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华为轮值董事长今天(2020年5月18日)回应美国封杀:到今天美国无线设备商里面没有华为的对手,持续打压华为,到底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515日,美国商务部对华为封杀进一步升级,要求在美国境外为华为生产芯片的晶圆厂商们,只要使用了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就需要向美国申请许可证。
 
这意味着,从芯片制造、到芯片设计EDA软件、再到半导设备,美国开始选择采取釜底抽薪的方式阻断全球半导体供应商向华为供货。
 
今天5月18日)下午,华为发声明称,本次规则修改影响的不仅仅是华为一家企业,更会给全球相关产业带来严重的冲击。
 
全文|华为轮值董事长今天回应美国封杀:到今天美国无线设备商里面没有华为的对手,持续打压华为,到底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同时,在今天华为深圳总部举行的华为2020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回顾了过去一年华为的艰难处境,以及困境中取得的种种成绩,同时回应了美国近期对华为的封杀加码。
 
在他看来,统一的标准体系对产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尽管全球合作的信任基础正在发生破坏,尽管华为遭遇打压,但华为仍然不会走向封闭,走向孤立主义,仍然会坚持全球化。
 
为了应对实体清单的影响,我们的研发投入有了巨幅的增加,我们的存货也大规模的增加,给我们的经营和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然,好消息是我们现在还活着。过去一年的主题词是补洞,补洞成了我们的主旋律。
 
我们有责任以科技创新做大产业空间。比如裸眼三D,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将会给人们带来革命性体验的提升,会被应用在生活、娱乐以及医疗教育等等领域。有可能开创出数千亿的新的产业空间,带动整个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我们持续为产业做贡献,为标准做提案、开源操作系统,开源数据库等等。截至目前,华为已经拥有超过85000多件授权专利,但我们不会去收取过多的费用,更不会将专利武器化。
 
过去这一年,产业界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标准和产业割裂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进一步的撕裂也会对整个产业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冲击。
 
从无线通信2G时代开始,美国的主流供应商、主流运营商,分别采取不同的标准,原本领先的美国设备商要满足不同运营商不同的需求,这点导致了他们的衰落。到今天,美国无线设备商里面没有华为的对手。
 
尽管遭受打压,华为公司也绝不会走向封闭,走向孤立主义,我们仍然会坚持全球化。
 
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体化的协作体系,我相信这个体系不会逆转,也不可逆转。站在智能世界的入口,ICT产业的机会远远大于竞争。
 
去年美国把华为放到实体清单以后,对华为的业务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我们去年并没有实现业务计划,跟我们原计划相比大概差120亿美金。
 
全文|华为轮值董事长今天回应美国封杀:到今天美国无线设备商里面没有华为的对手,持续打压华为,到底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问答环节,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华为消费者BG全球生态发展部总裁汪严旻等人,共同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谈到了华为当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演讲和问答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主讲部分:
 
各位分析师、媒体朋友,在线接入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2020华为分析师大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华为公司的关注和支持。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这一年的经历,以及我们对未来的看法。

 

过去一年主题词是补漏洞

 

过去一年,在大量技术不可获得的情况下,华为公司始终致力于遵守适应的法律法规,履行我们与客户、供应商的契约义务,艰难地生产,并且努力的向前发展。
 
从去年的516号算起,华为进入美国实体清单已经满一年了,今天回首,最开始是我们手忙脚乱和客户伙伴进行了大量的澄清和沟通,努力保持供应,应该说,我们获得了大部分客户伙伴的理解,当然,这个过程还在进行。
 
上个月我的同事发布了我们2019年的年报,应该说公司整体实现销售收入达到8588亿元人民币,同时,大家也看到,为了应对实体清单的影响,我们的研发投入有了巨幅的增加,我们的存货也大规模的增加,给我们的经营和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然,好消息是我们现在还活着。
 
过去一年的主题词是补洞,补洞成了我们的主旋律。根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在ICT的业务连续性上投入了超过15000多位研发人员,我们重新开发了6000万行代码,重新设计了1800多块单板,我们采购还排查了16000多个编码,所有这些投入得以让我们在实体清单下活了下来,我们的业务得以不中断、供应不中断、伙伴合作不中断、客户服务不中断。
 
在这里,我的代表华为公司真诚的感谢我们的客户、我们的伙伴,感谢一直关心和支持华为的人。

 

华为持续为产业做贡献

不会将专利武器化

 

大家知道,两天前美国商务部又针对华为修改了它的法律,修改了直接产品规则,我们的业务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巨大的影响。但这一年的磨练也让我们皮糙肉厚,我们有信心能够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其实我们也一直不能理解,美国政府持续打压华为这一家公司,到底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华为从创建到今天,一直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家庭和组织受益于数字技术,一起推动世界的进步。
 
过去30年,华为把数字技术带出了象牙塔,加速了数字技术的全球普及,为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1500多张网络,为6亿消费者提供了智能终端设备,我们服务全球超过了30多亿人口。
 
华为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多样繁荣的产业生态圈,我们以做大产业商业共赢和利益分享为原则,以我们的客户、我们的伙伴,一直共同为产业和社会创造新的价值。
以开发者为例,我们通过远程实验室、技术培训、创新基金等等,让300多万开发者持续受益。我们在行业组织、产业企业、商业联盟等等方面,持续地贡献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共同繁荣。
 
多年来,华为也一直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组织的活动,为标准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连接领域,华为坚决维护全球的统一标准,在云和计算领域我们支持进一步的开放,呼吁国际组织有更强的包容性。
 
我们持续为产业做贡献,为标准做提案、开源操作系统,开源数据库等等。截至目前,华为已经拥有超过85000多件授权专利,但我们不会去收取过多的费用,更不会将专利武器化。
 
华为发展到今天,我们有责任以科技创新做大产业空间。比如裸眼三D,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将会给人们带来革命性体验的提升,会被应用在生活、娱乐以及医疗教育等等领域。与此同时,裸眼三D也有可能开创出数千亿的新的产业空间,带动整个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我们已经选择了一些方向,进行重点的投入,我们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的合作,进行中长期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共同为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及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做出增量的贡献。
 
过去这一年,产业界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标准和产业割裂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进一步的撕裂也会对整个产业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冲击。

 

华为仍然会坚持全球化

世界一体化协作体系不会逆转,也不可逆转

 

下面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观察、策略和我们对产业界的一些呼吁标准,标准的统一对产业的发展和价值创造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们回顾一下过去20多年会对比一下美国和欧洲,从无线通信2G时代开始,美国的主流供应商、主流运营商,分别采取不同的标准,原本领先的美国设备商要满足不同运营商不同的需求,这点导致了他们的衰落。到今天,美国无线设备商里面没有华为的对手。
 
而欧洲从2G时代就统一了全欧的标准GSM,并且把它推向了全世界。从GSMUMTSLTE使得欧洲的几大运营商跨州全球化运营方面遥遥领先。你能举出的全球运营商的名字都是欧洲的,也使得欧洲的设备供应商保持了竞争力。
 
这个对比给我们一个很深的启示,统一的标准体系对产业的发展极其重要。
 
这一年发生在华为身上的事,也让很多的企业甚至是国家意识到单一供应体系的风险。截至去年底,美国实体清单上有1000多家公司,其中新增的很多是科技公司,这让国家和企业在选择ICT供应商时有了一些额外的担忧。
 
我记得去年我和一位国家领袖交流时候,他跟我说我会建设两套来源不同的云,只要这两个国家不同时做坏事,我就安全了。我想有这样想法的客户恐怕不是少数,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和华为一样,采取全球化、多元化的供应策略来保障业务的连续。
 
我们也注意到了全球合作的信任基础正遭受严重的破坏。
 
我们看到法国总统在公开采访时表达了对欧洲本地数据处理的担忧,全球本地化合作的进程也会受到影响。美国连续的打击其他国家科技领先的公司。长期看也必将削弱他国使用美国技术的信心,加剧全球产业的冲突。到头来,我相信也会损害美国自己的利益。
 
尽管遭受打压,华为公司也绝不会走向封闭,走向孤立主义,我们仍然会坚持全球化。
 
过去7年,华为采购金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华为和我们的供应商一起快速成长,我们的全球化多元化的战略也不会动摇,不会改变。
 
我们去年对美国采购了187亿美金,如果美国政府允许,我们仍然会继续购买美国公司的产品。当然我们也会更加关怀和培育其他的供应商,共同成长,共同创新,构建更有竞争力的供应链。
 
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体化的协作体系,我相信这个体系不会逆转,也不可逆转。站在智能世界的入口,ICT产业的机会远远大于竞争。
 
华为呼吁产业界共同努力,不断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的公平性,确保全球统一的标准体系和分工协作的供应链。
 
我们相信未来30年人类社会必将进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新世界。而ICT基础设施是智能社会的基石,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融合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必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助力全面提升我们的消费体验,建设智慧城市,驱动产业数字化的转型。
 
根据预测,到2025年数字经济的规模将达到23万亿美金,我们华为对ICT产业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
 
面向未来,华为将继续对连接、对计算、对终端三个领域持续的投入,并通过供应链标准和人才等领域的开放合作,包容发展和我们的客户,我们的伙伴和标准组织,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共同探索未来。
 
在接下来的两天以及后续的时间,我们还会跟往常一样,产业洞察、技术趋势、全球协作等等方面和我们的分析师和我们的媒体朋友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我们公司任总常说,华为就像这架千疮百孔的飞机,过去一年补洞是我们的主旋律,也让我们皮糙肉厚了。
 
在广大客户和伙伴们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让这架飞机持续的飞,向前飞,永不言弃,谢谢大家。
 
问答部分

 

技术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

我们加大了研发投入

 

问:到今天,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刚好满了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华为是如何保持发展的?面向未来,挑战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郭平:过去一年对华为来说是很艰难和(充满)挑战的一年。我记得去年的516号,华为上到美国实体清单的时候,我们是一片手忙脚乱。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跟我们的客户,跟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华为员工进行沟通、澄清和(获得他们的)理解。
 
在技术获得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加大了研发投入。刚才在数据里面你们能看到我们研发大概增加了30%的投入,其中很多是用于所谓的飞机补洞。
 
包括重新设计超过6000万行的代码,包括开发了1000多块新的单板,包括对新的供应物料进行选择,应该说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代价。
 
幸运的是我们获得了绝大部分客户、合作伙伴以及华为员工的信任和认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面对长期的规则以及不确定的制裁,我相信我们能够努力地寻找到解决方案。
 
问:关于现在科技发展的一个趋势,有可能会出现两个科技的半球,一个是由美国为主导的并得到美国认可的半球,另外一个半球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依赖美国科技的一个半球。
 
对于我所说的第二个半球,华为是否能够从这一个市场上获得足够的增长,华为要做些什么,以及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来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增长?
 
郭平:我刚才在演讲里面提到,在连接领域我们有过经验教训,追求统一的标准是大家的共识。
 
我们以前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和体验,去不同的国家,不同洲际旅行的时候需要换不同的手机。从2G3G多制式好不容易统一到5G的新制式,我认为这个趋势仍然是在的,而且国际组织在这中间也发挥了一个积极的作用。
 
我刚才也提到,在2G时代多制式的美国运营商使得美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最终在竞争中不具有领先地位,并且最后衰落了,也就说美国不再有华为的竞争对手,我觉得在这里面美国是有过这样的教训。
 
欧洲通过推广 GSM并且把这个制式全球化,欧洲的运营商和制造商是获取了很大的利益的。
 
过去的经验表明制造商、运营商和我们的消费者最终都能够在统一标准的实现里面获得利益,不管未来会由于种种原因(华为)遭受到什么挫折,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趋势,相应的国际组织应该还会积极地推进统一的标准。
 
华为也会积极地参与、支持和秉承开放、公平、无歧视的基本原则,以持续的开放和合作的方式,推动全球统一标准的实现。

 

华为在欧洲会更多面向本地开发者

 

问:华为在欧洲的发展计划是什么?尤其是在生态系统的建设方面, 包括ICT的生态以及HMS的生态。
 
汪涛:华为公司长期耕耘于欧洲的市场,我们通过和客户的紧密合作、联合创新来共同解决客户的问题,帮助欧洲的运营商和我们的政企客户来构建开放、领先、可信的通信基础设施和计算基础设施。
 
同时我们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致力于促进欧洲数字经济的发展。在ICT技术领域,我们将持续在5GAI、计算、光通信等各个领域和合作伙伴持续地共同创新,聚焦于问题的解决,以此来帮助欧洲、我们的电信运营商,还有我们的政企客户,构建世界领先的通信基础设施和计算基础设施。
 
ICT相关的生态方面,我们将通过持续的创新为客户提供开放的计算平台、普惠的AI使欧洲的智能世界得以构建。我们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发展一个更领先的、更普惠的计算生态。
 
汪严旻: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在欧洲的HMS生态的发展情况。从2019516号开始,我们在不被允许使用谷歌生态的情况下,被迫去发展华为的HMS生态。
 
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加大了对华为HMS生态的投入,尤其是在面向生态的开发者服务平台方面,包括多种技术方面加大了投入。截止到上个季度,我们在HMS生态上有超过140万的开发者,跟2019年初相比增长了150%,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与欧洲本土的合作伙伴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比如说我们在地图领域与欧洲的TomTomHERE公司,在搜索领域与法国的Qwant公司,在新闻领域与News UK公司等欧洲本土企业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
 
我们认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首先必须更多地满足本地化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要优先地推荐本地化的应用和平台的服务,这是我们生态的一个重要战略。
 
我们的生态也更多的面向欧洲本地的开发者,在未来,我们会持续地提供我们开发者的服务平台以及本地的创新实验室,让更多的欧洲本地的开发者合作伙伴能够尽快地接入到生态里面来,提供更好、更优质的生态体验产品和服务。

 

为什么疫情期间中国能撑住?

ICT的基础设施完善对抗疫起到积极作用

 

问:美国对于华为在全球业务的打压,可能在短期内并不会结束,怎么看待在当前全球都正在面临新冠疫情健康危机的时候,美国继续对华为如此打压?
 
郭平:华为经历了整个中国的疫情的过程,同时我们也在为全世界华为相应的客户一起去解决新冠疫情做出积极的努力。
 
从这次新冠疫情的应对里面,我们总结出来, ICT基础设施能扮演一个非常积极非常重要的作用。
 
华为和我们的伙伴在中国的抗疫过程中总结了9种抗疫的解决方案,大家知道中国,特别武汉的住宅面积、大城市的住宅面积普遍是非常拥挤的,要让大家在这里面呆满 80多天是一项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在中国和政府、和有关的行业伙伴一起合作的这些方案,使得抗疫、使得消费者在生活和工作方面都发挥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举个例子,中国封城以后,政府让这些内容提供商提供三个月的免费视频服务,英国 lock down的第二天,网络就瘫了,欧盟是要求Netflix从高清播放标准改为标清标准,为什么中国能够撑住,其他的区域需要降低一些服务,说到底ICT的基础设施完善,对大家抗疫、包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远程办公都扮演一个非常积极的作用
 
华为一直是一个ICT领域积极地贡献着,美国政府为什么要不停的打击我们?坦率的说我认为是完全没有理由的。我最近也在阅读美国高官的一些演讲和讲话,可以总结出一点,美国认为技术领先是美国霸权的基础,任何其他国家、其他公司的技术领先可能都会损害美国的霸权。
 
很不幸,华为又是在一个ICT发展最快的ICT领域内有了领先。我也注意到了,法国总统也发表了很多演讲,要加强建设欧盟的基础建设和数字主权。

 

美国把华为放到实体清单

对华为业务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问:尽管去年一年时间里面,华为一直在受到美国政府的打压,但是华为的业绩还是不错的,今年华为的营收的情况现在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未来华为的手机的出货量会不会有一些调整?
 
郭平:去年美国把华为放到实体清单以后,对华为的业务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去年并没有实现业务计划,跟我们的bp相比大概差120亿美金。
 
去年每个季度的增长也在不断的下滑,也能看出这个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华为获取的每一个合同,跟以往相比也都有更多的困难。
 
所以非常感谢还有那么多的客户信任和支持华为的。对于今年,应该说两天前新的直接产品规则以后,很多的情况还不太清楚,我们还在做进一步的评估,所以对后续业务的具体发展,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楚的判断。
 
华为作为一个 ICT设备和终端的公司,我们能够到产品的设计,到集成电路的设计,但是超出之外的很多能力,我们并不具备,所以我们是努力的在寻找怎么能够存活,求生存是华为现在的主题词,谢谢你们对华为的关心和支持。

 

编辑:羊羊
主编:六  里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kF1G-BnEMZIPsHuVXJ8E9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