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是怎么炼成的?——来自于南方某市高考状元家长的经验分享

今天这位家长朋友来自于南方某市,今年孩子在高考中取得了全省前五,本市第一的成绩。遇到这样的牛娃、牛家长,当然不能错过,于是我约了一篇文章,想请这位家长朋友和我们聊一聊孩子是如何培养的。令人感动的是,面对我的邀约他欣然同意,三易其稿,用心写下了这篇文章。

整篇文章大家看下来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诚,分享的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内容,有经验有教训,而且也能给很多对孩子期望很高的家长朋友以启示——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到底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高考之后,惴惴不安的等了两周,终于等到了出分,成绩远超我们的预期,可以说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接下来一切顺理成章,谈判,签约,一切尘埃落定。

这些天来,恭喜祝贺咨询的人不少,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我也忍不住思考,到底在这个过程中,我哪些事情做对了呢?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

因为我还有个从头开始走长征路的二娃,于是决定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我觉得对孩子影响比较大的一些事情整理出来,一方面供朋友们参考,一方面也理清我自己的思路,在二娃的万里长征过程中,少走弯路。

 

大娃的天赋肯定是有一点的,这个很小的时候就能看的出来。

他学数数很快,而且很快就接受了数量增减的概念,在还没有教加减法的时候,他自发的使用数数的方法来做加减法,20 以内的基本上都不会数错。

注:怎么说呢?

孩子的先天禀赋决定了他的上限,我们家长的付出决定了他的下限。

孩子有天赋,但是我们家长不能提供一个好的平台,那就浪费了孩子的能力,孩子没有天赋,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既不能提出超过他能力的目标,也不能听之任之,总是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但是因为我们是普通家庭,而且所在地区的竞赛氛围非常的淡,所以我们并没有特地引导他往数竞方面发展,而是在他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让他接触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杂学,应该对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举个例子:

幼儿园大班阶段,我为了锻炼他的空间思维能力,引导他把我工作中用的 3D 绘图软件,作为游戏来玩,因为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动画片和手机游戏,他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有创造性的游戏。

最开始的时候,我对着书本,一步一步的教他操作,他看到自己画出来的立体物品,非常开心,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在我没空的时候,会自己拿着软件操作教材,一步一步的跟着操作,少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知道啥意思的地方,我告诉他一下。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自学能力和自行解决问题的信心,得到了锻炼。

小学低年级阶段,他喜欢上了 excel 软件,在缠着我教了一些基本操作以后,他很快就不满足于我会的那一点点知识了,让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 excel 入门教材,自己开始学了起来,过了几天,他得意洋洋的让我去玩他用公式做的一个猜随机数的游戏(非常粗糙),让我觉得挺意外的。

注: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对理科的兴趣,也许是天生的,但是家长的引导,则是后天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很多小娃家长需要自己去考虑的。

 

诸如此类的杂学挺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这里面也有翻车的。

比如他在初中的时候,我曾经给他推荐的 Mine Craft,差点让他沉迷游戏毁于一旦。每每回想,都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我个人的看法,对孩子来说,所有具有社交属性的,联网的,可以消耗很长时间的游戏,都强烈不推荐,因为任何事情的吸引力都不如这些游戏

一旦孩子沉迷,你只能祈祷他能够自行醒悟。

 

孩子早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视,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极其重要,而如何建立起这些,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未必有哪个方法可以通用的,需要家长自己摸索。

从我上面的例子看,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吸引他,在此过程中让他自己学习,通过学习解决某些难题,通过解决难题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并且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应该是一条正途。

注:划重点,敲黑板啦!

孩子在整个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小学阶段,在课内学习上我们家长基本上没怎么管,从小就培养起的自学能力,让我在后续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不太用干预,只要给他提供必需的学习资料,和他讨论做这些资料的目的和意义,他就会自行把任务完成。

注:这么说吧,现在指望孩子在小学时候成绩很普通,再到初高中逆袭,已经越来越难了。

信息的无差别流通,几乎磨平了信息差,那么比拼的就是家长和孩子的执行力、思路和意识了。

而自学能力这个,大家还有争议: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我倾向于是后天培养的,或者说后天是可以培养一部分的。

 

对于课内作业,最开始我爱人还会检查,后来发现这样做了以后,孩子就养成了不检查作业的习惯,他认为检查作业和保证作业正确就是家长的责任。

所以从二年级开始,我爱人就不再检查他的各科作业了,错了自然有老师去提醒他,建立孩子在学习上的责任感和掌控力,应该也是一个有价值的方法。

注:这需要负责的老师,想这样做之前先考虑下,你家孩子老师靠谱吗?

 

后来,我们上了所在区一家口碑不错的初中,但是绝对不是全市最顶尖的初中。

排名在我们学校前面的初中至少还有 3 所。

所以我们一开始并没有对孩子的学习报以太高期望,觉得他能上个还可以的985就够了。

整个初一,我们除了提供一些简单的协助,基本上没有太过问他的学习,顶多就是在看到他考试年段前几的时候,开心一下,鼓励一下。

 

到了孩子初二的时候,我有幸加入了几个全国的家长学习群,在这里借机会感谢一下苏语老师,他的指点和交流,让我开阔了视野,不再仅仅是把目光放在孩子当前的学习上。

我开始鼓励孩子,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开始超越课内的进度,往前学。

这里说的往前学,主要指的是数学和物理,孩子对这两科的兴趣比较浓。

注:关于提前学这个话题,可以说是个日经问题,QQ群,公众号,大家都在讨论。

我的观点是:不辨经

能力够了,学得比较顺,就往前,能力不够,学得不顺,就先打基础,巩固基础。

但是我看到的客观事实是,很多调查问卷中,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家长都提到了提前学,而且比例很高。

 

于是我买来了初二下学期和初三的课程,给孩子做了思想工作,动员他往前学。

现在想起来,当时我的眼界还是窄了,因为当地的竞赛氛围几乎完全没有,所以我根本没有考虑过竞赛的事情。

我告诉孩子提前学的理由,一是你先提前学一遍,等课内教到的时候,你相当于复习,有比较大的优势。二是你学到了更高的数学方法和思维,回头看这些更简单的东西,相当于降维打击。

孩子很开心的接受了这个挑战。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能认识到数学竞赛的规划,可能会有其他的安排

但是不管哪种安排,提前学都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初二下学期的时候,因为数学科目表现很好,被所在初中选送参加市里组织的数学培优,在那里,他认识了很多全市的强手,也学到了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我们也从创知路的文章上面,了解到了竞赛的通常规划路径。

经过全家的认真讨论,我们决定,虽然有点迟,但是行动总比不做任何事情来得好。

于是给孩子买了全套初中数学小蓝本,让孩子自己开始刷题了

启动时间终究是迟了点,课内,提前学,数竞,这几大任务争抢时间,导致直到初中毕业,小蓝本都没刷多少。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步的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数学思维架构,这对后面的数学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自学的能力和习惯算是完全确立了下来。

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学习自觉性前所未有。

假期基本上进入了无休的模式,都是带着书本去图书馆自学。

注:这里家长和我都不是建议大家学竞赛,而是强调自学能力、习惯的培养,以及拔高、提升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学科兴趣的益处。

 

初三上学期末,孩子已经开始自学高一的数学课程了,后来一路波澜不惊,顺利的以全市前 100(具体排名不知)的成绩,考入了全市两大高中之一。

在中招开放日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去高中考察,和很多学长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特别是一位刚刚被清华录取的学长,耐心的和他讲了很多,对他进行了鼓励,这让他动力进一步提升。

中考结束后的这个暑假,他更是进入了无休模式,自行把高中的所有数学课本,以及部分物理课本都学完了,还把相应的课后习题也都完成。

后来的情况证明,这帮助他在高中的学习生涯中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注:新高一家长朋友们,注意了!

高中入学,各大竞赛老师争相邀请他加入,高中第一次月考,他就出人意料的取得了年段第一的成绩,也把我们给惊到了。

顺便,把我们的预期从“一个不错的 985”,提升到了“是不是可能混进清北?”

高中阶段过的惊心动魄,经历了疫情网课;数竞和课内抢时间导致很多课都没有上——孩子贪心不足参加了全部的 5 大竞赛,孩子兴趣广泛参加了高中阶段所有的自然科学类的活动,因为竞赛缺课成绩出现无规律波动;孩子住校平时没办法及时了解状况等等一系列困难。

 

最麻烦的是,因为预期提高了,对孩子的学习也更关注了,加上疫情网课孩子的确会比较松懈,亲子关系出现了危机,孩子根本不和我们沟通了,别说学习,连日常沟通都不愿意。

这让我开始警醒,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和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态度和沟通方式,降低了自己的预期,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一些。

效果不错,慢慢的,关系开始缓和。

另外,有什么建议或者问题,我通常会和班主任沟通,请班主任根据她的理解,帮忙去和孩子沟通。

这样做效果不错,我避免了直接给孩子提意见提建议的冲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情况进行跟进和影响。

注:非常重要的一点!!!!!!

最关键的,还是及时调整自己的预期,不要给孩子不必要的压力。

在周围同学的激励之下,在学校氛围的感染下,孩子自己会努力的。家长要做的,是配合学校关注好孩子的心理状态,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而不是再去催促和逼迫他学习。

按我的理解,孩子能怎样,其实在前面的 9 年已经基本成型了,高中 3 年,更多的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的延续和冲刺

高考有它的不确定性,我们学校,有平时具有清北实力的孩子落到华五都有风险的,也有平时可能勉强够着华五的孩子,能够在华五中任选专业。

但是考上大学,只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并不代表着结束,也不代表着成功。坦然接受结果,好好规划接下来学习,迎接更广阔的舞台。

 

纵观整个12年,可以看得出,孩子是处于一种加速发展的状态,早期做对的事情,打好的基础,在后期会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变成别人难以超越的优势。家长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太关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该关注孩子最重要的素质是否得到了引导,培养,加强。

高中时候,班上一个家长问我,孩子为什么能学的这么好,我想了一会儿告诉他,一些学习被动的孩子,遇到不会的东西,第一反应是:啊!~ 这个东西好难,我不会啊,谁能帮帮我。

而我孩子有一个特点,当他遇到不会的东西,他的第一反应是:我现在不会,但是我自己就能学会,我也很想把它学会。然后会自己行动起来,找各种方法和资源,去把这个东西弄懂。

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强大驱动力,以及自学的能力和习惯,造就了现在的他,希望上了大学以后,面对国内最顶尖的一批强手,他也能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KT53JV35xLidGgt9EbmX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