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坡:举报有偿补课奖励500,“仙人跳”反赚2000,“双减”政策下家长到底该如何做?

黄东坡:举报有偿补课奖励500,“仙人跳”反赚2000,“双减”政策下家长到底该如何做?

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评价这张图:“先不说校外补习交给扫黄打非办,台面上摆着跟黄赌毒同级别了。清理机构抓人就算了,但这踢门操作,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得多大,怕是赤裸裸的恐吓。”不禁颤动,屋子里的孩子又会怎么理解他们的老师和这个世界呢?

最近,多地教师因假期补课被处分频频发生:

7月25日,南昌市收到相关市民相关投诉,经查,南昌三中某教师,接受家长邀约,利用双休日时间,在家中为其所任教班级的部分学生进行物理学科的有偿补课,收取费用共12740元。

最终,学校给予该老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将所收钱财全部上交财政,扣除3个月奖励性绩效,取消2年内评先评优及职称晋升资格等

7月27日上午,根据家长及媒体提供的线索,黄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在屯溪区某豪华别墅区,对屯溪一中教师吕某有偿补课进行了现场查处。

8月2日,经群众举报,温州市潘桥中学、三垟中学共11名教师补课被查。经调查,该11名教师给62名学生补课,但未向家长收取补课费用。

区教育局对该11名教师做出如下处理:通报批评、扣除相关教师年度30%的年终考核奖、两年内不得参加各类评先评优,责惩潘桥中学与金某某解除劳动合同。

……

不论有偿还是无偿主动还是受邀,基本一经发现,严厉处理。

 

为查处教师补课,有关部门甚至发布“悬赏令”,设置举报有奖:

 

黄东坡:举报有偿补课奖励500,“仙人跳”反赚2000,“双减”政策下家长到底该如何做?

 

教师补课,已然是成为一只洪水猛兽,让老师避而远之,哪怕是出于善心给孩子免费补课,恐也不再象征无私

 

而作为一名老师,看到原本应是社会最纯粹、友爱、信任的师生、家校关系撕裂至如此,尤其是有些行径甚至裹挟恶意之时,还是难免有些寒心。

 

黄东坡:举报有偿补课奖励500,“仙人跳”反赚2000,“双减”政策下家长到底该如何做?

黄东坡:举报有偿补课奖励500,“仙人跳”反赚2000,“双减”政策下家长到底该如何做?

 

我非常能理解有的家长看到别家孩子补课,但自己家孩子没补生怕被落下所以举报老师的着急心理,有些老师“顶风作案”确实也不合法规。

 

然而,还是想说,一个家长如果只紧盯身边违规补课的行径,对自己孩子的长期教育并无太大益处。

 

跳出外界教育政策的补课禁令影响,或许,想明白这些,暑期更多地专注于自己家庭教育培养,把握孩子的节奏定好目标,更能为孩子搭建起强大的护城河

 

 

 

 壹 

做学校做不了的事,

这是家庭教育的使命

 

国家“双减”文件中明确规定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不能把家长变成助教,这是因为在教育理论当中,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使命——不是帮助学校提分或者帮助老师改作业,而是发现自己孩子独特的自我,并且鼓励、培养他们的禀赋、特长、兴趣和爱好,让他们走上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学校教育更多地会关注共性,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只有家庭教育才能更好地关注个性。

 

第一,以孩子的个性设计培养目标。

 

每个家长对孩子都会有培养目标,或希望孩子长大考重点大学,或希望孩子快乐生长做平凡的劳动者。但是,孩子的生长最终是由其内在个性决定的。所以,家长应以孩子的个性设计培养目标。

 

可以对孩子提出目标,为孩子的生长指明方向,但不能专制。有家长问我:“下决心培养孩子的钢琴才能,投入很大,但孩子刚开始时喜欢,现在却没有了兴趣,怎么办?”

 

我建议,如果孩子真的没有兴趣,就果断放弃。花了时间和钱固然心疼,如果为了这些曾经投入的沉没成本而强迫孩子干自己不喜欢的事,定然错上加错

 

第二,带孩子跳出课本知识看世界。

 

课本能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的知识体系,但仅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全面发展往往靠课外。

 

暑期除了可以安排孩子旅游以开拓眼界,还可以引导孩子品尝自由阅读的快乐。

 

比如:已故数学家孙泽瀛先生为中学生创作的一本课外读物《数学方法趣引》,就被单墫教授奉为他学生时代最爱的读物,书中引人入胜的八大世界著名难题从小在他心里种下了颗数学的种子。再如《从一到无穷大》、《费马大定理》等也是不错的数学课外阅读书目。

 

另外,如果说学校在学科教学上是强项的话,家庭教育在做人教育上可更有作为。

 

抓分数绝不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健康、性格、习惯、情商、知识、能力、探究、热爱、志向、规则、幸福感和价值观,这些才是孩子幸福人生和赖以生存的根基。

 

 

 

 贰 

不拔苗助长,

但一定要培养起孩子的自学能力

 

任何一门学科或一种技能,无论是数学、语文,还是编程、钢琴等,都具有系统性,学习时都需要遵循学科的内在规律,切勿急功近利,希望借助暑期一下就能吃成大胖子。

 

孩子的生长,如树的年轮,不应拔苗助长,不过可以用心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因为自学作为一种方法和能力,远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一个孩子的能力和才华也绝不仅仅是老师能够教给的,能将自学培养成一种神奇的能力,掌握各种知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这种培养也不是盲目的,家长必须要有能力判断孩子是否具有自学的潜力:

第一要看以前的基础是不是扎实,如果连以前的学习基础都不扎实,很难有能力去自学后面的课程。

第二要看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如果对新事物不感兴趣也很难自觉地进行学习。

第三要看对目标有没有强烈的追求欲望,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往往会转变为一种实际的物质力量。

符合以上条件,才能循序渐进地展开培养。

 

首先,可以采用“优势发挥法”,这是古往今来任何事业取得成功的要诀。很多家长和学生喜欢采用“劣势补救法”,想办法补救最差的课程,但常常补来补去补不好,甚至由于时间分配不当,还把较好的课程拖下去,导致学习兴趣消磨殆尽。

 

选择孩子最有优势的课程开始自学,不仅是因为优势学科的兴趣往往使孩子劲头更大、效果更好,还因为学好这一科的自信和兴趣往往也能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劲头和学习方法,产生其他学科的快感单元,以达到学习成绩的全面提高。

 

其次,在发现孩子自学潜力还不错的时候,要尽快地制定一个阶段性总体目标,让孩子有一个追求的方向,最好还要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制成详细时间表,让孩子一步步完成,在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从自己胜利成果中取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再次,就技巧而言,自学必须做笔记先把书上的重要内容画上红线,然后把画好红线的部分记在笔记本上,因为光看书是很难记住的,动笔不仅对加强记忆有很大的好处,在做笔记的过程中,由于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也会加深知识的理解

 

另外,一些不懂的东西也要记在专门的本子上,等学习了这方面的内容后,随时翻开来,看看有哪些不懂的东西可以再次解决掉,并做上记号。

 

华罗庚就曾说过,数学上有些问题如果停留在原有基础上是很难弄清楚的,但是等学习了下一步之后,再解决前面的问题就很简单了。而其他学科也未尝不是这样。

 

最后,自学过程中做习题不在于多,在于精一个题目要彻底弄清楚,解题必须从一开始就学会规范化,一步一步要清清楚楚,切忌草草书写,认为已经懂了就可以了。同时,还要尽量做到一题多解,把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

 

自学在本质上是培养学习能力,开始时并不在乎很快地学很多知识,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自学,等到自学能力提高之后,自学的速度自然会跟上来。

 

 

 

 叁 

树立榜样的作用,

好家长胜过提防别人补课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因为儿童像猿猴,爱模仿他看见的东西,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甚至不被人要求这样做也是如此。基于这个理由,他们在学会用脑以前先学会模仿。”

 

当父母请老师给孩子补完课后反手就举报处罚老师,甚至赚得2000;当老师被暴力执法,像黄赌毒罪犯一样对待;这种种行径,究竟会给孩子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埋下什么样的心理阴影?

 

黄东坡:举报有偿补课奖励500,“仙人跳”反赚2000,“双减”政策下家长到底该如何做?

 

还有的家长对自己低要求,却总是一味要求孩子该如何做,结果暑期长时间待一起亲子矛盾剧烈,反而抱怨孩子叛逆十足。

 

殊不知,有时孩子模仿的正是他自己,孩子是正在形成中的人,即使是在初中阶段,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校外培训叫停之后,紧盯着谁家孩子请了补课老师谁家没请并不重要。

 

暑期最好的家教,应当是在家庭里言传身教,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培养孩子的时候,莫忘鼓励规诫自己。

 

我常常看到有些家长安于生命的现状,只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从某种程度上,这种松垮的家庭氛围往往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而不是动力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可是自己没有经验、没有能力来指导孩子,更何谈成为孩子的榜样。但作为父母,我们至少可以做到:

 

❶ 期待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供孩子学习;要求孩子诚实守信,自己也要言而有信,农夫与蛇会种下恶的种子;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自己也要做出榜样,努力向上工作……

 

❷ 找到成功的榜样支援,或为孩子讲述各个领域名人榜样成才的故事,如华罗庚自学成才;或请教一位气概恢宏的人做导师,高徒从名师那能得到的其实不只是知识和学问,最重要的是出奇制胜的思维方式和所向无敌的气魄。

 

在互联网时代,对不确定的未来保持资讯获取和思考,学会充分利用好的线上教育资源,挑选合适的教辅材料做装备,或者先进的教育硬件产品做辅助

 ……

 

越是渴望孩子将来成才,不落于人后,有智慧的家长越是重视自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是和他人比,更多的是和自己比。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蔡笑晚,一生6个子女中5位博士1位硕士,谈及培养孩子立志的最大秘诀,就是只有自己立志才能真正鼓励孩子从小立志,为此他从未放弃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并与孩子在一起成长,一起追梦。

 

事实上,教育的真谛不正是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使孩子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成长,使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发现、指引和自我价值实现。

如此,一个由一个个健全的人所组成的社会也才能真正和谐和生机勃勃,而不是四处充满猜忌、举报、惩处、师道尊严沦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AjHrawd9QeuwmmsXXw8oA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