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中考终于结束。
作为考场第一线的目击者,一叶先生第一感觉就是无论数学英语,还是理化,难度比去年有明显降低。而语文基本与历届持平,但涉及文化和理念主观题越来越多。
英语听力,想必大家都已听。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子女,学过新一两升三的小学生,无论英式还是美式,妥妥地听懂,而且可以一字不差地翻译出来。
数学压轴题,并没有太大难度。第一第二小题,对于中上水平的学生是可以轻易做出来。而第三小题,对于普通学校前列学生也不艰难。
理化,一般难度,不偏不倚,拿高分也不难。
语文,这篇作文火了,但客观地说,属于一篇不难写的作文。没有跑题,赋予情感,应该都可以过关。两篇文言文不用多说,基本都可以过关。所以,语文难度,也只是相对而言。
。。。
所以,总体看,今年中考四门试卷,难度不大,也许并没有太大区分度。有人说,是因为疫情原因。其实不然,仔细一些的家长可以去翻一下前几年的试卷。别的不说,仅英语听力而言,几年都是差不多难度和语速。只是今年大家特别关心而已。
今年中考是最后一次630总分,从中考的难易程度,大致也可以看到教委改革方向的轮廓。
当没有难易区分度的时候,对于喜欢做擅长做难题的好学生是很不利的,对于平时不温不火,学校排名不是很顶尖,不追求难题和竞赛题,但手很稳,心态很端正的孩子,是可以有很大可能冲击600分以上。所以,一叶先生预测,今年四大门槛裸分不会低。
中考难度降低,而追求基础题的扎实度,对于所有学生而言,尤其是对那些不大在外补课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但对那些准备自招但自招又失败的学生就不那么友好。自招和中考本身就是两个方向的两条路。自招追求的是难题,竞赛和超纲。时间就那么多,在难题和基础题中做选择时,由于时间的限制,很多学生只能二选一。自招,不需要多花一年时间去提前准备才有可能成功。而这些孩子也是放弃基础题训练为代价的。所以,当自招失败,而白白浪费那么多难题偏题准备的时间,再去拼搏中考,无论从心态和题型适应上都是极为不利。
而且明年开始中考750分总分,科目越来越多。未来还是盲目走自招之路的学生,也许中考影响会更大。要知道一分一操场,一旦出纰漏,最终可能市重点都难进。政治,历史,体育,即使开卷考,面对如此多开放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拔尖。(明天初二第一次历史开卷考,大家拭目以待。)
2022年开始,中考的自招比例将大幅度降低。四大从60%降低到35%,八大市重点从50%降低到15%,所以,自招还值得中上和中等学生去准备吗?这个真值得商榷。
现在四五年级学物理化学的孩子,大多是计划冲着自招去。提前三年四年,好家伙,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们,数学函数没学好就学物理,基本属于混日子,除知道点皮毛外,毫无用处。三年,你们还记得三年前某天发生什么小事吗?你们大人都无法记住细节,孩子怎么记?所以,小学学物理的那些孩子,都是属于又费时,又费钱。其实,也都是跟着那些不靠谱、人云亦云的家长走罢了。孩子都是傀儡。
中考已经不再有难易区分度。真的能拉开差距的也许不是数学和英语,而是语文和历史。未来新中考政策中名额分配将占据总录取人数的一半。最近有人公布过一篇各区各校未来名额分配的人数。一叶先生也仔细看过,其实我们也做过统计,该数据和我们测算的还是有非常大的出入(我在交流群已经说过)。不管如何,我们坚持认为未来学校的10%-15%是具备市重点名额分配资格。而考评依据正是“中考+综合评定”,所以未来中考走名额分配路线的家长务必要注意以下两点:
1. 手稳
2. 综合评定的分数不能太低
手稳,上文已经说过,在降低难度中考题下,自己不犯错,指望别人犯错是唯一的策略。当大家都不犯错的时候,综合评定将起到决定作用。2:1投档,然后综合一起算分录取。综合评定是自己和学校分别输入数据,教委指定部门根据相应规则评分,高中审核录取。从以上内容看,谁更重要?当然是中间制定规则的环节。要想综评拿高分,就必须得按照规矩办。所以,未来不是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和比赛都有用的,必须是以初中为主导的活动,才会纳入综合评定。综合评定是鸡不了的,估计又有家长要焦虑了。
2022年裸考进市重点只有20%名额,而四大是没有裸考名额。那当综合评定分数不够被淘汰出名额分配录取,还有没有机会进入市重点?一叶先生可以告诉大家,是有机会的。当中考成绩超越名额分配市重点线(2:1划档线)15分以上,即使没有综合评定,还是可以以裸考方式进入市重点。但是,这十五分并不那么容易拿。但不管如何,特别手稳的孩子,还是可以忽略第二条。也就是说,未来中考分数决定一切,除了几年四大。四大只有自招和名额分配。
所以,建议每一位家长,在小升初前就应该考虑一下未来中考的方向,你们孩子适合通过什么通道进入什么学校,而并非走一步看一步。自招,听上去很美好。也许家长都有自招梦,但你们不知道的自招内涵太多太多。还是那句话:“我看到过通过条子自招四大成功的学生,但从没有看到过上自招班自招四大成功的学生。”别到时候自招失利,回来再中考,缺乏基础题训练,手又难稳,结果两头落不到好。
也许对于中考,大家都看不起的一课一练,🆚奥精和市北培优更管用。连一课一练都做不到全对的,还有什么资格去超前,去准备自招?洗洗睡吧!
再通过今年中考难度看课外补课。说实话,一叶先生觉得校内中等偏下学生是可以补课。去大机构,选择对应学校考试难度的课程。丰富自己的知识点拓展。如果是中等偏上希望拔尖的学生,建议还是别把时间浪费在毫无针对性提高的课程上,还不如定定心心自己在家整理知识点缺陷,把不懂的内容都弄懂。不理解内容可以去问自己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机构不会为了你们量身定做课程,他们只会走流程把知识点都过一遍。所以不耻下问,也并不是一定要去机构把懂或不懂的东西都统一学一遍的。初中新中考那么多科目,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给你们去挥霍。
至于提前学,如果作为预习是可行的,很多机构都在提前教,但和学校老师比还是有很大差距。那种提前学两年三年的,绝大部分都是属于基础不扎实,盲目赶进度。回到学校也默认都会不听了。请问这对于中考还有帮助吗?答案是否定的,任何学生都有遗忘率,中考又看重准确率。这种拼命赶进度搏自招和难题,或选择一堆没有用的课,最终中考会有大麻烦。
中考题目以基础为主,已经透露未来教委改革的方向。重视素质教育,追求平衡,要让那些没有钱在外补课刷题的孩子也可以考上好高中。所以,最好的唯一的方法就是降低难度。让那些超前和刷难题的学生走上不归路。从而遏制鸡血超前风。这些是不是一叶的童话故事的再现?你再努力,但如果努力的东西以后不考,那努力还有意义吗?奥数,英语,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很多家长和一叶抱怨,说对口菜中,感觉没希望了,希望进群学习。不好意思,进群学习,一叶也改变不了孩子。能改变的只有你们家长自己。当家长学会放手,孩子学会自立,那才是真正开悟的一天。真正牛娃,是不依赖补课,依旧可以拿到学校前三。这个学霸标准永远不会变!
别说高考难,高考问题一叶先生以后会详细说。即使超前学到高中,外面还有哪些机构可以支持你们考进北清交复?根本没有!高中老师和学习环境才是决定你们孩子进入什么大学的根本所在。所以,做好规划,去哪个高中,是大家当前的首要任务。
未来,不再是死读书和死刷题。
未来,不属于盲目跟风的家长。
未来,只属于会自学的孩子。
未来,真的要动点脑子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ZXS0McU6Mc8xcvPlF6s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