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倒了白菜又怎样?土猪的良心不会痛吗?

拱倒了白菜又怎样?土猪的良心不会痛吗?

题图:来自网络。

作者:叶开,本名廖增湖,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博士。著名小说家、编辑家、语文教育家。本文来自:叶开的魔法语文(ID:bigtiger8888)。

这篇文章可能对小张同学和衡水中学造成伤害,“圣心”者慎入!

但是你们先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我就不能不痛下杀手了!

1

衡水中学又赢了

衡水中学又一次成了赢家,双赢就是衡水中学赢两次。

而小镇做题家小张同学,除了给自己贴上“土猪”标签,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小张同学单薄的身体,被探照灯沉沉地压着,努力挥动着双臂如在讲台的沼泽中跋涉,隐在近视镜片后面的双眼充满着仇恨,语调却是极力平和的,沉着的。因此,经他口说出来的那句“名言”,更让吃瓜群众感到惊悚。

小张同学如是说:“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立志要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

中文语境下有特殊隐喻,这句话读来充满浓浓的恶意,带着无耻与下流。

作为小镇做题家前前前前辈,我真是惊诧得目瞪口呆了。

用更早的前前前前前辈周树人先生名言:“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然而,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刷低做人底线的行为,真让我瞠目结舌了。

大家都是乡下来的,后辈们什么时候已经进入伏地魔道,修炼得如此邪恶,如此不堪了呢?

拱倒了白菜又怎样?土猪的良心不会痛吗?

我不认为,一个人来自乡下,就一定要把自己说成是“土猪”,而且必须去蹂躏大城市的白菜。我一直相信,普通中国人并不是全都变坏了。我身边有很多来自乡下的朋友,都是诚实而善良的。进城三十多年来,我在大城市的小菜场、小商店等地方,持续不断地跟各色人等打交道。我看这些乡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大多是自尊自爱且友善的,并不因来自乡下就自觉低人一等,就一定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头愤怒的“土猪”,怀着满满的恶意在城里糟蹋美好的事物。

中国普通人的心底还没有彻底变坏,于此我是有信心的。

我多次在菜场里买了菜后遗忘在菜摊上,下午回去找时,发现还妥善地保留在摊上。有些菜农自己收摊了,会把这包菜托付给隔壁摊,请他们在我回来找时转交。我感受到了那些普通菜农的好意与善良,有时候发个微信请对方留点新鲜蔬菜,也是非常简单而方便的。大家彼此有信任,可以做到互信及互相尊重。为何,国人都是天生纯良,一旦有点“恒产”,可以正经做生意谋生,都会珍惜信誉的。如以城乡差及社会地位的角度来说,这些菜农的身份地位比自封为“土猪”的小张同学还要低很多。以小张同学的自卑自贱以及荒唐的等级观念来看,他们比你更惨,可以来拱你这棵鲜嫩的白菜了。

本着善意来揣测,小张同学原本并没有如此的恶意,只因进入了衡水中学,就变得下流不堪了。

就我本人的阅读所知,古今中外无论任何时期,正常教育都不是教人作恶的;某些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教育本质是“恶教育”,表面上也还打着行善的旗号。

心存仁念、与人为善,从来都是真正教育家的核心教育思想。

就算不是省城、不是在皇都,衡水也是一个地级市,不比“宇宙尽头的铁岭市”差多少 — 按照小张同学的逻辑,这里也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白菜。衡水中学作为一座什么名远扬的学校,那些老师和校长们都是考上了大学、拱过白菜,吃了国家粮的。我也善意地认为,学校不会把“仇恨”作为教学思想,也不会树起“进城拱白菜”这块大匾作为校训的。

这么多年来,听说了与衡水中学相关的种种宣誓、种种声嘶力竭、种种不堪传闻,我一直对衡水中学怀有善意,一直没有忍心去批评。然而,亲眼目睹了这位小张同学的“宣言”,我是真正地感到不寒而栗了。到底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刻毒思想,一所学校才会把自己的学生打造成如此心怀恶念的一只“土猪”呢?

拱倒了白菜又怎样?土猪的良心不会痛吗?

作为从乡下考出来的小镇做题家前前前前辈,我对大城市有向往,对乡村有遗憾。但我对大城市没有仇恨,更没有对白菜有恶念。我也从来不因自己来自乡村而自惭形秽,或感到低人一等。

我不希望小张同学把“土猪”这个概念强加给所有乡人。非要自封为“土猪”,就小张同学和你的学校指导老师做“土猪”好了。

这段视频典型“背稿腔”,让我怀疑这篇稿子是经过指导老师和编导精心修改过,以吸引眼球的。小张同学的老师肯定是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早已经“吃国家粮”了 — 起码老师的孩子已经变成了“白菜”。小张同学为何放着衡水中学现成的“白菜”不去拱呢?

小张同学完全可以组织一红 W 兵队伍,杀气腾腾闯入这些“白菜”们家里,给他们戴上高帽,押送上街去游行,在高高讲台上用皮带抽打他们。他们家里各种资产,也要“割资产阶级的尾巴”全部充公。字画、珍玩等,则可放上一把火烧掉。

小张同学的指导老师,虽然已经是大学乃至研究生毕业,已经吃上了国家粮,难道却没有进化成城里人,仍自认为是来自乡下的“土猪”?不仅如此,还要指导小张同学向世界宣布自己的恶意?

真没想到,百年名校衡水中学的 17 岁高中生,在二十一世纪,竟然能对着摄像机镜头,沉着地说出了如此刻毒、下流、无耻的话来。

如果他惊慌失措、犹豫不决、或做贼心虚,也就罢了,然而,却是沉重的、镇静的。这就像是明火执仗地做强盗,还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

作为一名 17 岁高中生,小张同学一定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

这不仅是对女性的恶毒和下流,而且是邪恶的最低级表现。小张同学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学校老师也应该十分明白。在这个时代,如此不堪的句子竟然能被如此沉着地说出来,真是不得不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衡水中学的某些教育工作者。

如果这样的恶意你们都不认真切实地反思,而只是以“考试工厂”为自傲,以“地狱训练”模式考上多少个 985、211 为唯一目标,那么这就不是教育,而是“教唆”。

为取得成功而不惜一切手段,这是典型的流氓行为。

就算是个个都考上了“双一流”,也不过是“双下流”而已。

2

关于猪与白菜的隐喻

在基础教育系统中充满着奇怪的隐喻。

“园丁”与“鲜花”是一对经典隐喻,分别代指教师与学生。

作为隐喻,“园丁”对“鲜花”具有生杀予夺大权。“园丁”的情绪是“阴晴不定”、“变化莫测”的,“园丁”一旦不高兴了,就可以宣判“鲜花”为“杂草”,挥起锄头除之而后快;或操起剪刀,对“不合格”的“鲜花”进行“修修剪剪”的“教育”。

做过学生的都知道(包括做过学生的教师),“园丁”比封建帝王还要厉害,不仅可以动辄布置超量作业来“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还可以向“鲜花”们灌输洗脑口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鲜花”们“凿壁偷光”并“闻鸡起舞”。动辄还全班罚抄十遍,全组罚抄百遍。以至于“鲜花”们每天上学都瑟瑟发抖,精神极其紧张,总担心一不小心就被宣布为“杂草”。而一旦作为“杂草”,命运是悲剧的“被除掉”。有些即将堕落为“杂草”的前“鲜花”们,不得不选择从高空“自由地堕落”。

“园丁“与“鲜花”这两个隐喻,构成了学校作为“物化”世界的核心价值。而人,在这个物化世界里是不存在的 — 你要么是“鲜花”,要么是“杂草”,不能两者兼而得之,更不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土猪”。

这个教育系统的本质,就是“物化”,让人“物化”为“物”。

这两个隐喻还可以延伸与拓展,即让这些“鲜花”未来变成“材料” — 可能是栋梁,也可能是砖块,本质都是“材料”,而不是人。

拱倒了白菜又怎样?土猪的良心不会痛吗?

衡水中学小张同学高喊出来的这个恶意的口号,透露了这所学校的核心价值就是“物化”,不存在对人的尊重,更谈不上“人的教育”,无论“爱的教育”了。

“物化”这个词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名词,不是我发明的。

一旦被“物化”之后,“物化者”就充满着对于“物化施予者”的膜拜和感恩之心,他们不以“被物化”而感到愤怒或者耻辱,反而感到光荣,并要歌颂把它们变成物的那些黑手。我读过一些衡水中学毕业学生的文章,它们对自己的“母校”都充满了感激与爱戴之情,不能接受、不能容忍任何对这所“物化”学校的批评。甚至,刚刚因为这个事件的传播,又看到一位自我标贴着是留学生(表示他很成功)的衡中毕业生,深情地回忆自己在衡中的美好生活。这篇文章里的关键词: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衡中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由此可见,衡中的精神控制术,已经达到了多么高妙的程度,简直比伏地魔控制食死徒还要高效率,还要更忠心耿耿。

就像这些前辈一样,要去拱大城市白菜的小张同学,不过是这所“考试工厂”里的一个“生化人”而已。他也只是一个“物”,他的“人性”早已经消失了。

话又说回来,小张同学自封为“土猪”,那真是太高看自己了。

一只在乡下自由自在行走的“土猪”,怎么可能有如此的恶意?

我从小在乡村长大,我们村里的土猪、以及土鸡土鸭土狗,都是成日在村头村尾跟我们小孩子一起,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的。

非要说是“猪”类,小张同学最多是一只“肉猪”。

这不是骂人,而是隐喻,请小张同学不要生气,也请衡水中学老师们不要生气。

话又说回来,就算原来是一只“土猪”,并且感到做一个“土猪”是不够高级的,有点自卑的。但“土猪”也可以追求更美好生活,有做一个更好的人的理想啊。

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一个人看到美好的事物,自己做不到,起码要有羞愧感,从而努力提升自己。要学会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不是去糟蹋美好的事物。你为何要去“拱”并毁坏白菜,而不是让自己从“土猪”变成“白菜”呢?

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做一头“特立独行的猪”。

拱倒了白菜又怎样?土猪的良心不会痛吗?

任何一个现代人,都有脱离猪而为人的理想 — 连奥威尔《动物农庄》里那几头撒谎成精的猪,也想作为人而存在。

希望小张同学能点燃自己身体里的善念,希望衡水中学不要继续进行可耻的仇恨教育。

在一个仇恨社会里,人人都是受害者。

3

反对“仇恨教育”

一分为二”这个简单粗暴的思想,长期而深入地伤害着、撕裂着我们的文明社会。

小张同学也算是“活学活用”了。他自封为“土猪”,而把女人称为“白菜”,从而“一分为二”地把乡下和城市、把自己和城里人,贴上了对立的标签。

“一分为二”这种暴力思维的背后,充满着血腥与暴力。正常社会不应把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简单地作“二元”化划分,不应用仇恨的方式来定义彼此的关系。

就算是真的是拱倒了一棵大白菜,你内心就真的能得到满足吗?你的内心就真的快乐了吗?

拱倒了白菜又怎样?土猪的良心不会痛吗?

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的前前前前辈,以及三十多年前以不到 1% 的录取率考进大学的乡下人,我在充满了大白菜的大城市里居住了三十多年,一直没有去拱倒她们的恶念,而是欣赏,是赞美。我一直坚信:做一个善良真实诚恳的人,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未来才能走得更远,人生才会更美好。

进一步说,乡下未必都是“土猪”,大城市未必都是“白菜”。

大城市里可能存在更多的“土猪”,甚至有更多的“恶畜”。

有那么一些垃圾教授,就是这样一种“恶畜”。他们人格分裂,口蜜腹剑、两面三刀,说一套做一套,到处宣扬仇恨,而误导社会大众。年轻人一代应该学会区分好歹 — 垃圾食品坚决不吃,垃圾精神食品更不能吃。

回过头来批判一下衡水中学 — 高考,不就是考个试嘛?至于这么殚精竭虑、筋疲力尽,惊天动地吗?

1998 年大学扩招后,从我们参加高考的不足 1% 的录取率,提高到现在百分之六十几的录取率,从我们那时一次录取几十万人到现在一次录取近千万人,考个大学真不是个事。而且,我们那个年代的一些蠢货,都留校当上教授博导了。

现在,就是一头“蠢猪”也能考上大学了,更何况“土猪”呢?

你只要正常地刷题、正常地阅读、正常地努力,考个大学有什么难的?

这个世界上,考上大学的成千上万,数以亿计。大学文凭早就贬值了。马老师说,大学就是一个一个养鸡场。你从“土猪”而拼命进入了“养鸡场”,一点都不光荣。竟然还如此咬牙切齿,不也太低级了吗?

考个大学而已,大学毕业之后,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于这么咬牙切齿,这么漫天仇恨吗?

衡水们,你们也太 low 了!

(号外:刚听说小张同学早就内定保送清华了。如果属实,这一切都是高明的表演,我是再次瞠目结舌了!散了吧,吃瓜兄弟们!)

2021 年 6 月 6 日再次修改于多伦多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WMg6qp3l3NXpYIrwLwjKA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