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今年都快要过去三分之一了。
年初立的flag,你都完成多少了?
记得元旦那天,我跟大家分享了新一年的打算,还给大家建议:越是不确定的时候,越要去做确定性高的事情。
比如,多读几本书。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书:人物传记、经济学、小说、杂文…
今天,我想分享其中一些。
壹丨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始于极限》
上野千鹤子,女性学者,去年豆瓣最热门的作家之一,爆款作品《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豆瓣评分分别是9.1、8.7,内容通俗易懂又严谨深刻。
上野老师最近爆上热搜,是因为跟北大女生的对谈。
大家可能光顾着骂全嘻嘻了,忘了视频里提到的这本《始于极限》。
这本书是上野老师和的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
铃木凉美的经历,真的很猛。
她出身于富裕的高知家庭,从小学习优秀,非常出众。
但因为叛逆,高中时代做了原味少女,也就是将自己穿过的内衣、内裤脱下来,卖给男人,任凭他们在自己面前做下流的动作。
大学时做陪酒女,后来更是成为AV女优,拍了70多部色情片。
四年后,她退圈了,考上了东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写成了优秀论文《AV女优社会学》,成了“日本经济新闻”的记者。
铃木凉美
这两个特立独行的女性,通过书信激烈地碰撞,她们的话题尺度真让人大开眼界:
性与爱到底能不能分开?对男性群体太绝望了,还能好好恋爱吗?婚姻制度应不应该消亡?
铃木凉美提出的问题,也是当下很多女性会困惑的问题,上野老师则一如既往地,看问题一针见血,她给出的答案犀利深刻,金句满地,令人拍案。
比如铃木说,年轻女性拥有美貌,性吸引力,男性拥有金钱,双方这自然可以交易,这是我的自由选择。
上野老师反驳:这就是恐弱,我不承认我是受害者。
读完这本书,相信每个人都能对亲密关系有一个更深的认知。我更推荐情侣或夫妻共读,这不仅仅是女性关心的话题,男人更应该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
起码认真读过它,就不会问出全嘻嘻那几个傻×问题。
这本书现在也是拼多多的“多多读书月”活动中的爆款,原价59,“五人团”价格才12.9,拼手速啊朋友们!
拼多多,,,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始于极限》
小程序
贰丨许知远《十三邀》
2015年初夏的午后,北京花家地一栋小楼会议室里,许知远在一张打印文件的背面,写下了几个名字:周润发、黑木瞳、王朔、陈冲、比尔·盖茨、坂本龙一…
这些人大多是各自领域的杰出人物,许知远想要见一见他们,跟他们聊聊…
因为他们“十三不靠”,所以节目定名为:十三邀。
早年的《十三邀》,一度因许知远的尬聊出圈,他跟采访对象仿佛身处两个世界,太不搭了…
但这太有意思了不是吗?我们见了那么多周全得体的采访,却很少见这样真实的碰撞。
许知远的知识分子式的视角,即兴的表达,往往带来意外的惊喜。
从李安、姜文、诺兰到音乐大师坂本龙一,从木村拓哉到李宇春,从国宝级史学大家许倬云,到红遍全网的“法外狂徒”罗翔…
不知不觉,《十三邀》都做到第七季了,做成了豆瓣均分9分的精品节目,也成了我每年期盼的精神食粮。
我越来越喜欢许知远的采访风格了,那些冒犯地提问,那些一不留神就坦露困惑的表达, 让人感觉真诚极了,这才是不糊弄自己呀!
这套精装图书版《十三邀》,集结了前四季52位时代人物的密集对话。
相比视频,图书版《十三邀》更为忠实、细腻地呈现访谈内容,收录多个未能被视频呈现的精彩瞬间和访谈照片。
许知远还专门撰写了饱含深情的人物小传。
看过视频版,再看文字版,会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厚厚四本,还有精美函盒,特别适合珍藏。
叁丨是枝裕和/树木希林《还是得活在日常里啊》
老读者都知道,乌鸦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粉丝,特别喜欢他的《步履不停》《小偷家族》《海街日记》《比海更深》等作品。
而这些作品如此出色,离不开日本国宝级女演员树木希林。
《步履不停》
《小偷家族》
《海街日记》
《比海更深》
树木女士已经去世四年多了。有幸的是,这本书记录下了两位的对谈,让我们看到两人工作与生活的点滴。
树木曾有个采访名场面。
记者问她:你对年轻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建议?
她回答: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是不会听的。
老奶奶率性而为,可爱极了,而在这本书里,类似的趣事还有很多。
比如,她很懂房产,第一次去是枝家,就说“这房子卖不出好价钱,以后要打个七折”,三年后是枝卖房,果然如她预言,打了七折…
比如,在《海街日记》拍摄现场,她突然对女主角绫濑遥说:你整张脸都没动过刀子吗?
把一旁的是枝吓得心惊肉跳。
比如,拍《小偷家族》海边那场戏,她突然对安藤樱说:这姑娘仔细一看,还挺漂亮的嘛。
这是剧本里没有的台词,当时安藤樱穿得很随意,头发也油油的,树木却独具慧眼,看到她的美。这也启发了导演去发掘研究,如何把安藤樱的角色拍得更美。
读完这本书,你能看到,优秀的演员和优秀的导演是如何互相成就的,更被两人情同母子的羁绊所打动。
树木去世后,是枝为她写了悼词,细数了两人合作的过往,读来泪目。
他耿耿于怀:我后悔让您演了一个在电影中死去的角色。
他念念不忘,她最后对他说的话:忘了我这个老婆子,把你的时间用在年轻人身上…
这本书光是这一篇悼词,就值了!
《还是得活在日常里啊》目前在拼多多上的“三人团”价格,只要12.8元。
拼多多,,,是枝裕和/树木希林《还是得活在日常里啊》
小程序
肆丨杨苡口述,余斌撰写《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有人说,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
她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汪曾祺、杨振宁是她的同学,沈从文、巴金是她一生的知己。
她是著名诗人、翻译家,《呼啸山庄》的译者,杨苡。
她出生于1919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同龄人,今年1月27日晚,她与世长辞,享年103岁。
纪录片《九零后》里,她引用巴金的话“长寿是一种惩罚”,但她活过了100岁,她说:活着就是胜利。
这本《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是老人唯一的口述自传,记录了她早年生活的点滴。
有趣的是,人人羡慕的大家贵族生活,她却说:我对家的印象很糟糕,鸦片、小脚、姨太太,让人气闷…我最强烈的冲动,是离开家,到外面广大的世界去。
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辗转逃亡…动荡艰难的日子,她却没叫一声苦。
19岁的她,决定离开家乡到昆明去,她先到上海,再到广州,经过香港,从香港到海防,从海防坐火车…
她从来没坐过那样的火车,四天四夜,没有座位,就坐在地上。
但她心里充满了喜悦,因为那是走向自由。
到了中国边界,她含着热泪,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唱《松花江上》,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读杨苡的书,很有画面感,那就是一个优雅而从容的老奶奶,语调缓慢地给你讲着过去的事,讲她飞扬的青春、懵懂的爱,讲动荡岁月里天不怕地不怕的乐观…
时间过去太久了,经历都化成了点缀人生的浪花,每一朵都好看。
哦对了,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珍贵的老照片,一页一页翻过去,历史就这样扑面而来。
乌鸦是这本书刚出的时候买的,花了60块钱,现在拼多多上只要32.8元,心有点痛…
拼多多,,,杨苡/余斌《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小程序
伍丨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1793年,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抵达中国。
这是乾隆五十八年,是现代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康乾盛世,也是当时英国人梦想的,遍地黄金,人人穿绫罗绸缎的时代。
然而,英国人一登上中国的土地,马上发现了一个问题:中国遍地都是贫困的老百姓。
在他们眼中,中国老百姓都非常消瘦,接到英国使团的残羹剩饭,千恩万谢,对他们用过的茶叶,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已经是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
但当时的中国老百姓,却比欧洲人的生活差得太远了。
彼时的欧洲人,已经能天天吃上了牛奶、面包、腌猪肉。
但中国农民的主要食物一直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怜,即使在乾隆年间,民众吃糠咽菜的记录比比皆是。一旦遇到饥荒,普通人家立刻破产,卖儿卖女十分普遍。
历史学者张宏杰,通过这本深入浅出的作品告诉大家,乾隆盛世没有你想得那么光明,它是一个恐怖的盛世,是民众权利被剥夺得最干净,意志被压制得最靡弱的时代。
盛世,是中国人的一个梦。生逢盛世是一个中国人对所处时代最大的期待。中国历史上的所谓的盛世,大概出现过三次:汉文景之治,唐贞观开元,清康雍乾盛世。
而这些所谓的盛世,也就是相对没有饿死那么多人而已…
张宏杰的文字,还是一贯的生动活泼,画面感和故事性极强,又兼具人文关怀,即使没有多少历史知识储备,也可以轻松入坑。
现在拼多多的“多多读书月”活动,《饥饿的盛世》和他的另外两本作品《千年悖论》《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打包销售,才49.2元。
实不相瞒,我又买早了,悔恨中…
拼多多,,,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小程序
《千年悖论》(左)、《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右)
陆丨劳伦斯•里斯《奥斯维辛:一部历史》
在说这本书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理想国译丛“M系列”。
还记得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的“方舱读书哥”吗?他读的就是M系列里的经典《政治秩序的起源》。
M取自英文单词mirror(镜子)首字母,意喻“以此为镜,观照自身”。
我必须说,这个系列的装帧非常严肃,一副不好啃的样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就说这本《奥斯维辛:一部历史》,通过多位当事人的讲述,串起整个事件,非常通俗易读,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太震撼了,豆瓣9.5分名不虚传。
我们看了那么多二战电影,为什么还要读这本书?
因为电影呈现了残忍,书本告诉我们残忍的原因。
比如,电影里犹太人在被送进毒气室之前,党卫队会非常客气地说:
请脱掉您的衣服,整理好您的物品,你们现在要去洗澡和消毒,然后你们会被带去自己的营房,有人会给你们送去热汤,洗澡的时候别被烫着了!
哄骗的过程和谐而欢快,让屏幕外的我们毛骨悚然。
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剧照丨据说,毒气室里的景象是这样的:尸体像木头般一个紧贴着一个,面目狰狞,浑身青紫。窒息的痛苦和本能的相互撕扯,使他们缠成一个拉扯不开的大肉坨,尸体堆成金字塔形,这是由于人们都想挤上唯一的通风口,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而形成。
而这本书告诉你,这是纳粹基层工作者在多次实践后,主动归纳总结出的经验。
哄骗人们进毒气室,比完全依靠武力更容易,也能减轻施害者的压力。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考虑:死后扒下衣服非常困难,让他们自己脱,甚至叠好,太省事了。
毒气室也经历了多次改良。
比如,由于临死前的尖叫声太过惨烈,容易引起周边居民的注意,于是他们把毒气室搬到偏僻的角落。
后来,他们给毒气室的门加上了“窥视孔”,尸体不需要再从地下室运到地面,就可以直接火化…
这些,都是下层纳粹分子的“自主创新”。
屠杀,固然是希特勒下的命令,但如果没有下层的主动内卷和推波助澜,灭绝行动不会发展到如此残酷、邪恶的地步…
这就是《奥斯维辛:一部历史》最颠覆的观点:
很多纳粹分子,根本不是不动脑子地服从,相反,他们积极主动内卷。
如果一份工作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就会有不少人突破人性底线,穷凶极恶,冷漠无情…
这不是反人性,这恰恰就是人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dGz-oT0_KmusKH6_iEo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