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智谷趋势(ID:zgtrend) |  路口大爷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年中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宏观思路正在发生巨变。

 

最近有一个词火了——“内循环”。

 

5月中旬以来,高层在政治局常务会议、陆家嘴论坛、企业家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反复提及:“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内循环为主”这个出其不意的一招会打开什么样的经济格局?

 

很多人深感茫然,我们甚至还能强烈感受到社会上的聪明资金都在焦急寻找“内循环”的方向。

 

其实,近来地产、金融的政策动向已透露出高层的意图,同时也表明,宏观调控开始破除过去中国老百姓的信仰和想象力了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在会议前夕,中央对楼市传递重磅信号,房地产不再是“夜壶”。

 

7月24日,副总理韩正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

 

有10座城市被点名参会,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

 

今年房价涨幅一度超越深圳的东莞相当自觉,连夜就升级调控措施,提高非莞籍人口的购房门槛,限购还从新房扩大到二手房,彻底堵上短期炒房的机会窗口。

 

这些都在昭示,新一轮调控升级在路上了。

 

民间向来很怀疑房地产调控的定力。

 

近20年来的房价曲线坚定了中国老百姓们的信仰: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越大,就越有可能放松调控、刺激房地产。

 

但上半年经济陷入负增长,中国意外没有刺激房地产,反而还展现出丝毫没有减弱的调控决心。

 

进入7月下旬,多个中央部委更是对楼市密集表态:

 

7月16日,国资委就强调“持续加强对金融、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的项目监管力度。”

 

7月20日,银保监的年中工作会议要求,“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

 

7月22日,连最高法都出手,发布相关意见防范炒地炒房投机行为。

 

……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堵上炒房兴邦的路,严控房地产对社会资金的虹吸效应,这是“内循环”的关键一招。

 

中国要铸造自己的核心资产,它不能是房地产,而应该跟美国一样坚定选择消费、医疗、互联网、科技等领域,这些才是握在手里的大国重器。

 

如果任由房地产继续狂飙猛进,迟早会掏空百姓的钱包。而且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如果房价再猛涨上去堆起泡沫,一旦遇到经济下行,资本转移,楼市就越容易崩塌。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教训不远啊。

 

回过头来讲,消费萎靡,就妄谈“内循环”。

 

要打掉全社会对房价的信仰,发展金融市场、让金融资产的回报率超过买房,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资本市场。”

 

中国股市刚现牛市苗头时,前证监会主席肖钢就出来说了这番话。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这里包含另一层意思,中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资本市场。

 

高层对股市的大涨其实很谨慎。过去5年中国股市至少经历20次千股跌停,2015年的股灾甚至差点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慢牛呼唤了这么多年都没等到。

 

但现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紧迫性,迫在眉睫。

 

肖钢的讲话其实很直白,资本市场的作用是搭建桥梁枢纽,“把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两者连接起来,产业要发展,一定是要有科技的创新才有竞争能力,科技的创新就必须要有研发,而且这个科技的创新应该说是始于技术,成于资本。”

 

为了避免被“卡脖子”,中国科技创新的紧迫性越来越高。但一般高精尖产业的投资周期长,产业链条也长,普通的民间资本不会进入这么高风险的投资领域,银行也不太可能拿居民储蓄放贷给高风险企业。就像华为想造光刻机,很可能数十亿砸下去都不见一点水花,普通人哪敢投资?私募基金又不是在做慈善!

 

这时候,资本市场就显现出了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的作用了。

 

说白了,国家战略需要钱。

 

这个思路在内循环的逻辑下会更加清晰,特别是近年来一系列基础性制度的改革在显著加速。

 

中央在2019年初提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后,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就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如,科创板这块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

 

2018年11月5日高层亲自拍板设立科创板,力争要打造出中国版“纳斯达克”。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就鸣锣开市,中间仅仅历时259天,且管控减少,在中国资本市场可以称得上是一项激进的改革了。

 

科创板成立一年后的今天,中美裂痕加深,中概股在美国集体遭遇危机,科创板开始纳入更多科技公司的上市考虑中,后续还会迎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的重磅上市。

 

彭博评论称:

 

“事实证明,科创板这项计划是有先见之明的……中美关系风云变幻之际,科创板为科技企业大力输血及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加速的功能,均凸显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另外,《证券法》《公司法》《刑法》的联动修订,中国不断加大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资本市场法律规则体系构建加速。

 

中国股市要一步步告别赌市,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升级,这是制度改革的意图。

 

再比如,加快统一债券市场。

 

7月中旬央行和证监会宣布同意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互联互通合作。

 

这是中国债券市场等了20年才等来的这一刻。

 

一个规模世界第二、高达107万亿元的债券市场,却长期被割裂为两个市场,88%的交易规模在银行间市场,两个市场的价格、监管、发行不统一,导致资金等要素无法自由流动,增加了实体经济在债券市场募资的综合成本。

 

这次改革,意在激活更多的资金进入债市,给投资者带来便利,也减少跨市场价差,优化企业的融资成本。

 

这种和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改革,会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度。

 

内循环为主的逻辑下,中国资产必然要增强回报率,才可能留住资金。

 

高层在陆家嘴论坛上强调,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如果金融改革和监管能坚持这九个字,对资本市场来说是重大的利好。

 

而上述一切的一切,都是想用一个慢牛的资本市场,来兜住那些蠢蠢欲动想要外出避险的资金,来加速中国的产业升级,为中国的内循环经济筑下更大的底气。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必须高度关注年中政治局会议。

 

这次会议不止是像往年一样为下半年经济政策定调。

 

处在特殊的时间点和形势上,它的信号意义重大。

 

2020年是国内“十三五”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中国的重大项目、生产力分布、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比例又会迎来一次规划调整。

 

这关系新一轮的资本流向。

 

更重要的是当下“形势比人强”, 高层必须要做出战略抉择。

 

除了经贸上遇到全球保护主义继续上升、世界经济衰退、全球世界份额萎缩的重重挑战之外,中美关系在年中更是以超预期的速度下坠,后者的演化才是决定我们的国际环境和平友好与否的关键。

 

无论11月美国大选是否发生意外,无论中国主观上愿意与否,发达市场进一步排斥中国制造的可能性只会与日俱增。

 

外循环永远都是中国发展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中国绝不可能也决不能闭关自守,这在高层中是形成共识的。

 

为何要提出双循环的思路,黄奇帆说:

“这一论述不是简单的针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而中断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不是因个别国家企图与我脱钩、对我围堵而迫不得已的内敛收缩,而是筹划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抉择。”

把这番话中的“不是……而是”替换成“不仅是……而且是”,相信能更好的理解眼前中国所处的环境。

 

静候年中政治局会议,我们将会更加清晰地看到高层在重大决策部署上的方向。

 

中国有巨大的战略回旋空间,有集中办大事的效率优势,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底气。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6QRg4_m-MJP8XZ-aj_gnQ

禁止回车提交表单

项目里用了太多的弹层,还有太多的逻辑判断,要提交到不同的 action

结果发现一个问题,某个弹层内直接回车时表单就被提交了,省略了中间好多的逻辑判断什么的

决定先暂时把这个回车禁用掉,后期再来修复功能

自动提交情况说明:

默认情况下,单个输入框,无论按钮的type="submit"还是type="button"类型,回车即提交。
当type="submit"时,无论有几个type="text"输入框,回车均表示提交。(<button>按钮默认的type为submit)
当type="button"时,且存在多个输入框,回车不提交。(button)

网上查了下,处理办法有如下二种

1:解决单个输入框的回车即提交问题,可以增加一个隐藏的input="text" display='none'; 然后 type 类型为 button 。

2:在 form 表单或 input 中加入:onkeydown="if(event.keyCode==13){return false;}"

决定还是使用第二种,现在各种库用得太多,反而不直观。直接onkeydown,以后代码查起来清晰一点

医药股能否卷土重来?(附18只龙头股)

投资医药股这三点我们必须要注意
一、稳定增长的业绩是医药股的根本价值。
过去A股市场上出现过很多翻倍,甚至十几倍的医药牛股;比如恒瑞医药,比如片仔癀,比如长春高新等。它们能成为十倍牛股难道会是因为他们有短期的热点吗?难道会是因为一次疫情而导致的股价常年大涨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它们之所以能成为长期上涨的大牛股是因为它们有稳定增长的业绩,是因为它们有稳定的营收,稳定的分红。
纵观A股市场上曾经出现过的医药大牛股,没有一个不是因为业绩大幅增长而出现的长牛行情。因此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不要被现阶段部分医药股的大涨而冲昏了头脑,只有概念没有业绩的医药股最终留给大家的只会是一地鸡毛。有业绩支撑的医药股才是我们要长期关注的对象,空有概念的医药股赶上了做一波,赶不上也不要去追高,追高只会让你亏的更惨。
二、依然是低估值的医药股会更有价值。
因为带量采购,因为业绩造假,因为产品造假等近两年医药股普遍下跌。除了几家知名度高的医药股外其它医药股不管是中药,化学制药还是生物制品基本是全线大跌。而我们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寻找低估值有价值的个股,在诸多利空因素下很多投资者都不看好医药股,医药板块也因此大幅下跌沦为低估值板块。
低估值造成的估值洼地就是医药股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医药股的价值就在于现在的低估值,在于现在的股价下跌。这波医药股的上涨是部分医药股的上涨,更多的是口罩,生物疫苗等概念股的上涨,但是依然有不少的中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等医药股的股价处在相对的低位,估值甚至处在历史的低位。那么这些低估值的医药股就值得我们关注,他们的未来也非常有潜力,至少比多数空有概念没有业绩的医药股有价值。
三、医药股未来的预期决定他们股价的涨幅。
股票炒作的是预期,不管是什么公司未来预期好股价才会持续上涨,医药股更是如此。小市值的医药股发展潜力大,但是他们的未来预期却存在太大的不确定性,容易踩雷,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投资观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市值偏大的医药股,因为大市值,知名度高的,影响力大的医药股未来才更具备稳定性。不过既然是预期那么必然会有错误,康美药业,长生生物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不过既然选择医药股了那么就要选择相信公司,就要相信未来的注册制会让A股越来越好,让造假的公司越来越少。
关于医药股的预期我有两点建议给大家:
  • 尽量选择市值200亿以上的医药股。市值大的公司经营能力相对稳定,未来的预期也会更稳定。加上有业绩,估值低那么他们的未来才会更有潜力。

  • 业绩的持续性增长。一个公司过去的业绩是可以作为预期未来的参考标准,比如过去四年业绩都稳定增长的公司未来预期就相对较好,比如过去四年业绩同比增长幅度都比较稳定的公司未来预期就更稳定。

医药股能否卷土重来?(附18只龙头股)

 
1、中药龙头:000538云南白药
市值1358亿。A股历史上,涨幅非常靠前,历史收益惊人。但是近年来,利润增长放缓,2020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下降34.48%。云南白药主营业务为药品生产制造、新药研发、药品流通服务、中药资源开发、营养保健、健康护理等业务。新定期报告显示,该公司股东人数(户)为6.76万户,较上个报告期增加11.48%。
同为中药企业的片仔癀,虽然股价表现也不错,但是从规模和产品来说,还算不上龙头,是靠单一药品打天下的独特模式。
2、仿药龙头:600276恒瑞医药
市值5062亿。医药板块财报和股价表现最漂亮的无疑是恒瑞医药,这家公司对标美国辉瑞。2020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增长10.30%,营收同比增长11.28%。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恒瑞的增长势头不减,总体表现略超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恒瑞医药的创新药已逐渐进入收获期,卡瑞利珠、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等有望借助医保和适应症扩大增厚业绩。
3、新药龙头:603259药明康德
 
市值2213亿。受市场宠爱的独角兽个股。动态市盈率150倍,贵不贵大家自己猜。
4、血制品龙头:002007华兰生物
市值1042亿。血制品龙头华兰生物质地优良,长期走势稳健,基金大量持仓值得重点关注。流感疫苗是公司的一大看点,估计2019年四价疫苗销量突破800万支,为公司贡献不小。另外公司的阿达木单抗,贝伐单抗都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后市有巨大的看点。
5、维生素龙头:002001新和成
 
市值617.7亿。贵为中小板第一股的新和成,多年来的走势并没有让投资者失望。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维生素生产龙头企业。业绩受维生素A,E价格影响较大,但维生素价格近年保持大涨后,稳中有升的态势。老鱼买过,没拿住。
6、糖尿病龙头:600867 通化东宝
市值264亿。糖尿病算一条有着又长又湿雪道的行业,通化东宝做为国内糖尿病行业的龙头公司自然也非常值得关注。受公司净利润停滞不前的影响,公司也惨遭腰斩。不过,因种种原因东北股老鱼一律不碰。
7、输液龙头:002422科伦药业
市值318亿。大输液不是一个很好的赛道,现在科伦的看点,更多的是在创新药上。就看后市能否做出点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了。目前股价合理,关注就好了。
8、眼科龙头:300015爱尔眼科
市值1896亿。爱尔眼科做为最优秀的创业板个股之一,走势也是为散户所津津乐道。从上市之初,就走上了不断除权填权的道路。公司主营从事眼科医院的经营,我国人口众多,眼疾病的天花板恐怕二三十年内只能增长,不会下降,这就给了公司,无尽的增长空间。但是,估值一直居高不下,市盈率超过100倍,这就看胆识了。
9、精神药龙头:002262恩华药业
 
市值162亿。作为中枢神经用药龙头,恩华药业前景应该不错,而且准入门槛较高。但是股价最近大跌,原因何在?能否反转,有待观察。

医药股能否卷土重来?(附18只龙头股)

 
10、生长激素龙头:000661长春高新
市值1838亿。第一高价医药股,天马行空般的涨幅,使之成为继贵州茅台之后,又一支散户们高不可攀的个股,不作任何评论。
11、牙科服务龙头:600763通策医疗
跟爱尔眼科一样,都是好行业、好模式,股价一直在创新高,目前市值达539亿。问题也跟爱尔眼科一样:估值太高,敢买吗?
12、医药行业龙头:601607上海医药
市值386.5亿。上海医药2020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同比下降7.84%。上海医药表示,2020年一季度,阶段性地改变了全国人民包括寻医问诊在内的多项生活习惯,从而给公司工商业主营业务均间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报告期内,上海医药研发费用投入3.41亿元,同比上升25.93%;综合毛利率15.17%,较上年同期上升1.12个百分点。
13、医疗器械龙头:002223鱼跃医疗
市值349亿。做为家用医疗器械龙头,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药店里,看到各种鱼跃医疗的产品,比如血压计,比如轮椅,这也从一个侧面映证了鱼跃医疗的渠道是非常强的。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一直比较稳定,不过董事长的问题,让人不敢下重注啊。
14、心脏支架龙头:300003乐普医疗
基金扎堆持有的个股,说明各路资金对公司还是很看好。公司在心血管支架领域走在了国内最前列,同时心血管用药也是公司盈利非常强的一环。但是后面受采集的影响有多大,还有待观察,另外商誉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15、药用玻璃龙头:600529山东药玻
山东药玻是国内药用包装行业龙头,市占率超过80%。
16,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
 
迈瑞医药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高达13.13亿元,同比增长30.58%。今年从1月初至今,迈瑞医疗累计交付十多万台医疗设备,其A股内8万多台,海外接近5万台。
17,综合龙头:白云山
 
白云山2020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84亿元,同比下滑15.85%。据了解,本报告期间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73.22%,主要系本公司下属企业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医药公司因2019年12月发行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产品(ABS),本报告期出售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与出售价款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失,致使本项目同比减少。
18,综合龙头:华东医药
华东医药2020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47亿,同比增长26.46%,其中,医药工业板块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净利润 8.54 亿元,同比增长11.14%。华东医药表示,一季度期间医院就诊率和处方量大幅下降影响,公司核心产品患者用药整体需求仍保持稳定,在院外、基层及零售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DdQWUewNz9ps9FcENsu_Q

高瓴资本看中的医药医疗领域十大黄金赛道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生物医药和医疗服务两大行业近几年在我国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特别是以创新药、生物疫苗、CRO、体外诊断、眼科医疗、口腔医疗、骨科以及连锁药房等为代表的医药医疗细分赛道迎来了黄金发展时代,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持续爆发式增长,诞生了众多长线大牛股。
比较典型的如恒瑞医药、长春高新、片仔癀、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智飞生物、康泰生物、泰格医药和大博医疗等;
可以说具备消费和科技两重属性的医药医疗行业是极佳的长期投资赛道,成长性好、盈利能力强、弱周期属性、刚需、市场巨大、进入壁垒高等给医药医疗行业构造出了又深又宽的护城河。
好赛道好公司会深受资本的追捧,无论是国内的公募、私募、社保、养老金还是来自国外的QFII以及香港的北上资金都十分偏爱医药医疗行业。
张磊先生管理的高瓴资本也是如此,高瓴资本高擅长投资生命健康,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消费零售、企业服务等领域,其中生物医药领域最为优秀,从2014年开始布局国内PD1创新药,后面逐步介入到CRO/CDMO、眼科、骨科、口腔等细分领域;
张磊先生于2005年创立高瓴资本,创建开始就定位于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投资公司,找到最好的公司,做时间的朋友;高瓴资本的投资理念是在吸收了以本杰明·格雷厄姆以及其弟子沃伦·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高瓴能够对非上市或已上市的企业进行集中投资和长期持股,除此之外,高瓴拥有灵活的投资范畴,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在从初创期到上市后的各个阶段内提供资金支持;
我整理了一下高瓴资本在A股和港股市场所投资的医药医疗领域中的优质赛道以及相关个股,仅供参考;

高瓴资本看中的医药医疗领域十大黄金赛道

 

一、创新药赛道
1.恒瑞医药(600276)——国内抗肿瘤创新药龙头,高瓴资本在2014年9月份通过二级市场进入。
江苏恒瑞医药是国内抗肿瘤创新药绝对龙头,同时还拥有麻醉药和造影剂两大核心业务,其中抗肿瘤药产品收入占总营收的45%以上,麻醉药产品收入占总营收20%以上;创新是恒瑞多年来始终坚持的重大战略,也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动力源泉,2019 年公司研发投入 39 亿元,同比增长 45.9%,占收入比例 16.7%,总额与占比均创公司历史新高。公司业绩已经持续十多年增长,盈利能力突出,扣非净利润增速基本在20%以上,ROE一直保持在20%以上,毛利率保持在80%以上,净利率保持在20%以上;2019 年公司实现营收 232.89 亿元,同比增长 33.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9.79 亿元,同比增长 30.94%,业绩创历史最佳;2020年6月22日公司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稳坐中国制药企业市值一哥。
当前公司已获批上市的创新药重磅产品: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19k)、吡咯替尼、白紫、PD-1、卡瑞利珠单抗、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2.翰森制药(03692.HK)——中枢神经药品龙头,高瓴资本通过基石投资和一级市场进入;
江苏翰森制药是中国规模最大、增长最快、临床需求缺口巨大的部分治疗领域均排名前列的少数几家创新驱动型的中国制药公司之一,公司致力于在中国市场临床需求缺口巨大的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抗感染、糖尿病、消化道和心血管等六大领域的创新发展。2019年6月14日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让人称奇的是,翰森制药董事局主席、CEO为钟慧娟,其为抗肿瘤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孙飘扬的妻子,如今恒瑞总市值已经接近5000亿元,A股绝对的医药龙头,而瀚森制药总市值突破2200亿港币,赶超中国生物制药,成为H股医药龙头,孙飘扬、钟慧娟夫妻成为当之无愧的最牛医药夫妻档。
公司在精神类药物市场份额排名第一。Frost&Sullivan 数据表明,2018年公司在精神类药物市场份额为 9.2%,连续五年销售额位居国内第一。公司目前销售四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主要产品为欧兰宁和阿美宁。公司2019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收入为 21.7 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为 25.0%,近三年复合增速为 13.8%。
瀚森制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抗肿瘤,抗感染及糖尿病领域具有广泛的药物组合。除此之外, 公司还关注消化道及心血管领域。上述六大领域在2018 年合计就已经占据了中国药物销售额的 62.5%, 增长快于整体中国医药行业。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包括占据市场市场领先地位的八种主要产品及近期推出的其他五种主要产品。这十三种产品占据公司收入的九成左右。上述产品专 注于公司的四大领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抗肿瘤,抗感染及糖尿病。
上述主要产品中, 迈灵达是 1.1 类创新药;欧兰宁、阿美宁、普来乐、泽菲、昕维、昕泰、泽坦、恒捷、恒 森、孚来迪及瑞波特为首仿药;而昕美为仿制药。
瀚森由“首仿药+创新药”双重驱动,2011 年以来,公司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 1.1 类创新药数量 及获批的首仿药物数量均位居行业前 2 位。目前,公司有将近100种在研产品,其中6种是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或更晚期阶段的 1.1 类分子实体创新药。公司加快研发投入,旨在 2019 到 2020 年推出近 30 款在研药物,其中包括具有高增长潜力的15 种在研药物。
公司净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净利润率有所提升。2017 年,2018 年及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61.9 亿元,77.2 亿元,86.8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13.9%,24.8%,12.4%。净利润分别为 16.0 亿元,19.0 亿元,25.6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8.1%,19.3%,34.35%。公司最近5年销售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销售净利率 2019年有所提升。2017-2019 年销售毛利率分别达到 92.6%,92.2%,91.6%,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25.7%,24.6%,29.4%。
公司加大创新药领域投入,积极向创新型制药企业转型。公司增加了对药物发现能力的投入,包括新化学实体的设计开发,并进一步完善国际临床开发能力建设,继续加大对前沿 转化医学与临床开发的投入,从而更好的了解和解决药物靶点及医疗需求缺口。公司研发费用从 2016 年的 4.0 亿快速增加至 2019 年的11.2 亿,占营收比重从 7.2%提升至 12.9%。公司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形成了品种丰富的研发管线。
3.百济神州(06160.HK)——国内稀缺的全球化布局的抗肿瘤创新药明星公司,高瓴资本通过一级市场进入
百济神州于 2010 年 10 月在北京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
9 年间发展成为一家全球生物技术公司,百济神州产品包括 5 种内部开发、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分别为:1 个获批的肿瘤产品——血液肿瘤领域的泽布替尼(BTK 抑制剂)于 2019 年 11 月 FDA 获批;1 个即将获批肿瘤产品——替雷利珠单抗 (PD-1 单抗) 有望于近期获得 NMPA 批准上市。3 款在研药物:卵巢癌、乳腺癌领域的重磅新药 Pamiparib(PARP 抑制剂)正在全球开展 III 期临床;PD-L1 单抗和 Raf 抑制剂正在开展全球 I 期临床。
公司于2018年8月8日登入港股市场,当前总市值已经突破1200亿港币。
除此之外,百济神州通过全球管线合作方式获得 4 款已在中国商业化的产品及 20 多款临床阶段产品。其中, 2017 年从新基获得 3 种商业化产品(来那度胺、白蛋白紫杉醇、阿扎胞苷)及1种在研药物(Avadomide(CC-122))在中国区的授权许可。2018年,从 Mirati 获得 Sitravatinib 在亚太地区开发、生产、商业化的授权。
2019 年从安 进公司获得三款产品地舒单抗、卡非佐米和倍林妥莫双抗在中国的商业化权益,及包括 KRAS 抑制剂(AMG510)在内的 20 款在研抗肿瘤药物在中国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此外,合作开发项目还有:B-RAF 抑制剂 Lifirafenib 与 SpringWorks MEK 抑制剂合作开发联用适应症;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与 MEI 的 PI3K 抑制剂;与 Zymeworks 合作开发两项双特异抗体药物(HER2,HER2-ADC);与 Seattle Genetics 合作开发一款临床前肿瘤候选药物(靶 点未披露)。2019 年 11 月,核心在研产品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获得美国 FDA 批准上市,PD-1 单抗替雷利珠单 抗通过 NMPA 技术审评,获批在即。
4.君实生物(01877.HK)——国内领先的PD-1单抗制药公司,高瓴资本通过一级市场介入
上海君实生物是国内领先的创新驱动型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大分子生物药的研发,主攻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疾病。公司于2018年12月24日登入港股市场,当前公司总市值已经突破450亿港币。
创新药研发领域,君实是国内首家获批 PD-1 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拓益)的公司,2019 年是拓益上市销售的首年,实现销售额 7.75 亿元,虽然有同类产品陆续上市,但 PD-1 单抗临床疗效好、整体市场潜力大,公司依靠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定价策略实现平稳持续较快放量。
公司深耕生物药研发领域,2019 年自主研发和外部引进均取得一定进展。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抗 BTLA 单抗获得 FDA和中国临床试验批准,阿达木单抗申报生产获得受理,抗 IL-17A 单抗获批临床。发挥优势快速引进产品,受让苏州润佳的 CDK 抑制剂、PI3K-ɑ 抑制剂的 50%权益,引入 Anwita 创新产品 IL-21 融合蛋白等。
公司此前无正式产品销售,研发投入较大,尚未产生利润,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融资顺利,加上特瑞普利单抗销售情况良好,加上公司后续研发管线推进,未来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5.信达生物(01801.HK)——国内领先的抗肿瘤创新药企业之一,高瓴资本通过一级市场介入;
信达生物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用于治疗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新药,于2018年10月31日在港股市场上市,当前公司总市值已经突破800亿港币。自成立以来,公司凭借创新成果和国际化的运营模式在众多生物制药公司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包括高瓴资本、富达、礼来亚洲基金、美国资本集团、君联资本、淡马锡、国投创新等全球多家知名创投基金资本支持。
公司已建立起了一条包括17个单克隆抗体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等四大疾病领域。公司重磅创新药产品: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是唯一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NRDL)的PD-1抑制剂产品;
达伯舒成功进入国家医保,公司商业化再获里程碑。达伯舒成功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降价幅度为 64%,考虑赠药影响后,实际降价幅度约为 40%,降价后年化用药费用为 9.67 万元。公司准入负责人周岚为原罗氏渠道及医院准入总监,具有丰富的准入经验。达伯舒为本次医保谈判唯一成功纳入医保的 PD-1 品种,公司中央市场准入能力得到证明。
我们认为达伯舒成功进入医保是继达伯舒生产及销售放量后,又一个商业化里程碑。进入医保后,有利于达伯舒品牌宣传和医院准入。
6.三生制药(01530.HK)——国内领先的创新药企业之一,高瓴资本通过二级市场和大宗交易介入;
三生制药是我国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涉及了包括肿瘤、肾病、免疫、代谢和皮肤病六大领域,公司核心产品: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益比奥(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和益赛普(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抗体融合蛋白),均为中国市场领先的产品。
特比澳为公司专利产品,是当今世界唯一商业化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产品,2005年获得NMPA批准上市,被获批用于两种适应症,即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2005年获批)及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2010年获批),并被列入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西药部分医保乙类。2019 年特比澳销售收入为 23.23 亿元(+39%),四年复合增速达 40%,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益比奥在中国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市场领先,1998年益比奥获得NMPA批准上市,为国内首批上市的rhEPO,自2002年以来一直是中国促红素的领导品牌,被列入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药。此外,公司在肾科、肿瘤科及其他治疗领域有九款其他产品,拥有20种在研产品,其中14种产品作为国家一类新药正在开发。公司拥有八种肾科在研产品,包括三种下一代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公司拥有六种肿瘤科在研产品,包括三种单克隆抗体在研产品。公司亦拥有多种在研产品用以治疗需求未获满足的自身免疫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顽固性痛风。
核心品种益赛普仍占市场主导地位,益赛普19年市场份额约为 60.9%,受竞品纳入医保及疫情影响,预计20年益赛普增速略有下滑,好于悲观预期;预充式水针剂型已申请生产,有望增加患者便利性和依从性,考虑到益赛普渗透率仍有较大空间,未来有望维持温和增长。
2020年6月19日,三生制药旗下的三生国健自主研发的注射用伊尼妥单抗(商品名:赛普汀)获批上市,获批首个适应症为和化疗联合用于治疗 HER2 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作为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及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产创新抗HER2单抗伊尼妥单抗的获批有望填补国内乳腺癌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并将打破进口产品在抗HER2单抗市场的垄断局面,提升民族创新药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国患者。乳腺癌患者中约有20%~25%为HER2阳性患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抗HER2单抗药物市场从2014年的约14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约32亿元。随着乳腺癌患者的数量增加,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约94亿元的市场规模,至2030年约为136亿元。
三生国健科创板上市在即,在研管线不断丰富。公司旗下三生国健即将于科创板上市,拟募集 32 亿元加大研发活动与项目投入力度,在研产品阵容强大、梯队完善。研发进度方面:益赛普预充式注射剂有望于20 年获批上市;抗 CD20 单抗与美罗华头对头比较的 I 期临床完成。早期品种中抗 PD1 单抗获FDA新药临床批件,I期入组顺利;IL17 获中国临床批件并开始 I期入组;眼用VEGF 取得多个临床批件。

高瓴资本看中的医药医疗领域十大黄金赛道

 
二、CRO/CDMO赛道
CRO,即医药研发合同研究组织,是从事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的行业,通过向医药或医疗器械企业提供覆盖整个研发和试验的各个环节的专业研发服务而赚取利润。该类公司所提供的专业研发服务能够有效的降低药企的研发成本和风险、缩短研发的时间、提高研发过程的效率并利用其资源的集中度形成药企自身的规模优势。
作为全球第二大制药市场,我国的 CRO 市场规模远小于美国,但随着政策对辅助用药和低质量仿制药的不断挤压,对创新药和高质量仿制药的大力扶持,加上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病患病率升高对药品质量和创新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CRO 行业在中国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估计,中国的CRO市场规模将会以 28.3%的复合年增长率在未来 5 年保持增长,预计将于2023年达到 192亿美元的规模,占比由 9.98%提高至 20.92%。
高瓴资本看中的5家公司如下:
1.药明康德(603259)
药明康德是我国 CRO 领域(侧重临床前和 CDMO)当之无愧的绝对龙头,壁垒深厚。全产业链布局,在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及生产均有业 务布局。具体业务包括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合同生产研发/合同生产服务 (CDMO/CMO)、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临床研究及其他 CRO 服务,服务范围覆盖从概念产生到商业化生 产的整个流程。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主要包括小分子药物发现服务以及药物分析及测试 服务。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主要包括海外细胞和基因治疗的研发和生产服务,以及医疗 器械检测服务。合同生产研发/合同生产服务 (CDMO/CMO):为客户提供包括临床前、 临床阶段、新药上市审批和商业化阶段所需要的高级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的工艺开 发、生产制造以及药品包装等定制服务。临床研究及其他 CRO 服务包括临床试验服务 (CRO)和现场管理服务(SMO)。
2.药明生物(02269.HK)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开放式、一体化生物制药能力和技术赋能CRO/CDMO平台。公司为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端到端研发服务,帮助任何人、任何公司发现、开发及生产生物药,实现从概念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加速全球生物药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公司在生物研发服务外包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生物药研发外包服务提供商,在中国市场则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5%。
公司已经成长为综合服务提供商。公司业务以研发服务外包为主(CRO),并且于 2018 年开始进入商业化合同生产领域(CMO)领域。公司早年以 IND 前研究为主,公司通过早期研究积累大量客户基础,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项目转到后期研究,并且于 2018 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商品生产领域,成长为能提供一贯制服务的综合性企业。
3.凯莱英(002821)
凯莱英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服务于新药研发和生产的CDMO(研发生产外包组织)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覆盖美国前五大制药公司从临床到商业化CDMO服务的公司。CDMO行业系制药行业专业化分工的产物。CDMO并非简单的产能转移或服务外包,而是能够为制药公司提供有技术附加值的研发和生产服务,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凭借多年形成的软硬件壁垒和持续优异的服务业绩记录,与辉瑞、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艾伯维、礼来等这些欧美大型制药公司逐渐建立了信任关系,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覆盖美国前五大制药公司 从临床到商业化 CDMO 服务的公司。而公司依靠服务欧美大型制药公司过程中建起的品牌效应和经验积累,也在着力拓宽中小型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客户, 提高服务市场的广度。
从商业模式上看,CDMO公司不承担创新药研发的风险,但可以分享创新药上市后的增长红利,具有较强技术能力、客户粘性和平台效应的CDMO公司可以保持较好的业绩增长和盈利能力。
一致性评价与MAH制度等政策推动了国内药企需要主动转型,成为了行业环境边际变化的关键拐点与驱动力,CDMO企业不仅提供海外药厂的外包服务,同时将成为满足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的重要助推器,市场空间与研发意愿同时被激发。高瓴资本战投凯莱英,被认为是捕捉市场政策与行业结构两大环境边际变化共振的典型案例之一。
4.泰格医药(300347)
泰格医药是国内临床 CRO龙头。业务完整覆盖了临床研究全产业链,包括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研 究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等。其中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提供创新药物、仿制药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作服务以及与临床试验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包括医学撰写、翻译、注 册服务和药物警戒服务等。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提供在药物开发过程中其他的重要服务,包括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临床试验现场管理及受试者招募、医学影像以及子公司方达控股提供的实验室服务。
5.方达控股(01521.HK)
方达控股是全方位一体化的CRO平台,公司致力于为制药公司提供贯穿整个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的一体化、科学驱动的研究、分析和开发服务,协助医药公司实现药物开发的目标。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在美国和中国开展,主要提供药物研发过程中的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毒理学、生物分析、生物等效性以及化学、制造和控制这五大业务服务;

高瓴资本看中的医药医疗领域十大黄金赛道

 
三、眼科医疗赛道
爱尔眼科(300015)
全球领先、国内规模最大的眼科连锁医疗机构;公司的核心业务可以分为三块, 分别为医疗服务、视光服务及其他业务。其中,医疗服务可以细分为四个板块: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眼前段手术和眼后段手术。公司两大核心主营业务分别为医疗服务和视光服务。
爱尔眼科上市以来,业绩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因此整体的估值水平处于整个医药行业的高水平,而随着体量的逐步提升,龙头效应的增强,估值护城河也有望逐步加强。目前公司的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境内医院105家,门诊部65家;并购基金旗下医院275家,门诊部37家。随着全国医疗网络不断完善,规模效应和分级连锁优势进一步体现公司独具特色的“分级连锁”发展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高度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通过不同层级医院的功能定位,提高资源共享效率、医疗水平,不断拓展医疗网络的广度、深度和密度,持续增强集团的整体实力和各家医院的竞争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为保持长期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爱尔眼科卡位优质赛道,近十年营收增长都维持在20%以上,净利润以及扣非净利润基本维持在30%以上,2014年-2019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接近35%;201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9.90 亿元,同比增长 24.7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3.79 亿元,同比增长 36.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29 亿元,同比增长 32.42%。
2019 年 8 月 30 日,爱尔投资及实际控制人陈邦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共计转让公司的无限售条件股份 6194 万股,共占公司总股本的 2%,本次股份受让方为全球知名的战略投资人高瓴资本和淡马锡,各占1%。
高瓴资本在 2018 年 1 月,已认购公司 4086 万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合计出资 10.26 亿元,在 2019 年一季度解禁期满后,高瓴资本减持 1827 万股。本次重新入局爱尔眼科,也说明高瓴资本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充满坚定信心。
同时,高度全球化发展的淡马锡对引导企业国际化发展有着丰富的运作经验,本次与爱尔眼科的合作将有望充分调动全球范围内的医疗资源,加速公司国际化布局。截止2020年3月31日高瓴资本持股比例为1.94%,淡马锡持股比例1%,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五大流通股东;
四、骨科医疗赛道
1.凯利泰(300326)
凯利泰成立于2005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骨科植入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作,是椎体成形微创手术产品的主要提供商,公司于2012年登陆创业板。2014年收购江苏艾迪尔,成功拓展脊柱与创伤等医疗领域,2018年收购美国Elliquence公司,开拓骨科能量平台新领域,公司坚持内生与外延并重的未来发展战略,通过内在研发以及不断的收购重组,公司产品线从成立之初的单一脊柱产品,到目前覆盖骨科创伤类、 脊柱类、关节微创、运动医学等多领域的骨科医用高值耗材产品线,产品品种齐全,覆盖面广,未来公司将以关节镜手术系列产品为切入点,重点发展运动医学领域骨科微创产品,重点打造凯利泰与艾迪尔双品牌骨科创伤产品线,同时积极拓展普外微创、运动医学等医用高值耗材领域,借助多年累积的骨科渠道资源,以期实现骨科产品销售额的快速增长。
2020年5月12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发行对象为淡马锡富敦投资与高瓴资本,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 5850 万股,其中淡马锡富敦投资拟认购 3750 万股,高瓴资本拟认购 2100 万股,发行价格为 18.73 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0.957 亿元,若定增成功发行,则淡马锡占股 4.80%,而高瓴资本占股为 2.69%。在一季报公开披露中,高瓴资本已经持股 2.44%,若成功发行后,高瓴资本总持股 5.13%,淡马锡持股 4.80%,合计持股 9.93%。
2.爱康医疗(01789.HK)
爱康医疗是国内国内骨科关节植入物市场龙头厂商,专注于关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分为髋关节、膝关节和 3D 打印产品;公司于2004年上市第一款膝关节产品,2005年上市第一款髋关节产品,2009年首家引进3D打印技术用于骨科植入物研发,2015年获得中国首张3D打印金属植入物注册证。
从过去六年的业绩来看:2014-2019年的总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35.77%、31.35%,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2019年,爱康医疗在骨科业务快速增长下,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54.3%,实现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大增84.21%,毛利率69.41%,业绩呈现高增长的态势,盈利能力突出;
2019年9月10日,高瓴资本旗下的Hill house Capital AdvisorsLtd以每股平均价7.01元,增持5000万股爱康医疗,涉资约3.5亿元,从2019年报看,高瓴资本持股数量已经达到75738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比例的7.1946%,位列爱康医疗第二大股东。
关节作为当前骨科三大主要细分领域中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爱康医疗作为国产关节领域市占率第一的公司,具有 3D打印骨科疾病解决方案, 市场竞争力突出,将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

高瓴资本看中的医药医疗领域十大黄金赛道

 
五、口腔牙科赛道
国瓷材料(300285)
国瓷材料是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涵盖电子陶瓷介电材料、结构陶瓷材料、建筑陶瓷材料、电子金属浆料、催化材料等。产品主要应用在电子信息和通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建筑材料、汽车及工业催化、太阳能光伏、航空航天等现代高科技领域。
在各类义齿修复材料中,全瓷牙性能优异,未来发展前景较好。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义齿牙冠修复材料主要 分为烤瓷与全瓷两种。全瓷牙兼具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价格较高,预计未来临床普及率将不断提升。
公司牵手高瓴, 深耕齿科等业务领域;
2020年月18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拟以 20.67 元/股的价格,向董事长张曦、珠海高瓴懿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 7257 万股,预计募集不超过 15 亿元资金用于投资超微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研 发与产业化、汽车用蜂窝陶瓷制造、年产 3000 吨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化 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此外,公司与珠海高瓴懿成、松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帮助公司在齿科领域进行深度拓展。
高瓴、松柏与被投企业在医疗服务、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器等领域 有广泛的布局,与国瓷材料在氧化锆义齿、数字口腔以及电子材料等业务领域有较高的协同效应。
高瓴和松柏有意共同与国瓷材料在牙科领域展开紧密合作,与国瓷材料子公 司爱尔创展开战略、商务和股权合作;
高瓴将在近期促成松柏或其关联方对国瓷材料子公司爱尔创的投资且投资金额不低于人民币 2 亿元。
松柏将发挥其牙科全球业务网络和产业链协同能力,协助爱尔创向牙科修复领域的综合性平台方向发展。高瓴将推动松柏分享其产业研究 和信息网络协助爱尔创做战略梳理,在拓展产品线广度、开展研发和临床合 作、拓展国际业务网络等方面提供资源支持,物色和推介潜在并购标的,协 助国瓷材料进行价值评估。
除松柏外,高瓴还在全国投资多家牙科医院,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 拥有近百家诊所及医院的大型连锁医疗机构,高瓴将推动多家牙科医院与国 瓷材料在下游服务领域进行充分对接和资源协同,发挥协同效应。
六、心脏医疗赛道
1.微创医疗(00853.HK)
微创医疗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集团,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张江科学城,业务覆盖心血管介入及结构性心脏病医疗、心脏节律管理及电生理医疗、骨科植入与修复、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及脑科学、糖尿病及内分泌管理、泌尿及妇科疾病、外科手术、医疗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十大业务集群。微创在中国上海、苏州、嘉兴、东莞,美国孟菲斯,法国巴黎近郊,意大利米兰近郊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地均建有主要生产(研发)基地,形成了全球化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
微创致力于通过不断创新,为医生提供能挽救并重塑患者生命或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最佳普惠医疗解决方案。
2.启明医疗(02500.HK)
启明医疗是中国领先的经导管心脏瓣膜医疗器械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 2018年TAVR产品植入量计,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79.3%。
自主研发的产品VenusA-Valve 是首个获NMPA批准及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的TAVR产品。目前公司拥有389项专利及专利申请,其中包括中国93项已公告的专利及60项专利申请以及美国及欧盟等主要海外市场100项已公告的专利及136项专利申请。
全球经导管心脏瓣膜医疗仪器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全球TAV市场预计到2025年达10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3%。随着首款TAVR产品于2017年8月面 市,预计中国TAV市场按复合年增长率65.0%大幅增长,由2018年的2,870万美元大幅增至 2025年的9.6亿美元。全球TPV市场预计按复合年增长率14.4%由2018年的2.2亿美元增至 2025年的5.6亿美元。
中国TPV市场预计由2020年的1210万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1.1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57.8%。二尖瓣返流的全球患病人数估计由2018年的9510万人增至2025年 的1.1亿人,及三尖瓣返流的全球患病人数预计由2018年的4860万人增至2025年的5590万人。
3.沛嘉医疗(09996.HK)
沛嘉医疗专注于中国经导管瓣膜治疗医疗器械市场及神经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 场,共计拥有6款注册产品及20款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核心产品TAVR 装置TaurusOne用于使用经导管方法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目前公司正在完成第一 代TAVR产品TaurusOne的确认性临床试验,并预期将于2021年Q1/Q2取得国家药 监局批准及推出。产品线包括用于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的经导管器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照商业化产品及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在研产品的 合计数量计算,公司在中国经导管瓣膜医疗器械市场排名第三。

高瓴资本看中的医药医疗领域十大黄金赛道

 
七、第三方医学实验室
金域医学(603882)
公司深耕第三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业务10余年,是目前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营业规模最大、覆盖市场网络最广、检验项目及技术平台齐全的市场领导企业。公司目前已在全国(包括香港地区)建立了 37 家中心实验室,并广泛建立区域中心实验室、快速反应实验室,可提供 2600 余项检验项目外包及科研技术服务。
公司专注从事,凭借严格规范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领先的检验技术平台、广泛便 捷的实验室网络、专业的冷链物流系统,为超过 22000 家医疗客户提供医学检验及 病理诊断服务,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90%的人口所在区域,已获 36 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数量居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首位,检验结果为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
目前公司已确立血液肿瘤、实体肿瘤、 妇科疾病、优生优育、心血管内分泌、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肝肾疾病等核心疾病领域,并整合运用多种技术平台及检测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咨询、检测和结果分析等一条龙服务。
公司以疾病为核心重构服务项目,为临床医生在预防保健、 疾病诊断、病情监测、指导用药等方面提供诊断支持与依据。同时公司加入多个国家级疾病联盟,进一步整合内外部专家和技术平台资源,为以疾病为导向提供临床诊断解决方案。
八、辅助生殖赛道
锦欣生殖(01951.HK)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辅助生殖综合服务商,2019 年公司完成 27854 个 IVF 周期数,其成功率也保持在行业领先地位,其中成都西囡医院及锦江生殖中心的成功率为 55.2%、深圳医院、美国 HRC 成功率分别为 54.1%、55.2%。分 项 目 来 看 :
① 2019年公司辅助生殖医疗服务实现9.32 亿 元(yoy+16.35%),其中西囡医院实现收入 6.28 亿元(yoy+16.56%),深圳中山医院实现收入 3.03 亿元(yoy+15.65%);
②2019 年公司管理服务项目实现收入 6.48 元,其中 HRC 实现收入 5.44 亿元,锦江生殖中心实现收入 1.04 亿元(yoy+16%);
③辅助医疗服务实现收入 0.68 亿元,其中深圳中山医院实现收入 0.33 亿元,HRC Mangement 实现收入 0.35 亿元。
公司内生加外延的驱动下,主业运营能力良好。公司的商业模式主 要采取收购/改制标的以确立区域市场的准入先发优势,再整合医疗技术与 办医模式中的关键竞争优势并联动协同。该成长路径在四川地区已经得到 验证,成为公司异地复制的典范。
2017 年开启外延并购战略,深圳与美国收购整合效应初显。未来随公司逐步新增国内与东南亚等地标的,以转化 国内消费者的国际化医疗需求,向全球化综合辅助生殖服务平台迈进。

高瓴资本看中的医药医疗领域十大黄金赛道

 
九、肿瘤放疗赛道
海吉亚医疗(06078.HK)
海吉亚医疗是中国最大的肿瘤医疗集团。公司拥有7家自有民营营利性医院(其中单县、重庆和菏泽为自建医院,其余医院均为外延式并购而来)、3家托管医院,遍布中国六个省的七个城市,此外公司向位于中国九个省的15家医院合作伙伴提供放疗中心服务。截止2019年底旗下医院就诊人次约94.7万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中国癌症病发总数由2015年400万人升至2019年440万人,预期2025年将进一步增加至约510万人。放疗是最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案之一,大约70%的肿瘤患者需要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放疗。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口的放疗设备数目仅为2.7,而美国为14.4、日本为9.5,可见中国放疗渗透率大幅低于发达国家,未来拥有增长的潜力巨大。
经营业绩方面:2017至2019财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亿元、7.7亿元、 10.9亿元,其中住院医疗服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2.7%、57.4%及62.6%,门诊 医疗服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4.5%、24.9%及24.4%;住院次均收费从7,834.6元 增至1.1万元,年复合增长18.8%;门诊次均收费从235.3元增至312.9元,年复合 增长15.3%;毛利率分别为28.4%、31.2%、30.4%,毛利率有所提升由于公司提高 了运营效率且就诊人次增加,规模效应所致;净利润从起18年起扭亏转盈分别 为200万元、4,000万元。
十、微创外科手术耗材赛道
康基医疗(09997.HK)
康基医疗成立于2004年8月,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 配套耗材(MISIA)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2019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在全球厂商中排名第四,所占市场份额为 2.7%。此外公司在中国MISIA市场的多个细分领域,包括一次性套管穿刺器、高 分子结扎夹、第三类一次性电凝钳以及重复性套管穿刺器和钳中均位列第一。公司目前在中国注册41种第一类医疗器械、13种第二类医疗器械和八种第三类医疗器械。
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口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及微创外科手术的渗透率分别为8,514台及38.1%,同期相较美国的微创外科手术的渗透率80.1%,明显偏低。与创伤较大的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外科手术创伤较 小、痛感低、疤痕小、并发症少、感染风险小、住院恢复时间短。随着患者及 医生对于微创外科手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增加,预测2024年中国每百万人口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及微创外科手术的渗透率将分别增至1.8万台及49.0%。
经营业绩方面:2017至2019财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5亿元、3.5亿 元、5亿元,其中来自一次性套管穿刺器的收入占比约五成,而来自高分子结扎夹的收入占比约三成;毛利率分别为80.7%、81.8%、84.1%,毛利率有所提升主 因一次性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利润率且占销售份额更大;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比 总收入分别为4.8%、5.8%、8.2%;研发开支分别占总收入的4.2%、4.2%及3.5%;净利率分别为55.9%、63.3%、64.9%。
以上就是高瓴资本看中的医药医疗领域十大黄金赛道和22只优质个股,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MfBXtu9ese9GIy31Zdbyg