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要吃药就能上985,那还看书来干吗?/图虫创意

 

补脑不一定存在,但是补脑行业的红利可都是真金白银。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这周,《向往的生活》开播了。贴心的节目组还给今年高考的张子枫妹妹准备了一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舌尖上的高考,听着还有点浪漫。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但对于大多数经历过高考的考生来说,高考美食可不是什么乡野的一蔬一饭,而是“如数家珍“的太阳神、中华鳖精、生命一号、三株口服液、忘不了……

 

在这个不能拥有记忆面包的世界里,对补脑神器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为了孩子的注意力多坚持一会、记忆力多提高一些,逼孩子吃营养品成了家长们主动揽下的KPI。不管有用没有,别人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

 

说营养保健品是“高考伴侣”,完全实至名归。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如果有记忆面包,还要什么补脑神器。/《哆啦A梦》

 

有多少看了魔性广告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就是没喝过生命一号的朋友,就有多少人怀疑自己现在英年早秃绝对是因为小时候喝了太多中华鳖精或者太阳神。

 

当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喝了补脑神器连铅笔盒都忘带了之后,这些红极一时的产品因为负面新闻迭出,慢慢走下了神坛。

 

元老级的补脑神器不行了,但让脑子变灵光的需求并不会消失。一批批更新潮、更极端的聪明药正在赶来。

 

或许只有等到决定收手的那一刻,才是智商税交到头,“补脑”完成的巅峰瞬间。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小欢喜》里的英子每天被逼着吃海参。/《小欢喜》截图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那些年,我们迷信过的补脑神器

 

补脑神器的兴替,绝对是一部高考的断代史。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备考保健品大概经历了5个时代。

 

“史前“期或许可以称作糖水时代(1977-1980)。1977年通过第一届高考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张先生说,当时家里什么都没有,母亲只能从商店赊回半斤红糖冲给他喝。1978年后,白糖供应紧张的局面才慢慢缓解。

 

之后就是著名的麦乳精时代(1980-1984)。1961年,上海咖啡厂接手了乐口福麦乳精。虽然主要原料是乳粉、炼乳、麦糠和可可粉,但由于含有蛋白质,麦乳精就被夸大为对大脑有益补作用的保健品,销量非常可观。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当年的麦乳精可是奢侈品级别的。/澎湃新闻

 

一般来说,麦乳精只舍得放4颗或者6颗,冲水调一调。如果谁敢空口干嚼麦乳精,那绝对是家里有矿的表现。

 

1985-1994年,高考的营养品经济进入了鸡鸭鱼时代。物资的逐渐丰富也预示着花样百出的“补脑”爆发期就要到来了。

 

1994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条长达45秒名为“睡狮惊醒”的广告,高呼 “振兴中华民族经济”的宣言。它的投放者就是营业额创纪录地超过13亿元,市场占有率63%(1992年)的太阳神。

 

面对这样势如破竹的产品,即使30元一盒绝对算奢侈品,家有考生的家长们就是紧衣缩食也要给孩子买几盒,没准就能在高考前实现弯道超车呢。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没有人知道喝过太阳神的孩子有没有变聪明。/太阳神集团官网

 

只是成分表上赫然写着的“鸡蛇提取物”和红糖水一般的口感,让人很难相信,它有什么安慰剂以外的效果。

 

广大考生对保健饮品的味觉其实十分精准。因为一期《焦点访谈》就证实了另一款由“中国传奇田径教练”马俊仁代言的中华鳖精,主要成分就是红糖水没错了。可笑的是,这款秘方后来还卖了1000万元。 

 

据说,当时记者探访中华鳖精的工厂时,偌大的厂房里,也只看见一只鳖正在悠闲地游来游去。

 

就在这时,三株口服液的广告开始包揽所有农村的外墙和电线杆。通过连厕所、猪圈都不放过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三株成功出圈,在1996年达成了80亿元的销售额,成为了新的霸主。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小镇上三株的墙体广告。/超人的博客

 

朴实的农民朋友们没多久就达成了“宁可少吃三两肉,也要喝三株”的共识。人们自发地排起长队,其壮观程度是今天的喜茶也比不上的。

 

补脑圈的“老字号”生命一号,或许是更多人的集体记忆。电视里一群少男少女举起右手在头顶画个圈的魔性动作,搭配“生命一号,补充大脑营养,提高记忆力”的文案,就好比今天你唱一句“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时,所有人伸出四根手指捂住眼睛的条件反射。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头顶光环的生命一号魔性广告。/广告截图

 

关于生命一号,甚至有一篇发在《中成药》期刊上的研究这样写道:

 

“研究采用了水迷宫法、穿梭箱法、避暗法、跳台法观察了生命一号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证明其不仅能显著提高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增加血清溶血素含量,还能促进骨骼的生长。”

 

可谓是健脑益智、强身健体两手抓。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还有红桃K、安神补脑液、三精葡萄糖酸钙、忘不了口服液……让当年的考生至今也忘不了。毕竟如果那时候没有喝那么多“神仙水”,高考还有可能多考几分。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补脑的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当年喝着补脑神器的孩子们都长大了,花钱吃着没效果可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一位湖南的考生,为了准备高考,吃了好几个月提神补脑的营养保健品。等到体检的时候,看着体重表上赫然写着66公斤,惊得大叫。

 

一个月之内胖了26斤,是身体出了问题吗?但是体检结果并没有异常。医生对此的诊断是,引起体重骤增的原因可能就是保健品中的激素。

 

“脑子”没治好,其他毛病倒弄出不少。还有网友因为服用保健品,激素导致眼底出现了小洞。

 

在虚假营销岸边疯狂试探,最终都是会翻车的。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虚假营销的骗局迟早会翻车。/图虫创意

 

看似各大品牌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实际上这种“繁盛”的背后,则是一幕幕信任崩塌后的悲凉。

 

九十年代中期,国内保健品企业已经超过3000家,产品高达8万种,年销售额在两年间从20亿元暴涨到300亿元。

 

但1995年卫生部的抽查显示,合格率只有30%。

 

在农村地区独领风骚的三株,因为一条人命轰然倒塌。

 

在“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诱惑下,陈某在喝到第八瓶三株口服液时全身溃烂。被医生诊断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后,三个月内就去世了。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三株产品图

 

化验所的实验也显示,在服用三株产品后,小鼠的心、肺、肝、脾、肾、胸腺均有病理改变。

 

年销量高达80亿的三株,竟然是不及格的三无产品。

 

疯狂的补脑神器们透支了信誉,考生家长和消费者的盲目向往里也开始产生了怀疑。

 

单纯的保健品不香了,那补点营养总是错不了的。

 

 “低能型”选手六个核桃就此脱颖而出。家长们不奢望它能有生命一号、忘不了的功效,但在深入人心的“以形补形”理念下,核桃乳行业飞速发展。

 

2016年,六个核桃一年间卖出的43亿罐核桃乳连起来,就已经可绕地球6圈。但它的营销费更可观,20亿元的营销费达到研发经费的42倍。

 

这样惊人的对比预示了这位市占一度超过九成的巨头,也难逃营销泡沫的幻灭。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六个核桃里到底有几个核桃?/六个核桃产品图

 

甚至,就连“六个核桃”的名字本身也饱受争议。

 

据测算,每100g的干核桃中约有14.9g 的蛋白质,而一罐六个核桃中只有1.44g蛋白质,所以粗略估计,一罐六个核桃的饮料里,最多只含有两个核桃。

 

更讽刺的是,按照其招股书中的直接材料费计算,每罐六个核桃中核桃仁的成本还不到5毛钱,而易拉罐就要0.57元。换句话说,六个核桃的易拉罐其实比里面的液体还值钱。

 

虚假宣传引来的消费者质疑,让其所属的养元公司市值下跌了40%。六个核桃再也不6了。

 

经过二十多年的洗礼,有的人看穿了这些所谓“补脑“效果不过是脑补的,而另一些人则开始更疯狂地追逐真正的“聪明药”。

 

科幻电影《永无止境》中,每天都写不出一个字稿子的男主角艾迪偶然间得到一种聪明药。之后智商成功突破1000,随便听听就能掌握外语,苦学几天金融知识就能靠炒股挣到200多万。之后顺利出任CEO,当选议员,走上人生巅峰。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服用聪明药后,世界都加了滤镜。/电影《永无止境》截图

 

在平行的现实生活中,也有人想要弄一点“类似”的聪明药。

 

因为高三的田同学压力过大,妈妈给她找来了一种指甲盖大小的白色聪明药。之后的月考,她竟然考上了班级前十。田同学自己也觉得上课更加专注了,连物理练习都很容易就学会。

 

但是服药一个多月后,她开始掉头发、失眠。几乎每个夜晚都在辗转反侧中度过。停药后,头痛、浑身上下说不出的恶心接连出现。更不要说听进去课,做进去题了。

 

BBC纪录片《药品依赖》中描述的“大脑伟哥“,已经从藤校红到了家长圈。

 

这些“学霸必备”其实是阿得拉、莫达非尼、利他林等药品,它们是第一类精神类药品的中枢神经药。其造成的依赖性和生理伤害可能都高于摇头丸。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莫达非尼被称为学霸必备。/图虫创意

 

原本,补脑神器们脱离实际的营销口号只可能在白日梦中实现,但忧心考试的家长和学生们却不愿放弃这种想象力。

 

在想要变聪明这件事上,人类从来不会停止,只不过所有美好的期望,最后不要变成了献给阿尔吉农的花束。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到底有没有补脑这回事?

 

补脑不一定存在,但是补脑行业的红利可都是真金白银。

 

在中国,保健品行业的规模已经从2002年的442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3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而考生的保健品就是其中重要的支撑部分。

 

在沈阳南六药材批发市场,某款市场价568元的知名补脑产品,仅需85元。而某款缓解视疲劳的口服液,在这里的批发价是8.5元,它的一般零售价要达到80元左右。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备考补品的利润空间不敢想象。/图虫创意

 

有相关人士分析了补脑保健品的利益链。以一款198元的补脑产品为例。它的进货价是20元,其中包括6元包装费和6元左右的生产商利润,保健品的内容物实际成本为8元左右,剩下的178元都是利润空间。

 

保健品不同于药品,在没有国家限价的背景下,药店方进货后可以自行定价,利润都在百分之几百以上。

 

每年从三月份开始,针对考生的保健品销售就进入了旺季。其实大多数家长都知道,高考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不是吃几盒保健品就可以减轻的。但是他们也不排斥用这种方式来增加一份心理上的支持。

 

之前湖北孝感惊现“史上最刻苦吊水班”的新闻还历历在目。几乎一整个教室的学生都边打吊瓶边复习的场面,颇为壮观。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吊水班”校方后被记过处分。/《南方日报》新闻图

 

吊瓶里打的都是氨基酸,学校解释道,“国家规定,每年给高考学生10元的氨基酸补贴”。

 

这甚至不是什么奇事,有网友表示他们那儿的人基本上都打过。

 

“为什么要打呢,主要是大家都在打。我妈说别人打了,我们也要打,不能输在这事儿上。班上同学打得最多的,每隔一个月就去打一瓶,都成习惯了。”

 

在这样“不打白不打,不吃白不吃”的背景下,考生和家长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产品可以没有效果,但高考也是心理战,少人一头这种事绝对不能发生。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高考的方方面面都被塑造成一种竞争。/图虫创意

 

在湖南一所重点高中,班上60个孩子里,27个都在吃补脑神器,包括蛋白粉、氨基酸、DHA等,还有同学上课的时候嘴里都含着西洋参。

 

事实上,“补脑”从来没有在我国27类保健食品功能中出现过。我们花大价钱追求的磷脂酰胆碱类、氨基酸、复合维生素等物中,并没有什么黑科技,只要保持合理的饮食就不会缺乏。

 

所谓的“缺”和“补”都是带货的传统套路。毕竟一句“缺乏锌会影响智力发育、记忆力下降、免疫力受损”,并不能推导出补锌就能让记忆力提高。

 

绝大多数魔鬼营销的神器都走向了同一条“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为结局”的灰飞烟灭之路。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平衡饮食才是“补脑”的不二法则。/图虫创意

 

老一代补脑神器退下了,但人们对此形成的抗体又一次在新玩法前失去了作用。鱼油、蔓越莓、葡萄籽、胶原蛋白……听着就觉得距离肝功能损伤不远了。

 

文章的最后,是一条来自食药监总局的温馨提示:

 

“考生成绩除了平常刻苦学习和积累,没有短时间提高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李锐, & 廖雪贞. (1998). 生命1号健脑强身及促骨生长的实验研究. 中成药, 020(011), 33-37.
《功能性营养品走俏 太阳神、太太口服液等昙花一现》第一财经2017-03-05
《中国保健品往事》36氪2019-10-24
《另类高考经济|“补脑”噱头不再吃香,考生现在都在吃什么保健品?》上游新闻2019-06-05
《不是我针对谁,所有号称能补脑的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春雨医生2018-07-27
《为了参加高考,你当年吃下过什么样的“补脑神器”》观察者网2018-06-08

舌尖上的高考,什么聪明药都不补脑

✎作者 | 荷西帕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KkyKZGJcZCX73t8VAhtew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