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尽天良的学龄前网课

 

总有人想从幼儿身上榨取钱财,

失去了人性里最后一丝良知,

不,

他们原本就毫无良知,

否则,

又怎么会这么干呢?

 

 

 

丧尽天良
自从小学奥数被严格禁止以后,一些机构就在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些大型机构被资本驱动,疯狂地破坏着中国教育的健康状态。但如果说面对最终高考,他们的行为还有一丝合理性,但现在一些机构,特别是大型机构开始将他们邪恶的魔爪伸向学龄前儿童,用网课的形式来榨取家长的钱财,这种行为就丧尽天良了。
国家虽然对于网课做出了许多监管,对于学龄前更是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比如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学龄前小学化,禁止剥夺孩子最后的童年,但是就是有一些家长迷信起跑线理论,而那些大机构就看准了家长的焦虑,开始在学龄前大做文章。
于是,学龄前网课大量出现了,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教育届都难得一见的丑陋的一幕。
学龄前的教育常年存在,最多的是幼儿英语机构,这类机构竞争激烈,也经常有倒闭的。
但是,学龄前机构受到非必要性的影响和地域限制,很少有做成K12规模的,而且学龄前儿童在外出培训时非常重视交通。
这就给了所谓网课滋生的空间。
这类学龄前网课一方面抓住了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态,比如现在的小朋友进小学前都识字了,老师不教识字。因此,这些网课大开语文课,提前教小朋友识字。提前教小朋友识字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种利用家长焦虑,有目的地加快教学进度的方法显然违背了教育的本性。而且教育部门已经多次澄清,小学都是教识字的,没有哪所小学是不教学生识字的。
至于网上一大堆,不教小孩识字,你会后悔的等等,最后去看,全都是机构的广告。
此外,网课忽略距离的方面,方便了家长的需求,解决了距离问题。
网课没有距离问题,可以满足在家学习的需要,这是许多家长选择网课的最重要原因,这恰恰满足了家长不希望带太小的孩子跑来跑去的愿望。
 

丧尽天良的学龄前网课

 

那么,这种学龄前网课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说丧尽天良呢?
首当其冲的,是对幼儿的视力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2020年疫情期间,网课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时,教育部反复强调网课不许长时间持续,那会对小学生的视力造成巨大的损伤。虽然当今时代,不戴眼镜是不现实的,几乎每个学生的视力都因为用眼过渡而近视,然而根据科学研究,如果在2-7岁过渡用眼,特别是过渡观看屏幕,会对幼儿的视力造成极大的,不可修复的伤害。
此外,现在许多网课是使用手机,平板观看的,手机,平板利用的无线网络对成年人没有太大影响,但是他们的辐射对于幼儿有着非常严重的伤害,英国《每日邮报》撰文指出,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近几年,中国许多地方,包括法国,日本,美国都在禁止电子设备(主要是电子屏幕)进入幼儿园。
 
其次,幼儿网课会破坏孩子的探索能力,造成完全相反的效果。
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幼儿时期是孩子探索世界,形成基础世界观和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但是幼儿网课看似是思维锻炼,实际是灌输与应试有关的知识体系。
比如幼儿网课会大量给孩子做数学方面的应用题,让孩子形成简单,单一处理问题的僵化思维。
孩子的逻辑在2-7岁是是通过大面积的和人和物,特别是实物交流来发展的,但幼儿网课将实物简化成抽象的东西,严重破坏了孩子正常的逻辑发展。
如果按照教育规律,这种填鸭式的学前教育只会让更多孩子变笨。
 
那么为什么这些机构还要丧尽天良卖这种危害幼儿健康,破坏正常成长的网课呢?
因为利益!
全国小学培训由于严打奥数而萎缩,大机构为了赚钱将关注点放在了初中和学龄前。目前网课最集中的是初中部分,几乎家家机构都有自己的网课,而学龄前网课目前也不少,其中有一些甚至都不是做教育出身。但一般而言,学龄前网课往往是比较大型机构在运营,或者是获得了较多资本。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幼儿健康的成长无关紧要,只要让家长足够焦虑,他们就能轻轻松松赚钱,而且是数量惊人的钱。
是的,这些所谓大机构,把自己的注册地放在开曼群岛,去美国上市,再回来骗中国家长的钱,做着完全扭曲教育规律的事情。
马克思说得好,为了金钱,这些资本家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我们是该努力学习,做个有用的人,但在该学习之前,还是让孩子享受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530KtFbaOwcB_3_nQ-YF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