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好衣服需要穿多久才需要清洗?
最好的衣服,一辈子都不用洗。
在史书上,有一个词是专门用来形容皇帝生活很简朴的。
这个词叫“服浣濯之衣”,意思是穿洗过的衣服。
香奈儿曾经有一款售价3.5万人民币的上衣,既不能干洗,也不能水洗,怎么洗都会一洗就坏。
消费者投诉,得到的答复是这款上衣设计的时候,就没考虑过要洗这种情况。
不止香奈儿,有很多奢华品牌的衣服,都特地标注既不能水洗也不能干洗,情况非常普遍。
换句话说,这些昂贵的衣服,都是一次性的,穿过就仍,人家根本就没考虑过长期使用。
Gucci还出过一件价值3500块人民币的泳衣,并特别注明了这款泳衣是不能碰水的。
很多普通人对这种富豪的生活方式感到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这在古代的贵族之家是常态,尤其以皇室最为典型。
《旧唐书·后妃传》说长孙皇后十分节俭,证据是长孙皇后“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
换句话说,长孙皇后要求自己的服装首饰等够用就行,不需要过多的置办。
因为传记在吹捧长孙皇后节俭时,完全没提“服浣濯之衣”这回事。
哪怕长孙皇后穿过一次洗过的旧衣服,传记里一定会大书特书,因为皇室“服浣濯之衣”这可是天大的节俭之事,寻常皇族是做不出来的。
后虽处尊位,不忘素业,躬执纺绩,器服无文,御浣濯之衣,食不参味。
因此,王皇后是穿过那种洗过的衣服的,至于洗几次再仍就不知道了。
所以,明太祖的马皇后,也曾经穿过洗过的衣服,被史官作为大善的德政被郑重的记录了下来。
最节俭是其实是隋文帝,《隋书·食货志》上这么记录:
隋文帝非常节俭,整个后宫,都要求穿浣濯之衣,这可真的是太厉害了。
这样的事情非常少见,史书明确记载的,曾经“服浣濯之衣”的皇后,连10个都不到。
所以长孙皇后如果愿意穿一次洗过的衣服,那么传记里一定会有服浣濯之衣这句话。
在古代,皇族的衣服只穿一次,这是惯例,连很多大贵族都是这么生活的,所以穿洗过的衣服这确实是德政,是节俭的表现。
唐文宗有件衣服,曾经洗了三次还在穿,因此唐文宗把这件事当成大德政向大臣们炫耀,得到了一片赞叹之声。
而曾经上朝穿着打补丁衣服的道光皇帝,实际上衣服全是新的,补丁都是硬生生打上去的。
根据史书记载,道光的衣服,最多也就洗了三次而已,史书上的原话是“衣非三浣不易”。
因为皇帝好这口,大臣们也得跟风,但家里面全是新衣服,实在找不到旧衣服了,就只能对外收购。
皇帝哪来这么多衣服穿?整个皇族都穿一次就仍,衣服够用么?
这你就不用操心了,一般来说,每个皇帝都会养几千人专门给皇室做衣服,从早做到晚,确保皇室有足够的衣服穿。
明朝鼎盛的时候,皇宫内光太监就有十万人,宫女也有几万人。
这十几万人呆在皇宫里,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服侍几十名直系皇族成员。
有本书,叫《宫女往谈录》,采访了清宫内的一位宫女,里面记录了慈禧太后晚年的生活。
老太后的袜子不管多么精致,也只穿一次,决不再穿第二次。算起来,每天至少要换一双新的。就算绣工是非常熟练的能手,也要七、八天才能绣成一双,算来一年要用三千个工供老太后穿袜子,加上采买、原料、工匠的膳宿生活等,光穿袜子一项,老太后一年就需要一万多两银子
慈禧太后洗澡用的浴巾,每一条上面都有用金线绣成的金龙,美轮美奂,每一叠毛巾里,金龙都必须有不同的姿势,同时摆放的整整齐齐,放在紫红色木托上。
因为每一条浴巾,只能擦一下,然后就扔掉换下一条,洗完上半身就需要消耗五六十条浴巾,洗完需要耗费上百条浴巾。
这么做,是为了确保碰了水的浴巾绝对不用第二次,保证老佛爷的洗浴过程绝对舒适。
对于皇帝扔掉的衣服怎么处理这么问题,我一度很好奇,搜了很多资料都没找到答案,没有史官记载过。
但《宫女往谈录》里明确说了,慈禧太后的华服都只穿一次,每一件脱下来的衣服,都由特制木盒来归纳。
至于收纳之后怎么办,《宫女往谈录》里也没说,但我估计是存放一定时间后,就全部丢弃。
哪怕皇室内部,这衣服也是专人专用,穿错了就是大罪,衣服的主人不穿,下场就只有扔掉销毁一条路。
为什么古代皇室很多衣服都很漂亮,美轮美奂,动不动就是长裙曳地,稍微正式一点的场合就会盛装出场。
根据内务府的数据,在光绪二十三年这一年,慈禧太后就消耗了苹果158320个、秋梨111750个、棠梨77300个、红肖梨53295个…
慈禧太后要这么多水果干嘛?这么多东西她吃的过来么?
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如果我今天不告诉你,你这辈子都不会知道水果除了吃,还能拿来干嘛。
根据史书记载,慈禧太后消耗这么多水果的原因,是把这些水果当香料用了。
每天,慈禧太后的室内都会整整齐齐的摆放大量的水果,然后这些水果会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让慈禧能有一个好的心情。
第二天,这些水果都会被当废料扔掉,然后换上新的水果。
为了常年有水果用,在北方的水果下季之后,内务府会从南方调运大量的水果,比如说佛手、木瓜之类,急速运京,确保北京的皇宫一年四季有水果用。
一骑红尘妃子笑,这可真不算奢华,至少运过来的荔枝是给杨贵妃吃的,而不是闻的,真的已经算很简朴了。
同在清朝,一家地主的儿子成亲,穿的衣服不过就是普普通通,夫妻二人全身的礼服加起来,估计还没有慈禧太后的一条金线浴巾贵。

现代人所谓的炫富,所谓的一万块剪一次头发,一晚上7.5万的总统套房,耗费199万的坐月子,和古代皇族的奢靡比起来,压根没法比。
但古代的皇族,哪怕是把如此昂贵的衣服,洗一次再穿,都会被大吹特吹,视为难得的好皇帝。
而如今中国的官媒,看到炫富就不爽,要点名批评这种行为,将其定义为腐化社会风气。
古代最好,最仁慈的所谓圣皇帝,放到今天,都是荒淫无度的暴君。
没有发生大面积饿死人的情况,绝大部分平民都能吃上饭,过年的时候能吃口肉,这就叫太平盛世。
今天中国最穷的山村里,村民们过的清苦生活,都比古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强。
这可不就是太平盛世么,而且不用像在康乾盛世里那样吃糠喝稀吧,再穷也能吃米饭吃饱,当然比盛世要强。
在今天的中国,再有钱的人,也不敢像古代皇族那样糟蹋物资,更不敢公开把“服浣濯之衣”当成自己节俭的证据。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UhpsKPcmQVYKaIs7tNa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