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本文共有 6000 字

很多读者朋友跟我交流的时候,都以为我有存稿,于是听到我说每周四现写的时候都很惊讶。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每周四我都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整天,断掉一切电话、微信、邮件,从中午写到晚上,直到写完为止。

 

这个过程辛苦吗?其实还蛮辛苦的。需要事先用好几天的时间去搜集和构思选题,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需要整理自己的知识库,需要构建逻辑链条,需要检验每一个论据的有效性,需要自己推翻自己、自己质问自己……总的来说,是一个蛮费神的过程。

 

尽管最终撰写的时间只有4-5个小时,但整个过程加上积累的时间,可能会达到好几倍。

 

所以,如果你要问:写作的过程快乐吗?说实话,不快乐,很痛苦。

 

但是(话还没说完),这个过程真的不快乐吗?也不是。

 

比如:

  • 搜集选题的时候,想到「这个选题不错,应该能够帮到许多有同样困扰的朋友」,会很快乐;

  • 构建逻辑链条的时候,能够顺利地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并且经得起检验,会很快乐;

  • 整理知识库的时候,把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体系,让自己从更高的维度看到它们的全貌,会很快乐;

  • 更不用说把文章写出来的成就感和正反馈了,更快乐。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大多数事情都是这样的:你去做的时候,总会面临很多痛苦、压力、烦恼、困难,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但反过来,当你把它做到一定阶段,获得一定成果时,你也可以从中收获大量的正反馈、满足感、成就感、胜任感……

 

并且,这种正面的收获,往往跟先前的付出是成正比的 —— 大脑总是会通过「比较」来主导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解读。你在做它的时候越痛苦,那么你在收获的时候,就会越满足。

 

但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往往会被这种痛苦、压力、烦恼、困难所吓倒,面对事情的时候踌躇不前,不断犹豫、彷徨,让时间一点点地流逝。

 

最终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往往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也失去了从中获取反馈、感受成长的机会,而只是「赶着把它做完」。

 

做完后,它给你带来的,也往往不是成就感、满足感,而是一种脱力的疲惫感:我终于把它做完了,实在是不希望有下次了。

 

久而久之,这就会造成一个负面循环:越被恐惧吓倒,就越容易裹足不前、拖延时间,于是做出来的成果就越差,对自己的正反馈就越低、负反馈越高,下一次就更容易被恐惧吓倒……

 

这种现象,就叫做内耗。

 

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为什么人会有内耗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大脑有节省资源的需求。所以,一切需要消耗资源去应对,同时又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奖赏的事情,大脑都是排斥的。

 

这种排斥,直接反映在我们的心理层面,就是种种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里面,最显著的,就是恐惧。

 

恐惧什么呢?无非这三种:直接的威胁,不确定性,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在恐惧的驱动下,我们会倾向于什么呢?倾向于让造成恐惧的问题从我们脑海中消失。那么,一般就是两种策略:

要么,直接通过行动去消除它,这是行动策略;要么,去做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从而忽略它,这是回避策略。

 

我在 缺乏行动力,怎么办?中提到过两种类型的人:行动导向者倾向于采取行动策略,通过消除、削减问题,来摆脱负面情绪;反之,状态导向者则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消除负面情绪,从而暂时摆脱对问题的担忧。

 

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呢?回避策略能够对解决问题起到任何帮助吗?并不能。它只能给你一个「我摆脱它了」的幻觉,让你在这种虚假的安全感里面继续生活。

 

这就是状态导向最大的问题。状态导向者会想,我现在状态不好,所以我先去做点别的,等到状态好了,我再去处理它。

 

但实际上,你的「状态不好」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问题的存在本身。只要问题还在那儿,没有改变,每当你面对它,你就总是会感到恐惧。

 

也就是说:你只是无限地把解决问题的时间往后延而已,对解决问题本身,没有一丝一毫的帮助。

 

更进一步,我在 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中讲过:造成我们疲惫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脑海中种种「未完成之事」。

 

哪怕你通过种种方式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不要去想,但只要问题还存在,它们就一定会在你脑海中形成残余,不断地占据着你的后台,啃噬着你的精力,让你不由自主分心去想,于是,使你感到心力交瘁、精疲力尽……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状态只会变得越来越差,又遑论「等到状态更好时去处理」?

 

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但事实上,这些恐惧是真实的吗?

绝大多数时候,其实都不是。

 

大脑有一个能力:敏锐地识别并凸显环境中的威胁。在进化的过程中,它非常有用,因为它总是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威胁,应对环境的变化和危险。

 

但也正是因此,这个功能变得越来越敏感。一旦你面临一个陌生的情境,它就会启动。然后,它会着重注意到那些危险的、困难的、陌生的细节,并把它们放大;反之,把那些简单的、可行的、和缓的细节尽可能缩小,来尽可能对大脑「示警」。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喜欢夸大其词的信使,会对前方的危险添油加醋一番,再传达给大脑的决策中枢。原本可能只有20%的威胁度,经过它的加工,可能变成200%。

 

这就叫做「灾难性想象」。

 

原因非常简单:在远古时代,遇到一次危险可能就死了,但「不行动」或「少行动」,至少不会让你立刻送命。因此,大脑总是倾向于不行动、少行动,尽全力保护自己。

 

因此,我们会有种种「非理性」的特性。比如,比起收益,我们会更不愿意受到损失。哪怕期望的收益大于损失,我们也会以「避免损失」为第一优先 —— 亦即「损失厌恶」。

 

在进化过程中,这是非常合理的大脑天性。

 

但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形就不适用了。在现代文明里,威胁和收益变得更加对称:受到危险至少不会让你死亡,但不行动很容易错失时机。因此,我们的优势策略,也不再是「少行动」了。

 

但大脑并不知道这一点,它依然忠实地履行着它的职责,不断地通过「恐惧」来让我们停下脚步,裹足不前。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恐惧,都来源于我们的想象。我们所恐惧的并不是问题真实的样子,而是它们投射在我们心上的影子,被我们过往的失败经验和妄想所无限放大。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不行动,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困难在阻碍你。

 

你只是被你内心的想象,拖住了脚步而已。

 

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你可能会发现,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拖延的本质。

 

如何理解拖延?事实上,就是两个变量:一件事情所带给你的恐惧(阻力),以及你能从中获取的收益(动力)。动力大于阻力,你就会去做;反之,你就倾向于拖延。

 

心理学家 Piers Steel 提出过一个「拖延方程式」。他把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驱动力用一个公式来表达:驱动力=(期望x价值)/(分心x延迟)。驱动力越高,你就越不容易拖延。

 

这里面,「(期望x价值)/ 延迟」,就是我们所说的「收益」。期望,代表你对于做成它的信心;价值,代表它所能给你带来的奖励。而延迟,则代表了这种收益兑现的时间。时间越长,我们就会倾向于低估它的价值 —— 这就叫做「时间贴现」。

 

而分母的「分心」呢,则代表了这件事情带给我们的恐惧。因为恐惧,我们才会采取回避的策略,来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

 

所以,为什么说人总是短视的?因为,任何一件事情,只有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一时,我们才会倾向于立刻动手去做:

1)这件事情可以很快做完(延迟极短);

2)这件事情的价值巨大,大到可以弥补你对它的恐惧;

3)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毫无难度,你有99.9%的信心能做好。

 

简而言之,也就是「容易的事情」。

 

但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吗?并不多。更多的事情是什么呢?有一定难度,有一定奖赏,也未必能一下子做完,你需要不断给自己打气,不断克服心理上的排斥和恐惧,才能一步步去逼近它……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拖延几乎是一种常态。

 

那么,拖延是一个全然不好的事情吗?其实也不是。

 

如果你非常清楚一件事情要怎么去做,也能理性地预估它的时间,那么把它放到截止日期之前,腾出时间去做别的,等到了时间再一鼓作气地把它解决掉,这也是可以的。

 

这就叫做「积极拖延」,我自己就是积极拖延的践行者(所以从来不留存稿,都是每周四现写)。

 

但反过来,如果你只是因为恐惧它,而一直不敢去直面它,不断把它延后,既没有去削减它的不确定性,也没有去试着做出别的成果,还因为它残余在后台而导致资源消耗,那就完全是一件负面的事情了。

 

简而言之:因为内耗,导致你拖延的这段时间是白白浪费掉的,没有做出任何「有用的事情」 —— 这才是我们需要避免和纠正的地方。

 

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从这个角度来讲,内耗不仅仅包括「对未解决问题的恐惧」,它还包括很多其它的杂念和情绪。

 

比如:

 

经常沉浸在后悔和遗憾中,想着「当时要是不那样做就好了」。

 

被过去的失败经历困扰,缺乏自信,老是想着「我会不会做不好?」而不敢迈出第一步。

 

对自己要求太高,总是觉得「目前的想法不够好」,一直停留在犹疑徘徊之中。

 

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想法、行为作出批判,对自己说「一个成熟/优秀的人不应该这样」。

 

因事情的发展失去控制而愤怒,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为什么一切都不遂我的心意」。

 

……

 

总而言之,它们都有一个特点:沉浸在自己的「内心戏」里面,一直在原地踏步,并不真正去解决问题,也不去推进问题。

 

反过来,什么样才算是「不内耗」呢?

 

简单来说,就是朝着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方向去思考和行动。

 

比如:

 

问题很大很困难,那我就想办法把它分解成更小的步骤。

 

遇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情境,就想办法去咨询别人,多获取一点信息。

 

考虑好「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让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并想好退路。

 

思考事情发展的其他可能性,准备好备用和应急方案(Plan B),有备无患……

 

这些行为,虽然不一定能直接帮助解决问题,但它们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尽力让问题没有那么困难,增加自己攻克它的可能性,降低它对自己的威胁。

 

简而言之:停止内耗,去做「有用的事情」。

 

不要把哪怕一天、一小时、一分钟,浪费在无意义的内心戏和情绪波动上,而是要尽力让它们发挥出价值,帮助自己攻克问题 —— 无论过程有多曲折、迂回,也要朝着「有用」的方向去走。

 

这是今年我给自己立的决心,也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共勉。

 

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最后,简单提一下。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说法「不要把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会显得有点「功利」,似乎只有工作和学习才是正经事 —— 实际上不是的。

 

你当然可以自由地支配你的时间,读书,休息,娱乐,放空,都可以,哪怕你就是发呆、什么也不干,也可以,这些都不属于「浪费时间」。为什么?因为你是「自主地」在行动,你是沉浸在「当下」,你在感受你生活的每一份每一秒。

 

这就是一个最好的状态,也就是最能给你幸福感的状态。

 

但内耗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不是浪费时间,而是:

它让你「被动地」被卷入种种负面情绪之中,导致你的思维从「当下」向「过去」和「未来」偏移,从而导致这段时间变得低质,无法带给你幸福感。

 

说白了,内耗的后果,不仅仅是降低我们的效率,而是让我们变得更不幸福。

 

我们会变得束手束脚,瞻前顾后,担惊受怕,把我们宝贵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耗费在「没有任何意义」的情绪波动上面。

一方面,我们在白白地消耗我们的能量,而没有任何产出;

另一方面,我们也无法体验到生活的状态,我们游离在「生活」之上,无法去触及它,体验它,享受它。

 

因此,避免内耗,最本质的,是为了不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让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是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

 

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需要去追求的。

 

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尽可能地避免内耗呢?

 

分享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1. 觉察自己的状态

 

要想做出改变,最首要的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现状,知道自己正处于什么状态。

 

我最常用的做法就是「第三者视角」。简单来说,当自己陷入情绪之中,比如焦虑,恐惧,愤怒,犹豫……这时,我就会让自己跳出来,想象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反思:

  • 「我」正在遭遇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 这个情绪是由什么问题所引起的?它合理吗?

  • 这种状态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当「我」这样的时候,问题的事态有变得更好吗?

 

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练习。不妨把它写到便利贴上,贴在自己能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

不要被情绪控制,先停下来,想一想,我在做什么。

 

慢慢来,锻炼它,内化它,最好是把它变成一种本能。

 

当你能够从这个视角去审视自己时,你就已经实现了「不被情绪所控制」,而掌握住了大脑的主导权。

 

 

2. 扩充思维的「工具箱」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问题怎么样才会使你产生恐惧呢?是因为你对它的陌生感。你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解决它,从而会衍生出恐惧、焦虑、犹豫……

 

那么反过来,如何才能减少这种陌生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积累一些能让自己使用的思维工具,扩充自己的「工具箱」。

 

什么工具呢?大体上分为两类:

1)对待同一类型问题的经验;

2)理解、切入问题的思维模型。

 

前者很好理解,同类型问题你处理得多了,就会积累下很多相关的经验,从而更容易调动「内隐自我」,来抵抗负面情绪。

 

但当你面对一些从未解决过的问题,需要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积累一些能够上手使用的思维模型。

 

比如:

如何思考一个陌生的领域?

如何提高思维能力,洞悉事物本质?(一)

如何提高思维能力,洞悉事物本质?(二)

……

 

它们未必能立竿见影帮你解决问题,但一定能让你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多一分直面恐惧的勇气。

 

所以,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复盘、积累和学习。

一方面,把自己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归纳成方法论;

另一方面,把学到、积累到的思维模型拿到现实中去检验,记录下过程中的想法、反馈和效果,慢慢微调,直到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

 

赫伯特·西蒙有句话说得很好:

 

「经验丰富的决策者和新手之间的差别并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东西,比如「推断」或「直觉」。如果有人打开经验丰富决策者的头盖骨,查看他的大脑内部,就会发现他有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供他使用;还有核查清单可以让他三思而后行;还会发现他有自己的思维机制,一旦出现需要做出决策的情况,他就会唤醒并有意识地关注到这些机制。」

 

 

3. 构建理性视角

 

前面讲过,内耗来源于什么?源于对问题的恐惧。而绝大多数的恐惧,都来源于我们的想象。

 

但这些想象是真的吗?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因此,这是一种极其非理性的事情:

你并不知道问题有多困难,你只是在想象它有多困难,于是停下了你的脚步。

 

这太遗憾了,太可惜了,太没有必要了。

 

所以,一个行而有效的做法就是:当你产生恐惧的时候,提醒自己去思考:

  • 我所产生的恐惧,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我想象的?

  • 这些恐惧的由来和依据是什么?我能够说出理由吗?

 

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你对问题所具备的信息,其实相当有限。大多数你的感受,其实都是大脑「脑补」给你的。你压根说不出理由,你只是单纯觉得「它可能会变得很糟」。

 

因此,不妨试着把视角转变一下,告诉自己:

这个问题里,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恐惧,另一部分(往往是占比更大的部分)是未知。那么,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消除这种未知?

 

对付不确定性和恐惧的最好办法,永远都是行动。

 

 

4. 分解,然后行动

 

最后,分享一个足够简单、又足够有效的做法:

 

1)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是什么?别的什么都不要想,哪怕这个第一步只是1%,也只想好这一步就好。

2)去做。

 

绝大多数时候,只要你「头脑一热」去做了,你就会发现,许多困难都是纸老虎,看着吓人,捅破了,也就没有了。

 

同样,很多时候,其实可以无需考虑太多、规划太多,先去做,再根据反馈和变化去应对即可。

 

许多事情,其实不需要太充分、全面的筹划,而是先做好心理准备和兜底的应急方案,再根据情形去灵活应对,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策略。

 

记住一个简单的道理:

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你是感觉不到恐惧的。

你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拆解它,应对它,消除它,最终获得反馈和成长。

 

恐惧只存在于什么?存在于你的身后。它就像影子,牢牢地抓住你、束缚住你。

 

不要被影子吞没,你要做的是,往前走。

 

记住:

并没有什么东西在阻碍你,除了你自己。

 

 

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  闲聊时刻  ——

 

这篇文章,也是对我过往很多感受和心得的剖析。

 

希望每一位朋友,在新的一年,在2021年,都能够停止内耗,去真正地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我们无法决定外部世界会变得怎么样,

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心智世界有多强大。

 

与你共勉。: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wfFwDbWBJ1uOE4kibEB8w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深度好文)

者:洞见pumpkin

朗诵:芈儿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深度好文)
提高认知水平,也是提升人生质量。
——兹心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芈儿朗诵

 

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堆人为了一块金子抢得头破血流。 

 

一个人悄悄捡起他们身边的一块钻石,扬长而去。

 

抢金子那帮人,死的死,伤的伤。 

 

而拿走钻石的那个人成了富翁。 

 

其实,那帮抢金子的人并非没有能力抢钻石,而是:

 

自始至终,他们就不知道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深度好文)

认知水平的高低,

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认知是什么?来看下面这张图: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深度好文)

 

相信90%的人眼中,都会看到一张凸出来的脸。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当画面翻转,从侧面图能很明显地看出,这是一张凹进去的脸。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深度好文)

 

认知学家解释: 

 

这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凹进去的脸,因此头脑中不能形成凹进去的脸谱。

心理学上有个“个人构念论”。 

 

意思是一个人认知,是由过去的见识、经历、思维、期望、评价,等等形成的观念。

 

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场景时,我们习惯用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

 

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很低的时候,他脑海中的构念就会趋向单一,缺乏弹性,因而做出来的决策就很狭窄。

 

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很高的时候,脑海中的构念就会更多元,因此决策会更灵活。

 

简而言之:一个人的行为,受其自身认知能力的影响。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故事。

 

说两个南方人去北方卖伞。

 

但到了北方之后,都发现北方少雨,鲜少有人需要雨伞。

 

因此,两个人都陷入窘境。

 

其中一个眼看自己在街上叫卖了几天无人搭理,就打道回府了。

 

而另一个思索一番后,决定把雨伞改装成太阳伞。

 

第二天到街上一吆喝,北方人见太阳伞新奇,有用,于是抢购一空。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深度好文)

一个人的认知层次,

决定了他看世界的高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劝深陷感情骗局的姐妹早早脱身,她反而会去寻找更多自己被爱的证据,甚至还会怀疑你别有用心。

 

劝早早辍学混社会的朋友,去学一些技能,好好读书,他可能会反唇相讥:读那么多书干嘛,早晚不还是要出来打工。 

 

总有一些人,你跟他讲努力,他跟你聊出身;你跟他说实力,他跟你聊运气。

 

你捶胸顿足,心力交瘁: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就是听不懂呢? 

 

是他们故意抬杠、蓄意狡辩吗? 

 

倒也不见得。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源于“认知模型”的不同。

 

很多人固执的根源就在于此。

 

就像下面这张图,每个人所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深度好文)

 

第一个人脚下空无一物,所以他只能看到表面虚假的美好与生机。 

 

第二个人读了一些书,见过了一些世面,看到了美好背后还有黑暗和消极的一面,于是陷入了痛苦迷茫。 

 

第三人学识渊博,认知卓越,明白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故此能在黑暗和迷茫中窥见希望。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

 

当你站在山脚下看世界,只能看到眼前几百米的的山石、树影;

 

当你站在半山腰看世界,看到刚才挡在你面前的树木,已经成为你脚下的风光;

 

当你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所有的风景尽收眼底,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视线。

 

你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站的更高更远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困惑你的事情,不过是过眼云烟。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深度好文)

人这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的格局;而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他的结局。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选调生当年被安排到一个偏僻的乡村,做扶贫的工作。

 

他在那个村子里,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儿。 

 

当地的粮食产量很低,蔬菜价格昂贵。 

 

但是乡下人都从未想过要去种蔬菜。 

 

起初他以为是当地的气候不适宜种蔬菜,可他做完调研发现,恰恰相反,那里的土壤情况和气候反倒更适合蔬菜的生长。 

 

当他把种蔬菜的的建议传达给村民时,大家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认为他不是个正经庄稼人。 

 

“我们现在粮食都不够吃,哪有闲心去种菜啊。”

 

“庄稼人哪有只种菜,不种粮食的。”

 

……

 

虽然建议推行很吃力,但仍有几户人家听懂了他的话,改种蔬菜。

 

如他所料,种蔬菜那几户人家,当年的收入都翻了一番。

 

第二年,更多的农户开始尝试种蔬菜,取得了不错的收成。 

 

后来,当地成了有名的菜乡,有钱之后开始机械化生产,那个小村庄逐渐脱贫摘帽。 

 

这件事给我了很深的启发。

 

我突然意识到: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也许并不在于先天的智商和条件,而在于他如何认知这个世界。 

 

正如作家良大师所言:

 

“认知能力决定了做正确的事,这比正确地做事要重要100倍。”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深度好文)

 

《教父》当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个时代,认知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壁垒。

 

认知突围,才是一个人立于不败的根本,走向更大成功的途径。

 

那么,如何破除认知壁垒,实现思维的跃迁呢? 

 

1. 在终点去思考问题

 

贝索斯有句话说得非常好: 

 

“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会很多;但是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就很少了。”

 

很多时候,我们评估一件事情的收益,很容易受眼前利益的影响,从而造成了短视。 

 

但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站在更远的终点去思考问题,我们作出的决定可能会大不相同。 

 

2. 和不同的人交朋友

 

封闭圈子带来的排他性,会使我们接触不到多元的文化。

 

社会在进步,一个感受不到差异的人,无疑在向后退。

 

作家贾平凹说,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  

 

影响一个人认知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原生家庭、教育背景、社交圈……

 

所以交往一些比你认知层次更高的朋友,是升级认知很好的途径。

 

3. 掌握多维度的知识

 

我们现阶段的很多学习都是单一维度的。

 

一个经济专业的人,从“金融视角”看到的世界,是冰冷的、功利的。

 

一个文学专业的人,从“小说视角”看到的社会,是理想化的、情绪化的。

 

只有涉历多学科的知识,博采众长,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梯度,更全面地看问题。

 

一个苹果,掉在了果农面前,果农知道要去安排采摘了。

 

掉在了牛顿面前,牛顿陷入了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

 

掉在了行人面前,行人俯下身子捡起来,一口一口吃掉了。

 

有一天,那个苹果掉在了你面前,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慈怀直播来啦!对话领域达人,精选好书好物,你想看的尽在这里!👉👉1月4日~1月10日,直播预告

 

兹心批注:

(1)有句话说的好:“智商高不是聪明,而是成型的思考与决策模式。”懂得思考,勤于独立思考,一个人才能见习智慧,提升认知。所以,改变你的思维,提升你的思维,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而提升思维在于让我们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在于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感知力和判断力,丢掉那些不良的习惯,这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2)蒙田说:“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不管我们自己的认知在哪个水平,我们都不要停止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提升,追求更好的自己,终身成长。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和网络
*作者:洞见pumpkin,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朗诵:芈儿。新浪微博:芈儿儿。懒人听书:芈儿。蜻蜓FM:芈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J8s9nhB7BEUMkrI1v1rNg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

缺时间的恶性循环

 

1/5

今年的100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

一直有读者问我如何做到更自律、更有效率,我不太愿意回答,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自律的人,甚至还有点拖延症。

 

直到最近,总有人问我写这么多公众号,还要操盘基金,还要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时间是怎么安排的,我算了一下,自己也吓了一跳:

 

两个公众号,每周各一篇4000字的文章,知识星球每天两篇1500字的文章,一周五天,加起来每周的文字共23000字,今年超过100万字——而且跟那些网文不同,我的文字还是有思想有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时间上,每天的八点到下午三点,这是复盘、研究上市公司资料和操盘交易的时间,写作的时间只能安排在下午三点到晚上十点以及周末两天,期间还经常要参加各种交流活动。

 

也就是说,这几年高强度的写作让我真正成为一个自律而有效率的人,我就有回答上述问题的资格了。

 

“效率不高”,如果是别人的看法,那是你做事不靠谱;但如果是自己这么想,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要求,感觉自己要做的事很多,一件接着一件,感觉自己总是缺时间,再想想自己浪费的时间,就觉得是不是应该提高效率,加强自律?

 

有一本书叫《稀缺》,这本书我以前的文章贫穷,对你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一文中也介绍过,不过那一篇的重点是“缺钱”,本文要聊一聊“缺时间”的问题。

 

 

2/5

忙碌补偿心态

《稀缺》一书的作者认为,“缺时间”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因为“缺时间”,所以你永远都在忙于眼前的事,于是你永远感到“缺时间”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工作状态,任务栏的待办事项每一件的Deadline都卡得死死的,让你无暇思考更深的和更好的方案,只能用最直接最常规的方式快速完成,也更容易出错,工作反复让本来就很紧的日程表更紧张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缺时间”导致的加速工作,带来了作者所说的“管窥效应”,意思是说:如果你永远在解决最紧急的事情,你的视野就只关注眼前最紧急的任务,而忽视了那些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

 

久而久之,你的能力更倾向于处理紧急事务而不是有难度有深度的工作,你的领导和同事也习惯了你的能力圈,更倾向于让你处理这些“垃圾工作”,这类工作总是无穷无尽的,最终的结果,无论你的工作速度有多快,待办事项的数量总能跟上你的节奏。

 

就这样穷忙了一整年,年终奖你永远是中下等,升职加薪的机会更没你的份,因为你的评价永远是“办事没效率,工作没思路,上班没激情”。

 

穷人“缺钱”,白领“缺时间”,皆因跳不出这个怪圈,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稀缺”状态。

 

很多人也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悲惨命运的轮回,但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认为工作量不合理,批评万恶的资本家;或者觉得自己没有效率,到处寻找“高效率工作方法”。

 

但我们的时间真正忙到没有任何的空间吗?看看你的手机帮你统计的每天花在微信、抖音、新闻、各种游戏上的时间,恐怕并不亚于你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吧?

 

一些关注贫穷的经济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规律,很多穷人有了一点小积蓄,从来不会存起来或投资,而是马上进行一笔享受性消费,比如买对他们而言很奢侈的大屏电视、最新的游戏机、赌钱,等等;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现象,奢侈品包包和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相当大的比例是被低收入阶层买走了。

 

经济学家将其总结为一种“花钱买幸福感”的“贫穷补偿心理”,人人都有追求平等与幸福的心理需求,这点无可厚非,但这种低效率的金钱利用方式,加剧了他们的贫穷。

 

时间上的“稀缺”也同样如此,越是忙的人,越喜欢边忙边想:忙完了这阵子,老子一定给自己放个大假,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用想。

 

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某天早上他忽然发现,下一个任务的deadline的时间是明天,按照他以前的处理速度,他完全可以明天一早上班再干,而今天就是他的“放纵日”。

 

这就是每一个拖延症者的状态:一边有着大量的工作,一边让自己尽量沉浸在偷闲一刻的快乐中,事后,总是后悔自己没有多留一点时间,又总是把问题归结到自己“不够自律”上。

 

我称之为“花时间买休闲”的“忙碌补偿心态”:越是时间紧张任务繁忙的人,越是愿意为休闲一刻付出他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是时候打破这种“没时间”的恶性循环状态了,其关键在于——跳出“管窥效应”。

 

 

3/5

“管窥”与“闲余”

“管窥效应”并非一无是处,一旦发现时间紧张,我们会集中全部注意力于焦点问题,心无旁骛。

 

但效率“高”的同时,我们容易忽视工作中那些不寻常但非常重要的事。如果是简单的工作还好,如果是有挑战性的任务,我们的工作成果就会显得过于平庸了。

 

跳出工作上的“管窥效应”,最好的方法是留足“闲余”时间。

 

为什么古代的发明家、思想家,大多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因为这些人不需要为生活而操劳,有大把的时间琢磨一些奇怪的事,这些事当时没什么用、事后却足以改变世界。

 

有创造力的工作只能在两种状态中完成,一种是在胡思乱想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后,灵感闪现;一种是对初步的成果精雕细琢,量变导致质变。

 

这些任务在完成之前,都是时间的敌人,可一旦完成,它的意义又完全对得起被“浪费”的这些时间。这就像新经济需要大量风险投资,大部分钱都打了水漂,而一旦成功一个,其价值就能值得那些被打水漂的钱。

 

个人工作同样需要“闲余时间”,让自己有深度思考的余地。

 

可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现代社会的干扰源太多,一旦我们有了多余的时间,我们又会忍不住刷刷抖音、聊聊微信群,把它花在毫无价值的事情上,并美名为开拓思路。

 

到了最后发现自己又浪费了一个下午,拖延了几天,最终还是要靠deadline让自己进入“管窥状态”,平庸就平庸吧,总比不能完成任务强吧?

 

有没有什么方法让自己该“闲余”的时候“闲余”,该“管窥”的时候“管窥”呢?

 

 

4/5

“两头忙”

答案很简单,重要的部分要“闲余”,紧急的部分要“管窥”。

 

举个例子,本文的这一章其实是最早开始写的,其他部分都是几天后才写的。我几乎很少从头开始写一篇文章,因为文章各部分的价值是不等的,像这一章,将会给出如何安排时间的具体思路,属于最重要的“文眼”部分。这一部分有价值,全文就有价值,为了让这一部分更有价值,文章的其他部分都是为了这一部分而进行的铺垫和总结。

 

那么在时间的安排上,这一部分就应该先写,以使其有“闲余”,当然,从中间往两边写,必须要有一个总的思路,但思路的形成和“先落笔的这一部分”是同时进行的。

 

我每周二晚发文,全文于周一下午三点开始写,晚上完成初稿,交助理排版,但这只是“管窥”部分,核心的“文眼”早在上周三就开始动笔。

 

“管窥”的时间是Deadline的,“闲余”的时间限制不严格,如果写的不顺,写上两三天也是有的,以保证作品有观点有深度,所以要提前写。

 

还有另一种情况,文章没有具体哪一部分是“文眼”,“文眼”是整体的逻辑,此时,“闲余”的时间需要完成整个文章的框架,而“管窥”的时间用来打磨细节,根据Deadline,能磨到什么程度,就磨到什么程度。

 

“管窥”的时间禁止一切手机的干扰,最好能进入“心流”状态,而“闲余”的时间需要让心智的“带宽”放大,需要浏览更多开放性的内容去启发思路,此时手机和网络的作用更多元化。

 

“闲余时间”的另一个好处是娱乐和工作的界限相对模糊,从而大大减少“花时间买休闲”的“忙碌补偿心理”的出现。

 

总结一下这种方法:在一项任务的完整时间内,既不是完整地规划所有的时间,也不是把精力都集中到Deadline的那一天,而是“两头忙”——一头是“闲余时间”,一头是“管窥时间”。

 

那中间的那些时间呢?

 

首先,不太可能同一个时点手上只有一项任务,不同的项目“两头”最好要错开;

 

其次,需要进入“闲余”模式的任务,都是少数,大部分短平快的任务,就需要放在中间的时间;

 

最后,中间的时间虽然不用进入任务模式,但那些已经完成了核心的部分留在你的大脑中,自然会时不时的想起,我称之为“后台时间”,这种状态常常会有一些新的点子冒出来,你可以随时把它记下来,一起整合到最后的工作中。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

 

5/5

什么是工作的自由

有人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做不想做的事”。

 

实际上,人总是要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安排在“管窥时间”,以最快的方式搞定,眼不见为净。

 

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选择权”,有些人整天工作,但他可以自主安排时间,所以他是自由的,有些人工作量并不大,但要随时接受“使命召唤”,所以他才是不自由的。

 

而中间的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对“闲余状态”和“管窥时间”的安排与选择,达到尽可能的自由工作的状态——你工作中的“闲余状态”越多,说明你的工作越接近自由的创造状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pLes2rwVW-_R6Ej3TsfDQ

赔率的“陷阱”

 

本文的标题有两重含义:

  • 赔率之“成为陷阱”,导致致命风险

  • 赔率之“作为陷阱”,赢得超额回报

 

假如你是一个原始人。

你即将迎来人生的一次艰难抉择。

有一天,你打算出门为自己的家人和孩子采摘一些野果。

你知道,你家洞穴不远处,有一片浆果林。

那里的野果鲜美多汁,维生素含量丰富,大人小孩都爱吃。

可是,那片果林附近经常有黑熊出没。

人生艰难,自古没有免费的午餐。

然而,望着孩子们嗷嗷待哺的眼神儿,你涌出一股无私的大无畏精神,决定去冒险。

尽管你的“无私”,可能只是“自私的基因”为了繁衍后代而制造出来的幻觉。

你小心翼翼地来到果林,左顾右盼,一边摘果,一边观察,提防黑熊从阴暗角落冲出来。

看来今天运气不错,你很快装满了大半篮子浆果。

该见好就收了,你抱紧篮子,一半欢喜一半紧张地走上了回家之路。

这时,你遭遇了比地球还要久远的“墨菲定律”:

你最担心的事情,在你不情愿的时刻,终于发生了。

你发现右侧的丛林里有一个黑影!

熊来了?

百万年的演化进程,赠予你天生拥有的直觉,这类直觉让你能够迅速洞察危险,并且逃命。

这类直觉,是靠没能及时逃命的原始人被吃掉而选择并遗传下来的。

然而,尽管你对熊有很好的直觉,那个黑影也可能是块石头。

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你面前:

选择1:该猜那个黑影是只打算吃掉你的黑熊,然后为了逃命而扔掉辛苦采摘的鲜果吗?

可是你脑海里仿佛看到孩子们失望的眼神,以及未来几天饿肚子的煎熬。

选择2:该赌一下那个黑影只是个石头,然后你抱紧篮子快速(比空手跑慢一半儿)离开吗?

 

那个黑影到底是熊,还是石头?

让我们计算一下。

先做两个假设。

假设一:对熊或石头的判断准确率。

原始人对熊的直觉判断不低,但考虑到紧张情绪,所以我们估计原始人判断是黑熊还是石头的准确率高达60%。

假设二:森林里像熊的石头与熊的比例。

一只熊的平均居住面积大约有几十平方公里,而石头的数量则要多得多,我们姑且认为石头和熊的比例是10:1。

这时,原始人看见一个黑影,并且直觉告诉他可能是只熊,请问:

真的是一只熊的概率是多大?

请允许我画一下:

第一步,看一下树林里(像熊的)石头与熊的总量,数量上是10比1,如下图⬇️。

赔率的“陷阱”

第二步,假如那个黑影是石头,因为原始人的准确率为60%,所以60%的时候他准确地猜出是石头,40%的时候误以为是熊,如下图⬇️。

赔率的“陷阱”

第三步,同理,假如那个黑影是熊,因为原始人的准确率为60%,所以真的是熊并且原始人也猜对的概率是60%,如下图的右上角⬇️。

赔率的“陷阱”

第四步,因为原始人观察到是熊,让我们去除掉“他不认为是熊”的可能性,如下图⬇️。

赔率的“陷阱”

第五步,我们算一下,原始人观察到的熊,由如下两类可能构成,计算如下图⬇️。

赔率的“陷阱”

第六步,在上图观察中,只有右侧橙色的部分,真的是熊,所以我们要计算:当原始人观察到是熊,其实真正是熊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下图⬇️。

赔率的“陷阱”

也就是说,你以为是熊但实际上真的是熊的可能性,只有13%。

倒过来说,就是其实你有近90%的可能性是安全的。

多大的概率呀。

要是有个你熟知的大老板给你一个准确率高达“90%”的内部消息,让你去买他们公司“肯定会大涨”的股票,你会不会买?

你是不是觉得:人生能有几回搏?而且索罗斯和老喻都说过,大机会来临时要下大注,于是你推上一大堆筹码。有些人甚至会借钱抵房。

然而,原始人毕竟是原始人,他扔下了辛苦采摘的一篮子浆果,掉头就跑了。

聪明人可能坐不住了,着急要说:

  • 这不就是一个简单的贝叶斯计算吗?

  • 这不就是卡尼曼说的“系统一”和“系统二”吗?

慢,到目前为止,还只是铺垫,高潮还在后面。

的确,这是一个贝叶斯计算。假如有个爱思考的孩子能看到这个过程,乱画一番的我就很心满意足了。

95%看过《思考快与慢》的,都记住且仅记住了“系统一”、“系统二”:

  • 系统一是直觉、条件发射、不动脑筋、经验主义,与杏仁核有关;

  • 系统二是三思而后行、深思熟虑、主动思考,与前额叶皮层有关。

那么,原始人的“系统一”,到底是理性,还是非理性?

考虑到原始人怕被吃掉,现在社会已经没有熊从背后拍你肩膀咬你脖子的可能性了,但百万年很长,数千年文明很短,所以人类基因还在支配着我们的“系统一”。

所以,对于现代人而言,“系统一”大多是非理性的。你赞成吗?

然而,有个人不赞成。

 

这个人,就是喜欢骂各种牛人的自恋狂塔勒布。

在《非对称风险》里,他点名骂了理查德·塞勒:

(他们)试图把我们的行为区分为“理性”与“非理性”(非理性就是偏离了预想值或预先设定的模型的行为),然而他们全面误解了概率论的适用性,又过分依赖于一阶模型。

他们还倾向于将复杂事物理解为若干变量的线性组合,他们认为我们只要理解了微观个体,就能掌握大众和市场的规律,或者只要我们理解了蚂蚁,就能理解庞大的蚁穴的构造。

塔勒布骂人不奇怪,但骂塞勒还是让我有点儿意外。

塞勒算是特立独行的人,开创了行为金融学,得了诺奖,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还演了《大空头》(请注意,这部电影是对“反向黑天鹅”的精彩演绎),并且他对“热手谬误”的解释,也说明他是一位“概率思考者”。

按理说,塞勒是“塔勒布最喜欢骂的那些人”也喜欢骂的人,却没有因此实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塔勒布骂塞勒的理由是:

他们混淆科学与唯科学主义的区别,他们甚至认为唯科学主义比科学更具科学性。

骂完了不说,塔勒布还给“塞勒们”创造了一个词:

“白知”(intellectual yet idiot),它特指那些高智商的聪明的白痴。

我们来学一下知识分子如何骂人:

“白知”总是将那些自己无法理解的行为定义为反常、特例、病态和非理性,却没有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理解力有限。

他们认为人们的行为应该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而他们能够知道别人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尤其是那些乡下的农民和发不出清脆元音并支持英国脱欧的底层人士。

当平民按照自己认为合理而“白知”却不能理解的方式做事情的时候,“白知”就会说他们“没有教养”。

太有趣了。

其实卡尼曼和塞勒是一脉相承的,但塔勒布并没有骂卡尼曼,可能因为卡尼曼夸过塔勒布的书吧。

而且,塞勒对于投资的三观,和塔勒布非常接近,尽管路线不一样。

塞勒创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寻找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反应过度或不足时产生的划算买卖,其原理是基于“投资者总是过度自信或过度恐惧”,据说业绩不错。

塞勒给投资人的建议是:

最好的策略是创建一个明智的长期投资组合,然后忘记它。

让我们还是把话题扯回你:

一个正在面临艰难抉择的原始人。

 

在本文开篇的案例里,我们计算了“看成熊的情况下真的是熊的概率”,这个数值是13%。

但是,这个计算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赔率。

由于被熊吃的极端事件,很难在现代社会出现,让我们假设你被熊咬了一下,逃生了,回到村里,神医给你治好了,要价100篮子浆果。

接下来,我们再简单计算一下(忽略篮子的价值):

情况1:“看成熊的情况下真的是熊的概率”,是13%;

情况2:“看成熊的情况下但不是熊的概率”,是87%。

大概率不是熊,为什么要跑呢?

我们在前面概率计算的基础上,在引入“赔率”来算一下。

假如选择不跑:

情况1:13%的可能性发生,损失是100篮水果;

情况2:87%的可能性发生,收益是1篮水果。

计算收益如下:

13%✖️(-100)➕87%✖️1=(-12.13)

也就是说:

选择不跑,概率上是占优的,但从赔率上是吃大亏的。

所以,作为原始人的你,应该立即扔掉篮子,撒腿就跑。

由此,我们也能理解,塔勒布骂塞勒的原因之一了。

巴布亚新几内亚居民有种“建设性偏执”:不要在一棵死树下睡觉。

这是迷信吗?可能。但也可能是基于经验的概率统计结果。

这是非理性吗?

塔勒布的评论是:只要你不在一棵容易被风刮倒的死树下睡觉,你就不容易被它砸中,其他都不重要。

所以,某些偏执,或者原始人的“慌乱”,也许是一种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和自我保护机制,以避免不可承受之风险的发生。

正所谓:不听老人言,狗熊在眼前。

 

我如此不厌其烦地讲述“熊来了”的故事,是因为看到戴国晨写塔勒布新书《肥尾分布的统计效应》的读后感,其中有下面这段:

总的来说,概率只是积分内部的核函数,真实世界中重要的是赔付,也即概率事件对每个人的实际影响。

期望值的计算,只是小学二年级水平的数学难度,但是很多专业人士,在这里都可能会犯糊涂。

但关键点还不在这里,科学的进步,让人类越发相信自己征服“未知”的力量,不管是对自然界,还是在金融领域。

但是,未来很难预测。

而且,即使你在概率层面预测“正确”,但是因为忽略了赔率,尤其是低估了黑天鹅事件造成的摧毁,那么这个“神预测”也不能帮你赚钱。

由此,塔勒布给出了他的哲学: 

反脆弱,不用做预测大师,只需要改变赔付关系即可。

为什么呢?

因为:在肥尾分布下,你很难进行“正确量级的预测”。

我在下一节,将从另外一个“简单的”角度,来讲述预测的艰难之处。

那该怎么办呢?

戴国晨的文章里总结了策略如下:

金融领域风险管理的本质在于改变赔付关系,而不在于追求正确预测,因此只要在赔付关系上有利于自身,哪怕降低预测精度也无妨。

如前所述,《大空头》里,上演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原理,我在(点击阅读👉)如何用小概率赚大钱?(更正版)里写过。

但是,这里面的要点,却被广泛地误读。

人们总觉得,《大空头》里的赢家,靠的是“准确预测了次贷危机”。

事实并非如此。

可以想象,在电影里的那几批幸运家伙之外,一定还有很多人,或早或晚预测了同样的事情,例如有些人可能一直就在看空房地产,但为什么偏偏是这几批人呢?

是因为运气好吗?

当然,运气永远是排在第一的短期因素。

更关键的是,当时出现了极好的赔率,这才是关键。

哪怕当时“大空头”的预测者错上几十年,根据他们买入的筹码的赔率,他们都不会亏。

可是,人们更愿意相信“预测”的神勇。

连当事人自己也会信,例如在次贷危机中大赚的保尔森,在随后的美股大牛市中,亏得一塌糊涂。

有篇文章讲《大空头》的主角们如何“坚持”自己的正确,我在(点击阅读👉)《不懂“一阶智慧”,让你没法赚钱;不懂“二阶智慧”,让你亏掉大钱》对此有所批驳。

此外,一旦你的预测依赖于时间的精确,那就更麻烦了。

因为预测一件事情可能会发生,比预测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发生,要更靠谱一些。

莫言就说过:中国应该还会有人拿他那个奖,但具体啥时候不知道。

再比如,大多数卖空的玩家,会努力计算金融泡沫的时间,环球资本的马克·施皮茨纳格尔则不一样。

马克·施皮茨纳格尔就是在2020年3月份赚了几十倍的那个家伙。

他是这么做的:

  • 不管局势好坏,他始终不吝以连续小亏为代价保持充足的看跌期权。

  • 一旦市场失控,这些期权立马就会比成本价涨上几千倍。

不依赖于时间的精确性,但享受时间的长期性所带来的遍历性,这才是做时间的朋友。

预测的准确率经常不靠谱,而确定的赔率,尤其是具有优势的赔率,会令较小概率的预测随着时间叠加成较大概率的优势。

赔率令时间成为朋友,反之则是敌人。

尤其是,从永久性损失看:

预测准确率的提高如果对应赔付的大幅恶化,这样的准确并没有意义。

于是,就有了引发我写此文的那句话:

如人们所说,同样是犯错误,把熊误认为是石头远远比把石头误认为是熊糟糕得多!

 

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好玩儿的地方。

不知道你发现没,“熊来了”的这个故事里,出现了三个概率数值的两次反转。

第一个概率,是“原始人识别熊还是石头”的准确率,高达60%。

于是,原始人的反应是:

熊来了,快跑!

第二个概率数值是“熊和像熊的石头”之间的比例,其中是熊的概率为1/(10+1)。

因为第二个概率是基础比率,导致了第一次反转

“你以为是熊但实际上真的是熊”的可能性,只有13%。从你直觉的较大概率事件变成了较小概率事件。

哎,90%的可能性不是熊,别跑!

第三个概率数值与期望值有关,是赔率,被熊咬和跑掉之间的赔付比例是100:1。

结果,赔率造成了“第二次反转”:

小概率发生的事情,因为对应赔付损失极大,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小概率,而忽略所谓的“大概率优势”。

啊,虽然小概率是熊,被咬了赔不起,快跑!

  • 造成第一次反转的,是因的因;

  • 造成第二次反转的,是果的果。

这个跷跷板式的游戏,真有趣。

多次反转,因果交织,在现实中经常出现。

例如2020年的危机,你该如何预测?

  • 因为疫情,股市大跌;

  • 因为经济糟糕,各国出台政策刺激;

  • 因为钱多了,人们纷纷挤入龙头股,管它价格多高…

疫情等因素引发的多次反转型市场波动,连最厉害的文艺复兴基金都被破了金刚不坏身。

对于罕见的亏损,西蒙斯解释说:

该公司的亏损是由于在3月份的暴跌中对冲不足,然后在四月至六月的反弹中对冲过度所致。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模型对最初的问题进行了“过度补偿”。

文艺复兴基金依赖于历史数据训练出来的模型,当市场反转又反转时,模型被来回拉锯,而且总是“晃过头”,像是被马拉多纳的假动作晃晕了的后卫。

我不由得想起“三体问题”:

  • 现在已知,三体问题不能精确求解,即无法预测所有三体问题的数学情景。

  • 受初始状态影响的敏感性,初始条件非常微小的变动也可以导致最终状态的巨大差别。

赔率的“陷阱”

很多时候,人类不得不预测,例如原始人必须要预测“黑影是不是熊”。

但是我们要理解预测的局限性,并探索如何应对。

格林斯潘说:经济学家预测出了过去5次衰退中的9次。 

然而,我们却总是相信预测,迷信专家。

你去看看满大街股票预测专家们的生意。

“股票预测专家惟一的价值,就是让算命先生看起来还不错。”

巴菲特如是说。

时间也许愿意做你的朋友,但讨厌被你看穿。

 

“好了,就算你说得有道理,那你说该怎么办呢?”

难道我们能做的就是和原始人一样,熊来了就跑?

我们广大散户(包括我自己哈)不正是这样做的吗?

嗯,批评算命先生的文章,也无法逃离当算命先生的宿命。

为了本文阅读票房,请允许我给出一个模糊的科学算命:

一个原始人,该如何应对“熊来了”?

塔勒布老师的药方是:

在黑天鹅降临之时,具备反脆弱特性的事物不但不会受损,反而还能有巨大收获。

具体该怎么做呢?

原始人扔掉浆果,逃回山洞,在家人怨恨的目光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 狗熊可以吃人,人为什么不能吃狗熊呢?

  • 因为狗熊力气太大,村里人一起围攻也搞不掂。

  • 但是,听说隔壁村儿搞了个高科技,叫“陷阱”,能抓住熊。

  • 可是,用陷阱抓熊的概率太低了。

  • 慢着,假如大规模生产“陷阱”,会不会算得过来帐呢?

  • 再进一步,我们能否在浆果树林附近多挖陷阱,这样一方面保护我们摘果,而且会增加狗熊掉入陷阱的概率。

  • 时间长了,总会有狗熊掉进陷阱。这就叫遍历性。

  • 哪怕很久才抓住一只狗熊,但是回报实在太丰厚了,那肉也够吃上好几个月,熊皮还能做马甲呢。

嗯,这样我们平时吃浆果,然后隔一阵子抓一只大肥熊,生活充满了希望!

这的确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好的模型。

数学上也很容易解释:尽管抓住熊的概率很低,假设每天熊掉入陷阱的概率是1%,那么连续n天熊不掉入陷阱的概率,是99%✖️99%✖️99%……

这时候,你才会感受到,复利在干坏事儿的时候才厉害!

99%这个大概率数字,不断乘下去,会一点点累积成一个小概率。

因为熊掉入陷阱的概率是“1-99%✖️99%✖️99%……”,所以就变成了大概率事件。

这就是低成本陷阱的数学原理。

在现实中,的确也有这样的事物。

 

管理着43亿美元的环球投资,做的就是这样的生意:

主动小亏,偶尔赚入超级大钱。

福布斯杂志这样介绍道:

环球投资购入短期期权合约。这种金融工具的用途是规避市场剧烈波动以及金融市场崩盘,兼具“深凸性”和“虚值”两种性质。直白点说,只有市场突发大崩盘,这种交易才有得赚。

2020年三月,环球投资旗舰基金“黑天鹅事件预防协议”取得惊人的3,612%的回报率,令全年回报率一举跃升至4,144%。

然而,我想说的是,道理似乎谁都懂,真正赚到钱很难

从2009年到2019年,美股迎来一场超级大牛市,许多类似环球投资的尾部风险对冲基金都亏得一塌糊涂。

这类案例,在常识层面会给人以启发,也会实实在在地指导我们在投资乃至人生上的行动。

但是,作为成功神话,环球投资可能会“误导”太多人:

  • 我每天坚持买彩票算不算以极小成本博无限大的收益呢?

  • 我用90%的资金买指数基金和货币基金,用10%的资金炒期货,算不算哑铃策略呢?

当然都不是。

彩票和个人炒期货,都是负期望值,单凭这一点,就令绝大多数参与者稳稳地输光本金,并且毫无希望。

期望值是否为正,区分了赌徒和投资人。

即使期望值为正,你也要依赖于大数定律的实现。

但事实上,对于个人而言,你可能很难实现强大数定律的“足够多次”。

布鲁斯·纽伯格说过:“概率与结果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可能的事情没有发生(不可能的事情却发生了)向来如此。”

根据几何分布,你要扔14.7次骰子,才能让6个数字每个都至少都出现一次。你要和37.2个人交往,才能做到“和所有星座的人都谈过恋爱”。

也就是说,即使有了正期望值,你还需要遍历性。

太难了。

同样是利用“黑天鹅+肥尾效应”赚钱,塔勒布自己都熬不下去,据说后来的收益也一般。

环球投资的成员有十多位博士、数学家、交易专家。创始人马克·施皮茨纳格尔16岁就跟着一位期货高手打暑期工,身经百战,又去了纽约大学数学研究院师从塔勒布。

当年与塔勒布合作成立对冲基金Empirica,马克·施皮茨纳格尔才是不断亏钱时不哆嗦的那个人,塔勒布反倒吓得要命。

此外,环球投资看起来也很会做生意,也就是募集资金,因为基金总是需要弹药的。
环球投资的产品,被形象地称为“巨灾保险”,客户多是钱很多的金融机构,比如养老基金、主权基金(据说当年也向中国推销过)。
客户指定部分需要上“保险”的资产,向环球投资额外提供一部分资金,环球投资管理并对额外资金收取相应的提成。
举个个人投资者熟悉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指数基金投资最适合业余投资者,那么,如果我们采用塔勒布的“哑铃策略”,用大部分的指数基金,加小部分的尾部风险对冲,结果会怎么样?
马克·施皮茨纳格尔在2020年初的致股东信中(看来敢于给股东写信是个值得关注的投资信息)做了一个数据模拟:
  • 持有96.7%的标普500和3.3%的环球投资的“巨灾保险”,在过去十年的投资回报是319%。
  • 不仅好于仅仅持有标普500,也好于那些配置75%标普500和25%其他资产的组合。
  • 更何况,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一季度的40倍!

你看,环球投资的策略,像不像我上面编造的那个“熊来了”的故事,一个人想出了一个模式:

他对那些采浆果的人们募集资金,然后挖下了一个个捕捉黑熊的陷阱。

只要抓住一只大黑熊,他就能够赚回所有的陷阱成本。

所以,那些采浆果的人们,就向他付钱,相当于为自己的浆果投资买下了保险。

于是,“熊来了”这件令原始人恐惧并且不可承受的事情,因为陷阱的出现,变得值得期待,甚至可能带来肥美的收益。

环球资本作出了示范:

“在黑天鹅降临之时,具备反脆弱特性的事物不但不会受损,反而还能有巨大收获。”

 

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综上所述,应该是:

  • 别被熊吃了。

  • 别在死树下睡觉。

由此可见,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永远不要亏(大)钱。

第二条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风险,是永久损失的可能性风险。

但是,为了躲避熊,不去摘果子,什么都不做躲在山洞里,也不是回事儿。

从“熊来了就跑”,到给熊挖陷阱,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利用黑天鹅事件发大财,而是规避风险。

对于原始人而言,给熊挖陷阱是为了对冲风险,守护自己采摘浆果的收益。

假如你没有用于对冲风险的“捕熊陷阱”,就不要出去摘果子。

说个我自己亲身的经历吧。

为了避免任何小样本的偏差与误导,我用的是自己“虚拟赌博”的案例。

最近我经常在吃饭的时间,忙里偷闲,在野狐围棋旁观高手对局,顺便下注。

基本上我只选择AI与人类的对局,因为AI水平相当稳定,只要看准了胜率和赔率,控制好下注比例,基本上稳赢。

靠此策略,我稳稳地从几千块钱(虚拟币)的穷光蛋,成为资产高达五百万的棋迷。

昨天晚饭时,AI们似乎都在休息,我只看到了两个人类业余“9段”在对局,点进去看了一下,发现局面非常倾斜,黑棋优势极为明显,于是我没有遵守自己的“投资框架”,下注于双方都是人类的对局。

开始的时候,我还意识到自己在冒险,所以即使黑棋优势非常明显,“第一阶段”我还是只下注了40万,占总资产不到10%。

该局一共有三个阶段下注,每个阶段的赔率,会因为局面的进程而调整。

1、第一阶段下注40万,对应的是本金之外(下同)50万的预期收益。

2、到了第二阶段,局面朝我预期的方向发展,黑棋的盘面优势高达二十多目。

这算是大机会了,于是我加注100万,因为局势更明朗了,所以赔率下降,这100万对应的是80万的收益。

3、又过了一会儿,黑棋唯一的一块孤棋也安全了,马上进入收官阶段,白棋很难翻盘了,赔率居然还没变,我赶紧又加注了100万。

这两百万,约占我总资产的40%。

4、接下来进入了第三阶段。

这时候,白棋拼命反扑,盘面目数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白棋的代价是出现了一块孤棋,面临死活问题。

我算了一下,这道死活题不难,黑棋可以从内部灭眼尽杀白棋。果然,观棋区有个3段也摆出了变化,可见的确简单。

我翻看了一下第三阶段的赔率,这时大家都看出白棋无回天之力了,白棋获胜的赔率是1赔6。看油水不大,我没有再加注,哪怕几乎是稳赢了。

这时候,我的投资总览如下:

赔率的“陷阱”

5、此刻,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现在我一共下注了240万,赌黑棋赢,对应的是210万收益。

根据第三阶段的赔率,假如我反向,押注于弱势的白棋一方,只需下注50万,对应250万的收益,就可以实现对冲:

不管黑白那一方赢,我都能赚钱。

如下图:

赔率的“陷阱”

这就是安全套利吧!

然而我并没有这么做。

难道下黑棋的9段看不出这么简单的死活题?

为了那1%的小概率,我用得着额外出50万,去买个“保险”吗?

6、黑棋准备杀这块白棋了。这位9段异常谨慎,他连续在别处“打将”以拖延时间,可见他的小心,哪怕这道死活题对他来说太简单了。

然而,黑天鹅出现了,他居然走错了!

观战区哗然了,天呐,这个9段怎么啦?

7、黑棋怎么都不可能输的棋,输掉了。

于是,我的“煮熟的鸭子”飞了,“板上钉钉”的210万收益没了,自己白手起家赚来的240万本金,也灰飞烟灭。

(以上皆为虚拟币。)

那一刻的我,深深地意识到:

所谓的胜券在握,真的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没有尾部对冲的投资者,就不该留在赌桌上。

 

最后

总结十条

1、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在空间上是由很多个不确定性叠加在一起构成的,在时间上则可能反转反转再反转。

2、别指望靠某一层的“精确预测”来消除不确定性,“无知”永远包裹着“已知”。你需要在“无知”层构建安全气囊,守护你的“已知”。

3、当你对某个事物有一个主观判断,试一下两头看:往回想一下这个事物的基础概率,往后算一下这个事物的赔率、期望值和尾部风险。

4、像下棋一样,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你要想:下一步呢?再下一步呢?记住在竞技场上一盘棋唯一的目的是赢棋,而非局部的得失。

5、对于可能致命的事情,永远不要心存侥幸心理。这时候你要相信“别去你妈妈(或老婆)不让去的地方”这类常识,而不是专家们口中的“几乎不可能发生”,也别轻信“超过90%的大概率事件”。除非你有足够与其对冲的保险。

6、远离对股市的短期预测,远离那些自称料事如神的“大师”。人对控制经济的幻觉,和对征服大自然的幻觉,是类似的。

7、历史只在如何亏钱这件事上“很押韵”,要想赚钱总要应对“前所未见的新情况”。“保命”比“赚大钱”更重要。

8、个人买股票做投资,拿“闲钱”,千万别加杠杆,不管你区分石头和熊的准确度有多高,哪怕胜率极高。

例如段永平,连房子都不贷款,一方面是钱多,一方面是没必要,万一是熊呢?

9、从你不赞同的人那里学习,在你犯错的地方变强大,从你害怕发生的小概率事件中获得收益。

10、做时间的朋友,是指:

你知道自己和时间有一个沉甸甸的约会,

但你一点儿都不担忧,

这个约会什么时候发生。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7kJoU6YVipdb6VY7IwW0A

大脑杠杆


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儿的游戏:
研究人员把满满两口袋球放在被试面前,每只口袋里都有红两种颜色的
  • 一号口袋里,75%的是黄色,25%的是红色。
  • 二号口袋里正好相反,75%是红色,25%是色。

大脑杠杆

  • 你随机挑选一只口袋,然后把一个接一个往外拿,其间不得向袋子里面看。
  • 每拿出一个,你都需向研究人员汇报他的猜测:你手中的袋子究竟是居多,还是红色居多?
这是密歇根大学沃德·爱德华兹做的研究,主题是:
人类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如何对新信息做出反应。
实验的目的不是测试数学计算,而是测试人类对概率的直觉。
比方说,你摸出了一个红球,让你猜,这个球来自一号口袋还是二号口袋?可能性是多大?
聪明如你会说:这很简单呀,二号口袋里的红色数量比一号口袋里的多,那这个球来自二号口袋里的可能性当然更大。
然后你又从同一个口袋里摸了一个,还是红色,你可以再根据这个信息来调整你的猜测。
你会想:嗯,这个口袋是二号口袋的可能性又大了一点儿。
接着,你又从该口袋里摸了第三个球,还是红色。
(以上实验,应该是每次都把抽出的球放回原处。)
注意,实验的关键问题来了:
你觉得摸了三次都是红色球之后,该口袋是二号口袋的概率是之前估算的多少倍?

大脑杠杆

请你随便估一下,记在心里。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当年该研究的结果。
研究表明:
  • 当被试从口袋中抽出的是红色球时,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该口袋里红色占多数。
  • 假如他们抽出的头三个都是红色,那么他们认为袋中以红色为主的概率就变成了之前的3倍。
嗯,你看,人是会根据新信息,对过去的判断进行更新的。
可惜,这个估算差太远了。
实际上应该是多少倍呢?
27倍。
(以上案例,来自《思维的发现》,对于倍数表述的含糊之处,我没有调整。)
这个计算简单有趣,而且有时候非常令人疑惑。
请允许我画一下计算过程:
第一个球的计算不难,即使不用所谓贝叶斯也能够理解,一号口袋里有1/4的红球,二号口袋里有3/4的红球。这不很简单嘛,干嘛还要列个公式?
因为有时候你非用公式不可,尤其是两个口袋里的球总数量不一样的时候。所以,下图我还是用贝叶斯公式算了一下。
计算结果,来自一号的概率是1/4,来自二号的概率是3/4。
大脑杠杆
第二个球还是红球,这相当于连续发生,所以就是概率相乘,如下图:
大脑杠杆
第三个球还是红球,继续概率相乘,如下图:
大脑杠杆这个实验表明,人们的判断方向,以及根据新信息更新判断的感觉,都是正确的。
问题在于:人们低估了更新的幅度。
连续摸出三个红球,令该口袋是二号口袋的可能性,是一号口袋的可能性的27倍,而不是我们直觉的3倍。
(请注意,这里对倍数表述的依然有点儿含糊,但不影响计算和表达观点。)
根据上面的计算,如果连续摸出三个红球,来自二号口袋的概率是27/(1+27)=96.42%。
这里面让人迷惑的是概率叠加。
人们对一层概率的感觉还是可以的,但是多层概率相乘,就会有点儿绕不过来。
上面这道题,算了三层。
我感兴趣的地方,不是计算本身,而是“根据更新的信息,逼近真相的速度”。
也就是贝叶斯计算的预测能力。
大脑在面对信息时,会有一个加工的过程。
这种加工能力,决定了大脑厉害与否,以及一个人能否在现实世界里做出更聪明的决策。
如上计算,每摸到一个红球,是二号口袋的概率就会乘上3倍。三次的话,就是3的三次方,也就是27倍。
没错,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贝叶斯计算。
但是,你发现没有,这当中,似乎有某种连续的“杠杆效应”,令随便抽三个球出来,就达到了如此高的预测精度。
这,也是厉害的人的思维方式。
关于杠杆效应,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可是他不能,因为即使有一个支点,他也需要一个很长很长的杠杆。
大概有多长呢?
假设在与地心引力相同的均匀重力场做这表演,在一端为与地球质量相同的圆球,离支点距离1m,在另一端为70kg质量的实验者,则实验者与支点的距离约为900万光年。这距离大约是仙女座星系与地球之间距离的3.6倍。
只有杠精才能抬得起这么长的杠杆。
让我们简单温习一下初中的物理:
在力学里,典型的杠杆是置放连结在一个支撑点上的硬棒,这硬棒可以绕着支撑点旋转。

大脑杠杆

当杠杆静力平衡时,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这就是杠杆原理:

大脑杠杆

根据上面这个简单的公式,可以透过改变动力臂或阻力臂长度,使输入力放大或缩小,人类虽然没有撬动地球,但改变了地球。
原始人用杠杆原理来撬东西,埃及人用之建金字塔,我们用的小小的指甲剪,也是一个复式杠杆(一组耦合在一起的杠杆,你拿出来看看,一个指甲剪至少有两组杠杆。)
齿轮传动,则令“杠杆效应”变得具有连续性了。
最常见的如我们的自行车,整个传动系统,几乎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变速车更是如此。

大脑杠杆

如上,两个齿轮传递旋转运动。请注意,小齿轮旋转速度更快。虽然较大的齿轮转动较慢,它的扭矩按比例更大。
帕斯卡则实现了用齿轮来计算。
17世纪40年代,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为减轻父亲在税务计算上的工作负担,在22岁发明了能做六位数加减法的机械计算器。
下面是1652年造的一台帕斯卡计算器。

大脑杠杆

后来,莱布尼兹发明了一种甚至能够进行开方运算的机器,
他构想了一种“分等级的圆柱体”。
直到1948年以前,IBM所制造的手摇计算器,还在采用该类分等级的圆柱体的原理
自然,人们也会在金融领域来使用资金杠杆。
例如你从事某个高利润行业,年利润高达20%,于是你到处借钱,愿意付出高达15%的利息,实现了财富的杠杆效应。
然而,一旦你的利润出现了波动,例如降到了12%,负的杠杆效应就出现了。
很多富豪们更是使用了“复式杠杆”–杠杆加杠杆。
然而,一切皆有价。
于是,我们在新闻上看到,一家百亿资产的公司,因为还不起几千万欠款,导致了整个商业帝国的倒塌。
时间也能起到连续的“杠杆作用”。
例如高频交易,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就像鲸鱼张开大嘴从大海里吞食,小鱼小虾肉不多,总量却很惊人。
中国过去20年开发商为什么那么厉害?
因为同时使用了三种杠杆:
1、资金杠杆:银行的钱,政府的地,地和项目再抵押钱……
2、时间杠杆:卖期房;
3、空间杠杆:一个样板房,一小片样板空间,能卖成千上万套房子。
不消说,杠杆原理还是各种人生道理与成功学的必备良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皆有价。
杠杆原理也是如此,由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家伙组成的长期资本,将资金杠杆和时间杠杆运用得淋漓尽致,又有诺奖理论护航,依然因为极小概率事件发生,被反向作用的杠杆原理砸死了。
那么,贝叶斯思维的“大脑杠杆”,到底属于哪一种杠杆呢?
让我们说回贝叶斯的“杠杆效应”。
1968年6月,天蝎号核潜艇在大西洋亚速海海域失踪了,潜艇上的99名海军官兵全部杳无音信。
看起来是不是像大海捞针?
就搜寻的难度而言,的确如此。
海军请来科学家克雷文组织搜寻。
  • 首先,克雷文列出一系列能够解释天蝎号事故的场景。
  • 接着,他组建了一个囊括各方面专家的团队,让每个成员提供自己对每个可能场景的发生概率的猜测。
  • 在将整个海域被划分成了很多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有两个概率值p和q,p是潜艇躺在这个格子里的概率,q是如果潜艇在这个格子里,它被搜索到的概率。
  • 每次寻找时,先挑选整个区域内潜艇存在概率值最高的一个格子进行搜索。
  • 如果没有发现,概率分布图则会被“洗牌”一次,搜寻船只就会驶向新的“最可疑格子”进行搜索,这样一直下去,直到找到天蝎号为止。
克雷文采用的正是贝叶斯法,能够利用有限的信息进行预测,并且根据搜索“连续更新”。
也就是说,每一次“没搜到”的遗憾都不会被浪费,也不是简单被标注为“不在这里”,而是用于更新调整整体的估算概率。
再回头看我们开头的例子:
当你从未知口袋里摸球的时候,尽管你摸的球的数量非常有限,但是新信息的某种杠杆作用,在连续作用之下,能够让你以指数级增加的速度,逼近事物的真相。
当我们添加更多的证据,初始的信念会不断地被“洗刷”。
有人把天蝎号潜艇案例视为“群体智慧”,也有人将其视为“试错法”,其实并不精确确。
贝叶斯法,每一次都能利用新信息(哪怕是失败的信息),对原有信念进行更新。
这就是杠杆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可以不断循环,连续作用,从而产生了指数效应。
所以,贝叶斯思维的杠杆,是一种关于“可能性”的杠杆。
《贝叶斯方法》一书,开篇就提及了“贝叶斯思维”的奇怪之处:
贝叶斯思维和更传统的统计推断不同,贝叶斯推断会保留不确定性。
在贝叶斯派的世界观中,概率是被解释为我们对一件事情发生的相信程度。
换句话说,这表明了我们对此事件发生的信心。
为什么在这里会出现有点儿“唯心论”的主观与信心呢?
对比于贝叶斯派,频率派认为:
概率是事件在长时间内发生的赔率。
比如你一直扔一个标准的硬币,你得到正面的概率是50%。
但是,对于天蝎号潜艇失事,历史上没有那么多数据。
怎么办呢?
于是,贝叶斯派把概率解释成是对事件发生的信心,也就是说:
概率是观点的概述。
认为概率是主观的,并不意味着贝叶斯派是一群主观的家伙。
相反,他们随时打算更新自己的观点。
哪怕新的信息(证据)和自己的信念相反,哪怕消息很让人恼火,很羞辱自己的智商,贝叶斯派们也坦然接受。
如同传说中凯恩斯说的:“当事实改变,我的观念也跟着改变,你呢?”
但是他们又不是简单的见风使舵,他们不会因为新信息彻底抛弃旧的信念,而是通过一个并不复杂的公式,将所有的信息整合在一起。
《贝叶斯方法》对此总结道:
  • 即便获得了新的证据,我们也并没有完全地放弃初始的信念。
  • 但我们重新调整了信念使之更符合目前的证据(也就是说,证据让我们对某些结果更有信心)。
  • 通过引入先验的不确定性,我们事实上允许了我们的初始信念可能是错误的。
  • 在观察数据、证据或其他信息之后,我们不断更新我们的信念使得它错得不那么离谱。
比起“简单的”的贝叶斯计算,这些思想的价值才是宝贵的。
在我看来,贝叶斯法,就是一种“大脑杠杆”。
为了本文的票房,请允许我再次将计算和人生道理扯在一起,目的是为了反驳那些更糟糕的人生道理。
绝大多数成功学,都是基于“频率派”的统计结果。
很不幸,由于样本量过小,以及没有“双盲实验”,绝大多数成功者的经验和法则,都没啥作用。
在现实中,那些极其有限的表面上的确定性,会被茫茫人海和时间长河的不确定性彻底淹没。
“频率派”成功学,其”榜样“可能只是幸存者偏差。
那对于我们自己呢?
假如我们愿意承认世界是随机的,也愿意不断尝试,用于探索,”频率派“不是很好吗?
可能还是不行。因为:
每个人作为样本而言太复杂,而时光又太短暂。
人生的难处,或者说乐趣,都在于不可重复。
试验次数有限,样本量极少。
所以,一个人的成长,最好的方法是基于“贝叶斯思维”的试错法。
高普尼克说,贝叶斯学派认为学习本身很像科学进步的状况
  • 我们会考量一系列不同的假设对世界如何运作的不同描绘。
  • 有些假设可能比其他假设更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没有一个是绝对正确的。
  • 当我们说相信一个假设是正确的,我们真正的意思是,到目前为止,这是我们最好的猜测。
高普尼克提及了计算机科学家霍德·利普森的发现:
有一种策略是让机器人去发展自己身体的内部图像,然后机器人就可以预测如果身体内部或外部发生变化会怎么样了。
她试图将贝叶斯式的孩子的玩耍,与机器学习联系起来:
在试图做出任何有用的事情之前,利普森的机器人会以一种傻傻的、随机的方式开始跳舞,就像在婚礼上喝醉酒的表哥一样。
但是之后,它可以利用在好玩的跳舞阶段收集到的信息来决定当意外发生时该如何行动。即使工程师们拆除了其中一个机械臂,它仍然可以行走。那个一开始看起来明显没有用处的舞蹈将使机器人在以后更加强大。
从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到波普尔试错法的身影:
1、提出问题;
2、大胆假设(试探性理论);
3、检验证伪(排除错误);
4、提出新的问题。
当我们使用贝叶斯那个简单的公式,进而再利用计算机来构建算法,波普尔的“试错法”就会显得更加强大。
说回如何变成一个更厉害的人,就像阿尔法狗,后来最厉害的版本,已经不需要向人类的棋谱,完全靠自己学习。
这不是说不该向更厉害的人学习,只是对AI来说人类的棋谱不够用了,也用不着了。
简单而言,用穷尽法,把“天下所有厉害招数全部装在一起随时调用”的专家模式,对于AI来说,目前并不管用。
对于人类学习的效率而言,可能也是。
再厉害的大脑杠杆,也需要一个支点。
那个支点,就是你自己。
无人能够替代。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这些差距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大概可以总结为:
1、人们在最初的认知、判断、信念上,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2、厉害的人会不断根据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信念;
3、尤其是,当某个人建立了自己的“贝叶斯算法”,就拥有了“大脑杠杆”;
4、然后,他在某个领域持续使用这种“大脑杠杆”;
5、如此一来,他就有机会实现指数式的增长。
以我自己有限的社会阅历看,那些特别牛的牛人,你与他们接触,会发现很多时候并没那么厉害。
例如,对于某个新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这家伙的见识还不如我呢。
但是差别也许在于,那个牛人在不断地更新,而你还在洋洋自得,或是在维护自己的英明正确。
比如说,我脑海中浮现出几个牛人,你和他聊天,开始的时候,双方唇枪舌剑。结果不一会儿,你发现他在引用你的话和观点了,而且一点儿都不会不好意思。
这就是贝叶斯主义者的特点:信息是用于更新“自己的信念”的,不管这信息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也不管这信息对自己当下的观点有利,还是不利。
贝叶斯主义者敢于抛出自己的观点,也不畏惧质疑和调整自己的观点。
就像乔布斯,到处骂别人的观点是狗屎。
但是假如回过头来,他发现那玩意儿很香,乔布斯敢亲口把那坨东西吃下去。
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不是初始值的差别,而在于“大脑杠杆”的差别,以及是否幸运地在某个领域连续运用“大脑杠杆”。
最后
总结十条:
1、世界不是由“对错”构成的,而是由可能性构成的。
2、哪里有什么“一眼看穿本质”的神人,只有厉害的贝叶斯主义者。
3、而贝叶斯主义者,善于在某个半径内连续使用“大脑杠杆”,实现指数式进步。
4、好消息和坏消息是等价的,只要你能有效运用于更新信念。
5、“大脑杠杆”不是天生的,与智商无关,与哲学计算有关。
6、我们需要用逐步消除不确定性来接近确定性,而不是用确定性来证明确定性。
7、作为计算“不确定性”的概率,会基于时间和空间进行叠加,从而产生复式的杠杆效应。
8、所谓“长期主义”,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而非不断自我说服的过程。
9、杠杆原理需要遵守“力矩平衡”,你省了力就要多走路。一切皆有价。当然,类似于齿轮和滑轮,可以实现机械和计算上的自动化。
10、大脑和孩子也许天生就会贝叶斯。保护好自己孩子般的犯错勇气和探索精神。
总之,一个贝叶斯主义者既不会为自己的坚定信念而献身,也不会因为对这个世界的怀疑而裹足不前。
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