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舆论的高压之下,湖北红会终于出面进行了澄清。
可是一出面,却将自己搞成了委屈的小媳妇。
湖北红会的回应有2点,一是录入有错误,将普通的KN95口罩,错写成了医用的N95口罩。
另外就是,红会没有分配权。
莆田系的仁爱医院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也赶紧跳将出来。
仁爱的回应是,前期也收治过病人,所以需要口罩。
可是,一个连发热门诊都没有的医院却参与抗疫,可笑不?
其实,不管是湖北红会还是莆田系的仁爱医院,其回应只有一个目的,试图扯清关系,推卸责任。
昨天文章的后台,有人指责我们,眼下抗疫为重,要多发正能量的东西。
正能量当然重要,但抗疫物资就不重要吗?大众捐来的东西搞得一塌糊涂,拿什么抗疫?
一线医护人员急的火烧房,就差赤手空拳上阵厮杀了,喊几句正能量就能解决?
来,你不戴口罩到武汉做几天志愿者试试,不让你去医院,就在后方搬运物品,看看正能量三个字你还能喊出口不?
所以说,别假装圣母婊,也别提什么大局,搞好基本的保障才是大局的根基。
更重要的,大众之所以着急,那是有些人没看到前线真正的样子。
01
先说说武汉协和医院。
来看2张图片。
武汉协和医院的一线医生们,要自己当起裁缝,套医用垃圾袋在身上,来勉强隔离病毒。
你能想象,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有可能是穿着这样的装备上战场抗“疫”吗?
有微博网友发布了这些照片,文字称“物资紧缺,大战当前,武汉协和医院西区的一线老师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泪目”。
随后人民日报响应:
几个小时后,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在官方微信辟谣:
不过,等到笔者发稿时,这“辟谣”已被发布者自己删除:
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谣言?
真实情况如何,大家都懂。
来看看这个协和医院的林医生,没有哪个医院的医生,会闲得无聊玩这种Cosplay:
上面这位小儿内分泌科林医生,正是「武汉协和医院」里的。
在他微博下,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协和医生的困境:
还有这种:
看看协和医院医生聊天群:
就在昨天下午,湖北红会在武汉国博发起了领取医疗防护物资活动。
顺便插一句,社会捐助的大量物资,很多都堆放在武汉国博,那里是临时存放地。
武汉协和医院听说后,也马上派人过去了。
(视频传不上来,我只能截图)
左边一群医生,戴的是一次性口罩,右边仓管员是N95口罩
但是,其他医院都能领到物资,现场工作人员就是不发给协和医院。
到场的武汉协和医院医生只能站在边上,看着别人领走物资。他的原话是:
就像要饭一样站在外面。
同志们,这可是领取一线急需的医疗防护物资呀。
都这个时候了,这是在闹哪样呢?为什么其他医院能领,却不给协和医院呢?
到场的同志看实在领不到,就将情况报告给了医院,医院随后派来了一辆车。
然后协和医院的人自己动手,将一些物资搬上了车。
可结果你还是想不到:
现场的红会工作人员,竟然强制将物资给卸下去了。
什么意思呢,物资有问题,没有协调好?
还是就不给武汉协和医院?
这个时候,如果还用物资分配不及时来搪塞,恐怕说不过去了吧。
你人手不够,好,我们自己来领。
你们来不及搬,好,我们自己搬上车。
可结果,你们却又强制给卸了。
这是什么路数?其他人都给,就是不给协和,这是何冤何仇?
即便有个人恩怨,大敌当前,枪口也要一致对外呀。
千万不要说我造谣,这是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亲口说的,是到场的当事人亲口说的。
同样如假包换,如假担责。
我们也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真如网络上流传所说?
有网友说,之前协和医院得罪了红会,所以才捡来一双小鞋。
我在后台收到许多「武汉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留言,他们是真正想做点什么,为社会贡献,但同样迷茫难受,说湖北红会这里有限制,那里又不给通融,大家都寒心了。
02
再来扒一下武汉仁爱医院。
我们先顺着湖北红会的回应思路往前推进。
红会说,发给仁爱医院的是普通的KN95口罩。
在「湖北红十字会」的声明里,将「3.6万个N95口罩」更正为「KN95口罩」。
它的意思就是,一线医护人员要戴的是防护能力更强的「N95口罩」,而不是「KN95口罩」,所以协和医院不需要这些「KN95口罩」,应该给一些空闲的医院,比如「武汉仁爱医院」,物尽其用。
这里面槽点太多了,我就直接引用人民网的说法吧:
KN95是国标,N95是美国标准,说KN95在防护效果上约等于N95,这是医务人士的共识,不知湖北红会是引用哪里的权威说法,认为KN95不适用于新冠肺炎防护? 倘若只为甩锅,简直令人惊诧。
我也搞不清楚湖北红会的物资分配,到底是怎么想的。
「武汉仁爱医院」院长熊怡祥回应:
武汉是疫区,医院是危险的地方,我们真的需要口罩,但我们买不到口罩。 1月22日,我们向社会求口罩,可是没求来。
1月24日,向武汉市红十字会求援,没结果。
1月26日,再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求援。
1月27日,湖北省红十字会给了我们1.8万个KN95口罩。
所以,当熊院长拿到这1.8万个KN95口罩后,是这样计划的:
不知道你们看了这个使用明细后,内心什么感觉,我觉得特别荒谬。
「武汉仁爱医院」目前真正出力的地方,就是提供了100张床位而已,然后整个医院只有280人,甚至都没有发热门诊,为什么每天要消耗2400只KN95口罩?
你们要这么多干什么?一天三餐当饭吃吗?
更诡异的是,附近社区居民、商超市日均要发放约800只,只因为「你们觉得需要」?
而且按照「仁爱医院」这种消耗速度,预计2020年2月3日就会耗尽,到时候是不是又要调拨1.8万口罩了?
给我感觉就是,熊院长你坐在办公室里,上面开始问责了,然后自个儿想了大半天,左右都凑不满数字,最后猛然决定,要给当地居民发口罩,这笔数就一下子就填完了。
仁爱医院也是拼了,直接去社区发口罩
你们只是一家莆田医院,醒一醒,不是什么居委会上门送温暖,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老老实实当莆田医院,不好吗?
湖北红会披露的物资使用表显示,这种口罩共发给了2家,一是仁爱医院,另外就是天佑医院(备注:此为正经医院)。
这2家医院每家拿到了1.8万只,总共3.6万只KN95口罩,总价是36万。
这样算下来,每只KN95口罩10块钱。
我也手贱,到淘宝京东上搜了一下,这种工业防尘级的口罩,每个还不到4块钱就能买到。
这中间的6块钱差价,不知道去了哪里。
一线主力武汉协和医院只领到3000个口罩,但连发热门诊都没有的莆田系仁爱医院,却一下拿到了1.8万个。
武汉仁爱医院拿到的KN95口罩,捐赠方是北京森根比亚公司。
我们来看一张图,这是在某专业网站上查到的。
最顶端的就是这次的捐赠方北京森根比亚公司,最下端就是武汉仁爱医院。
中间弯弯绕绕的有十来家公司,它们之间的各种关联就不多加分析,大家一看就能明白个大概。
总结成一句大白话就是:
捐赠方与使用方,是一家人,类似老子与儿子的关系。
现在呢,老子把东西拿出来,交给了儿子。
这就好比,把东西从左口袋掏出来,然后又塞到了右口袋里,然后笑嘻嘻的说,看,我捐了哈。
既没损失,又捞到了口碑,好生意。
我就来扒一下玩这种手段的捐赠方,北京森根比亚公司。
首先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北京森根比亚当初捐赠时,并没有指定要将口罩捐给武汉仁爱医院。
可最后,这口罩却丝毫不差的到了武汉仁爱医院手里。
湖北红会哪来那么大的本事,怎么就那么心领神会呢?
这如果不是歪打正着,湖北红会那肯定就是未卜先知了。
如果是指定捐赠,这里问题大了。
按照《慈善法》的第四十条:「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为什么要有这样一条法律规定?
因为这样才能防止一些人在做慈善的时候逃税避税,把钱和物资从左口袋挪到右口袋,导致自己人捐自己人,骗捐赠发票。
换言之,「北京森根比亚有限公司」作为捐赠方,物资是不准拨给「武汉仁爱医院」的,否则就是确凿无疑的犯罪行为。
所以,请「湖北红十字会」站出来解释一下吧?
而森根比亚的负责人,可能也知道这个法律风险,所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不断强调,自己既不知道仁爱医院,也不了解口罩捐赠后的去向。
「不可能,我们哪有这权力(做定向捐赠)。」
「武汉仁爱医院」也跟着撇清关系,完全推翻了「收到北京森根比亚公司捐赠1.8万个口罩」的说法,改为收到了「上海致盛集团」的1.8万只N95口罩捐赠。
捐赠单和收据,竟然是同一天,我没想到「湖北红十字会」的存储、转交效率会那么高。
好,我们假设「武汉仁爱医院」的说法为真,而这家「上海致盛集团」,也确实没有任何什么利益上的纠葛,所以「仁爱医院」可以先坐下歇会,放松一下。
下面有请「湖北红十字会」接受我的灵魂拷问:
既然「仁爱医院」那1.8万口罩是「上海致盛」定向捐赠,那公示里面,森根比亚捐赠的3.6万口罩,另外1.8万N95口罩去哪里了?
请解释清楚,并给出「定向捐赠」的证据。
03
这批慈善机构,如果能拿出删我们文章一半的积极态度,就不会弄到现在一团糟了;如果真的不作为,那就主动腾出位置,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
对吧。
只有在舆论监督下,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应做的职能。而不是解决问题,要靠解决我们这群提出问题的人。
所以你们别委屈,我觉得韩红骂得很对:
算了,不扒丑事了,扒多了累,但我们坚决拥护中央打黑除恶,反腐倡廉,不管你水再深,水再浑!
昨天,高层再次开会。
会议强调,医疗物资要统一调度分配,任何地方都不得截留。
其实,我们这么关注捐助的物资,因为这是一线作战的必需品,战士连装备都没有,还怎么抗疫?
正如侠客岛所说:
前线不怕流血,但怕血白流;后方不怕付出,但怕我们的付出被浪费、被辜负。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3a78bEvcdMy1Zu_GifWI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