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作者:凯风

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疫情,带动区域经济大洗牌。

2022年上半年,北京GDP总量以微弱优势力压上海,首次跻身中国经济第一大市之位。

虽然只是暂时的季度反超,但这是数十年来全国经济第一大市地位的首度松动。

不过,2022年刚刚过半,一切都未有定数。

到年底,上海能否夺回经济第一大市之位?北京何时才能实现真正超越?

01

京沪首次易位

疫情这只黑天鹅,改变了一切。

2022年上半年,北京GDP总量达19352亿元,同比增长0.9%,而上海GDP为19349亿元,同比增长-5.9%。

一增一降之下,上海失去了巨大的领先优势,北京以3亿元的微弱优势赶超上海。

要知道,40年前,北京GDP总量不到上海一半,如今两城已经并驾齐驱。

负增长!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事实上,就在去年同期,上海对北京还有874亿的领先优势,去年全年这一优势更是扩大到近3000亿元。

如果不是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存在,北京赶超上海仍旧遥遥无期。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此简单。北京虽然首次赶超上海,但在二季度负增长的不只是上海一个城市。

数据显示,二季度,上海、北京GDP分别增长-13.5%,-2.9%,两地双双负增长,这种情形相当罕见。

事实上,二季度内地31个省份中,共有5个省市负增长:江苏、上海、北京、吉林、海南。

这其中,除了海南之外,其他省市均是疫情直接冲击所致。海南则是受到大环境波及,旅游业大幅下滑带来的结果。

负增长!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上海自然是疫情直接冲击所致。

从3月底到6月初,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静态管理长达两个月之久,经济遭遇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冲击。

然而,北京并非相安无事。

虽然疫情严峻程度远远不及上海,但一波又一波偶发疫情的存在,也让北京经济陷入被动。

同时,作为去年北京最大增长动力的新冠疫苗产业动能不再,导致北京医药制造业大幅走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增长。

02

上海VS武汉:疫情冲击为何大不同?

同样遭遇严重疫情冲击,上海经济降幅为何远远不及武汉?

2020年武汉疫情,导致一季度GDP总量降低40.5%,创下了武汉有数据以来的最大下降纪录。

疫情之后,用了一年多时间,武汉才恢复元气,但其经济总量仍然未能重新反超杭州。

同样是疫情冲击,论严峻程度,上海并不比武汉弱多少,但为何上海二季度GDP仅下降13.5%,上半年仅下降5.6%?

负增长!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一方面,疫情所处的阶段不同,应对手段不同。

2020年初的疫情冲击充满意外因素,所有城市都没有做好准备。既没有大规模核酸检测,也没有新冠疫苗,更没有成熟的管控手段,最先遭遇冲击的城市损失自然最大。

疫情发展到第三年,即使同样不得不祭出封城的重磅举措,但在应对上至少会有一定进步。

另一方面,上海与武汉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对于疫情拥有更大的抗压能力。

武汉是典型的工业城市,而上海除了工业城市的身份之外,还有金融中心、互联网城市、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多重角色。

疫情冲击,首先在于消费,其次是工业生产,再次是外贸,投资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弱,而不依赖实体接触的金融业、互联网行业抗压性最强。

上海金融业占GDP比重,仅次于工业。

2021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高达7973亿元,位居全国之首,占GDP总量高达18.5%,这成了对冲疫情冲击的最大支柱之一。

负增长!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与此同时,上海还是仅次于北京的互联网重镇。

以携程、拼多多、B站为代表性企业。2021年,上海共有16家企业入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仅次于北京的36家,超过杭州深圳,位居全国第二。

负增长!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此外,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市,上海外贸遭受的冲击远远低于预期。

原因在于,上海港以长三角为腹地,且在疫情期间,通过海铁联运,将长三角的货运直接通过海运抵达上海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封城或封控导致的高速口关停、物流受阻等困境。

不过,即使拥有强大抗压能力、集核心资源为一体的上海,面对疫情冲击,最终也不得不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03

2022,北京能否最终赶上上海?

2022年,北京经济能否最终赶超上海?

北京与上海的经济第一市之争,短期或有波动,但从长期来看,上海仍然有着巨大领先优势。

单就2022年而言,随着上海从疫情中走出,工业、投资和外贸迅速反弹。一旦经济走上正轨,将会重新拉开与北京的差距。

2022年上半年,北京对上海的领先优势仅有3亿元,而上海本身经济体量更大,发展动能更足,想要追回这一差距并不难。

更关键的是,曾在2021年对北京贡献不菲的医药制造业,在新冠疫苗接种趋于饱和的2022年,出现明显萎缩,对经济增长形成了一定拖累。

当然,这些都是短期波动因素。

04

北京离上海有多远?

京沪未来的竞争格局,最终还要看各自的功能定位、产业格局与发展腹地。

从定位来看,上海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而北京更侧重于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从产业格局来看,北京以第三产业为主,而上海二三产业兼顾。

北京是服务业占比最高的城市,上海既是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最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

负增长!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北京以互联网、金融、科研服务、文化创意等为主要支柱产业;

上海则以金融、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为支柱,产业更为多元,综合实力相对突出。

负增长!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从发展腹地来看,上海优于北京。

上海坐拥长三角这一世界最大的城市群,而北京所依托的京津冀城市群,在综合实力、成熟度上均与长三角、大湾区存在一定差距。

负增长!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当然,北京作为首都,本身就有调动全国资源为己用的能力,这是上海所不及的。

而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与溢出效应,上海大都市圈及长三角城市群的深度融合,也非京津冀可比。

可见,如果没有疫情这类黑天鹅持续冲击,未来上海仍有望长期保持第一经济大市之位。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l061slombpkvKsIq1ltoQ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又一个凭实力坑爹的!

今日,一组涉及“炫富”“秀后台”的朋友圈截图引起广泛关注。截图显示,该名叫周劼的网友自称是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本文所有信息没有人肉,都是周劼朋友圈自爆的,请安心吃瓜~

副省长给他递了一根烟,还是1200一条的,“比我妈给我买10套房还激动、开心!”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过生日收到领导的小礼物,比几套房子还贵重(想知道他家有多少房子?)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自比父子为“严嵩、严世蕃”,还是第一次见想当奸臣贼子的?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父亲升官,谢谢祖上积德,谢谢家族所有人!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喝20万一斤的茶叶……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戴几十万的欧米茄,出去玩最好拿华为,朴素点。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不忘关心同事,平常只是开40、50万的车,玩低调。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说一句空调太凉,领导就找人给他撞挡风板。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自嘲傻白甜,还让一个姑娘在雨中等了两个多小时。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在周劼的朋友圈,出现的不是某某副省长,就是某上市公司老总。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不过,这孩子还是好学的,晚上挑灯夜战标注拼音,要“砸碎思想桎梏(zhigu),变得所向披靡!”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也是很上进的,“爸妈是厅级干部吗?我身价过亿吗?”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对于周劼“炫富秀权”事件,官方迅速回应

副省长给烟,江西这家类城投员工火了!

这到底是哪位地主家的傻儿子?坐等后续大瓜。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7b5sBwfZ2M0NaC5Kdyyhjg

史上最大退休潮,马上要来了?

这几天,大伙儿被“史上最大退休潮来袭”的新闻屠版了——

大意是说,1962年-1971年,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都在2500万上下。

这个效率,已经捅破了上下五千年的生育记录。

掐指一算:往后的十年里,几乎全是“退休大年”…

想想1000万的劳动力缺口,再瞅瞅不宽裕的养老金账户,手机屏幕前的自己开始瑟瑟发抖…

60后集体退休?事实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看账面上的人口数据,的确够吓人一激灵——

1962年至1971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2656万人;

往前推十年的1952年至1961年,平均出生人口仅为1743万。

这样一算,十年出生人口差额超过9000万。

图片

甭说解放以后,就是上下5000年来,也从没有哪个年代,中国人像六几年那么能生。

一方面,1959至1961年的特殊时期,积压了大量生育需求;

另一方面,六十年代提出的防务政策,客观上鼓励了生育;

当时,能照十个八个打底生娃的妇女,还会被授予“英雄母亲“的光荣称号。

笔者本人出生于八十年代中期,小时候有两件事记忆尤为深刻——

一是周围的叔叔阿姨大多是兄弟姐妹成群,导致我这一辈人几乎没有堂表亲的概念;

二是小伙伴聚众偷吃爷爷们囤的药片,后来才知道,那玩意儿叫前列康…

诚然,六零后、七零后是改革开放初期所倚赖的核心劳动力人群;

高速的工业化进程将相当一部分人变为了国有企业的产业工人。

像我这一代人看电影《你好,李焕英》时,那妥妥的是回忆杀。

可你要单纯因为六零后人口基数大而断言“最大退休潮来了”,就太没生活了!

因为你忽略了男女职工在退休年龄上的客观差别:

通常,满60岁退休的是男职工,而女职工50岁就退休了;

国企的小宇宙里所说的“5060人员”,就是这个意思。

笔者他爹1962年出生,就是今年刚刚退休;

笔者他娘1964年出生,已经退休八年了…

照这么算,2022年退休的女职工,应该是1972年出生的才对!

巧合的是,1972年几乎是改开前最后一个出生人口超过2500万的年份;

此后,出生人口便一路下降,直到1981年后的“回声婴儿潮”,这一数值才重新爬到2000万以上。

图片

或许有人说,体制内或国有企业职工占比有限,因此参考意义不大。

来来来,每年退休人员的数量揭示真相了——

2022、2023年退休人数接连达到历史高峰后,从2024年起这一数值就会陆续回归到与过去十年基本持平的状态,哪有那么邪乎?

图片
图片

养老金压力依然巨大…

如果看了上面的数据,能让你长舒了一口气,那只怪你太年轻!

因为退休金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每月都得领啊!

况且,生活条件在提高,医疗水平在进步,国人的预期年龄说不定哪年就反杀隔壁的岛国邻居了。

如此来看,养老的核心问题其实并不在增量端,而在存量端!

来看看下面这组数据吧——

图片

据测算,65岁以上人口绝对值在2060-2065年之间达到峰值的约4.2亿后,就会一路下滑,直至本世纪末跌回3亿上下;

但老龄化人口比重在未来几十年中,却是一路走高的;特别是2020-2050年的30年间,占比近乎翻番。

增量数据没那么可怕,存量数据没那么乐观…

这才是养老问题的基本真相!

既然需求端在那摆着,那咱也只能指望供给端给点力了;

很抱歉,情况可能有点打脸…

咱就是说,养老金体系有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全国社保基金:

覆盖人群最多、范围最广、普及度最高,不仅是支柱,而且是最粗的那根:

截至2021年底,其份额在三大支柱里占比高达57%;

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这东西覆盖的范围就没那么广了,截至2021年底,企业年金仅覆盖11.7万家企业、不足2900万名员工。

参保单位里面,国央企占据绝对大头,这意味着短时间内年金份额要进一步增长必然遭遇瓶颈;

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计划:

今年四月份刚刚启动,以账户制+税收优惠政策为基本框架,至于效果如何真的有待观察。

按照央行专家的意见,要真正缓解养老金第一支柱的压力,第三支柱替代率至少要达到10%才行。

图片
图片

就目前来看,第一支柱对于养老金基本盘依然掌握着绝对话语权——

截至2021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突破10.28亿,约占总人口的72%;

目前参保人数正以每年3%的速度缓慢增长,如果不出意外,以后的增长率能保持这个状态就不错了。

看完人,咱们再来看看钱:

数据显示,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超过6.3万亿,同比增速9%。

看似比GDP增速还快,但也一样存在隐忧——

9%的增速是从10年前的同比增速31%一路跌下来的;

后期随着参保人数增量放缓、老龄化不断加剧,结存金额同比增速进一步腰斩也只是时间问题。

图片

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抚养比推高的速度已经超过了预期:

2019年,全国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大约是8.96亿,占总人口比重的64%。

同一时期,由于65岁以上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七普时的老年抚养比直接干到了19.7%,六普时这一数值还只有11.9%。

图片

近几年,总能听到有人吐槽养老金涨幅明显放缓;

要我说,还有的涨,大伙儿就且涨且珍惜吧!

图片

至于原因和以后的情况,看看下面这两张图,一切尽在不言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填补养老金缺口,究竟难在哪里?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预测:未来5-10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8-10万亿。

按照常规方法,要填补养老金缺口,无非以下五条路:

-提高在职员工缴费额度:

但目前的问题是,在职员工自身的收入增幅都不及从前;

疫情持续冲击与未来不确定性叠加,消费与个人债务的双重压力不减反增。

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在职员工缴费额度,实在有待商榷。

-降低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统计显示,从2000年到2020年,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在职时的工资比值)已经从70%降到了41.3%。

20年降低近30%,再降就得照隔壁的思密达看齐了——

在韩国,超过40%的银发族不得不在退休之后另谋职业养活自己。

-延迟退休年龄:

倒是不少发达国家都在做,我们也在讨论这事儿。

但问题在于,你从60岁到65岁延迟个5年退休,基本上已经是极限了。

可挖掘潜力不大,所以这一招基本可以判定也是治标不治本。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最可行的做法是减持上市国央企股权,补贴养老金。

可国央企数量毕竟有限,面对庞大的退休人员基数,这部分补贴同样显得杯水车薪。

-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育:

这个问题不仅老生常谈,而且一言难尽。

近些年鼓励生育的措施出了一茬又一茬,但现实的效果却是:

出生的人口依然在逐年走低。

低出生率,对于养老问题的影响是长期的、慢性的——

换言之,今天的低出生基数真正影响的是20年后的养老金问题。

每每想到这里,最瑟瑟发抖的恐怕就是手机屏幕前的80后。

图片

第三支柱和产业升级或将改变现状

其实现阶段缓解养老金困局,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持续发力:

1)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

我们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从2022年4月开始启动的。

按照国际社会的经验,绝大多数经济体也是在65岁以上人口占比14-20%的当口,才开始推行这一制度的。

我们的愿景是:


未来8-10年,人口覆盖率突破10%,人均额度突破7万元,形成不少于10万亿的缴存结余规模。

在个人账户制度+税收优惠政策的双向加持下,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算难。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个人账户还是总结余规模,继续上行的潜力依旧大于其它方案。

2022年,美国公民个人养老金账户年均缴存额是20500美元,而我们目前是每人12000元/年。

现阶段,中美两国之间个人养老金账户额度足足差了10倍之多。

这叫啥?潜力!

2) 继续推动产业升级与充分就业

我们现在所探讨的养老金问题,本质还是就业问题。

当前,我们的产业与人才流向都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很多人纳闷儿,为啥每年退休人数高达2000万的同时,却还有1000多万人吐槽就业难。

在经济高速转型之后,这2000万退休人员让出的岗位,与那1000万新增就业人口的需求是真心不匹配。

具体表现有两个:

一是真正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人才供应量是明显不够的,但过剩产能上的劳动力明显供大于求。

像传统制造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等能够大量吸纳就业的传统领域,近些年来就常常受到疫情和经济周期的冲击。

二是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头部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几乎垄断了所有高附加值产业。

这就导致地域发展不平衡与人口流向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

种种原因叠加,造就了如今高达2亿的灵活就业人口。

在“逆全球化”的独特背景之下,我们的传统制造业与传统服务业,本质上吃的还是人口红利。

当人口红利消退,带来的必然是人工开支的不断增长与消费增长边际效益放缓;

如此一来,这些传统行业的增长潜力自然也就触碰到了天花板。

看来,无论是实现充分就业还是解决养老金缺口,都必须寄希望于新一轮康波定律了。

读书:扁虫鱼《投机者的扑克》

在市场面前,我们总爱用自己的聪明去博弈,却总是无可避免地陷入聪明的泥潭。

第1章 市场是一种情绪

大众——大部分人、普通者,其对立面是少数派——一小撮有权有势者,或专业人士。大众总是错误的,并不代表大众的选择一定是错的,或者投资过程全是错的,而是指大众投资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实际的盈亏效果总是不佳。亏损、低于均常水平、付出与得到的远不成比例都可做此解释。

在一个零和游戏的投机市场中,少部分人赚钱,大部分人亏钱是可行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反之,大部分人都实现盈利的梦想只能是个幻想。这也就是你稍稍环顾四周,总能看见众多套牢者的原因。

股票市场是否能够超越零和还必须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①经济环境是否向好,企业的盈利能否逐步递增;②股市中优质企业的存在数量;③企业分红能否大于向市场的索取。

基本上,企业分红刚刚能抵掉股市中的税收和佣金,也就是我们缴纳的手续费。

观察长期价值投资是否能帮普罗大众带来更好的收益,我们还需要观察以下几个方面:可供长期价值投资的股票有多少?在市场中占比多少?神话的背后需要神话的基础。历史会简单重复吗?中国几十年的股市能告诉我们什么?中国特色的最牛股票是哪只?投资与投机真的泾渭分明吗?价值可能是恒定不变的吗?

美国经济的成长史。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其后的冷战对抗中全面获胜,历经并克服了种种经济、金融危机,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长线投资神话的基础背景,也是最重要的背景

不要把小概率事件当作事物的普遍真理,也不要把幸运作为投资工具。清醒地认识自我,不依靠运气,这才是智慧

定期分析自己抱牢的那只股票,如果公司本质情况已经变化,那么我们的投资策略一定也要跟着改变。经常反问自己,如果我并未持有这只股票,以目前的状况,以现价,我愿意买入吗?

如果把股票的价值看作企业未来成长的价值,无疑,企业经营的好坏影响着股价,但股价的波动同样对企业的经营有着深刻的影响

股票并非价值稳定而价格纷飞的单循环体系,而是价值、价格都变动不居,且互为影响的双循环体系。所以你并非平地里遛狗而是一叶扁舟,在激流中捕鱼,水在动,鱼在动,你也在动……

唯一可行的似乎是一个市场逆反理论——站在大多数散户的对面。原理如下:如果有庄的是好股票,但庄潜伏起来,不好找怎么办?那就找散户,散户越少,那么剩下庄家的机会就越大,我们戏称为:“穷得只剩庄了。”

你的见解不一定错,唯一错的是有太多人与你有相同的见解了。

在这个市场上,如果有普遍存在的规律,那就是:市场一定是少数人最终盈利,少数人正确。

大众明知有理却总是缺乏的:有节制地交易;尽量避免只依靠图形或K线来买卖;胆小谨慎是种稀有的珍贵

盘面剧烈跳动更多的是陷阱而非机会。市场主力很愿意欺骗你、迷惑你,但他无法直接打电话劝告你。于是欺骗的最好方法只有透过盘面来实现,想诱你买入的时候就让走势变得很强,强到让你相信所有的利空都是纸老虎,而上涨的尽头只在天空的极限。当想让你抛出的时候,沉沉的卖压又让人喘不过气来,似乎一切都走到世界末日,慌不择路地廉价卖出,仍是有幸逃脱的一线生机

投机必败的简单方式,那就是让交易者处于游移不定、心神不宁的状态,那时,无论如何选择,都将迎来亏损。

我们就应该努力使自己变得更胆怯些,说自己缺乏勇气是这个市场中最有勇气的表达!

是两个截点的选择,而不是行情,决定了你是盈利还是亏损。

那是一点希望、某种诱惑或一份害怕错失行情的急切心情诱发的,真正理性的、充足预判的、执行计划的买入少之又少。而卖点更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很多时候,仅仅是一时的害怕,一种被市场情绪左右到自我情绪的放大;还有些仿佛是自我的疲倦,离场只是为了结束一段无休无止的纷争……

涨跌本无意义,你参与了以后才有意义;涨跌本无情绪,入场后你就有了情绪。

行情是情绪的产物,而你的截点(买卖点)是自我情绪与市场情绪的共振。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注意保持一颗随时乐意修正自我的心,因为即便大方向被你看对了,市场也仍可以走出相当多的短线行情,其中很多都是应该让我们尊重的。

第2章 交易的密码

一只股票为什么涨?因为不断有人愿意更多地买进。当你早早地持有,并乐滋滋地看着财富增长时,你是一个多头,更是一个潜在的空头。因为无论你坚定地准备持有多久,你最终必然有卖出兑现的一刻。

在关心消息本身的多空外,更应该关注市场对消息的期待。只有在为消息增减了一个“市场的预期”后,我们才能得到这个消息真正的“温度”。

不要单独解读某个消息,要把消息放在市场整体的氛围中去考量。

胜利的诀窍只在于:精干的战胜松散的,强悍的战胜软弱的,有组织的战胜无组织的,其中决心与意志至关重要。

第3章人生的一本大账

别人的经验、教训在被你完全消化吸收前,并不会对你有所助益。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缺点比市场还重要

当我们心里把对方当傻瓜时,事实的叙述总是相反——把对手当傻瓜的人自己才是真傻

投机的秘诀就是要时常反思自己,尊重对手,想想他为什么敢和你反着做。敬畏市场的本质就是敬畏对手,因为市场本来就是人构成的。

“无论翻倍多少次,破产都只需要一次”,只要一个-100%,无论你前面赚的是100万元还是1个亿,全部都消失了。

投机并非靠小聪明,大赢一把也不能辉煌人生。与想象相反,投机也是一种先付出后回报的劳动,你投的其实是你的哲学,投的是你的人生观。盈利只是你努力学习、创造性劳动后的副产品。

投机也是一种先付出后回报的劳动,你投的其实是你的哲学,投的是你的人生观。盈利只是你努力学习、创造性劳动后的副产品。

富足人生的三个关键点:①避开致命打击;②躲避重大打击;③达成以上两点的关键是,把对财富的期望值放在一个合理的区域,这就是目标!

交易是生活的一部分,当你把风险意识融入生活,也就融入了你的交易体系。

风险并不仅仅指市值波动,它还包括你无法实现自己投资目标的可能性。

贪婪是投机人生的第一大敌,贪婪的第一步就是你不愿意为自己设定目标。

这个清晰明确的年化指标,必须白纸黑字地写下来,不能空想。这个目标,我认为至少应符合以下三项标准:具体量化,有可操作性,有保底的底线。

3%的有清晰、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行业领袖等社会精英,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

第4章交易之门

人生最悲困的绝不是贫贱,而是对生活、前途的渺茫。同样,人生最大的财富并不是现时的占有,而是对自我的深深期许。

通常情况下,投资者的情绪波动比市场还大,市场猛地下跌了一下就恐慌得不得了,而一旦企稳刚刚拉出第一根大阳线,似乎世界又马上明媚起来

当你情绪平稳时,你就很容易观察到别人情绪的波动。

盘前十问 1. 你是顺市还是逆市?对应的均线系统支持你的看法吗?2. 你是用趋势性的眼光判断,还是短线的灵感?3. 你握住了主力的手,还是站在散户中间?4. 你准备持有多长时间,1个星期、1个月还是1年?你持仓的时间与判定系统、止损点、目标位、单量是否统一在一个时间框架内?5. 你设立止损位了吗?别忘记每天修正你的离场位。6. 你为什么要用这么大比例的资金来操作?万一损失了怎么办?会损失多少?你能接受吗?7. 你这个计划是想抄底还是想抓顶?是否该再等等,等趋势更明朗些?8.你长期跟踪研究这个品种了吗?9. 你派出先遣队或打定价单了吗?先遣队和定价单显示你可以追入吗?10. 你信念坚强吗?11. 你心态平衡吗?心情放松吗?你是否会太紧张你的头寸?如果太紧张,那说明第六感告诉你该离开,或降低些比例,这样你可以安心睡觉,有利于健康和心情。12. 相关品种及各期合约的走势相互印证吗?13. 你静心散步了吗?你对此认同吗?

市场的力量总是比你的忍耐更持久一些——炒手买入后,咖啡价格继续大跌,一直跌到炒手认亏出局。即便这样,咖啡价格还是在地板上又趴了两个月,然后才迎来上涨。

利弗莫尔的回答:“当一只股票上涨时,重点不在于它是否涨得太高。你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它为何上涨,并且观察这个理由在未来是否还会产生作用,如果确定无疑,那么你为何不该继续买入呢?没有一只股票会因为价格过高而不能买入,也没有一只股票会因为价格过低而不能抛出。”

离场分为止损、止盈、获利(达成目标),再加上时间要素、突发事件以及情绪控制共六点

操作申请书上一定要写明该操作的持有时间,而且绝不含糊;不是写什么短线、中线、长线,而是一定写清楚你准备持有多少个交易日。

第5章投机者的扑克

大脑偏爱那些概率小的事件。也就是说,风险越大、越难成就的事,多巴胺神经细胞就越活跃,分泌也会越持久。

1994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债券套利,梅里韦瑟 加入了三位超重量级的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和迈伦·斯科尔斯以及美联储前副主席戴维·莫里斯。前两位因确立了期权的定价公式而荣冠诺贝尔奖.50个月内,资本由最初的12.5亿美元上升到48亿美元,实现了年均约40%的回报率和284%的总资本收益率。俄罗斯宣布暂停债券兑付。大量资金涌入美国国债、德国国债等“安全品种”避险,同时“垃圾债券”(高收益率债券)价格急跌,那年9月21日,市场上开始充斥着关于长期资本的流言,只要是长期资本做多的无一例外地暴跌,做空的就暴涨;市场似乎联合起来,不论合理不合理,只要反着长期资本做就可以了。

梭哈赌的是手气,但赌本的大小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同投机者在面对市场时,无论你的初始资金是多少,你的亏损只在一个100%,而市场呢,却可以承受你赢无数个100%。如果每次你都勇敢地赌上全部,即使再有运气,判断得再好,连赢了无数次,最后只输一次,那么结果也会与那个第一把就全输的人完全一样

数学已经证明,随着赌博次数的不断增加,曲线的波幅还在增加。只要你赌的时间越长,遇到小概率事件的机会就越多。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即使是9∶1的胜率,赌徒依然存在破产的可能。在投机中,不但要能够提高胜率,如何有效地控制仓位也是你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

既然你前面都在输,那么说明市场走势不利于你,也许我们无法看清市场究竟为何对你不利,但通过索普的例子我们也许有些明白:现在正是牌盒里小牌多的时候,有利于庄家。如此你为何要拼命地加注赌博呢?索普在什么时候加注?当牌面对他有利的时候。也许你无法像索普一样算牌,但对于自己的输赢你应该是很明确的,那么理智的做法恰恰与传统思考的相反:不与市场执拗,输的时候缩小注码,在顺利时加注

第6章 危险与逃生通道

交易人生的富足关键——避开致命的打击。

看多最重要,如果方向看反,那就死无葬身之地。

在投机市场,反馈总是来得直接而真实,你犯了错,市场就会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来修理你的口袋和自尊心,犹如一份强迫性的学费。

不正确的赚钱方式一定会强化坏习惯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旦交易者品尝到来自错误方式的成功滋味后,他们总会去重复这个错误直到这种错误方式深深地伤害自己。

抄底与逃顶也许是投机十诫中最重要的禁忌了,而所有受伤最深者都曾深信:我是例外。

在每笔盈利交易之后,回顾交易流程的每一个细节,并将其与自己的交易体系一一比对,寻找其中的错误,特别是违反规则的地方,当发现错误行为的盈利时,一定不要忘记撇除自己“胜利者”的角色,因为它会向自己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我所做的每个行为都是正确的。

可怕的是“盈利的错误”,它让我们丧失犯错的痛觉,进入一种享受错误的快感中。然而,幸运总难持久,当我们习惯错误后,最终代价将非常昂贵。

如果你最初,当你的头寸被套时,就遵从内心的害怕,然后做了那件简单的事:解雇你的亏损头寸,你就不会受那么多内心的煎熬,而你的财富也会被保护住很多。

把面子还给市场吧,错了我们就赶快认错。在投资市场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错的,我们要保持弹性的心,把所有那些论据充分、论点精辟的观点都只看作一种假说,不要爱上你的头寸,也不要爱上你的观点

在投资市场中,止损为什么如此重要?第一点是因为你需要截断亏损。第二点更重要,就是要保护好你的投资心态

不止损会损害你的口袋、心灵、健康还有时机!

止损,都是指那种先制订交易计划,明确设定止损位后,市场价又到达后的正确止损。那些你事先都不曾准备,临到行情反复时,又失去持仓勇气,仓皇鼠窜的胆怯行为,都算不上真正的止损。那只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这时候所谓的“止损”只是你逃跑的一个借口。那种反反复复地轻率介入,又轻率出逃,被情绪玩弄的行为,就是所谓“资金都是被止损止光的”的真实注解。

止损还有个要诀,就是一定要快。第一时间解决,快刀斩乱麻。

第7章 天底下最好玩的游戏

投机是场短兵相接的战争,它需要的是观察与思考,要像看军事地图一样看盘,冷眼旁观,心与盘面保持着冷静的距离,这样你的大脑才能获得思考的空间。

在金融市场中,利率、汇率、商品、股市等彼此关联,它们或成杠杆,或为连通器

每个单一市场中占绝大部分的投资群都相对固定,这就使得本来应该很快达成的融通、再平衡有了不完全性及滞后性。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评价冲基金:“这就是一群强盗。”索罗斯代表鲨鱼们回应:“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清醒自我,平衡你的身心就是你在投资中关键的关键。

屁股决定脑袋,不是傻瓜犯的错,而是基本是人都会犯的错。

对于一个满仓的人来说,他是非常挑剔的,不但要求市场遵照他的意愿去行走,而且要快,马上实现,最好还是一去不回头。由于缺少了弹性,他其实不是面对的五五开的多空选择,而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这样盈利就变成小概率事件,而亏损,甚至巨亏却变得无比接近了。

几个仓位控制的技巧:以损定量、时间止半、轻仓还不打足、涨固可喜,跌亦欣然

在建仓的过程中也不是一次建足,而是分批建仓,留有余地

以灵活为主导?这可能就成为交易系统中的“后门”——病毒入侵的“后门”。

盈利目标也要上有封顶,为什么?因为亏损你有保底,那么盈利一定要有封顶。不然就如同赌徒进了赌场,你的本金只有一个100%,而赌场有N个100%,那么赌徒输钱就成为必然。

“别想着赚大钱,先活在当下,生存是最重要的。”

在资金管理上,忽略了那条过于陡直的线,如果我当时注意到资金的过快成长,而开始降低自己仓位分量时,短期看,似乎并不明智,但着眼于长期,会让我保有良好的心态,也更能接受行情的转折回调。

资金为纲,谢绝暴利与亏损,平和心态,富足人生。

第8章 利弗莫尔之死

利弗莫尔为投机客留下的最大财富恰恰是他的悲剧结局。

任何妄图征服市场的人,都只能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做错,在己。做对,上苍之恩惠。心存感恩念,不持偏执心。

投机客在财富的世界里挣扎,首先要能挣脱贪婪之心的羁绊,我们都应该由心地好好问自己,什么才是最快乐的?

市场会沿着最富想象力的方向运行,甚至超越所有的想象,把一切对抗者击个粉碎。

观点正确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要让你的观点成为大众的观点。大众的观点即便完全正确,也很难获得收益,因为他们将缺乏对手。

作为一个投机者,最大的局限是仅仅从金融的角度去思考,就像一个股民总是质疑政府为何不救市,要知道股市只是金融的一块,而整个金融也只是服务经济全局的,政府做的事情更多是从经济的角度考量,而不是从股市的角度。

信息论之父的香农(1916—2001)

香农解释道:“信息传递的关键在于内容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预见的。” 不可被预见的信息才是信息传递的关键

信息的要点:熵;偶然;不确定;混乱无序。注意信息中那些偶然的、不确定的、混乱无序的特殊部分,然后等待这些片段跨时空地彼此吸引链接,当你再次从那些混乱不堪中对接出特别的、与众不同的逻辑关系时,一个有价值的信息雏形就会若隐若现。

即便你串联起一个重要的熵,在实际操作中,你也必须从顺应市场的熵中去寻找你的交易假说,而非在逆势中。

第10章 大师的假说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大区别只在一个:人。在自然科学中,人是中立的观察者;而在社会科学中,观察者本身也是社会的一部分

自然科学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推理。当观察对象是独立的时,这没有冲突,但在社会科学中时,“自身”的介入就容易产生逻辑的扭曲。

你依据别人的行为及环境做出决定,而你的行为又成为别人的决策依据之一。

对数据分析、预测、判断,这些都是客观的,是自然科学的东西,但真正的金融市场还有大量社会科学的属性,也就是其中有大量的人——你我这样的投机者。人最大的特点是会根据现实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对于K线理论,对于波浪理论,或某某指标某某公式,我们都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取其有用,绝不迷信

索罗斯:如果承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生活中的人)缺乏客观性,则经济学的科学地位将难以成立。

我们要敬畏市场,犹如我们敬畏历史。

把数学引进经济学是创新的开始,也是谬误的加深。数学是严谨的,有严格及明确的定义。但社会学中的经济现象却很模糊,往往搜寻到××~××之间就算幸运。但数量经济学家为了能够计算,不得不把模糊的现象归类为精确的数字,从而可以套用各种精妙的数学公式。

反身性 由人群的群体性偏向触发,在“事实”得到确认的过程中自我强化,进而可能改变“事实”并影响未来事件发生的整个进程。所以,反身性更像是一种催化剂,它可能加速(或扭曲)事件的进程,但是并不能由此推导事件的结局,因为结局从来都是变化莫测的。

反身性并不代表好与坏、涨与跌,它只是人类行为模式中的一个独特特征,为你提供了判别未来的一个框架。

金融市场上的成功秘诀在于具备能够预见到普遍预期心理的超凡能力,至于对现实世界的精确预言则并非必须

对假说的检验,在科学中,检验的目的在于确立真理,而在金融市场中,唯一的标准就是操作上的成功。

索罗斯的思维是“如果……就……”模式,如果市场继续运行在假说的框架里,那么市场就应该在怎样的情况下表现出怎样的状态,简单说:当你预判行情向上,利多出现时,市场就应该强劲,反之,意外利空出现时,市场也会有相当的抵抗力,而非相反。

投机客并不需要成为自我观点的拥护者,更不应该为此殉葬,我们是来赚钱的,而不是来贩卖某种观点的,不要把风水先生的谋生手段当成投机的主业。

在投机中,恰恰是他人的错误(亏损),才造成了正确者的盈利。也许,投资(机)的重点并不在于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而在于更早地预见到什么可能是错的

第11章交易中的神迹

第12章情绪与性格

当我们深陷情绪的泥沼时,不要试图说服自己,你首先要做的是把负面情绪的神经链斩断。

心灵交易的规则其实已经能很好地控制贪婪与恐惧,不是不让它们发生,而是能让它们不长大。但在实际运作中,我们还是发现,市场总会诱使你违反规则,

无计划的开仓,亏损后的停止行为不叫止损,只能叫砍仓。大量交易3年以上的投机者,不是爆仓死的,也不是止损死的,是反复砍仓砍死的,这个反复砍仓的成因就是随手单

在心灵交易中,不但要知道目标管理、以损定量、时间止半、风险控制、离场把握、平衡、弹性、情绪控制等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你要在生活中不断地训练自己,如此方能在实战中运用自如。

交易七宗罪:执行力不足。时常缺乏耐心。容易忽略细节。情绪波动太多。观察能力薄弱,偏于想象又不愿跟随。包容度低下。需加强必胜的信念。

“从长期来看,建立正直的形象价值更大。做平民时能义正词严,逻辑分明地找出杀手,而做杀手时,尝试抵抗,但最终漏出破绽,也许是长期战略最好的方式。”

世间并没有十全十美的策略,不存在既得到短期利益,又得到长期利益,内部、外部利益一把抓的方法。重点在于认清你想要的目标,然后实施相应的策略。

提及图书

《金融炼金术》

《乌合之众》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可能泡泡玛特公司名称里的泡泡两个字不太好:

克股价。

这家销售潮流玩具的公司,股价已经从 2020 年年底上市后最高的 106 港元跌到 22 港元,足足跌去:

80% 。

巅峰时接近 1500 亿港元的市值,如今只剩 300 亿港元。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图源:雪球

泡泡玛特股价下跌的原因,主要还是跟业绩有关。

上周五,泡泡玛特发了个公告,说预期 2022 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 30% 以上,但,净利润最多将减少:

35% 。

这是泡泡玛特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

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泡泡玛特说是因为今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出现的疫情( 它的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

实体店铺关门、电商物流受阻、消费者消费意愿降低,三杀之下,泡泡玛特表示压力很大。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图源:泡泡玛特公告

这个解释是非常合理的,但,上市高峰至今连绵跌去 80% 股价,光靠疫情,是解释不了的。

上市即巅峰

泡泡玛特在刚上市时,对投资者来讲似乎是一块又大又圆的美味蛋糕。

2018 -2019 年,泡泡玛特总营收分别为 5.15 亿元、16.83 亿元,同比增幅为 225.49%、227.19% 。

也就是说,连续两年实现两倍增长。

毛利率方面,2017 年是 47.6%,2018 年提高到 57.9%,2019 年提高到了 64.8% 。

所以,泡泡玛特的净利润也是一路攀升,从 157 万提高到 4.5 亿,三年翻了:

287 倍。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图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就这个数据,谁看了不迷糊?

收入连续翻两番、毛利率、净利率不断提高,在这样的业绩表现面前。。。

什么都不用说了,请一定要收下我的钱!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图源:《 Futurama 》

于是,泡泡玛特的市值就被炒上了 1500 亿港元。


遥远的记得,那时候还有传言说,券商组织机构去调研,男基金经理和年纪稍大的女基金经理都不看好,但 90 后分析师都很看好。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雪球现在还有当时的相关帖子能找到

那时候,很多人管泡泡玛特叫 “ 90 后的茅台 ”。

可是这还没过多久,泡泡玛特的业绩就开始变脸了。

收入这块,2020 年收入同比增 49.31% ,2021 年同比增长 78.7%,增速虽然没有前两年那么亮眼,但也还是高速增长。

不过,其他指标就不好看了。

毛利率在 2020 年下降到 63.4%,然后在 2021 年继续下降到 61.4% 。

净利率同样一步一个台阶地下降,先降到 20.8%,再降到 19% 。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图源:泡泡玛特 2021 年年报

变脸原因

那么,泡泡玛特的经营出了什么问题?

对于毛利率下滑,官方的解释是:

主要由于我们提高产品的工艺质量,产品工艺愈加复杂,以及 2021 年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

净利率下滑,官方解释是:

门店数量增加、销售员工人数增加、线上渠道的宣传推广增加,导致销售、管理费用提高。

工艺、原材料、门店和员工好理解,其他的费用提高是哪来的?

这就要从泡泡玛特的生意说起。

泡泡玛特做的是潮流玩具生意,前期需要获取 IP 授权,进行创作,制成玩偶( 玩偶装在盲盒里,消费者需要拆开盲盒才能知道自己买到什么款式的玩偶 ),然后通过电商、门店等渠道卖给消费者。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图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其中,IP 是泡泡玛特的业务核心。

IP 可以由公司旗下的艺术家自己设计,也可以通过签约全球各地的艺术家来获取独家授权,也可以是与米奇、火影忍者、海贼王、哈利波特这样的内容 IP 合作,进行联名。

泡泡玛特分别把它们称作自有 IP,独家 IP,非独家 IP 。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图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相比较而言,自有 IP 和独家 IP 通常只有形象,没有故事,因此也就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羁绊,黏性较弱,但成本较低,所以毛利率较高。

而火影忍者等内容 IP 需要支付一笔授权费才能进行开发,所以毛利率低于自有 IP,优点是自带粉丝基础。

前期,泡泡玛特的收入主要靠 molly 这一 IP。

2017-2019 年,molly 分别贡献了几乎所有的收入,62.9% 的收入,32.9% 的收入。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图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但,每个 IP 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2020 年,molly 系列的收入出现负增长,从 2019 年的 4.56 亿元降至 3.56 亿元。

2021 年,正值 Molly 诞生十五周年,泡泡玛特持续推出 molly 新品,与高达、味可滋( 伊利旗下风味奶品牌 )等品牌进行跨界联名合作,举办主题展,才停住了 Molly 收入下降的势头。

这些举措,使得 2021 年 Molly 收入大幅上升,达到 7.05 亿元。

难受的是,另一个 IP —— PUCKY 又出现了收入下滑。

PUCKY 系列 2020 年的收入为 3 亿元,到了 2021 年只剩 1.82 亿元。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图源:泡泡玛特 2021 年年报

对此,泡泡玛特的解决方法是推广其他的 IP,试图以量取胜。

目前,泡泡玛特共运营了 93 个 IP,包括 12 个自有 IP、25 个独家 IP 及 56 个非独家 IP。

在 2021 年的财报中,自有 IP 下出现了小甜豆、SKULLPANDA、Dimoo、Bunny 这些新面孔,但它们贡献的营收并不高。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这些新 IP 在未来能否挑起营收大梁,仍是未知数,但关于新 IP 的推广和营销费用、前期设计和开模成本等,都先花了出去。

看来,泡泡玛特造 IP 的路数,也有文化产业的通病:

事先谁也不知道消费者会不会买账,往往是碰运气。

举个例子,在推出《 阴阳师 》手游后,网易 2016 年第四季度的在线游戏服务收入达到 89.5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2.8%,环比增长 35%,网易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好的一份财报。

而到了 2017 年第四季度,虽然网易自主研发了《 荒野行动 》、《 终结者2:审判日 》、《 楚留香 》等多款手游,但都没能抵消《 阴阳师 》热度下滑的影响,当季度在线游戏服务收入为 80.04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10.7%。

同样的道理,或许我们也应该对泡泡玛特通过孵化新 IP 顺利接过老 IP 营收大旗的想法,抱有一丝怀疑:

畅销 IP 或许是可遇不可求的。

所以,期望泡泡玛特的营收一直像前些年一样翻倍增长,是不现实的。

除了 IP 产业本身不稳定的特点之外,泡泡玛特还面临同行竞争的问题。

2019 年,虽然泡泡玛特在潮流玩具市场零售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但也只占:

8.5% 。

潮流玩具市场还是一个很分散的行业,受关注程度当时还没那么高。

而当泡泡玛特上市后,这个闷声发大财的行业被暴露在聚光灯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

本编辑部拉取了天眼查中中国潮玩相关企业注册量的数据,制了一张表,你可以看到,泡泡玛特上市之后,潮玩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同比暴涨了 255% 。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然而,在一众竞争对手面前,泡泡玛特没有建立起绝对优势。

拿 IP 来说,泡泡玛特可以做自有 IP,其他公司也可以( 这种 IP 不太需要故事,只需要形象 );泡泡玛特可以拿授权,其他公司只要舍得花钱,也可以拿授权。

在制造上,泡泡玛特的玩具主要委托第三方工厂制造,泡泡玛特负责质量监督,这方面也没有太多门槛。

在销售渠道上,泡泡玛特建立了电商+门店+自动售货机并立的销售渠道,很猛。

不过,它的竞争对手甚至有现成的。。。

比如名创优品旗下的 TOP TOY 同样有天猫旗舰店,并且可以依托名创优品在国内的 3168 家门店,深度触达消费者。

在价格上,就更拉不开距离了,除去 IP 费用,大家都是代工,产量上来了大差不差。

在销售模式上,泡泡玛特的 “ 盲盒 ” 式销售,被认为是带动复购的 “ 成瘾式利器 ”,而这,也很容易模仿甚至升级。

比如,三星堆博物馆、河南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盲盒,将艺术品仿制品藏在泥块中,消费者购买后需要用附赠的洛阳铲挖开泥块,才能知道买到什么款式的艺术品。

这不仅模仿了盲盒,还模仿出了新的花活儿。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

图源:淘宝买家秀

这就像 “ 每日坚果 ” 一样,这种将各种坚果混在一起卖的形式一开始是由沃隆首创的销售手段,却被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洽洽等零食品牌搬走发扬光大。

同理,近些年潮流玩具的市场会被竞争对手分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为了提高品牌竞争力,泡泡玛特需要提高玩具的工艺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大广告营销吸引用户,这又导致了净利率下滑。

总的来讲,IP 文创行业本身的业绩不稳定,加上潮玩市场从红利期进入竞争期,泡泡玛特身上的光环逐渐暗淡,估值的泡沫,也被逐渐戳破。

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早年在接受时说:

“ 泡泡玛特有一个宏伟的目标,就是五年后成为国内最像迪士尼的那家公司。”

但显然,泡泡玛特在 IP 这方面,跟迪士尼差的有点太远了,他们的 IP 更像是空中阁楼,不像迪士尼一样有深厚的内容文化底蕴。

本编辑部认为,与其说是迪士尼,某种意义上,泡泡玛特更像是乐高。

同样是制造门槛不高的玩具,同样是门槛不高的销售形式,同样是在创造或不停地做热门 IP 联名,同样是热门款被用户私下炒来炒去。。。

泡泡玛特相比乐高欠缺的,除了炉火纯青的 IP 运作手法( 这个可以慢慢练 ),在于没有更高的可玩性,乐高的可玩性可以充分释放人们的创造力,也可以充分的创造朋友、亲子间的线下互动场景。

或许,让产品具有更高可玩性,是泡泡玛特未来的出路之一。

当然,据说他们正在筹划自己的主题乐园,真的往迪士尼那个方向去了,这可能也是出路之一。

不过,乐园生意,可是相当难啃的一块骨头。

话说回来,虽然泡沫破了,泡泡玛特依然是一家能赚钱、有增长的公司。

至于未来如何,还有没有可能再次重临千亿市值。

就看转型的造化了。

撰文:拾月、大饼   编辑:大饼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李大大饼
 
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泡泡玛特的市值泡泡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