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80年代,万元户是人中龙凤,有女必嫁。
2000年,丈母娘要求是,有房有车,无贷无娘。

3
4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918lpW1uhRgbj2CUcF-g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1
2
3
4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918lpW1uhRgbj2CUcF-g
报告要点:
昨天(本文首发于5月26日)的大会中,除了例行提到的水利项目外,还提到的水电规划。
星球在3月份就曾提到,在煤价/火电价格高位的大背景下,水电行业具有不少身位优势,今年也大幅跑赢市场。
而这篇水电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则是来帮大家再进一步梳理下,我国水电行业的格局。
星球还将更新水电系列的第三篇,敬请期待。
正文:
关于昨天的大会,「历来都是,大事用小会讨论,小会结论用大会落实」。(本文首发于5月26日)
而中泰政策的评价也是,「无超预期的点,以落实国常会六方面33条政策为主。」
星球里曾提到,在防疫政策不转向的大背景下,基建资金大概率会率先流向水利项目,毕竟它的市场阻力最小。
而这次会议上,似乎还额外提到了水电行业。其实,星球在3月份就曾简单提到过一次水电行业。
而今天这篇文章,则是对此进行一个更新和补充。即使没有消息面的提振,在滞涨的氛围下(下游电价上涨,而上游的水蒸气又不少),水电板块也一直在跑赢大盘。
P.S. 其实三思社内部,近期对水电行业也是充满了学习热情。不少社友都认为,水电行业/公司可能是国内“最适合推荐给丈母娘”的行业/公司。
中国主流水电基地包括,金沙江,雅鲁藏布江,怒江,雅砻江,大渡河,长江,黄河,东北,澜沧江,红水河,帕隆江等等。目前为止除了雅鲁藏布江,怒江,东北水电基地的开发进度比较慢,其他水电基地基本上都比较成熟(大部分开发进度超过50%)
金沙江大部,长江全部和雅鲁藏布大部归长江电力和长江电力母公司三峡集团所有。这几个水电基地可开发潜力上亿千瓦,目前开发进度50%左右。
雅砻江归国投和川投所有,国投占比52%,川投占比48%。雅砻江水电基地可开发潜力3000万千瓦左右,已经开发2000来万千瓦(约70%)。
大渡河归国电电力所有。国电占比69%、母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占比21%、川投占比10%。整个大渡河流域水电基地可开发潜力3000万千瓦左右,目前已开发60%左右。不过,大渡河中下游的电站,被大唐发电和华电国际拿走了几个。
澜沧江大部分归华能水电所有,少数几个电站被其他同行拿走了。整个澜沧江水电基地可开发潜力3000万,澜沧江中下游基本开发完成大概2100万千瓦,剩下上游1000万千瓦不到尚未开发。
怒江流域水电基地中下游大部分归华电集团(2000来万千瓦)所有,上游归大唐发电(1800万千瓦)所有。但怒江大部分电站尚未开发。
黄河水电基地大部分归国电投所有,整个流域可开发潜力超2000万千瓦,整个流域后期配合水风光潜力巨大。
红水河流域归桂冠电力所有,整个流域可开发潜力1200万千瓦左右,目前为止已经开发超1000万千瓦,开发基本完成。
东北水电基地归国电电力所有。虽然东北水电基地规划可开发潜力巨大(2000多万千瓦),但是实际可开发程度的估计只有1000多万千瓦。这里主要是因为流域人口、耕地密集带来了巨大的开发阻力。
帕隆江流域水电基地归国电电力旗下大渡河水电开发公司,规划水电1200万千瓦,配套水风光可开发潜力巨大,目前为止还没开始开发。因为是和大渡河水电基地是同一主体,估计要等大渡河流域开发的差不多了,才会开始开发帕隆江。
这也就不奇怪,拿下了金沙江、长江、雅鲁藏布江的长江电力,其装机容量占比达到67%,远超第二名的华能水电。
长江电力是三峡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和上市平台,下属4座电站(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及母公司所属乌东德、白鹤滩2座电站,均是“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所发电量主要销往华中、华东(浙江、上海)及南方地区(广东、云南),并且95%以上的发电量都是通过签订售电合同保证消纳。
其中水电收入占比在9成上下,其他业务占比1成(收购秘鲁公司并表)。
公司总市值接近5300亿,占到了水电行业总市值的6成左右。而且,公司还控股持有了国投电力、三峡水利、桂冠电力、川投能源等水电上市企业。也就是说,长江电力几乎就等同于水电行业。
从21年下半年开始,长江电力就大幅跑赢了大盘。
而且,长江电力也是外资今年关注的核心标的。据媒体报道,在3月29日至4月13日期间,海外机构对125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其中,长江电力最受关注,被75家海外机构密集调研。
从北向资金的流向来看,从21年下半年开始,北向资金持股占比,就从14%增持到了现在的21%。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大股东三峡集团,则是在此期间不断减持。但如果关注集团内的其它水电上市公司的话,会发现三峡集团以及它的白手套长电投资,其实在不停地增持。
比如说行业排名第三的国投电力,是国投集团旗下唯一电力平台。其境内项目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 天津等十多个省市,同时投资了印尼万丹火电项目和英国海上风电项目。
电力业务收入占比 98%以上,但并非全是水电。按装机容量计算,火电占比超半数、风光水电占比均在16%左右。而且,公司在21年新增的电力容量,均为风光水等清洁能源。
不过,公司的权益乘数为4.7,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3%,杠杆情况较差。公司PB倍数只有1.7,接近长江电力的一半,这已经说明了一些情况。
不过,从比价的角度来看,国投和长江的差别并不大。
与更青睐长江电力的外资不同,内资似乎更青睐国投电力。
嘉实基金的肖觅,在他管理的多只产品中,均配置了国投电力。而重阳投资旗下的三支产品,也都较大仓位地增持了国投电力。值得注意的是,嘉实和重阳似乎并没持有长江电力。
此外,大唐集团旗下的桂冠电力,也获得了长电投资(三峡集团)的增持。公司主营收入来自于水电项目,同时有一部分火电和绿电项目。不过在2021年,煤价高位的情况下,火电业务出现了亏损。
这也就不奇怪,在煤价波动较大的2021-22年,桂冠电力的长期趋势和长江电力趋同,但波动要更大一些。
至于行业排行第二的华能水电,主要经营地区为云南省,电站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在缅甸、柬埔寨也有部分水电装机。生产出的绝大部分电力,都卖给了云南电网,然后输往云南和广东两省使用。
这就导致,相比起能把电卖到沿海发达地区的长江电力,大部分点都是卖给云南省内的华能水电,赚起钱来要更慢一些。
而且比起其他水电相关公司,华能水电的融资成本也更高一些。除此之外,华能的公司质地和长江电力相差不大。
在资金流向方面,宁泉资本则是在一季度小幅减持。
(本文5月26号首发于三思门星球)
转自:
(本文6月7号首发于三思门星球)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Bt8GtAVWQOBGxRFw1-2iA
当初跑着步进场的炒房客,现在想提着底裤出场,都难了。
近期,世界首富马斯克又出来炫存在感了,6月3日一封来自路透社爆料的邮件,砸向了特斯拉的大水池。
——特斯拉要裁员10%,也就是大约1万名员工。
因为世界首富说他对经济有非常糟糕的感觉。
早在今年年初,马斯克在推特上就向市场砸了一个深水炸弹:
——“预测宏观经济是具有挑战性的,我的直觉是大衰退会在2022年春季或夏季左右,但不迟于2023年”。
你要问他为什么?
世界首富摇摇头说:没有理由,全凭直觉。
也对,女人都可以有第六感,世界首富凭什么不能有呢?
何况,如果每次精准测算都对的话,那世界首富应该就是经济学家了。
马斯克对经济的悲观,直接反映到他的行为上,他正在疯狂出手自己的股票和房产。
从2006年6月到2021年12月,他所拥有的7套房子都卖了。
外头各种阴谋猜测,我觉得都不如一个原因来得直接,那就是马斯克是商人,商人抛售资产,只有一个原因。
他认为价格到顶了。
商人卖资产,一定是因为无利可图了。
说白了,马斯克卖房就是一场高位套现,精准逃顶的行为。
2020年疫情开始,美国大开货币水龙头,美国房价打滚式地快速上涨。
而现在呢,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已经升到5.2%以上,比中国还高。
美国截止4月底,在售的新房就有44.4万套,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而且这库存量还在不断攀升。
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我们可不一样,城镇化都到尾了,哪还有那么多购买力去消化这些新房。
这意味着,美国房价已经见顶,接下来就会是大幅回调。
现在回过头来看马斯克,在美国房价上涨阶段,一边卖房一边逃离,你就不得不服世界首富的“感觉”,真TM准。
到这,你以为和你没关系,可以翘着二郎腿把瓜吃了?
不是。
我近期在刷各种数据资料的时候发现,和马斯克一样考虑趁着楼市放松,加速甩卖房产的人,真的不少。
我不知道这批人也是凭直觉,还是内心恐惧之下的行为反射。
杭州,截止到6月9日,全市二手房挂牌量约22万套。
成都,二手房挂牌量高达16.65万套,即将冲破17万套。
天津,二手房挂牌量16.89万套,也即将冲破17万套。
苏州、天津、南京、广州、重庆等原本二手房挂牌量就在10万套以上的城市,二手房也在不断增加。
▲图片来源:城市财经
天津增加了约1万套,重庆、南京增量都在5000套以上,广州增加了0.39万套。
说好的救市、救市,怎么二手房库存越救越多?
因为限售正加速抛房的速度,而不是加速买家的入场!
过去炒房越猛的城市,这次库存激增的就越多。
比如排在榜首的杭州:
517杭州新政,增值税5改2,二手房落户就能买,非户籍从48个月社保直接降低到12个月。
这么宽松的政策一来,想买房的,想卖房的心思都活络起来了。
据说杭州新规后一周,工作日5天日成交量均超过200套。
但你真以为杭州如此了得,才出一次牌,市场就闹腾起来了?
求求你看看杭州的二手房挂牌量吧!
你以为的是购买力一哄而上,其实是业主抓紧时间卖房。
517新政后半个月,杭州二手房挂牌量就增加了2.5万套。
上一次杭州二手房挂牌看达到20万套的时候,还是2014年。
很显然,炒房客正加速离场了!
而杭州向来以炒房出名,新房超低限价,造成一二手房倒挂非常严重,随便就是2万/㎡起的倒挂,简直就是炒房客的天堂。
随便买入卖出,净利润高达几百万,躺着赚钱,换谁谁不心动。
高峰时期的杭州,真的连临安都要摇号。
新房的狂欢造就杭州楼市的虚假繁荣,倒挂让新房根本不愁卖,开发商也有底气拿地,所以杭州的财政也也宽裕。
杭州是出了名的高土地财政依赖的城市,依赖度超过140%,全国第一。
靠着卖地建设城市,杭州拥有了当前的城市繁荣。
可后遗症就是二手房价格奇高不下,上一波入场的炒房客想跑了,可接盘人的购买力还没养起来,杭州引以为傲的互联网产业,又遇到瓶颈。
杭州过去5年卖出去的大量网红盘,现在也排队交房了,之后这些房子还会流入到二手房市场里。
现在的20万套库存,恐怕还不是新高。
那些想靠着左手倒右手,赚一笔就走的炒房客,除非舍得割肉,要不还是先在山岗上待一会吧!
现在二手房挂牌量激增的很多都是以前炒房火热的网红城市,这些城市短期是不是碰不得了?
当前楼市,陷入了泥潭。
越救,越不见起色。
以前是想买不给买,想贷不放贷,现在放开让你买让你贷,你却不进场,还想逃跑。
以前放开限售是利好,现在却成了炒房客抛盘离场的机会。
这是为什么?
因为有钱的接盘侠越来越少了!
现在还能卖得动的要么是改善型的房子,要么是学区房。
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对于地方而言,更想救的是新房,而不是二手。
因为卖地是最快增加地方财政的方式,没有之一。
但每卖出一套新房,等于就空出来一套二手房,二手房越堆越多,新韭菜又没长出来,自然是接不住了。
这也是投资客赶紧抛盘的原因,谁跑得慢谁就得被套。
未来买房,你首要考虑的不是房价涨跌的问题,而是房价没跌,你的房子根本卖不出去的问题。
建议大家一定要关注你所在城市房产的流动性问题,有一大批城市的二手房库存,怕是要消化不良了。
比如当前的广西防城港,商品房去化周期高达152个月。
同期全国三四线城市的平均去化周期才28个月,而防城港已经超过平均的5倍!
这么多的库存,再按照现有的去化速度,哪怕不再建新房,光是卖库存的房子,都要12年零7个月。
这个时间段,足够一个小孩读完小学6年级+初中3年+高中3年,小孩都考上大学了,这房子都没卖完。
以后这孩子大学暑假回家,指着某套房子说:瞧,这房子,从我小学卖到了大学,还没卖完。
当初跑着步进场的炒房客,现在想提着底裤出场,都难了。
ps:2400字
大喜大悲的加息预期
本周五晚上,美国出5月的通胀数据:
美国5月CPI环比上涨1%,较上月的0.3%大幅提升,高于市场0.7%的预期;5月CPI同比增长8.6%,高于前值8.3%和市场8.3%的预期,创40年来的新高。
压制通胀的机制以及代价
在《如何理解美元的升值周期?》一文中,我们讨论过美联储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遏制通胀。
为了避免两股收缩力量叠加造成意外,合意的收紧路径为:
1、先抬高流动性偏好;
2、等流动性偏好处于高位,再进行缩表;
如果我们拿美元指数来标度流动性偏好,就可以用它来观测流动性偏好的起伏。
如上图所示,五月通胀数据落地之前,这个操作思路执行得十分好:先是美元指数见顶回落,然后,六月份美联储开始缩表。
于是,系统内有两股对冲的力量:1、回落的流动性偏好;2、收缩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美联储一直在收紧,但收紧的力量不会过大。
然而,五月的通胀数据搅乱了一切,流动性偏好不得不再次回升。尽管流动性偏好不会无限度上升,美元指数也很难大幅偏离105,但是,紧缩的力量大幅加强了。这会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所以啊,千万千万别轻易招惹通胀,比牛皮癣还麻烦。
国别货币政策联动
直到现在,国内还有一种幻想:
1、国内的货币政策可以独善其身;2、汇率可以吸收一切冲击;
事实并非如此。中美货币政策有一个最大的底线:国内银行间隔夜利率不能低于美国隔夜利率。
因为疫情缘故,国内隔夜利率一直很低,较长时间压低在1.3%附近,如上图所示,隔夜利率的20日中心移动平均一度下行至1.4%。
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外部环境允许。
5月份之后,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抬升至0.83%。即便我们保持1.35%,也有50bp的息差,空间足够充分。
然而,现在大格局要发生改变了。6月份,美联储板上钉钉是要加息的,假设他们加息50bp,把隔夜利率抬升至1.35%,那么,我们至少要把中枢拉高至1.85%。
可是,如果我们拉高25bp至1.6%行不行呢?也可以,但是,汇率要找补回来!当下,这个汇率区间就守不住了,需要再往上探一探,为这25bp的息差收窄找出空间来。
如果很不幸,这次fed加息75bp,那货币政策方面的压力就更大了。如果我们不想继续让汇率分担压力的话,那么,隔夜利率就得从1.35%抬升至2.1%,一把顶回政策利率(ps:七天OMO利率的2.1%才是真正的政策利率,其他的都是假的)。
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7月还有50bp的加息幅度需要应对。
因此,国内的货币政策空间极其逼仄——我们只能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保持超低资金利率。
汇率贬值的代价
有人会说,既然国内稳增长压力这么大,我们能不能学日本,保持超低资金利率,让汇率彻底放飞自我?
汇率贬值并不是免费午餐,尽管今年美国不会挥舞“汇率操纵国”的大棒来挑事儿,但是,汇率大幅贬值会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可以利用海外需求解决国内总需求不足的问题,但是,我们得分担海外的通胀压力。
国内的通胀压力是不高,5月的CPI在2.1%,但是,一旦国内经济复苏叠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谁也说不好CPI何时能升到警戒水位。
美国的教训已经十分深刻了。
所以,汇率并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选择。当我们通胀压力小,经济压力大的时候,是可以适度贬值,找一个新的平衡点;但把汇率搞成刺激经济的工具,就大错特错了。
因此,超低资金利率可以保持,但要注意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不划算了。
结束语
目前,海外最主要的矛盾是美国的高通胀,所以,美国快速加息的步伐不会停下来。
现在欧央行也逐渐转鹰,分流通胀的经济体进一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超低资金利率,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会更大。
也就是说,美国通胀越凶,欧央行越鹰,我们的货币政策空间就越窄。
另一方面,国内的主要矛盾是疫情,如果疫情形势得不到本质性的改观,稳增长和稳就业压力始终会很大。
综上所述,国内国外的形势都比较严峻,腾挪空间极小,属于极其特殊的时期,非常时期当行非常手段。
ps:数据来自wind,图片来自网络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5NxIiZrhGRxP5fVoG2x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