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关于“日拱一卒”,

我们理解错了

请你来做一道题:

假如你每天能赚200万,并且可以活上一千年,你将拥有多少财富?

答案如下: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是因为每天赚208万太少?还是因为一千年太短?

聪明如你知道,盖茨以及别的首富们,是靠非线性的指数式增长,实现了财富的惊人积累。

每天赚208万当然很多,可还是靠出租时间赚钱,属于常规的“日拱一卒”

普通人靠这种“日拱一卒”的线性方式,更是难以改变命运。

价值投资的道理大家都懂,定投指数基金的方法都会,可是假如每个月定投个几千几百,什么时候才能“财富自由”呢?

难怪大家想要去赌,看着炒币的人两千块变两千万,人人向往。结果,一次次地沦为韭菜。

既然如此,“日拱一卒”还有什么意义呢?

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个词颇有误读。

本文想要讨论的是:

到底什么是“日拱一卒”的正确姿势?

 

真正的高手,

是这样“日拱一卒”的

“日拱一卒”,出自“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 “日拱一卒无有尽”:是指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坚持不懈终会有所成就。

  • “功不唐捐终入海”:意思是努力地在某件事上所下的功夫不会白白地浪费。

可是,有多少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鞠躬尽瘁,却只是原地踏步,甚至被时代抛弃。

“日拱一卒无有尽”,会不会只是对小兵的安慰?

“功不唐捐终入海”,讲的是付出就有回报,果真如此吗?

开淘宝店的,运营公众号或抖音号的,哪个不是亏多赚少?那些血本无归的创业者该找谁去要回报?

问题出在哪儿?

原来,我们对“日拱一卒”理解得太浅了。

真正的高手,对“日拱一卒”,有如下正确姿势:

1、“日拱一卒”是做乘法,而不是做加法;

2、关键在于大规模重复,进而形成网络效应;

3、“拱”是行动,更是决策,以应对不确定性;

4、“日拱一卒”需要凸性的守护;

5、在资产和资源的大局观下“日拱一卒”

 

姿势之一

“日拱一卒”是做乘法,

而不是做加法

让我们回到开头的段子。

假如你每天赚208万,你的财富变化是这样的:

第一天:208万;

第二天:416万;

第三天:624万;

第四天:832万;

……

第n天:208✖️n万。

看起来,似乎是很好的“日拱一卒”,而且拱得相当大。

但是,用加法来计算,并不能精确反映财富的变化。

我们应该用乘法。

第一天的财富V1=208万;

第二天的财富V2=V1✖️(1+G2);(G2代表当日财富增速,为100%)

第三天的财富V3=V2✖️(1+G3);(G3代表当日财富增速,为50%)

第四天的财富V4=V3✖️(1+Gg4);(G4代表当日财富增速,为33.33%)

……

第n天的财富Vn=208万✖️(1+G2)✖️(1+G3)✖️(1+G4)……✖️(1+Gn)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到,Gn越来越接近于零。

所以,即使假设你每天能赚200万,并且可以活上一千年,但是你的财富的增幅越来越小,很难超过盖茨夫妇。

重点在于几何平均值的计算。

上面的简单推理,还蕴藏着两个深刻的概念:

1、独立事件;

2、整体资产。

 

独立事件

所谓独立事件,是指假如我们以天为单位,那么每一天的“日拱一卒”是一个独立事件。

如此一来,我们就更容易理解,日拱一卒,彼此之间是乘积关系。

我忍住不就此去探讨洛克的“位格同一性”,而是用一个比方来表达这一点:

  • 假如你是一个机器人,每一天都会在半夜12点做一个软件升级。

  • 所以理论上,第一天的你,是1.0的你,第二天是2.0……

  • 于是,每天会有一个新版本的你上岗,对这个“你”而言,前一天的“你”其实是另外一个人。

  •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会审视地去看全新的一天。

  • 你意识到,作为继任者,有义务看清手上的牌,做好当日的决策,日拱一卒。

这么去想的好处,是跳出意识的连续性对我们的禁锢。

的确,人的自我意识如何形成,以及为什么会有一个连续的“我”存在,是宇宙间最深的谜团之一。

我们受益于之,也受困于之。

我,成为“我”的奴隶。

进而,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不仅是“我”的奴隶,还是系统的数据奴隶:

绝大多数人说的是网络流行语,想的是KOL嚼过的观念,做的是大数据预测之中的事情。

有一天,我看《西部世界3》,想出一句话:

所谓自我,是“你自己的选择”超越出可被系统预测的那部分。

这才是日拱一卒的本义。

日拱一卒,是指要摆脱自我的惯性,摆脱系统操控下的随波逐流,意识到自己可以对命运做出真正的选择。

在围棋里,高手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敢于“脱先”。

脱先,是指:在对局双方的接触战中,对对方的招法暂时置之不理,争得先手投于它处。

表面上看起来,脱先是为了争取主动。更深层次看,是指你的每一手棋,每一次下注,其实与上一手“无关”,是独立事件,所以你可以下在任何可以下的地方。

新手下棋,步步跟着别人走。为什么他们不懂脱先呢?

  • 一是水平不够,视野狭窄,算不出别处有更好的一手;

  • 二是勇气不够。“脱先”会导致在局部遭到损失,新手的“损失厌恶”更强烈。

理解了哲学和鸡汤的部分,才能明白我要表达的:

日拱一卒,是独立事件,是乘法,而非加法。

 

整体资产

日拱一卒,需要以整体资产,作为乘法的基数。

本文开头的段子里,尽管每天赚206万,但是过去积累下来的钱,却没有变成继续赚钱的资产。

“日拱一卒”是独立事件,而很多个“日拱一卒”串在一起,则需要全局观,发挥每一个子效,如同整体足球的打法。

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原则:

1、用目标作为“连续性”的评判标准;

坚持作为一种美德,应该是指一个人对目标保持连续性,而不是对动作保持连续性。

假如昨天的“日拱一卒”看起来与目标不符了,就立即换个拱法,而不必去维护自己行为上的一致性。

坚持未必正确,而放弃也不可耻。

既然是围绕目标展开,目标的“正确”就很重要了。但谁能保证目标不变呢?

所以,对于个人或者机构而言,应该有愿景、使命、价值观,这类看起来似乎很虚的东西,适合作为北极星一般的目标。

大一点儿,模糊一点儿,正确一点儿,会更长久,更适合引领我们穿越快速变化的不确定年代。

2、用全局利益来评估当下的“日拱一卒”的价值。

在前面,我模拟了一个场景:每天的“日拱一卒”,相当于有个新版本的你独立来做一次决策。

这种模拟的好处,一方面是切断没必要的连续性,二是赋予了新版本的你一次重新审视全局的“决策点”。

在这个决策点上,决策行为的独立性,与价值评估的全局性,得到了统一。

俗话说: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

这句话完整的表达,还要加上:

不想将军的卒,不是一个好卒

 

姿势之二

“日拱一卒”关键在于大规模重复,

进而形成网络效应

还是开头的段子:

你每天赚208万,连续赚上一千年,有错吗?

有。

错在两点:

1、出租自己的时间,不会让你太富有;

2、金钱不是财富,能帮你赚钱的金钱才是财富。

“日拱一卒”很慢,很笨,但是如果能够规模化,能够大规模复制,就很快,很聪明。

这种大规模复制如果能够形成网络效应,则为指数式增长又增加了一个乘积。

著名的梅特卡夫法则,描述了网络的价值以网络节点数平方的速度增长的经济现象。

许多个“日拱一卒”,彼此之间能够形成网络效应,会更加厉害。

假如做到这一点,“功不唐捐终入海”这个鸡汤,从技术上就变得可以实现了。

网络和平台,就是这个“海”。

我经常和公司的小伙伴们说,要把平常做的事情,变成涮火锅,要有一个锅把各种付出和可重复的笨功夫聚合起来。

否则,“日拱一卒”就成了猴子掰苞米。

许多公司试图用烧钱来构建网络效应,有些可行,大多数不行。

例如有些在线教育,不是完全节点的网络,甚至连双边网络都算不上。

这类“海”,最多算个后海。

数字化时代,科技公司厉害的地方就是,整个网络成为增长内核,增长内核越大,公司反而更强大,更灵活,边际效用递增,这和工业时代完全不同。

  • “海”,能够聚合“日拱一卒”;

  • “海”,还能放大“日拱一卒”;

  • “海”,也能抵御对手的“日拱一卒”。

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亚马逊这类公司。

亚马逊不断地将收益变成滚雪球式的增长内核,还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嵌套在一起的“海”。

贝佐斯总说“Day One”,其实就是“日拱一卒”,而又日日如新。

 

姿势之三

“拱”是行动,更是决策,

以应对不确定性

“日拱一卒”,与其说是行动,不如说是决策。

很多时候,痛苦的不是去做艰难的事情,而是在艰难的时刻作出主动的选择。

绝大多数人会用勤奋来逃避真正的苦难,放弃自己的决策权。

“日拱一卒”转化为决策,有助于我们运用概率思维。

而前面说“独立事件”,也是在为此做准备。

假如我们正在做的某件期望值为正的事情,成功概率是60%,那么意味着40%的时候,会经受失败的煎熬。

将上面的概率简化为100天的“日拱一卒”,其中就有40天的“日拱一卒”是失败的。

更何况,现实的分布更不均匀,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九败一胜,甚至是九十九败一胜。

人们无法忍受的不是“日拱一卒”的艰难,而是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煎熬。

投资,创业,都有点儿像带兵打仗,需要经历战火与牺牲。

在高手眼中,“日拱一卒”不仅需要系统,需要“海”,还是概率化的连续决策过程:

重要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在行动中不断优化概率,并借助大数定律实现正期望值的回报。

 

姿势之四

“日拱一卒”需要凸性的守护

“日拱一卒”的增长率,连续性,胜负的概率,都会面临“阻力”。

财富的滚雪球,是西西弗斯那样的向山顶推石头,而非从上而下坐滑梯。

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熵增的宇宙。

个体的努力和坚持,自不必说,但这只占整体的一小部分。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设计自己的运气,以及运气的运气。

所以,“日拱一卒”需要一个好的基础概率。

也就是所谓的入对行,撞上好的赛道。

这样,能让你相对大概率地做正确的事情。

你还需要大概率地将事情做对,快速学习,不断更新。

更难的是,“日拱一卒”伴随着分配资源,而下注的比例并不是均匀的。

关于上述框架,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关键概念,我想应该是:

凸性。

“日拱一卒”,容易给人造成“付出就有回报”的错觉。

可事实并非如此。

创业和投资的成功遵循幂律分布,极少部分人大胜,大部分人劳而无获,不仅没功劳,连苦劳也没有。

《硅谷创业课》一书,反复提及三个概念:

1、凸性;2、大满贯;3、反向思维。

那么,到底什么是凸性机会呢?

凸性(convexity):在风险投资中,潜在的(大)收益和(小或无害)的损失之间非常不对称的情况。

最优秀的投资者明白,风险投资业务的成功在于购买错误定价的凸性

不确定性是明智的投资者的朋友,因为不确定性导致了错误定价的凸性的存在。

所以,凸性机会有时候看起来有点儿疯狂。

投资人山姆·泽尔这样描述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听着,商业并非什么难事。

如果你看到某行业风险低,有良好的上涨趋势,你就去做。

如果风险很高,前景惨淡,你就放弃。

唯一需要做很多工作的情况是,有明显上涨的趋势,并且风险也很大。”

我们需要很有耐心地“日拱一卒”,但是要意识到,机会并不是一块均匀切成8块的蛋糕。

现实世界是不均匀、非线性的。

数学通过凸函数,让我们更精确地理解凸性。

例如,指数增长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凸函数模型: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在上面的公式里,时间t的对应值是Vt,其初始值为V0,且以速率R增长。

凸函数的斜率是递增的:函数值随度量值的增加而增加。

(上述来自《模型思维》一书。)

最近以及未来数十年,数字化产业突飞猛进,造富无数,底层原因之一是摩尔定律惊人的凸性。

让我们再回到开始的段子:

假如你每天能赚200万,并且可以活上一千年,你的财富图形是下面这样的: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凸函数的图形是这样的,例如摩尔定律,又或是亚马逊的股价: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凹函数的图形是这样的: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被平均的风险》一书,用房地产市场的抵押贷款投资组合,来描述了凹函数。

假如市场的房价有涨有跌,而平均房价维持不变,那么,你认为该投资组合的利润图会是什么样的呢?

在下面的例子里,一半的房价上涨8%,带来不足5%的利润增长;另一半的房价下跌8%,带来的利润下降高达40%。如下图: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上述图片来自《被平均的风险》一书。)

结果会如何呢?风险远比表面上看起来大得多。

上图的凹函数,正是2008年次贷危机时发生的故事。

而在做空者的计算公式里,上面的凹函数正好颠倒过来,结果变成了他们投资的凸函数。

以上一堆图形,无非说明了一点:

“日拱一卒”,绝非埋头苦干。

即使懂了凸函数,未必就能捕获凸性机会。

投资人会告诉你自己是如何投中腾讯的,但无法告诉你下一家腾讯是谁。

然而,凸性能够帮助我们从更高阶来理解不确定性。

“日拱一卒”,不是陆地上的稳步推进,而是大海波涛起伏中的冲浪。

我们需要为自己探寻凸性的守护。

 

姿势之五

资源和资产的大局观

日拱一卒,既需要士兵式的突击,又需要将军式的决策。

在王兴看来,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

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着如何实现目标,不管自己现在拥有什么,哪怕手上什么都没有。

在我看来,“日拱一卒”就是以资源有限为前提去实现目标。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日拱一卒”,是一个增厚资产、配置资产的过程。

  • 有些公司烧钱,烧出来的是资产;

  • 有些公司烧钱,烧出去的是费用。

在如今这个时代,最大的变革和机遇,就是资产向数字化世界的转移。

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对于个人而言,你的核心资产是你自己。

将自己视为可以不断优化升值的资产,是“日拱一卒”的灵魂。

自我更新,正如芒格所言:

每天结束时,努力使自己比早上起床时更加睿智一些。忠诚且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如果足够长寿,大多数人都会获取应得的回报。

在过去的任何一年,如果你一次都没有推翻过自己最中意的想法,那么这一年就算浪费了。

最后

人生在世,谁又不是一只无法回头的过河卒?

我们都是日拱一卒的小兵。

或者说,更像《兄弟连》里的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

“日拱一卒”的真正高手

这部系列剧,在我看来是最好的商学院教材之一,其中有段台词至今难忘:

你唯一的希望,就是接受你已经死了这个事实。

你越早接受这个事实,就越早能够表现得像个真正的战士一样,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没有自责。

所有战争靠的就是这个。

我们幸而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必如此悲壮。

然而,这段加缪式的话语,残酷地揭示出:

真正的高手,只有放下一切,才能做到“日拱一卒”,勇往直前。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dnXDolWF_CG7SLqFhSBNg

上海高中一本率排行榜!看看你心仪的学校排在哪儿!

 

上海高中哪家强?数据排名最为直观可见,今天小奥为大家整理了上海近5年高中一本率进行的排名!仅供大家参考!

 

各高中近5年一本率分档排名 

 

1

90%以上

上海高中一本率排行榜!看看你心仪的学校排在哪儿!

 

 

2

80%~90%

上海高中一本率排行榜!看看你心仪的学校排在哪儿!

 

 

3

70%~80%

上海高中一本率排行榜!看看你心仪的学校排在哪儿!

 

 

4

60%~70%

上海高中一本率排行榜!看看你心仪的学校排在哪儿!

 

 

5

50%~60%

上海高中一本率排行榜!看看你心仪的学校排在哪儿!

 

 

6

40%-50%

上海高中一本率排行榜!看看你心仪的学校排在哪儿!

 

 

7

30%~40%

上海高中一本率排行榜!看看你心仪的学校排在哪儿!

 

 

8

20%~30%

上海高中一本率排行榜!看看你心仪的学校排在哪儿!

 

【篇幅原因一本率20%以下的学校未列出,如您关注的学校未出现在列表中,请在文末留言,小奥老师会就您关注的学校做出补充~】

 

提醒:

如果孩子考上四校八校,相当于直接迈进了双一流大学;但如果上的是普通高中,考上海本地公办本科都得花心思。选择好高中,相当于提前预定好大学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ArsmmzwCjnYppMHzVo5SA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点击蓝字关注,获取更多上海升学资讯!

今天!上海首批民办校摇号录取结果陆续公布!


我们一起看看今年哪些民办校报名火爆、热度不减,采用“超额摇号”了呢?目前已有6区公布结果!快来一起查看摇号及录取信息吧!

徐汇区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徐汇全部爆满摇号!去年民办位育还被捡了个漏,今年这个漏被封的死死的。

扫码查看摇号结果
↓↓↓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宝山区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相比去年,今年多了三所摇号的学校,行二实验的住宿,和衷和宝山世外的走读。也许看了去年宝山还是有学校爆冷的,今年无论本区还是外区都有想来“捡漏”的家长,所以今年宝山新增的摇号学校数量也是最多的~

https://xxgk.shbsq.gov.cn/article.html?infoid=65de65d4-ca83-462e-b950-8df8c4cd78b8

长宁区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作为区内唯一一所民办,凭借着好几年中考成绩领跑全区的优秀战绩,长宁独苗新世纪也是毫无悬念的摇号。

 

扫码查看摇号结果
↓↓↓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松江区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九峰实验一直就是松江家长心中的白月光,基本上松江体制内学校的录取还是和去年比较一致的,领科去年爆了冷门:走读住宿均报名即录。今年摇号,不过外区住宿还是全部录取。

扫码查看摇号结果
↓↓↓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金山区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金山的招生情况还是和去年比较一致的,体制外的杭州湾住宿,和金山世外的本区,都需摇号。

扫码查看摇号结果
↓↓↓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奉贤区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奉贤2所民办初中的热度一般,报名即全部录取。

扫码查看摇号结果
↓↓↓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崇明区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除了民一堡镇校区比较热门需要摇号,其他民办全部录取。

扫码查看摇号结果
↓↓↓
【2021上海小升初】上海第一批民办摇号结果出炉!(附: 2年对比明细)

今年的摇号结果有没有特别出乎你意料的?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想不赚钱都难!

经常有以前的同学朋友私聊我,问我做自媒体赚钱吗?怎么做自媒体?

 

刚好今天不知道写啥,下面我就随便聊一聊,想到哪就写到哪。

 

非广告,放心阅读。

 

我说现在干自媒体的,但凡有个小几万粉丝,只要做的精准、垂直,有自己的产品。

 

一年搞个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一个稍微优质的账号,阅读在一万左右,他的广告报价差不多就是一万块。

 

一个月接四条广告,你自己算算,美不美。

 

想不赚钱都难!

 

更别说那些做视频的,一条广告三四十万,抵得上一些人一两年的工资。

 

这是啥,这是阶级的雏形。

 

而这仅仅只是广告部分。

 

当然有些账号是不接广告的,只卖自己的产品,比如付费社群、付费课程等等。

 

互联网玩的是啥,无非就是流量、转化这四个字。

 

自媒体更是如此。

 

但这里面有个怪现象,有人能把流量做得很大,但是变现能力就很差,只能靠广告变现。

 

有人流量做不起来,但是变现效率又贼高。

 

这部分人不擅长做流量,人家玩的是付费投放,在乎的是ROI。

 

能把流量和变现非常高效结合起来的,少之又少。

 

自媒体确实赚钱,甚至可以说非常赚钱。

 

不管你是靠广告还是靠自己的产品变现,但凡你有个小十万粉丝,一年搞个一百万,基本是没啥大问题。

 

想不赚钱都难! 

 

等等,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一句。

 

你可拉鸡巴倒吧!

 

说得倒是很轻松,你告诉我粉丝怎么来,用什么吸引这些粉丝。

 

对了,这就是关键问题。

 

你想在一个平台拥有一定量的粉丝,一定是靠一些钩子把他们留下来关注你的。

 

说直白点就是,你这个人得【有点东西】。

 

所以,别光看别人扯一堆,说自媒体怎么怎么赚钱,以为很轻松。

 

等你自己去做的时候才发现,这帮狗日的又在骗我,自媒体根本赚不到钱。

 

我告诉你,这个行业同样充满了竞争,你看到和关注的那些博主,人家是废了很大的劲,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冲出来的。

 

做自媒体并不简单,死掉的人是绝大多数。

 

回到开头的问题,怎么做自媒体?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需要评估一个人是否有做自媒体的潜质。

 

啥意思?

 

难道做自媒体也有门槛?

 

你这不废话吗?

 

哪个行业没有门槛,你以为进来就能站着把钱给挣了?

 

想不赚钱都难!

 

但凡有朋友让我带他做自媒体的时候,我就问他。

 

你有什么优势?你擅长什么?或者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为啥要这么问?

 

因为自媒体就是一个强输出的行业。

 

不管你是擅长写作、理财、健身,还是英语好、表达能力强、长得帅、胸大屁股翘。

 

只要你找到自己的优势,你是可以通过自媒体去放大它,从而赚到钱的。

 

我说如果你连自己身上有哪些优势都不知道,还是老老实实搬砖吧!

 

等哪一天你找到自己的优势,或者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你再来找我。

 

再大的胸和再翘的屁股,你也得出门溜两圈不是,不然谁知道你这能看福利啊!

 

开个简单粗暴的玩笑,话糙理不糙。

 

有人擅长写作,靠写作吸引一帮读者最后卖课程卖广告,可以赚到上百万上千万。

 

有人懂健身,直接利用自媒体放大优势线上带人健身减脂。

 

我做自媒体四五年,假如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一门课,你说会不会有人买。

 

我坚持跑步跑了两百多天,拉个坚持跑步打卡群,收点押金,会员费,服务费什么的,你说会不会有人参与。

 

想不赚钱都难!

 

要想开始玩自媒体,说白了你得找到一个细分领域,在这个领域待上一段时间,沉淀出一些内容,吸引到相应的用户,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当然不是说你得有多专业,互联网上,专家很多,你只要稍微比其他人熟悉这个领域,就完全够用。

 

然后你用自己实践出来的经验,去帮你的用户解决问题,你就可以赚到钱。

 

当然,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你除了在这个领域里吸引到足够多的目标用户。

 

你还得通过各种方法,让他们信任你。

 

因为用户只有对你产生信任,才会有后续的成交。

 

上面说了,互联网玩的是啥,无非就是流量、转化这四个字。

 

自媒体更是如此。

 

这个时代,所有的红利都会向善于表达者倾斜,你只要有比别人强大的输出能力,你想不赚钱,都他妈的难。

 

这里所说的表达可以是写作,可以是演讲、可以是沟通能力,可以是任何传递价值的手段。

 

我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开始干自媒体了,从最开始的一窍不通,只知道闷头写作,到后面慢慢发现商业模式。

 

一切都是自己摸索和模仿别人过来的。

 

虽然现在依然是互联网小学生,但多多少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

 

以前我说过,自媒体是个越做越香的行业,更是一个滚雪球的行业。

 

只要你找到熟悉和擅长的领域,按照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去执行,去积累,我想说你不赚钱都难真的。

 

但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只是看到一个行业赚钱,就想一头扎进去,觉得只要扑腾几下就可以捞到肉吃。

 

想不赚钱都难!

 

其实大错特错。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自媒体,适合做IP的。

 

前面已经说过了,你得清楚的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你才能通过自媒体,通过自己的输出去放大自己的优势。

 

我从上大学,毕业工作到现在,所做的事情全都是自己的兴趣。

 

算是站着就把钱给挣了。

 

上大学那会喜欢音乐,喜欢玩吉他,所以靠搞培训班和音乐相关的业务赚到了第一桶金。

 

后来对技术感兴趣,也靠技术干了一些事情。

 

然后现在全职做自媒体,也赚到了一些小钱。

 

我一直会去尝试一些自己没有接触过且感兴趣的新东西,滑板、滑雪等等。

 

去年开始坚持跑步,慢慢的爱上或者习惯了每天运动,至今坚持了两百多天。指不定哪天我就能靠跑步赚到钱。

 

前几个月不是说我买车了吗,这段时间又迷恋上了玩改装。

 

甚至比以前玩音乐的时候还要上头。

 

我知道我以后还会接触到更多的东西,也会有更多新的爱好,这些东西是枯燥乏味生活里的调味剂。

 

它能影响自己的生活,也能影响一个人的气质。甚至让自己赚到钱。

 

野兽独行,牛马成群。一个人之所以步伐不同,一定是他们听到了远方的掌声。

 

以上,关于自媒体,关于兴趣爱好的一些杂谈,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想不赚钱都难!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hAqZR1-fZJ3FSKxHLZQ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