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制方法救不了上证指数

翻开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而上证综合指数的诞生则要等到1991年7月15日。

 

换句话说,在中国股市诞生的前半年里,连一个能用来衡量市场走势的指数都没有。

 

这也足以说明,当年的资本市场是多么的“蹒跚起步”。

 

而在之后的三十年里,上证指数见证了小平南巡后单周146%的史诗级涨幅,经历过05-07年从998点到6000点的超级牛市,当然也遭遇了2015年股灾中连续的千股跌停。

 

现如今,这一“中国股市的见证者”终于要迎来自己的第一次大修。

 

许多朋友纷纷憧憬,“上证万点不是梦”,这句在2015年的牛市里惨遭打脸的说法,是否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不过,如果仔细看看新的编制方法,再考虑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上证指数十年不涨,你就会发现,这一梦想恐怕远非改改编制方法就能实现得了的。

 

1

 

 

还是先来看看新的编制办法吧。

 

通读这一修订文件,我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上交所指数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们绞尽脑汁的模样。

 

显然,无论是把新股纳入时间推后,还是剔除ST股,抑或是纳入科创股和CDR,专家们真的是使上了浑身解数,试图把一切不利于指数上涨的因素都统统优化掉。也因为此,网上有很多文章想当然的宣称,经过这一轮优化后,上证指数必然迎来巨大的上涨空间。

 

然而这几条措施真的有此魔力么?

 

先来看新股纳入时间的修改。

 

目前上证指数是在新股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开始纳入,而新的办法则根据市值大小,将新股纳入的时间推迟到了三个月后和一年后。

 

表面上看,这两年确实有很多新股在上市后会连续多个涨停,然后陷入漫漫的调整期,因此若将纳入时间推迟,似乎有助于防止指数“高位接盘”。

 

然而,谁就能确定一年后会是个股的低点呢?

 

事实上,如果拉长时间来看,中国股市也曾出现过2012-2013年大批新股破发后逐步上涨的案例,当然也有07-08年中石油这种巨无霸上市后十几年一直漫漫下跌的惨剧。

 

当年上交所为了解决指数代表性的问题,专门为巨无霸们开辟了上市后快速纳入指数的通道——如今恒生指数也有类似的措施——怎么当下又将新股视为“瘟神”,非要推后纳入了呢?

 

在这样的修改后,不但容易碰到重要的新上市公司迟迟无法纳入指数的情况,而且要知道,很多公司为了冲刺IPO粉饰业绩后的“变脸”往往就选择在上市后的第二年。那么,到时候再纳入对于指数来说究竟是好是坏呢?

 

上交所真正应该修改的,是上市规则。如果可以类似科创板和创业板那样选择一条注册制的道路,降低新股炒作的几率,指数高位接盘的风险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暂且按下不表。

 

再来看剔除ST股。

 

且不说ST股本来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创造,也理应属于资本市场生态的一部分,将其剔除会导致指数的代表性下降,更重要的是,截止6月中,上证指数中的ST股不过89只,在指数中的权重只有区区0.62%。

 

换句话说,就算所有ST股同时涨停或者跌停(别忘了ST的涨跌停幅度只有5%),对于上证指数的涨跌幅影响也只有区区0.04%。

 

剔除ST股就能拯救上证指数?未免想多了吧。

 

最后来看纳入科创板和CDR。

 

这个做法显然是正确的。不过就算没有编制方法的这次大修,交易所也应该想办法把它们加进去,毕竟科创板现在市值已经破万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生态的重要一环,也是上交所在新经济领域对抗深交所的一把利器,不加进指数里实在说不过去。

 

不过别忘了,科创板目前1.5万亿的市值还不到一个贵州茅台,纳入后对指数的短期影响微乎其微,更何况动辄数百倍市盈率的科创板企业,究竟是会让上证指数的投资者获利,还是像07年纳入大央企那样变成高位接盘,还真不好说。

 

综上,编制方法的这三条优化措施,看起来都很美,实则都没触及到核心。

 

他们会不会对上证指数有帮助?会。那会不会有市场期待的那么大?想多了。

 

 

2

 

那么,上证指数的死结究竟在哪里?

 

如果从编制方法的角度来说,单就“这依然是一个总市值加权的综合指数”一条,就足以宣告这个指数的命运未来仍旧多舛。

 

道理很简单。

 

暂且不论上证指数天生的缺陷——深圳交易所的一干新经济牛股并不包含在其中,而无论是宁德时代还是爱尔眼科或是海康威视,深圳市场早已摆脱了前两年那个“养猪养鸡的温氏股份占据创业板第一”的笑话,成为中国最有活力的上市公司集散地之一。

 

更雪上加霜的是,“总市值加权的综合指数”这一编制基础,会导致上证指数天然倾向于市值更大的金融股。

 

打开上交所的网站就可以看到,截止到今年6月中,金融+地产依然占据了上证指数33%的权重。

而这一轮编制方法修改能解决这一问题吗?不能。根据券商的测算,改造后这个比例还是会接近30%。

 

改编制方法救不了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倾向于金融股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其一,目前而言上海交易所更多吸纳的是北京和上海的企业,以及大型央企和国企,因此作为中国内地的两大金融中心,以及我国金融行业的国有属性,上交所成为金融领域的代言人属于“自带天赋”。那么作为综合指数的上证指数,天然就会有更多的金融成分股。

 

其二,要命的总市值加权。虽然沪深300指数里也有很多金融机构,但因为他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因此像邮储银行和建设银行这种只有2%-3%自由流通股的大银行,在沪深300指数里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上证综指里,因为是总市值加权,他们就成了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这个影响有多大呢?如果去看成分股一模一样,只是改用自由流通调整市值加权的“上证流通指数(000090)”,会发现相比上证综指,这个指数过去十年多涨了25%。

 

虽然也不多,但至少摆脱了十年不破3000点的魔咒。

 

改编制方法救不了上证指数

白色是上证指数,不太明显的黄色是上证流通指数

 

当然,这里也并不是说金融股就不能成为牛股,例如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也都是响当当的蓝筹大白马。

 

但就目前国内的金融监管体制和运行模式而言——说让利就让利,说新规就新规——想要这个领域重现2007年的辉煌,恐怕几无可能。

 

小结一下,单看编制方法,如果上证指数不改变自己“总市值加权综合指数”这一核心要点,那么无论其他方面再怎么修修补补,都依然会是一个以金融和传统央企为核心代表的指数,那么必然无法在中国新的经济结构下取得很好的涨幅。

 

当然,除非未来阿里巴巴腾讯等新经济巨无霸都回归上交所来发行CDR,然后又被纳入上证指数,那就另当别论了。

 

 

3

 

不过,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上证指数过去十年纹丝不动,更重要的原因并不在于编制方法。

 

事实上,如果我们从上证指数刚诞生的1991年底算起,这三十年间它的累计涨幅接近十倍,远远好于诸多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身处超长大牛市的美国标普500。

改编制方法救不了上证指数
图片来源:国信证券 

 

不过上面的图更有意思的并非中国股市的一马当先,而是整整30年几乎没动过的日经225指数。

 

由于九十年代初正值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时,因此日经225指数这一编制方法相当科学的指数,整整用了30年来还泡沫的债。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没错,事实上过去这十年间,上证指数也一直在还债。

 

2009年,上证指数的整体市盈率估值高达30多倍,而现如今,则只剩下13倍。

 

根据国信证券的统计,2006至2007年在上交所新上市的39家公司,他们在上市后一个月的总市值是14.9万亿,市盈率中位数是59倍。而到了2020年,这批公司的总市值只剩下9.4万亿,市盈率只有8.6倍。

 

权重占比最大的那批公司,十年间市值在不断的缩水,那么请问,代表他们的上证指数,又怎能涨的起来呢?

那么,这都是些什么样的公司呢?

 

打开2009年的上证指数成份股权重表,前十大成分股的市值权重占比高达49.6%。而在这其中,仅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就合计占到了17%。除此之外,其他八个TOP 10成分股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交通银行、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

 

而在这十年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股价双双腰斩,因此仅这两个公司,就拖累了上证综指超过5%。而剩下的金融和能源股中,除了排位老末的招行和平安表现出色之外,其他基本上或持平或下跌,对指数毫无贡献。

 

换句话说,上证指数的十年不涨,实际上是在为上一轮经济周期结束前那些传统企业的狂欢买单,而这不是什么编制方法的改变能够解决得了的。

等单买完了,泡沫消化了,自然也就能迎来新生。

 

 

4

 

 

最后说句题外话。

 

没有经历过上个周期的新股民肯定觉得匪夷所思——十几年前的投资人怎么那么蠢,为什么会给中国石油和中国神华50倍的PE,给工商银行、中国银行40倍的估值呢?

 

然而我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知道那时候的投资者是真心相信这些巨无霸们是最能代表中国经济的上市企业,他们真的就是那时候中国股市的核心资产。

 

我随便搜了几个中石油上市当天的新闻标题,风格大多是这样的:

 

改编制方法救不了上证指数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经济转型了,能代表经济的企业也变了,所以属于上证指数的时代也就暂告一段落。

 

然而,新一轮的周期在上演,新的核心资产正被哄抢,未来要还的那些债又开始堆积。

 

太阳下,并没有什么新鲜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UWg73cL9W0N7sK3oA3xM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