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是中年油腻男和无知女文青的爽剧

追捧《天道》这个电视剧的,大概率既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赚过什么钱,而原著《遥远的救世主》更加不堪,原作者对赚钱几乎没有概念,完全就是一个文艺青年对赚钱的幻想,其实就是90年代的爽文。

 

她对赚钱的理解,基本就只有两个:

 

第一、股市是提款机。

第二、开山寨工厂。

 

这很符合90年代小镇文艺青年对赚钱的想象。

 

丁元英说破大天去,就是所谓的股神,后来为了扶贫王庙村创立的格律诗,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山寨音响工厂,先不说股市,先说山寨工厂,且不说,一个山寨音响公司的技术水平,能不能一下子打败行业龙头,成为头部。

 

而是音响行业,从来就没有那么高的利润,但我很理解为什么要让丁元英做音响行业,因为90年代的文艺青年,存在着大量的音乐发烧友,丁元英自己就是一个音乐发烧友,甚至听音乐都要分水电火电。

 

这其实就是一群玩音响玩魔怔了的穷酸屌丝,装逼装成傻逼的文青。

 

这让我想起来,初代互联网时代的嘲讽这些音乐发烧友的段子:

 

玩音响最后就是玩电源,真正的Hi-Fi发烧友只用雅鲁藏布江的水电。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

文青对金钱的想象,全部基于自己的爱好,他们愿意花几万几十万买音响,所以理所当然认为,这些音响公司大赚特赚,实际上,即使今天,营收上9位数的企业已经是行业龙头老大,至于当年,市场份额过小,靠发烧友也基本要饿死,更不用说这个小小的山寨代工厂还要跟行业龙头打价格战,最后逼得大公司乐圣的老总又是败诉又是自杀,现实中,如果音响公司理丁元英一下,都属于有毛病。

 

至于股市,无论你谈多少儒释道,技术制度文化,缠中说禅,想把A股当成提款机,是什么下场,丁元英其实不过就是个私募基金经理,这在90年代,确实是很多人很少接触的领域,也是普通人能够想到的暴富的方式,但是私募基金在当时的风险,就是在狼嘴里抢肉吃,要提防衙门的快刀。

 

但是,把一切扯到文化密码上,就有点可笑了,《天道》里反复在强调文化,并提出所谓的强势文化,弱势文化,表面上看,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

实际上,强势文化指的就是西方文化,而弱势文化就是中国文化,这也与《遥远的救世主》呼应,暗示西方文明才是救世主。丁元英本质上,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度自卑的人,他有一句话「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自居,却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那种文化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丁元英或者说原作者豆豆的观点,就是八九十年代极度文化不自信的结果,是文化圈极度否定中国文化的一个成果,但是,如果说这是作者的创造,也算有些见识,而这些观点,其实全部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是2005年,丁元英的设定年代是90年代,也就是说,一个21世纪的人,用一个九十年代的人物输出80年代北京的文化圈早都玩剩下的概念。

 

这说明作者的信息极度滞后,本身已经处于文化排泄链,认知排泄链的底层,而这部这本书在20年后翻红,则说明它的受众处于信息排泄链的最下层。

 

无论是《遥远的救世主》还是《天道》,其实都洋溢着八九十年代古早的原生态装逼气息,这完全就是一个小镇女文青的想象,她的本质跟晋江文学现在那些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没有区别,无非是那个年代流行霸道总裁爱上打工妹罢了,作为一个电视剧而言,只不过迎合当时两类人的幻想,一是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的油腻中老年,可以幻想有芮小丹这样的红颜知己投怀送抱,二是没有文化的年轻女孩,可以有一个全方位强过自己,无所不能的男人为她买单,提升她的见识阅历。

 

它的品味和认知,并不因为多了将近20年的时间就有任何改变。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_pimcjQ-HAZwcCY9W7GhA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