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陈柏龄的酱油台(ID:soychen01)
作者 | 陈柏龄
责任编辑 | 包不同
这可能是一篇能够改变你生命体验的文章,约5500字,希望你能静下心,花15分钟把它读完。以下是正文:
小学时代,一个学期似乎像一辈子,你望也望不到头。那时候一周都会觉得很久。
中学时代,时间一个月一个月缓缓走,你感觉自己永远长不到18岁。
到了大学,时间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开始飞奔,你明白童年已然远去,但中年似乎也依然遥远。
工作之后,时间仿佛按上了加速键。20之后便是30,30之后便是40。有时候你感觉老年近在咫尺。
对于「长大后时间变得越来越快」这件事情,网络上有一种解释:
5岁的时候,过一年,记忆只增加了1/5。
10岁的时候,过一年,记忆只增加了1/10。
20岁的时候,过多一年,记忆便只增加1/20。
这一年的时光虽然没变,但是参照物变了。
所以大家就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可能等你60岁的的时候,
过一年记忆只增加1/60,那时时间就过得更快了。
上面这种说法初看之下很有道理,但我不太认同。上面这种解释显得悲观又绝望。而且并没有找到时间变快的本质原因。
不瞒各位,从小学开始,我就琢磨着如何让时间慢下来。在和时间搏斗的过程中,慢慢地,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我不经意地把「对抗时间加速」的想法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我收到的反馈是,他们被刷新了三观,重塑了对时间的认知。
逃离人生中的熟悉区域,创造人生中的新鲜区域!创造新的记忆点!
在学生时代,我们在疯狂地学习新的知识,不停地应对新的压力,面对新的考试。从学生角色过渡到打工人身份,我们需要学习新技能、适应陌生环境、应对新挑战,这些不断出现的新事物让我们印象深刻,让时间变得缓慢。
而工作两三年之后,大多数人已经熟练掌握了工作技能大部分的技能,新鲜感也早已经消退。生活也似乎如此,慢慢归于平淡。
有人做过研究,同样一辆24小时往返的车,大多数人会感知到去程的时间比回程的时间要长的多。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为了降低工作量,经常会把相类似的信息归类到一起。
当我们回忆过去的事情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往往是第一次的体验,或者是「具有强烈差异化的体验」。
这些具有强烈差异化的体验越多,我们的记忆就会越充沛,我们感知到的时间就会变得越长,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越加充实。
帕斯捷尔纳克曾说,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这些瞬间可能是:旅行,高考,初吻,初夜,婚礼,失恋,重大疾病,创业,背叛,亲朋的死亡等等。某些瞬间是自己无法避免无法掌控充满痛苦的的,某些瞬间是自己可以创造可以掌控充满愉悦的。
如果你有足够长的人生体验,回过头来,你会发现,自己真正能够记得最清晰的,甚至到死亡记忆依然能够回忆起来的,不过是那么几个瞬间。
——我的核心思路是逃离人生中的熟悉区域,不断建立人生中的新鲜区域。
下面我将多年总结的对抗时间的加速方法分享给你,极其有效。在实操上,我们可以分成三个层级来建立人生中的新鲜区域,对抗时间的加速。按照效用顺序排列,分别是:
最低层级,是阅读一本书,学习一门课程,或接受有效用的新的信息,写一篇略有挑战性的文章。这样的体验记忆会伴随着你几个月至几年。这个层级的经历,对延长感知时间的效用没有那么大,但好处在于成本低、可以积少成多,而且在整个人生经历中,能够形成巨大的复利效应。人生中的新鲜区域会在一次次的微小行为被建立起来,形成一张对抗时间加速的巨网。
第二层级,是开启一段新的旅程,换一个新的住所,学习一个新的技能,进行一份新的工作,认识一批新的朋友,建立一次新的亲密关系。这样的体验记忆会伴随着你至少几年至十几年。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大多数人生而不自由,即使明白这种做法的效用,恐怕也无力每日精进。我愿意分享给那些曾经面临过人生重大选择的人,他们会更明白这件事情的价值。
最高层级,是经历极端痛苦、极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比如一次巨大的失败,一次刻骨铭心的失恋,一次创业,一个极限的运动挑战,甚至是一场朋友的背叛。这样的体验记忆会伴随着你10年甚至是一辈子。但这种做法且不说成本极高,在发生几率上也常常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把「能够对抗时间加速」的事件按照效用进行量化,并进行排序。以下是我的排序顺序,你也可以写下你的。
我创造了一个概念,叫做「对抗时间系数」。0.1代表着你做的这件事情,至少能够在你的记忆里停留1个月。0.3则是3个月,1则是1年,以此类推。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下限,而非上限。
一本书停留在你的记忆里的时间通常会是几周至几个月,但如果某本书对你特别有用,这本书对你的影响可能会长达十年。
比如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充满了战栗感。这本书关乎于你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如何感受人生的幸福、如何优化自己的能力、如何控制周围的环境。
这本书点亮了我生命中许多灰暗的时刻,也引导我人生中的诸多选择和价值判断,每次做出这些选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几年前,我在一个五线城市的偏僻酒店里阅读这本书的场景。前一个瞬间的我,托着烛火,照亮了后一个瞬间的我。我人生中的新鲜区域就在一个个重大选择中被逐渐发掘和照亮。
写一篇优质的文章也是一件能对抗时间的事情。文章有可能在10年后还能影响到别人。从而反过来再影响你自己。2010年我在豆瓣上写了一篇书评,今年3月有读者看完后给我感谢和祝福,真是意外之喜。这件事情,也成为我人生中新的一个记忆点。再次延长了我对2010年的时间感知。
这一层级的体验记忆很微小,但能够累加。这个层级的单独经历对延长感知时间的效用没有那么大,通常只能持续几天至几个月,但好处在于成本低、可以积少成多,而且常常能有意外之喜。在整个人生经历中,这一层级的事件,能够形成巨大的复利效应,从而对你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人生中的新鲜区域会在一次次的微小行为被建立起来。
旅行能够延长对时间的感知。在我小学时代,我的父母带我环游了大半个中国,从福州一路往上,无锡、杭州、上海、北京、天津、成都、重庆、武汉……西湖、东方明珠、故宫、长城、丰都鬼城、九寨沟、长江、黄河……这一次的旅行不仅在空间上扩宽了我对中国的认知,而且在时间上延长了我的童年。
优秀的住宿体验也能延长我对时间的感知。具有差异化的五星级酒店带来的新奇感和异地感是普通酒店无法比拟的。广州的四季、西安的W、北京的瑜舍都曾带给我深刻的记忆。
消费主义的优势在这一刻被凸显出来,你只需要花费1-2k的价格,就能够享受一个城市里最好的地段、最好的风景、最舒适的服务,以及非常放松的心情。这一刻,你购买的不仅仅是当下的享受,还有回忆里差异化的体验感。这样的感觉可能可以延续很多年。
与认知高于自己的人进行一场交流,也能够延缓时间的加速。这两年,我遇到过不少认知维度高于我的人,每一次,我都会被刷新世界观。每一次我都会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复盘我过去的所有经历。这是我这几年人生最精彩的体验之一。
每一场重塑认知的交流,让我观察人生的角度变多了,记忆点变得更加清晰,从而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加厚重。
在这一层级,建立一份新的亲密关系是最能够让你感知到时间停滞的事件。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你迎来了一位生命中的同行者,你们会一同经历许多的事情,生命中的旧风景也会因为他而产生不同的体验。在亲密关系中,你不仅在和一位知己互动,你也在更加深入地了解你自己的内心——你的渴望、你的与众不同、你的软弱和你的坚强。你会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俯瞰你自己。
一份新的工作、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更换一次住所、哪怕是对房子进行一次全新的装修,都能对抗时间的加速。这样的体验记忆会伴随着你至少几年至十几年。
这一层级的事情说起来简单,但大多数人生而不自由,即使明白这种做法的效用,恐怕也无力每日精进。我愿意分享给那些曾经面临过人生重大选择的人,他们会更明白这件事情的价值。
在这一层级,你所经历的大部分事情是具有挑战性的,你可能会处于极端痛苦和焦虑的情绪之中。无论是挑战还是这些负面情绪,都能够延长你对时间的感知。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经历过极具挑战性的事情有:从公务员队伍辞职,线下对100个陌生人进行免费教学,创办自己的健身馆,出版书籍,带领学员去参加比赛,建立自己的护具品牌,做健身行业论坛等等。
以书籍出版为例,这对于几年前的我来说算是一件颇有挑战性的事情。为了优化两本书的阅读体验,我花了4年的业余时间不断打磨,写废了10倍的文字量,拍摄了上千张的图片,制作了一百多张手绘图,买了市面上所有能够买到的大众健身读物和运动学书籍作为写作参考。我还自费让我的品牌设计师帮我设计了十几版书籍封面。
为了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我经常会在一个章节中事无巨细地罗列出所有的可能性和细节。为了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我又会把之前写出的很多内容删除,改成更加简洁的语言,显得不那么啰嗦。为了让书的图片和文字更具有解释力,我和编辑、插画师每次都要发送上百个视频来和对方沟通。
我在写作的时候经常要切换成小白视角,去想象:一个小白在阅读此处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体验?这个地方能不能修改得更容易理解一些?那个地方能不能写得更简洁一些?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吗?
所以,我为它愤怒过,为它哭泣过,为它通宵了无数个日夜,为它见证过无数个城市的凌晨4点。
1000多个日日夜夜殚精竭虑,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和焦虑。我能够想起来很多很多的细节,以至于回忆总是太过漫长。
创业的过程也是如此,你要经常性地面对新问题、新人和新业务。有些问题你完全没有头绪,甚至连问题本身都不甚明了,但作为第一负责人的你却需要直面它们。陈春花说「管理者永远都在处理问题,解决完问题就是下一个问题,永远没有止境。优秀的管理者永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让创业的过程变成了一场没有止境的通关游戏。漫长得像一辈子。
「漫长得像一辈子」——当我问起周围的创业者对于过去几年时间的感知时,这是大部分人给我的答案。
这一层级的经历大多充满挑战性和痛苦,因此多数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样的体验记忆会伴随着你10年甚至是一辈子。但这种做法且不说成本极高,在发生几率上也常常可遇而不可求。
许多人因惧怕痛苦而不敢面对挑战。但从「对抗时间」的角度来看,痛苦也可以是人生中一种特殊的奖励,一剂应对时间流失的良药。
这样的思维方式让我敢于去面对一些人生中看起来颇为困难的挑战。
很久以前,我就看清楚自己或许只能和多数人一样过着卑微的日子,但我却希望自己能高贵地过着这卑微的生活。
这高贵并不源自体面的生活,而是源自侠义的肝胆、自由的灵魂和一颗孜孜不倦永远也不愿意麻木卑贱活着的心。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2sZRjpKHgizsDzuae2bA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