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樺澤紫苑《最高学以致用法》之一


输入可以增加个人的见识与眼界,而只有输出才能改变自己,产生变化,改变周围人对他的认识,影响他人。

一个人读了很多的书,但是只闷声不响,不说出来、不写出来,谁又会知道他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观点,还是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

听说读写中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是谓听到信息了要加工后说出来、读进了知识了要领会后写出来,群众早就把输入输出要连贯在一起说给我们听了。小时候老人家夸一个人有才华总是说,“某某人很厉害,能写会话”,就是说这个人又能写文章(那个时候更多的是帮人代写书信)又能说出道理,很少有夸人说这个人很擅长听别人讲话,毕竟耳朵人人有两只,谁知道他是左耳进右耳出,还是右耳进左耳出。对读书读得多的人倒是有一些不好的话,书呆子、读书读傻了……可见输出的重要性还是有群众基础的,也是为大家所器重的。可是轮到自己身上,却都不大重视,因为输出要付出劳动,要付出精力、要费口舌、要动手脚、要动脑子,肯定比躺平来得累,有那功夫刷刷剧、逛逛抖音、做个沙发废物不香吗?

从前一直是贪多,觉得自己松懈了的时候会抱怨自己没有有花多一点的时间看书,买了那么多的书,下载了数以千本的电子书,都没一花上一点点的时间去打开来翻阅一下。好不容易挤出了一点时间,看了几本书,也只是看过,当时看的时候,还是会有共鸣,还是会有想法。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个月、半年、一年一过,很多书只能记得当初自己看过,但是里面具体写的是什么,或许能有一些模糊的印象,或许干脆就被清空,一点点也不记得。

结合对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操作,能够解释为什么新知识需要在刚刚摄入后的二三周内进行多次地运用( 比如存记忆 ),而且这些知识的应用应该是通过读出声写下来这类能使用运动神经、肌肉的动作来进行,这样可以提醒大脑,这些知识是重要知识,需要长期保存。

chp1:

输出比输入更为重要。

输入改变的只有大脑世界,只有输出才能改变现实世界

成长曲线取决于输出 量的多寡,读三本书,能说出三本书内容的人,比读十本书说不出一本的人更有成长。

把学到的知识做输出 ,让自己不再是“自以为懂”

做输出为什么会比输入更能让人成长提高,源于输出 时需要调动运动神经和肌肉,这些动作会经小脑传到海马体,通过人体的生理机制,使用到更多的神经细胞,从而更容易 留下记忆。对于背诵而言,念出声来边写边背相对来说会更容易记忆。

输入大脑的信息,会暂时存在海马体内大约二到三周,这个阶段如果会经常使用,大脑就会断定这些信息是重要信息,将它移至 摄叶 的长期记忆中进行保存。

输入与输出 的黄金比例为3:7,多数人是输入过剩

反馈对于成长来说不可缺少。

在输出之后,到下一次输入之前,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需要查明原因,需要对自己进行反馈。重新检视、反省、改善、修整方向、细节调整、探究原因等一系列操作。

反馈的四种方法:克服弱点、发挥所长、加强宽度、加强深度

面对疑惑和奇怪的感觉,不要放任不管,务必透过各种方法尽量解决。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做正面的输出,会让自己获得评价、肯定和信赖,让人更想继续地输出,连带大大提高输出的动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