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走好人生路,最好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是从不走错路,第二个是现在起不要再走错路。

以下文章来源英华兰DrBing(ID:HiDrBing),作者Bing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近来收到不少读者吐槽,都是有关中考的。

 

怎么肥四呢,今年开始郭嘉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政策,中考将全面迎来很大的一次“改革”,那就是把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校的录取比例由原来的6:4调整为5:5,普职率将达到50%!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也就是说,未来只有一半的人能上高中,另一半被强制分流,只能上“中专、技校”。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这也是九年义务教育以来的第一次分流,比起高考,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这消息对家长无疑于晴天霹雳啊!

但其实这不是今年才开始的,普高录取率下降这个趋势已经有好几年了。

下面是河南省普高录取率,从19年开始就基本在50%上下: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这确实突破了不少人的认知,感觉遍地大学生的今天,居然有这么多娃上不了高中?

想想咱以前,就算班里的学渣也总有个高中上吧,考不上好高中,也可以交择校费上民办或者复读嘛。

之后家里有条件有资源的,再想办法操作一下,比如出个国,或者报考个艺术类院校,出来也是大学生,大家在一个职场起跑线上竞争。

而现在呢?学渣上高中的路子直接堵死,甚至中考复读也不允许了!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因为郭嘉要控制普高和职高、技校的比例,保证分流的公平性,而且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复读会挤占义务教育学位资源。

也就是说,简单粗暴一刀切,考上了就上,考不上也没有第二次机会,要么进职高,要么直接进社会。。。
想想就觉得真特么残酷啊!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郭嘉为啥要这么干呢?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上次在《中小学不公布成绩以后大家变得更鸡了么?》这篇说过。
首先就是郭嘉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导致的。
当年刚刚改开时,我锅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高校毕业生),于是高等教育体系大量扩招,多快好省弄批高级搬砖的。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之前看过一组数据:2020年,全国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高等教育早已经进入到普及阶段。
与此同时,2021届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会达到909万人,而从2019年开始,同龄人中,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非大学生人数。
也就是说,现在的年轻人里有一半以上都是大学生。
但是,大学生太多也有问题。
理想、健康的状态下,一个娃子10几年寒窗苦读,终于进入92双一流,不说当上总经理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吧,至少也是大好的前途机遇、体面的生活在等着他。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但现在实际情况却残酷的多。
别说是机遇了,大学毕业能不能在所在的城市立足、存活下来都是一大难题。
2020届,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才5290元,就这还是找到工作的。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因为郭嘉的产业结构已经差不多定型了,教育体系每年输送的高级搬砖人数够了,再来也没那么多岗位了。
反倒是中级职业人才紧缺啊,愿意干中低等技术含量工作和体力工作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
高学历越来越多,造成的就是职场内卷,985毕业搞不好也要送外卖了(没有说送外卖不好的意思)。
人家全家人花了好大的劲九牛二虎地供娃念完了大学结果我擦一样是要送快递啊?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这种事大面积发生那肯定很快就会怨声载道。
实在搞不定就全部送你们去务农了昂。所以5:5的配比的确是权宜之计。
其次,就是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习。
在大多人理解中,高中教育就是上高中嘛。
但事实上,高中教育包括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中师、中专等)。
普通高中为上大学做准备的,属于基础性教育。
学啥呢,自然主要就是文化课了。
而职高呢,主要是为了培养中级职业能力,毕业之后直接就进入职场,所以职高都分专业,学的是搬砖的技能。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在经过了9年义务教育之后,干脆把分流提前搞了,看看你到底是适合接受普通教育,还是接受职业教育?
有些学生成绩不错,适合学习、做学术研究,那就继续学,为考大学做准备;
有些学生可能到高考也整不明白三角函数,既然不适合学习,也别费那个劲,接受完郭嘉的义务教育,直接为搬砖做准备。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理论上讲,这样分流貌似是合理的——人人都有去处,都能“学有所用”,也节省了郭嘉的教育资源。
不然所有人都是高学历,脏活累活谁来干呢?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但这么一来,也有几个bug,首先就是15岁分流决定人生的走向,对娃会不会太早了呢?
我那代人高二还在欢快地看玩耍,高二下学期三才开始突击。
现在的娃估计小学高年级就要吭哧吭哧面对人生压力了。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大部分娃15岁时性格和天赋点还没有完全定型,学习成绩也很不稳定,过早被推进社会,真的好吗?
现实中,有的娃确实是比较晚熟的。
就比如我们上次转载的《我是中等生,我考上了人大附中》里,这个普娃初三才突然开窍,一举考上名校,最后清华毕业。
如果他晚开窍一年,是不是连高中都上不了呢?太险了啊!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我以前也讲过我自己的例子,我Bing虽然从小都比较会考试,不过爸妈离婚那两年,情绪比较低落,还是挺学渣的。
但一直觉得,爸妈大学的,塞我进个学校没那么难吧,所以也没怎么要逆袭的意思。
直到高中时才有一天忽然发现,这么下去恐怕爸妈都帮不了了,一定要完犊子。于是一个激灵就爆发了小宇宙,重新回归学霸状态。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如果放在现在,恐怕也是没学上了。。。
因为初中生嘛,很容易犯中二病的。学习成绩都极其不稳定,一个不小心,或者情绪不稳,考试就会有大波动。
但现在你连复读都不让?非要一次考试决定命运?
尤其是男娃,普遍更吃亏,因为比女娃更晚熟啊!
我知道的很多男娃都是初中学渣,高中后才爆发奋起直追,扭转局面,考上大学的。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而且5:5,这个比例是不是夸张了点?
我们小时候,感觉还基本是三七分的,后来逐步变四六,再到现在的五五。
总体感觉就是让娃的压力前推,而且压力更大了。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其次,就是现在的我锅城市化也差不多了,中产家庭也越来越多,让这部分人接受娃降级,跌出阶层,家长断然是不能接受的。

上次和一个娃要中考的读者胖友聊天,他们两口子都是985,一个本科一个研究生。

结果娃成绩平平,眼看就考不上高中,各种补习班上了效果也不大,急得上蹿下跳,血压蹭蹭涨,家里鸡飞狗走。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她说也不求娃以后985了,你好歹上个大学吧?让娃上中专技校?真是撞墙的心都有了。
你觉得这时候劝她“齐白石和清洁工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家长能听进去吗?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但没有办法呀!主要还是要国家产业结构就这样
但凡职高出来的娃社会地位高点,家长也不会这么失心疯了。
说白了还是现在的职高情况让家长没法放心。
大部分的课程,都是简单技能,或者说在长期操作后可以熟练掌握的技能,含金量不高
比如“会计”,美其名曰叫“金融班”,实际学得还是简单的会计技能;
再比如有些专业流动性高、工资不稳定,还容易被替代。。。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最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歧视和有色眼镜,以及人呆在好的环境里会越来越好,而呆在差的环境里很可能会越滑越深。
我曾在《技校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这篇里,讲过不少职高的例子,当然里面有少数不随波逐流,凭借强大的自驱力让自己回到正轨、参加高考的。
但男生打群架,抽烟赌博,女生怀孕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一个在职校当老师的匿名网友发言:
本人是某技校兼职老师,负责教机械制图和机械原理。
 
我每天上课是很崩溃的,一个班43个学生,40个是搞小动作的,剩下3个里能有一个记住的就不错了!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我说我每个礼拜都会考试,前三名我会请他吃烤串,结果学生们也是兴趣乏乏。
考试那天我出的题目都是最简单的,可是第一名考了46,第二名考了42,第三名考了40,还有三张白卷。。。
 
不管咋样,也算是有学习的态度了,我请前三名去吃的烤串,但学生也没有什么兴奋的感觉,全程极度冷淡。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你和学生说不好好学习,工作不好找。他会说:反正已经这样了,再差会差多少。
你和女生说,绘图很简单,以后工资也很高还体面。女生说:不用啦,毕业我就和男朋友结婚,他不会让我出去工作的。
我每礼拜给他们上六节课,给我在所在的三本上两节课,讲的东西也一样,态度也一样,可是三本的学生考七八十,技校的孩子四十多算高分。
去年十月还出了一个大事,六个学生,三对情侣,在寝室一起不可描述,被隔壁室友录下来传到了网上,事情闹得很大,到现在还没解决。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有人说,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道理是没错。
但在职高技校,想发光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因为大环境艰难!
这是一个概率事件,就像四中学生考入哈佛和三里坪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考入哈佛是两个不同级别的难度。这个我们要承认,不能自我欺骗对吧。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说到分流早,其实德国应该是分流更早的。
在德国,小学只有4年,也就是说,娃10岁就分流了。
小学成绩好,想上大学的这一部分会进文理中学 Gymnasium,唯一目标就是参加高考, 以后上大学;
小学成绩中等的,一般会选择实科中学Realschule,压力小一点,但可进可退。
高年级成绩如果追上来了,也可以参加德国的高考,上大学。
成绩一般的话,10年级就能拿到毕业证,选择去做职业培续或者上应用技能性大学Fachhochschule;
小学成绩一般的,进入Hauptschule, 为将来做蓝领工人做准备。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也就是说分流虽然早,但不是一考定终身,而且分的比较细腻,各路通道都有上升机会。
其次德国的职教很发达。
整个德国一线技术工人的收入并不低,社会地位也不低,没有蓝领歧视。甚至很多技术岗位的税后收入超过了管理岗。
尤其还有就是高税收,导致医生律师那些高富帅职位,虽然工资比你高一截,但成本(学业投入)和付出(工作辛苦,责任大,压力大,税高)比你多太多!
虽然总体是高富帅赚得多,但普通人真是更划算的。真是扯平呀。
这也是为啥德国人在这种事儿上没那么焦虑的原因。
说白了,和教育体制、社会结构、人的观念都有关系。
 
Bing总结:
 
目前看这个趋势,家长再哀嚎再抗议也是没用的——中考越来越难,上高中机会越来越小这是未来家长未来必然要面对的现实。
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出路了。
首先就是有钱的家庭送娃出国读高中咯,钱能搞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没钱的,认真刷题,不要搞些啰里八嗦花拳绣腿的。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没钱的学渣也没问题啊,学些发达国家刚需的蓝领专业,以后移民加拿大新西兰,稳了再搞个团聚,把父母接过去也能迎来蓝领的春天呀。
认清形势才能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最后的最后,实在不行,在职高也能参加高考的,虽然比高中生难很多。
走好人生路,最好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是从不走错路,第二个是现在起不要再走错路。
还要教育娃一个陪伴一生的信念:无论你掉进什么坑,只要你赶紧醒悟,总有可能爬出来!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不能复读、强制5:5分流,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VVuRsPNygYc57dGkHSEog

16区完整版:2021年上海民办小学/初中摇号结果全表


上总表前先汇总下各区值得注意的事情:


黄浦:

初中:永昌、明珠变摇号


徐汇:

小学:盛大双语和爱菊双语变为摇号;世外融合班(体制外)变为全收

初中:民办位育变为摇号


长宁:

小学:东展小学变为全收

静安:

小、初都和去年情况一致


普陀:

小学:培佳、托马斯本区名额变摇号

初中:培佳全市名额变摇号;本区老牌民办兰田连续两年全收


虹口:

小学:丽英本区招生变为摇号

初中:新北郊、上外一实全市名额变为摇号;上外一实本区名额连续两年全收


杨浦:

小学:和去年情况一致

初中:上外双语的全市招生变为全收


闵行:

初中:紫双华二全市名额、科教协和双语班变为摇号;文绮全市名额变成全收


宝山:

初中:和衷、行二实验全市名额、宝山世外本区名额变为摇号


嘉定:

初中:嘉定世外本区名额变为摇号


浦东:

小学:未来科技、中芯变摇号;筑桥变全收

初中:中芯变摇号;未来科技、福山正达学校、洋泾外国语连续两年全收


金山:

小学:金山世外全市名额变为摇号


松江:

初中:领科本区名额变摇号;老城传统民办茸一连续两年全收


青浦:

小学:青浦协和、青浦平和本区名额变摇号、青浦兰生复旦首发摇号

初中:青浦世外变摇号、青浦兰生复旦首发摇号


奉贤:

小学:帕丁顿本区名额变摇号


崇明:

小、初都和去年情况一致


16区完整版:2021年上海民办小学/初中摇号结果全表


16区完整版:2021年上海民办小学/初中摇号结果全表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7WXv4OHUgVVOf2CS-gWcw

上海中考考情分析-英语学科

 

上海中考英语,满分150分

 

【一、听力,30分】

1、10分的人机对话

2、20分的听力常规考查

听力不好的五六七年级同学,不用过于紧张,因为听力本身不难,到了初二初三随着能力提升,就不是问题了。

 

【二、语音语法和词汇,50分】

1、单选,20题20分,音标1题+词汇8题左右+语法11题左右。其中难点是语法题。

2、五选四,又叫小猫钓鱼题,8分

3、词型转换,8分

4、句型转换,14分

 

️第一大题听力和第二大题语音语法个词汇,如果你想进普通市重点,那一道题都不能错,0失分!

 

【三、阅读与写作】

 

阅读部分50分

 

1、常规语篇阅读 6×2=12分

(1)常考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小议论文,说明文居多。

(2)常考题型,有三大类

一是,词意替换题,二是,细节推理判断题(考的最多),三是,文章主旨归纳总结或者判断题

2、完形填空 6×2=12分,压轴题,难度很大,难度系数4:1:1(易中难的占比)

3、首字母填空题 7×2=14分,压轴题,难度很大。难度系数4:2:1(易中难的占比)

4、阅读回答问题 14分

 

其中,完形填空,首字母填空,是最难的两大题。

 

【写作部分20分】

 

批卷的分值比例是:8+8+4,8分看语言,8分内容,4分看结构。

 

 

【奥孚培优教研】中考考情分析-英语学科【不同档次的高中英语成绩要求】

 

1、普通高中,120-130分,按最大限度,允许你犯错的丢分题是:听力扣2分,小猫钓鱼扣2分,语篇阅读扣4分,完形填空扣6分,首字母扣6分,阅读回答问题扣3分,作文扣7分,150-30=120,120是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2、区重点高中,135分,允许你犯错丢分的题是:完形填空题4分,首字母填空扣4分,作文7分。150-15=135,135是区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3、市重点高中,140分,允许你犯错丢分的题目是:完形填空扣2分,首字母填空扣2分,作文扣5分,150-9=141,140分是市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4、四校八校,145分,允许你犯错丢分的题目是:完形或者首字母错一题,扣2分,作文扣3分,150-5=145,145是四校八校的录取分数线。

 

 

【奥孚培优教研】中考考情分析-英语学科【几点规律和建议】

 

️英语考情,整体也是十来年不变,难度逐年递增,一二模考试的英语卷子中,尤其是一模考卷子中,会出现前五六年前的高三一模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

也就是说,英语要考140+,熟悉弄懂初中内容即可,如果要145+,那你即使不准备自招,也要接触学习高中的内容。

 

️英语是没有年级和知识逻辑限制的,意思是可以超年级学,这在上海更正常不过了。

 

一进入初中六年级,建议英语的思路是:

中考,高考/四级,六级/考研,雅思/托福,往前学即可,这样的思路,比学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更有效更管用。而且,前面的每一阶段的超前学习内容,都会对后面的阶段性的重要大型考试,都有帮助和铺垫。

一般来说,自招的同学,学到高考的内容就可以了,这就很不容易了。

 

那什么时候开始学高中的比较合适?答案是因人而异。

大多数一般来说,六七年级对于中考的内容没有太大问题时,就可以把重心转移到高考内容上,当然中考的也不是不管,学校还在学的,也要兼顾。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就算把中考的学的差不多了呢?

有一个简单的参照标准,中考考纲词汇(1600单词+300多词组,约2000个)默写正确理率超过95%以上,自己本区前几年的一模卷,150分,减去30分听力,剩余的120分,能过100分,就算还可以了,能过110,就很厉害了,大约105左右,重心就可以转移到高中内容学习,同时兼顾初中。

 

️学习高中的内容,重点抓两个方面,

一是高考考纲词汇(3500核心+500拓展,约4000个),尽可能多背,最好默写正确率能到90%,

二是高三一模考的阅读理解文章,能大体读懂文章即可,不用在意文章后面题目的正确率,因为注定了是不会高的。为什么不用在意,因为太难了。

 

️背单词没有更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

背不下来单词,也没有什么五花八门的理由和借口,就是一个字,懒。

有同学和家长说,六七年级开始学中考和一二模的,能学懂吗?还要学高中的,岂不是太难了?

这个问题也好回答:

一是,看你对孩子的目标定位和孩子的基础。这个最重要,也就是说,要适合孩子。

二是,很多事,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你做出来的事,有人能做来,你背不下来的词汇,也有人能背下来,那么,你想去又去不了的学校,也自然会有人能去。

 

若能做到上述内容单就英语学科而言,进八校,没有任何问题,进四校,不出意外,也没什么大的问题。

 

以上供大家参考。【奥孚培优教研】中考考情分析-英语学科【奥孚培优教研】中考考情分析-英语学科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mCLfjk0mUqLVwsuu0Os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