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疫情形势的不明朗,导致自招与中考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无论如何,中考是所有初三考生最重要的一次搏击。同学们,加油!
根据公布的2020中考考纲,2020年中考这5门学科难度结构为:
★ 语文试题的难易比例约为 1:1:8;
★ 数学试题的容易、中等、较难试题的分值比例控制在 8:1:1 左右;
★ 英语试题的易、中、难的比例适中;
★ 物理试题的易、中、难比例约为 8:1:1;
★ 化学的难易结构:试题的易、中、难比例约为:8:1:1。
结论:不仅要会做压轴题,基础题的手稳更重要。
语文
【变动一】文言文的说法统一更改为古诗文,能力目标中由“能记诵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更改为“能默写和理解规定范围内的古诗文”,从字词的变化引起考题的变化,考题由简单的上下文默写变更为理解性默写,参考题型示例【例1】默写第2题。
【变动二】试卷结构有所调整
1.第一部分“古诗文”由原来的四个部分变为三个部分,默写分值有所增加,其余题型未变,变化不大。
2.第二部分现代文分值有所减少,其中题型看拼音写汉字和修改错别字题型未出现,新增解释含义。
3.第三部分综合运用分值有所增加。4.写作部分未更改(记叙文稳了)。
【变动三】因九年级上下册使用部编版教材所以附录部分有很大的变动。
1.删除5个文言文实词:交通、节目、绝境、阡陌、问津。备注:因九年级不学《桃花源记》,其实影响不大。
2.课内篇目:
(1)文言文部分:新增九上《鱼我所欲也》;删除:《记承天寺夜游》、《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登泰山记》;部分更改年级所在位置:《曹刿论战》改为九下(背诵最后一段)等;
(2)诗词部分:删除《生查子元夕》《观猎》《竹枝词》;增加《行路难(其一)》、《水调歌头》、《月夜忆舍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无题》《临江仙》、《别云间》;部分诗词更换年级所在位置,不一一列举。
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中考知识讲解:
什么是跨区考
跨区考,顾名思义就是学籍和户籍分离,而最终选择回户籍地参加中考的考生;凡是只要是在学籍所在区参加中考的学生不能算作是跨区考生。
对户籍和学籍分离的考生,选择户籍所在区中考,只要在中考报名时户籍在学生选择的考试区县即可,最晚时间限制在1月底左右。(2019届中考报名的网上确认时间是在1月13-14日,20届办法办法暂时未出,预计时间相差不大)
图为19届中考报名日程表(参考)
跨区考生会遇到哪些问题
1、自招资格:跨区考理论上不会对自招产生影响(跨区考是否可以拿到初中推优资格,实际操作中有的初中不给跨区考生推优资格除外);
2、是否需要跨区考:这个问题应该首先分析学籍区和户籍区两者的竞争力大小,其次是目标学校的录取分数的差异,综合考量性价比因素,最后再决定是否需要跨区;
3、跨区考生的核心竞争地:跨区考主要搏的是裸考(也就是1-15平行志愿);
4、在哪参加中考:跨区考生可以在学籍地参加体育考试以及中考。这就意味着孩子不会因为考试环境而影响了孩子的成绩发挥。
5、在哪填志愿:跨区考的志愿填报是按照你所跨的区的招生计划进行的(比如说杨浦跨浦东,填志愿的范围就在浦东区内)即跨区考的志愿填报跟随所跨的哪个区。
6、跨区生怎么报名?
符合中考条件的应届生,在就读地进行报名及信息确认,报名时选择在学籍所在区投档录取,或者在户籍、居住证登记地、设站单位所在区投档录取。跨区投档录取的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跨入区招办进行确认。所选择的区一旦确认之后不可以更改。中考报名均由就读学校组织安排。
7、跨区生成绩如何评定?
中考体育成绩分为日常考核和统一考试,跨区报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其日常考核成绩和体育统一考试成绩,由学籍所在学校和区予以评定,由学籍所在区中招办将其体育考试成绩转送其报考区的中招办。
跨区考学生的中考成绩归入户籍所在区,进行统一投档。
8、跨区生还能享受名额分配吗?
肯定不能享受名额分配的,这是教-委规定的。
如果考生心仪本区名额分配的高中,成绩在初中名列前茅,那么就没有必要跨区考;一旦跨区,考生将失去名额分配。
如果名额分配的学校并不和你的成绩相匹配或是名额分配的学校不喜欢,那么选择跨区考就并没有什么损失。
那么对于裸考生如何选择呢?这里跟大家说一个跨区定位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A区一模考百分位(去问一下初中班主任)
2、定位到A区的高中学校
3、参考往年此类高中的分数线
4、定位到B区的高中学校
5、定位A、B两个区的学校
举个例子:徐汇区排名定位14%,跨区至黄浦可以定位到什么学校?
徐汇区排名定位14%左右,大致定位在位育、市二、南洋三所高中,根据往年录取分数线对应到黄浦区,可以进入格致、大同、向明三所高中,然后比较这两组学校,借此可以选择是否要进行跨区考。
2、跨区生还能享受推优、自荐吗?
原则上,推优不受跨区考影响。但是推优是由初中学校主导的,对考生来说相对比较被动,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更多的跨区考生还是拿不到推优名额的,这就需要和初中学校方面做好沟通,确保自己如果参加跨区考后这个推优名额还能否拿到。
自荐不受跨区考影响,自荐完全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所以毋庸置疑不会受到影响。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跨区考大体上需要考虑三点:
1、初中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形式,即推优、名额分配的指标以及区排名的情况;
2、高中学校质量分布,即两个城区定位的高中进行对比分析;
3、自身定位,其实孩子个人喜欢、是否住校、上学距离等这些都不是小问题。
跨区考带来的机会
1、学生因为搬家等原因,可以就近读高中;
2、利用两个区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相同分数在不同的区参加中考录取,可以提升录取档次
跨区考的定位
1、学生的水平层次及目标
跨区考以高中目标和学生本人的水平层次为首要考虑因素
这里只讲两个情况,普通档和市重点(四校档次)
1.普通档,本区竞争过于激烈,跨区是为了能够上高中或区重点。那么家长需要考虑的是所跨区的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这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2.市重点档次。这里详细分析下:
裸考进四校的话,这时,应该选择徐汇—上中;杨浦—复旦附中、交大附中;浦东—华二。在你能选的两个区中,选择相对四校零志愿名额较多的那一个,同时考虑是否能够在一志愿博四校。
定位一般市重点的,那你要选择的是市重点相对较多的区,可以参考一下去年各区市重点的录取分数线;
对于同样两个区,不同成绩定位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选择,如在浦东和黄浦之间,如果你只是想进入市重点,那么你可能会选择黄浦,但如果你孩子是只要有高中上就可以的话,那么浦东将是你的选择!
虽然大浦东的考生居全市之首,但其高分是在市重点分数线,相对而言,普高的分数线反而在全市属于较低水平。个人认为浦东是几个区中高中层次划分较为合理的一个区。
关于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进入本区高中最主要的招生办法,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可选择本区有平行志愿招生计划的高中学校填写,可能包含本区范围内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区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转制学校、民办高中、外区在本区招生的民办高中、综合高中及中职校等。
零志愿: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的15%用于招收外区县考生(若格致中学今年总招生400人,那么用于零志愿的名额就只有60人,这60人再分配给外区,但不一定每个区都有名额),这一部分的招生计划数单列,招生学校代码首位为”0″,而投档录取批次又安排在第一志愿之前,所以叫做”零志愿”。
<平行志愿&零志愿>对比
2020上海中考平行志愿对比有哪些不同
相同点:
1)都是区内竞争
2)都是以分数优先,零志愿只可填报1个志愿,所以这里的分数优先是指考生之间的对比,例如A考生600分和B考生590分,对于学校来说A考生会比B考生优先投档,平行志愿本身就是志愿批次所以也是一样的道理。
3)都在统一批内,零志愿录取顺序是4,平行志愿为6,零志愿早于平行志愿完成录取。
不同点:
1)平行志愿只可报本区的高中,少部分向外区平行志愿投放计划的高中除外。
2)零志愿只可报外区的高中,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师大附中这五所全市零志愿招生的高中除外。
3)平行志愿可填报15个志愿,零志愿只可填报1个。
但大部分高中对于零志愿名额的投放还是较倾斜于所在区的生源。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cbdpmmaLseJ0NFOVMjX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