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米宅
如果你对楼市大涨仍然抱有幻想,请微博搜索“深圳”,面壁思过。
浙江省将放宽户口迁移和落户限制!酒店式公寓可以落集体户!
4月28日,浙江省公安厅发布《浙江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
很大的一个变化是,全国很少有某个省份,专门出台政策鼓励落户,尤其是是“酒店式公寓落户”,很少,浙江省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这一点,出人意料。
不过也不奇怪,如果把最近几天的落户政策,叠加一起,就会梳理出一条逻辑性非常强的线条。
五一开始,大专生可以落户南京;
浙江省,酒店式公寓设立集体户。
很多人都说,这不就是因城施策。但是如果你细品,这可不是一个浙江省,加上上海、南京,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父母投亲落户、酒店式公寓落户,真没意思,老话题了,无非是城市间不断重复,前几天,沈阳、南昌甚至启动无门槛落户。杭州、南京、上海,这些鸡毛蒜皮的小政策,不痛不痒,不是重磅,毫无吸引力,根本掀不起大风大浪,有什么可分析的?
一线、强二线开始间接收缩,二线、三四线开始全面放开。
表面上看,无门槛落户的城市,完全吊打杭州南京上海,看,我的政策多低,我的房价多低,我的城市成本真低,赶紧来吧!
除了西安下手早,吃到了第一块肥肉,剩下的存量大头,全部被深圳、广州、杭州等少数城市吃到了,每年净落户超过40万人,乌央乌央的。
哪怕再便宜,没用。但凡有能力的肯定奔一线,但凡本科硕士毕业肯定奔一线,但凡高科互联网肯定奔着北上深杭,这就是现实,这才是实际。
没人去看2万一套的鹤岗,只会去看10万一平的深圳。
也多次强调了,大城市太鸡贼了,早都启动第二步了,挖人才,挖墙脚。这个观点也越来越得到验证:
比如说广州黄埔的人才计划,比如说无锡的太湖人才计划,比如说苏州的面向全球掐尖,这才是人才落户的终极目标:
这也就是河南第一落户城市是郑州,东北人才的第一选择是沈阳,长三角的第一选择是沪宁杭,粤港澳的第一选择是深穗莞。
目前来看影响不大,但是这是趋势。背后的支撑一定是城市群,浙江、南京、上海之所以这一波集体出手,不是因为这个特定的节点,而是不管什么时候出台政策,他们都会出台利好的政策,一定会收割到第一波客户。
浙江一个省,上海市,南京市,都在沿着这样的路子往前推荐,户籍放松一定是大趋势,不可阻挡。
能放的多多益善,你赶紧来;不该放的死死攥在手里,想拿都拿不走。
别看不限购、不限贷,光是贷款、成本,医疗、教育等不能享受。流动性差,收益极低,不能享受城市配套,本身价值就非常小。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深圳这一次为什么躁动,不单单是因为信贷,而是前海概念巨大+全国的资金流动+信贷宽松+落户3个月的需求释放,一系列的政策叠加之后,深圳才真正起飞。
这次太大太宽泛,根本不足以促进市场的起飞,杭州如此,上海如此,南京更是如此。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落户政策,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人才争夺,这是这些省份/城市对于未来市场的争夺,更精明,更长远。
大城市越来越垄断,人才、产业、资金、关注度、政策支持力度,只认强者。未来的城市格局,城市群吃肉,单核城市喝汤;一线、准一线吃肉,强二线、二线喝汤。
武汉、西安、合肥、郑州,还有机会,但是能走多远,看城市能级了。
北京、上海户口指标太难,北京、天津、上海连汽车号牌都要摇号,资源太稀缺了。在北京,主要靠央企、国企;在上海,关键是努力攒积分。
深圳是个例外,虽然实际管理人口接近2000万,毕竟户籍人口不到1000万,现阶段还是以落户为主,等到人口达标早晚会赶人,这也是趋势。
落户就是相亲,一定要门当户对。合不合脚,试了才知道。
郑州是河南省最好的城市,沈阳大连是东北最好的选择,沪宁杭是长三角最好的选择,广深是珠三角最好的选择,京津是北方最好的选择,这是一定的。
越是稀缺的,越有价值;越是鼓励你的,不是不能做,但是要谨慎,二胎如此,电动汽车如此,商铺公寓写字楼更是如此。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9TQ7kS0u8tXvRosucPs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