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一场6亿人的阶层跃升!

昨天,看了一部1979年邓公首次访美的纪录片,

 

纪录片中有两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邓公在亚特兰大的福特装配厂参观的时候,美方展示了生产汽车的先进技术,为此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一个工人每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以前两个工人一整天的工作量。

 

美方想以此来震慑我们,邓公却反问了两个问题:

 

1、  我怎么安置那位失业的工人?

 

2、  只有一小时工作量的工人,我该让他在其余时间做些什么呢?

 

邓公随后说到,中国的人口是我们最大的自然资源,也是我们最根本的基础。

 

第二个细节是纪录片的最后采访了几位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的企业家,出现了柳联想、俞东方、潘SOHO等人。

 

邓公从美国访问回来之后,中国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

 

如今四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的初衷没有改变,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人的富裕。

 

四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已经走稳,靠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接下来的共同富裕靠的还是共同奋斗。

 

从一部分人的富裕走向共同富裕,从金字塔型社会结构走向橄榄型,从学习模仿到无人区摸索,

 

从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到不畏艰险的二次改革。

 

共同富裕,真的来了。

 

 

共同富裕,一场6亿人的阶层跃升!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开了一场载入史册的重要会议,会上再提“共同富裕”。

 

习大大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消息一出,舆论沸腾,“劫富济贫”的大旗最先被举了起来,一个个都急着给富豪带上制度的紧箍咒,让富豪不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必须头疼。

 

由于反响太过激烈,中财办再次做了解释,说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不搞杀富济贫,算是给富人们吃了一颗安心丸,只是他们真的能安心吗?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在这个“内忧外患”的节骨眼突然重提共同富裕呢?

 

因为内外部的环境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以外循环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外贸依存度一度达到将近70%,这就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存在内生脆弱性。

 

如今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外贸出口越来越疲软,曾经的发动机老旧缓慢,经济急需新发动引擎。

 

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兔并不能完全主导,外部依存度的收缩成为必然。

 

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一穷二白的兔子经过不断的资本积累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富婆了。

 

国内经济的蛋糕很大,资本过剩,供给端无敌,需求端拉跨,内部出现了生产过剩的问题。

 

在内外部双重压力之下,不得不展开二次改革,只是这一次,要将经济发展的引擎回归到可以完全自主操作的国内市场。

 

也就是完成供给—消费,自给自足的完整闭环,经济结构从供给主导转向消费主导。

 

以前是供给主导的经济结构,资本优先;

 

现在是需求主导的经济结构,以人为本;

 

消费的主体是谁?

 

是人,

 

消费主导的经济结构的主体是人,让越多的人有钱花、敢花钱,消费市场才能越活跃。

 

有钱花是让大家钱包都鼓起来。

 

敢花钱是给大家减负,腾挪出更多的财富花在消费上。

 

所以兔子急着要把共同富裕再次提出来,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干起来了。

 

 

共同富裕,一场6亿人的阶层跃升!

一个人没钱消费,八成是个人问题,一群人没钱消费,就是分配出了问题。

 

怎么实现共同富裕?

 

分配、分配、还是分配

 

怎么分配?

 

公平分配

 

很多人把共同富裕误读为“打土豪分田地”、或者狭隘的认为三次分配就是从个人层面进行的分配。

 

你看,一天一个老虎入笼、一天一个互联网巨鳄被罚、一天一个问题明星现原形,这不是打土豪分田地是啥!

 

理解全错。

 

17日的中央财经会议已经指明了方向,关于如何分配提到三点:

 

1、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

 

2、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也就是说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是区域分配、行业分配、企业分配、最终实现人与人的公平分配。

 

是一种由宏观到微观,由大到小,层层递进的分配原则。

 

先来说区域分配

 

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北方城市常年霸占全国GDP的前二十名,改革开放的后二十年,南方城市逐渐挤掉北方的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挤进全国GDP的前二十名。

 

北京、上海、深圳,三个超大城市作为龙头带动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城市群的蓬勃发展。

 

随着这三个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全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你三大城市群吃的红光满面,其他地区饿的两眼发绿。

 

不说别的,出于zhengzhi稳定的考虑都是不允许的。

 

财经会议提到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就是要拔一拔那些落后的区域,政策、资源、财政都要向这些地区倾斜。

 

8月26日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财税支持措施加大财税等支持力度。

 

会议重点提到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支持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建设综合保税区;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所以接下来,最先受益的大概率会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也会是区域平衡的重点,但是西部大开发的汹涌红利可能需要稍长时间。

 

下面这张图是全国城市群、城市带的布局图—

 

共同富裕,一场6亿人的阶层跃升!

                        

从全国一盘棋的经济发展,到四平八稳的zhengzhi稳定,中间这条横向的连接线由长三角和成渝两个东西部的城市群领头,将长江中游经济带上的城市串联起来,一定是最快、最有潜力实现区域发展平衡的。

 

其中的潜力城市成都,辐射半个中国,是整个大西部的龙头,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的桥头堡。

 

还有长三角的龙头和长江中游经济带上的重点城市,上海、苏州、杭州、武汉等后续的发展动力都很强。

 

一言概括:长江中游经济带、中西部重点城市都是未来发展的根据地。

 

再说行业和企业分配

 

关于行业和企业,会议提到三点: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3、鼓励高收入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为什么这次的共同富裕让人这么有信心,就是实际动作比政策都快,下手还很精准。

 

最近兔子在不停地挖腐肉,比如打击垄断行为,纠偏迷路企业。

福报哥、麻花疼的公司最近已经尝到了社会主义铁拳的威力,过去几年凭借垄断地位对互联网新型公司收购、入股、打压,新公司几乎寸草不生,难得跑出来的几个公司,最后玩的还是老一套,电商、支付、借贷。

 

就连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美团,在千团大战之后也失去了战斗力,想“躺着赚钱”。

 

社会财富增长需要技术爆炸,不是让垄断行业、企业躺在资本上地睡大觉。

 

最近兔子也在不停地增肌,比如给专精特新小巨人搭台,再比如国央企把手伸进新兴产业,

 

现如今,能天天上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的是这4762家时代搭台、政策助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因为他们大部分来自制造业,契合我们产业升级、制造业做大做强的趋势。

 

最后我们来说个人分配

 

财经会议对这部分描述非常多,重点总结有三点:

 

1、通过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

 

2、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回报社会;

 

3、增加农民阶层收入。

 

区域分配、行业分配、企业分配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分配已经水到渠成。

 

8月26日,税务总局正式立案调查个别隐瞒高收入未如实申报的人员,

 

一句话:想体面就让他体面,不想体面就帮他体面。

 

这不,你已经看到“撒钱”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

 

正面的有吉利汽车,手疾眼快会来事的吉利汽车已经宣布向员工撒出3.5亿元的股份奖励计划。

 

负面的有娱乐圈, 税务总局立案调查的第二天就爆出爽妹子因偷税漏税被罚款2.99亿元,之前范爷也是因为偷税漏税被罚了8.8亿。

 

我们粗算一下,国内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六亿人,不吃不喝需要2万4千年年才能赚到爽妹子的罚款,7万3千年赚到范爷的罚款,这也仅仅是她们的罚款,还不是全部收入。

 

普通人从打野兽穿草裙的原始人开始辛勤劳动几万年,顶尖科学家日夜钻研获得几十个诺贝尔奖,居然还赶不上明星几年的收入。

 

如果牛顿、爱因斯坦活着,他们可能也不想刻苦钻研了,想当明星、网红。

 

所以,不合理的高收入要调节,非法收入更要严惩。

 

资本、劳动获得的收益差距巨大,劳动人民没有定价权,苦哈哈的劳动不值钱,收入分配的问题。

 

在国内,从2009年到2020年,财产性收入增长3.5倍,劳动性收入下降22%。

 

2020年财产性收入增长6.6%,远高于工资性收入的4.3%和经营性收入的1.1%。

 

目前,对于资产性收入的缺失主要是农民阶层,他们与城市人财富最大的差距就是资产层面。

 

所以下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资产性收入是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

 

如果8亿农民兜里没钱,所有的共同富裕了,都是扯淡。

 

农民的财富增长是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因素,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我们的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已经开始挑硬骨头啃了,决心到2025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以内,全面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1.3万元以下的情况。

 

通过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实现二次分配,靠自觉实现三次分配,

 

三次分配对高收入企业、人群并没有强制,但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是理应如此吗?

 

 

共同富裕,一场6亿人的阶层跃升!

说来说去,共同富裕到底是什么样的?

 

官方解释:共同富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大部分人都富裕,就要从金字塔型社会转变成橄榄型社会。

 

财经会议具体解释为:“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如果按照统计局使用的中等收入人群的标准,目前中国大概有9.1亿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低收入人群,也就是说全国约65%的低收入人群处于金字塔最底部,是这个社会最庞大的群体。

 

下面这张图表是招商银行日均存款额50万元以上的金葵花客户的资产走势—

 

共同富裕,一场6亿人的阶层跃升!

 

十几年时间,金葵花客户的资产占比从55.1%增加到82%,而人数占比只增加了1个百分点。

 

金字塔型结构导致财富从底端向顶端不断的加速流向,财富集中化导致3000元收入的的9亿多人群只能选择躺平。

 

如果一个国家65%的人都选择躺平,

 

如果一个国家65%的人都不愿奋斗,

 

如果一辆飞驰的超跑三个轮子都不转,

 

还谈什么民族的伟大复兴,谈什么强国梦?

 

自杀式的社会经济结构就是越来越庞大的底层和越来越尖锐的顶层,也就是变异的金字塔型。

 

而共同富裕所提倡的橄榄型经济结构却始终能保持经济活力。

 

橄榄型结构也就是2+6+2的结构,20%的富人,60%的中产,20%的底层,这样一算,至少有6亿多底层人民会跃升。

 

实现橄榄型经济结构,意味着阶层流通的通道打开,将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向上走,对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一种正向激励。

 

即使有朝一日实现了橄榄型结构,经济活动流动依然活跃,因为强大的中产需要维护自己的财富和阶层,以防滑落。

 

有资产、有存款、有事业,躺平不敢,大富很难的中产,他们的状态就是始终在奔跑,

 

中产的基数越大,社会经济活力越强。

 

财经会议对于橄榄型经济结构说到“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

 

 

共同富裕,一场6亿人的阶层跃升!

共同富裕的提出被认为是近期执政层一系列雷霆手段的高潮。

 

我说:哈哈,哈哈,这只是开始。

 

改革的高潮会是政策颁布的那几天吗?

 

如果现在就是高潮,那跟赵括的纸上谈兵有什么区别,

 

改革的高潮一定是此起彼伏,一定是出现在不断的纠偏、调节、甚至颠覆的具体实践中。

 

共同富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执政层对所要面临的困难早有预料,会议指出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其实早在九年前的十八大就已经提出了共同富裕,从提出到实践准备了9年,从实践到实现,仍需要很多年。

 

改革已经开始,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甚至关乎我们的下一代。

 

我们既要富裕、还要共同;既要分配,还要公平;既要发展,还要持续,既要做大,还要做强。

 

很难,但是很酷;很长,但有希望;很远,但能望到。

 

共同富裕,我们都身在其中。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JyY5x9cZzRmMoDnODeFw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