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节:穷人瞎热闹,富人偷赚钱

作者:水木然

赚钱是认知变现,亏钱是认知缺陷。

 

1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每次重大节日,对穷人来说都是一次大消耗,因为需要各种买买买,然后各种送礼和收礼。

 

而对富人来说,每次过节都又是一次收割穷人的机会,因为他们可以制造各种概念,让穷人忙得不亦乐乎,还能乐在其中……

 

如果我们去观察那些过于追逐‬“仪式感”的人,或者是对各大节日执念太重的人,基本上都是外求主义者,他们往往没办法给自己安全感、存在感、幸福感,所以严重依赖外界和别人,需要通过各种外在表现来给自己制造这些感觉。

 

比如那些一定要通过生日时男朋友的表现,来验证他是不是足够爱我的女生……

 

比如一定要在某节日期间吃到什么、玩到什么才认为自己没有白过的人……

 

比如那些喜欢通过炫耀节日礼物,来证明自己过‬的有多好‬的人。

 

有句古话叫“求人不如求己”,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只有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幸福负责的时候,他就清醒了,算活明白了。

 

世界就是那么有意思:当一个人实现了自我圆满,完全可以独立发展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来帮他。相反,当一个人总是在外求,遇事就祈求别人和外界帮自己,所有的人都会避开他、远离他。

 

因为人们都喜欢锦上添花,都不喜欢去雪中送炭。

 

所以穷人过节,富人造节。穷人节过,富人钱赚。

 

这也是我说反复说的那句话,商业的本质就是:看清真相,制造假象。

 

 

 

 

2

 

每次过节,关于收礼都有个“收礼定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别人送给你的东西,都是你能买得起的。

 

你买不起的那些东西,从来没有人送给你。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别人在给你送礼的时候,首先会衡量你的价值,他们只会送给你那些在你价值以内的东西。


也可以这样理解:别人在为你付出时,不会付出超出你价值之外的部分。因此,要想别人送你一件东西,首先你得自己能买得起这件东西。

 

所以我们要牢记这个真理:没人会为你价值以外的东西买单! 

 

 

 

3

 

我们必须看透一个趋势:一个社会越发达,人与人的独立性就越强,未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经济体,每个人的价值都会呈现的一览无余。

 

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一定能实现以下三点:

 

1:每一种东西,都有明确的归属,一切物有所属;

2:每一种东西,都有明确的价格,一起都明码标价;

3:每一种东西,都可以进行兑换,随时随地能交易;

 

未来一切都可被钱量化,一切皆可交易。包括人的时间,甚至人的情感,全都是明码标价的。你若想要获得多大的尊重和支持,你就得先拥有等价的条件。

 

未来的社会,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义务对另外一个人忠诚。人所有的忠诚,都在演变对价值的忠诚。

 

不要指望有人无条件的对你忠诚和付出,除非你这里一直都有他想获取的价值。

 

一旦你身上价值消失了,不仅时代会抛弃你,你身边人也会抛弃你,合作/恋爱/婚姻都是如此。

 

为什么如今社会恋爱容易,婚姻却很难?因为恋爱的本质是情感交换,而婚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情感交换只要互相有感觉就行了,而价值交换需要两个人能并驾齐驱,互相馈赠价值,这就太难了。

 

因此,现在人之所以那么容易就离婚,就是因为人们纷纷跳出了世俗道德的束缚,都直奔价值而去了

 

3

 

不是我们变的越来越现实了,而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一切都以效率为导向的大时代。这个社会时刻都要求人们能要以获取价值为导向,要把效率/效益放在第一位,你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力,一切都是拜时代所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都是这个时代洪流下的蝼蚁。

 

在你没有价值之前,独善其身是一种美德。

 

世界越来越机械化,在这冰冷嘈杂的机器声音里,真正能够给你依靠的,永远都是你自己,你的幸福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包括你所谓的另一半。

 

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谁可以真正帮到你。

 

人生,其实只有一个好朋友,就是最好的自己。

 

做好你自己,总有一天,你会与他不期而遇。

 

还是一句话说的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oqS1GoCkTuaPesy9jPYjQ

为什么有钱人不再购买奢侈品?

作者:水木然,微信公众号:smr8700

赚钱是认知变现,亏钱是认知缺陷。

加入“水木然学社”,来一场认知突围!(文末加入)

社交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我们需要在最短时间证明自己是个厉害的人,从而在接下来的沟通中占据主动权,并且提醒对方(或大家),不要对我耍花招。

首先,我们设想有以下两个场景,问一下大家的感受是什么。

第一个场景:你跟一个年轻又浓妆的女人谈合作,你们是第一次见面,你对她的一切并不是很清楚,你们面对面坐好后,她的第一个动作是随手把自己的包放在了桌子上,包上有个很大的LOGO:LV。这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第二个场景:依然是一个类似的女人,依然是跟你谈合作,依然是你们第一次见面,只是她用的是一只看不出品牌的包包,面对面坐好后,她顺手把自己包里的一本书放到了桌子上,淡定的开始注视着你,这本书看起来非常高深,类似于《公式之美》,或者《物演通论》这种。

为什么有钱人不再购买奢侈品?(深度)

(顺便提一下,这本书用几百个公式解释了世界的规律)

我在群里做了调查,从大家的反应可以看出来,似乎已经没有人对第一个用LV包的女人充满敬畏了,大家普遍觉得对方很普通,没发现特别闪光的地方,反而是第二个女人,大家普遍觉的似乎有点高深,引发了我们想试探性沟通的心理倾向。

在任何一个时代,高阶层的人群总是需要给自己贴上一种标签,从而维系在社会上的地位,既不能脱离这个圈层,也不能让别人随便闯进来这个圈层,这是社交的根本逻辑。

 

而在社交过程中,阶层高的人往往占据主动权,往往更能拿捏阶层低的人,从而在谈判过程中最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社交场合的每个人,都需要第一时间对别人制造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而在之前,奢侈品是高阶层的人制造这种居高临下氛围的最好工具,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买不起这种奢侈品,所以LV香奈儿爱马仕等等都是上层社会的标配。这也所谓的“炫耀性消费”,比如戴上一块几十万名表的人,往往不是为了看时间,而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品味和地位,从而和大众拉开距离。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奢侈品越来越足以标榜自己的身份了。一方面是绝大部分人都能买得起了,即便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省吃俭用一点,努力垫一下脚尖,也可以够得着。

 

 

另一方面,奢侈品的购买渠道拓宽了,比如电商、海淘,代购等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拥有奢侈品,再也不是什么可值得骄傲的事情。更何况互联网的发展,让山寨和仿货横行。

还有就是互联网借贷,让很多普通人钻了空子,他们为了获取更多机会,也会透支自己能力去购买奢侈品,以至于现在满大街都是奢侈品,大家越来越没有感觉了。

放眼四望,现在几乎没什么东西值得炫耀。包包、香水、大牌服装、坐飞机、游轮度假,豪车,这些东西大家基本都能负担得起。这就是为什么大街上的豪车越来越少,因为之前很多人用豪车证明自己的地位,而后来由于很多人贷款去买豪车,导致真正开豪车的人不再喜欢开豪车

 

有意思的是:

当奢侈品和豪车不能在区分阶层的时候,一种更加与时俱进的方式就出现了。

这就是文化资本,这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在《资本的形式》中提出的概念,文化资本是这个时代上流社会封杀底层人士的新手段。

我经常说,中国经济的上半场,解决的是物质的问题,中国经济的下半场,解决的是精神的问题,2021年就是上下半场的分水岭。

当社会的一部分人解决了物质的满足之后,他们的第一需求就是转向精神满足。们正在进入一个“谈资”比“名牌”包还要贵的社会。那些解决了物质层面的人,开始人生、哲学、社会等问题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只有解决了物质问题的人,才有资格谈精神。

 

 

我们看看美国现在的阶层是如何划分的:

 

设想在一个聚会上,你跟两位年轻女士聊天。其中一位女士拿的包看上去挺一般,但是她居然关注的是总统大选的问题,甚至能拿出一本书来预见美国的命运。第二位女士的包一看就是名牌,但她关心全是各种娱乐八卦,和每天吃什么的话题,显然第一位女士的财富量级远远超过第二个女士。

什么财富级别的人就关注什么层次的问题,什么认知层次的人就探讨什么样的谈资,一个人的地位刹那间就跃然纸上,这就是文化资本。

在今后的社交过程中,你读的书,你抛出的话题,你的见解,就如同发出了一个信号,只有同一个层次的人才能接收到这个信号,从而跟你建立起链接。

这个时代能证明我们层次的东西,已经不再是一个包包那么简单,不再是有形的,往往是那些无形的东西,有形的东西人人皆可复制,唯有无形的东西,模仿起来最难。

但即便是这样,社交依然有技巧,比如下次大家尝试一下往桌子上摆这本书:

当然,买一本书未必需要从头到尾全部读完,哪怕你随身携带,都会提升你的气场和能量级。

书,是最好的社交工具,也是提升一个人气质和能量的最佳工具,没有之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BrAVpGMnI00F7kIKl04yw

往前走,别害怕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讲到,我们要避免「计数器思维」。

有朋友问:是不是所有的目标量化都是不好的呢?我们是否要抗拒一切这样的做法呢?

当然也不是,也是存在正向的目标量化模式的。我举个例子:

情境1:我这周要读某本书,每天要读50页,一周内读完。

情境2:我这周要读某本书,希望能产生一些灵感或想法,最好能做3-5张知识卡片。

这两个情境是相似的,但后者的思维方式,就要比前者好很多。

为什么呢?因为前者会给你一种明确的要求和限制,它会驱使你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来完成。那么,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你就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完成任务」上 —— 也就是读完规定的页数 —— 而不是「如何从读书中得到收获」上面。

这就是上一篇文章讲到的:把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降维」成一个单一的平面,从而养成一种不好的、一味追逐数字的行为习惯。

而后者呢,它的限制和要求宽松很多,只是给你指定了一个方向 —— 读书,并去做知识卡片。那么,你就可以有更大的余力和空间,去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行动和思考。

 

只要目标一致,如何去达成目标,甚至达成目标的量是多少,其实就不是特别重要了。

简而言之,一个更有效的做法是:用「我如何衡量我的收获或表现」,来替代传统的「我如何量化我的行为和结果」。这样会给你留出更高的「自主性」空间。

所以,在考核团队的时候,我一般会针对表现进行考核,只要你的表现能够达标,并且过程不违规,那么,你是如何做到的,花了多少时间精力,用了什么方式,都可以自由去决定。

往前走,别害怕

不过,我今天想谈的,是另一个话题。

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上面讲到的例子。在情境1中,你很容易出现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你会更容易关注到任务的目标,自己的进度,以及「我还有多久才能完成目标」。

换言之:你关注到的,始终是那个高悬在头上的结果,以及跟结果之间的差距。这会给你不断带来阻力。

想一想:你每天在锻炼前,都想着「还有20斤的目标要去达成」;每天背单词前,都想着「还有1870个单词」……久而久之会怎么样?

 

你会一直生活在压力之下,被压力驱使着去行动,一步步逼近目标。  

这个过程对你来说是痛苦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去「坚持」—— 这种现象,我称之为「被迫的自律」。

而采取情境2的思维方式,可以令你的视角发生转变:你不再会去关注结果和差距,而是会关注到: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成长。

你会始终保持一个正面的心态。而这种正面的心态,会不断产生成就感,为你的行为提供动力 —— 也就是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很多次的「正面的循环」。

一个好的行为模式,一定不是靠指标来驱使你去行动的,而是靠你从行动中获得的反馈,来自然而然地产生动力。这才是做成一切事情的根基。

这两种模式,在心理学中恰好有一个对应的理论,叫做调节焦点理论(Regulatory focus theory)。

1997 年,心理学家 Higgins 提出了调节焦点理论。他把一个人尝试去达成目标的模式分为两种,分别是:

  • 预防焦点(Prevention focus):我的行为会不会产生坏结果?

  • 促进焦点(Promotion focus):我的行为会不会带来好结果?

简单来说,预防焦点就是「不做错误的事」,而促进焦点则是「做正确的事」。

所以,当你用情境1的心态去行动时,其实就是落入了「预防焦点」的模式之中:你会以「理想的状态」作为合格线,认为:达到这个状态才算合格,不达到这个状态就不算合格 —— 于是,你的一切行为,都会受到对于「不合格」的恐惧的驱使。

换言之:你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我必须如何如何」的心理预设,再推动自己去实现这个预设。

反过来,情境2的模式呢,则是促进焦点的心态:你是以「现状」作为起点,只要一切能让你离这个起点取得进步的行为,都是好的,都是有用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我可以如何如何」的心理暗示,它可以帮助你给自己松绑。

往前走,别害怕

当然,前面讲的只是一个例子,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看待「预防焦点」和「促进焦点」?

我把习惯采取预防焦点的人,称为分析者。把习惯采取促进焦点模式的人,称为进取者。

分析者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呢?

在面对一项任务时,分析者会先去收集大量关于这项任务的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先把所有的可能性想出来、想清楚,再去考虑怎么去做 —— 这也是我把它叫做「分析者」的缘故。

那么,一般会有两种情况:

1)他们会更容易关注到一件事情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其中的负面结果和威胁。从而,更倾向于去规避它。

如同我在 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中所说:分析者会更容易产生内耗。因为他们在面对一项任务时,往往会更容易注意到任务的困难之处和失败的后果,从而会更容易夸大对任务的恐惧。

这种恐惧投射在他们的心智世界中,就会造成「灾难性想象」,导致内耗和踟蹰不前。

2)他们会更倾向于遵循一条已经被证实可行的道路去行动,从而最小化过程中的差错。

很多朋友在之前的留言中提到「内卷」,这也可以算是「内卷」这种现象的一个成因(当然只是成因之一)。因为太多的人属于分析者,因此他们会更容易挤在同一条路上,这也就导致了,这条路会变得更拥挤。

因此,结果就是:分析者的行为往往偏保守,偏「保持现状」。他们要么不做,要么因循守旧,很少能够有突破和创新。

举个例子:当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一个典型的「分析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呢?

往往是这么三个步骤:

1)烦恼: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好好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来打破我的生活状态?

2)恐惧: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棘手,它会不会很难办?会不会占用我很多时间精力?如果我处理不好,是不是会很麻烦?

3)回避:我能不能先做点别的,先拖着它?等到实在拖不下去了再去面对。也许拖着拖着,它就不见了呢。

对分析者而言,维持现状是足够好的,他们不喜欢变化,也不喜欢风险。除了采取必要措施来防止产生不好的后果,他们一般不喜欢行动。因为不去做就不会错,但做错了就可能很麻烦。

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行动力很差,喜欢拖延、不去行动,不要急着给自己贴「懒惰」和「不自律」的标签,因为除了「状态导向」之外,也有一种可能:

你属于「分析者」,倾向于规避错误,难以承受失败和负面结果的威胁,更喜欢保持现状。

不要停留在表象,要去挖掘藏在背后的原因和可能性,这样才能真正地从系统和结构上去解决它。

往前走,别害怕

上面讲了「分析者」,那「进取者」呢?

进取者的特征和心态,一般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先做再说」和「随机应变」。

也就是说:比起收集信息、分析任务,进取者更喜欢先采取行动去试探,从试探中得到反馈,再去修正和完善自己对于任务的理解和预测。通过不断循环这个过程,最终把任务解决掉。

这就是「进取」:去做,可能会出错;但不去做,就永远不知道深浅。

在这个过程中,进取者很容易碰到意料之外的阻碍和问题,但他们很善于采取行动来试着克服障碍、解决问题。因此,比起分析者,进取者往往会有更强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 也就是构建正向的循环。

另外,进取者往往不能忍受重复和无聊,比起「做同样的事」,他们往往更喜欢尝试一些不同的做法,来丰富自己的经验。因此,他们会更有创新精神。

同样,当面临一项挑战时,一个进取者标准的心态是什么呢?

1)兴趣:有新的东西出现了,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我可以观察一下,它有哪些点比较吸引我?

2)试探:它看起来很有意思,我能不能先采取什么简单的行动来尝试一下,增进对它的了解?

3)改变:看来这个方向似乎不太行,那么我能不能改变一下,换一种思路和做法来试试?

当然,进取者也不是全然都好,他们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

1)容易空耗精力,在一件事情上耕耘半天一无所获;

2)容易低估风险,从而遭遇自己难以处理和解决的困境。

那么,如何大致判断一个人属于分析者还是进取者呢?

与习惯「谋定而后动」的分析者不同,进取者看起来总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如果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见过这样的人:

  • 活力十足,一想到什么点子就立刻行动;

  • 风风火火,经常拉着你一起探讨、交流;

  • 喜欢尝鲜,总是在做不同的事情,而且间隔期都很短……

那么,他很大概率就是一个进取者。

另一个简单的做法是,观察他面对一个新鲜事物时的第一反应。

如果他的反应是「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问题」,那他多半是一个分析者。

而如果他的反应是「看起来很有意思,我可以尝试一下」,那他就很有可能是一个进取者。

往前走,别害怕

讲了这么多,是不是说分析者一定不好,进取者一定会更好呢?也不是。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使用预防焦点和促进焦点,而不是把自己绑定在某一种类型上 —— 但不用说,这是非常困难的。

实际上,由于大脑固有的一些惯性,我们通常是会有比较明显的倾向的。

一种惯性是「损失厌恶」:在远古时代,获得收益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遭遇危险则往往是致命的 —— 你很可能直接死掉。因此,经过一代代的进化和传承,我们继承了这种对「失去」的厌恶,以及对威胁的高度敏感。

这就导致了,我们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更倾向于采取预防焦点。

另一种惯性是路径依赖。对大脑来说,根据不同场景采取不同策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会消耗很多资源和空间。因此,我们更习惯的做法是:用一套模式去应对不同的场景,只是稍微对它进行微调。

因此,大多数人都会更加偏向于分析者。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高度强调「行动」和「收益」的社会。你因循守旧,那你就会跟其他千千万万人一样,难以脱颖而出;反过来,你去行动,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虽然很可能遭遇失败,但也因此使得自己有出类拔萃的机会。

所以,我们会觉得什么样的人会有「领导力」,有「领袖气质」呢?往往不是那些思考问题非常缜密、全面的人,而是那些具备出众的勇气、魄力和行动力,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的人。

虽然这两者各有优劣,但总的来说,进取者的上限会更高一些,当然下限也会更低一些。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进取者整体的生活满意度会幸福感,会比分析者更高一些。

Higgins 的一系列研究发现:

  • 当一个进取者取得成功时,他会体验到高强度的快乐;反之,当他遭遇失败时,他会体验到低强度的痛苦。

  • 而当一个分析者取得成功时,他会体验到低强度的平静;反之,当他「出错」时,他会体验到高强度的紧张。

也就是说:

一个进取者,他的人生体验是一条虽然偶有波折、但整体向上攀升的曲线。只要不遭受重大的打击,生活满意度就会越来越高。

他们追求的是「快乐」。

 

往前走,别害怕

反之,一个分析者,他的人生体验是一条平缓的曲线。偶尔也会有「脱离正轨」的恐惧,但都能比较快地恢复原状。

他们追求的是「平静」。

 

往前走,别害怕

并不是说「快乐」一定比「平静」更好,实际上,如同我在 什么样才是好的生活? 中所说的:最理想的生活,一定是两者兼备的,这才能构成最完整的生命体验。

但是,如果你过度地倾向于分析者,那么,适当往进取者的方向去移动一下,也是不错的。

这可以使你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变、混乱、不确定的外部世界,增强自己的反脆弱性,不至于受到「脱离正轨」的冲击。

往前走,别害怕

最后,简单提一下:如果你是比较极端的进取者或分析者,可以做些什么,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平衡?

如果你是进取者,那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参考这三个小建议:

1)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好应急预案(也就是俗称的 Plan B),这可以帮助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快地恢复状态。

2)多复盘,把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系统的模板、流程、方法论,可以做成具体化的步骤和核对表,方便自己避开可能的「坑」。

(可参见:这篇文章,讲透「复盘」)

3)多拓展自己的视野,跟不同的人接触,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从而为更多的可能性和探索留出空间。

如果你是分析者,那么,可以参考这些方法:

1. 转变分析视角

分析者常用的分析视角,是从事物本身出发,去考虑「它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它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这种心态,就特别容易夸大和凸显事物本身的威胁,从而造成虚假的恐惧。

所以,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是:把分析视角,从事物本身,转移到「我跟它的关系」。

亦即:从考虑「它会有多糟」,转变成「我可以如何影响它」「有什么对事情有帮助的做法,是我可以去做的?」

举个例子:你要向客户、领导、合作伙伴讲一个坏消息,你可能会很担忧,会在心里不断想象他们勃然大怒,或是失望的样子。但这种想象,只会进一步加剧你的担忧,让你长久地困在内耗之中,对解决问题是毫无帮助的。

更好的做法是:想象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提出什么问题,会说出什么样的话,然后,针对他们可能的反应,想清楚: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应对他们,来尽可能地缓和场面、降低负面的后果。

通过思考「我能做什么」,并不断地在心里预演,那么当你去行动的时候,就可以无需再动脑思考,可以直接调用你预设好的框架来回应,从而减轻你的负担和认知负荷。

2. 拓展可行路径

前面讲过,分析者很常犯的错误,就是困在一条已经被证实的道路上,不断地重复,难以挣脱出去。

这种路径依赖,完全依靠自己是很难挣脱的。这时候,不妨试着去拓展自己的圈子,接触一些不一样的人,从他们身上了解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路径,来让自己知道:原来通往终点的路,不一定只有一条。

举个例子:有些朋友可能年岁渐长,困于职业的平台期,感觉自己没有太大成长,但又不敢贸然改变行业。为什么?一方面缺少方向,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尝试会以失败告终,白白空耗了时间精力。

这个时候,依靠自己闭门造车去想、去思考,其实是很难有突破的。你可以做的,是去拓展圈子,接触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的故事。他们有没有遇到过跟你类似的困境?他们是怎么做的?你是否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样,不论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还是转型,到一条新的赛道上,你所做出的决策,都会有更可靠的依据。

所以,我一直很强调一点,就是多元化的碰撞。你的过往经历,会决定你的思维模式;你的思维模式,又会决定你的视野。它会限制住你的认知边界,使你只看到眼前的路,看不到其它的可能性。

记住:知识是有网络效应的,可能性也是。你拓展的节点越多,所可能创造的联系,也就越多。

3. 积累成功经验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去行动,其实差的是什么呢?也就是那么临门一脚。咬咬牙,闭上眼,往前走一步。你可能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那么,如何鼓动自己走出这一步?

最关键的就是:在跟恐惧对抗的过程中,你怎样能够让自己抢占到上风 —— 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只要把握住这一瞬间,迈出去一步,也许,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一个有效的建议是:积累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可以是自己受到的肯定、认可、赞赏,也可以是自己的心得 —— 在过往类似的情境中,我做对了什么?我是如何做对的?

通过这个方式,来完善和丰富你的「内隐自我」,使你拥有更足的底气。

很多时候,面对困难和挑战,你所缺少的,可能就是这么一颗小小的、轻微的砝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WANB9bPi4emWjHFulVnvw

一个中年人,希望自己 20 多的时候知道这 8 件事

编者按:人生的很多道理都需要实际经历之后才能深刻地明白。然而,先于他人了解这些道理,至少可以让你在生活中更快乐,活的更加透彻。本文译自Medium,作者Sean Kernan,原标题为” 8 Things I Wish More People Knew in Their 20s“,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我如今快40岁了,四十不惑。回过头来看,如果我在20多岁的时候能理解这8件事,那我就会活得更快乐,更有效率,忍受更少的痛苦。

1. 勇于离开对自己有害的事物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我父母的关系有问题。他们从来没有好好相处过,他们毫无共同语言,有的只是抱怨和眼泪。这就是他们,经历了16年的苦难,有了3个襁褓中的孩子,还有一场混乱的离婚。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都没有足够的勇气离开。

我还有个朋友长期为债务问题而头疼,他对自己未来的收入和支出做了很多假设,在钱的问题上大家通常都是这样。

这些问题都不能逃避,只能尽快解决。

迈向30岁的时候,行李越少越好。

2. 你的薪水取决于你的可替代性

我大学毕业时很天真,以为有个好学位,再加上努力工作就能让我战无不胜。

我以为公司会争相雇我,我每年都会加薪。

但你的崩溃只需要来自一家公司裁员,或者一个经理不喜欢你。

我们的薪水和工作保障与有多少人能够做我们的工作直接相关。这不是一个观点,这是经济学。

你要么让自己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员,要么学习一些其他公司更需要的技能和资格。否则,就等着被人替代吧。

举个极端的例子,我有个朋友曾经在一家相机公司做高级技术支持。现在,38岁的他所在的公司破产了,他失去了工作,而且没有多少可转移的技能。

3. 直面艰难的谈话

我最懦弱的行为之一发生在我21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和女朋友是通过电话分手的,而不是当面。如果用10个等级来衡量这事会有多糟糕,我给打9.8分。

有人曾经告诉我,“你在生活中能走多远,取决于你愿意进行多少艰难的对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智慧变得更加明显。我见过很多问题激化成新的、更麻烦的困境,就是因为我们缺乏及时面对这些问题的信念。

4. 给自己创造财务安全垫

我女朋友经常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存钱和投资。

  • “为什么不多出去玩玩呢?”
  • “为什么不买___呢?”

省钱就是力量,它给你选择权和控制力。

我最好的建议是:尽快攒够一年的生活费。然后,继续攒钱和投资。

储蓄能让你有选择离开的勇气,而且有了这笔钱,你就有了安全感。它能缓解你的焦虑。

整整69%的美国人连1000美元的储蓄都没有。不要让自己受债务的摆布。

尽快学会投资,时间是你的朋友。每个月存一些钱,慢慢的就会积少成多。

5. 你的朋友就是你的未来

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我父母会关注我的朋友。

我的祖父也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五个最亲密的朋友,我就知道你平时是什么样子了。”

在你30岁出头的时候,同龄人之间的差异变得尤为明显。有些人将从医学院毕业,而另一些人仍混迹在酒吧里,迟迟毕不了业。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会从同伴身上吸取一些特质。这是我们的本性。所以,尽量和那些你欣赏的人在一起。

有人想和你做朋友,并不意味着你们应该成为好朋友。

你可以是一个善良和慷慨的人,但也应该有选择性地花时间和谁在一起。

6. 抓住生活中的小幸福

小时候,我们以为幸福可能意味着荣誉,意味着自由自在奢华的生活。当我准备迎接40岁到来的时候,我最满足的莫过于能在正常时间上床睡觉,努力工作,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过,人类天生就会追求矛盾的事物:新奇性和一致性。经常感到有点不安是正常的。我发现当一个人有目标的时候,追求新奇是最可取的。你可以在成功创业后去度假,或者在剧烈运动后犒劳自己一顿高热量的食物。

7. 不要害怕事业转型

我在职业生涯的早期经历过一段非常痛苦的调整期,在那段时间里,我不得不面对理想化的期望和实际操作的现实之间的差距。后来我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我看不到我在这一行的未来。我经历了这个可怕的转变,非常类似于一次痛苦的分手。

你即使在做自己讨厌的工作也没什么。探索你的激情所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想自己想做什么上。尝试新事物,学习新事物。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做出彻底的改变,也不要感到不舒服。

8. 大多数人际关系都有截止日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自己周围的人在一直变。人们会不停来来往往,一段关系结束,一段关系开始。你社交圈的核心是你的家人和最亲密的朋友。

远离那些不值得交的朋友,和你最珍视的人保持联系。

译者:Jane

转自:https://36kr.com/p/1076988620861314

去年混江湖的一些心得

 

1

 慢就是快

 

有小伙伴说我公号为啥写热点新闻内容那么少,这事也是我去年想明白的最重要的几件事之一。

我前期蹭过一段时间,效果非常好,文章阅读量冲得非常非常高,一度让我有了种好日子就这样过下去的感觉。

 

但这是个双向的事,内容在选择读者,读者也会选择内容。天天蹭热点,读者结构也会慢慢发生变化,那些并不关注热点、在意深度的读者就会流失,最后都剩下了只看热闹的读者。不是说看热闹就不好,只是我跟他们在一起没法进步。


我后来发现不少有水平的博主,经常蹭热点,时间长了离开热点就不会写了;更重要的是,他的粉丝结构也变了,他再转不回去了,写点别的粉丝就嚷嚷,说别写这个我们不看这个。这样博主很容易动摇,一直蹭谁都心虚,不想蹭又停不下来。

 

所以我果断调整了思路,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写每篇文章,我必须能学到点啥,也能让读者学到点啥。这么搞尽管阅读量不像之前那么高了,但是整体扎实了,我自己一边写一边学,也能保持一个不断进步的势头。

 

我想了想我以前做过的很多事,其实沿着既有路线慢慢搞下去就可以了,但是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情绪波动,患得患失,急于求成;要不就是意志消沉,太过在意被人评价,反正是最终搞黄了。多年以后一复盘,发现绝大部分搞黄的事,基本跟心态崩溃有关;甚至这个公众号,我放弃过一次,考虑放弃过几十次。

 

大家也都可以反思下,是不是大部分没做成的事,跟能力关系都不太大,主要是当时想法太过奇葩,太过急于求成,自己把自己给坑了?

 

我也经常收到各种批评,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这是没办法的事,以前这玩意挺干扰我,经常让我陷入自我怀疑;现在好多了,能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排除在外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从我只有200个关注者开始,就不断有人说博主你写得不如以前了,到如今全网几百万关注了,还在听这种声音,现在想想,确实是没办法的事,不管你做啥,都会有人不喜欢,如果太过关注负面评价,那啥事都别干了。

 

而且心态崩溃导致事情被搞黄这个逻辑到处都适用。比如有人炒比特币、白酒、电动车、光伏,从价格很低的时候就开始炒,等到这些东西价格都非常高了,他们反而没赚到钱,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在波动中上涨的,大部分人随着价格的波动各种操作、各种买卖,最后看着好像折腾很多年,其实根本没赚到。

 

不管干啥事,都要情绪稳定,最好是么得感情。

 

我前段时间在知乎回答问题的时候,当时讨论的是到底能不能一辈子做技术。

突然发现个问题,其实能不能一直做,和技术赚不赚钱没关系,关键是自己的心态。因为你慢慢地会承担以下非常惨烈的痛苦:

你最好的朋友升职加薪了你没有;
你大学同学发财了你没有;
你亲戚涨工资了你没有。

这些伤害非常大,远远比技术有没有前途重要得多。可能你自己三十多岁干着技术,一年能赚大几十万,别人还挺羡慕,但是你的内心却很崩溃,因为你周围的人去做管理了,收入比你高;你久久没法平衡,最后对职业产生了厌倦,手里的活越看越烦人。

同理,我最近不是认识一些网文大神嘛,书写得好好的,突然就太监了,我还挺纳闷。我说那么多人等着看,为啥就太监了?原因不一,基本都是后期出现了落差,自己觉得写得不如以前了;或者被人骂了,追更的人少了,反正心态崩了。其他人觉得写得还可以,但是作者自己经历了一波跌落,心理上维持不下去了,手里的活再也没有吸引力了,只想尽快练个小号。

所以我这几年有个感受,每个成事的大神,都得对抗无数心态上的崩溃。别人泼脏水,自己天性里的惰性,还有社会比较导致的失衡,这些痛苦更加持续、更加伤害大。

 

回到文章话题,当一个博主吃惯了热点流量后,这种流量本来就不太稳,情绪随着流量波动,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容易陷入各种没啥道理的自我怀疑。另外,热点文章保质期特别短,也就一两天,过了就没法看了,这和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是相违背的。

 

我以前说过一件事,我说自己干和上班有个明显差别是长尾效应,你在公司搞个产品出来,公司付了你工资,然后就没了;将来这个产品能卖多少钱,能卖多少年,都跟你没关系,哪怕这个产品创造出来一个巨大无比的公司,也跟你没关系。

 

但自己搞出来的东西自己卖的话,就有一个随机性和长尾性。随机性说的是你的作品可能会没啥效果,但是也可能会爆火,爆一个可能就能改变一生。长尾性说的是你今天的一篇文章,明年可能还在给你吸流量,很多文章叠加在一起,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长尾。

 

人总是要做选择的。选择短期还是长期,是快还是慢,都得主动选,最起码得做到让自己不做流量的奴隶,能够静下心来研究点价值输出


所以我后来就下决心能不蹭就不蹭,争取每篇文章我自己搞明白一件事,比如上一篇电动车,我看了几十万字的材料,找了十多个业内大神,最后反正我自己对电动车的理解上了一个台阶,也让读者有所收获。

 

2

 价值网络

 

这个问题也想过很久,如果要是做买卖,到底做什么样的买卖才能又大又长久?

 

现在有个想法,叫价值网络,也就是你能提供价值——能帮到别人的东西叫价值;你还需要网络,网络让价值不断放大,价值让网络不断铺开。

 

这个说得有点绕,但是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最明显的是蒸汽机。这玩意其实一直都在,从雅典时代就有了,而且一直在被人改进。瓦特其实是个临界点,在他之前,蒸汽机一直在矿井里抽水,也能帮上点忙,但是故障率和笨重性严重束缚了这玩意,优点缺点一抵消,缺点占主流,导致一直没法铺开。

 

瓦特改进之后,蒸汽机才开始变得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能提供正向价值,大家也就需要这玩意。用的人越来越多,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使用,慢慢也就势不可挡,席卷全世界。改进之后蒸汽机用在了火车上、轮船上,大英帝国跑步进入了新时代。

 

大家做其他事情都是一样的。但凡能成的事,肯定是给别人多多少少提供点价值的,只有大家获取到的价值大于付出的时间成本,你做的这事就会跟那个蒸汽机似的有人需要。

 

另一件事网络,网络不是咱们用的这个网络,可以理解成链接。而是一种互相背书的关系,类似你基友用过一个东西不错,介绍给你;你用了也不错,介绍给另一个基友,说不定他就收到两次推荐了,可能更喜欢这个产品。

 

而且网络里有大热点,被他们推荐一次,可能顶被人一万次,类似淘宝店里经常说薇娅李佳琪推荐一样。还有那种奇葩事,老先生的画一辈子没人理会,突然被大画廊选中拍卖一次,于是身价暴涨。

 

有价值的东西会自己形成网络,这里的价值又包括很多东西,比如知识、方法论、安抚情绪什么的。

 

所以说不管做啥,首先第一想到的是能不能提供价值?而且是持久的那种。

 

如果可以,那就不断输出,慢慢让价值沿着网络扩散。

 

3

 微小迭代

 

我当初刚踏入软件行业的时候,经常纳闷一个项目工程几百万行代码,大家是怎么写出来的。

 

后来发现这确实不是个事。如果一次性写这么多出来,确实比较麻烦,但是项目跟楼盘似的,都有一期二期三期,每次加点新功能,慢慢就变得非常离谱了。

 

我见过一个奇葩的项目,最早是客户担心设备过热,又不想在现场看着,于是让我们给做个小功能,一旦过热,就给客户发个短信。一个实习生总共写了不到五十行代码搞定,后来客户说要不把其他的一些故障检测也发短信提醒,这样需求越来越多,一直折腾,折腾了五六年,现在已经衍生成了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还能单独卖钱。

 

其他软件项目也差不多。每年做几个月,每次加几个小功能,慢慢就变复杂了。有些软件被某个公司做了几十年,形成了壁垒,其他人想加入非常困难,比如那几个著名的数据库公司和操作系统公司。

 

包括我们上文提到的蒸汽机,瓦特在纽科门蒸汽机上做了改进,后来又有人在瓦特的蒸汽机上做了改进,特里维西克又在瓦特的蒸汽机上做改进,成了高压蒸汽机,用在了火车上。这玩意也是个进化的过程。

 

这几年我发现做产品、运动和写文章,都差不多,一开始搞个小的,慢慢往大折腾。后来发现马斯克在一个谈话类节目里也讲到这事,忘了原文怎么说的,大概意思是微小迭代,这对我冲击很大。也就明白了那句话,做大事和做小事差不多,反正再大的事,也是分成很多个小事慢慢搞。

 

我写文章也是,看着一大篇,如果一口气写出来确实比较虚。现在也是写好几波,先写个架子,然后再慢慢填,或者把微博里的内容找过来塞进去;一开始没法看,改几遍就成型了。

 

我现在也开始觉得,不管啥事,只要能分成足够小的可操作步骤,基本啥事都搞得定。

 

4

 尾声

 

这些年有个感受,人可以选择自己做的事,做的事也会反过来塑造人,互相之间是一个相互进化的过程。

 

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事,能够长期输出价值。价值去创造网络,价值反过来也会塑造你。

 

全文完,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3LLJpd2RmzESDuPVpJJ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