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聪基金经理优选组合里一共有10个基金经理,昨天写了其中4个的四季度调仓和观点,可以点这里看。今天是下半场,剩下6位也都披露四季度报告了,我把这个话题写完。
还是要强调一下,披露的是截至到2020年12月31日收盘时的持仓,1月份基金经理很可能又调仓了,我们就看不到了,我不建议直接按这些调仓来抄作业,但可以研究下他们的思路。
兴证全球的谢治宇:
十大重仓股:
观点:
1. 平衡好公司短期估值与长期价值,不断寻找具有良好投资性价比的优秀公司。
2. 整体配置以具备良好发展前景、估值合适的中长期价值品种为主,总体结构较为均衡。
点评:
谢治宇观点写的比较含蓄,意思还是表达出来了,就是估值太高的股票性价比就会下降,要换掉。从持仓来看,四季度调仓还是很明显的,增持腾讯、中国平安、三一重工、海尔智家、双汇发展、美的集团,减持高位的隆基股份、比亚迪股份、万华化学、汇川技术,把光伏、新能车这些热门行业都做了减持,大家继续炒,谢老师先走了。
和张坤持仓非常集中不同,谢治宇的持仓非常分散,第一大权重股也才占了5%,我感觉他的思路还是更偏稳妥,没有那么激进。
汇添富的王栩:
十大重仓股:
观点:
1. 期末股票资产比例为94.5%,较三季度末上升2.5个百分点。
2. 行业配置方面,主要增持了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械制造等行业,主要减持了商业贸易、社会服务、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
点评:
王栩四季度股票资产比例还上升了一些,不过这可能是因为他这只基金有净赎回,四季度基金净额缩减了9%,一定程度上导致股票仓位被动升高。四季度他减持了中国中免、芒果超媒,增持了亿纬锂能、石头科技、天齐锂业、用友网络。
看到天齐锂业我还是挺惊讶的,毕竟锂业双雄里面,天齐因为海外投资失败,有一堆烂账,做这个困境反转艺高人胆大。
富国的朱少醒:
十大重仓股:
观点:
1. 前期对市场的极致程度有所担忧,在公司质地和对应的估值合理性上做了一些平衡。
2. 优质个股和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星股不应该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3. 不具备精确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可靠能力。
点评:
基金经理说话都文绉绉,我翻译一下就是:抱团股估值太高了,不一定未来能走得好,现在这么涨看不懂,涨到什么时候预测不出。
朱少醒是公募基金的最有名的老将之一了,管理的基金从2005年到现在,年化收益23%,真的是穿越了牛熊,很厉害。他的基金份额四季度增加了15%,相对来说减持了国瓷材料、贵州茅台、顺丰控股、五粮液、格力电器,增持了中国平安、宁波银行、立讯精密,感觉是卖出抱团股,增配一些优质价值股的思路。
中欧的周蔚文:
十大重仓股:
观点:
1. 四季度操作不多,卖出了少数一些市值涨到明显超几年之内合理市值的股票以及少数经营不达预期且长期前景暗淡的股票。
2. 从股市估值来看,确实是部分行业、部分股票有些高估,但全市场并没有明显高估。
3. 未来一两个季度我们会继续增加低估的传统产业配置比例。
点评:
周蔚文也是有近14年管理经验的老将了,他的观点和我之前说的很接近,部分股票价格太贵了,但市场还没有整体泡沫,倾向于从高估值向低估值板块转移。
四季度他加仓了万科、顺丰控股、恒力石化、赣锋锂业、美的集团,减仓了紫金矿业、中兴通讯、贵州茅台、五粮液、捷佳伟创。
兴证全球的董承非:
十大重仓股:
观点:
1. 市场渐渐的由基本面推动演变为“口号式”投资:具体表现就是核心资产不断的提升估值,将10年乃至20年以后的远景贴现到现在。
2. 未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市场对于不确定性缺乏敬畏感。
点评:
哈哈董承非也是有近14年业绩的老将,他这两段写的好犀利,意思是说,部分抱团股现在的高价,已经反映了未来10-20年的成长预期,就差直接拍桌子骂你们这是瞎炒了。
看他的十大重仓股,会发现他对这轮抱团行情,一直参与的就不是太深,十大重仓里一直有保险、地产这样“市场不带劲”的板块,难怪他不看好抱团行情呢。四季度他加仓了三安光电、美年健康,减持了永辉超市。
汇添富的雷鸣:
十大重仓股:
观点:
1. 适当减持了部分估值过高的个股,增加了部分估值有吸引力的个股。
点评:
雷鸣四季度减持了中国中免、五粮液、迈瑞医疗,踩雷南极电商,增持了贵州茅台、宋城演艺、金山办公、安井食品。
这个操作我看着有点迷,“减持部分估值过高的个股”,那减持中国中免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幅增持茅台的同时又减持五粮液?加仓的几个股票说是估值有吸引力,金山办公、安井食品,估值真的有吸引力吗,老实讲我看不大懂。
总结一下吧。久聪基金经理优选组合里选的10个基金经理,都是至少5年以上业绩很不错的。其中像朱少醒、周蔚文、董承非、刘彦春、王栩,都是管理经验超10年以上的老将,张坤、谢治宇、雷鸣、程琨、王崇,则是差不多6-8年经验的少壮派。
大家都说,要选长期成长的好公司,短期走势和市场风格无法预测,但操作上明显分两派,刘彦春、张坤、王栩三个人都是抱团风格,而朱少醒、周蔚文、董承非、王崇、程琨、谢治宇、雷鸣这8位,则不同程度的表达了对高估值股票的担忧,并且已经在四季度进行了一定的调仓,当然他们8个人对哪些是高估值的理解也不一样,就比如茅台,有买的也有卖的,但像中国中免、新能车、光伏这些保障的板块,大部分基金经理还是选择了适当减仓,大家加仓的方向不太一样,有人加仓周期,有人加仓家电,有人加仓银行地产保险,这大概也是其他板块还没有形成合力的原因,意见不统一,资金比较分散。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QyobRsMSzoUhZ58G0TK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