觉得自己可以控制随机性。
例如,我在澳门赌场里观察了一阵子,发现在押大小的赌桌前,假如连续出现了十次大,那么:
  • 新赌徒们就会继续跟着押大,认为大的火气正旺;
  • 老赌徒们则会押小,他们认为根据大数定律出现小的概率更大了。
可惜,二者都错了。新赌徒们迷信,老赌徒们犯了“小数”的谬误。
一个公正的大小游戏,每一次或大或小是没有记忆的。
对于随机性里关于“无记忆”的这部分,人类的大脑很难接受。
例如,假如让你扔100次硬币,下面哪个结果更“真实”?
复利的谎言
上图左侧是请某个人类“随机”画的,是有意识的随机;
上图右侧是真正的随机(应该是模拟的)。
看起来,是不是左边更随机一些?
因为右侧有太多“连号”,看起来不够随机。
实际上,恰恰相反。
这就是人类对随机性的偏见之一。
世界是随机的,并不符合“决定论”,更不是线形的。
“复利思维”为什么看起来如此有吸引力呢?
因为“复利”制造了一种虚幻的确定性。
我们的工作、生活、投资,大多是通过寻求事实和真相,来寻求生活中的确定性。
但是,什么是确定性?
假如你不能在某个“确定性”之前,加上一个概率数值,那么这个确定性就是一个大坑。
有次我听见儿子在打游戏的时候,和别人说“百分之百确认”,就很认真地对他说:
记住,以后不要说百分之百确认,哪怕某件事你非常非常非常确认,你也只能说我99.999%确认。
进而,你对于事实的“确定性”的判断,本质而言,其实只是某种信念。
人类事务,就是由一大堆信念在随机性的沙滩上堆砌而成的。
真相 2
连续性很难实现
复利有一个重要的假设,那就是连续性。
只要你每年赚26%,连续十年,你就可以……
下面,我们来看看连续性有多难。
我在《机会泵:如何管理你的运气?》一文里写道: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实中很少有福尔摩斯?
通常而言,福尔摩斯的神奇之处,在于他能够做一连串推理,大致结构是这样的:
因为A,所以B;因为B,所以C;因为C,所以D;因为D,所以E……
所以,凶手就是大魔王!
之所以极具戏剧性,是因为上述一系列推理,就像杂技团的叠罗汉,叠得越高,越有冲击力。
然而,现实中很难见到杂技团的这种极度不稳定结构。
我们算个简单的账吧:
假如福尔摩斯的每一步推理的靠谱度高达80%(这算料事如神了吧,有这种预测能力去炒股票的话很快会成世界首富),那么从A推理到E的靠谱度,就是:
80%✖️80%✖️80%✖️80%=40.96%
也就是说,即使每次推理的准确率再高,经过多个环节的叠罗汉,也变成不那么靠谱了。
对于随机游走的股市投资而言,“连续性”更难实现。
别说连续十年每年回报达26%,就连年化10%,也没多少人做到。
有人根据wind数据分析,全市场只有33位基金经理,连续十年做到年化收益率超过10%。
那么私募高手们呢?
据统计,10年期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私募基金经理,仅有37人。
复利极大地高估了“连续性”。
时间并不是复利的朋友,更多时候是敌人。
  • 时间“有先有后”的特性,让我们容易将先发生的作为因,后发生的作为果。
  • 时间“自动驾驶”的特性,让我们容易以为事件的发生就像将一个雪球滚下山坡。
然而:
  • 时间的先后次序,并不能决定前后的因果关系;
  • 时间的连续性,更不能成为事件连续性的燃料或证据。
休谟早就说过,这么想是很幼稚的。
作为“致富工具”的所谓“复利思维”,按照休谟的话说,是取决于我们的情绪、习俗和习惯,而不是取决于理性,也不是取决于抽象、永恒的自然定律。
让我截取休谟的一段话,来击碎复利的“连续性”谎言:
“我们就可以问,它包含着关于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理吗?没有。
它包含着关于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推理吗?没有。
那么我们就把它投到火里去,因为它所能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
 
真相 3
现实是不均匀的
复利的神话里,还包含着一个假设:
这个世界是均匀的。
然而,现实不仅是不均匀的,而且连“不均匀”的那部分,也很不均匀。
这并非绕口令,而是聪明人对“不均匀”这个概念的多层级理解。
  • 第一层级: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第二层级:聪明人试图用“正态分布”来驯服随机性;
  • 第三层级:理解幂律和肥尾;
  • 第四层级:概率与赔率的不对称性。(这是下一节的内容)
复利神话里描述的那种“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年赚一点点,就能成长为巨人”的场景,在现实中并不会出现。
确切说,在现实世界,99%的时间你会感觉一无所获,只有那1%的时间会感觉到收获的喜悦。
即使聪明人理解了随机性,也会过于相信正态分布的钟形曲线,而忽视黑天鹅出现的频率以及导致的破坏。
  • 有些事情是正态分布,或者是薄尾,例如人的身高;
  • 有些事情是幂律分布,或者是肥尾,例如人的财富。
正态分布与幂律分布最大的区别在于,某些现象中,正态分布严重低估了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
再比如,当奥巴马说“我国经济09年以来增长13%”时,有可能真相是:
  • 美国人只有最富的1%收入增长了;
  • 剩下99%的人收入反而比之前略微下降。
原因是:
  • 财富的分布并非正态分布,而是幂律分布;
  • 美国1%最富有的家庭拥有的财富占美国家庭财富总额的34.6%。
我隐约觉得,复利神话对人带来的错觉,可能与“小数法则”有关,同是赌徒谬误。
反过来说,们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样本量下,高估了大数定律的作用。
大数定律依然起作用,但收敛得可能很慢。如凯恩斯所说的市场非理性的时间比你破产的时间要长。
你也许可以用指数基金来投资,正如博格所说,别去草堆里找针,干脆买下整个草堆。
但是,万一你选错了草堆呢?
不确定性的一部分,正是分布的“不均匀”。
打个比方,就像你开辆车,打算来一次数千公里的自驾之旅,计划一天五百公里,然后艰难而快乐地抵达目的地,享受挑战自我的乐趣。
结果呢?也许前三天走得好好的,第四天就陷入一个沼泽地,完全动弹不得。
我想过一个问题:
假如一个难题是均匀的,那就不算一个真正的难题。
例如,我每天做一百道围棋死活题,一年我就可以升两段。这并不是一个难题。
问题是没有这样一马平川的难题。
假如有,围棋可能就不是一个很难的游戏了。
其实,AI就将围棋变成了一个均匀的难题。
所以满大街都是随便灭掉人类冠军的围棋AI了。
又比如“戈壁挑战”那种人造的均匀的难题,也许只是另外一种精神按摩的商务人士广场舞而已。
 
真相 4
回报是不对称的
我们的世界有太多对称性,例如对称的身体,好与坏,阴与阳,正与负,人类对“对称性”也有很高的期望值。
复利神话,也包含了“对称性”的幻觉。
然而,由于以下两个关于“对称性”的真相,复利神话被戳破了:
1、现实世界里,财富的委托代理机制的权利和责任是不对称的;
2、在数学上,不懂期望值会导致概率与赔付之间的不对称。

塔勒布在《非对称风险》里,提及了人类事务的对称性原则,包括公平、正义、责任感、互惠性。

他尤其嘲讽了金融业的高管们拿别人的钱冒险赚自己的大钱。

该书译者这样写道:

在权利和责任不匹配和非对称的委托代理机制下,代理人只会考虑如何尽可能地延长游戏的时间,以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业绩提成,而不会考虑委托人的总体回报水平。

塔勒布从数学的角度,在概率密度函数中突出了“矩”的概念,揭示了看似能够产生“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策略其实隐含了本金全损的巨大风险。

看起来大概率低风险的收益,由于不对称性(既有机制上的,又有期望值上的),忽视肥尾和黑天鹅,委托人最终会因遭遇爆仓风险而损失全部资产。

戴国晨在解读《肥尾分布的统计效应》时总结道:

1、重视概率忽视赔付在肥尾条件下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2、肥尾条件下对实际分布估计的微小偏离都可能带来巨大的赔付偏差。

第一点好理解。例如我最近没时间下棋,但会在网上看高手下棋并虚拟下注。我并不是总押获胜概率更大的棋手,而是关注赔率,也就是计算期望值。

从投资看,就是:

  • 一个大概率赔钱的策略不一定是糟糕的策略,只要没有破产风险且小概率能获得巨大收益即可,如尾部对冲策略(例如Universa)

  • 一个胜率99.99%的策略也不一定是好策略,如果不能完全规避破产风险前期盈利都会归零,如杠杆统计套利(例如长期资本)

关于第二点,塔勒布给出的是数学解释:

由于存在非线性关系,市场参与者的概率预测误差和最终赔付误差完全是两类分布,概率预测误差是统计量,在0到1之间,因此误差分布是薄尾的,而赔付的误差分布是肥尾的。

稍微总结以上三节,“连续性”的幻觉,对“均匀性”的幻想,“非对称”的风险和回报,经常是财富的致命杀手。

在这三个“不确定性”杀手的围剿之下,复利谎言走不了多远,就粉身碎骨了。

 
真相 5
勤奋无法替代思考
希望每天进步0.1%,进而叠加出惊人的复利,与其说是一种幻想,不如说是试图每天都获得“即时满足”。
复利神话,其实是一种反智的智力贩卖
为什么呢?
因为要获取世俗上的成功,除了运气之外,你需要两个步骤:
1、做正确的事情;
2、把事情做正确。
复利神话过于强调第二点,让人忽略了第一点。
还有那种“每年只要赚26%,十年能变10倍”的说法,除了教会你一点儿小学数学,实在是害死人。
例如谈起定投,假如你在一件错误的东西上定投,做得再正确也没用。
在捕鼠夹上雕花,你做得再极致也没用。
如果你没有方向,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真相 6
“种下树”的惊险一跃
假如说种树是你说的这种“每天长一点点”,然后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那么这里的关键点不是每天长一点点,而是“种下树”这个“充满惊险一跃”的大决策。
这类决策,很难外包。
这方面,投资和教育孩子也有点儿像,你应该做一名园丁,而不是木匠。
在一个充满随机性的世界里,并不存在“设计和打造”的木匠。
对未来的预测,和算命没什么区别。
那些关于所谓周期预测的神话,当事人其实是像算命先生那样,提前说了很多模棱两可的预测。
人们总能从中挑出偶尔对的只言片语。
连一个不走的钟一天都能对上两次呢。
“充满惊险一跃”的大决策,仍然只是一个“信念”而已。
你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信念”,而不是捍卫自己的观点。
并且,你需要有一种这样的心态:种下树,享受这个过程,哪怕你本人不能亲身享受树荫。
真相 7
惊涛骇浪里的贝叶斯
所以,厉害的人,本质上是个贝叶斯主义者。
他们能够做到:
  • 随时在根据当前境况重新判断;
  • 打出无记忆的牌;
  • 不介意自打嘴巴;
  • 勇于自我更新。
他们绝非像驴子拉磨那样,以为只要坚持转圈儿就能每天进步。
例如亚马逊的股票,自上市以来年回报率的确很惊人,但是并不是每天一点点稳定爬坡涨上来的,中途经历过好几次大跌,跌到让人怀疑人生。
那么,复利神话的“死磕到底”,不正好可以让人抓住亚马逊的这种大机会吗?
问题是,你怎么知道自己死死抓住的股票是亚马逊?
在复利思维的“指引”下,有些人喜欢用“不断摊薄、加倍下注”的投资方法。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但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错误的做法。
这两年,特斯拉的惊人反弹,会让很多人再次对“死磕到底”与“抓十倍股”产生幻想。
我只能说,从进化的角度,马斯克是有益于人类的。
市场也给予了马斯克和贝佐斯比巴菲特还高的回报。
但是造物主并不是自上而下地设计物种,而是自下而上地“演化”。
马斯克是个好的创新者,但是他作为你的老公,就未必是好的。
当然很多女士会跳起来反对这一观点。
不过我一贯的观点是,女性在择偶上的非理性,从进化的角度看,也保护了物种的丰富性,并且鼓励了一些必要的冒险家。
这些冒险家以个体的非理性实现了人类群体的理性。
 
真相 8
牛人需要“北极星+鸡血”
概括而言,“复利思维”鼓吹持续每天进步百分之0.05,只是追求一种所谓确定性的幻觉,稍微遇到一点儿风雨就被打散了。
此外,厉害的人还要能够在没有任何激励、没有任何“进步迹象”的情况下,依然每天打满鸡血。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秘密在于:他们既有心中的北极星,又敢于走入黑暗的森林。
此外,别忘了,我们人性和社会性。
牛人们会利用人性和羊群效应。
“北极星+鸡血”,帮助他们对资源有更强大的获取能力。
 
真相 9
一边“滚雪球”一边“补血”
复利思维描述的理想化的滚雪球,在现实中经常会掉血。
高手们需要一边“滚雪球”,一边“补血”。
例如特斯拉在中国建厂,蔚来汽车拿到政府投资。
都是生死一线间的“补血”。
为了拥抱大数定律,你需要长期在场,实现遍历性。
所以投资人要讲故事,要制造自己的传说,要持续募集更多的钱。
他们懂资源聚集效应。
当然,这背后自然还有对“概率权”的理解。
职业投资人和业余投资者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职业选手有源源不断的弹药。
巴菲特有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可以发债(不差钱的他今年四月在日本借了18亿美金)。
他还强调所投公司有很好的自由现金流,他有一个极小的总部,只在乎旗下公司的经理人们把赚到的钱源源不断地交上来。
据知情人士称,高瓴2020年上半年正在从投资人那里筹措可能多达130亿美元的资金,准备抓住疫情之下经济当中出现的新机会。
上一次融资是在2018年,最终募集到106亿美元,创造了纪录。
即使牛如巴菲特和高瓴,也在源源不断地获得资金,为下一次下注准备筹码。
只有如此,无限游戏才可以持续下去,英雄一直留在场上,大数定律发挥作用,财富因为遍历性中的概率优势、以及最大化的正期望值得以实现。
这才是“长期主义”背后的道理。
换句话说,他们一边滚雪球,一边不断往前面的雪道上撒雪。
 
真相 10
西西弗斯向上滚雪球
那么,批驳复利思维,这是否定了“滚雪球”的存在吗?
巴菲特不是靠滚雪球成为首富的吗?
人生也许像是滚雪球,可惜不是顺着坡往下滚,而是像西西弗斯那样往山上滚雪球。
而且,这雪球随时可能砸下来。
指数型的崩溃,往往比指数型的增长“容易得多”。
所以,即使我们能够有足够耐心慢慢变富,慢慢成长,也不能令“变富”和“成长”因为“慢慢”而变得容易。
忘掉复利神话吧。
人类唯一可以什么都不干就增加的,只有年龄(也许还有体重)。
人生就像逆水行舟。
即使你只想做一个防守者,也要主动防守。
为自己种下一些树。
也许惟一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只有我们的心灵之树。
 
最后
复利神话,是对“躺赢”的另外一种包装。
很不幸,这个世界并没有“躺赢”这回事。
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复利式增长的传说,甚至包括那些巨无霸公司。
然而,我们并不能以此逆向推导,得出脆弱的“因果关系”,去找成功者的秘籍,指望自己也能实现“十年十倍”的神话。
说起因果,休谟否认“每一个事件都有原因”这一命题的必然性。
那么,怎么看“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倒是可以从“可证伪性”来看这句话:
菩萨畏因
  • 别去做那些会炸掉的事情。
  • 但是也别指望能找到并复制“成功者”的“因”。
凡夫畏果
  • 即使你种下了善因,而没有得到善果,甚至得到恶果,也要坦然接受。
  • 那些没有杀死你的恶果,往往能帮助你更新自己的信念。

大多数人是要当普通人的。

幸福的普通人比不幸福的牛人更幸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pJSuOSrNIj4KPB0F8O54A

年轻人想逆袭成功,这3个坑千万别踩

 

年轻人想逆袭成功,这3个坑千万别踩

 

作者:张良计

来源:张良计(ID:zhang_liangj)

 

今天聊聊年轻人的逆袭。

 

这么多年听过看过身边不少的案例,也见过不少误区。虽然教不了成功的方法论,但怎么避坑还是能谈一谈的。

 

下面总结了3个最常见的认知误区,大家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可以引以为戒:

 

第1个误区:碰运气

 

成功的人往往都喜欢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全是运气的成分。

 

这就跟我说大家喜欢我是因为长得帅一样,听听可以,不要当真。真正成功的秘诀是不会公开说出来的,并且就算说出来普通人也难以去模仿。

 

我有个早年间做投资的大学同学,读书时候就在学校被称为“股神”。毕业以后赚了不知道多少桶金。可我问他秘诀他从来都说是运气好,政策好,社会主义好。

 

我说你这话就是拿我当外人了。

 

结果他义正言辞跟我掰扯了一下午。从怎么看标的,到怎么研究上市公司背景,研读产业报告,再到如何分析投资者心态,怎么观察国际市场,他讲得头头是道。

 

我这辈子没听过这么晦涩难懂的东西,而他每天搞这些能搞十几个小时。

 

难怪他说自己运气好。费劲跟人解释半天真谛,能听进去的人寥寥无几,能学会的更是凤毛麟角,倒不如全部丢给“运气”这种玄学词汇,既神秘又可以装逼。

 

还有个类似的例子,是我认识的一个写自媒体发家致富的人。

 

他在公众号最红火的时候入场,我说你赶上好时代了,随便写啥都能火。没想到他说,要是靠运气自己早被淘汰了。

 

当年那些和他一起进场的人,往后每年淘汰一大批。为什么?因为这些人都觉得自己运气好,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剩下的就是躺赢。

 

可现实是,所有人都看到公众号火了,入场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专业做内容的媒体机构和大佬都进来了。他这种野生的个人号根本无法和人家受过训练的正规军去比。所以为了保持竞争力不落后,他自掏腰包去充电学习自媒体写作。

 

你没看错,他一个百万粉丝的大号还会去上别人的自媒体课程。

 

我朋友说以前写东西都是凭感觉,凭兴趣,现在才知道做成事业你需要系统,需要团队,需要管理,需要流程。

 

虽说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但也仅仅是一部分。运气重要,但抓住运气的那只手更重要。

 

我身边创过业的人,都告诉我投资人很喜欢问创业者一个终极问题:

 

为什么是你?

 

为什么是你来做这个事情?为什么你能把这个事情做成功了?为什么偏偏是你而不是别人?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的回答却比“运气”要复杂得多的多。不要找成功偶然的部分,去研究那些必然的地方。

 

年轻人想逆袭成功,这3个坑千万别踩

 

第2个误区:等风口

 

风口是给天才准备的。

 

那种大家都还没意识到就悄咪咪把先机占了的人,不说凤毛麟角,也是百里挑一。反正跟普通人关系都不大。

 

今天聊普通人,所以这些天才级的选手我们就暂且排除掉。

 

再加上如今互联网信息四通八达,任何行业都不存在那种“别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的机会了。现实情况是,机会早就摆在那里,就看你重不重视,会不会分析,敢不敢行动。

 

比特币火起来也不是这一两年。5年前就有人在知乎发帖探讨过这个问题;

 

网红带货也不是突然一夜之间冒出来的。现在最顶流的主播有好几个在2016年的时候就开始布局这块业务了;

 

短视频更是如此。很多人不知道抖音出来之前有个叫musical.ly的APP,早期抖音的功能和界面是完全照抄它的。但后来抖音反而做的比musical.ly还好,甚至最后收购了它,完成了“儿子逆袭老子”的壮举。

 

风口不是等来的,是经营出来的。

 

当你判断一个事情有七八成把握的时候,就好下手了。既然决定做了,就不要蜻蜓点水三分钟热度随便做。

 

首先预备功课要做足,该做的研究不要马虎。面对一个可能是风口的机会,把它的来龙去脉掘地三尺挖一遍,不要半瓶子水就瞎晃荡;

 

其次看看你的竞争对手都在干嘛,关于这一点后面详细说;

 

接着思考如何下手,投入多少资源,是短期做还是长期做,是先做测试看看效果还是all in 一把放长线。如果是长期做,那么止损线该设在哪里,预期收益线又该设在哪里。

 

这都是做事的基本功,跟是不是天才没关系。

 

最理想的状况,是趁大家还没有一窝蜂冲上去把产业链上各个坑位都抢好之前,你可以先占个位子,然后慢慢发育到后期。

 

最怕的是,看到别人都上了你还犹犹豫豫,或者看到别人都上了你也无脑跟风。

 

仔细琢磨一下这句话。是不是风口不是别人告诉你的,是你自己判断出来的。

 

年轻人想逆袭成功,这3个坑千万别踩

 

第3个误区:闭门造车

 

“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聪明。同样的idea你想的到,别人一样想的到。”

 

这话是一个前辈告诉我的,可惜我领悟透彻是在N年以后。

 

年轻时做事情血气方刚,容易激动,想到什么立即撸起袖子干,这是优点,也是缺点。行动力强是好事情,但光顾着行动却不思考为什么行动,就会变成蛮干。

 

内心认定一件事,就啥也不管冲上去的人,最容易碰钉子。

 

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盯的目标,别人也盯着,而且可能比你更激进更凶狠。一个细节准备不好,很容易败下阵来。

 

很多人崇拜乔布斯,说他做产品从来不做市场调研。

 

“消费者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直到我把产品放在他们手上”,乔布斯的这句名言被奉为产品圣经。

 

可大家如果去网上搜一下就知道,苹果很重视用户调查。

 

我自己就收到过苹果官方发的调查问卷,从价格到产品设计甚至是对竞争品牌手机的评价,问的无比细致。

 

我猜,乔布斯说这话的真正意思是,做产品不能全听消费者的需求,但也不能不听消费者的需求。应该是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再给他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现实基础上做超越想象的事情。大白话说就是,步子要勇敢迈,但也不能迈得太大,否则容易那啥。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做事方法,只适合少数天才。牛逼的人闭门造车也能造个特斯拉出来,但普通人看看可以,千万不要学。

 

想要成功,你依然要关注周围环境,关注竞争对手,迈小步才能走得踏实。

 

去看看你的领域里都有谁和你在做一样的事情?你有什么优势是别人不具备的?你有什么短板是对手比你强的?

 

你拿什么和别人比肯定能赢?是比勤奋,比加班,比技术,比资源,比关系,还是比什么?

 

什么地方又是你比不过别人的?比不过的这些地方你认为重要吗?如果重要,你打算怎么去弥补?如果不重要,那么重要的地方在哪里?

 

想通这一连串问题,你就想通了接下来许多步该怎么走。切忌脑袋一热,说干就干。闭门造车,容易出门翻车。

 

大多数成功并不是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仅仅是你比对手多走了一步而已。

 

最后多说几句,人生逆袭不是买彩票,更不是超市买菜占便宜,它依然是一个伴随着时代大潮滚滚向前的过程。需要吃苦耐劳流血流汗,也要善用巧劲腾挪躲闪。

 

普通人的逆袭,就是给你展现平庸的开头和辉煌的结尾,然后把中间过程全掐掉。没那么神秘,也没那么疯狂,更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3h8Uk_o6muEhv2viyY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