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觉得,很多人是来股市梭哈赌博的,这些人必须得想办法管制好自己的手。
没人可以追求无风险收益,大家最多只能追求低风险高收益。
就好像你去追求免费的商品,那也是不可能的,你最多只能追求高性价比的商品。
而要追求低风险高收益,你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心态,你得稳得住。
让你带着100个人去打日本鬼子,你肯定慌,这怎么可能打得赢,必输无疑啊。
但如果你理解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按这个大战略去打,你就不慌了,你坚信自己是必胜的,而且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是必胜的。
所以要追求良好的投资心态,你首先得知道自己的大战略是啥。
你的大战略是理财渠道,可以,你觉得自己能必胜就行。
只要你的大战略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切切实实给你挣到钱了,而且是挣到了你的认知可以理解的钱,那这个大战略就是有效的。
这个大战略有个更通俗的称呼,叫投资体系,其实是一个意思。
而我的投资体系,近3年来就切换成了价值投资,测试了大半年后,在近2年来写文章分享了出来,具体一下时间,就是2019年4月份。
更具体的一点,那就是买白酒,无脑买入白酒,有钱就买。
那一天我说的很清楚,白酒不买也不卖,新手建议玩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这两个新手股,先玩两年练练心态,长期持有这两个股,平均一年10%的收益我觉得把握很大,比存银行强。
下面,我给大家实例展示一下,什么叫无脑买入,什么叫不买不卖,什么叫新人练手。
在2020年11月22日之前,我的策略就是逐渐收缩所有的股票,慢慢移仓到白酒。
在11月22日之前,招商已经被我卖的差不多清仓了,只留了一点点零头,差不多是卖在了当时的历史最高位。
盈利肯定是有的,你看看历史K线图就知道了,利润甚至还算丰厚,但和白酒一比,那真的没法比,这也是他被我买入后移除的原因。
但11月22日之后,我又重新买入了招商,累计买入了7次。

然后是中国平安,这个股最近走的不怎么样,所以也有必要贴图看看。
11月22日之前,我的平安也基本清仓,接近历史最高位,有盈利,但不多。
11月22日之后,我重新买入了平安,累计买入了5次。

但我买入的仓位非常轻,目前只是初步建立底仓,因为我钱在其他地方。
我的茅台是价格500元的时候开始建仓的,然后秉承定期买入原则,累计买入无数次,到今天都没有卖出。
让大家看一看,什么叫无脑买入,什么叫11月22日之后不买不卖。

这只是最近半年的茅台,之前两年我都是这么无脑买入的频率,目前为止都没有出手。
看到茅台这种买入频率,你就知道为什么招商和平安对我而言都只是初步底仓了。
虽然这券商软件只能标明当日是否有买入和卖出行为,无法显示仓位大小,但你应该也能估算出来对应仓位。
11月22日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的大战略要发生变化?
因为11月22日的前几天,很多人疯狂的在后台问我,能不能买茅台和五粮液。
虽然我在过去的两年已经反复申明了自己的投资理念,那就是买,也解释了为什么。
但这种不看过去,只等大涨,涨疯了之后才过来问的人,我真的是心理压力挺大的。
如果建议买入,大涨了对我而言没啥好处,跌了我麻烦事肯定一堆。
我对于股市的态度,本来就是一个投资理财渠道,极度厌恶风险,喜欢保守和稳定。
那对于这种明显是超级菜鸟的问题,我自然是更加的保守和稳定。
思虑再三,我觉得这问题我不能回答YES,得回答NO,因为2020年底的白酒,和2019年初,完全是两个概念。
我自己买入并持有了大量白酒,但不建议新股民买入白酒。
很多其他人对于股市,是自己不敢买,让别人买,赚钱了一起分,亏钱了别人自己承担。
青木就不一样了,青木是自己敢买且买了,但不敢让别人买。
其实我觉得很多道德观正常的股市高手,大多都不愿意指导别人股市买卖,尤其是新人,真的是吃力不讨好。
所以在在2020年底,我对新人买入白酒,说了NO,因为我觉得他们承担不了任何波动。
很多人真的是涨100%都没感觉,但跌10%就哭爹喊娘。
但我怎么看,都觉得未来的白酒波动率一定会超过10%,也就是他们肯定会哭爹喊娘。
但回答了NO,得给另外一个投资标的啊,不然岂不是代表我看空股市?但实际上我并不看空,觉得牛市还会继续。
我翻了翻自己曾经买入过的股票池,发现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就不错。
除非运气好,恰好来风口了,比如说2019~2020年的白酒,我当初的投资期望值也就是一年10%。
运气差,10%,运气好,100~300%,这生意已经达到了我的投资目标。
银行和保险业,就是与国同在,而且这两个行业其实都归属于大类的金融业。
中国有个部门,叫银保监会,银行和保险是并列且归属于同一个部门管的,你就知道他们俩的江湖地位了。
亏成零,倒闭退市,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这俩行业的龙头股。
而且金融类属于经济链条的源头,无法单独生存,根植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上,所以这行业永远没有朝阳,但也不会有夕阳,和国家经济一起波动。
我在去年11月22日写完那篇文章后,觉得自己写的很有道理,既然我对白酒的信心已经削减到只敢自己持有,不敢让新散户买了。
但我确实觉得白酒真的很爽,于是就不让老粉丝卖,自己当然也不卖。
另外,既然新人都去招行和平安了,那我也买一点底仓放着呗,和我当年的二三十个股一样,做个测试仓。
测试仓和仅仅加入自选股关注,区别是很大的,非常大。
因为我账户列表里有买入这个股的持仓,那么招商这一波暴涨20%,我就感知的非常清楚,平安下跌了10%,我也感知的很清楚。
而很多当年被我清仓的股票,比如医疗股,后来又涨了100%,我都没怎么留意到。
自从切换到价值投资后,我前前后后买入的股票都快30个了。
几乎没有亏钱的,都是赚钱的,因为这几年恰好就是蓝筹牛市年。
比方说招商和平安在过去两年的盈利,那就是白酒的零头。
还有,同等赚钱速度下,市盈率和公司的稳定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从测试仓,升级为转正仓,然后升级为组长仓,后来是经理仓,最后是总裁仓。
很多人说,对盈利的股票加仓后,账面上盈利比例会降低啊。
比如说10万的股票赚5万,是盈利50%,如果再加仓一倍,那账面盈利可能就25%了。
我茅台最早500就入手了,如果一直拿着不动,现在账面盈利应该是400%。
如果我总资金是100万,最终赚了70万,那我的总盈利就是70%,而不是看你具体某只股赚多少账面比例。
10万的股票加仓一倍,涨了再卖掉,那你的盈利是不是也飞速放大。
如果你卖的更多,那你的账面浮盈可能是500%,甚至5000%。
我的总资金这两年的盈利,是160%,前一篇股市文给大家贴过图了,但我的总盈利并不都是白酒带来的,甚至可以说只有一半是白酒来的。
很多盈利是其他蓝筹白马股赚出来的,比如医疗,比如水泥,比如电器,比如。。。
卖掉后,他们的盈利无法并入白酒,但体现在了我的总账户盈利中。
这就考验大势判断了,我如果判断可能大跌,那我自然不会增仓。
这点判断力都没有,你买啥都是亏,你就是分散到100个股也得亏,运鸡蛋的车都直接给你砸了,我管你分散到几个篮子。
不信你问问2015年股灾时的散户,合并到一个股和分散到10个股,结局差别很大么?
就比如这次的蓝筹白马牛,如果终结了,茅台崩了,那其他的蓝筹白马不跌?
不跌?做梦呢,他们只会跌的更惨,这一点我可以拍胸脯保证。
很多医疗股不是盈利不行,而是风险高于茅台,高到我拿着晚上睡不着觉,我才最终换到茅台身上的。
我分散到几只股里持仓,和单独持仓白酒,结局是一样的,或者说损失会更小。
而招行和平安,则是属于那种盈利不行,但安全系数比茅台还高的。
招行就不说了,最近涨了20%,比我预计的要强,就说跌的不行的平安吧。
因为这个行业太庞大了,黑天鹅概率太小,而平安更是龙头。
类似最近这样的下跌,甚至更大的下跌,在平安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但最近10年来,平安就没套过人,持有2年以上的人,一定都是赚的。
招行平安这种傻股,抱着晚上睡觉,其实比茅台还安心。
平安一天的波动率有2%那么大,可能涨2%,也可能跌2%,有时候还有单日8%以上的涨势。
一年累计涨10%,单日涨跌2%,那你觉得这K线应该怎么走?
你随便找张草稿纸画一画,就知道10%的波动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不然你没办法凑出一年10%的涨幅出来。
很多散户觉得“舒服”的走势,都是动辄年涨幅100%起步。
低于年化利率100%,他们都会觉得不舒服,怎么走的那么恶心。
不信你也可以自己在草稿纸上画一画,一个让你觉得“舒服”的,没有回调和震荡的单边走势,就算每天涨幅都很小,总涨幅都会多么的恐怖和惊人。
你要是那种连日涨幅1%都看不上的人,画出来的K线,总涨幅会离谱到太阳系都装不下。
很多人觉得,止损线就是跌10%,或者20%就止损。
这种思维是极端错误的,止损理念极其复杂,没三四千字绝对讲不清楚。
你要是觉得固定一个值,比如说3%止损,5%止损,10%止损,20%止损,无脑执行,那你最后会亏的很惨。
今天篇幅有限,实在写不下了,我打算春节的时候,哪天想休息的时候,写一下。
不用查资料,不用核史实,天马行空,想到啥写啥,就是把自己的感想说一说,极其简单轻松。
因为增粉太难,我还是倾向于写一些增粉多的,这种偶尔写写就行了,注定不增粉的。
大家都是有能力投资金融市场的,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了,经济学的事情自然用经济原理来解释。
你们平时上个班还想升职加薪呢,我写文章追求增粉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
股市对我而言只是一个投资理财渠道,追求稳健为主,我不靠股市发财,每天晚上在公众号和大家聊天才是主业。
股市不是赌场,我也对一切和赌有关的金融产品深怀惧心。
这东西一旦陷进去,心态极其容易被搞乱,甚至危及主业,慢慢演变为赌徒。
然后,你就会发现股市真的叫金融市场,而不是叫赌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Ywg-o1n9LwO7WZpeUf0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