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李柘远《学习高手》

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人类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查理·芒格

让记东西不那么“难熬”的三大关键

第一个关键,是要努力把记忆过程趣味化,加入一些生动和有趣的元素,只用眼看、用嘴念是非常枯燥的记忆形式。

第二个关键,是把表面看上去散乱无规律的东西努力地串联起来,变个体为整体,做有规律的整块记忆。

第三个关键,尽量借助自己已经熟悉、知道的内容去记忆新知识点,以旧带新。

康奈尔笔记法(又称5R笔记法)覆盖从课堂笔记到课后复习的全过程,分为5个关键步骤:·Record,记录·Reduce,简化、简写·Recite,背诵、记忆·Reflect,思考、回顾·Review,复习

能否科学、高效地预习,经常是尖子生与中等生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

预习的核心目的:

·促进旧知识内化

·与新知识“混个脸熟”

·发现最难知识点

LEO牌实操预习法:

·预习前极速复习:首先巩固对“最近的旧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抽象+具象混搭:把陌生的公式定理同具体习题案例相结合,从而促进理解。

·动笔之后再听课:将预习中已经弄懂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标记出来(比如用颜色不同的笔进行批注),从而在听课时更有侧重点。

将各种知识联结起来,搭建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正是复习的核心任务。

将复习拆分成“小复习”“中复习”“大复习”和“大考前复习”四种阶段性复习,随时查缺补漏、避免考前突击的狼狈。

不同学科作业穿插进行的好处可以归纳为“换脑子、防枯燥、提效率”。

每个人至少存在七种智力: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交往、自知。这些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使得人们的智力各具特点,

5W2H方法:

· What:是什么?

· Who:谁?

· Why:为什么?

· When:何时?什么时间?

· Where:何处?在哪里?

· How:怎么样?如何做xxx?

· How much:多少?到什么程度?

金字塔原理法的关键可以总结为“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提高速读效率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把同类型的书放在一起读。因为这些书同属一个领域,所以内容上一定有重合的部分,你可以在速读完第一本之后趁热打铁进入第二本

读相对重要部分的速度要比次重要部分慢,以便更好地获取和理解关键内容。

速读时一定别忘了再读一遍每个段落的首句话,也就是在第一个方法中介绍过的主题句、信号句。另外,当读到关键数据和论点阐述时,我建议大家用记号笔把相关内容画出来,或者在段落旁边做个记号,便于之后着重复习

一次速读任务的收尾动作,我称之为“三分钟闭眼过电影速读法”。过电影时,可以带着问题进行复盘回忆。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包括这一些:
主人公是谁?
做了什么事?
为什么要做?
在哪里?
什么时间?
有什么意义?
其他人物与关键事件包括什么?

读的关键可以总结为“三快”:看得快、懂得快、记得快。

“二不做”:
第一个“不做”,是不要整段、整段地用记号笔画重点。
第二个“不做”,是不要重复“抄写”书中的事实性陈述。

“二做”
第一个“做”:做笔记时,尽量只记录自己的思考、随感。实时记下精读时的主观思考
第二个“做”,是第一个“做”的具体实现方式,“多色批注法”。
我通常用黑色笔写下同意作者观点的批注,红色笔写下反对作者观点的批注,蓝色笔记下中立的思考。

摘抄整理金句

第一个建议:等精读任务完成后,再用整块时间统一誊抄整理。

第二个建议:我把它概括为:“动作描述(动词)第一,形容词次之,名词最后。”

第三个建议:摘抄本一定要分主题、分书目。

LEO的读后感写作问题模板

这本书/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都有哪些关键角色和事件?

这本书/这个章节最重要的亮点是什么?

最打动我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我对这本书/这个章节的论点持什么意见?

这本书/这个章节对我而言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启示?

一是写作能力与阅读量成正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是真理。年少时阅读储备浅薄,肚里墨水不够,写起东西来自然会因“没货”“没料”而感到力不从心。

二是写作能力与生活阅历成正比。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竭尽所能地感受世界。

“四定原则”:

“定期定量”:要在某段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练笔任务。

“定时”:比如“每篇作文都必须在两小时内完成”。

“定字数”,或者说“定篇幅”:规定每次练笔时的最少字数或者最多字数。比如“800字以上”“不超过1500字”

“定主题”:定一个和先前不同的主题

写作习惯与心得:

· 列提纲,列提纲,列提纲。

· 观点比措辞更重要。“内容第一”,而不是盲目使用华丽辞藻,实际上却不知所云

· 文章写得好,真诚不可少。

· 高手评点,加速进步。请他人帮助评点,能发现被自己忽视的漏洞。

随时随地自学:
一是自学时记录:书包里永远装着一个“新知识发现与记录本”,用于在“随时、随地”碰上新知识时,快速记到本子上。
二是自学后回顾:每隔几天就抽出十几二十分钟,翻一翻新知识记录本或者手机备忘录,回顾过去几天自学的新东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